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推荐]大班音乐教案大全8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用轻松、欢快、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用表情、体态、音色表现形象各异的动物。
2.了解歌曲中相关的动物知识,体会事物颠倒所产生的幽默情趣。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钢琴伴奏,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的自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的主题。
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面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
二、感受歌曲中歌词颠倒的趣味性。
1.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的图片并练习说歌词。
3.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事情的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画面表现的规律。
原来在那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反的,那个地方就叫“颠倒国”。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4.跟着节奏速度学习说歌词。
5.加上拍手动作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第一段,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1.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小结,注意休止符(蚂蚁,大象,公鸡,母鸡)
2.师幼完整演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第二段。
颠倒国还有很多可笑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
1.教师清唱第二段,幼儿根据问题回忆歌词并说一说。
2.教师和幼儿一同按照节奏念出歌词。
3.师幼一起加音乐唱第二段歌曲。
4.前后两端集体完整演唱,唱出歌曲的趣味性。
五、演唱歌曲,用音色、表情、体态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得更有趣。
小老鼠称大王很得意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这一句。
大狮子 “害怕那个小老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教师幼儿完整地进行演唱,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表演
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经常能听到幼儿哼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或“月亮之上”等流行歌曲,而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正逐渐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民族音乐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从小接触民乐,喜欢民乐,不失为传承文化艺术精髓的好办法。新疆民乐有着火焰山一样的热力,它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因此,以新疆音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尝试打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 × × | × × |× × × | × × ‖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
音乐:介绍新疆的VCD短片,阿凡提进场曲、无歌词乐曲《尝葡萄》、新疆歌舞曲等。
道具:骑毛驴的阿凡提。
乐器:铃鼓及自制手鼓,幼儿新疆服饰若干。
环境布置:塑料葡萄,有关新疆特产、人物穿着、乐器等方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有新疆特点的音乐,做骑毛驴动作进入场地。
师:孩子们,阿凡提要带你们去新疆旅游,你们想不想去?(想!)那我们走吧!
师:新疆到了!我们一起看一看美丽的新疆有什么特产?
2.和幼儿一起欣赏介绍新疆的VCD短片,让幼儿了解新疆的特产(葡萄、哈密瓜、羊肉串……)。
师:新疆不仅是一个“瓜果之乡”,还是一个“歌舞之乡”。新疆的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爱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新疆的乐曲,感觉一下是什么样的?
3.欣赏新疆乐曲《尝葡萄》,启发幼儿初步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
师:你们觉得新疆的乐曲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快乐、优美、好听、想跳舞。)
4.用乐器铃鼓随音乐感知新疆乐曲的节奏。
师出示铃鼓:你们瞧!这是新疆小朋友喜欢的乐器,用它可以打节奏。我们一起试一试用它给这首乐曲打节奏好吗?《幼儿自选乐器随乐曲打节奏。)
5.引导幼儿听音乐,自由探索乐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并尝试打曲中节奏。
师:小朋友,仔细听,这首曲子里有一个乐器一直打着节奏,它是怎样打的?
6.引导幼儿用手拍打基本节奏型,启发幼儿除了用手拍节奏还可以用身体哪个部位打节奏(弹舌、脚尖、拍腿等)。师:刚才小朋友的节奏都打得很好,有几个小朋友是跟着乐曲里的节奏打的,我们请这几个小朋友打一下刚才的节奏,别的小朋友拍着手学一学,好吗?
‖× × ×| × × |× × ×| × ×‖
7.用卡侬节奏练习巩固基本节奏型。
师:我把新疆的特产也编进了节奏里,你们听听(师边拍手边说,引起幼儿想说节奏的兴趣)。新疆还有什么特产?谁能试着用这样的节奏说一说?
‖× × × | × × | × × × | × ×‖
如:葡萄呀 葡 萄,好甜呀 好 甜。哈密瓜 哈密瓜,味道呀 不 错。
8.幼儿跟着新疆乐曲《尝葡萄》用乐器打节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选择新疆服饰进行装扮,用舞蹈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节奏特点。(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小伙子,另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姑娘和幼儿一起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故事里阿凡提的形象尤为熟知和喜爱。
为音乐打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打节奏活动教学方法单一: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幼儿情感教育和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美好事物的感受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并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1.环境的创设
(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音乐氛围。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民族乐曲,如:《半个月亮爬上来》、《吉祥三宝》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在孩子身边。
(2)活动前在教室挂上塑料葡萄,活动墙上贴上有关新疆特产、乐器、人物穿着等方面的图片。
(3)在区域里渗透民族文化。如手工区,可用黑毛线作小胡子,正方形彩色卡纸作新疆的四角帽;音乐区,投放一些民族乐器,如,铃鼓、自制手鼓等。
2.不用节奏谱
传统的节奏活动中,老师通常用标记把节奏普画好,让幼儿跟着老师反复地练习。本次活动中我使用卡侬节奏突破活动难点。用卡侬有规律的曲式,稳定、轮回的形式,把新疆特产套入节奏型里说节奏,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切分节奏。
3.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节奏
启发幼儿用身体各部位打节奏,如:拍手、弹舌、拍腿、脚尖拍打等来帮助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特点,并愿意参加打节奏。
4.装扮民族服饰
让幼儿自由装扮新疆民族服饰:戴上小花帽,贴上小胡子……在新疆舞曲欢快的节奏下很多幼儿不由自主地和着节拍手舞足蹈起来,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热情、活泼、风趣的特点。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虽然,有些幼儿的动作做得并不到位,舞姿也并不优美,但我觉得让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更为重要。
面的图片。
大班音乐活动《朋友舞》
执教人:林艳芬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合作舞蹈。
活动准备
1.音乐《萨沙》;
2.幼儿每人右手上戴一个手腕花。
活动过程
学习表现朋友见面时的惊讶动作
一、导入。
老师:“小朋友,我想问问你们,当你们突然在街上见到一个很就很久没看的朋友,你们第一时间有什么反应?(引导幼儿表现出很惊讶的表情),那老师如果是见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是你?”那现在请小朋友你来模仿一下老师的动作。示范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动作:单手叉腰,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后仰,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二、引导幼儿乐曲中用到夸张的动作
1.师幼互动,练习碰面后的惊讶动作。
引导:“很惊讶地说话时,身体会怎样?”(身体向后仰,表情很惊喜)
2.幼儿互动,两两练习。
(活动开始,老师利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通过师幼、幼幼互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情境中,自然、愉快地学习表现惊讶的动作。语言节奏的加入,更使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到位。)
三、学习听辨音乐找朋友
1.欣赏第一段音乐(找朋友的音乐),师用动作带领幼儿听辨乐句。
“音乐有几句?你能听出来吗?一起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再次听辨音乐)
(评:听辨乐句是活动的难点,老师利用手指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了四个乐句。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在“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音乐,学会了听辨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讲解找朋友的规则。
“音乐响起,我们都在大街上散步,各处的风景都要去看看。等到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找一个离你最近的朋友,面对面,互相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散步、找朋友。
师鼓励幼儿散步时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4.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在音乐快结束时找到朋友?
