孩子成长中的三个不可思议

12-25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孩子成长中的三个不可思议”,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宝贝的变化一个接着一个,惊喜也层出不穷。想让这些“不可思议”的日子少一些心理惊慌和失措,多一些轻松和安宁,就一起来预习一下吧。

不可思议:没有生命的“另类”伙伴

他怎么了

宝宝经常跟各种玩具聊天,爸爸妈妈教育宝宝的话、爸爸妈妈给宝宝讲的故事,宝宝都会一股脑儿地拿来讲给它们。每次他都聊得津津有味,好像这些“好朋友”真的可以听懂似的。

你应该知道:

与玩具、桌椅、衣服等各种非生物物品说话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有了一些这样的亲密朋友,孩子可以向它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孩子的一种心理加工过程。

从1岁半开始,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而这时候,他也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会期待这些想象的事物可以出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另外,有时候孩子也会把身边非生命的东西想象成自己,跟自己进行对话。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是孩子语言、想象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一种标志,同时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与非生物的对话中都在说些什么,猜猜他的小心思。

着力点:给他表达的空间

瞧,壮壮又把自己的各种玩具搬出来开始演讲了,壮壮把这些玩具想象成是动物开大会,各种动物在比试武功,真是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给孩子空间,让他去自由想象,妈妈不妨忙忙自己的事情,让孩子陶醉其中吧

寻找真实世界的伙伴

与非生物伙伴的交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去寻找真实世界中的伙伴。现实中,孩子与小伙伴的交流是双向的,孩子需要理解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同,小伙伴不可能像玩具一样永远不言不语地接纳自己,他们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会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

依恋物是孩子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但是现在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孩子的依恋慰藉物和安全的亲子依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依恋物的出现是孩子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可以帮助他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男孩成长必经的三个阶段


男孩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你给他们做饭洗衣,然后希望某天一觉醒来,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状态和活力都会令我们吃惊。但是人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即使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每当我和父母们谈论这一点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是的”,因为我所说的这三个阶段与男孩的成长经历完全吻合。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第二阶段:6岁~13岁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第三阶段:14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通过了解这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了养育男孩的过程中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对于那些身为6岁~13岁之间男孩的父亲来说,他们不应该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父亲常常缺席家庭活动会给男孩造成不良影响,会让男孩感觉不到来自父亲的支持。这样的父亲必然会伤害他们的儿子。(然而,在20世纪,绝大多数父亲却一直在这样做——我们孩童时期的记忆就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三个阶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男孩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朝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前进,却没人为他们指引道路。因此,对他们来说,青少年和刚成人这一阶段非常危险。有些男孩永远也无法跨越这一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长不大。男孩之所以会遇到一些问题,完全是因为身为父母的我们不知道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存在这几个阶段,也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这三个阶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从而制定更好的应对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完成的工作。

聪明孩子的三个特质


家长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孩子智力的了解应该比一次智力测验更为准确。那么,什么样的孩子聪明呢?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认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下面我们就从思维能力来看聪明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思维具有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在玩耍时将皮球掉到树洞中,无法直接拿出来,他想到了通过注水的方法使皮球浮上来,从而达到目的。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孩子就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因为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思维的灵活性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培养的关键是使孩子养成积极思考和爱动脑的好习惯。

2.思维具有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是指能从不同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学生在解题时的“一题多解”就是一种典型的发散思维的训练。

如在一次试验中,一位五岁的儿童能说出“布”的三十多种用途和“水”的五十多种用途,表现出很强的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发散性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想象丰富。因为想象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联想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的过程,也即是发散思维的过程。

3.思维具有积极性

思维的积极性强的表现是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于儿童来说,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为在同样的先天条件下,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活动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促进智力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而高水平的智力又会反过来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探索的兴趣。而几乎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引导他们发展更积极广泛的兴趣爱好。

