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学校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01-30

地震是板块运动的非同步漂移引起的板块间相互挤压造成的,这是属于自然现象,在面对地震时,我们要有避险自救的意识,下面就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学校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是人员密集型场所,假如你在学校里,避震应注意以下几点:

1、震前合理预防

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应急避震常识;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 和场地;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经常组织师生进行演练。

2、 震时科学应对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师生的冷静与果断。

正在教室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师生们可以迅速抱头、闭眼、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决不可乱跑 涌向出口或跳楼,地震后要在教师指挥下或按平时演练的要求迅速有序地向教室外面转移。撤 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要注意有序通过。

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 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3、做好自我保护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 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 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知识拓展: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科学统计数据显示,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生命能够坚持的时间:没有氧气可坚持5~7分钟,没有水可坚持5~7天,没有食物可坚持15~30天。

但是,地震发生后,人被埋压在废墟之中时,身体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同时,由于被埋压,一般都会受到外伤,身体出现创口,可导致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些病菌往往会在侵入人体三天后发作,造成创口感染,极易致人死亡。

另外,人被埋压后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四肢、臀部等肌肉丰满的地方容易出现组织坏死,导致“挤压综合征”,严重威胁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的时间越早,幸存者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前三天的救援对于减少伤亡尤为重要。因此,国际上通常将72小时作为灾害中被埋压人员生命的临界点。

地震自救避震常识:

第一,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第二,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第三,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震后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措施:

1、通风最重要。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要想在地下存活超过72小时,必须使空间通风。因此,人在被埋压后首先要找到可使空气进入的缝隙,并采取抠、挖等方式尽量使缝隙扩大。

2、水和食物是生命之源。人被埋压后利用自己的尿液代替水来维持生命是较好的办法。因为在人的尿液中,96%的成分是水,可以用来给身体补充水分和盐分,维持生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寻找食物和水。

3、懂得自救、保存体力和树立信心是创造奇迹的重要条件。在地震中受伤,不要被动等待。如果还能活动,可以先给创口止血;如果出现骨折,用腰带、衬衣等进行简单固定;听到有人经过时呼救,或者用砖块等物体敲击管道、墙体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要保持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救。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地震预防知识和措施


在地震等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是最重要的,另外,平时也应该关注防灾常识,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素质。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地震预防知识和措施”,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在地震临近时,应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的规定,不造谣传谣,不盲目逃乱,正确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地震预防知识和措施(一)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地震是地球上板块活动不断所产生的自然灾害,一般分为地震前、地震时和地震后三个阶段。了解地震的地点、规模、震级等信息,对于地震风险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地震防范意识:

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和居民如何保护自己、逃生和应急救援等知识。

  3.加强建筑防震能力: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抗震设计原则,如使用抗震材料、采用抗震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4.加强设备和物品固定:

家中的家具、电器、书架等应固定好,以减少在地震发生时的伤害风险。

5.加强地震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

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能够尽早发现地震,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或者是紧急疏散等。

6.对于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应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研究,及时补充和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加快组织救援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救援工作等。

7.关注气象预报和气象新闻,及时收听地震信息和防灾减灾知识,随时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可能产生的灾害。

地震预防知识和措施(二)

1.地震预防常识

(1)发生在地球内部的震动形成地震,地震会造成房屋毁坏,道路崩塌,引起火灾和水灾等,对人类带来巨大破坏;

(2)地震不能预测,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制定应急预案,保证生命安全;

(3)地震要尽量远离窗户、落地窗、玻璃幕墙等可以破碎的场所,避免被砸伤;

(4)在地震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和混乱,尽量找到安全的避难所避险。

2.地震预防措施

(1)建筑物要采用耐震设计,钢筋混凝土等耐震材料建造,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对于老旧房屋的加固改造,需要采用专业技术和耐震材料,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3)地震时,在建筑物内部时要躲在桌子下等结实支撑物下;

(4)在地震后,需要及时检查房屋的安全性,煤气管道的损坏情况等,以保证人们的安全。

知识科普:甲流20问20答


甲流全称甲型H1N1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期甲流进入高发期,关于甲流,这些常识你要知道!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甲流20问20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甲流20问20答

