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01-20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毛毛这么小就要“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正常的独处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毛毛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前发病,主要有三点表现:

1、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际关系;

2、语言障碍: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甚至只是鹦鹉学舌地仿说,言语发展严重滞后;

3、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长时间重复某些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可能发育不平衡。

而且“孤独症”常常伴随着认知与学习上的障碍,诸如:因为他们的世界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小节所组成,所以他们无法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事物的相关性,或者说无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关系,不能明白生活经验背后的意思;常常过于专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专注力一般比较差,很难跟随训练者进行训练,经常会自顾自地玩或者看周围的东西;思考方式较简单,只能明白具体的概念,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较难综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内很难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较难将已掌握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情况中。

积极的独处

我向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欢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7岁的孩子也模仿他来玩耍……

对于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岁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孩子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书法,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而那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比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但从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个4岁的“小鬼”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

是的,这就是“独处”的积极性:

1、“独处”利于独立性发展

在咨询中,遇到过不少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离开,一离开这孩子就不做功课,就思想开小差了。”然而,进一步交谈与分析后,我总会发现:“这孩子”实在太缺少“独处”的时间了,而且从小就难得“孤独”。一生下来,周围就聚集了无微不至的大人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设法给他最好的照料,他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都不会逃出大人们的视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大人们总是将他作为生活的“中心”,不让他感到丝毫的孤独与寂寞,总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他一喊,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来帮助他……就这样,“这孩子”总喜欢要大人陪着玩耍,“这孩子”总要大人帮忙穿衣、吃饭,“这孩子”总是要大人“陪读”才行。

可见,没有独处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独立性,不仅缺少生活上的独立性,更缺少思维上的独立性。所谓“在独立中学会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锻炼,又怎么可能体验“独立”的乐趣,怎么可能习得“独立”的能力呢?

“独处”是孩子可以独立的时空条件,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困难。而且没有大人在旁边的“独处”,更保证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

2、“独处”中的创造性

什么是“创造”呢?简单的说,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见要想有创造,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必须有“问题”存在。

“问题”是激发思考、激发创造的源泉。牛顿之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苹果总是向下落”;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对论”,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他——“高速运转的物体还遵循牛顿定律吗?”……“问题”就是一种冲突,是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挑战,是原有经验无法解决的“困境”。有冲突才有挑战,有挑战才可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其二,必须有“独特性”存在。

所谓的“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新颖的、超越传统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从特别的角度来思考,能用特别的方法来解决。“独特性”会使原本普通的事物变得奇妙,使不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里那个4岁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乐乎”,就是因为他能用“独特”的方式来玩——“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他赋予了跳绳、皮球等新的、与众不同的意义。

正因为“创造性”需要“问题”和“独特性”,所以才更加强调“独处”。因为只有当孩子独处的时候,才可能有“问题”。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书,但他却不够高;他想去抓旁边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够长……试想如果周围都是大人,都是帮手,他的愿望还能产生问题吗?多半是“孩子,想要这个是不是,来,妈妈给你!”没有了“问题”,当然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前提。

而有了“问题”,就一定有创造吗?当然也不是,还需要“独特性”。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而言,怎么样才可能独特呢,当然是在没有限制与指导的时候,才可能展现“独特”。否则,大人早将预定的答案给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还要什么“独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个7岁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维定势——“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周围的大人太细心了,细心地连怎么玩、怎么动都规定好了,以至于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独特”了。相反,那个4岁的孩子,恰恰是“独处”惯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维上的独处”,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独特的机会。

享受“独处”

这就是“独处”的意义,“独处”其实是孩子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自在,是孩子心灵自由的时刻,“独处的孩子并不孤独”。心理学上有一种帮助人成长的课程叫“SOLO”,就是将当事人放在一个“独处”的情境中,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人跟他交流,让他独自待着。结果发现,“SOLO”后的当事人思维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与体验,给当事人很大的人生启发。

实际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独处”的需要与能力了,比如研究发现:1岁内的小婴儿就会自己玩,而且听着音乐能很愉快地独处。但因为小婴儿活动能力有限,所以“独处”表现并不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以主动选择“离开人群,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被大人们特别地留意到了。所以,“独处”并不是孩子们不正常,而是大人们不习惯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习惯孩子的“独处”,越是想让孩子100%向自己敞开心扉,越是想去占用孩子独处的时空。因此,在这里,不仅要建议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独”,也要建议父母定期SOLO一下,让自己与孩子保持适度距离,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历练的空间。

