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一书的作者是傅春晖,任教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话语分析,对家庭教育有独到见解。
在书中,作者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天凉了让加衣服偏不加,地板很凉却偏要打赤脚,早晚让刷牙时偏不刷,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了吃饭的点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听话呢?其实,孩子还是好孩子,只是你没有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一旦找对沟通方式,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真心还需真心换:父母要聆听孩子的心声。想方设法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主动替孩子着想,孩子能够得到激励;别忽视了身体语言,告诉孩子你在听;支持并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倾听孩子的想法,让沟通就此开始;
例如在书中第一章就指出: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自尊,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更是一个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质。父母重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同时也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小涛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为了让他努力学习,爸爸承诺说,期末考试时,如果小涛能够考入班里的前五名,他就带小涛去华山游玩。一直以来,华山都是小涛梦寐以求的地方,听了爸爸给自己的承诺后,小涛虽然知道考进前五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还是很乐意努力地朝这个目标奋进。
半年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涛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排名第四。成绩单发下来后,小涛就飞快地跑回了家里。当他把成绩单递给爸爸时,爸爸说:“很好,真不错!”
小涛问爸爸说:“什么时候带我去华山呢?”
“去华山,为什么要去那里?”爸爸不置可否地问。
小涛提醒爸爸:“您不是早就答应我了吗?说如果我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前五名就带我去华山啊!”
这时候,爸爸才想起了曾经给儿子的承诺。其实,当初的那个承诺,爸爸只是作为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手段,根本就没有打算去实现,说完之后就扔在脑后了,所以早忘记了。
爸爸敷衍道:“哦,这个啊。儿子,爸爸妈妈最近都很忙,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陕乐地成长;信任孩子,让孩子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感谢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对于你们的意义;爱屋及乌,对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出你的兴趣;通过唠家常与孩子实现心灵的交流;抛弃居高临下的态度,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主,做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善解人意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体贴,并学会体谅你!做会说话的父母,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并乐于向你倾诉!做善于放手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信任.并决心不辜负你的期望!做有见地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良苦用心,并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父母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是一个好方法。和孩子谈心,父母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谈心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谈心更有效呢?石家庄市建明小学副校长杜萱介绍说,父母和孩子谈心,应该讲究方法技巧,注意以下几点———
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因此,家长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放平自己的心态。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杜校长说,父母与孩子谈心,应该放低姿态,同时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孩子考虑,不能总是以长者自居,应及时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孩子也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
有的放矢,主题明确。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直叙法,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或引用一个事例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这个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但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父母在与孩子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
聪明活泼的宝宝是全家的掌上明珠;调皮的宝宝是个出难题专家。初为父母的您又该如何应对呢?
1.父母怎样认知、解释孩子的行为表现会影响父母也孩子的沟通。
父母务必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的行为表现。你不要与邻家的孩子过分攀比,因为即使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另外,同一个孩子,本身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个6岁的男孩,他的智力可能已达到7岁,而个性成熟却不到5岁。或许,他会是一个聪明的淘气包,但这仍属正常范围。重要的是指导孩子从他自己的起点,按照他自己的速度发展。任何拔苗助长的企图都只能适得其反。“攀比”不可,还因为“攀比”的结果往往使家长首先产生挫折、焦虑,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沟能”过程中,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而“气不打一处来”。结果必然陷入破坏性的沟通!
2.父母的自我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这些自我状况,包括你的自我价值、你从小成长的环境、你的婚姻状况、你的理想、你的欲求,特别是你即时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如果把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比作一只“坛子”,那么,你的“坛子”里装的是什么,会影响你的和你的孩子、你和你的家人沟通。尤其要留意,当你的情绪不好,或身体疲惫时,你会无意放大孩子的过错。所以,随时注意清理自己的“坛子”里的东西,丢弃破碎物,是促成亲子之间,家人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3.家庭中成年人之间的沟通状况,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你们家庭沟通模式的潜移默化影响。无声沟通行动远比有声的沟通语言更有效。如果你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或母亲),那么丈夫(或妻子)在你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分量也有多重!