1、甲流是什么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

其中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2、主要症状有哪些

与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

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可有畏寒、寒战。

多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甲流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4、甲流是如何传播的

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

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5、甲流潜伏期有多久

甲型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6、潜伏期是否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末期就有传染性

发病后3到5天传染性强,合并肺炎和免疫低下人群的传染期更长一些。

7、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怀疑是甲流

特征一: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

特征二:严重头痛、全身酸痛。

特征三:持续的疲乏,虚弱感。

特征四:胸部压迫感。

8、感染后如何治疗

首先要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

如果不是重症病例的高风险人群,可以居家隔离休息。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和一些缓解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改善症状。

多休息,适当多喝水。

9、哪些群体是重症高风险人群

65岁以上老人

5岁以下儿童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孕妇和分娩后2周内的产妇

免疫力低下人群

肥胖人群(BMI> 30)

10、何时需要就医

普通人: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11、治疗甲流可服用哪些药物

甲流的抗病毒治疗是有特效药的如大众所知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以及最近的新药玛巴洛沙韦。

12、哪些群体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普通人只需要控制症状就可以

13、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

不可以

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14、儿童是否可以服用奥司他韦

可以

奥司他韦颗粒剂型的药品说明书明确1岁以上儿童患“甲流”后可以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而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认为1岁以下儿童也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15、多久可以康复

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甲流是个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内就可以康复。

16、康复后可以运动吗

感染甲流后休息3至4周再运动,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风险。

17、如何预防甲流

积极接种流感疫苗,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并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18、学校如何防甲流

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卫生间、食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需等到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

19、孩子感染甲流,家长如何做好照护

尽量单间居住,减少接触。

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

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20、如何进行消毒

对甲流患者所处的环境大面积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液拖地,用空气消毒器对房间消毒。

对甲流患者用过的衣物、床单和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范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范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有趣的品生课

这一周,我们上品生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大家都热闹起来。

第一个发言的是任子梵,他说:”我发现了为什么嘴唇是红色的?“接着,大家都三言两语地说着。”为什么天空会有雷雨?”“为什么河面上会有波纹?“”为什么会有闪电?“

看来,大家都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的。

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


幼儿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之一,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玩耍和交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了解并掌握幼儿园急救常识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

一、意外摔倒:

当幼儿在幼儿园意外摔倒时,老师应采取以下应急方法:

1. 冷静和安抚:首先,老师需要保持冷静,并迅速安抚受伤的孩子,避免其感到害怕或惊恐。

2. 评估伤势:老师应立即检查孩子的伤势,确认是否需要医疗干预。注意观察是否有明显骨折、深创或头部损伤等严重情况。

3. 提供适当的紧急处理:根据伤势的性质和程度,老师可以采取简单的紧急处理,例如使用冷敷物冷却肿胀的部位、使用消毒药水处理浅表伤口等。避免使用药物或提供任何治疗超出自己能力或权限的范围。

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如果伤势严重或需要进一步处理,老师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老师应持续观察孩子的状况,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5. 通知家长:一旦孩子的伤势得到处理并稳定,老师应迅速联系孩子的家长,并向他们详细描述事故的情况,并告知孩子目前的状况。

6. 记录和报告:老师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记录下事故的细节并填写相关的事故报告表,确保有正确的记录以备后续需要。

二、呼吸困难:

1. 保持镇静:老师应该保持冷静,以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2. 评估情况: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吸气或呼气,了解他们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例如喉咙痛、咳嗽或过敏反应。

3.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孩子出现重度呼吸困难,或者在初步评估后仍不舒服,老师应立即叫救护车或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同时与医院或家庭医生保持联系。

4. 提供支持:如果孩子仍然能够呼吸,但感到不舒服,老师应帮助他们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确保他们不受攻击性的刺激,例如烟尘、过敏原等。

5. 使用紧急药物:如果孩子有严重喘息或哮喘症状,他们可能有药物管理计划。如果经过家长同意,老师可以根据计划给予孩子所需的药物,并确保正确使用。

6. 避免恐慌传染:如果有其他孩子因为突发状况变得紧张或惊慌,老师需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并尽量与他们保持镇静沟通,以避免传染恐慌情绪。

三、电击事故:

