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老师教授数学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基本训练
1、口算
49×3 840÷70 61×7 320÷80
120÷40 18×6 570÷30 65×5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8505÷17 8355÷83 8160÷34
9045÷45 7816÷26 8232÷56
三、综合训练
1、对比练习
2856 ÷28 3840 ÷16
8484 5760
5788 8485
2、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5 12
26)5330 54)5508
52 54
130 108
130 108
0 0
3、计算并验算。
8640÷36 4935÷47 8945÷85
1185÷29 9600÷32 3854÷82
4、文字题
(1)一个数乘63得7560,这个数是多少?
(2)9548是77的多少倍?
(3)除数是24,商7余11,被除数是多少?
四、提高练习
+7004÷34=300 (- )×26=3640
五、课堂
六、课堂作业 《作业本》p4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 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保鲜膜 5.38 1 5.38
立白洗洁精 4.79 1 4.79
农夫果园饮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 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 :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 专项练习。夺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老虎 狮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学数学的教案应该怎么制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
(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
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
(2)说明:要从65里减3
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
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
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
(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
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
(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材料
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 5-2 5-3 5-4 (5-5 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板书设计:
[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出示了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意义作好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
第二道例题在充分感知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乘法算4个2相加可以列式42,也可以列式24。在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的同时,教材结合前一个算式着重介绍乘号,后一个算式着重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至于乘法的意义,是这道例题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求列加法算式又要求列乘法算式,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是看图列式,第二题是先按要求摆学具再列式,通过这两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第3、4题巩固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
(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 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2)用几个几相加表述。
启发提问:你能用几个几相加得几这样的说法来说一说每个算式吗?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三、认识乘法。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2)认识乘法
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
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
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
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反思:想一想4个2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可以写成几个乘法算式?分别是怎样的?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那么?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
(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馈核对。
提问:计算4个5相加的和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
列乘法算式时是怎么想的?得数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看来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4)观察比较。
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
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
(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六、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交流,着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成那样的乘法算式?这两个乘法都表示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
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
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强调读法和写法的统一。
(多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能全面地检查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体会、理解程度和乘法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每题反馈时有针对性的提问则能更深入地暴露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2
3x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850+X-40
X÷9×9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0.7=14★0.9x=2.45★76+x=91
x÷9=90★x-54=18★2.1x=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X=202x=20×240X=960
3x3x÷3=60÷3解:40X÷40=960÷40
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二、 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积木玩具、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并猜想
(1)组织学生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猜想8的乘法口诀。
(3)揭题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1)提供积木玩具,引导学生观察。
1、 提问:这个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积木组成的?那就是1个几?
你能列出算式吗?
那乘法口诀该怎么编呢?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个8是81×8=8一八得八
追问:“一八得八”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老师要做2个、3个……8个这样的正方体又各要多少个小积木呢?这几句口诀你会编吗?
3、分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个8是162×8=16二八十六
3个8是243×8=24三八二十四
4个8是324×8=32四八三十二
……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提问:“三八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八八六十四”又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这些口诀只能写这么一个乘法算式吗?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2)记忆口诀
1、谁有好的方法快速记住口诀呢?
有谁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呢?
看看口诀上下两句的积相差多少?
2、齐读口诀→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3、 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
三、巩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口诀运用
出示:四八三十二
提问:那些算式可以用到这句口诀?生答,师板书。
追问:3×8+8 5×8-8 能不能用到这句口诀呢?为什么?
(2)解答第71页第1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解答第71~72页第2、4题
(4)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
创设情境:到8元水果超市里买水果
你想买哪几样水果?说说你需要多少钱?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齐背诵8的乘法口诀
《笔算减法(退位)》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
这节计算教学的课从内容上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把学生的动手摆圆片和复习、新授联系起来,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在小结算理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这样学生对计算方法会了解的更深。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课前我先布置让学生回家预习,然后课的一开始检查预习情况。发现班上已经有多数学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能理清算理,正确说出计算的过程并算出得数,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在计算51-36时得到的答案是25或者24,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个位1减5不够减怎么办? 生:从十位退一当10。在十位上点1点表示强调。
问题二: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十位上向个位退1后,十位再算几减几?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1减6得到5,在个位写5;十位减去退位的1得到4,4减1等于3,在十位写3。
师:同桌讨论:笔算两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要从个位减起;要点退位点,不要忘了减退位的1;做完后要检查。 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学生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部分学生都能清楚的说出算理。可见,在数学课堂中,如何预设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的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更是课堂有效的保证。 练习我安排3个层次,其中的判断题罗列了学生在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在教学中,学生对这类错误的出现会哄堂大笑,然而笑过之余却能把错误牢记,这就是练习设计的成功。 整个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但是,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很理想。总有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减法算成加法,把数字抄错,书写格式不正确等等。根据出现的问题我反思改进如下:
1.加强口算练习,每次上课前3分钟,让学生逐步达到听到算式就能说出结果。
2.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
3.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多创设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反映出是多少,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4.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多分析比较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关于表内乘、除法、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分类等内容。
2、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点。
3、热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图中读取信息,发现知识点。
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情景图结合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电教设备或挂图、多媒体课件、正方体等李具。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上节课我们对照所学内容从情景图中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或故这些知识点。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方位知识进行整理。
(1)师:今天刮的是西风,那么明天刮什么风呢?对于明天刮什么风我们不能确定,只能猜测,这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2)师:房子的东面有条河,从真个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车,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深刻体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着的位置。
2、出示课本102页的图。
(1)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让学生说一说师怎样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个)
用乘法算:8×5=40(个)
(2)让学生算一算“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
(3)让学生算一算鸭和鹅的只数,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
3、复习“角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分为直角、锐角、钝角
(3)简单画一些角,让学生比一比大小。
4、复习统计的有关知识。
再次出示课本108-109页的情境图引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
计算。
20—3×6 6×5+20 80—5×6 7×5—20 90—4×9 42—3×8 7×5—20 90—4 x9 42—3×8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运算概念的自主建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1.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学习新课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让学生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重视用画图策略呈现数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圆片图、线段图,使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这样符合从低到高的抽象程度,便于学生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从而为找到解题方法打开方便之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72×25÷40(502+28)÷5
3.6÷0.9×100560-70+1024
2.5-2.5×0.41.2+8-0.0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3.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
(1)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2)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占。
(3)我国大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2.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出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呢?
②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③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运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调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比较简便.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列各题的商是几?
此题的复习是为用五入法试商做准备.
2.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 )< 262 80( )<453
此题的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试商的准确性.
3.在下面的○填上>或<.
475○250 693○200
此题的练习目的是为训练学生对商的是否合适迅速地作出判断.
4.说出下面各题除数可以看做几十来试商?
启发小结:除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试商比较简便?
根据回答老师小结:除数的个位是1、2、3、4的一般把个位上的数舍去看做整十来试商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一种农具,每件的价钱是29元.90元可以买几件,还剩几元?
(1)说出此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9029= (板书)
(2)引导学生把9029与准备题4中的各题比较.
提问:29个位上的数不是1、2、3、4而是9,那么应该把29看做几十来试商?
根据回答在除数29的上面轻轻地写上30、20.
究竟看做几十来试商简便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算.并指名让两位同学板演在幻灯片上.
(3)观察、讨论、比较.幻灯出示两个算式.
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口述:把29看做30来试商,商3比较合适.如果把29看做20来试商,商是4,还需要调商,所以说不合适.通过比较把29看做30来试商比看做20来试商简便.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把20擦去再写一遍30.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将例5完成写上答话.同时指名到前面板演例5.并让板演同学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4)反馈练习,总结规律.
①试做例5后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着做几十来试商,集体做,让两名同学做在小黑板上.
②将练习题和例5比较:这三道题的个位分别是几?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用红粉笔将个位圈出来.
都是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概括:当除数的个位是6、7、8、9时,一般情况下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着做整十数来试商,然后用试的商与原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或等于0就说明试商合适.
2.教学例6.
出示例6 27838
(1)提问:把除数38看做几十来试商?试商几?为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在坚式的除数上面轻轻写上40,商的个位上写6.
商6合适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板演.
(2)小组讨论.当出现余数大于除数时提示: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
为什么出现商偏小的现象?小组继续讨论.
讨论后归纳:用五入法把除数38看做40来试商,就比实际的除数大了,除数变大了所以商就容易商小了.这就需要把商调大.
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将6轻轻地改为7.然后指名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做在书上,做完后再看余数,结果余数小平除数,说明商7合适.最后将7描实,完成计算.
(3)如果将38看成30来试商需要商几次?请同学们自己计算.
(4)反馈练习:
做例6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然后集体做,让两名同学做在投影片上,做完后让板演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引导归纳:
提问:今天我们所学习的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方法试商比较简便?为什么会出现试商偏大?应该怎样调商?在什么情况下用四舍法试商呢?四舍法试商容易出现什么情况?怎样试商呢?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最后指着板书问:这些规律如果让我们概括为一句话怎样概括?先让同学们自己试着总结.(板书)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再让打开书第49页,看一看书上是如何总结的?
提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一般,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通过回答使同学们知道除了四舍五入试商法,还有其他的试商方法,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三)课堂小结(略)
随堂练习
1.先说说把除数着做几十来试商,再计算出来.
老师注意巡视,特别是需要调商的题目,做完之后重点讲讲第4题的计算过程.
2.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可采用抢答形式.
3.判断下列各题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过来.
4.选择:
9039将除数看做( )来试商.
A.30 B.40
56289的商和余数分别是( )
A.622 B.628
布置作业
课本52页练习十一第1,2,3,4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有趣的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而改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麦当劳的广告。
师:刚在看广告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你们为什么笑?
生:坐在摇椅上摇,一会儿能看到麦当劳的标志,一会儿又看不到。
师:那他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时候又看不到呢
生:当摇椅摇在高处的时候,他看得到,当摇椅摇在低处的时候,他就看不到,因为他的视线被墙壁挡住了。
师:恩,这位同学讲得真好。是的,在刚才广告中,摇椅摇在低处时,宝宝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阻挡,所以他就看不见麦当劳的标志,而当摇椅摇到高处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宝宝就能看见麦当劳的标志了。看来我们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一天,住在一楼的淘气来到窗前,他想看看外面的停车场,他能看到吗?
生:不能。他的视线被墙挡住了。
师:那墙就是一个障碍物,对吧?
师:可是淘气真的很想看见外面的停车场,他应该怎么办?
生:爬楼
师:聪明的淘气也想到了,他赶紧爬上去,他总算能看见外面了,那他到底都能看见墙外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
师指墙角边的那辆车:这个位置三楼的淘气能看见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因为他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遮挡。
师:那他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自己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同桌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
这其实就是淘气的一条视线,眼睛就是观察点,围墙上的一点就是障碍点,是虚线。
学生充分发言后(边说便在图上标注出来并指出可观察的范围)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淘气的观察范围的?
生:
师:我们把淘气的眼睛作为观察点,围墙的右上端作为障碍点,把两点用虚线连接起来并延长,这条视线的右边就是淘气的观察范围。
师:可是淘气还想看到剩下的这几辆车,他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找找四楼五楼淘气的观察范围。
指名画,并说出画法(发现三条视线的观察点不同,障碍点不变),找出可以看到的范围。
师:观察三条淘气的视线及淘气的观察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生:淘气站得越高,他看到的车子越多,他的观察范围越大。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淘气的观察范围和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谁能试着总结一下。
生: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师:原来观察的范围会随着观察点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也难怪唐代诗人王之涣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解决了淘气的难题之后,我们一起到科技馆看看。
科技馆就在左边的大楼上,你们看见了吗?
我们坐车来到来到一这个地方,能看见科技馆。
生:能。
师:大家都说能,怎么证明呢?
生:画淘气的视线。
师:好,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来画。
我们的车缓缓向科技馆驶进,来到位置二的地方,我们还能看见科技馆吗?谁能来说一说。
师:好,谁能来描述一下,车从一开到二,我们看到的科技馆大楼是如何变化的?
师:那你能看出来,在这道题中,我们的观察范围又和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
生: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的远近有关,观察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观察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观察范围与观察点的高低及远近都有密切的关系,那你们有注意过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吗?当我们在路灯下来回走动时,我们的影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
师:是不是一下长一下短的呢?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研究了下面这道题,你就会明白了。
独立完成
师:指名画,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灯泡是观察点,……
师:那影子在什么地方?