以上简单列举了聪明儿童所表现出的思维的特点。当然,大多数的儿童的智力都较接近中等水平,特别高与特别低的都只占很少一部分。

智力是在先天神经生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儿童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所以,只要孩子的先天发育正常,通过家长在活动中的正确教育引导,相信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聪明的孩子。

育儿经验:重视三个“培养” 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经验:重视三个“培养”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我作为一名五岁孩子的母亲,也不例外。我总是满怀希望的按照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设计自己的“希望工程”。近日,认真读完《幼儿家长必读》一书,我对自己的育儿方法进行审视和反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一、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

现在的父母多数是过多的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却忽视了品德教育;其实,品德的培养是孩子乃至一生的根本,是最不容忽视和小觑的。拥有了良好的品德,孩子才会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好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因此,我们要力求做好孩子的榜样,如孝敬父母,待人有礼有节,诚实守信,负责任有担当等。

二、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小习惯成就大人生。我曾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育人的关键在于立德,而好的品德养成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对父母来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应当是重中之重。在生活中,要有意加强孩子打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和意识。(家长切不可当“保姆”)如按时起床、睡觉、不乱扔垃圾、自己整理玩具、饭前饭后洗手,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话好好说等。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家长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蜕变。看看孩子“化茧化蝶”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享受的。

三、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功的体验。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问题和挫折就会停滞不前。因此,作为家长,要在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家孩子原来胆子不大,更别说表现自我了,意识到了这点,我们刻意带她到各种场合去,刻意远离,让她去适应环境,鼓励她去幼儿园广播站讲故事,当小主持人。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我们要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对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许诺的奖励要实现。享受到成功喜悦之后的孩子,对参与活动,表现自我的积极性便提高了,自信心也就更强了。

教育是一门艺术,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一生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多用真心、真爱去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孩子。

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五种经历


每一种经历对孩子,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一些十分重要的经历,在年幼时就不可忽略。

1、独立处事的经历

孩子初次尝试,难免遭遇困难,我们不应干预,更不可代他做,只在重要时刻才替他作决定。当孩子想要自己解决,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2、参与工作的经历

训练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分配工作给他。家长[微博]应先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兴趣和性格,让他帮忙做家务,但不要强逼他。孩子在担当责任时,会觉得备受重视,自会变得懂事。

3、失败后成功的经历

教孩子运动时,选择容易掌握的竞技活动,使他不会多番失败。过多的挫折感会令他失去兴趣。让他感受失败后的成功,既会激发他的兴趣,也可启发他凡事要尽力而为的道理。

4、父母过往的经历

当孩子遇到问题向家长倾诉时,不妨将自己以往的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所得的教训等,坦诚地讲给孩子听。这会使孩子得到启发,也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5、感悟生命与死亡的经历

养的小动物死了,孩子会感到伤心,但这种经历会让他明白失去亲人的伤痛,使他知道珍惜生命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多带他接触大自然,领略生命奥妙。

理财能力:男孩成长三个阶段的必备教育


理财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是商品社会中人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对于男孩来说,理财能力的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幸福与发展。

但在我们的耳边,却不时响起这样的声音:

“孩子这么小,开展理财教育也未免太早了。”

“孩子这么早接触钱,会不会变得势力、庸俗呢?”

“孩子有了钱,一定会乱花的。”

……

父母的担心是必要的,但如果因此就放弃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则是大错特错。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特别是进入社会以后,理财能力如何,更将直接决定着他的一生是富裕还是贫穷。

特别是男孩,当他成长为一个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的男子汉时,社会考验他的,将不仅限于智商、情商,还有更为重要的财商!

