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课:比较狐狸和狼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12-27

这是大班科学比较狐狸和狼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狐狸和狼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狐狸和狼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狐狸和狼》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见综合191页)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小结:不同点: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YJS21.Com

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和少》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文章.出自.>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精选】大班语言课教案《狐狸和兔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画面的质疑,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动。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体验阅读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

1.故事读本两人一本;情节线索图标一套。

2.兔子、狐狸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观察故事开头和中间部分画面,引发幼儿对读本的兴趣和思考。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你们知道这本书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朗读故事的名字)

2.幼儿两两合作自主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小兔子会和狐狸说些什么?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读完以后可以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3.集体阅读幼儿看懂的和看不懂的画面,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第8页和第10页。(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标,并有意识地按序进行排列)

(1)师:你看懂了哪一页?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讲给大家听一听。(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表情和动作,如:伸出手是什么意思?讲出角色间的对话,不一定要求和书中内容一致)

(2)你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看懂了?帮帮他。

(3)引导幼儿感知画面内容:重点阅读第8页和第10页——兔子坐在哪里?他做了个什么动作?大家学一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狐狸在干什么?(讲故事),他是怎么想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图并进行讲述);兔子坐在哪里?狐狸背着兔子回到哪里去?他为什么会一边走一边笑?他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小图并进行讲述)

4.教师帮助幼儿根据图标提供的线索总结归纳:狐狸想吃掉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6.阅读画面第16页、18页,猜测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小结: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为什么?

7.带领幼儿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师:故事的结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8.幼儿两两合作完整阅读绘本。

师:请你们一边看一边讲一讲这个故事。

9.故事表演。

师:今天真的来了一只狐狸和一只兔子,我们也来做小兔子,大家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精选】大班语言课教案《狐狸和乌鸦》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丰富词汇:得意。

二、活动准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入活动室。出示课件:大树林

“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教案来源:) 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能不能学习它?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活动目标】

1、分析画面内容,能较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于倒影的经验。

2、多媒体课件一组。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狐狸图片)这两个是什么字?关于狐狸,你知道些什么?(……)你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许多故事里都有狐狸,它很会动脑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

2、观察狐狸的三种表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狐狸的表情发生了三种变化。哪三种变化呢?

(2)(出示表情一)狐狸在干什么?(很馋、滴口水、口水直流……)它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狐狸看到好吃的,就会口水直流。

(3)(出示表情二)接着看。这是什么表情?(很得意、很神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出示表情三)再看第三个表情。狐狸怎么啦?(低着头、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谁来学学?我们一起试试。

3、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图片内容。

(1)狐狸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它到底遇到什么事情了呢?

(2)(出示三幅肉位置变化的图片)这儿还有三幅图,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张画上都有什么?(乌鸦和肉)再仔细看看,这幅画上说了什么?

a.乌鸦叼着肉飞走了。

b.乌鸦叼着肉站在树枝上。

c.乌鸦嘴里的肉掉下来了。

(3)你觉得这个表情和哪幅图有关?为什么?(肉在乌鸦嘴里。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因为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它非常想吃,所以馋得口水直流。

(4)后来,狐狸很得意,很神气,这又是为什么?(……)是哪幅图呀?因为狐狸得到了肉,所以很得意,很神气。那狐狸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四个幼儿说)这块肉在乌鸦的嘴里,狐狸要得到这块肉,必须使乌鸦怎样?(启发幼儿想出使乌鸦张开嘴巴)怎样才能使乌鸦开口呢?你认为狐狸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想出乌鸦开口的多种句子。)狐狸想了许多点子让乌鸦张口。最后,乌鸦还是上当了,嘴一张,肉就掉了下来。看——狐狸怎么样?很得意,很神气的。

(5)可是乌鸦呢?它会怎么想?(想把肉夺回来)看最后一幅画,肉又回到了乌鸦的嘴里。这时候,狐狸的表情就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那么,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夺回这块肉的?和你旁边的伙伴商量商量,一起想想。

(6)乌鸦可能想了什么好办法?(……)

(7)乌鸦究竟想了什么办法?(出示河边的图片)狐狸来到了哪儿?它看到了什么?河里真的有吗?为什么?乌鸦对狐狸说——(课件)“河里的那块肉比你的大多啦!”乌鸦说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说?狐狸会上当吗?为什么?你们看——(课件)最后,狐狸没有吃到肉,只能垂头丧气地走了。

4、完整欣赏故事。总结寓言的中心思想。

(1)想不想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欣赏故事。)

(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你想对乌鸦说什么?你想对狐狸说什么?

小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要像乌鸦一样,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教你的朋友、老师、阿姨、爸爸、妈妈等其他的大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