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很少被人重视,要是以前,这个秘密也绝不对人说。肯让公开一些核心技术,是因为的竞争力不仅仅建立在技术层面上。
一个人的注意力包括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触觉注意等。其中,听觉注意能力主要是指倾听的能力。
孩子在学校上课,一般需要一半的时间用于倾听。而听觉能力弱的孩子,大人跟他说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听到一点动静就会看过去,不爱跟别人眼神交流,听了几句就开始走神东张西望。有的看见在认真听,可是眼神呆滞,一问三不知,甚至眼神不愿跟人对视。如果一个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发展不力的话,听课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听音辨别
辨别声音远近。要求孩子把眼睛闭上,家长用同样的力度,由远及近的拍手或由近及远的拍手,让孩子判断声音的远近。
辨别声音大小。旋转音响,让孩子说声音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辨别声音高低。弹钢琴,让孩子判断高音还是低音。
辨别音色。弹各种乐器,让孩子听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敲击各种物品,让孩子听敲的是什么物品。听自然界的声音。家长平时在家里,或出去玩,有机会就和孩子一起练习静听。让孩子静静聆听各种声音,并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比如是什么车声,什么样的人声,什么动物的声音,是远的还是近的。家长也可敲击一些声音,或用其它方式发出一些声音,让孩子去聆听猜想。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听觉注意力。
追踪声音。在空旷的地上,蒙上孩子的眼睛,父母拍手或摇玲等发出各种声音,让孩子追踪声音。
声源的方向听后模仿
让孩子闭上眼睛,让孩子听大人敲击的声音来猜想敲击的物品并模仿敲击的节奏,要求敲击的物品与节奏跟大人相同。
第一步:敲击身边的一些物品3—5下,让孩子模仿。
第二步:分别敲击身边的两种物品3—5下,让孩子模仿。
第三步:分别敲击身边的两种物品要有节奏与轻重,让孩子模仿。比如“重轻轻—重轻轻—重轻轻”循环敲击。
听故事讲故事
给孩子讲一个短小的故事,让孩子听一遍后就尝试给大家讲一遍。以后逐步要求,要模仿家长的动作,绘声绘色的讲解。而且故事的长度也越来越长。
听中找错
家长说一串词或数,让孩子听到错误就拍手。
说错数。家长按顺序数数,故意把数数丢。让孩子听到数丢数时就拍手。孩子数数能力较好,还可以倒着数,让孩子听到数丢数时就拍手。
说错词。听不是动物就拍手:狗、小鸡、桌子、老虎……
说错话。小鸡有四条腿,苹果一定是红色,鸭子的觜是扁的、3比4大、老鼠怕猫……。语言可以涉及到形状、大小、高矮、颜色、轻重、位置、温度等各个方面。
打电话
用十米左右的线穿过两个纸杯的底部,和孩子拉紧之后,就可以跟孩子“打电话”了。
做反动作
家长说“大西瓜”,并双后远离做抱大西瓜状,孩子听后要说一样的话“大西瓜”,手中比划的动作却是相反的“小西瓜”。反之亦然。
家长说:“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藏起来”。家长做藏起来的动作。孩子跟着拍手,当听当藏起来的时候,要做相反的动作把手举起来。当孩子听到“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举起来”时,也要做相反的动作把手藏起来。
打指令做动作
让孩子听指令练习向左向面向右转,挥左手,挥右手,用左手摸右耳,右手拍左腿……
孩子听指令模仿小动物。家长说模仿小狗,又接着说小猫来了……
听数说数
家长说几个数,让孩子复述,数字数由少变多。
家长说几个数,让孩子按倒的顺序复述,数字数由少变多。例家长说367,孩子说763。
让孩子练绕口令学习普通话,学习英语等,都是对孩子听觉能力训练的好方法。
目前,写了这么多核心技术解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写的不一定都正确,也感谢拍砖的朋友,除了让我不断进步之外,也增加了我的点击量。您的支持就是我续写的动力。说两句吧,您写的话我就一定看,有空我就一定回。
有些父母怕宝宝抓脸便给他戴上手套,或捆起来不让动。其实,我们应当创造条件,让宝宝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叩、击打、挖、画……多动手,宝宝的大脑才能聪明。那么,应该如何为新生宝宝进行智能训练呢?下面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关键字:开发训练宝宝的能耐