师:为什么影子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生:影子应该是光线到不了的地方,是盲区。
师:恩,真棒。
师:
那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的距离与所形成的影子有什么关系,你们得到结论没有,把结论读出来。
生: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
师;反之,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能解决路灯下影子变化的现象,还能解决发生在太空的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很有名的日蚀现象。
(课件演示)大家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有只小老鼠躲在一堵墙的后面,有只猫在墙的前面吃食,小老鼠在哪个位置是安全的呢?(生试着指一指)那么小老鼠的安全活动区域是哪些范围呢?你们能帮助老鼠画出它的安全活动范围吗?动手画在答题纸上。
展示汇报。
那小猫稍微移动了自己的位置,这范围还是安全的吗?看来猫鼠大战又将掀开精彩的一页了。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本节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看在太空中我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呢。(课件出示月食日食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研究,里面的奥秘会让你喜欢上的。
活动目标:使学生在购物中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星期天三(2)班学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还有其他同学也买了汽水),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4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二、主动探究,小组交流
请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和听课老师一起研究完成。(下面开始研究)
汇报:(请一生)你是愿意上来写呢?还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但有一个原则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明白你的思路。
第一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是5瓶吗?你们同意吗?还有没有更多的?当第一次换后,喝光以后还有几个空瓶?(2个)这2个空瓶有没有办法再换?
第二次换:(2个空瓶+借来1个空瓶)÷3=1瓶汽水
然后再还给别人1个空瓶。
4+1+1=6(瓶)
2.如果途中有1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10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第一次换:10个空瓶÷3=3瓶汽水……1个空瓶
第二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第三次换:(2个空瓶+借来的1个空瓶)÷3=1(瓶汽水)
10+3+1+1=15(瓶)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
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30位)
3.如果30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4.如果5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7位同学每人买1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四、小结
活动后记:
本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较好。
节约能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掌握水费和电费的计算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计算和数据的比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重点是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准备
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电、阳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能源,你还知道哪些能源?(天然气、风能、核能、水、电……)
2、在刚才列举的能源中,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有哪些?(水和电)
3、简要说说水和电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制作统计图表
1、课前,每个同学都已经调查了自己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现在请把你所完成的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展示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调查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加以展示并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将本组同学每家一年的用水量、用电量和水费电费进行统计整理。(一组用电脑演示,其他在下面完成)
三、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说感受
1、为了看得更直观,我们来看看有关水的统计图。
说明:蓝色的数据是一年的用水量,红色的是一年的水费。
问:你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说)
2、那么你们能计算出这几个同学家年平均用水量吗?(学生用计算器算)
我们以它为平均值,算算全校1000户家庭一年用多少水?
那么全市有多少家庭你知道吗?一年要用多少水?
板书:水:户平均年用水量……
全校平均年用水量……
全市平均年用水量……
3、我市的用水量这么大,而目前水能源的现状你了解吗?
媒体展示:宁波市各主要水库图片和它们的年蓄水量统计图,与刚才所计算的年平均用水量进行对比,并计算目前我市的缺水量。这还仅仅是我们宁波市,如果是浙江省乃至全中国,又会怎么样呢?(媒体展示缺水地区严重的水危机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4、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和数据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从相关的图片与数字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现在用水量非常之大,简直是入不敷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非常严峻!强调: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用水的情况是这样,用电的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现在的用电量也是很大的,请各小组同学课外去算一算。生成课题:我们要节约能源)
四、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节约能源(水电)的方法
1、师:目前,水能源、电能源已严重短缺,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依然有许多浪费水能源和电能源的现象。现在请你们把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向大家进行披露。(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文字。)
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通过计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师:你们了解这一滴水的重要性吗?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一滴水的资料,请算出一天、一个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
节约的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
(对家庭来说就是节约了钱,算算共节约了多少钱;对国家来说节约的水可供x人生活x天。)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能源?你们有什么节约用水用电的金点子吗?(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5、对于电来说,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电,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费。
五、课堂总结,写倡议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能源和电能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了节约水电的紧迫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水电从我做起吧。
2、写倡议书。
小组合作,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
活动后记:
本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动效果好。
与众不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4、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切成长方体的萝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嘛!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简单的一件事、一个事物都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伸出右手的食指,让学生观察。
提问:?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说,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同学的回答,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多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统一取名为?与众不同?。(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
二、渗透学法,开发联想:
教师出示:
1、2、4、5、11这五个数,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师:?谁与众不同?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并说说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请各组的同学想想后,再讨论。看看哪组同学想得最多??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道题时所用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种学习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的应用可广呢!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应用
出示多媒体课件:有两盘一样重的苹果,元旦那天,哥哥和妹妹每人吃一盘,哥哥吃了-,妹妹吃了-千克。哥哥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妹妹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两人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动手做。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有选择地板演。
师:我们刚才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立体图形的分割问题。
出示: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想出不同做法。
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组织谈感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认识1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直尺、学具图片、挂图、数字卡片、小贝壳图片等。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a.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贴图片0 )
b.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贴图片1 )
c.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贴图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0至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是两位数,当然比9大。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教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没话可说?引出新课题。这里可以使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
(二) 探究学习
板书:10的认识
齐读“10”。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 联系实际,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与10有关的物体,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2)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站成一排(8人),问共有几个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10个脚指头、10个同学组成一组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使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小学数学教案《认识10》。
2. 10的位置与大小。
(1)尺子上的数字。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谁知道空格里应该填几?
投影仪出示:
全班齐读0——10,再齐读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连接?
10 9 反过来 < 10
设计意图:
利用直尺教学10的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再次认识到数字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比较10的大小时,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 10的写法。
我们学习了10的这么多知识,那我们该怎样去写10呢?
在田字格里练习写10。你是怎样写10的?
生答:左边是1,右边是0,要占用两格。
(由于学生已学过1和0的写法,所以书写时并不困难。)
(4) 10的分与合
(1)情境引入
一个星期天,小明准备去看望奶奶,给奶奶带点什么呢?对了,这里有10个苹果,给奶奶带去吧!但是一个袋子装不下,就把10个苹果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明可能会怎样装这10个苹果呢?
(2)五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请你拿出10个苹果学具图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其中一人做好记录,说出不同的分法。(学生活动,老师展示苹果树图)
(3)汇报结果(学生把苹果挂到苹果树上的合适位置)。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刚才大家通过分苹果,知道了10的组成,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可以减少哪些记忆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最后得出结论,只需记住5个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10的组成。
(5)游戏,组成1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从创设情境入手,以小组合作展开学习、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10的分与合。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课堂作业
1.看挂图填数。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情景。
2.猜数游戏。
正确猜出小贝壳下面的数字,奖励小贝壳。
(四)课堂小结:
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然后提问:
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10
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1.小小接力赛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2.填方框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吹泡泡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4.分一分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教学内容:P47,例6,练一练,第1~4题。
教材分析: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但也有特殊的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095保留整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
提问:用“四舍五入”法怎样保留位数的?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要用约等于号?
2.引入新课:求商的近似值。
二、新授:
1.自学例6:五年级一班有42名学生,在一次救灾活动中共捐款38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①学生试做例题,发现除不尽,然后交流怎么办?
②商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③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用什么方法保留位数?
④说说余数的意义,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2.小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做完之后,让生说说怎么想的)
3.6÷1.7 19÷7
2.小结:判断说明。
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那么只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能不能判断出千分位上满不满五?
(如果除到要保留的商的位数以后,也可以看余数满不满除数的一半来取商的近似值…)
1. 练一练,第2题。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方法不限。
45.5÷38 0.2÷0.64
4.练习十二,第2题,填表。
想一想,每到除法算式,先除到商的`哪一位上 ,再分别取近似值比较方便?
5.根据实际情况去近似值:
①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
②一件衬衫要钉6粒纽扣,现有100粒纽扣,能钉多少件衬衫?
做完之后肯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让学生自己商量、讨论解决。
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两种保留位数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并交流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堂作业:第1、4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画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钉子板和一张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先估计答题卡上角(如图4?16)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教师: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图4?16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教学用三角板画角。
教师:画角一般要用工具来画。下面先给大家一副三角板,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这副三角板画出哪些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
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 、120 、135 和150 的角?
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
教师: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 30°。
学生画后进行检验。
教师:能说说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指导学生说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们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
教师: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
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特别强调确定端点,再从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射线。这个画法与角的定义是吻合的,通过学生画角,能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学层次清楚,每个环节的引导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这样清晰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
二 教学用量角器画角。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会用三角板画角了,用三角板画角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简便。但是如果要求我们画一个24°的角、139°的角,只凭三角板能画出来吗?
学生:不能。因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这样的角。
教师:这就需要我们用另一种工具——量角器来画。根据前面的经验,想一想用量角器怎样画24°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作示范画角,然后请学生照老师这样画角。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
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 [点评:由于用量角器画角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一是采用了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画角中最难的一步”的讨论,突出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三、练习
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投影片出示(最好使用复合覆盖式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 [演示课件应用题]
(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第十单元是总复习部分。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讲解,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小学数学总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担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切实做好这一单元的教学。
一、特点分析
总复习是分两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点:
1.复习的内容集中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并且在编排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复习,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的线索清晰
本单元的复习用醒目的黑体字,以标题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复习的五部分内容。这样以标题作为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所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根据这些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不同:
1.复习的导向不同
复习的导向关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对,才能避免总复习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个标题是“应用题”(小华买了一颗纽扣用了6角钱,买了一根针用了3角钱,他买东西用了几角钱?),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新教材将“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体实际问题,作为“用数学”的问题,是以现实情境图示的方式呈现的。如121页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呈现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复习的目标不同
原教材的总复习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新教材不仅停留在巩固的基础上,而且在知识领域中进行了延伸。表现在以下两个复习中:
(1)在“认识钟表”的复习中,引导学生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在此复习中,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如117页第6题),另一方面,通过练习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如120页第9题,说一说,大约是几时)。
(2)在“用数学”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
通过前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要解决“现在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车”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又如,121页11题,画面上画的是9个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时又跑来几个小朋友。如果只看画面,无法确认又跑来几个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知道“又来了9人”,利用这个信息,从而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含义及数的组成。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准确地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
4.会看整时和半时以及接近整时的钟面。5.能合理地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6.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理念
本单元教学要充分体现新理念:
(一)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复习知识生活化,要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复习知识动态化。
(二)数学学习要及时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反思包括过去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对学生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反思后,我们就能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来。可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复习时要通过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数学学习要主动建构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课程应侧重于“学科的结构”。他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有四个目的:第一,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加理解”;第二,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第三,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的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第四,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间的差距。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都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这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是系统的,有条理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应付与处理学习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内在知识系统。认知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经验系统,也就是知识结构,它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二是心智操作系统,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认知操作方式,它是获得新知识的操作基础。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之前,数学知识内容及智力活动方式在学生头脑中按照一定关系或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系统,这就是学生该学科的认知结构,这时候的认知结构是零散的,复习教学就是要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认知结构。
要优化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整理的结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这个建构过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传统的课程,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价值成为附属,可有可无。这样教学,虽然强化了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鲜明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强调既要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全面,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2.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从生命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我们也不是复印机,启动按钮,即可出现数张一模一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也许整理的结果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一种可持续发展,无终点。为了自身的发展,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便需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会复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的盲点。对于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对于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学过,听不听无所谓。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呢?
