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家庭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

01-07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种家庭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不健全的家庭。

单亲家庭或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的家庭,孩子易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严重者会出现扭曲变态的心理。

2、不检点的家庭。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检点行为,言谈没有分寸,举止过分亲昵,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递“性信息”,导致孩子过早萌生性意识和产生性冲动。如果家长无教育引导措施,孩子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自尊的家庭。

父母私心严重、爱占便宜、偷捞东西、蛮横护短、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熏陶,便会形成心胸狭窄、刁钻自私、患得患失的不良性格。

4、不开明的教育。Yjs21.com

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无文化气氛,很少与外界交往,教育观念封建愚昧。这种家庭的孩子反应迟钝、孤陋寡闻、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5、不和睦的家庭。

夫妻常因家庭琐事闹矛盾,轻者吵闹,重者打架,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横,家庭成员不和等。家庭没有欢乐感,孩子感到压抑,变得胆小、委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教育弊端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


许多年轻的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你说这东西不能碰,他偏要去碰碰;你说蔬菜营养好,要多吃,你越讲他越是不吃等等,实在无可奈何。这种现像在心理学上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逆反心理人皆有之,但幼儿的逆反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张”。如果父母不善于对待,他往往就会逆向而行。

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在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1.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儿童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孩子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2.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孩子,或罚站、罚跪,甚至把孩子逐之门外;另有一些父母却相反,过分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完成的任务,却要唠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

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正是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反儿童的天性,必然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

孩子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那么,父母“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便不起作用;“防患于未然”的种种措施,就不易成功;“恨铁不成钢”的耿耿意愿,也得不到谅解。一言以蔽之,父母的殷切教育,都难免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反应,不少人情绪急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服的方法。可是你越是想压服孩子,而孩子越是压而不服,并且往往使其抵触情绪、对抗行为随之而来。所以,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方法。

1.冷却法。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不可“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孩子以哭作为武器来威胁时,不要心软,可以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

2.温暖法。父母要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孩子,经常和他沟通,做他的贴心人。一旦发现他有细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3.刺激法。要掌握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有意识地说“你不会穿衣服,是不是?”“你不会说礼貌话,对不对”之类的话来刺激他。

4.心理保健法。帮助指导孩子客观地了解自我,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培养良好情感和锻炼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逆反心理虽有妨害儿童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蕴含着很多积极的因素。其中较为显著的是:

1.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2.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家庭冲突多,孩子易患心理感冒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显示,沪上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呈现越来越低龄化趋势,发病率也有所提高。值得关注的是,高学历父亲的过度严格和爱挑起事端的母亲尤其容易导致孩子“心灵感冒”。

青少年患抑郁症,出现低龄化趋势

记者昨天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门诊发现,暑期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就诊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而在抑郁症专病门诊诊室前,八九岁带着眼镜的小女孩,十几岁低头不语的小男生默默地跟着父母坐着排队。少儿门诊杜亚松博士说,每周都有几十名孩子因为出现持久、显著的情绪低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最后被父母送来就诊。

杜博士说:“抑郁症已成为当今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孩子进入青春期,本来就变得不愿意和大人交流,所以即使得了抑郁症也不容易被家长发现,隐匿性强容易导致延误治疗,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终身患病率与成人接近,达15%-20%。青少年抑郁症可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人际关系,使青少年自杀风险增加,使成人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2倍-4倍。

家庭冲突越是多,孩子抑郁越高发

12岁的小雯(化名)近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一年前相比,她瘦了十多斤,原本就不太外向的性格现在变得更加“闷”,平时几乎看不到小雯露出笑容,小小年纪似乎就看破世事。父母对医生讲述着小雯的许多“莫名”行为,而当医生对他们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的观念进行深入了解时,发现身为某公司老总的博士爸爸平时很少管小雯,但却对小雯的功课有着极高的要求,妈妈全权负责女儿的学习、生活,但总觉得老公不够顾家,常常以“不管女儿”为由挑起事端,与丈夫争执。以前父母争执,小雯常常会躲到房间里哭,可是现在她不太哭了,看父母的眼神却变得冷漠了。

心理医生表示,小雯是比较典型的抑郁症。自2008年来,杜亚松博士等对门诊中30例12岁-18岁的抑郁症小患者和他们的家庭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相同年龄组的10个正常对照组家庭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父母解决冲突的方式和父母关系成为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因素。喜欢挑起冲突的母亲,高学历又喜欢严格控制孩子的父亲,这样的家庭最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抑郁情绪。母亲发起冲突的次数越多,青少年抑郁症严重程度越高。

夫妻冲突不可怕,关键要积极解决

专家分析,夫妻俩遇到矛盾,作为父母是冷静地讨论、冷战,还是愤怒地互相斥责,甚至是家庭暴力?如果家长常常以回避、愤怒、对骂等消极和破坏性方式来解决冲突的话,孩子在恐惧的同时,会认为“是我不好,爸爸妈妈才吵架”,而且长大以后也不知道遇到矛盾时应该怎样化解,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导致更重的抑郁情绪。

和男孩子常常表现出冲动攻击行为不同的是,女孩子更容易采用内化方式,从而表现出更多情绪问题,所以青少年抑郁症女孩比男孩多。课题负责人之一余一?表示,除了对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外,研究还发现,当父母争吵时,孩子的生理也会出现变化,他们会心率加快、皮肤导电性增加、皮肤温度降低,肌肉紧张度增加。

有些父母在争吵后喜欢把孩子拉入战场,以此来解决冲突,其实这样容易形成家庭矛盾的不良三角关系,并进入恶性循环。余医生说,夫妻之间有冲突很正常,如果在发生冲突时能表现得积极,尝试解决冲突,使冲突得以妥善解决,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教会孩子怎样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8种母亲造成孩子终生心理缺陷,你是之一吗?