1、哭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法。嘴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2、最多的活动是睡,醒时的第一项活动是睁开双眼到处看;
3、目光可跟随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在光线微暗的房间里竖抱起来会睁开眼睛;
4、喜欢听母亲的心跳声或心跳录音,听到悦耳的声音可停止啼哭;
5、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吃饱后看母亲慈爱的笑容,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
6、对甜、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
7、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8、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握持、行走等无条件反射。
大动作能力训练
抬头
抬头是宝宝出生后需要学习的第一大动作。学会抬头,可以扩大视野,促进智力发育与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让宝宝的头离开父母肩部,扶住宝宝头部的手稍放开,让头部自然立起片刻,每日4~5次。
俯腹抬头:宝宝空腹时,将他抱在你的胸腹前(与你面对面),然后你慢慢地斜躺或平卧在床上,此时宝宝便能自然而然地俯卧在你的腹部,扶宝宝头部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逗引其短时间抬头,反复几次。
俯卧抬头:空腹、清醒时,让宝宝俯卧在床,用哔铃棒逗引宝宝抬头并左右转动。
注意:练习时轻抚宝宝背部,让他感到舒适、放松;完成后让宝宝仰卧休息片刻。
四肢运动
体操运动:清醒状态时,给宝宝做四肢被动体操。让宝宝躺在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跟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每次2~3分钟,宝宝会感到新奇、愉快,如果紧张、烦躁,可暂缓进行。
练“走路”:托住宝宝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宝宝永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从出生第8天开始,到第56天,每天练习3~4次,每次迈8~10步。实际上,宝宝先天就具有行走反射的能力,这一反射在出生后56天左右就自然消失。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能力,每天加以动作训练,可是宝宝的下肢得到锻炼并促进智力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手的运动:解开宝宝包被,让他舒适自在地平躺在床上,把指甲剪好,袖子不要太长,手露在外面,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吃手。
抓握训练:轻轻按摩宝宝的手指,带来刺激。当手指接触宝宝手心时,它的小手能握住不放。也可把不同质地的适合宝宝小手抓握的物品如小摇铃、小绒布玩具、纸卷、小积木等,放在小手里,让他握一会儿,获得各种触觉经验。
视觉能力训练(摩比思维馆 周建新老师供稿)
常常听家长报怨:自己的孩子经常会将数字6和9、2和5等认反。数字3、5、7会左右颠倒过来写,方向是反的。“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还经常把鞋穿反了。以上出现的问题很有可能说明孩子视知觉能力不足,从而导致经常看错题目。视知觉能力,则是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视力。父母和老师所指的“粗心”,实际上往往是视知觉能力不足。
走迷宫。给孩子做大量的迷宫练习或自己动手制作迷宫,训练孩子的视觉浏览、视觉追迹等能力。
纸笔活动找不同。两幅略有差别的画让孩子找出不同之处。
找两个苹果,看看两个苹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注意,要从颜色、大小、轻重、味道、形状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也可以找两个不同的水果,如苹果和桃子等,从多个角度找找两个水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找数字。
给出几组较长的、容易混淆的数字或汉字,要求快速找出其中的不同数字等。
888838888388383388883888388888 共( )个3
999969999699696996999699969999 共( )个6