5.幼儿再次尝试听音乐找朋友。
6.完整表现找朋友及找到朋友后的惊讶动作。
(散点结伴舞需要培养幼儿自如找空间的能力,老师利用散步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多观赏周围的风景,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找朋友时不要扎堆,要善于寻找空地方。“如何根据音乐迅速找到朋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明白:第三句音乐结束后去找朋友最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观。)
四、学习两两合作动作
1.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舞蹈动作。
问:“我和朋友跳了哪些动作?”
2.和老师空手练习互拍动作,提示从戴手腕花的手开始。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
讨论:怎样快速地转换动作?
五、听音乐练习。最后一起跳完整舞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
2.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PPT、歌曲音频、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1.小朋友们,瞧,前面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肯定住着很多的动物朋友,那我们也来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我变成了森林之王大狮子,你们变成了什么?动物们在一起真开心呀。
2.刚刚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今天森林里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无声视频)
动物们之间都反了是吗?反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颠倒”
这些颠倒的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颠倒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通过倾听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
(一)倾听歌曲2—3遍
提问:
1.你刚刚听到了什么?
2.哪些小动物发生了颠倒的事情?
3.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颠倒的事情?
教师清唱第二遍,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听太清楚,现在老师唱一遍,认真听呦,一会儿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
5.现在我们再完整的听一次。
(一)学习歌曲节奏乐谱
XX XX XX XX | X X X - |X X X XX XX | X X X - |
XX XX X - | XX XX X - | XX XX X XX | XX XX X -|
1.这首颠倒歌你们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这么好玩的歌想不想来学一学。
2.小朋友们,想要把一首歌唱的好听,节奏很重要哦。
3.孩子们这一个X表示几拍?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拍一次手。两个X连在一起下面还画了一条线呢?两个X合起来也是一拍,我们要很快的拍两下。这条横线表示什么呢?拖音,一条横线拖一拍,我们也要拍一次手,那这里三个X在一起,前后的X下面都有横线,我们要怎么拍呢?前后两个音短,中间的音长,重音在第二个音,这叫做切分音,我们用一个英文字母W表示。
1.引导幼儿把歌词按节奏来正确讲出来。
(二)幼儿学唱新歌曲
哇,你们学的真快,我们跟着歌曲学着唱一唱,要边唱边拍出节奏哦!
1.小朋友们,刚刚你们都表现非常好,但是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应该要给自己一点难度,这次我们跟着伴奏一边拍节奏一边唱可以吗?
2.我们说了这是一首有趣又好玩的歌,所以我们得唱出语气,刚刚我们都是一起唱,现在你们唱一句,老师唱一句。你们先开始。
(三)分角色表演唱
加入语气之后,这首颠倒歌果然更好玩了,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唱。我们先从第一段开始,谁愿意上来来扮演小老鼠?谁演大狮子?小蚂蚁?大象?事情全颠倒我们一起唱。
1.第二段,谁要扮演小小鱼儿,小鸟?公鸡和母鸡?事情全颠倒我们也一起唱。
2.接下来这样我们所有小朋友全都起立,加上你喜欢的动作还有合适的语气来表演这首歌好吗?可以做跟老师不一样的动作。
3.因为你们的表演这首歌更有趣更好玩了!
三、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那森林里除了这些动物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发生颠倒的事情呢?来,开动脑筋来想一想,我们也把他编到歌曲里。
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可以发生颠倒的故事,编到歌曲里唱一唱好吗?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音乐表达太湖美的意境。
2、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舒缓、柔美,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3、激发保护太湖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电脑、音乐、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无锡,你们去过无锡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太湖)
2、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河,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太湖美》。(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好听吗?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听了歌曲后你有什么感觉?它的旋律是怎样的?(缓慢的、很抒情的)
3、这么优美的歌曲,唱出了太湖的美,歌曲中都唱到了太湖美在哪里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太湖美》。(播放歌曲、结合图片)
提问:太湖美在哪里呢?(幼儿自由回答)(结合图片、幼儿学说图片中歌曲内容)
4、太湖美呀!歌曲也美。你听了歌曲后想干什么呢?我们一边听一边自己来试一试。(播放音乐)
提问:歌曲你们喜欢吗?你想怎样来表达对它的喜欢呢?(唱一唱、跳一跳)
5、小朋友真棒!想来唱一唱,那我们跟着它一起来轻轻地哼一哼。(播放音乐,图片结合)
6、小朋友哼的真不错,还想来跳一跳,我们跟着歌曲跳一跳吧!(播放音乐),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来跳跳。
7、小朋友跳的真美。请你们找个座位坐下来。太湖真是个好地方,太湖有名的就是太湖三白了,你知道是哪三白吗?(幼儿自由说,出示图片)那么多的鱼、虾为什么都喜欢在太湖里玩呢?(水美、水清)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太湖,让我们的太湖永远那么美、那么清澈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讲一讲。(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随意小结:小朋友都是爱护环境、爱家乡的好孩子。
8、小朋友表现真不错,你们想去太湖玩吗?好的下次春游老师就带你们去太湖玩吧!(播放音乐离场)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居住在高楼之中,因此,高楼对于孩子一点都不陌生,《数高楼》是一首活泼而富有童趣的歌曲,形象的描绘出层层叠叠的高楼,本次活动让幼儿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并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实施策略:
为提高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通过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游戏是孩子基本活动的特点,这样,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才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
2、能唱准歌曲中休止符和念白部分,变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同伴合作边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光盘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法、游戏法
教学重点:学会用多种方式变现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和控牌的节奏掌握。
教学环节:
1、带领幼儿伴随着歌曲的音乐边跳恰恰舞便进入活动室,让幼儿通过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幼儿欣赏音乐并发挥想象创造表现高楼的动作,用身体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3、在《数高楼》音乐中,启发幼儿合作并创造性的玩搭高楼的游戏,用演唱与合作表演的完美结合帮助幼儿巩固歌曲,同时让幼儿体会到合作表演的乐趣。
4、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借以更深层次的巩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5、随着《恰恰恰》的音乐一起舞蹈,通过舞蹈让幼儿巩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节奏,并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带领幼儿伴随着歌曲的音乐边跳恰恰舞边进入活动室,让幼儿通过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请幼儿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高楼?最高的有几层?”请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此环节实施目标1)
1、教师用下蹲、半蹲、直立、高举双手来表现高楼,请幼儿猜一猜是几层楼,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想象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高楼,并请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模仿。