(一)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回忆,是上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忆”是独立完成的过程,“忆”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1.借助目录进行全册知识的回忆。
目录是教材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整理学习内容,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要点。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因此,可借助目录引导学生自主地复习。如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你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借助目录可知所学九个单元的内容:(1)数一数(2)比一比(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11-20各数的认识(8)认识钟表(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借助课题进行单元知识的回忆。
看目录所列的课题,回忆课题里面的知识内容。如看目录第三单元的课题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可知,这个单元包括1-5数的概念和计算两部分。看小课题是: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可知,数的概念复习的重点包括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和数的组成。
(二)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1.自主梳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知识,但有些知识无条理性,堆积得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用时无法提取。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很容易提取出来。因此,要引导学生将平日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梳理为系统的知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梳理,是复习课的重点,就是将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相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二是把不同的知识点分开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其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分类“,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学生自己找出分类的标准,按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如在全册教材的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学习内容可以怎样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分为五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5.分类;有的同学分为四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4.分类。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分类,可以引导学生看总复习进行分类,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又如在“认识图形”单元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怎样分类?学生整理知识的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类整理,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正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圆柱的两个平面各是什么形状的)分类整理。这样,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剖析知识的分化点,求同存异,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主动建构。
梳理之后,如何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需要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
⑴捕捉联系,画图建构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图形学具进行整理,有的同学整理成如下的网络结构。这一结构能清楚地反映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有的同学整理成树状结构。这种结构能清晰地反映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图形这一棵树上“生长”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个“大枝权”,然后从立体图形这一“枝权”上生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个小“枝权”,从平面图形这一“枝权”上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个小“枝权”,形象清晰,不易遗忘。
⑵相互比较,列表建构
有的同学列表进行比较,使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这样,学生亲自理一理,试着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是复习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简单应用,夯实基础;第二层次,综合应用,解决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习题,通过有效地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
要现实性。要冲破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束缚,挖掘社会生活的数学教育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开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认识图形”复习中,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这些图形表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情境中能辨认这些图形。可以出示情境图,图中有许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又如,用课件演示家庭布置图,看一看,在我们家中有许多物体,你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冰箱、彩电、电视柜、书、写字台的抽屉是长方体,落地灯的灯柱、笔筒是圆柱,台灯和足球是球。)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情境。要有开放性。在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各得其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选择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习题供练习时使用。教师出示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荡秋千,有的玩翘翘板,有的玩滑梯,有的跳绳。图中还有花、树、鸟等。要有综合性。复习的面要广,要关注全册教材的知识点。如上面的一道题,涉及到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三方面的内容。
要有实践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 3时5:30 9:00 6时半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8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8时刚过一点。
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学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8,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8,不是正好指着8。
(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8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8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是8时刚过一点。
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8时或8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教学目的:
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具:三角形图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引导学生经历用3连加的过程。可组织学生进行数数的活动,边数小棒边填表。
二、试一试。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摆三角形。
2、编口诀。
让学生在独立摆三角形的基础上,一边写算式一边编口诀。直接写算式、编口诀也是可以的。最后师生共同交流,整理3的乘法口诀。
3、记一记。
记忆口诀时,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布置作业:P16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三角形图
乘法算式三的乘法口诀
一、巩固练习。
1、第一题,找朋友。
2、第二题,找规律,填一填。
学生填完后,应交流一下,找到规律。
3、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故事情节,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布置作业:P173。
板书设计:
练习
2、(1)10,15,20,(),()
(2)9,12,1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学习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出示一张本班小朋友生活照片)瞧!这是谁?我了解到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为他在班上过生日,你们说好吗?老师祝他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同学们,把你们祝福的话语送给他,好吗?(问过生日的小朋友)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2、(出示生日蛋糕图片)多漂亮的生日蛋糕,让我们为他唱支生日歌(请小乐队上来伴奏)。
[评析:将教材中为大象过生日的情境改成为本班的小朋友过生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主动探索 体会领悟
1、小朋友,刚才的乐器伴奏很好听,我想清楚的知道每种乐器有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让小朋友亲身体会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
[评析:在过生日的过程中,通过乐队的伴奏活动,再现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掌握的分类方法,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奠定基础。]
2、(出示小动物图片)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小动物了,今天我特地请了许多小动物来。你们看看他们是谁?瞧,小动物们带着鲜花一起来祝贺某某小朋友生日快乐。你们高兴吗?
3、看见这么多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什么?
4、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些问题呢?
5、小朋友说的很好,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老师在每组都放了一张纸,想请大家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么多小动物,怎样才能整理的又好又快呢? 先在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分工)请每组分工合作,把图上的小动物整理出来,贴在纸上。
6、(每小组的图展示在黑板上)我们来看一看,你觉得哪组理的最好?为什么?(表扬分工合作好的小组)
[评析: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7、(屏幕出示象形统计图)请大家讨论一下,经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
8、瞧!理一理后我们能知道这么多问题!(出示两幅图比较)和前面的图比较一下,哪一幅图使我们看问题看得更清楚?为什么?
[评析: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强化统计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三、巩固练习 深化认识
1、刚才小动物还带来了许多花呢,花可以怎样理呢?我们每个小朋友在这张纸上把花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看看能知道些什么?然后,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
2、(学生贴、理、下位说)(出示花的象形统计图)问:你知道了些什么?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把小动物和花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后有什么好处?象这样给小动物和花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就叫做统计.(出示课题)
四、 联系生活 应用拓展
1 、今天,某某小朋友过生日,他想请大家吃水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问若干小朋友)为了让他方便,就选一种大多数小朋友都喜欢吃的,好不好?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大多数同学爱吃什么?(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好,每一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以小组为单位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
(各小组选人上来展示并汇报)大家说,让他买什么最好? 我们帮助某某小朋友解决了难题.现在食堂师傅来请我们帮忙了.
2 、(出示鱼,虾,螃蟹图片)小朋友,你们爱吃什么?(打上V)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出示全表)请你们帮食堂师傅看一看,今天应该做什么好?为什么?
3 、你们真聪明,朱老师想买奖品发给你们,有这样几件东西(出示奖品图片), (指名若干问)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要选一个小朋友最想要的,有什么办法?(统计一下)想要什么的举手(现场打出数据).你们说老师该买什么?为什么?
4、谢谢小朋友帮老师解决了难题.现在是秋游的好季节,(出示栖霞山和钟山陵图片)你们想去红叶似火的栖霞山还是想去风景秀丽的钟山陵?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想去栖霞山的举手,想去钟山陵的举手.看一看,我们应该去哪呢?
[评析:丰富统计的内容,强化统计的过程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巩固初步统计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同时,拓展统计的内容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统计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问题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统计的作用可大呢,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回去想想看,你能用它解决什么问题?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总评: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具体体现在: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被教材所限,活化书本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地拓展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在强化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统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合作交流、探索进取,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
教学目标:
进一步利用平移、旋转的知识把七巧板各图形拼成鱼图。
教学过程:
一、 独学:请观察下图,同位说一说第2个三角形是由第1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再说一说第1个三角形是由第2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二、对学、群学
1.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2.我有多种方法得到的
三、群学:(巩固提升)左图是被打乱的4张图片,怎样才能还原成右图?
四、检测:P88第1、3题。 文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课讲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页例1: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天平称。(板书课题: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①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利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小结并揭示课题。
①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3、如果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请你设法把它找出来。
4、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汇报。
汇报:
(1)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还是平衡,说明这两瓶还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2)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扬的那一端的两瓶再放在天平两端,天平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5、小结:
第一种方案,每一份是1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第二种方案,每一份是2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6题。
答案:
1、第5瓶
2、(2)3次(3)能(4)有可能
3、小明5岁,爸爸29岁。
4、3次
5、略
6、能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次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各种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小学优秀数学老师的教案模板”,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数单位、数位的产生,进一步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含个级和万级的数位顺序表;理解整万数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 联系实际,初步感知整万数的大小,感受整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 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
由时间单位和面积单位的选择引入,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师:计数时要用到计数单位。你知道什么是计数吗?(不知道)
师:简单的说,计数就是数数。(出示石子计数的图片)人类祖先曾经用过石子计数,例如抓到1只羊,用1个小石子表示;(出示很多石子)这位祖先抓到的羊很多(学生笑),怎么办呢?(出示大石子)
师:猜一猜,这个大的石子表示什么?(1个十)像个、十就是计数单位。如果十不够怎么办?(用百表示)百不够呢?(用千)
师:个、十、百、千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出示:4个小石子和2个大石子。小石子在前,大石子在后。
师:这些石子表示的数是多少?(24)为什么不是42呢,4个小石子在2个大石子前面啊?
生:1个大石子表示1个十,2个就是2个十,4个小石子就是4个一,合起来就是24。
师:对!计数时,计数单位的位置是有规定的。像计数单位十的位置就必须在计数单位个的前面。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像计数单位一所在的数位就是个位,十所在的数位呢?百、千呢?(对应计数单位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二、 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
师:我们知道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它们所在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出示:20xx年我国甘蔗产量是90 240 000吨;20xx年我国油菜籽产量是11 420 000吨。谁能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举手的同学很少,第一个学生读不出,第二个学生准确读出,第三个学生大声地准确读出)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大数怎么读吗?想和这两个同学读的一样好吗?(学生频频点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数。(揭示课题:认数)
师:比千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几个千是一万?(十个千是一万)
师:感觉一万怎么样?(很大)比万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万)
出示:100 000个小正方体排成的10010100的长方体。(学生不由得发出惊叹声)
师:比十万大的是什么?(百万)比百万大的呢?(千万)咱们这个屏幕已经放不下了,你能想象一下吗?(学生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想象,并不断发出惊叹声)
师:比千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它们所在的数位是什么?
生: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相机板书)
师:还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吗?(有。个别学生还说出了亿)是的,还有很多。(在千万、千万位前面板书省略号)
三、 教学整万数的写法
1. 了解计数器上的数位。
师:刚才我们用小正方体表示计数单位,太麻烦了,好在我们有计数器。(出示一个四位的计数器)一个计数器够吗?(不够)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将两个计数器合并成一个计数器)。
师:千位左边是什么?(学生逐一读出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 写五位的整万数。
师:(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拨1颗珠)这表示多少?(一万)
继续在计数器的万位上依次拨出2颗、3颗、4颗珠,学生依次读出两万、三万、四万。
师:会写吗?把四万这个数写出来。
师:你是怎么写的?
生:先写一个4,再写四个0。(板书:40 000)
分别在万位接着拨出5颗、6颗、7颗、8颗、9颗珠,学生依次读数,并写出七万、九万,交流写法。
3. 初步感受万级数的意义。
师:我们在写四万时,先写4,再写四个0。(指40 000中的4)4表示什么?(4个一万)
师:(指70 000中的7、90 000中的9)7表示什么?9呢?(7个一万、9个一万)
师:这几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末四位都是0)为什么?
生:都是在万位上拨珠,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珠,所以用0表示。
师:是呀,当某个数位上一颗珠也没有时,就写0占位!写几万的时候,先写什么?
生:写几万都先写那个几。
师:哦,几万就先写几。再写(四个0)
4. 写六位的整万数。
师:(在9万上再拨1颗珠)再拨1颗珠是
生:满十进一,10个一万是十万。
将万位上的10颗珠退去,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再在万位上拨1颗珠,学生答十一万。
师:会写这个数吗?(学生写数)怎么写?
生:先写11,再写四个0。(板书: 110 000)
帮助写错的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在万位上继续拨珠,学生依次读出十二万、十三万、十四万、十五万,写出十五万。
师:(边说边拨珠)在万位上拨9颗珠,十万位上拨9颗珠,会写吗?
生:先写99,再写四个0。
师:这些数中的111599表示什么?(11个万,15个万,99个万)怎样写出这些数?
生:是多少万就先写多少,再写四个0。
师:这些数都表示多少万,这样的数都是整万数。整万数都有什么特点?
生:末尾都有四个0。
5. 写七、八位的整万数。
师:在99万的基础上再拨一颗珠,是多少万?(一百万)
师生合作拨出一百万、一百零一万,并写数。
师:看来,要想既对又快地写出整万数,还要有一个检查的方法,怎么检查?
生:末尾都是四个0。
师:我们可以把这四个0和前面的数分开,(在1 010 000上画分级线)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检查是不是把数写对了。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99万,学生读数、写数,接着从一百九十六万拨到一百九十九万,要求学生读数。
师:现在计数器上是199万,再拨一个珠是多少?(二百万)对,满十进一。
师继续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依次读出二百零一万二百零六万,并写出二百零六万,指导学生用画线的方法检查。
出示:十万十万地数,从九百六十万数到一千零二十万。
师生共同拨珠、读数、写数、校对。
四、 介绍数级
师:刚才我们把这些整万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后面是四个0,前面这些数表示什么?