西方国家一般都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理财能力的培养。

美国著名的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就深得其中要义。他在孩子7岁以后,每人每周发给3角钱的津贴,同时发给他们一个小记账本,要求他们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花钱的时间,周末还要孩子们交上自己的账本,以审查其开支的合理性。洛克菲勒在谈到让孩子记账时曾说:“要让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乱花乱用,把钱花在益处。”

这些令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财教育”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所忽略的内容,也是我们的小男子汉最缺乏的一种素质。

据儿童行为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比如,2~4岁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期;4~6岁是培养儿童数理能力的关键期;而对于稍具难度的理财能力而言,培养的关键期则为5~14岁。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对于下一代的理财能力的培养,早已逐渐提前。例如法国,早在儿童3~4岁阶段,家长们便开展家庭理财课程,教育基本的货币观念。约摸10岁左右,法国家长就开始为小孩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美国也是如此,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13岁开始打工赚钱,学习如何运用基金与股票等投资工具理财。

但是,5~14岁中国的孩子在干什么?不是在伸手找家长要钱去买零食,就是要他去买会打子弹的小手枪。据调查显示,中国孩子在四五岁时就能做到美国孩子11岁的事——发现广告中的事实,并准确无误地告诉家长“去买”;而美国孩子在12~13岁学会的东西——熟悉银行的业务以及金融投资等技能,中国宝宝要到20岁左右才开始去学习。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理财这方面的起点就已经输了。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总则中我们必须加入这样一条:为成长中的男孩不断加重“财商砝码”!

给父母的建议

和很多能力的培养一样,理财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对男孩的理财教育,应遵循其智力发展规律,按照其年龄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践表明,教孩子理财可分为三个阶段:

方法一:学前期(5岁之前)——培养男孩对金钱的正确意识

5岁之前的孩子,大多无法理解抽象概念,他们只对具体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此阶段父母只需对孩子传授一些简单的金钱知识。

例如,应该告诉孩子:

1.钱币和钱币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的钱币会更值钱一些。

2.金钱可以用来换取他们想要的一些东西,但不是全部。

3.电视上的玩具买回家后并不会像电视上那样漂亮,而且也并非那样好玩。

4.将钱币定期放在储蓄罐里,积攒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实现一定的心愿。

5.并不是你想要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得到,即使这个东西近在咫尺。

孩子不良消费习惯的养成,往往在5岁前就初露端倪了。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需要,就是每位父母都必须做到的。

如果因为面对孩子的一时哭闹,就心生不忍,进而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那么无疑这种妥协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孩子也会渐渐养成欲望无度的恶习。从表面上来看,父母的这种满足是一种爱的表现,可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的一生却是一种害!

此外,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时,你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可能你费尽了口舌,而孩子仍坚持想要那个东西,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习惯听到你说不,并解释为什么。

方法二:童年(6~11岁)——让孩子学会理智消费,并接触银行

孩子进入童年期后,随着主动性的加强,处理有关钱的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加强男孩的理智消费观念,尤为重要。

例如,在此年龄阶段,家长应教育孩子:

1.每周或每月可以有固定的零花钱,但不可要求预支。

2.用自己的钱买电影票、零食或游戏卡片。

3.学会挑选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4.存在银行的钱,银行不会总为你留着,而会将它放贷出去,或进行投资。

5.如果想要有额外的消费,必须向父母说明是“需要”还是“想要”,并讲出合理的理由。

让孩子接触银行的最好方法就是,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对储蓄以及利率等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在孩子提出非合理需求时,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区分“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差别。“想要”大多是一种无理的需求,没有正当理由,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而“需要”则是确实对学习或生活有所帮助。当“讲出正当理由”成为了一种固有的消费规则,孩子就会知道,并不是自己的任何需求都应该满足,并渐渐控制自己盲目购买的欲望。

方法三:青少年期(12~16岁)——计划消费的同时还要懂得一些赚钱的学问

男孩进入中学阶段后,独立意识、思维能力都有所增强,在早期理财教育的基础上,父母还应教育孩子:

1.你即使减少衣着方面的开支,也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2.请留心家庭的财务开支,包括你上大学的费用。

3.你可以不准备账本,但你必须对金钱有所计划,做到收支平衡。

4.将平时打工挣的钱省下一半来,充抵学业开销及今后上大学的费用。

5.多观察生活,只要付出劳动、开动脑筋,你也可以像父母一样赚得金钱。

在教育孩子理智消费、计划消费的时候,除了教孩子一些辨别货物品质的知识外,还应使用一些促进孩子计划用钱的技巧。例如,针对某件物品,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适当的购买价位,并告诉孩子:如果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多余的差价就是你的。如此,孩子就会积极地进行比较消费,进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另外,父母还应积极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创造自己赚钱的机会。