无疑,亲子沟通,父母是主导者,是示范者。孩子怎样与人交往,归根结底,亲子沟通,家人沟通,是一个最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因素。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拙劣的沟通”不满,那不完全是你的错,你成长的家庭,你的父母同样对你负有责任。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必再去追究上一代的责任。重要的是从你这一代开始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亲子沟通。你不妨从我介绍的亲子良好沟通的原则开始做起。只要你认真去学,坚持去做,你和你的家长,你和你的孩子的关系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善。从中你将发现,你的家庭变了,变得温馨,变得明朗了;你的孩子变了,变得通情达理了,变得好说话了。家庭的温馨和亲子良好的沟能,必能取得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
在美国,几年前,婴儿手语还是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却已成为主流现象。《芝加哥论坛报》9月18日报道,研究显示,2岁前,教孩子多用手势,可以促使他们更快学会说话,甚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比如,表达吃时,用食指轻触嘴巴;喝则需要拇指抬起,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状;牛奶可以用牧民挤奶的动作代替,反复握紧、张开拳头。
尽管教给宝宝手语好处很多,但却非常难。以下一些建议或许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一点。
1。早点教:最好在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这就像学习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教给宝宝手语也是如此。
2。从少数几个起步。例如吃、喝、爸爸、妈妈……因为吃、喝是宝宝每天都会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是最常见的,宝宝们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的或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3。让手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借助书本和网络教学。孩子总是对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怀有莫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购买教宝宝手语的录像和光盘,或一些关于儿童手语的书籍。
父母学会和孩子协商可促进亲子沟通
孩子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喜欢与孩子协商,孩子就会非常乐意与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封闭自我。
父母学会与孩子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会孩子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与人相处,分歧就是不可避免的。
学会与孩子商量,在子女的教育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我们不应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或者当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你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子女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的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子女的一些喜好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子女商量,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是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下面是一位韩国妈妈记录的自己和孩子“协商”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去百货商店购物。本来,那天孩子已经和我说好只是出去转转,不买任何东西。可是,当他看到一套价格超过10万韩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700元左右)的机器人玩具后,就开始缠着我,让我给他买。他一边对我说隔壁家的孩子已经买了,为什么不给他买,一边热切地盯着我看。
当时我想,现在是到了要进行协商的时候了。
首先,我不想把孩子“我想要”的这种要求一笔抹杀,因此我必须找出一些可以缓解他这种要求的理由。
“买来玩儿当然很好,可是好归好,它的价格太贵了,你知道要花多少钱吗?”孩子说不知道,我就把价格告诉了孩子,接着对他说:“景慕,爸爸挣来的钱,我们既要用它来买米,也要用它来买衣服穿呢。如果都用来给你买玩具,那么我们家就没饭吃了。”
“没有10万韩元,这些就都做不成了吗?”
孩子开始询问钱的价值了。因此,我就用孩子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对他说明,“10万韩元是非常大的一笔钱。”
孩子的脸上显得有些为难,这表示他已经开始有些理解了。过了一会儿他又问:
“那隔壁孩子的妈妈为什么给他买呢?”
“隔壁家可能比我们家富裕。另外,说不定那个玩具是他妈妈在他过生日的时候给他买的。你每年过生日和圣诞节的时候,不是也会收到很多好的礼物吗?”
“啊,那么如果现在要买的话,爸爸还要挣更多更多的钱呢。”
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是孩子的脸上已经出现了能够理解的神情。
喜欢与孩子协商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也渐渐养成了民主协商的习惯,都愿意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运用协商来促进亲子关系呢?
1.商量多些,命令少些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业时,你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可以看会儿电视。”而不要说:“赶紧去做作业!”或“还不去做作业!”