生:多少个万。
师:这些数(指万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按照中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刚才将个级数与万级数分开实际上就是将整万数分级,所画的虚线叫做分级线。
师: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1 010 000中的101表示(101个万)
五、 教学整万数的读法
师:大数容易读错,用分级的方法把万级和个级分开,就不容易读错了。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把整万数先分级,再读一读、比一比。(学生正确读数)
师:既然让我们读一读,比一比,你在读的过程中比了什么?
生:先读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
师:(指85万)读万级中的数和我们以前读数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一样)为什么还要加上万?
生:不加上万就变成85了。
师:对,那就变成哪一级的数了?(个级)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所以读的时候要加上一个万字。
六、 感受整万数的大小
师:生活中的大数有很多。(出示图片: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有座位60 000个)
学生读数。
师:60 000有多大呢?我们一个班有多少人?(46人)就算50人吧,你知道要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能坐满体育馆?(学生算出结果,都很惊讶)
出示:100 000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
师:猜猜这一摞纸大约有多高?(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出示:(1)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0 000平方米。
(2) 北京著名的园林颐和园面积约是2 900 000平方米。
学生读数,并通过交流感受数的实际大小。
出示课始两个数据,师:现在你会读了吗?(让开始不会读的学生读数)
七、 综合练习
师生合作,按要求拨珠、写数。(教师说要求,指名按要求拨珠,其他同学写数)
师:学习整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出示:(1) 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就灭绝了,原因到现在还是个谜。(2) 全世界可确认的昆虫大约有七十万种。(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 000个物种灭绝。(4) 大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300 000~700 000人因烟尘污染而提前死亡,25000000儿童患上慢性咽炎。
学生读数、写数,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八、 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整万数)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回去了解一下。
1.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要分级计数,西方国家是按什么习惯计数的呢?请课后通过走访或查阅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
2. 如果数目很大,计数单位不够了,怎么办?
反思
1.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计数单位与数位两个概念是不大容易的。计数就是数数,学生并不清楚。而要理解计数单位,就必须从计数谈起;要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又是基础。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考古人员在挖掘古墓时,发现一个密封的陶罐,打开后却是一些大小不等的圆石子。经研究发现,这些石子是用来计数的,石子表示的数代表了墓主生前拥有的财富。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石子计数这一数学史料是帮助学生了解计数单位的极好材料,教学时,可以按计数、计数单位、数位的顺序组织学生的认数活动。一个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竟这样意外地由一则考古新闻解决了。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 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学时,通过对五位的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五、六位的整万数的写法,它是学生探索和理解整万数写数规则的基本材料。越在基础处,越要花时间。只有基础处想通了,想透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学时,我设计了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理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理解并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3.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页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正方体,认识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 能够动手制作正方体的模型。
3. 培养探究能力、归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生活中的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正方体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一)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点
1. 分类:媒体演示
2. 初步认识:顶点、棱、面
生操作:顶点,手指点一点
棱,手指画一画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较中引入
1. 辨析: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点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结并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二、探究正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
1. 导入: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有各自的特点,填表。
2. 探究
师:我们下面来重点研究正方体的顶点、棱和面的特点。
(1)猜想:搭一个正方体需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说说准备怎样搭?
(3)验证:动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选用了()根小棒,()个小球来搭。
②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体演示:搭正方体的过程。
(6)小结并板书:我们可以用8个小球,12条一样长短的小棒搭一个正方体。
想一想:8个小球就相当于这个正方体的什么?小棒相当于正方体的什么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体,还缺几个小球?几根小棒?
(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残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个小正方体
①猜想:至少用这样的几块小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②小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③交流:用()块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3)描一描:把正方体的每个面在白纸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图形?有什么关系?
三、练习提高
1. 填空
(1)正方体有()个面,每一个面都是()。每个面都有()个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个正方体,一共需要()根同样长的小棒,()个小球。
2. 下面哪些图形是正方体?
说说:为什么(2)、(3)号图都不是正方体?
3. 下图中,要想搭一个正方体还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
师:试一试把这两个正方体补画完整。
4.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
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题卡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
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学生汇报:39人。
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学生高兴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
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师: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吗?
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对学生予以肯定。
(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得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根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4.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及应用。
第十单元是总复习部分。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讲解,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小学数学总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担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切实做好这一单元的教学。
一、特点分析
总复习是分两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点:
1.复习的内容集中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并且在编排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复习,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的线索清晰
本单元的复习用醒目的黑体字,以标题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复习的五部分内容。这样以标题作为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所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根据这些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不同:
1.复习的导向不同
复习的导向关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对,才能避免总复习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个标题是“应用题”(小华买了一颗纽扣用了6角钱,买了一根针用了3角钱,他买东西用了几角钱?),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新教材将“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体实际问题,作为“用数学”的问题,是以现实情境图示的方式呈现的。如121页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呈现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复习的目标不同
原教材的总复习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新教材不仅停留在巩固的基础上,而且在知识领域中进行了延伸。表现在以下两个复习中:
(1)在“认识钟表”的复习中,引导学生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在此复习中,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如117页第6题),另一方面,通过练习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如120页第9题,说一说,大约是几时)。
(2)在“用数学”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
通过前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要解决“现在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车”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又如,121页11题,画面上画的是9个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时又跑来几个小朋友。如果只看画面,无法确认又跑来几个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知道“又来了9人”,利用这个信息,从而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含义及数的组成。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准确地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
4.会看整时和半时以及接近整时的钟面。5.能合理地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6.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理念
本单元教学要充分体现新理念:
(一)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复习知识生活化,要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复习知识动态化。
(二)数学学习要及时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反思包括过去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对学生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反思后,我们就能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来。可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复习时要通过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数学学习要主动建构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课程应侧重于“学科的结构”。他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有四个目的:第一,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加理解”;第二,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第三,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的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第四,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间的差距。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都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这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是系统的,有条理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应付与处理学习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内在知识系统。认知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经验系统,也就是知识结构,它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二是心智操作系统,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认知操作方式,它是获得新知识的操作基础。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之前,数学知识内容及智力活动方式在学生头脑中按照一定关系或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系统,这就是学生该学科的认知结构,这时候的认知结构是零散的,复习教学就是要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认知结构。
要优化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整理的结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这个建构过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传统的课程,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价值成为附属,可有可无。这样教学,虽然强化了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鲜明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强调既要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全面,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2.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从生命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我们也不是复印机,启动按钮,即可出现数张一模一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也许整理的结果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一种可持续发展,无终点。为了自身的发展,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便需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会复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的盲点。对于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对于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学过,听不听无所谓。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呢?
(一)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回忆,是上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忆”是独立完成的过程,“忆”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1.借助目录进行全册知识的回忆。
目录是教材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整理学习内容,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要点。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因此,可借助目录引导学生自主地复习。如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你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借助目录可知所学九个单元的内容:(1)数一数(2)比一比(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11-20各数的认识(8)认识钟表(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借助课题进行单元知识的回忆。
看目录所列的课题,回忆课题里面的知识内容。如看目录第三单元的课题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可知,这个单元包括1-5数的概念和计算两部分。看小课题是: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可知,数的概念复习的重点包括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和数的组成。
(二)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1.自主梳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知识,但有些知识无条理性,堆积得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用时无法提取。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很容易提取出来。因此,要引导学生将平日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梳理为系统的知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梳理,是复习课的重点,就是将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相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二是把不同的知识点分开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其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分类“,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学生自己找出分类的标准,按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如在全册教材的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学习内容可以怎样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分为五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5.分类;有的同学分为四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4.分类。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分类,可以引导学生看总复习进行分类,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又如在“认识图形”单元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怎样分类?学生整理知识的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类整理,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正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圆柱的两个平面各是什么形状的)分类整理。这样,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剖析知识的分化点,求同存异,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主动建构。
梳理之后,如何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需要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
⑴捕捉联系,画图建构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图形学具进行整理,有的同学整理成如下的网络结构。这一结构能清楚地反映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有的同学整理成树状结构。这种结构能清晰地反映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图形这一棵树上“生长”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个“大枝权”,然后从立体图形这一“枝权”上生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个小“枝权”,从平面图形这一“枝权”上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个小“枝权”,形象清晰,不易遗忘。
⑵相互比较,列表建构
有的同学列表进行比较,使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这样,学生亲自理一理,试着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是复习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简单应用,夯实基础;第二层次,综合应用,解决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习题,通过有效地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
要现实性。要冲破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束缚,挖掘社会生活的数学教育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开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认识图形”复习中,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这些图形表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情境中能辨认这些图形。可以出示情境图,图中有许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又如,用课件演示家庭布置图,看一看,在我们家中有许多物体,你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冰箱、彩电、电视柜、书、写字台的抽屉是长方体,落地灯的灯柱、笔筒是圆柱,台灯和足球是球。)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情境。要有开放性。在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各得其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选择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习题供练习时使用。教师出示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荡秋千,有的玩翘翘板,有的玩滑梯,有的跳绳。图中还有花、树、鸟等。要有综合性。复习的面要广,要关注全册教材的知识点。如上面的一道题,涉及到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三方面的内容。
要有实践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 3时5:30 9:00 6时半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8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8时刚过一点。
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学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8,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8,不是正好指着8。
(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8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8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是8时刚过一点。
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8时或8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课前修改:
教学过程:
一、平移现象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二、判断平移
1、(1)题学生先观察数红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2)题安排两个环节。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三、平移图形
1、让学生在书中岸(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重点交流画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集体交流。
练一练
1、给学生充分的作图时间,师巡视辅导后进。
2、有余力学生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 (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 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二位 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三位 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学习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 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乘法算式中对乘数已经有比较熟练的理解,学习因数可以在乘法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拼图来学习一个新知识。
(设计意图:拼图游戏学生很喜欢,创设拼图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课件)
1.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2. 班内展示交流。(请学生演示自己摆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明确正方形的个数与因数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他们在相互的探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
4.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12的因数有哪些呢? 请学生按顺序说出来。(1、2、3、4、6、12。)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算式,发现找因数的方法和写乘法算式有一定的关系,体会了“想乘法算式”找因数的方法,为下面的思考找因数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5. 思考问题:
(1)怎么样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
6. 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察9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7. 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交流,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8.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练习深化。
1.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把课本第9页的1、2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投影展示一名学生1、2题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拼长方形找因数的方法,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把第3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
学生做完后,看看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做得对不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3.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班内交流:(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对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 游戏:好朋友互报学号,分别找出对方学号数的全部因数,比比谁能有对有快!
(四)当堂检测。
1、找一找,填一填。
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数 32的全部因数 既是24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
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个( )个()个 ()个 ( )个 ( )个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了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找因数的方法一般是按乘法算式来找的,可是在找的过程中容易漏掉几个,所以必须强调要有序思考。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出示了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他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二、课标要求
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高级体积单位与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体积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三、知识体系
1、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3、高级体积单位语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四、核心内容与价值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于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单位的题作,能更好的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体积,能很好的区别于以前的面积和长度单位,能很好的运用进率计算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学情分析
1、从学生平时接触过得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脑中形成网络。在一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2、在学生能很好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的方法独立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验证,,学生最终自己发现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本节内容学生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认知的障碍点是:不能区分开以前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在互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转化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3、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整体感知:
长度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教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
2.能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分米。
(三)德育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 书的封面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厘米;厚不到 1 厘米,20 厘米多,多多少?不到 15 厘米,差多少?不到 1 厘米,那是多少?20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 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 20 厘米多,14 厘米多,不到 1 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 20 厘米还多 7 个小格; 宽是 14 厘米还多 5 个小格; 厚是 8 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 1 厘米小,它的名字叫 1 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 厘米中间从 0 到 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 2~3、5~6、9~10 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 10 个小格,都是 10 毫米。 3教师板书:1 厘米 10 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 厘米和 10 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 厘米10 毫米板书: 1 厘米10 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 1 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 1 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 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 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认识分米。教学例 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 10 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 1 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 1 分米中有多少个 1 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 4 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三)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 米、1 分米、1 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 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 4 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 1 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 6 毫米。 跳绳长 2 厘米。 课桌高 7 米。 粉笔长 75 分米。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毫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 使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笼统、比较、归纳等能力。
3. 使同学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过程
一、 悬念激趣,启迪猜测
课件出示:南京市上元小学师生为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
让同学分别判断5844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师:假如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所贫困学校,不计算能判断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生:我认为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不是整元数,因为5844的个位是4,不是3的倍数。
师:你猜测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生:我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同意他的猜测吗?(同意)
师:他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同学找出3的倍数。
师:考虑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
同学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测。
师: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字。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研讨:“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同学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同学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教师从同学的已有基础动身,设计了捐款献爱心的情境,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同学进行猜测,设置了“陷阱”;通过让同学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引导同学从正反两个方面否定了猜测,引发认知抵触,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发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 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及练习二第3、5、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并正确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0分米=()厘米=()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1千米=()米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感知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2、汇报交流:3千米=3000千米5000米=5千米
3、想一想,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让你联系到了什么?(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4、出示P8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3题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特别是第2小题,是将单位的换算隐藏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可以先换算再计算或者先计算再换算。第4小题必须先换算再计算。
2、出示练习二第5题
这道题准确的相距1千米的路线只有1条,那就是从邮局到体育场,途经学校、医院,250米+300米+450米=1000米=1千米。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找出大约是1千米的路线。
3、出示练习二第6题
这是一个星号题,主要是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可以这样算:12-8=4(小时)4个80千米就是320千米。说明4小时走的路程比308千米要多,所以能到达。
也可以这样算:308里面有4个不到的80千米,那么4小时也能到达。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换算。
2、 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 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勤俭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学生学习材料。
学生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元、角、 分三个单位 )
教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学生:1元=10角,1角=10分。
( 教师板书此关系式)
教师: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朋友,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教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框架,使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点。]
(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教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学生1:我在超市里见过。
学生2:我在老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学生3:我在商场里见过。
2、教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学生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学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教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新朋友,那你们一定也认识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新朋友吧!