三: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此环节实施目标2)
1、播放音乐光盘,请幼儿欣赏歌曲《数高楼》并回答问题: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弹奏歌曲,边弹边唱,请幼儿欣赏并提问:歌曲中是怎样变现高楼的?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变化手的动作来变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4、加动作与幼儿一起完整演唱歌曲《数高楼》
三:请幼儿进行表演唱,体验与同伴合作边演唱的快乐(此环节实施目标3)
1、请两名教师合作表演歌曲《数高楼》
2、请幼儿两人一组表演歌曲《数高楼》
3、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做动作。
4、引导幼儿围成圆圈跟随音乐演唱歌曲并做动作。
四:拓展延伸
请幼儿创新更逗表演方法(打枪、甩手、、、、)
五:结束活动:
幼儿跟随《恰恰恰》的音乐一起舞蹈,通过舞蹈让幼儿巩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节奏,并结束本次活动。
一、设计意图
《大雨小雨》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两段体音乐,曲式结构清晰,歌词简单容易记。音乐中有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形象。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形象分明,容易选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表现。大班幼儿已经对节奏把握较好,能够对节奏较快的'歌曲做出反应。学习打击乐《大雨小雨》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二、教学分析
(1)幼儿分析
大班(5-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能力也较强了。他们能演奏一些使用小肌肉操作的乐器,如:铃鼓,串铃,双响筒等。对于同种乐器演奏方法也更丰富,细化,比如本次活动用到的响板等。在演奏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大雨小雨》音乐的音量及力度特点,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用力方法,有意识地控制适当的音量和音色。
另外,大班幼儿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的合作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能够在较多的声部节奏中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间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合作要求,不仅能准确地演奏自己的声部,而且也能主动地关注整体效果。
最重要的是,大班幼儿对指挥手势的暗示理解也较明确,甚至能学会看指挥的即兴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演奏,还能与同伴以体态表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选择何种乐器表现音乐特点的这个“创造性”方面,他们表现地更为主动和积极,不仅能积极地参与为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的配器方案讨论,而且还能自发探索音乐,探索打击乐器的制作,以及大胆地尝试参与即兴指挥等。
(2)教材分析
针对现在秋末冬初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秋雨绵绵”、“天气易变化”的情况而选择了“雨”作为活动的入脚点。“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有趣的歌曲与有灵魂的打击乐器相结合,教参书中提供了和雨有关的音乐素材,但我认为我选择的“大雨和小雨”更符合我班幼儿的现状。而且这一音乐版本速度较快,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歌曲形象的趣和美也可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如:大雨、小雨、哈哈笑、嘻嘻笑等。
2、幼儿能够倾听音乐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3、幼儿乐于集体打击乐演奏,学会配合他人。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下雨的声音录音、音乐《大雨小雨》、音乐演奏图谱、铃鼓、碰铃、圆弧响板、串铃、沙球等打击乐器
经验准备:1、对音乐的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2、拥有一定的打击乐活动的常规意识和行动。
3、懂得如何运用基本的打击乐器。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倾听,请幼儿说出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以此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雨声。
(二)倾听音乐
1、播放《大雨小雨》音乐,让幼儿先整体感受音乐。向幼儿提问音乐中有什么。第一段分别是下大雨和下小雨的不同形象,第二段是小朋友们看到下雨了都欢快地笑起来的形象。
2、再次听音乐,请幼儿说说下大雨时是怎样的?下小雨(音乐)时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哈哈大笑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嘻嘻时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大雨的声音比较重、比较响:下小雨的声音比较轻,比较小。哈哈大笑时的声音较大、较响:嘻嘻笑时声音较轻、较小。
(三)为音乐配乐器(配器方案)
1、请幼儿从凳子底下拿出打击乐器,让幼儿先探索各种打击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为音乐配上适当的乐器。让幼儿自己说出那些乐器配哪一部分的声音会更像、更好听。如大雨就用声音较大较响的铃鼓、串铃,小雨就用声音较细的碰铃、沙球的等。根据音响效果,教师把乐器分成三组:大鼓和响板为一组,铃鼓和串铃为一组,碰铃和沙球一组。
3、教师与幼儿商量好哪些乐器用什么图标表示,根据配好的演奏方案出示图谱,先让幼儿熟悉图谱。
(四)演奏
1、教师把幼儿成三组,每组幼儿将演奏的乐器就如以上步骤所分,请同组的幼儿坐在一起,将组和组之间分开来,以便教师指挥。
2、教师担任指挥,让幼儿跟着音乐先空手尝试如何与其他组幼儿“合奏”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和观察老师的指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演奏。
3、教师担任指挥者,指挥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合奏。
4、让幼儿自由交换乐器(乐器放在座位上,只交换幼儿位置)并演奏。
5、让幼儿探讨这首歌还可以如何演奏?尝试幼儿想出来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
六、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悉了如何演奏这首音乐后,可将幼儿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幼儿负责演奏,一组幼儿出来做相应的声势动作,集体进行演奏合唱《大雨小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在轻松欢快的律动中,能根据音乐特点,大胆创编动作。
4、感受劳动的乐趣,乐意为爸爸妈 妈分担家务活。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6、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食物图片、背景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节奏感训练与发声练习中熟悉旋律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超市,好吗?汽车来了,让我们出发吧,。”放录音,在《买菜》旋律伴奏下,师生做开车动作进场:1、教师利用“停止”口令,插进师生对话来对幼儿进行节奏感训练:
师:“看到 红绿 灯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绿灯 行 呀,红灯 就要 停 ”
师:“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就让 座 ”
师:“汽车 到了 站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汽车 到了 站 呀,一个 挨一 个 ”
师“到了 超市 门 口,心情 怎么 样?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兴”
2、进行发声练习: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很高兴,我们高兴地时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练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嗓子练开。”提出发声练习的要求,利用结尾句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
师:“平时小朋友有没有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买菜?买过什么菜?”幼儿自由表达。出示“买菜”字卡,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图一:“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图二:“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图三:“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图四:“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或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旋律,听听是
.哪里,说的是什么?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图上有两个相同的标记分别表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歌词“哎呀呀,哎呀呀”图谱的表示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哎呀呀”的图谱标记是一个圆点大表示强、两个圆点小表示弱的节奏特点。)
3、幼儿学唱歌曲。(1)带领幼儿按节奏把歌词读熟。(2)幼儿放慢速度、跟着琴声、看着图谱学唱。
4、玩“藏图”游戏,熟唱歌曲。