1. 立即切断电源: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比如用干燥的非导电物品将电源切断,或者关闭电闸等。

2. 观察孩子的状况:查看孩子是否意识清醒、有无呼吸、心跳等,以确保孩子的生命体征。

3. 请求帮助:尽快呼救,通知幼儿园的医务人员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4. 快速进行施救:如果孩子停止呼吸或心跳,老师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 安抚其他孩子: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还需要安抚其他孩子的情绪,保持他们的安全与稳定。

6. 保持沟通:随后与孩子的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向他们报告情况,并积极提供帮助与支持。

四、食物卡喉:

1. 镇定自己:保持冷静和沉着是帮助幼儿的首要任务。

2. 观察症状:观察幼儿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紫、无法说话等症状,确定食物卡在了哪个位置。

3. 立即引导幼儿咳嗽:尽可能让幼儿自己咳嗽,帮助他们排除食物。

4. 背后拍击法:如果咳嗽无效,则采取背后拍击法。让幼儿俯身,用力轻拍他们的背部,促使食物松动。

5. 腹部挤压法:如果背后拍击法仍然无效,可以采取腹部挤压法。让幼儿俯卧,用手掌掌根放在幼儿的胃部上方,使用适度的压力向上挤压腹部。

6. 呼叫急救: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幼儿仍然不能呼吸,应立即呼叫急救并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

注意事项:

- 在实施应急方法时,尽量避免使用力过大,以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 保持与幼儿的沟通,让他们知道你在帮助他们,并给予他们安全感。

- 持续观察幼儿的状况,及时调整应急方法,直到获得专业医疗救助。

五、外伤出血:

1. 保持冷静并安抚孩子:老师应保持冷静,以避免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焦虑。用温和的语言和表情来安抚孩子,告诉他们会帮助他们处理伤口。

2.阻止出血:用清洁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直接轻轻压在出血的部位上,以阻止血液继续流出。避免用手直接触碰伤口,以免感染。

3.将伤口抬高:如果伤口是在手或脚上,老师可以帮助将孩子受伤的手或脚抬高,减少血液流向该区域的压力,有助于控制出血。

4.观察并寻求医疗帮助:在控制住出血后,老师应仔细观察伤口情况,检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如伤势严重或出血无法止住,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5.记录事故经过:老师应及时记录下事故经过、伤口情况、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等信息,以备后续的处理和报告。

六、烫伤烧伤:

1. 迅速将烫伤或烧伤的区域放在凉水下冲洗,持续约10-20分钟,以降低伤口温度。

2. 使用干净的柔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避免摩擦或磨损烫伤区域。

3. 尽量保持孩子平静,安抚他们的情绪。可以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以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4. 若烫伤或烧伤面积较小,可涂抹冷却凝胶或含有含氧化锌的乳霜。避免使用家庭常备的烫伤膏或药物。

5. 需要及时拨打医院或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6.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老师应继续观察和监护孩子的情况,确保他们保持舒适和安全。

七、过敏反应:

1. 立即停止孩子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如食物、动物、花粉等,并将孩子迅速移离存在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

2. 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或舌头肿胀等严重过敏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情况,同时迅速采取措施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 如果孩子出现轻度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红、瘙痒、腹泻、呕吐等,老师可以协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紧急救助药物(如果孩子有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或进行基本的急救措施。若幼儿园有医疗人员,应立即通知他们。

4. 让孩子保持安静,并鼓励孩子的家长尽快赶到幼儿园接孩子,或接受进一步的医疗检查和治疗。

5. 在孩子家长抵达之前,老师应记录孩子出现的过敏症状、时间和所接触的可能过敏源,以及所采取的救助措施。这有助于后续的跟进和记录。

若有可能,幼儿园应该鼓励家长提供孩子的过敏历史记录,并确保幼儿园员工了解相关的急救和应对措施。此外,幼儿园还应定期进行过敏预防和急救培训,以便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八、中暑:

1. 将患儿移至室内或阴凉地方:立即将孩子移到室内或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和高温环境。

2. 降低体温:使用湿毛巾帮助患儿降低体温,可以将湿毛巾放在孩子的额头、脖子和腋下等部位。

3. 消除孩子的热源:尽快脱掉患儿身上多余的衣物,尽量保持身体的散热。

4. 给孩子补充水分:给患儿提供适量的凉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让其保持足够的水分。