教师:有谁愿意把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学生上台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贴)
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表扬发现人民币正面主席像的孩子,并给学生简要介绍主席。)
4、教师:今天我们的新朋友们要去参加人民币王国里举行的一次化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游戏内容)
游戏1:教师出示遮住一部分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笔算减法(退位)》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
这节计算教学的课从内容上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把学生的动手摆圆片和复习、新授联系起来,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在小结算理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这样学生对计算方法会了解的更深。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课前我先布置让学生回家预习,然后课的一开始检查预习情况。发现班上已经有多数学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能理清算理,正确说出计算的过程并算出得数,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在计算51-36时得到的答案是25或者24,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个位1减5不够减怎么办? 生:从十位退一当10。在十位上点1点表示强调。
问题二: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十位上向个位退1后,十位再算几减几?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1减6得到5,在个位写5;十位减去退位的1得到4,4减1等于3,在十位写3。
师:同桌讨论:笔算两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要从个位减起;要点退位点,不要忘了减退位的1;做完后要检查。 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学生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部分学生都能清楚的说出算理。可见,在数学课堂中,如何预设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的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更是课堂有效的保证。 练习我安排3个层次,其中的判断题罗列了学生在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在教学中,学生对这类错误的出现会哄堂大笑,然而笑过之余却能把错误牢记,这就是练习设计的成功。 整个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但是,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很理想。总有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减法算成加法,把数字抄错,书写格式不正确等等。根据出现的问题我反思改进如下:
1.加强口算练习,每次上课前3分钟,让学生逐步达到听到算式就能说出结果。
2.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
3.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多创设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反映出是多少,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4.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多分析比较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8~49页整理与练习练习与应用第8~12题,探索与实践第13~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能应用因数、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或探索数的一些简单规律或特点。
2.使学生整理并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在思考、解决问题中有条理地思考,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实践过程中,感受获得方法、发现规律的喜悦,体会数学的奇妙,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回顾反思、客观评价的意识、习惯和品质。
教学重点: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理解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引入
1.复习旧知。
让学生计算练习与应用第8题,直接写出得数。 口答得数,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算的。
2.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上节课整理与练习了因数和倍数,重点练习与应用了哪些内容?
你能找出12和8这两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板书:1 2 8)自己找一找,把因数和倍数写下来。
交流:12的因数和倍数各有哪些?8呢?(因数和倍数分别对应板书) 提问:比较两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怎样的数?比较倍数呢?
3.引入复习。
提问:那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引入: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整理与练习因数和倍数,在上节课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与练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公倍数,特别要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还要通过探索与实践,发现一些关于数的特征的简单规律。
二、练习与应用
1.整理方法。
引导:我们已经从上面的练习中了解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能不能自己举出两个数的例子,找出公因数和公倍数?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指名交流自己的例子,教师选择两个例子板书过程。 让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例子,说出公因数和公倍数。
提问:黑板上的例子里,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倍数是几?怎样找出来的?
那现在说一说,求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各是怎样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1)要求学生完成前四组题,先求最大公因数,再求最小公倍数。
(2)交流:这四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的,结果各是几?说一说你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过程和结果)
3.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每次分别按3格和4格走,找出两种棋都走到的格子涂上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这些格子,涂上颜色。
三、探索与实践
1.做探索与实践第13题。
2.做探索与实践第14题。
四、评价总结
1.评价反思。
让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反思自己三个方面的学习表现,在☆上涂色表示。 交流评价结果,肯定全班的学习表现,提出以后的学习希望和要求。
2.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练习,你对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后四组题,第11、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教学用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
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已的想法。
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
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
指导学生写约等号,再齐读。
2、教学试一试。
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
活动目标:使学生在购物中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星期天三(2)班学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还有其他同学也买了汽水),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4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二、主动探究,小组交流
请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和听课老师一起研究完成。(下面开始研究)
汇报:(请一生)你是愿意上来写呢?还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但有一个原则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明白你的思路。
第一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是5瓶吗?你们同意吗?还有没有更多的?当第一次换后,喝光以后还有几个空瓶?(2个)这2个空瓶有没有办法再换?
第二次换:(2个空瓶+借来1个空瓶)÷3=1瓶汽水
然后再还给别人1个空瓶。
4+1+1=6(瓶)
2.如果途中有1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10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第一次换:10个空瓶÷3=3瓶汽水……1个空瓶
第二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第三次换:(2个空瓶+借来的1个空瓶)÷3=1(瓶汽水)
10+3+1+1=15(瓶)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
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30位)
3.如果30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4.如果5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7位同学每人买1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四、小结
活动后记:
本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较好。
节约能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掌握水费和电费的计算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计算和数据的比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重点是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准备
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电、阳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能源,你还知道哪些能源?(天然气、风能、核能、水、电……)
2、在刚才列举的能源中,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有哪些?(水和电)
3、简要说说水和电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制作统计图表
1、课前,每个同学都已经调查了自己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现在请把你所完成的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展示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调查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加以展示并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将本组同学每家一年的用水量、用电量和水费电费进行统计整理。(一组用电脑演示,其他在下面完成)
三、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说感受
1、为了看得更直观,我们来看看有关水的统计图。
说明:蓝色的数据是一年的用水量,红色的是一年的水费。
问:你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说)
2、那么你们能计算出这几个同学家年平均用水量吗?(学生用计算器算)
我们以它为平均值,算算全校1000户家庭一年用多少水?
那么全市有多少家庭你知道吗?一年要用多少水?
板书:水:户平均年用水量……
全校平均年用水量……
全市平均年用水量……
3、我市的用水量这么大,而目前水能源的现状你了解吗?
媒体展示:宁波市各主要水库图片和它们的年蓄水量统计图,与刚才所计算的年平均用水量进行对比,并计算目前我市的缺水量。这还仅仅是我们宁波市,如果是浙江省乃至全中国,又会怎么样呢?(媒体展示缺水地区严重的水危机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4、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和数据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从相关的图片与数字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现在用水量非常之大,简直是入不敷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非常严峻!强调: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用水的情况是这样,用电的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现在的用电量也是很大的,请各小组同学课外去算一算。生成课题:我们要节约能源)
四、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节约能源(水电)的方法
1、师:目前,水能源、电能源已严重短缺,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依然有许多浪费水能源和电能源的现象。现在请你们把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向大家进行披露。(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文字。)
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通过计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师:你们了解这一滴水的重要性吗?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一滴水的资料,请算出一天、一个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
节约的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
(对家庭来说就是节约了钱,算算共节约了多少钱;对国家来说节约的水可供x人生活x天。)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能源?你们有什么节约用水用电的金点子吗?(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5、对于电来说,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电,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费。
五、课堂总结,写倡议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能源和电能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了节约水电的紧迫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水电从我做起吧。
2、写倡议书。
小组合作,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
活动后记:
本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动效果好。
与众不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4、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切成长方体的萝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嘛!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简单的一件事、一个事物都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伸出右手的食指,让学生观察。
提问:?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说,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同学的回答,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多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统一取名为?与众不同?。(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
二、渗透学法,开发联想:
教师出示:
1、2、4、5、11这五个数,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师:?谁与众不同?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并说说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请各组的同学想想后,再讨论。看看哪组同学想得最多??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道题时所用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种学习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的应用可广呢!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应用
出示多媒体课件:有两盘一样重的苹果,元旦那天,哥哥和妹妹每人吃一盘,哥哥吃了-,妹妹吃了-千克。哥哥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妹妹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两人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动手做。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有选择地板演。
师:我们刚才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立体图形的分割问题。
出示: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想出不同做法。
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组织谈感受。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 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 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 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 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 试着做一做。
(2) 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 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 试一试
(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 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3.会对统计表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能指出这些统计表所说明的问题。
4.渗透统计思想,结合统计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老师出示六年级师生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数据。
问:
(1)你们看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数据:六(1)班48人 捐款480元
六(2)班 49人 捐款 520元
六(3)班 45人 捐款 465元
六(4)班 47人 捐款 423元
(2)你能很快说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吗?如果列成表,这个问题就可以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板书:简明生动)
(3)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制表知识把六年级为灾区人民捐款情况简明生动地表达清楚呢?
(学生分小组制表。)
(4)汇报各小组制表情况。(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绘制的统计表投影出来。)
投影出示:
讨论:
(1)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
(2)请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大,还需将表怎么修改?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制表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例1 下面是东风机床厂1993年第四季度的产量统计表。想一想怎样算出表中空缺的数据。
(1)把你的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如果要想知道一、二车间生产台数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怎么算呢?如何制表?
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统计表。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最新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组织学生观察。
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学完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折扣、利率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活动课。
活动构成:
1、明确问题。主要围绕“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这一问题展开,该问题共蕴含着三个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资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的利率,国债的购买及其利息的计算等。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得信息。
3、设计方案。就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相关实用信息,设计出具体的、不同的储蓄存款方案。
4、选择方案。即从上述各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时的总收入。教材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同时,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学习综合运用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并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问题的方法。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一、旧知铺垫,引入活动
1、复习:杨晨用8000元一年期存款的利息买了一台复读机,这台复读机的价格是多少?
8000×2.25%×1×(1—20%)=160元
问:算式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元?2.25%、20%各表示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渠道或方式了解到的?
2、引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还可以让本钱增值。存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存款,获得的收益也会不一样。现在有一个问题:妈妈准备给小灵存1万元,供六年后上大学用,同学们计算分析一下,应该选择哪种存款方式收益?为什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案
1、小组合作探究
2、汇报交流
预设:
生1:选择存款期限长的,这样利息会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虑利息税。
生3:国债和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都可以考虑。
生4:国债的利率比教育储蓄的利率相对低一些,可以优先考虑教育储蓄。
师:课本第111页有两个表格,请同学们再次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聪明才智,按照你们的思路设计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较高。
3、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4、每组交流一种方案,说说这种方案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师:(根据汇报)看来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合理获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据大家的汇报,老师把各小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对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为什么不考虑了?