一个孩子在一位长辈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一个卖鱿鱼干的生意,上家发出的价格是每公斤6元,下家接货的价格是7元。因此,孩子打了几个电话就赚到了1000元。除了用自己所赚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外,在父母的启发下,他还给那位长辈买了一条香烟。

这种理财方式,可谓一箭双雕,既让男孩在赚钱的过程中了解了人情世故,又让他体验了一把做生意的乐趣。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在男孩心目中却会产生这样一种理财意识:任何一种货品都存在差价,有差价就有钱可赚,自己赚钱并不难。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三个办法


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习惯既是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相对的行为,又有其普世适用的绝对的价值标准。

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

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成年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

——尹建莉

在我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情感习惯,等等。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这样的教导。

既然习惯最终会决定命运,那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光辉的前程,好习惯的培养怎能不重视、不从小抓紧呢?于是乎,家长认真地制定出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表,有的还看似很民主地与孩子协商,征得孩子的同意后,由家长督促孩子身体力行地严格按计划执行。孩子执行得好,家长暗自欣慰:我儿未来无忧也!一旦孩子稍显松懈,甚至完全颠覆计划,家长便焦虑不安:天哪!这样下去还了得?将来还怎么成为人上人?不行!绝不能让孩子我行我素!

于是,家长采取各种办法试图把孩子拉回“正道”上。

办法一、讲道理,好言相劝:

“好习惯对你很重要,你一定要保持好习惯啊!”“这些计划可都是经过你同意的,你怎么能失信呢?”

办法二、行使家长的强制执行权。

力图摒弃孩子沾染的“坏”习惯,坚决地让孩子执行原规定,以剥夺孩子的其他权利相要挟。

办法三、怒斥甚至打骂。

软硬兼施好像都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因为无论哪种办法,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理解、是被控制、是恐惧、是内疚、是无助、是愤怒……孩子年龄小尚无能力反抗,只能屈服,等到不满的情绪积累到青春期,很可能大爆发,那时亲子关系将遭到严重损害。难道我们培养孩子好习惯就是为了让他们失去快乐吗?这显然与我们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我们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本意是希望孩子好。但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好习惯的本质涵义,而只是为了好习惯而好习惯,所以屡屡让所谓的“好习惯”成为束缚孩子心灵的枷锁。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1.家长不清楚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培养好习惯最主要目标,是帮助孩子培养出会使他未来人生美好顺利的品格——自制、负责、自主和爱心,即他是怎样的人,涉及一个人的能力和无能之处、他的道德架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做事。当他需要表现时,是如何达到要求的?他懂得爱人吗?他能负责任吗?他有抉择的能力吗?他对人有同情心吗?他能够发挥才干吗?他会解决问题吗?他能处理失败吗?

但是,不能教条化地理解上述目标,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是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不依附于他人而能为自己负全责的人,一个自然而成熟的“人” 。

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终极目标,仅仅依据其原生家庭的规则,或者教条化了的育儿理念,便要求孩子必须遵守。有些规则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合理的。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必须让孩子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家长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家长有没有想过,我们做到尊重孩子了吗?

看到孩子面对陌生人,没有主动开口打招呼,家长就着急地催促孩子:“快喊阿姨!”“快说谢谢!”生怕别人说孩子没礼貌,生怕自己被人认为教子无方。

见到陌生人,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和确定面前的这个大人对自己有没有威胁,这是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还没等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家长就突然打断孩子的这个审视过程,孩子是什么感受呢?既感到茫然无措,又害怕父母对自己不满,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我们家长无视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要,逼迫孩子去做他暂时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尊重孩子吗?如果孩子很少感受到被尊重,他如何学会尊重别人?