记住:如果您与孩子原本要好,那么请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会主动来寻求帮助的。要知道,父母与孩子再好,也还是两个人,所以有“距离”是难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够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与孩子做朋友就够了,不要强求与孩子“亲密无间”,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去亲近孩子。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孩子也会觉得舒服,毕竟适当的距离还是需要的。换句话说,就是留给孩子一个“隐私”的空间,也留给自己一个“不过度关注”孩子的警醒。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拙壮成长。

独身子女吵架,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因家中常以孩子为中心,生活环境单一,使孩子养成不会处理复杂局面,凡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而孩子在玩耍中的吵架,互相争夺和帮助的“外交”活动中,在家中是无法学到的。

常见孩子吵架,家长表现不同。有的狠训孩子“别跟他玩!”“快回家”这样会导致孩子离群独处;有的却说:“谁打你,你就打谁打坏了有爸有妈!”这会使孩子产生报复心理;有的训斥别人孩子,助自己孩子的威风,混淆是非界限,这样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这些都无助于孩子的独立能力、顽强精神的培养,并可能使孩子们丧失言归于好的良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吵架家长不要做过多干预,只要没什么危险就可以。等事情过后家长心平气和地问请孩子吵架的缘由,让孩子从中分辨对与错,家长再从中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吵架中明白是非曲直,懂得更多道理。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听大人说:"小孩子要听大人话,这样才是好孩子,长会有出息!"因此,我们会很听话,至于有没有出息,事实证明一切。但是我们依然很听话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听话哦!这样才是乖宝宝!"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句话,并且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一个固定模式了。当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然而,当老师让我读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师,你没搞错吧!孩子要是不听话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头上来了!那不得把房子给拆了呀!这现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连续读了数遍之后,我发现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两个女儿,老大8岁,今年三年级;老二4岁,今年中班。我对她们就是两种教育手段,也让我看到两种结果。

老大,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们非常的痛爱,她

也很可爱,很聪明,很灵巧,就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孩子。

可我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我总是要求她要“听话”,事事都要听我的话。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的笑容变少了,笑声没有了。可我还是要她听话,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进入到小学,问题就开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学打哭也不敢和老师说。作业不会写时,就等着给答案。一开始很爱学英语,但爸爸却说:“英语不用学,将来都是外国人学中文,没人学英语了!”孩子非常听话,再也不好好学英语了!现在三年级了,英语考试不及格,她开始伤心了,想要好好学英语了!

老二,早产将近一个月,出生时很小,差点进暖房,所以我们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开心快乐的长大,所以我们对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给她空间,让她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很少对她说:“你要听话!"这类的话。反而让我看到她独立、自信、又有爱心。现在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学姐姐写作业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布置功课,一做就是一、二个小时,非常省心。

因此,作为家长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话”!而是应该引导孩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多动脑便会多办法、多突破,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应该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若孩子总是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不会再有“听话”的需要了。

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这才是家长的使命,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


很多陷入亲子关系的怨恨、冲突、苦恼、折磨的人,都曾对自己坚持的“对”和权威父母坚持的“对”产生过强烈的言语冲突,争执谁是谁非的过程中,蒙蔽了双方理性的思考。

对与错的划分从来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一切凭自己的感觉判断,感觉好了,错的也可以是对的;感觉不好,没错也是有错。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不想要一个叛逆或者没主见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争谁是谁非。

当我们说“我的心是好的”,多半是我们做了伤害对方的事。

“我还不是为你好”这是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也许对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认为的,而你却自以为是地坚持“付出”,回报你的将是对方的逃避和压力,甚至憎恨。

“我妈说,女孩子找工作得图个稳定,这样才能找个好对象......”

“我爸说,女孩子必须要嫁个家境好的人家,这样会少吃苦。”

当我们说“你应该这样想、你必须、这样做”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老师、法官或者是老板......

亲子之间不是上下级,世间也没有为你量身订做的孩子,不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接纳和磨合。

先谈感情,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下问题,就没有那么多的“你应该”了。

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们可能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像个成年人。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长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独的经历。

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他们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们外貌正常,举止也正常。但实际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联结。

父母与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长!