学生各抒己见。
师: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存款有许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仔细研究,认真发现,就能获取的方案,让存款合理的获利。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所设计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这笔钱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1万元钱,这1万元四年内不使用,四年后可能会随时取出。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一个存款方案,使方案获益。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学生汇报,学生评述。
四、活动结束,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你还有哪些需要?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7475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指名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公式)并讲讲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2、练习(出示)
口答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四年级同学要在劳动实践基地的一块空地里种桃树,你们看看这块地的形状近似于那种平面图形呢?(课件显示图)
师:谁能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
师:如果每棵桔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桔树呢?(让学生思考一下)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指名说说,引入新课。)
(三)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师: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合作要求:
(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2)试一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任选一种)
(3)比一比:转化成的图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八书P48到50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用分析法分析,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P48先出示(1),练习后说说分析过程
板书:鸭的只数-鸡的只数=鸭比鸡多的只数
2、改变上题,学生自己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反馈
3、P48练3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式:
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人数
●变式练习
1、滨海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2人,四年级有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少年宫有合唱队员60人,舞蹈队员42人。合唱队员比舞蹈队员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将“合唱队员60人”改变,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综合练习
1、P48练5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解答。
2、P49练8指名说说。
(二)
●基本练习
1、P49练10(1)出示后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第二小组平均每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
2、P49练10(2)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说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
1、P50练11、12、13先练习,后反馈比较基本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
2、P50练14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3、P50练15,先补充,再计算。反馈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
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学例2。
(1)出示例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
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
(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
(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通过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
2.角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角。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几个角?请你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像图上这样摆好,然后找到左下方的这个角,用手指一指,并用眼睛仔细看看它的样子,有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角?
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直角)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直角。
通常我们会在直角上标上一个这样的符号 ,这就是直角符号。
请大家在找到的'这个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2.出示纸工袋。
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几个角?
请你找到这个角?将这个角与正方形纸上的这个直角重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角一样大,说明纸工袋上的这个角是什么角?请你也标上直角符号。
3.请你拿出这样的三角尺。
看看三角尺上的角,你能找到直角吗?
谁能上台指一指。
这三个角都是直角。
4.猜猜看,这三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可以怎样来验证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5.请你拿出另一把三角尺,你能找到直角吗?谁上来指一指。两把不同的三角尺都有直角,这两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
6.我这儿有一个大的三角尺,你们尺上的直角和它一样大吗?点名上台比一比。
7.刚才我们比较了那么多的直角,你有何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二)折一折
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
师: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直角吗?我们可以用它折出一个直角,请仔细看。你能这样折一折吗?
每人按要求折纸,并在折出的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小组4人比一比折出直角的大小怎样?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三)找一找,比一比。
1.判断是否是直角。
请各组组长将自己的数学书放在小组中间。
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你准备借助怎样的工具呢?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先说方法,再动手试试。)
比一比哪组想的方法多?汇报,展示。
2.刚上课时,我们在正方形纸上找到一个直角,那其他三个角是怎样的呢?
请组长将你的正方形纸放在中间,每个人比比靠你最近的角,然后把结果告诉组长。
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怎样的?
那长方形呢?纸工袋放中间,再进行比较,组员把结果告诉组长。
3.那你能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吗?学生活动,汇报。
(四)做直角。
1.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拼,看看哪组想的方法多?要求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拼出的是否是直角。
2.再请各组拿出闹钟,在钟面上拨一拨,看看钟面上几时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3.同桌拨完,互相验证,汇报。
(五)画直角。
1.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
要求:在点子图上任选一点作为直角的顶点,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准这一点,然后沿着三角尺直角的两边画去,这就是一个直角。
2.请组长拿出点子图,大家动手画。展示各组图。
指出:直角的位置不同,但都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1.这里有三个钟面,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组成了一个角,你能看出哪个是直角吗?哪一个比直角大,那一个比直角小?
指出:第2个角比直角小,叫锐角。第3个比直角大,叫钝角。
2.出示活动角,转一个直角,这是什么角?请你用活动角也转一个直角。
用活动角转一个锐角,锐角比直角怎样?
回到直角,转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怎样?
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怎样的角是钝角?
3.想想做做4
先看看,看不出来,就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一比。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5
你能看出第一副图中哪个是直角吗?标上直角符号,你能照样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吗?
你能看出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哪些是钝角吗?
2.想想做做6
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给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打勾。
3.想想做做7
在右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各组1号找直角,2号找锐角,3号找钝角,4号当裁判。全班汇报。
五、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单元是总复习部分。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讲解,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小学数学总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担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切实做好这一单元的教学。
一、特点分析
总复习是分两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点:
1.复习的内容集中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并且在编排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复习,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的线索清晰
本单元的复习用醒目的黑体字,以标题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复习的五部分内容。这样以标题作为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所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根据这些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不同:
1.复习的导向不同
复习的导向关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对,才能避免总复习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个标题是“应用题”(小华买了一颗纽扣用了6角钱,买了一根针用了3角钱,他买东西用了几角钱?),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新教材将“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体实际问题,作为“用数学”的问题,是以现实情境图示的方式呈现的。如121页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呈现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复习的目标不同
原教材的总复习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新教材不仅停留在巩固的基础上,而且在知识领域中进行了延伸。表现在以下两个复习中:
(1)在“认识钟表”的复习中,引导学生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在此复习中,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如117页第6题),另一方面,通过练习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如120页第9题,说一说,大约是几时)。
(2)在“用数学”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
通过前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要解决“现在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车”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又如,121页11题,画面上画的是9个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时又跑来几个小朋友。如果只看画面,无法确认又跑来几个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知道“又来了9人”,利用这个信息,从而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含义及数的组成。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准确地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
4.会看整时和半时以及接近整时的钟面。5.能合理地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6.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理念
本单元教学要充分体现新理念:
(一)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复习知识生活化,要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复习知识动态化。
(二)数学学习要及时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反思包括过去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对学生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反思后,我们就能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来。可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复习时要通过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数学学习要主动建构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课程应侧重于“学科的结构”。他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有四个目的:第一,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加理解”;第二,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第三,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的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第四,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间的差距。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都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这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是系统的,有条理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应付与处理学习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内在知识系统。认知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经验系统,也就是知识结构,它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二是心智操作系统,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认知操作方式,它是获得新知识的操作基础。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之前,数学知识内容及智力活动方式在学生头脑中按照一定关系或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系统,这就是学生该学科的认知结构,这时候的认知结构是零散的,复习教学就是要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认知结构。
要优化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整理的结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这个建构过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传统的课程,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价值成为附属,可有可无。这样教学,虽然强化了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鲜明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强调既要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全面,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2.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从生命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我们也不是复印机,启动按钮,即可出现数张一模一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也许整理的结果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一种可持续发展,无终点。为了自身的发展,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便需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会复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的盲点。对于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对于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学过,听不听无所谓。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呢?
(一)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回忆,是上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忆”是独立完成的过程,“忆”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1.借助目录进行全册知识的回忆。
目录是教材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整理学习内容,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要点。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因此,可借助目录引导学生自主地复习。如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你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借助目录可知所学九个单元的内容:(1)数一数(2)比一比(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11-20各数的认识(8)认识钟表(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借助课题进行单元知识的回忆。
看目录所列的课题,回忆课题里面的知识内容。如看目录第三单元的课题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可知,这个单元包括1-5数的概念和计算两部分。看小课题是: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可知,数的概念复习的重点包括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和数的组成。
(二)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1.自主梳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知识,但有些知识无条理性,堆积得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用时无法提取。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很容易提取出来。因此,要引导学生将平日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梳理为系统的知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梳理,是复习课的重点,就是将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相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二是把不同的知识点分开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其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分类“,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学生自己找出分类的标准,按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如在全册教材的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学习内容可以怎样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分为五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5.分类;有的同学分为四类:1.数一数、比一比2.、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4.分类。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分类,可以引导学生看总复习进行分类,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又如在“认识图形”单元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怎样分类?学生整理知识的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类整理,有的同学可能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正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圆柱的两个平面各是什么形状的)分类整理。这样,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剖析知识的分化点,求同存异,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主动建构。
梳理之后,如何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需要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
⑴捕捉联系,画图建构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图形学具进行整理,有的同学整理成如下的网络结构。这一结构能清楚地反映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有的同学整理成树状结构。这种结构能清晰地反映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图形这一棵树上“生长”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个“大枝权”,然后从立体图形这一“枝权”上生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个小“枝权”,从平面图形这一“枝权”上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个小“枝权”,形象清晰,不易遗忘。
⑵相互比较,列表建构
有的同学列表进行比较,使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这样,学生亲自理一理,试着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是复习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简单应用,夯实基础;第二层次,综合应用,解决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习题,通过有效地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
要现实性。要冲破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束缚,挖掘社会生活的数学教育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开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认识图形”复习中,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这些图形表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情境中能辨认这些图形。可以出示情境图,图中有许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又如,用课件演示家庭布置图,看一看,在我们家中有许多物体,你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冰箱、彩电、电视柜、书、写字台的抽屉是长方体,落地灯的灯柱、笔筒是圆柱,台灯和足球是球。)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情境。要有开放性。在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各得其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选择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习题供练习时使用。教师出示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荡秋千,有的玩翘翘板,有的玩滑梯,有的跳绳。图中还有花、树、鸟等。要有综合性。复习的面要广,要关注全册教材的知识点。如上面的一道题,涉及到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三方面的内容。
要有实践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 3时5:30 9:00 6时半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8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8时刚过一点。
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学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8,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8,不是正好指着8。
(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8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8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是8时刚过一点。
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8时或8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
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题卡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
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学生汇报:39人。
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学生高兴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
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师: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吗?
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对学生予以肯定。
(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得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根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4.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有趣的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而改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麦当劳的广告。
师:刚在看广告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你们为什么笑?
生:坐在摇椅上摇,一会儿能看到麦当劳的标志,一会儿又看不到。
师:那他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时候又看不到呢
生:当摇椅摇在高处的时候,他看得到,当摇椅摇在低处的时候,他就看不到,因为他的视线被墙壁挡住了。
师:恩,这位同学讲得真好。是的,在刚才广告中,摇椅摇在低处时,宝宝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阻挡,所以他就看不见麦当劳的标志,而当摇椅摇到高处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宝宝就能看见麦当劳的标志了。看来我们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一天,住在一楼的淘气来到窗前,他想看看外面的停车场,他能看到吗?
生:不能。他的视线被墙挡住了。
师:那墙就是一个障碍物,对吧?
师:可是淘气真的很想看见外面的停车场,他应该怎么办?
生:爬楼
师:聪明的淘气也想到了,他赶紧爬上去,他总算能看见外面了,那他到底都能看见墙外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
师指墙角边的那辆车:这个位置三楼的淘气能看见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因为他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遮挡。
师:那他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自己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同桌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
这其实就是淘气的一条视线,眼睛就是观察点,围墙上的一点就是障碍点,是虚线。
学生充分发言后(边说便在图上标注出来并指出可观察的范围)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淘气的观察范围的?
生:
师:我们把淘气的眼睛作为观察点,围墙的右上端作为障碍点,把两点用虚线连接起来并延长,这条视线的右边就是淘气的观察范围。
师:可是淘气还想看到剩下的这几辆车,他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找找四楼五楼淘气的观察范围。
指名画,并说出画法(发现三条视线的观察点不同,障碍点不变),找出可以看到的范围。
师:观察三条淘气的视线及淘气的观察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生:淘气站得越高,他看到的车子越多,他的观察范围越大。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淘气的观察范围和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谁能试着总结一下。
生: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师:原来观察的范围会随着观察点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也难怪唐代诗人王之涣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解决了淘气的难题之后,我们一起到科技馆看看。
科技馆就在左边的大楼上,你们看见了吗?
我们坐车来到来到一这个地方,能看见科技馆。
生:能。
师:大家都说能,怎么证明呢?
生:画淘气的视线。
师:好,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来画。
我们的车缓缓向科技馆驶进,来到位置二的地方,我们还能看见科技馆吗?谁能来说一说。
师:好,谁能来描述一下,车从一开到二,我们看到的科技馆大楼是如何变化的?
师:那你能看出来,在这道题中,我们的观察范围又和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
生: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的远近有关,观察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观察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观察范围与观察点的高低及远近都有密切的关系,那你们有注意过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吗?当我们在路灯下来回走动时,我们的影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
师:是不是一下长一下短的呢?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研究了下面这道题,你就会明白了。
独立完成
师:指名画,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灯泡是观察点,……
师:那影子在什么地方?