还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洗脚后必须自己洗袜子,哪怕孩子生病或者特别困也不能有例外;有的家长要求年幼的孩子独睡,不允许孩子害怕,无视孩子偶尔想与父母同睡的请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9点前入睡,不管在家里还是在亲戚家或在旅馆……规则里一旦出现“必须”的字眼,就很容易让自己和孩子陷入僵局,从而产生焦虑感,甚至强迫性行为。

2.培养好习惯,却没有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孩子从七八个月开始,特别喜欢扔东西翻东西;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时,不许别人共享自己的东西;当三岁幼儿无法分辨幻想与现实时,往往会编织想象中的故事……家长若认为孩子有不爱惜物品、不懂得分享、撒谎等坏习惯,因而去阻止孩子,那无疑将破坏孩子与生俱来的心智和成长的动力。

另外,孩子的成长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乖顺懂事,有时刁蛮叛逆;有时彬彬有礼,有时鲁莽顶撞;有时关心小朋友,有时却喜欢挖苦别人……这都跟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有关,与习惯无关。所以,真正懂得孩子的家长会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的行为有反复,而不总是用“习惯”来框制他。

因此,家长有必要学习和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即使不了解也没关系,只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做到不破坏,就已经不错了。

3.

家长不知道孩子要在高度的自律下才能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自律就是在内在的驱动下而采取的行为,即“我想要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我有好处”。因为有强劲的内驱力,所以孩子的好习惯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且不易受外界的干扰。

如果好习惯要靠外在的压力与控制,即“你要我这么做,我因为害怕而不得不这么做”,那么,这样的习惯不会持久,而且压制越深,反弹越甚。一旦外力的监督减弱,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报复式地反弹。

举个例子,家长要求孩子控制好玩电脑和学习的时间。在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孩子遵守得很好;一离开家长的视线,孩子便疯狂地玩电脑。有的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玩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结果成绩自然是很优秀,但考入名校后却再也不肯好好学习了,开始疯玩起来。孩子振振有词地说:“我要把玩的权利夺回来!”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其基本需求,一旦被压制到一定程度,他就要加倍弥补回来。

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呢?怎样让孩子内化好习惯呢?

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成长密码自由地发展自己。尽管孩子的某些行为不符合我们成人世界的规则,但只要意识到那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经阶段,与他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家长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并全然地陪伴孩子,关注他、理解他、欣赏他,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他的内心才能建立起安全感。因为安全,孩子的内在是踏实的、开放的,不必卷入父母的关系中,不必担心父母嫌弃他或不爱他,他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发展自我上。

若只从习惯上下功夫,意图矫正孩子的行为,效果基本不明显,而且也不会长久。

4.家长担心孩子若不严加管教,一旦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就可能变成社会的害群之马。

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往往并非习惯本身的问题,而是孩子心灵的问题。孩子心灵的问题又源于家庭问题。

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忽视或责罚,他对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无法在家里得到满足,于是,一方面借异常行为来发泄内心的空虚与不满,一方面向外界寻求心理补偿,这时就容易走上歪路。也就是说,一切问题源于不良的关系而非行为本身。因此,只要家庭关系正常,亲子互动良好,我们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会变成坏孩子。孩子的不羁行为有可能就是他那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玩耍、交流,多尊重和理解孩子,相信他一定能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完整的人。

有一对夫妇就做得特别好。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是个淘气佬,隔三差五地捅娄子,学习成绩也不好,邻居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可就是这个出了名的调皮小子,竟然在高考结束后被北京大学录取了。这实在让周围的人匪夷所思、刮目相看。

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很好奇:这个孩子是怎么考进北大的?他的父母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高招呢?