一个家庭中,通常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会比较亲密。从生产到教育,母亲花费的心力和时间可以说是很多的。

天下的大多数妈妈当然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我们也会用无私、纯洁、伟大这些词来形容母爱。但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无私的爱着孩子,确实是有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对孩子是一种毒害。

我们所说的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父母也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有一些女性,她们的原生家庭留下了一些心理缺陷和创伤在她们身上,于是,她们就会将这些创伤和缺陷“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孩子身上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与心理健康养成,很大程度上和妈妈有关系。

妈妈有着不好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就很容易与孩子发展出一段有毒的关系,也就很容易毁了孩子的一生。

1愤怒转移型母亲

很多离异或者极其痛恨其丈夫的母亲,就会做出“愤怒转移”的行为。可能孩子长得比较像爸爸,可能爸爸在几个孩子中比较疼爱她,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就是毫无根据的,将对丈夫的愤怒转移到了无辜的孩子身上。只要她想,一切看似无关联的因素都能成为施暴的理由。

对丈夫的情绪看法移驾到孩子身上,“你就跟你那个没出息的爸一个样!”,“我养你付出那么多,就知道像你爸一样!整天不学好!”

是啊,母亲的愤怒是发泄出来了,孩子所承担的怒火呢?总有一天会把他的人生都烧毁。

2角色颠倒型母亲

这样的母亲从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之前,就没有承担责任的觉悟。对于养育孩子,怎么和孩子相处完全没有责任心。通常她们不会把孩子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而是很小就让孩子劳作,看作是家庭里的一个生产力,或一个帮手。

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在拥有很多孩子的家庭,女孩从小就被训练要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为生计忙活。甚至长大成人了,还会被沉重的家庭负担所羁绊着。继续资助着家庭成员。

3控制型母亲

这样的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傀儡。像个玩偶一样对待,从不会去想要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些什么,从不关心他们的真正需求,也不会去倾听他们。

她想控制孩子的所有。安排孩子的一切行为。而所有的控制行为都会用“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作为掩饰。

4冷漠型母亲

这类型的母亲,很大程度上是从小缺爱,所以也不会去爱别人。当孩子需要她的爱想要接近她时,她通常会退缩或者回避,因为她没有爱人的能力。

这类母亲很少会和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对于孩子的哭泣或者撒娇之类别的情绪都不会做回应。

如果孩子幸运,也许可以从父亲、祖父母,一些关爱的长辈身上得到一些弥补。但是缺少母爱的孩子,注定是不完满的。

5纠缠型母亲

这类母亲会填满孩子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她不会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任何事都要干涉,孩子自己的隐私也要去探寻,侵犯。她们不停地践踏孩子的界限,让孩子缺少自我认同。

孩子缺少了自我空间,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完全的自我意识,从小到大,每件事,巨细靡遗都要让母亲来指示。这样的孩子,未来的路走不远。

6不可靠型母亲

这里的不可靠指的是这类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左右摇摆,对孩子的看法总是不稳定。时而表扬,时而贬低,时而热情,时而冷漠。这样的情绪态度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时常小心翼翼地对待母亲,小心地摸索怎么样才能让母亲喜欢自己。

这样的孩子会开始怀疑自己,产生不自信,自卑的情绪。对于母亲的态度无所适从,对一件事情的自我判断也会很弱,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会不会得到母亲的欢心。

7炫耀型母亲

这类的母亲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事业家庭看上去好像都很完美。她们习惯了被人艳羡,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一定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完美。于是,孩子也成为了她这场演出的工具。

她不会去考虑怎么样才是对孩子真的好,而是逼着孩子去学习很多才艺,不管喜不喜欢,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好,最好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这样在亲戚朋友面前提起,会很有面子。这类的母亲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完美人生不留缝隙,本质上就是,自私。孩子是她炫耀的资本之一。

8轻视型母亲

这类母亲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照料得很好,却会忽视孩子的精神生活,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会对孩子付出太多的情感,而是认为在物质生活上让孩子不愁就可以了。不会去花心思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于是孩子从小就很缺爱。

孩子以后会难以分辨自己的情感需求这样是否合理。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关注,体验到很深的自我怀疑。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很努力地去满足母亲的期望,希望得到母亲的关注和赞赏。

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今天我们班的家馨小朋友来上学的时候,脸上一脸委屈相,也不知道怎么了。对于班上的孩子我都特别注意,哪个孩子自己理能力强,哪个孩子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处理,我都特别在意,家馨是我们班里自理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小女孩,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孩。

可是今天家馨为什么不高兴呢,她奶奶送下她离开学校以后,她就哭了,我走过去问她:“家馨,我们的可爱小女生,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委屈呢,平常的高兴劲哪里去了?”家馨哭着对我说:“老师,今天早上,我爸爸和妈妈打架了,爸爸把暖瓶给摔了,而且妈妈开着车就走了,她不要我了。”我说:“家馨,爸爸和妈妈可能是有不高兴的事,可是他们不是故意吓唬家馨的,他们以后不会再这样了。爸爸妈妈永远会喜欢家馨的,他们不会不要家馨的,家馨听话别哭了好吗?放学后,爸爸会和妈妈一起来接你的”家馨听到我这样说,就停止不再哭了。

可是这一整天,家馨时不时地哭几声,她肯定是一想起来就会觉得委屈或是害怕的,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懂得这些,可见爸爸妈妈的这一举动给家馨造成了多在的影响,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多么深的阴影。

以后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动手。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大很深的,孩子会见样学样,从小就在心里形成一个叛逆心理,那样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相信《五种家庭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种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