5. 保持通风: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方式增加空气流通。

6.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和身体反应,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需要立即就医。

7. 呼叫家长或急救人员:通知孩子的家长,并在需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九、溺水:

1.呼吸道清晰:首先确保安全,将孩子从水中抱起,并尽快将其移离水源。确保孩子的呼吸道畅通,可以将孩子放在平坦的地面上,使其头稍微低一些,可以加快水排出。

2.按压胸部:观察孩子是否还呼吸或有意识,如没有任何反应,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将孩子平放在坚硬的地板上,站在孩子胸部旁边,双臂伸直,手掌平放于孩子胸部正中间,一个手指宽度下方。然后用力按压胸部,以30次每分钟的速度进行,压缩深度约为5厘米。

3.呼救:通知其他老师或工作人员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前来急救,并确保在电话中提供清晰而准确的地址和紧急情况。

在孩子被救护人员接管之前,老师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孩子的体温:用毛巾或衣物覆盖孩子身体,以保持其体温稳定。

2.安抚孩子的家长或其他孩子:在孩子需要紧急救助的情况下,及时通知其他孩子家长,同时安抚他们的情绪,确保他们在这个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

十、意外中毒:

1. 确保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安全,将中毒源迅速隔离,避免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中毒物质。

2. 评估情况:尽快评估中毒孩子的症状和状况,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失去知觉、呕吐、抽搐等症状。

3. 寻求帮助: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医院,告知他们关于中毒情况,申请医疗援助。在等待急救员到来之前,应告知医疗人员有关中毒物质的详细信息。

4. 给予急救:根据中毒物质的种类和孩子症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在化学物质中毒的情况下,如有指示,可以立即冲洗受影响部位以减少进一步毒性。但注意不要使用自己的身体来接触中毒物质。

5. 不要催吐:在不明确中毒物质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催吐孩子,因为某些物质可能对消化道产生更大的伤害。

6. 提供安慰:在急救和等待医疗人员到来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保持孩子安静,避免任何进一步的刺激。

7. 保持记录:尽快记录中毒的时间、地点、中毒物质以及孩子的症状等信息。这将有助于医疗人员在到达时更容易诊断和治疗。

8. 告知家长:及时告知孩子的家长发生了中毒意外,并向他们解释当前的情况和正在采取的紧急措施。与家长密切沟通,协助处理后续事宜。

十一、眼睛异物:

1. 让孩子闭上受伤的眼睛,轻轻地用清洁的湿棉球或纱布擦拭眼睛周围的异物,避免用手擦拭,以免引起更多的刺激。

2. 如果异物较大或孩子感到疼痛,应立即带领孩子到幼儿园医务室或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3. 如果异物不太深入且视力正常,可以尝试让孩子用眼泪冲刷出异物,可以让孩子闭着眼睛轻轻眨眼睛或用温水轻轻冲洗眼睛。但是,如果孩子有强烈的疼痛或异物仍在眼中,不要再尝试冲洗,应及时就医。

4. 在就医前,老师应及时通知孩子的家长,告知眼睛异物的情况,并在家长赶到之前进行简单的紧急处理。

十二、窒息:

1. 冷静镇定:确保自己冷静下来,以便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2. 发出求救信号:立即寻求帮助,将其他老师或幼儿园工作人员召集到现场,同时让一个人拨打急救电话。

3. 检查呼吸道:如果孩子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有可能是呼吸道堵塞。迅速翻转孩子,用手轻拍他的背部,帮助清除堵塞物。

4. 进行胸部压迫:如果翻转和拍背都无效,可以尝试进行胸部压迫。用手指轻轻握住孩子的下巴,用另一只手从孩子的腹部向上推压。

5. 如果胸部压迫无效,可以尝试使用Heimlich方法:站在孩子后方,用一只手紧贴孩子腹部上方,另一只手握拳,放在孩子腹部之下,用力向上推压。

6. 继续交替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压迫:直至堵塞物排出或急救人员到达。

学校礼仪常识8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学校礼仪常识8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学校礼仪常识 篇1