父母的观点是,孩子调皮一点,野一点,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与道德无关,所以不需要阻止。如果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激的话,孩子往往容易变得敏感胆小,继而形成退缩行为。他们做到了无条件接纳孩子。

后来,孩子上初中时,父母发现孩子在桥牌方面特别有天赋,对决中,连某些成人高手都不是他的对手。父母便全力支持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孩子上高中后,学习成绩也因此突飞猛进,最后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成长。他回忆起小时候都是美好和快乐的感觉。

当然,我并不是说培养好习惯不重要,相反,我也很重视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但问题的关键是,好习惯只有在孩子心灵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内化为孩子美好人格的一部分。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察孩子的心思,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相信孩子纯真的本质,理解他、尊重他、支持他,顺其自然,让孩子心灵舒展地做自己,尽情绽放生命的光

处理孩子间矛盾的三个锦囊


锦囊1:袖手旁观,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纠纷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时,父母应先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孩子在自己处理纠纷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父母的“袖手旁观”介入法,具体的操作可以是:

一、假装没有看到孩子的纠纷,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二、对孩子的纠纷,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这并不表示父母完全不关心孩子的冲突,很多时候,父母凭经验可以知道有些小纠纷不用干预和调解,孩子自己能平息和处理冲突。

有时,家长的介入反而使孩子的小纠纷扩大化,有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来帮忙了,就更“起劲”了,反而闹得凶。

锦囊2:“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在体验和反省中解决纠纷。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每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要人为地去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孩子的行为,从而使孩子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教育方法。实践证明“自然后果法”具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独特效果,它远比单纯的说教或直接的斥责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锦囊3:规则内化,让孩子在范例模仿中解决纠纷。

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帮助孩子解决冲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指导让孩子去模仿,是符合孩子思维特点的。有的孩子已经能分辨是非,但是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做。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练习,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内化交往规则。

作为父母,要尽量地引导孩子宽容待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为他们将来与人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上课不走神三个良方


1、提醒法

给孩子在文具盒醒目的地方贴上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上“思想集中”或者给孩子在文具盒醒目的地方贴上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上“思想集中”或者“专心听课”这样一些对自己有警戒作用的话,家里书桌前的墙上也贴上这样的纸条。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里写作业,这些纸条都会对孩子多多少少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

2、想象法

虽然孩子有时会走神,但不代表孩子考试就会差。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容易走神,但考试却非常认真。所以,在平时做作业时可以这样教育孩子:你可以把写作业想象成自己是在参加考试,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这样可以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3、奖励法

跟孩子一起帮助他(她)制定一张详细的作息时间表,规定好时间及任务以及奖惩方式。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并且始终是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可以给孩子打上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数量的五角星就奖励孩子一下:吃一顿肯德基或买一本他(她)自己喜欢的书。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没有完成任务,那就要毫不留情地惩罚他(她)。

要让孩子在风雨扎根成长,不妨给他三个美好假定!


大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按照成人的意愿和想法来描绘、设计,替孩子铺展未来。但我想,把出生的孩子比作一粒种子,更为贴切合适吧。

这颗种子,与生俱来不仅携带着来自父母的基因,也带有属于他独特的生命密码和禀赋天性。

这颗种子落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汲取养分,生根发芽,长成树苗,迎接不定的风雨,长出粗壮的枝杆,长成一棵大树!

在陪伴孩子成长时,父母给予了太多:爱,衣食财物,知识教育……即便是这样,父母也会觉得给予的还不够,呵护得还不够周全,更是想替孩子承担成长中的各种疼痛。但是,不得不承认,无论父母是担心,还是放心,孩子的生命都有属于他自己成长的样子和轨迹。

台湾作家林清玄有篇文章《桃花心木》,提到一个种树人语重心长的一段话:

“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人也一样,人生中会遇到种种的不确定。我们养育孩子,不是种菜种花种稻子,也像是种树一样。

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能够为孩子模拟不定的风雨,我们的孩子就会像树苗迎接不定的风雨那样,在不确定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依赖,懂得往地下更深的扎根,汲取养分,向上生长,这样才有机会长成百年大树。

所以,父母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是为孩子提供有养分的土壤;为孩子洒下“相信美好”的甘露,就是给予孩子最美好、最鲜亮的生命底色,这比直接为孩子遮挡人生风雨,直接为孩子描绘人生画卷来得更有用!