(1)教师抽掉其中一幅图,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2)“现在老师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教师遮盖2-3种菜,幼儿演唱)
(3)“现在没有菜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教师把全部拿掉,幼儿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结尾句。
5、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掉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的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以后你们在学习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三、复习律动,大胆创编“包饺子”的各种造型动作
老师“今天,我们在超市买了这么多的菜,好高兴,孩子们真棒,已经学会帮忙干家务活了。那买了这么多的菜,今天中午我们来包饺子。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包饺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全体一起复习“包饺子”律动。
2、小朋友就坐,教师谈话贯穿感恩教育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饺子”熟了的造型动作,在双圆形中两两结伴进行律动。
4、小结,在欢乐的“包饺子”律动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小百科:我们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参考:大班音乐教案范文简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经常能听到幼儿哼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或“月亮之上”等流行歌曲,而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正逐渐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民族音乐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从小接触民乐,喜欢民乐,不失为传承文化艺术精髓的好办法。新疆民乐有着火焰山一样的热力,它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因此,以新疆音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尝试打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 × × | × × |× × × | × × ‖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
音乐:介绍新疆的VCD短片,阿凡提进场曲、无歌词乐曲《尝葡萄》、新疆歌舞曲等。
道具:骑毛驴的阿凡提。
乐器:铃鼓及自制手鼓,幼儿新疆服饰若干。
环境布置:塑料葡萄,有关新疆特产、人物穿着、乐器等方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有新疆特点的音乐,做骑毛驴动作进入场地。
师:孩子们,阿凡提要带你们去新疆旅游,你们想不想去?(想!)那我们走吧!
师:新疆到了!我们一起看一看美丽的新疆有什么特产?
2.和幼儿一起欣赏介绍新疆的VCD短片,让幼儿了解新疆的特产(葡萄、哈密瓜、羊肉串……)。
师:新疆不仅是一个“瓜果之乡”,还是一个“歌舞之乡”。新疆的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爱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新疆的乐曲,感觉一下是什么样的?
3.欣赏新疆乐曲《尝葡萄》,启发幼儿初步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
师:你们觉得新疆的乐曲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快乐、优美、好听、想跳舞。)
4.用乐器铃鼓随音乐感知新疆乐曲的节奏。
师出示铃鼓:你们瞧!这是新疆小朋友喜欢的乐器,用它可以打节奏。我们一起试一试用它给这首乐曲打节奏好吗?《幼儿自选乐器随乐曲打节奏。)
5.引导幼儿听音乐,自由探索乐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并尝试打曲中节奏。
师:小朋友,仔细听,这首曲子里有一个乐器一直打着节奏,它是怎样打的?
6.引导幼儿用手拍打基本节奏型,启发幼儿除了用手拍节奏还可以用身体哪个部位打节奏(弹舌、脚尖、拍腿等)。师:刚才小朋友的节奏都打得很好,有几个小朋友是跟着乐曲里的节奏打的,我们请这几个小朋友打一下刚才的节奏,别的小朋友拍着手学一学,好吗?
‖× × ×| × × |× × ×| × ×‖
7.用卡侬节奏练习巩固基本节奏型。
师:我把新疆的特产也编进了节奏里,你们听听(师边拍手边说,引起幼儿想说节奏的兴趣)。新疆还有什么特产?谁能试着用这样的节奏说一说?
‖× × × | × × | × × × | × ×‖
如:葡萄呀 葡 萄,好甜呀 好 甜。哈密瓜 哈密瓜,味道呀 不 错。
8.幼儿跟着新疆乐曲《尝葡萄》用乐器打节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选择新疆服饰进行装扮,用舞蹈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节奏特点。(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小伙子,另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姑娘和幼儿一起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故事里阿凡提的形象尤为熟知和喜爱。
为音乐打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打节奏活动教学方法单一: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幼儿情感教育和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美好事物的感受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并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1.环境的创设
(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音乐氛围。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民族乐曲,如:《半个月亮爬上来》、《吉祥三宝》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在孩子身边。
(2)活动前在教室挂上塑料葡萄,活动墙上贴上有关新疆特产、乐器、人物穿着等方面的图片。
(3)在区域里渗透民族文化。如手工区,可用黑毛线作小胡子,正方形彩色卡纸作新疆的四角帽;音乐区,投放一些民族乐器,如,铃鼓、自制手鼓等。
2.不用节奏谱
传统的节奏活动中,老师通常用标记把节奏普画好,让幼儿跟着老师反复地练习。本次活动中我使用卡侬节奏突破活动难点。用卡侬有规律的曲式,稳定、轮回的形式,把新疆特产套入节奏型里说节奏,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切分节奏。
3.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节奏
启发幼儿用身体各部位打节奏,如:拍手、弹舌、拍腿、脚尖拍打等来帮助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特点,并愿意参加打节奏。
4.装扮民族服饰
让幼儿自由装扮新疆民族服饰:戴上小花帽,贴上小胡子……在新疆舞曲欢快的节奏下很多幼儿不由自主地和着节拍手舞足蹈起来,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热情、活泼、风趣的特点。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虽然,有些幼儿的动作做得并不到位,舞姿也并不优美,但我觉得让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更为重要。
面的图片。
大班音乐活动《朋友舞》
执教人:林艳芬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合作舞蹈。
活动准备
1.音乐《萨沙》;
2.幼儿每人右手上戴一个手腕花。
活动过程
学习表现朋友见面时的惊讶动作
一、导入。
老师:“小朋友,我想问问你们,当你们突然在街上见到一个很就很久没看的朋友,你们第一时间有什么反应?(引导幼儿表现出很惊讶的表情),那老师如果是见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是你?”那现在请小朋友你来模仿一下老师的动作。示范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动作:单手叉腰,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后仰,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二、引导幼儿乐曲中用到夸张的动作
1.师幼互动,练习碰面后的惊讶动作。
引导:“很惊讶地说话时,身体会怎样?”(身体向后仰,表情很惊喜)
2.幼儿互动,两两练习。
(活动开始,老师利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通过师幼、幼幼互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情境中,自然、愉快地学习表现惊讶的动作。语言节奏的加入,更使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到位。)
三、学习听辨音乐找朋友
1.欣赏第一段音乐(找朋友的音乐),师用动作带领幼儿听辨乐句。
“音乐有几句?你能听出来吗?一起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再次听辨音乐)
(评:听辨乐句是活动的难点,老师利用手指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了四个乐句。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在“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音乐,学会了听辨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讲解找朋友的规则。
“音乐响起,我们都在大街上散步,各处的风景都要去看看。等到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找一个离你最近的朋友,面对面,互相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散步、找朋友。
师鼓励幼儿散步时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4.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在音乐快结束时找到朋友?