“你看XXX,比你学习好,比你会来事儿!”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问:“为什么你要将孩子互相比较?”

曰:“为了互相激励对方,弥补孩子的不足。”

但是,有多少被“比较”的孩子是感觉被父母激励的?

更多的孩子是被激怒,带着愤怒的情绪去面对这种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吗?

一看到孩子和异性交往,就认定孩子正在早恋;一听到有人给孩子发短信,就怀疑是“荤”段子,非要自己先检查一下才安心。

孩子长大后,也需要一些隐私,行动做事也不再像小孩子那样,什么都向父母主动汇报,尤其是高中生。父母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于是就开始敏感起来。有些父母甚至发现孩子换了一个发型,就认为孩子可能在早恋。

父母的这种敏感的心态,已经成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诱因。与其猜疑、不信任孩子,不如开诚布公和他聊一聊,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正面引导。

关系的基石是诚信,欺骗破坏的是基石,所以破坏力最大。

偶尔的善意谎言无伤大雅,但若是演变成欺骗,那你会变得很累,因为接下来,你需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圆谎。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是亲密关系里永恒不变的法则。

很少有人真正为爱改变本性,试图改变和感化对方,是一个幻梦。

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你无权改变,更不要把他折腾成你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样到最后,孩子不快乐,你也会因为孩子闷闷不乐而苦恼。

“当你想把对方攥在手里时,攥得越紧,跑得越快,就像手里的沙子一样”。

控制感强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源于自身安全感缺失;你越想攥得很紧,结果会让对方逃得越远。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唠叨的人都是因为口欲期没有过渡好。因此,这是个需要改正的毛病。

千万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当唐僧开始“唠叨”时,孙悟空的痛苦,我想你都懂。

任何人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改变,任何事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如意。

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孩子不一定需要睡午觉了,如果被迫睡觉,他可能会变得焦虑、烦躁。

有些孩子中午不乖乖睡午觉,还可能被家长或者老师训斥,结果发现被训斥的孩子会抗拒上幼儿园。所以有些人提议让愿意睡觉的小朋友午睡,而不想睡觉的就在活动区玩耍。

虽然说孩子累了,中午补充一下睡眠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对于睡觉是强制性的,甚至遇到不友好的老师会指责、批评、训斥小孩子。

还有老师规定如果不睡觉就乖乖躺在床上不许乱动,试想一下换做你在不允许动的情况下躺床上一两个小时受得了么?事实上小孩子睡觉都有规律可循。

0-3个月

不满一百天的宝宝睡眠是非常好的,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十几个小时。当孩子出生后,慢慢有了白昼的意识后,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会慢慢变少,然后会形成睡眠规律。

4-8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白天要睡三觉,早上、中午、傍晚。一般来说,早上和傍晚睡觉的时间会比较短一点,因人而异,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不过到了中午,孩子睡觉的时间就会长一点了,有的孩子可能会睡两个小时左右。

8-12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白天只要睡两次就好了,上午和下午都会小睡一下,一般来说,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的睡眠就能保证精力充沛一整天了。

13-15个月

当宝宝超过一岁以后,白天的时候只要睡一觉就可以了。爸爸妈妈不妨把宝宝上午的觉慢慢延后到接近中午,然后下午要睡觉的宝宝可以把睡觉时间延迟到傍晚的时候,慢慢地,宝宝就可以演变成午睡加夜间早睡了。

16-21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可以进行一个正常的,长达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晚上睡眠充足,加一个午睡就可以让宝宝一天都充满精神。

22-36个月

很多的宝宝还是会坚持睡两个小时午觉,而有些小孩子已经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睡午觉了,每天身体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样。

36-48个月

依旧是大部分孩子要在中午睡一两个小时,而有些孩子只要在比较疲劳的时候睡一会儿就行,根本不需要再睡午觉。如果家长强迫他们睡午觉就会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影响宝宝心情。

通常情况下,午睡时间是在正午时分,大约在12:30-13:00开始睡,然后睡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在睡午觉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早睡早起,这样才能够让睡眠间隔差不多,不能让孩子到了晚上已经困得不行或者到了睡觉的点依旧非常有活力。

相信《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