师:为什么影子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生:影子应该是光线到不了的地方,是盲区。
师:恩,真棒。
师:
那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的距离与所形成的影子有什么关系,你们得到结论没有,把结论读出来。
生: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
师;反之,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能解决路灯下影子变化的现象,还能解决发生在太空的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很有名的日蚀现象。
(课件演示)大家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有只小老鼠躲在一堵墙的后面,有只猫在墙的前面吃食,小老鼠在哪个位置是安全的呢?(生试着指一指)那么小老鼠的安全活动区域是哪些范围呢?你们能帮助老鼠画出它的安全活动范围吗?动手画在答题纸上。
展示汇报。
那小猫稍微移动了自己的位置,这范围还是安全的吗?看来猫鼠大战又将掀开精彩的一页了。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本节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看在太空中我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呢。(课件出示月食日食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研究,里面的奥秘会让你喜欢上的。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二.学情分析:
我跟班上来的,对我班学生也比较了解,我班有47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尺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第一关
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1/3。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4/5。
(3)男生人数的5/6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2.第二关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重有35kg。他的体内水分是多少千克?
3.师小结:同学们对于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
二、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出示例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kg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二)画图分析,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每当遇到这样的题,我们常规作法是什么?(找到关系句,画出单位“1”,画图理解,写出等量关系式。)
(1)问题中最关键的句子是什么?
(2)从“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3)哪个量是单位“1”?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4)列出等量关系式。
单位“1”的量×对应分数=对应量
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三)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1)在等量关系式中,哪个量是未知的,哪个量是已知的?
(2)学生尝试完成。
预设有3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设小明的体重是×千克,列出方程,解出×。
方法二:根据: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则: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5
方法三:根据份数的方法。28÷4×5=7×5=35(kg)
(四)回顾反思,沟通不同方法
(1)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35×4/5=28
(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单位“1”相同,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同。但一道是已知单位“1”,一道是未知单位“1”)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完成练习八第1题和第3题.先自主解答,再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八第2题.做完思考:“鲜牛奶250ml”这个条件与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3、完成练习八4题。本题有几个要求的问题?有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筛选的?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2、作业:第39页练习八,第5.6题。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开始的训练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在关键字词句下划上重点标记”这一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时常出些“陷阱题”“刺激”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
数学是充满模式的。现代 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清楚地表明:专家之所以能很快地通过知觉找出在某一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因为他具备迅速地把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检索出来的能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地识别问题的模式,就能很快地收敛思考问题的范围,为正确选择问题解决思路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不善于利用等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即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这方面就属于模式识别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变式训练是一良策,学生可以从题目的变更中了解与应用问题密切相关的术语,而且通过背景的变换,达到强化模式的目的。在采用变式训练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引导学生实现模式识别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有一定归类和上升为数学思想的能力。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像小学数学经常会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四、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只有通过概括才能上层次,概括的层次越高,迁移的半径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 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五、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头饰、萝卜图片、信箱图片、“一休”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我们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今天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练习)
看谁能做到又对又快地口算。
(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口算基本功训练。一共设计了十三种形式,练习内容注意多样性、阶梯性和趣味性。)
1.练组成:
口算要算得又对又快,必须记熟数的组成,齐练2—10各数的组成。
(1)对口令:
练习2~5各数的组成。
(2)口答:
①7的组成有哪几组?
②9的组成有哪几组?
(3)打手势:
练习6和8的组成。
(4)打手势说组成:
边打手势边说10的组成。
2.板演:
今天,“一休”来到我们班,它要看看你们学习得怎么样,给你们出了几道题,谁来做?(贴“一休”图,并板书下面各题。)
3○4=7 6+4=□ 7+3=□
8○2=6 □+□=□ 7-3=□
□-□=□
□-□=□
3.读题计算:要求读准题、算对数。(投影)
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
4.悄悄算:(投影)
(单号组同学先算,把得数悄悄告诉同桌同学,同桌同学同意他算的结果,就点点头;不同意,就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再带大家讨论谁对谁错。做几道题后,换双号组同学计算。)
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
5.订正板演,并提问:
(1)第一组题3、 4、 7各叫什么? 8、 2、 6各叫什么?
(2)第二组题为什么6+4等于10,而4+6也等于10呢?10-6=4是怎么算的? 10-4=6是怎么算的?
(3)第三组题“+”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
注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做题前要先看符号,是“+”时,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是“-”时,减几就从被减数里去掉几。
6.打手势算:(投影)
老师说出10以内加减法题共10道。学生打手势表示口算的结果。
7.对口令:(投影)
老师按投影的题,说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同学说得数,要求脱口而出。
8.游戏——“评选优秀邮递员”:
黑猫和白猫是邮递员,由两位学生扮演。每人送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题。谁先算出这道题得几,就把信投进贴在黑板上的编号是几的信箱里。送信时,谁投得又对又快,谁就是优秀邮递员。
谁当黑猫?(发黑猫头饰让学生戴上。)
谁当白猫?(发白猫头饰让学生戴上。)
比赛结束,检查后给获胜者发奖。
9.视算:看算式写得数。要求看准题,写对得数。视算题是10以内加减法题,共8道。
10.听算:听题写得数。要求听准题,写对得数。听算题是10以内加减法题,共8道。
11.游戏——“拔萝卜比赛”:
白兔和灰兔比赛拔萝卜,由两位学生分别当白兔和灰兔。老师说10道题,谁先算出得数,谁就到黑板前面来拔编号是几的萝卜。拔得又对又多的获胜。
谁当白兔?(戴白兔头饰。)
谁当灰兔?(戴灰兔头饰。)
比赛结束后,给获胜者发奖。
12.速算比赛:
计算课本上的式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题目见课本第46页第10题,共20道题。
完成后订正,评出前五名并发奖。
13.智力竞赛:看谁最能动脑筋。
(1)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几道?(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差是3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
这节课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做到计算正确,得数脱口而出。我们还没有达到要求,今后还要加强练习,争取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正确、迅速地口算。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优秀数学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
毛线11组,纸条11组;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学生文具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
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7、8、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
教师出示一本书,问:谁知道这本书的这部分(师沿着一个顶点向两边摸,手势指出两条边所夹着的部分)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几何图形。 (板书课题:角)
老师挑选了几件物体,你能说说看,这些物体的角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书、剪刀和钟面:让学生逐一指出书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丰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把刚才电脑投影的实物体逐渐去掉颜色及其他非本质的东西,只显露出角,明确指出这就是角)。
3.角的特点。
(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钟面形成的角为例)一个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点和2条线)
对,这个点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扇动3次:出现顶点)由顶点引出的2条直线叫作角的边。(扇动3次:出现边)
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题】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 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 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 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小结】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 课本P 5做一做1、图书馆里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馆里有故事书多少本?
【提高练习】
1、先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综合式计算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个数的3倍少12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课本P8 练习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小张有8张10元的。小王有18张2元的。 ?
【拓展练习】
1、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只要求列式不计算)
(1) 过年了,小兰用压岁钱为自己的小图书馆购买了一批课外书。小图书馆有2个书柜,每个书柜有6层,每层放了15本书。现在小兰的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书?
(2)
2、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 (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 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二位 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三位 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
(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
(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
(5)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过程。)
③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4.量物。
(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讨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验: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交流该读作多少。
讨论:离哪个刻度线比较近,大约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测量物体,在操作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与创新。)
三、巩固练习。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3题,先估计,再测量。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样?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八书P48到50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用分析法分析,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P48先出示(1),练习后说说分析过程
板书:鸭的只数-鸡的只数=鸭比鸡多的只数
2、改变上题,学生自己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反馈
3、P48练3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式:
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人数
●变式练习
1、滨海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2人,四年级有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少年宫有合唱队员60人,舞蹈队员42人。合唱队员比舞蹈队员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将“合唱队员60人”改变,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综合练习
1、P48练5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解答。
2、P49练8指名说说。
(二)
●基本练习
1、P49练10(1)出示后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第二小组平均每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
2、P49练10(2)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说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
1、P50练11、12、13先练习,后反馈比较基本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
2、P50练14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3、P50练15,先补充,再计算。反馈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 )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 ?(3个 )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3)练习巩固
①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学生自学例8.
(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
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
(2)指导看书,填空
教师板书:
4.教学例9.
(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
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
b、 里面有几个 ?
板书:
5.练习巩固.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1)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
(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分数.
2.写出下面各分数.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判断:
(l)4个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 ).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 )
(4) 中包含着11个 .( )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教学内容:
第71-72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出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两个图形面积大小。
学生观察,讨论,猜测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相应操作。
(剪切、平移、对于图2加xy原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平移至相应位置)
将两个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非常明显可以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白板:同时出示两个图形的转化过程,要学生小结比较特殊图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师生小结: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原来的复杂,转化后简单便于比较)
二、回顾转化实例,感受转化的价值
师引导: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列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分数小数计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要求回答这些图形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拖动原始图形,转变成新的图形。
白板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回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是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加减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师小结:转化是一种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了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尝试用什么方法?
应用白板进行新课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进行操作,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得到结论,教师在课前的课件制作中也可以尽量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层练习,运用转化的策略
第一次:空间与图形的领域
1、练一练1
白板在方格纸上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比较简单。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方法。师在白板上根据回答移动边,最后拼成规则图形。
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有没有简便方法?
学生计算后,再让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把精确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
2、练习十四 第二题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让学生各自看图填空,学生解决问题后,指名学生到讲台上说说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么转化的。边说边用笔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题的图形要先旋转,再移动,让图形与方格纸重合。
3、练习十四 第三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到白板前进行操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进一步指出转化策略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 数与代数的领域
1、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
2、指名学生回答后,出示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数的和吗?
3、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能不能根据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
4、师生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我们想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5、练习十四 第一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白板出示分析图,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明确数的时候可以根据图一层一层地数。
启发:如果不画图,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在白板上指图提示学生,产生冠军,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
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四、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本课练习大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共同探索,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简单,可操作性强,学生可以到白板上进行实际演示,非常直观。
五、拓展练习,巩固转化的策略
1、立体图形中,我们有没有用到过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2、你能不能求出灯泡的容积?
【教学目标】
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15。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
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
2、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 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具准备】多 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故事“夏禹与龟”
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
3、出示课题:幻方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
二、探究学 习,合作研讨
(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
出示1个幻方:
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
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断幻方
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
(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
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
(1)同桌讨论
(2)交流反馈
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 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 ,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
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
(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
(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4)交流反馈
(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
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设计意图】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出示:0、1、2、3、4、5、6、7、8
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
2、欣赏幻方
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 全课总 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 ,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
【板书设计】: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 不重复
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15
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设计意图:在设计的时候我想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咬文嚼字,比如书上是这样写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在品味这段话时,有些学生会注意到“一般”这两个字,从而提出“为什么一般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不用质因数去除行不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向别人求教、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数去除,不过习惯上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语言是非常严谨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 )12,12是3的( ),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是 ,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 )。③10的约数有( )。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现在来看两个数的约数。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找出8、12的约数来。
(2)观察并回答。
①有无相同的约数?各是几?
②1、2、4是8和12的什么?
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几?知道叫什么吗?
(3)归纳并板书
①8和12公有的约数是:1、2、4,其中最大的一个是4。
②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8 1 3
2 4 6 12
8 和12 的公约数
(4)抽象、概括。
①你能说说什么是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吗?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6页里有关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2.学习互质数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组数的公约数来: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这几组数的公约数有什么特点?
(3)这几组数中的两个数叫做什么?(看书67页)
(4)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质数是一个数,而互质数是两个数的关系)
3.学习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复习的第2题,我们已将18和30分解质因数(如后)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从18和30分解质因数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约数吗?
②18和30的公约数就必须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③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有哪些?
④18和30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是哪些?(1、2、3、6(2×3))
⑤最大公约数6是怎样得出来的?
(4)归纳板书。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6是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
(5)求最大公约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为了简便,我们把两个短除式合并成一个如: 18 30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并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最大公约数?