5.幼儿再次尝试听音乐找朋友。
6.完整表现找朋友及找到朋友后的惊讶动作。
(散点结伴舞需要培养幼儿自如找空间的能力,老师利用散步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多观赏周围的风景,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找朋友时不要扎堆,要善于寻找空地方。“如何根据音乐迅速找到朋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明白:第三句音乐结束后去找朋友最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观。)
四、学习两两合作动作
1.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舞蹈动作。
问:“我和朋友跳了哪些动作?”
2.和老师空手练习互拍动作,提示从戴手腕花的手开始。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
讨论:怎样快速地转换动作?
五、听音乐练习。最后一起跳完整舞蹈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居住在高楼之中,因此,高楼对于孩子一点都不陌生,《数高楼》是一首活泼而富有童趣的歌曲,形象的描绘出层层叠叠的高楼,本次活动让幼儿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并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实施策略:
为提高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通过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游戏是孩子基本活动的特点,这样,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才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
2、能唱准歌曲中休止符和念白部分,变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同伴合作边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光盘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法、游戏法
教学重点:学会用多种方式变现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和控牌的节奏掌握。
教学环节:
1、带领幼儿伴随着歌曲的音乐边跳恰恰舞便进入活动室,让幼儿通过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幼儿欣赏音乐并发挥想象创造表现高楼的动作,用身体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3、在《数高楼》音乐中,启发幼儿合作并创造性的玩搭高楼的游戏,用演唱与合作表演的完美结合帮助幼儿巩固歌曲,同时让幼儿体会到合作表演的乐趣。
4、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借以更深层次的巩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5、随着《恰恰恰》的音乐一起舞蹈,通过舞蹈让幼儿巩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节奏,并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带领幼儿伴随着歌曲的音乐边跳恰恰舞边进入活动室,让幼儿通过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请幼儿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高楼?最高的有几层?”请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此环节实施目标1)
1、教师用下蹲、半蹲、直立、高举双手来表现高楼,请幼儿猜一猜是几层楼,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想象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高楼,并请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模仿。
三: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此环节实施目标2)
1、播放音乐光盘,请幼儿欣赏歌曲《数高楼》并回答问题: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弹奏歌曲,边弹边唱,请幼儿欣赏并提问:歌曲中是怎样变现高楼的?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变化手的动作来变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4、加动作与幼儿一起完整演唱歌曲《数高楼》
三:请幼儿进行表演唱,体验与同伴合作边演唱的快乐(此环节实施目标3)
1、请两名教师合作表演歌曲《数高楼》
2、请幼儿两人一组表演歌曲《数高楼》
3、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做动作。
4、引导幼儿围成圆圈跟随音乐演唱歌曲并做动作。
四:拓展延伸
请幼儿创新更逗表演方法(打枪、甩手、、、、)
五:结束活动:
幼儿跟随《恰恰恰》的音乐一起舞蹈,通过舞蹈让幼儿巩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节奏,并结束本次活动。
一、设计意图
《大雨小雨》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两段体音乐,曲式结构清晰,歌词简单容易记。音乐中有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形象。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形象分明,容易选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表现。大班幼儿已经对节奏把握较好,能够对节奏较快的'歌曲做出反应。学习打击乐《大雨小雨》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二、教学分析
(1)幼儿分析
大班(5-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能力也较强了。他们能演奏一些使用小肌肉操作的乐器,如:铃鼓,串铃,双响筒等。对于同种乐器演奏方法也更丰富,细化,比如本次活动用到的响板等。在演奏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大雨小雨》音乐的音量及力度特点,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用力方法,有意识地控制适当的音量和音色。
另外,大班幼儿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的合作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能够在较多的声部节奏中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间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合作要求,不仅能准确地演奏自己的声部,而且也能主动地关注整体效果。
最重要的是,大班幼儿对指挥手势的暗示理解也较明确,甚至能学会看指挥的即兴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演奏,还能与同伴以体态表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选择何种乐器表现音乐特点的这个“创造性”方面,他们表现地更为主动和积极,不仅能积极地参与为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的配器方案讨论,而且还能自发探索音乐,探索打击乐器的制作,以及大胆地尝试参与即兴指挥等。