就餐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它能够展示个人的素养、亲和力和敬业精神。在学校就餐场合中,学生们应该学会遵循一定的就餐礼仪,以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就餐礼仪的常识。


一、穿着得体


穿着得体是学校就餐场合的基本要求。学生们应该选择整洁、得体、舒适的服装,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的服饰。男生可以选择干净整洁的衬衫或T恤,搭配干练利落的裤子和整齐的鞋子。女生可以选择合身舒适的上衣或连衣裙,搭配得体的裤子、裙子或裙子,并搭配简约雅致的鞋子。学生们还应该注意勿佩戴过多的饰品,以免影响就餐时的动作和舒适度。


二、入座礼仪


学生们在就餐时应该学会正确的入座礼仪。要等待所有人拿到食物之后再入座,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抢夺他人的座位。坐下之后,要保持坐姿端庄,不可摆弄桌上的餐具或其他物品。交谈时要保持适度的声音,不可大声喧哗或嘈杂,以尊重他人的用餐环境。


三、用餐礼仪


在学校就餐时,学生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用餐礼仪。要正确使用餐具。持刀、叉、勺等餐具时,要保持正确的握法,不可用拳头或手掌握着刀叉使用。在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发出嘈杂的声响,避免用餐时的吧唧声或咀嚼声影响他人。要学会分清餐具的使用顺序,不可将汤匙用来混拌咖喱饭或米饭,也不可用勺子将汤匙放在碟子上。


四、待人接物礼仪


在学校就餐过程中,学生们还需掌握正确的待人接物礼仪。当他人需要餐具或调料时,应主动将其递给对方,并以微笑示意友好和合作。当他人不慎撒落食物或饮品时,应主动帮助清理。学生们还应注意尊重他人的用餐空间和隐私,不做互相窥视或窃听的行为。


学校就餐礼仪是培养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就餐礼仪,将对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人际交往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相信只有在遵循良好的就餐礼仪的前提下,学生们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因此,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去了解并实践这些就餐礼仪,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学校礼仪常识 篇2

一、尊师礼仪

1、每天第一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园及上下楼梯时,主动给老师让行。

3、指出老师的错处时,要有礼貌。

4、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诚恳接受师长的教育。

5、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6、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7、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8、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9、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先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0、老师进入学生活动室,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二、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得到回答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时,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说花名;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影响同学友谊。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三、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纹眉,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烫发,男同学不留长发。

四、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学路上不买零食,不边走边吃食物,不追逐打闹,不攀折花木。

3、放学要排好队,整齐、安静地走出校园。不在路上逗留或进入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性场所。

4、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要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6、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7、向别人打听信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并选用适当称呼,如“老师”、“老爷爷”、“阿姨”等,然后再问;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

五、教室礼仪

1、课前预备,教师应到教室门口巡视,室内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2、当响起上课铃声,教师走到讲台前,立正后说:“上课!”;班长喊“起立!”,教师呼“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应呼:“老师好!”

3、下课铃声响后,教师说:“下课!”,全体学生起立,教师巡视后应呼:“同学们再见!”,学生齐声应:“老师再见!”,学生立正后等教师离开讲桌出门时,班里学生方可离开座位。

4、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时,学生应积极思考,举手准备回答。

5、当教师指名回答问题时,学生起立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向学生说声:“请坐”。

6、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时,先举手,经教师许可,方可发言。

7、当学生因事迟到时,应站在教室门口喊声:“报告!”,得到教师回答“请进”方可进教室。

六、办公室礼仪

1、学生进办公室前,先轻声敲门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

2、学生轻轻步入教师办公桌前,交、取作业或请教问题时要立正,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坐下。

3、学生接受教师递送礼物时,要用双手,并说:“谢谢。”

4、向老师汇报工作或回答师长的问题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和;向老师提问时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教师与学生谈话结束时,学生向教师行鞠躬礼,并说:“再见。”

5、不随便翻动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七、升旗礼仪

1、升旗仪式前迅速列队站好,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保持安静。

2、升国旗时要脱帽立正,未入列的同学应原地站好,面对国旗行注目礼或少先队队礼。

3、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4、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仪式结束时,要等领导先退场,再站队有序退出。

①概述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②具体礼仪: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学校礼仪常识 篇3

