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处。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用品解决问题。
环境与材料
1、各种上学所需的学习用品。
2、活动前请幼儿向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了解上学需要哪些学习用品,并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3、《科学》下P.30~31。
一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
1、小猪乐乐要上小学了,书包里要准备哪些学习用品呢?谁能告诉它。
2、幼儿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讨论回答。
3、这些学习用品都是干什么用的呢?什么时候需要它来帮忙?
二、文具分类
你知道这些学习用品应该怎样合理地装在书包里吗?。教案来.自:屈;老师,引导幼儿将铅笔、橡皮、转笔刀等零碎的文具装在铅笔喝里,将书、本等直接放在书包内。
三、看画册《学习的好帮手》
1、这些学习用品你会使用吗?
2、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对学习有帮助的用品?
3、教育幼儿爱惜学习用品,安全使用。
一、主要教学领域:科学(数学)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模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或逻辑将物体或时间排列成序。我们幼儿园常见的模式有AB(如蹲下-站立-蹲下-站立)、AABB(如大大-小小-大大-小小)、ABC(如红-黄-蓝-红-黄-蓝)等,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尝试按照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复制AB模式以及拓展AB、ABB模式,并能和老师一起进行简单的表达,如一个黄色圆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黄色圆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等,从中激发孩子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能发现生活中的简单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是怎样的,即不能拓展出不同的间隔方法,为此,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活动中会通过游戏情境、欣赏交流、自主操作、复制、创编等方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模式排序规律,从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 尝试根据全范例,按照AB、ABB模式装饰门帘和窗帘。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门帘上排列的AB、ABB模式。
3. 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装饰门帘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 已经做好的门帘若干(PPT图片)AB、ABB模式。
2. 各种操作材料:人手一根纸长条、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泡棉(红、黄、蓝)若干等。
五、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根据全范例,按照AB、ABB模式装饰门帘和窗帘
难点:根据全范例或半范例进行复制和拓展
六、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法、游戏法、归纳提升法、操作法、验证法、观察法等
七、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 师:宝宝们,今天是小兔的生日,我们一起去小兔家为小兔庆祝生日!那我们怎么去呢?
2. 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
提出要求:从我这里开始排,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在孩子拼车厢时老师不时的提醒: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让幼儿初步感知男孩女孩的间隔排列)
3. 到小兔家,按门铃。
师:“小兔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叮咚!叮咚!叮咚!”(一起和兔妈妈相互问好)
(二)游戏:帮助兔妈妈制作门帘
1. 欣赏讨论(欣赏AB模式的范例)。
师引导幼儿发现窗帘是按物体颜色间隔排序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把门帘的排序方法说出来。如:一个红色一个蓝色等等)
2. 动手操作,复制AB模式
师:“兔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兔妈妈把这些漂亮的材料按照兔妈妈穿的规律穿成门帘吧。
3. 展示制作门帘,一起纠错
(三)游戏:帮助小兔子制作窗帘。
1. 欣赏讨论(欣赏ABB模式的范例)
师:小兔子的窗台上摆放了好多花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摆放的吧?
师引导幼儿发现花朵是按物体大小、颜色间隔排列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把门帘的排序方法说出来。如:一盆红色大花、一盆黄色小花等等)
2. 动手操作,续排ABB模式
师:“小兔子已经穿了几个了,我们按照小兔子穿的规律继续往下排吧”
3. 展示制作窗帘,一起纠错
(四)集体续接规律,巩固对AB、ABB模式的认识。
(五)游戏:庆祝小兔过生日。(拍手说谢谢你们,拍手续接不用客气)
师:“小兔子回来了,它看到大家给它的礼物高兴极了”
小兔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孩子们: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八、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按规律排序,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能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鸟窝。
2.懂得关爱小鸟,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护。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剪刀、透明胶、双面胶、橡皮泥。
2.各种废旧物品:树叶、报纸、皮球、卡纸、彩条、彩纸、棉花、盒子、酒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随音乐《我是只小小鸟》做小鸟飞的动作入场。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小鸟生活在哪里?
1.观看视频:小鸟在树林里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了解鸟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对小鸟的爱。
2.每只小鸟都有鸟窝,都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家,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小鸟都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我是一只小小鸟》,引发幼儿对小鸟的关爱之情。
提问:短片中的小鸟怎么了?是什么原因是小鸟无家可归?他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那你们的心情呢?(很同情他、很气愤、它很可怜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么爱护鸟,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鸟、护鸟的办法,激发幼儿邀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的愿望
1.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好不好?(好。)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呢?(给它做窝、不让猎人伤害它、不乱砍伐树木等。)
2.小结:你们的主意都很不错,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能伤害它,那让我们一起做一些鸟窝挂在树上,让小鸟到我们幼儿园来安家好吗?
三、幼儿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鸟窝,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
1.在做鸟窝之前,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鸟窝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都有什么形状?观看课件:(有草、树枝、泥做的鸟窝,还有半圆形、圆形、椭圆形、还有人工建筑的鸟窝图片)
2.现在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帮助小鸟制作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好吗?(肯定幼儿大胆、自由的设计,并鼓励幼儿多动脑筋设计出更加新颖的鸟窝)
四、作品展示、交流
1.教师了解幼儿的作品意图。
2.利用幻灯片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简单表述。
结束:小朋友你们的鸟窝都制作好了吗?听!小鸟的叫声,我们赶快去给他们安家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套箱,套娃玩具等
2.礼物袋 (幼儿人手一套)
3.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玲玲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等。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等。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那老师可要讲喽,小朋友可要认真听仔细了。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用比较大的碗吃饭,睡在比较大的床上,小兔宝宝用最小的碗吃饭,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为庆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个蛋糕,蛋糕师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们爱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觉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醉了,这下可糟了,爸爸妈妈还有小兔宝宝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兔一家呀?”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兔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兔爸爸的、哪个是兔妈妈的、哪个是兔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兔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兔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兔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小套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人,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给小套娃也来排排队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三、结束活动
1.幼儿跟音乐模仿很大的动物大象来了,我们来学一下比较大的动物小兔子来了,小动物小鸟来了。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