(2)教材分析
针对现在秋末冬初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秋雨绵绵”、“天气易变化”的情况而选择了“雨”作为活动的入脚点。“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有趣的歌曲与有灵魂的打击乐器相结合,教参书中提供了和雨有关的音乐素材,但我认为我选择的“大雨和小雨”更符合我班幼儿的现状。而且这一音乐版本速度较快,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歌曲形象的趣和美也可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如:大雨、小雨、哈哈笑、嘻嘻笑等。
2、幼儿能够倾听音乐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3、幼儿乐于集体打击乐演奏,学会配合他人。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下雨的声音录音、音乐《大雨小雨》、音乐演奏图谱、铃鼓、碰铃、圆弧响板、串铃、沙球等打击乐器
经验准备:1、对音乐的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2、拥有一定的打击乐活动的常规意识和行动。
3、懂得如何运用基本的打击乐器。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倾听,请幼儿说出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以此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雨声。
(二)倾听音乐
1、播放《大雨小雨》音乐,让幼儿先整体感受音乐。向幼儿提问音乐中有什么。第一段分别是下大雨和下小雨的不同形象,第二段是小朋友们看到下雨了都欢快地笑起来的形象。
2、再次听音乐,请幼儿说说下大雨时是怎样的?下小雨(音乐)时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哈哈大笑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嘻嘻时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大雨的声音比较重、比较响:下小雨的声音比较轻,比较小。哈哈大笑时的声音较大、较响:嘻嘻笑时声音较轻、较小。
(三)为音乐配乐器(配器方案)
1、请幼儿从凳子底下拿出打击乐器,让幼儿先探索各种打击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为音乐配上适当的乐器。让幼儿自己说出那些乐器配哪一部分的声音会更像、更好听。如大雨就用声音较大较响的铃鼓、串铃,小雨就用声音较细的碰铃、沙球的等。根据音响效果,教师把乐器分成三组:大鼓和响板为一组,铃鼓和串铃为一组,碰铃和沙球一组。
3、教师与幼儿商量好哪些乐器用什么图标表示,根据配好的演奏方案出示图谱,先让幼儿熟悉图谱。
(四)演奏
1、教师把幼儿成三组,每组幼儿将演奏的乐器就如以上步骤所分,请同组的幼儿坐在一起,将组和组之间分开来,以便教师指挥。
2、教师担任指挥,让幼儿跟着音乐先空手尝试如何与其他组幼儿“合奏”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和观察老师的指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演奏。
3、教师担任指挥者,指挥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合奏。
4、让幼儿自由交换乐器(乐器放在座位上,只交换幼儿位置)并演奏。
5、让幼儿探讨这首歌还可以如何演奏?尝试幼儿想出来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
六、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悉了如何演奏这首音乐后,可将幼儿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幼儿负责演奏,一组幼儿出来做相应的声势动作,集体进行演奏合唱《大雨小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推荐参考:大班音乐教案(136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
2.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PPT、歌曲音频、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1.小朋友们,瞧,前面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肯定住着很多的动物朋友,那我们也来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我变成了森林之王大狮子,你们变成了什么?动物们在一起真开心呀。
2.刚刚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今天森林里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无声视频)
动物们之间都反了是吗?反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颠倒”
这些颠倒的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颠倒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通过倾听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
(一)倾听歌曲2—3遍
提问:
1.你刚刚听到了什么?
2.哪些小动物发生了颠倒的事情?
3.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颠倒的事情?
教师清唱第二遍,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听太清楚,现在老师唱一遍,认真听呦,一会儿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
5.现在我们再完整的听一次。
(一)学习歌曲节奏乐谱
XX XX XX XX | X X X - |X X X XX XX | X X X - |
XX XX X - | XX XX X - | XX XX X XX | XX XX X -|
1.这首颠倒歌你们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这么好玩的歌想不想来学一学。
2.小朋友们,想要把一首歌唱的好听,节奏很重要哦。
3.孩子们这一个X表示几拍?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拍一次手。两个X连在一起下面还画了一条线呢?两个X合起来也是一拍,我们要很快的拍两下。这条横线表示什么呢?拖音,一条横线拖一拍,我们也要拍一次手,那这里三个X在一起,前后的X下面都有横线,我们要怎么拍呢?前后两个音短,中间的音长,重音在第二个音,这叫做切分音,我们用一个英文字母W表示。
1.引导幼儿把歌词按节奏来正确讲出来。
(二)幼儿学唱新歌曲
哇,你们学的真快,我们跟着歌曲学着唱一唱,要边唱边拍出节奏哦!
1.小朋友们,刚刚你们都表现非常好,但是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应该要给自己一点难度,这次我们跟着伴奏一边拍节奏一边唱可以吗?
2.我们说了这是一首有趣又好玩的歌,所以我们得唱出语气,刚刚我们都是一起唱,现在你们唱一句,老师唱一句。你们先开始。
(三)分角色表演唱
加入语气之后,这首颠倒歌果然更好玩了,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唱。我们先从第一段开始,谁愿意上来来扮演小老鼠?谁演大狮子?小蚂蚁?大象?事情全颠倒我们一起唱。
1.第二段,谁要扮演小小鱼儿,小鸟?公鸡和母鸡?事情全颠倒我们也一起唱。
2.接下来这样我们所有小朋友全都起立,加上你喜欢的动作还有合适的语气来表演这首歌好吗?可以做跟老师不一样的动作。
3.因为你们的表演这首歌更有趣更好玩了!