④为什么不把商也连乘进去?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讲每步是怎样做的,最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8页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四的1、2、3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
2.做练习十四的12*题。
课后反思:教学"求最大公约数",课本共安排了三个例题及一个"做一做",教学时,当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之后,让学生讨论质疑其它二例时,学生A就提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差。"教师问:"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说:"按照课本的三个例题: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6;90和72的最大公约数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约数是20。"还真是呀!学生们很惊讶,教师了解到学生错误结论的由来,但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首先肯定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精神,接着又向学生指出:"是巧合呢,还是真有这样的规律存在呢?"学生为了验证,纷纷举例演算,就连平时较少开动脑筋的学生,也算得很起劲。过了一会,小B第一个发现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约数就不是它们的差。教师又及时把这一信息交给学生,学生的研究热情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下课了,大家的讨论还在继续着,并且乐此不疲。他们为了探求"规律",愉快地做了几十道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师创设的途径中,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孜孜以求,为学业成功更努力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思想,我精心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始终在我设计的具体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验上下空间位置关系。
引入课题
通过摸一摸自己身体的上下器官,让学生充分体会自身的上下,以便揭示课题。
新授课
我创设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很快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动物们为大树爷爷过生日,让学生说出: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培养学生的按顺序观察的习惯。当学生说到谁在上面,谁在下面时,我给与纠正:在表达位置与顺序时,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说谁在上,谁在下,应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紧接着通过抓住孩子的个性,也在掌握上下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帮小动物找家这一活动,特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孩子学习劲正浓时,让孩子愿意且乐于动手摆的环节,“我说你摆”这一环节。能勾起孩子的思维,也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以便提高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随之以游戏的形式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我说 “上”,学生在下面拍,我说“下”,学生在上面拍。这一环扣一环的情节,让学生在玩中体会“上下”的位置顺序,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感性信息,体会上下的相对性。由于以上环节扣得比较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为了不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好的对上下有所掌握,让学生欣赏南京长江大桥,先让小组之间互相说说大桥上下物体的位置关系,以便学生更好地对上下的掌握。以上几个环节我认为条理比较清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在有声有色的教学中,抓住学生平时爱画画的特点,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拿出笔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的环节。这幅画且能表示上下位置关系,然后拿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说说自己的构思。整节课接近尾声时,给孩子布置作业:下课后观察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下位置关系表示。这一环节更好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我认为还比较成功,但是还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以创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学目标:
进一步利用平移、旋转的知识把七巧板各图形拼成鱼图。
教学过程:
一、 独学:请观察下图,同位说一说第2个三角形是由第1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再说一说第1个三角形是由第2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二、对学、群学
1.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2.我有多种方法得到的
三、群学:(巩固提升)左图是被打乱的4张图片,怎样才能还原成右图?
四、检测:P88第1、3题。 文章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 搭一搭 》这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本课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是重点,。能根据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有具体图形观察,比较形象直观,而由形到立体图形则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障碍:
⑴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有的已遗忘,所以课前有必要进行复习。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立体图形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结合直观图形、深入浅出的分析。
动机兴趣:
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手段:
1、采用情景教学法;
2、“摆——画——议——讲”结合法;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充分运用了教具、学具、课件等手段,直观形象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2、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
此问题的出示,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复习的同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导入,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
1. 师:老师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摆好并画出来吗?指名演示。集体订正。
2.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三个面的形状。
3、交流汇报
师:有没有小组摆得 不 一样的,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上面:左面
4、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小组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 出示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2、再出示2个方向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一猜有几种。再搭一搭,验证。
3、归纳小结。
三、尝试应用,深化认识
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给出两个方向(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立方块?搭一搭。
重视课本问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总结反馈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85204
72987366
32463796
43426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101页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里,除数写在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101页例8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指导做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84=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6396789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六、板书设计.
乘、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除法。
2. 使同学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考虑的水平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同学在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杨老师在南京城内看到很多这样的卡通画,(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你们知道它是谁?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再来回顾一下十运会的精彩局面,好不好?(电脑播放十运会电视节目片头录像)
师:“金麟”想出几道口算题,考考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
逐题出示下面的口算,同学口答。
40 ÷ 2 = 18 ÷ 6 = 200 × 4 =
42 ÷ 2 = 80 ÷ 4 = 75 ÷ 3 =
其中80 ÷ 4,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同学口算75 ÷ 3时,速度明显变慢了。
师:有点难吧,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用笔算的方法再算一遍。(同学计算)
反馈时,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作业。并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2”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第一道例题。
(1)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金麟”对大家的表示非常满意,接下来请看“金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竞赛。(播放游泳竞赛视频)
师:这是游泳接力赛,参与竞赛的每个队有4名队员组成,他们共游了800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
师:你会列式吗?
同学列式,教师板书。
(2) 在交流中掌握方法。
师:这道题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口答,电脑出示相应的口算方法。
① 因为200 × 4 = 800, 所以800 ÷ 4 = 200;
② 8个百除以4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③ 因为8 ÷ 4 = 2,所以800 ÷ 4 = 200。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知道,平均每人游了200米。其实这个竞赛项目的名称就叫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
(3) 在练习中巩固算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这里有四组口算题,我们先看第一组题,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吗?(同学口答)
师:后面的几组题你会口算吗?(同学口答)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小声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先让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2. 教学第二道例题。
(1) 创设情境。
师:课前,“金麟”告诉杨老师一条信息:十运会期间,南京有一所学校,专门组织了986名同学集体观看了竞赛,他们平均分坐在红、黄2个区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平均每个区坐了多少名同学?
师:你会列式吗?(根据同学回答,板书:986 ÷ 2)
师:看看这道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我们以前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揭示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估算。
师: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个区大约坐了多少名同学吗?
同学估算,并说明理由。
(3) 笔算。
师:平均每个区到底有多少名同学呢?我们可以通过笔算得到结果。大家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在计算的过程中,假如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同学尝试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计算的?
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在实物投影仪上反馈。
师:说得非常好。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竖式?
同学说每一步计算,教师板书。相机提问:
① 先算几除以几?
② 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③ 余下的“1”怎么办?(1个百当作1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成18个十)
④ 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 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
师:同学们非常棒。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它们的商大约各是几百多?
同学口答。
师:算一算,它们的结果是多少?
同学独立完成,互相说一说自身是如何计算的。
集体反馈。
(5) 小结。
师:请大家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 笔算练习。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金麟”给我们带来的游泳竞赛。“金麟”还为我们准备了一场110米跨栏的竞赛。听到110米跨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生:刘翔)
师:看刘翔的竞赛,先要买门票。能正确算出门票上的题目就可以观看竞赛了。同学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后两题,然后集体反馈。
2. 数学医院。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买到了门票”,不过我看见还有个别同学因为自身的一时大意将题目做错,没有买到门票。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找错在什么地方,好吗?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错误的计算,集体订正。
3. 说说体会。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竞赛。(电脑播放刘翔获得110米栏冠军的竞赛实况)
4. 实际应用。
师: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的竞赛,其实也饱含许多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瞧,这些叔叔阿姨们正在为羽毛球竞赛准备竞赛用球呢。(电脑出示问题情境)你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吗?
生:一共有732只羽毛球,每个纸筒里装6只,现在有120个纸筒够装吗?
引导同学得出:
(1) 120 × 6 = 720(只),732 - 720 = 12(只);
(2) 732 ÷ 6 = 122(盒),122 - 120 = 2(盒)。
让同学结合算式,说说每一种算法的考虑过程。
5. 拓展提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棒的表示,“金麟”非常高兴,想与大家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你们愿意吗?
电脑出示:
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猜出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吗?
同学猜数,并交流考虑过程。
四、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任选3题进行计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页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正方体,认识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 能够动手制作正方体的模型。
3. 培养探究能力、归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生活中的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正方体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一)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点
1. 分类:媒体演示
2. 初步认识:顶点、棱、面
生操作:顶点,手指点一点
棱,手指画一画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较中引入
1. 辨析: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点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结并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二、探究正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
1. 导入: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有各自的特点,填表。
2. 探究
师:我们下面来重点研究正方体的顶点、棱和面的特点。
(1)猜想:搭一个正方体需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说说准备怎样搭?
(3)验证:动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选用了()根小棒,()个小球来搭。
②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体演示:搭正方体的过程。
(6)小结并板书:我们可以用8个小球,12条一样长短的小棒搭一个正方体。
想一想:8个小球就相当于这个正方体的什么?小棒相当于正方体的什么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体,还缺几个小球?几根小棒?
(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残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个小正方体
①猜想:至少用这样的几块小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②小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③交流:用()块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3)描一描:把正方体的每个面在白纸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图形?有什么关系?
三、练习提高
1. 填空
(1)正方体有()个面,每一个面都是()。每个面都有()个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个正方体,一共需要()根同样长的小棒,()个小球。
2. 下面哪些图形是正方体?
说说:为什么(2)、(3)号图都不是正方体?
3. 下图中,要想搭一个正方体还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
师:试一试把这两个正方体补画完整。
4.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09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学生记录。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课前与学校卫生室联系,调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较弱的同学的建议,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利用多媒体出示“班级图书角情境图”。学生自己观察,独立完成。对要增添的书的建议,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这道题以作业的方式完成,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二年级全体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明确长时间看电视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卫生。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 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 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 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 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 试着做一做。
(2) 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 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 试一试
(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 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通过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
2.角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角。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几个角?请你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像图上这样摆好,然后找到左下方的这个角,用手指一指,并用眼睛仔细看看它的样子,有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角?
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直角)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直角。
通常我们会在直角上标上一个这样的符号 ,这就是直角符号。
请大家在找到的'这个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2.出示纸工袋。
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几个角?
请你找到这个角?将这个角与正方形纸上的这个直角重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角一样大,说明纸工袋上的这个角是什么角?请你也标上直角符号。
3.请你拿出这样的三角尺。
看看三角尺上的角,你能找到直角吗?
谁能上台指一指。
这三个角都是直角。
4.猜猜看,这三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可以怎样来验证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5.请你拿出另一把三角尺,你能找到直角吗?谁上来指一指。两把不同的三角尺都有直角,这两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
6.我这儿有一个大的三角尺,你们尺上的直角和它一样大吗?点名上台比一比。
7.刚才我们比较了那么多的直角,你有何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二)折一折
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
师: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直角吗?我们可以用它折出一个直角,请仔细看。你能这样折一折吗?
每人按要求折纸,并在折出的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小组4人比一比折出直角的大小怎样?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三)找一找,比一比。
1.判断是否是直角。
请各组组长将自己的数学书放在小组中间。
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你准备借助怎样的工具呢?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先说方法,再动手试试。)
比一比哪组想的方法多?汇报,展示。
2.刚上课时,我们在正方形纸上找到一个直角,那其他三个角是怎样的呢?
请组长将你的正方形纸放在中间,每个人比比靠你最近的角,然后把结果告诉组长。
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怎样的?
那长方形呢?纸工袋放中间,再进行比较,组员把结果告诉组长。
3.那你能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吗?学生活动,汇报。
(四)做直角。
1.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拼,看看哪组想的方法多?要求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拼出的是否是直角。
2.再请各组拿出闹钟,在钟面上拨一拨,看看钟面上几时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3.同桌拨完,互相验证,汇报。
(五)画直角。
1.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
要求:在点子图上任选一点作为直角的顶点,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准这一点,然后沿着三角尺直角的两边画去,这就是一个直角。
2.请组长拿出点子图,大家动手画。展示各组图。
指出:直角的位置不同,但都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1.这里有三个钟面,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组成了一个角,你能看出哪个是直角吗?哪一个比直角大,那一个比直角小?
指出:第2个角比直角小,叫锐角。第3个比直角大,叫钝角。
2.出示活动角,转一个直角,这是什么角?请你用活动角也转一个直角。
用活动角转一个锐角,锐角比直角怎样?
回到直角,转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怎样?
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怎样的角是钝角?
3.想想做做4
先看看,看不出来,就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一比。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5
你能看出第一副图中哪个是直角吗?标上直角符号,你能照样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吗?
你能看出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哪些是钝角吗?
2.想想做做6
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给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打勾。
3.想想做做7
在右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各组1号找直角,2号找锐角,3号找钝角,4号当裁判。全班汇报。
五、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内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
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
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
4、上楼与下楼:……
补充楼层,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米表示什么呢?为什么?
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么,—10米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
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
你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么?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二、分一分、数一数:
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
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么?
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法。
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求的结果。
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
2、移一移,数一数:
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观察后说说你能把它变成长方形吗?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数一数,算一算:
(1)、出示池塘图。观察该池塘边的特点,说说你想怎么求它的面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
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
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
(2)、观察树叶图,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它的特点来更方便地数面积吗?
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页上的方格纸上,描画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
交流,得到:通常我们学生的手掌面积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
三、全课小结:
现在你知道怎么求一些较复杂图形的面积了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