请孩子帮忙做一件事情时,比如洗菜,你可以说:“你能帮我把菜洗一下吗?”而不要说:“快来帮我洗菜!”或“赶紧把菜洗了!”
商量的语气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会认为你尊重他,关心他的感受,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促进亲子沟通。
2.凡事都要学会商量
不管什么事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都不要自作主张,要学会与孩子协商,取得孩子的同意和认同。
3.以协商的口吻处理亲子冲突
当亲子关系出现冲突时,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父母权威受到挑战,希望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使孩子改变主意。实际上,孩子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恶化亲子关系。
明智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使用协商的口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尊重,体会到人格的平等,这样,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意见时就比较顺利。
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孩子也是如此。只有父母放下架子,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与孩子进行协商来处理问题,孩子才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4.与孩子约法三章
对于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协商后制定规则,并约法三章,让孩子遵守。不过,父母千万不可自作主张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这样的规则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约束意义。
与孩子约法三章,仅仅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规则是帮助孩子约束自己的,而不是惩罚孩子的,父母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规则一定要是孩子内心认可的,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协商后再制定规则,避免产生亲子冲突。
沟通,成为困扰如今中高端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第一难题。一项针对全国31个大中城市1000户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家庭调查显示,超过65%的高端家庭(高收入、高素质)在学龄前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缺乏专业的指导。被调查的绝大部分家长为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等的中高层管理者,学历层次普遍在大学本科以上。
1.95%的家长将创造力排在决定孩子未来成功因素的第一位,沟通能力则位列第二位。
2.近八成家长表示,不了解用何种方式与孩子正确沟通和交流。56%的家长反映,会经常与孩子在沟通中发生冲突,对幼儿表现出的叛逆,解决的办法普遍是“大人说了算”或是不理不睬,缺乏对孩子意见的尊重和理解。
3.近四成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提高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不愿意与人分享,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哭大闹不止等。
4.在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上,仅有17%的家长认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公共场合存在过于依赖大人,没办法说清楚话等问题。
婴儿一过7个月,手的动作会变得更加灵活。逐渐学会拿、捏东西,大拇指和其他四指也已经分开。特别是食指的能力有了很好的发展,如伸食指进瓶口,掏出里面的东西,等等。宝宝还总喜欢将手放入口中,不停地吸吮。而往往这时候,爱清洁的父母总是很急着,说:“太脏了,不要把手放到嘴里!”
其实,家长阻止宝宝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小儿的运动发育过程,遵循“头尾规律”,即从头开始,然后发展至脚,感、知觉的发育也是如此。宝宝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学会一定的动作。比如,6~8个月的宝宝正值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当他抓到物品后,除了看一看、敲一敲之外,还总喜欢把物品放进嘴里,通过吮一吮、舔一舔,咬一咬等方式,来尝试和探索。这是这个时期的宝宝很重要的探索方式,在探索的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无比的欣慰和喜悦。宝宝能用手把东西往嘴里放,这代表着成长发育的进步,同时也锻炼了手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
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这样做,并要采取积极措施,例如: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让他抓些饼干、水果片类的“指捏食品”,等等。这样不仅能训练食指的能力,还能摩擦牙床,以缓解长牙时牙床的刺痛。此外,父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婴儿的玩具要经常洗刷,保持干净,以免因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2、有毒的玩具(如上漆的积木)或危险的玩具(有尖锐角或锐利的边的玩具汽车)均不要给孩子玩;3、为婴儿买指拨玩具(如指拨的转盘,玩具钢琴的键盘,指拨发条玩具);4、为婴儿买软、硬度不同的玩具,让宝宝通过抓握和捏各种玩具,体会不同质地物品的手感,让他的探索活动顺利发展。
除此之外,父母还应陪伴在婴儿身旁,做指捏练习,避免他吞食小物品或伤到自己。另外,宝宝的玩具不应过小,直径应大于2厘米。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母可用手语和宝宝快乐沟通》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