三、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那森林里除了这些动物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发生颠倒的事情呢?来,开动脑筋来想一想,我们也把他编到歌曲里。
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可以发生颠倒的故事,编到歌曲里唱一唱好吗?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音乐表达太湖美的意境。
2、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舒缓、柔美,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3、激发保护太湖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电脑、音乐、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无锡,你们去过无锡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太湖)
2、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河,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太湖美》。(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好听吗?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听了歌曲后你有什么感觉?它的旋律是怎样的?(缓慢的、很抒情的)
3、这么优美的歌曲,唱出了太湖的美,歌曲中都唱到了太湖美在哪里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太湖美》。(播放歌曲、结合图片)
提问:太湖美在哪里呢?(幼儿自由回答)(结合图片、幼儿学说图片中歌曲内容)
4、太湖美呀!歌曲也美。你听了歌曲后想干什么呢?我们一边听一边自己来试一试。(播放音乐)
提问:歌曲你们喜欢吗?你想怎样来表达对它的喜欢呢?(唱一唱、跳一跳)
5、小朋友真棒!想来唱一唱,那我们跟着它一起来轻轻地哼一哼。(播放音乐,图片结合)
6、小朋友哼的真不错,还想来跳一跳,我们跟着歌曲跳一跳吧!(播放音乐),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来跳跳。
7、小朋友跳的真美。请你们找个座位坐下来。太湖真是个好地方,太湖有名的就是太湖三白了,你知道是哪三白吗?(幼儿自由说,出示图片)那么多的鱼、虾为什么都喜欢在太湖里玩呢?(水美、水清)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太湖,让我们的太湖永远那么美、那么清澈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讲一讲。(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随意小结:小朋友都是爱护环境、爱家乡的好孩子。
8、小朋友表现真不错,你们想去太湖玩吗?好的下次春游老师就带你们去太湖玩吧!(播放音乐离场)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挥舞,彩带的方法,并用图谱进行记录。
2、尝试用动作"画"简单的舞谱,能看舞谱合作表演,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材料及环境设计:
1、《兔子舞》音乐、《拥军秧歌》音乐。
2、彩色绸带人手两根放在凳子下面。画纸,画笔人手一份。
3、教师事先画好的节奏图谱一份。
4、为幼儿提供能自由活动的较宽松的空间。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播放"兔子舞"音乐,律动"会跳舞的小脚"入场。
1)幼儿和教师一起自由地随音乐节奏跳出各种舞步。
如: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2)师:我们的小脚跳累了,小朋友们坐在小凳子上休息一下吧。
3)师:你刚才用小脚跳了什么动作?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的舞步。
二、探索、发现活动
1、师:"除了我们的小脚会跳舞,还有什么也会跳舞?"
(小手、眼睛、头、花、手绢等,鼓励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
2、出示彩色绸带。
师;"老师这有两条彩带,它也想跳舞了,试一试,怎样让它跳起来?"幼儿讨论。
小结:挥舞彩带,可以让它跳起来
3、师:"彩带都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得更美。"
幼儿尝试、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并鼓励幼儿动作轻轻盈,飘逸。(播放《拥军秧歌》音乐,每位幼儿一或两根彩带,尝试在空中挥舞)
4、画出彩带跳舞的图形。
师: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你能画出彩带在空中挥舞的图形?
幼儿画舞谱。
5、请个别幼儿出示图谱,并示范表演。(教师可提示幼儿"我的彩带刚才是这样跳舞的,所以我是这样画的)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舞蹈动作。
三、集体舞蹈
1、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绘画舞谱
师:"在以前的音乐课中,我们欣赏过陕北民歌《拥军秧歌》这是一首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拥护八路军欢快,喜悦的音乐。老师把这首音乐的节奏图带来了。想请小朋友把刚才想到的动作加上去,编成一段好看的舞蹈。四个小节一句,一句编一个动作。
2、看舞谱,尝试将舞蹈连贯跳出。
3、看舞谱,加上音乐练习。
"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吧,快乐的跳起来。看看那个小朋友不但看得仔细,而且动作优美轻盈。
4、听音乐,再次熟悉舞蹈。
四、合作表演
1、示范合作表演。
师"老师要加大难度,让小朋友合作表演。合作时可以加上脚的动作,眼神的交流。(教师和一个幼儿示范表演一次)
2、幼儿自由组合,合作舞蹈。
师:"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两相对,一起表演舞蹈。看哪一组配合最好。
3、展现欣赏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到前面来,表演自由创编的舞蹈。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跳得可真漂亮,让我们一起去表演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吧"。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讲课反思:
这次,我组织的是中班舞蹈《彩带舞》,根据我们班孩子的现有水平,我把目标制定为:学习彩带舞,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舞蹈课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接触。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和几位老师做了商讨,经过反复琢磨,我觉得在这节舞蹈活动中,应该把主动权留给孩子们,老师不做任何动作的讲解,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和寻找彩带舞的基本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和优美、恬静的不同意境,用语言、歌声、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歌词,感受一拍的休止,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吹泡泡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律动进场。
二、完整欣赏歌曲引出歌曲的名称《吹泡泡》
三、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利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我吹出的泡泡是一串串欢笑?
四、感受歌曲中的。停顿与连贯。
五、演唱歌曲
1、随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激发歌唱兴趣。
2、引导幼儿表现歌曲中的停顿和连贯。
3、幼儿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欣赏教师舞蹈,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
活动反思:
我的这次活动开展的过程,大致和我设计的计划没有什么差距,就是在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我吹出的泡泡是一串串欢笑?这一环节幼儿说的和我预设的不太相同,在上课之前我还想着幼儿应该在听完一遍这首歌后说出前面的XX是谁吹出的泡泡,没想到幼儿把整首歌的歌词都听出来了。导致我为幼儿设计的在这环节应该完整听歌曲最少三遍了,让幼儿能对歌曲有深刻的印象,对后面的唱做铺垫,而幼儿的表现不是我所预设的,他们很快的就把歌词听出来了,后来在玩“点泡泡”游戏时我发现幼儿对歌曲的停顿掌握的还不太好时,我就让幼儿多练习了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掌握好停顿,为唱歌做好准备。
活动中幼儿都很积极参加我设计的各项活动,很认真很主动,我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很多幼儿都很积极的发言,只有在问他们听到“歌里唱了谁吹出了什么泡泡”这个问题上有许多幼儿回答,而在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时,许多的幼儿都不敢起来说,只有及少数的幼儿回答,幼儿的回答基本都能根据我提问的问题做出的回答,这一点很好,但大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好多都只停留在表面上,许多幼儿回答的就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而对于大班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今后应多加强幼儿自由表述的机会,还应多鼓励一些能力差的孩子,让他们想说敢说。
对于这次课教师能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在活动中给孩子动手的机会,以往的歌唱活动都是理解完歌词就开始唱,教师把歌曲的重难点都放在幼儿的唱中一遍的指导,而幼儿开口唱后,错的就很难纠正了,而这次的活动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先让幼儿欣赏理解歌曲,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后才让幼儿一张嘴唱就能唱准了,避免了以往教师的反复纠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思路很清晰,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活动的时间,能让幼儿掌握好每一个环节。
本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如在玩“拍泡泡”游戏时教师虽与幼儿互动,但教师的位置没有把握好,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感染力还要加强,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调动幼儿,从而让课更有气氛。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听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
2、根据音乐的结构及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看指挥进行演奏。
3、在活动中保持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集体合作打击乐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乐器若干。幼儿经验准备:幼儿进行过打击乐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很多小动物都想来参加,那到底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看,你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
(播放音乐)
师: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4~5个)
二、观察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那究竟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flash小动物动画)
师: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啊?(教师指着小动物,孩子一起说:青蛙、小鸭、孔雀)
师:第一个为我们表演的师大嘴巴青蛙,看青蛙表演的是什么?(幼:唱歌)
师:看!这是青蛙的节目单,那看看这个节目单,谁能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我青蛙唱歌的节奏师怎么样的?谁愿意来试一试的,胆子大点,站在位置上就好了。(教师只会节奏,一个试拍能力强起示范作用的幼儿)
师:拍的真好,大拇指送给你!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第二个表演的是小鸭,小鸭表演的是舞蹈,看!小鸭跳舞的节奏,很简单吧,那我们直接来拍一拍把!我对你们有信心!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最后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表演了什么呀?(开屏)谁能用一个动作来学学孔雀开屏?(你来试试)
师:他/她表演的好看吗?(好看)我们跟他一起来学一学吧!开屏咯~孔~雀~开~屏~
师:看!果然孔雀也是这样开屏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开屏吧!