那么,在经历和迎接不定风雨的人生中,父母要如何帮助孩子更利于汲取养分,更深的扎根呢?我想,美好的信念、美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将和各位家长分享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家庭成就孩子这方面上提出的三个美好假定。有人说,过度担心孩子是一种“诅咒”,那么,我们父母不如给孩子这三个美好假定,带给孩子更多的祝福吧!

第一,我们要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我曾被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里面的父亲感动,因为他拼命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这部电影讲述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这位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对儿子撒下一个善良的谎言,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游戏规则是不能哭不能闹不能想妈妈,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

虽然这位父亲身处集中营的恶劣环境,但全程却在用他那喜剧化的夸张动作和乐观的态度,为孩子演绎这个游戏。故事的结局是,儿子等来了一辆真坦克,而这位父亲也终于做到了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但他自己却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电影里,这份伟大的父爱启发我们呵护孩子的美好心灵。

当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会犯错误,会学坏,会结交坏朋友……格外地关注那些所谓不良的信息,并且强迫孩子去改变。殊不知,越是关注这些越是觉得孩子会有这种不良倾向。孩子天天生活在父母的担忧之下,感受父母焦虑情绪散发的生物场,孩子又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好呢?

父母是否会想到:过度关注坏信息,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压垮。

在某种程度上,关心孩子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需要从基本的观念上去教育孩子与人为善,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假设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就像父母要假定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一样,父母一旦作了这个假设,父母就有力量,跟孩子相处就有信心!

第二,我们要假定人和人之间都是友爱、互助的,使孩子拥有美丽的心灵。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人都是不可靠的、贪婪的、自私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会采用自以为对的方式去保护自己,我们会害怕跟人接触,会选择防御,对别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久而久之,这种不良假定会成为我们沉重的心理负担。

对于孩子而言,容易导致这三方面的影响:和同学、朋友之间产生矛盾,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性格孤僻,缺乏社交能力不利于适应社会;遇到挫折容易丧气,推卸责任不利于成长。

父母是否会想到:当我们放弃了美好的假定,也意味着我们将放弃珍惜。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不被爱的,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他就会放弃自己,会做一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事情,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去珍惜,他也就不会珍惜他人,不珍惜这个世界。

第三,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假定:他自己是可爱的。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思考过,所看到孩子身上的那些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甚至触摸到的,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

孩子犹如家长的一面镜子,往往孩子的许多所谓的缺点,实际上是父母过度焦虑折射出来的。

父母是否会想到:试着把自己的价值观深藏起来,再回过头检验孩子的那些缺点或问题。

这时,你只是观察,不去评论,不去指出,看看它还会不会让你很觉得生气很不舒服呢?或许你会慢慢发现这都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孩子身上的特点。

又或者,当你发现孩子第一个问题时,请克制一下先不去说孩子,等你发现孩子的第二个问题,仍然不说出来,等到你发现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时,再决定和孩子提出来。那么,此时你向孩子提出那个问题时,你也会发现前面其他几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啊。换句话来说,我们的孩子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缺点或问题,只是我们的价值观把它照出来的。

到这里,可能就会家长提出疑惑,认为假定这些美好,是不是自欺欺人呢?

试想一下,即便你假定人是自私的,也仍然可能被骗,而且你会把不是受骗的看成受骗,你会失去很多正面的感受。

再试想一下,如果有三个糟糕的假定,比如认为这个世界是糟糕的,人是自私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没价值的。那么,我是否会过得更好呢?

肯定不会啊,因为你心里会有更多担心,内心里没有力量。

事实上,正如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所说:选择美好的假定,我们什么也没有失去,却能获得与这个假设同在的幸福感。

针对家庭如何成就孩子,我也很认同他的观点:当今父母,我们很有必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时候,我们想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减轻,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孩子的成长,给他支持。

喜欢《孩子成长中的三个不可思议》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三个年级数学教案大全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