1.学生仪容、仪表、仪态的礼仪

衣着得体:中小学生的日常着装要符合年龄特点,特别是符合学生身份,整洁大方。

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依照规定佩戴红领巾或团徽。学生不化妆、不戴饰物、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上体与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双腿与地面垂直。

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适中,稳健有力。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摇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谈吐举止文明:是仪表的综合要求。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动作大方。

2.学生与人交往、谈吐基本礼仪

尊称(敬称):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回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说“谢谢”。

3.学生体态语言礼仪

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握手: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

握手前起身站立,脱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4.学生校内礼仪

进校第一次见到师长,要止步立正鞠躬问好:“老师好!”“校长好!”人多时,可以点头示意问候;见到同学,可点头致意,招手问好。

上下课起立。站在座椅一侧,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

课上准备提问或回答问题先举手。正确动作是:端坐座位上,右肘放在桌面上,上臂上举,右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等老师允许再起立发言。

进入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敲门,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在社会交往中,进入他人房间也须先敲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

5.学生升国旗、唱国歌礼仪

参加仪式的学生要衣着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国旗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少先队队礼: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眼睛注视受礼者,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歌是音乐形式的国家象征。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6.学生迎宾礼仪

宾客来访,要起立迎接,面带笑容,主动问候:“您好!”“欢迎您来!”回答客人提问要起立。为客人让座、送水;客人与家长谈话时要回避;客人离去,起身送至门外。

7.学生家中礼仪

就餐先请长辈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礼让他人。

离家前,向家长打招呼:“我走了,再见!”归家说:“我回来了!”

见家长离家或归家,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学校礼仪常识 篇4

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它不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礼仪,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以下是关于日常学校礼仪常识的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准时到校是最基本的礼仪要求之一。准时到校不仅体现了对自己学习的负责态度,还表明了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迟到不仅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也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进程,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准时到校的好习惯,既展示了我们的责任心,又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其次,学生在校内应该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整洁的服装、整齐的头发和干净的鞋子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校是一个讲究纪律的地方,穿着整齐大方不但能让自己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还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保持好的坐姿和站姿,不应趴桌或靠在椅背上,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周围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

再者,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校,我们要保持文明礼貌,不发出嘈杂的声音,不随地乱扔垃圾,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积极回答问题,不打断他人的发言,不与同学争吵。同时,我们还要尊重老师的教学权威,遵守课堂秩序,听从老师的指导和布置。这样不仅能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还能培养自己的尊重和合作意识。

此外,学生应该养成自觉保护学校财物的意识。学校是为了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而存在的,我们应该爱护学校的财物,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随意损坏设施。如果发现有同学有损坏公物的行为,应该积极制止和劝说,保护学校的资源,维护学校的形象。

最后,学生还应该培养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精神。学校是一个集体,大家要互相帮助,关心别人的困难,增加友谊的基础。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要伸出友爱的手,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参加学校活动,珍惜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培养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学校礼仪不仅是学生们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表达,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准时到校、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文明有礼的言行举止、爱护学校财物和热爱集体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基本要求。通过遵守这些学校礼仪,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遵守学校礼仪的基础上,健康成长,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礼仪常识 篇5

1、基本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3、餐桌礼仪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4、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5、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6、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7、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8、尊师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学校礼仪常识 篇6

学校食堂是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食堂中,良好的餐桌礼仪也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以下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学校就餐食堂礼仪常识。

一、入座礼仪

1.应先行示意老师或长辈入座,然后在他们之后入座。

2.坐姿要端正,身体无倚靠,不可伸腿或交叉。

3.在进餐前,应将餐巾放置在胸前直至上菜。

二、用餐礼仪

1.用餐前,应先向身旁的人致意,然后开始进餐。

2.用筷时,应该注意筷子的叉头不可向他人指,另一个筷子不可竖起摆在碗中。

3.用勺时,应平稳慢拨,不可弄出声响。

4.用牙签时,不可大声咳嗽或说话。

5.当有寒暄或交谈需求时,应先将食物咀嚼后再开口。

三、餐后礼仪

1.吃完饭后,应将碗、筷、勺等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便餐桌整洁。

2.餐巾应折叠整齐,放回餐巾筒中。

3.离席前,应将座椅推至原位。

四、安全卫生礼仪

1.在就餐前,先要洗手。

2.吃东西时,应避免说话,尤其不可口含食物。

3.如果需要吐口香糖,应该在离开食堂后进行。

4.避免在餐桌上放置容易滋生细菌的食物,如剩菜剩饭、水果皮等。

5.餐具常洗常晒,以防污染感染。

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学校食堂,我们应尽量养成好的习惯与礼仪,让就餐的过程更加的安全、卫生、友好。