(开屏咯~孔~雀~开~屏~)
三、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哇!这是音乐会的完整节目单,你们有没有哪里看不明白?(嘘,是表示不说话,箭头表示向下准备,大青蛙表示抓)
师:我们来试试准备抓到大青蛙(嘘嘘嘘,准备!抓!)
师:抓到了吗?(抓到了)
师:现在小朋友愿意用拍手的方式给这些小动物伴奏吗?(愿意)
(音乐起,前奏可以点头准备)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看清楚指挥,有些演奏顺序有问题(视课堂实际问题而说)我们再来一次!这次有没有信心完美的演奏!(有!)
师:好的,这次大家拍的都很卖力,可是我们的小手声音实在太小了,而且拍的好疼,那怎样才能使伴奏更好听呢?用什么?(乐器)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乐器,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双响筒,这是手摇铃,这是我们见的最多的铃鼓)
师:看看这些小动物分别选择了什么乐器伴奏?
(青蛙——双响筒 小鸭——串铃 孔雀——铃鼓)
师:那该怎么用呢?谁来试试用双响筒为青蛙伴奏(1个幼儿示范)教师指挥
小鸭(谁来试试)
孔雀呢?(抖动起来)
师:好,现在我们都会用了吗?(会了)好,现在听我指挥了,现在,从你们的凳子后面轻轻的拿出乐器,注意不要发出声音,然后放在你的小腿上,马上把手背到椅子后面!我看看,谁最听指挥!
师:你们都很棒,看看这一组凳子后面是什么乐器?(双响筒)那它们代表什么小动物?(青蛙)对了,你们是小青蛙,你们是小鸭,你们是孔雀,看看哪个小动物最棒!
师:好!那请小青蛙拿起你们的乐器,跟着指挥,准备试敲一下,准备。(音乐起)
师:好,小青蛙的乐器放回腿上,手背后。
师:小鸭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孔雀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进行第一次彩排。(音乐起,全体演奏)
师: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请演员准备。(音乐起)
四、结束今天的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小演员们谢幕!
师:森林音乐会顺利结束了!(结束,谢幕,一起向后转,鞠躬,请坐)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和后面的客人老师再见吧!
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赵俊老师的《森林音乐会》的衍生品,赵俊老师当时带的是大班活动,活动目标包括舞蹈队形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创编,很显然,这个部分对小班的孩子而言不可能。所以我抓住了“小动物的声音”这个点展开了这次的活动。整场活动目标和流程还是很清楚的,只是在打节奏这一块,处理得并不好。幼儿顾着去玩沙蛋,课堂有点难以掌控。以后这一块,我可能要加强些。
设计意图:
歌曲《有爱就有家》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讲述了蓝天与星星、大树与小鸟、小河与小鱼、妈妈与宝宝之间那种爱与依靠的亲密关系,短短的几句话语向我们传递了爱与被爱的幸福真谛。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直白的语言,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被一股幸福的暖流而包围着。这样的歌曲不仅能带给幼儿音乐的美好,而且也能带给孩子们心灵的感动。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乐曲曲式结构和风格的分析,设计中,教师没有用过于趣味或情境的形式来吸引幼儿,而是用了比较简洁的话语让任务直接呈现,引导幼儿反复欣赏和倾听,活动更关注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幼儿的真情融入和真情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理解歌词,学会演唱歌曲《有爱就有家》。
2.积极参与活动,能用自然优美地声音进行演唱和表现。
活动准备:
1.歌词分段图谱、PPT
2.《有爱就有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感受旋律,理解并记忆歌词。
1.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提醒幼儿听清歌里唱了什么?.来源;。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PPT图片。
2.第二次完整欣赏。请幼儿把刚才没有听清楚的句子找出来。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PPT图片。
3.第三次完整演唱请幼儿听清楚这些图片的先后次序,并根据歌词有序地把图谱摆放好。
总结:三次任务明确的完整欣赏,既让幼儿感受到了歌曲的优美动听,有了想唱的愿望,又让幼儿熟悉了旋律、记忆了歌词,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学唱第一段歌曲。
1.请幼儿跟着旋律轻声哼唱一遍。建议幼儿找出自己不会唱或唱起来有困难的乐句。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并帮助幼儿逐一解决相应的问题,重要练习难点乐句。
3.幼儿再次完整演唱一遍。对于有问题或不够好的地方引导幼儿再次练习。
总结:从跟旋律哼唱发现问题到抛出问题重点解决再到完整演唱,环节逐层递进,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此环节既关注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又注重培养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愿意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和能力。
三、完整演唱和表现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两段歌词,请幼儿听一听,然后引导幼儿重点练习。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并为歌曲选择一个适宜的题目。
3.师幼分组轮唱1至2遍。
总结:继续采用倾听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学唱的地方,让学习更主动;在完整学唱的基础上通过歌曲题目的选择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歌曲词意和内涵的理解,激发幼儿在对唱中的情感表达,从而将活动的情感萌发和演唱表现推向高潮。
四、活动结束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歌曲《有爱就有家》,这是一首充满爱的歌曲,希望孩子们把这首爱的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唱给小树小花听,世界万物都充满了爱。
相信《[推荐教案]大班音乐教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音乐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