666606660606066660660660066606 共( )个0
255255552552555555525555525552 共( )个2
555535355355555355553555553555 共( )个3
GCGGGGCCGGCCGCGGCGCGGG 共( )个C
dddbdddddbbdddbdddddbddbdddddb 共( )个b
友支友友友支友友友友支友友友支友 共( )个支
上上上下上上上上下上下上上下上上 共( )个下
手手手手手毛手手手手手毛手手手毛 共( )个手
干土士士士士士干土士干土士士士干土士土士土士 共( )个士
YYYYVYYYVYYYVYVYYYYVYVYYYYVYYYVYVYYYYVY 共( )个V
亏亏弓亏亏弓亏亏亏亏弓亏亏亏弓亏亏亏亏亏弓亏亏弓亏亏弓亏 共( )个弓
少小少小少少少少小少少少小少少少小少少少小少少少小少 共( ) 小个少
大太大大太大大太大大大大太大大大太大太大大大大太大太大太 共( )个太
自己里面写自己。在0里面写0, 在d里面写d, 在口里面写口。
涂颜色。一幅有色图形,一幅无色图形,让孩子对应涂色。
盯视。眼睛盯住一个固定的点看一分钟。
追视。抛球入筐。拿小皮球拿沙包等远距离投向一个筐里。
也可以拿一个运动物体分别作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斜向移动、曲线移动、螺旋式移动,要求孩子头部不能动,只能用眼睛追踪物体的移动轨迹。
拼图。拼四巧板或七巧板。也可把费纸撕成几片,让孩子拼成原来的形状。
盯视。看物记忆。在桌子上放一些日常用品如剪刀、橡皮、铅笔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和型号,让他仔细观看10秒钟后背对着报出结果;然后增减物品,让他再看看增加、减少的分别是什么。观察品种从少到多,慢慢增加难度。
闪卡训练。写一串数字让孩子看一秒种后拿开,让孩子重复说一遍。并倒着说一遍。数字的数量由少到多。
拿三牌,让孩子看清楚后,翻转后,再简单调换,让孩子说说三张牌的顺序。
捡豆。在一只碗里倒上一些形状不同的豆子,要求用筷子把豆子一粒粒夹到另一只空碗里去。豆子颗粒从大到小,再加时间限制,难度就慢慢增加了。
对手指。双手食指伸出、掌心向外相向运动,让食指指尖对接能准确做到。连续做五次。
视觉想象。带孩子看看石头纹理等大自然中的图案,说说这些图案像什么,说得越多越好。
看连线图。找找看,谁的水果(玩具)哪?
苏尔特表格。从1开到25,用手指指着数字找完25个数。时间要求越来越快。待孩子练熟后,再制作新的表格。五岁以上的孩子要求练习到一分钟看完。(下面这个表格不好,家长请自己制作一个正方形的吧)(注:小编
找花生。让孩子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生,然后放入一堆花生中,再把他找出来。没有花生也可以用糖果、瓜籽代替。
搭积木。先练习用彩色的木制或塑料制积木拼几何形状或模型;后应用同色的捷式积木拼搭;
积木拼图。用一堆积木让孩子自己摆成不同形状。
手影游戏。家里只开一个台灯,和孩子玩手影游戏,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空间变化。
另外让孩子少看电视。电视看多了,电视画面不清,变化太快,影响孩子视觉分辨力。
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
怎样训练新生儿以及什么时侯训练新生儿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般孩子在吃饱后1小时左右会有10分钟到半时的觉醒时间,我们要利用新生儿这段觉醒时间进行视听训练。
可和新生儿面对面地谈话,让他注视你的脸,慢慢移动头的位置,设法吸引新生儿视线追随你移动。可给新生儿看红色绒线球,一般距新生儿15-20厘米,慢慢抖动红球,以引起新生儿注意,再慢慢移动红球,让新生儿追视,这种方法可以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也可给新生儿看红光,方法是准备一个手电筒,外面包一块红布,距新生儿20厘米左右给新生儿看红光,大人要上下左右慢慢移动电筒,速度以每秒移动3厘米左右,大约1分钟摇动12次,每次距离为30-40厘米,让新生儿的目光追随和捕捉红光,从而训练新生儿目光固定以及眼球的协调能力。这些训练可每日一次,每次1分钟。我们还可距新生儿15-20厘米让新生儿看印有黑白脸谱、条纹及同心圆图形的卡片,促进新生儿的视觉分辨能力,看时家长可观察新生儿注视每个图形的时间,以了解新生儿比较喜欢看哪一种图形,一般新生儿都比较喜欢看人的脸谱。
在新生儿觉醒时,母亲可在新生儿耳边距离10厘米左右,轻轻呼唤小宝宝,使他听到你的声音后转过头来,还可以用能发出柔和声音的吹塑玩具、彩色旋转玩具、色彩鲜艳的球,悬挂在新生儿的床头,吸引新生儿听和看的兴趣。新生儿很容易疲劳,一般每次视听训练不要超过10分钟左右,以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