学校礼仪常识 篇7

在学校的礼仪常识

作为学校中的一位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关心学习方面的事情,还要注意在校园中的日常礼仪。正确的礼仪不仅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与人交往中的必备技能。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在学校中的一些常见礼仪问题。

第一,守时是一种态度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准时到达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学校中,我们要保持准时到校的习惯,不要迟到走神,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负面印象。在参加活动时,更要注意时间的安排,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耽误整个活动的进程。

第二,文明用语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在学校中尤为重要。我们要用文明的用语与人交流,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损人。要在与人交流时注意措辞,不要说带有攻击性或者伤害别人感情的话语,这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我们应该用友好、正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交流更加顺畅、有效。

第三,注意仪表

仪表是人的形象,是我们对外界传达信息的最直接途径。在学校中,我们要注意仪表,穿着要整洁干净、不张扬、不浮夸;面部表情要自然、友善,不要露出恶意或轻蔑之情。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衣服干净整洁,这会让自己更加自信和形象更加好。

第四,礼貌待人

礼貌与文明同属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学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不管你是和同学、老师、校领导交往,都要尊重他们,用礼貌的态度待人接物,不要冷落和歧视他人,尤其不可以对学长学姐表现出不敬之情。要学会低头请求别人的帮助,感谢别人给予的帮助,保持从容、亲切的态度。

第五,礼仪与安全同步

校园中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安全与礼仪同步,一样重要。我们要遵守交通信号,不在马路上玩耍,不在走廊里奔跑,不攀爬栏杆和登高跳下。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危险并及时报告,不私藏危险物品,为自己和别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以上,就是在学校的常识礼仪。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把正确的礼仪树立成为自己的形象,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更加自信、阳光、文明。

学校礼仪常识 篇8


作为一个学生,就餐礼仪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展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就餐环境。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一下学校就餐礼仪的常识,以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就餐素养。


就餐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在走进食堂之前,我们应该先洗手。这是因为用餐时我们会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而手上的细菌会被传染到食物上,带来健康隐患。所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排队时要有秩序。在食堂用餐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不守秩序,插队等等。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我们应该在指定的排队区域等待,不要随意插队。在排队时,我们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给他人带来不适。


进餐时要注意使用餐具。就餐时,我们应该用到各种餐具,如餐盘、碗、筷子、勺子等。在使用时,我们应该注意正确的使用方式。比如,用筷子夹菜时,应该使用成相对平行的动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食物。 使用勺子时,应该用右手握住,左手扶着勺子。这样的操作不仅符合餐桌礼仪的要求,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餐具滑脱的尴尬。


就餐时应注意言行举止。在就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餐具的使用,还要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比如,在进餐时,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避免影响到他人。用餐时,要尽量避免说话,咀嚼食物的声音要小,并且避免发出啊、嗯等声音。在与他人交流时,也要注意说话的礼貌,态度友好。


另外,我们要注意与同伴共进午餐时的相处之道。在学校,学生们经常与同学们一起用餐。这时候,我们要注意与他们的合作与配合。比如,要遵守餐厅内的规则,不占用他人座位,不占用过多的餐具等。在拿取食物时,不要一次性拿太多的食物,避免造成浪费。与同学共进午餐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彼此的交流,还能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


离开餐桌时要整理餐桌。用餐结束后,我们要将餐具摆放整齐。将剩余的食物及时用纸巾或者勺子刮入垃圾桶中,将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清洁人员的工作,也能够保持整个用餐环境的整洁。


小编认为,学校就餐礼仪的常识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通过遵守用餐规则和礼仪要求,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建立良好的就餐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以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通过每天的实践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习惯,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喜欢《知识科普:学校地震避险自救常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地震避险自救常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