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02-22

我们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者仪式的时候。感言有利于更好地去释放我们的情绪,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下面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最后一课读书心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1

“脚下良田千万亩,只爱家乡一寸土。”这句话让我想起前些天看的《我和我的家乡》中的人物。

《我和我的家乡》有五个故事,以北京为中心向四面发散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有为亲戚以身试法的《北京好人》张北京;有在《天上掉下一个UFO》中具有创意的黄大宝;有在《最后一课》中的老师;有为家乡种植沙地苹果,不惜负债的乔树林;还有《神笔马亮》中考上重点美术学院却因扶贫,竟不去出国深造的马亮。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回乡之路》的乔树林了。在回山西参加校庆的路上,他遇到了闫总,他不仅抢头等舱,还爱说大话。他说沙地苹果是他种的,结果呢?到了那里,荒芜一片土地上啥也没有,还被老同学和闫总抛在了荒芜的沙漠里。看到这里,我以为乔树林就是一个言行不一,爱说大话的骗子。可是后面的故事着实让我大跌眼镜,他说的沙地苹果是真的,而且他的亏空也是因为这个。在故事的结尾处,我才明白原来他就是“贫穷时不忘家乡,富有时故土难舍”的人啊。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乔树林在他的高妈妈死之后,拼了命地想要把故乡那一片荒芜的土地变得硕果累累,为之倾家荡产都没有半点怨言。我相信我们同学们都会以他为榜样,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将来努力为家乡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爱家乡就是爱国,努力把家乡的沙漠变成绿洲,就是在帮助国家治理沙漠。

总而言之,帮助他人,帮助家乡就是在帮助我们的国家,同时也可以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这也是对我们伟大祖国最大的热爱!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2

我这个人并不喜欢看电影,但是偶尔的看一次学校组织的电影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刚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男老师,他戴着眼镜,身材微胖,名叫谭千秋。他正在细心耐心的教育一群不听话的孩子,这些孩子是班里的“典型”,谭老师很是头疼。正当谭老师教训这些孩子的时候,突然,天摇地动,房子发出巨大的嘎嘎声。谭老师意识到了,地震来了。“快跑,地震来了。”谭老师疏散着班里的同学。但是,却有几位同学脚发软,要跑跑不掉,在教室里哭。哭声传入了谭老师的耳朵里,谭老师对着他们大叫:“快躲起来,躲在讲台下。”孩子们踉踉跄跄走到讲台下躲了起来。谭老师站在门口扫视了一下,看着讲台犹豫了一下,跑进教室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他用自己的躯体挡在了讲台上面。并鼓励孩子们鼓起勇气,不要害怕……待消防官兵找到他们时,谭老师因失血过多牺牲了。

“我们不值得您这样做……”那几个孩子们边哭边说,“您有老婆孩子,而我们……我们只是一群顽固不化的孩子罢了……”原来那几个被谭老师救的人正是谭老师刚开始教训的“典型”。谭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那几个孩子上了“最后一课”,那是对那些孩子一生有益的一堂课。

地震是无情的,人却是有情的。虽然那时谭老师犹豫过,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身躯为那些孩子们开拓了一条生命之路。

有人会说,谭老师有点傻,自己本可以逃,本可以与那些孩子一起躲在讲台下,也许自己就可以免受一劫。但是他没有,他怕讲台不结实,孩子们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他认为他用一人的生命换来多人的生命并且是年轻的生命是值得的。他不傻,只是他的正义感太强,使他不能袖手旁观,不能自己逃。

谭老师的事迹,使我不能不震撼,不能不钦佩,不能不感动。我的眼泪不由的滑落了下来……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一一《最后一课》,这本书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这本书写的是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随即沦为异族的统治。这种悲剧所激发的是两省的爱国情绪,既不是以大抗议大示威高呼口号怒吼出来的,也不是枪对枪炮对炮用枪炮声所宣告的,而是通过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来表达的。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每时每刻心中都要记住祖国,也悟出了学习的真谛。

假如今天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我会是多么难过,因为我舍不得严肃负责的语文老师、温柔幽默的英语老师、喜欢跟同学互动的数学老师。作文想想平日一起玩耍的兄弟们,和班里成绩优异,却有一点点暴力倾向的“女汉子”们,我多么喜欢在学校上课的日子。我记得刚来学校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相互都不认识,我们都是个幼稚的一年级小孩,而今五年过去了,我们长高长大了,而且学到了很多知识。

安琪拉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你没有知识,就是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你就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格。但《最后一课》书中的孩子们却从此以后不能去学校上课了,不能学文化知识了,这都是战争带来的恶果!

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幸福的年代,和平的年代,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而我却不太认真学习。有一次期中考试我不及格,回到家里妈妈说:“期中考试多少分?”我如实相告,妈妈一听拿起衣架来抽我。

直到暑假看了《最后一课》,我才开始认真对待学习,才知道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有书读是多么幸福,应该加倍珍惜这读书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最后一课》的短篇小说,我感触很深。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所作,主要写了同学们及村民一起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文中没有一处地方写到“爱国”二字,却每个字里都流露出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最后一课》中没有写重重硝烟的战场,也没有写到处枪林弹雨的斗争,而是着重描写老师学生及村民们的感情变化,这种感情聚集在一起,生发出一种无比崇高的情感,那就是爱国之情。当韩麦尔先生拿起一截粉笔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五个大字时,这平平凡凡的五个字,却有了惊人的震撼力,所有人的爱国情怀就在这时油然而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深深感动了。他们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老师、学生及村民,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国心。而我呢,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但也怀着一颗爱国心。爱国,并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也无需惊天动地的事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可体现爱国之心。

记得我读二年级时,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我同小伙伴一起在小区里比赛跑步。跑着跑着,我发现一棵树下有几颗黑乎乎、圆溜溜的种子。虽不知是什么种子,但年幼的我心中很快萌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将这些种子种下,为我们小区增添一分绿意,为美化环境做出一份贡献。我赶紧召集小伙伴,开始了这次的绿化行动。

我们先用铲子挖一个坑,因为土地很硬,一不小心还会摔个仰面朝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我们终于将洞挖好了,挖好后,我们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洞里,再把土填满,用手抹平。这时正是中午一点,太阳最强,炙热的太阳烘烤着我们,很快汗水浸湿了我们的衣服,豆大的汗珠不停从我们的脸颊落下。种好种子后,我们将水桶灌满水,倒进种好种子的土地里,工作全部完成。我和小伙伴都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几天后,天上正下着毛毛细雨,我们穿着雨衣走到了昨天种种子的地方,我们发现土里萌生出了一株嫩芽,小芽贪婪地吸取着雨水,我们看到后,别提有多高兴了,相信过不了多久,这棵苗很快就变成一棵树,我们既自豪,又高兴。

那天,我们的欢呼声一直在小区上空回荡。因为我们也为绿化小区的环境尽了一份力。

读了《最后一课》使我感触很深,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心,无论是冲锋陷阵的勇士,还是早出晚归的清洁阿姨,还是平凡的老师、学生。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5

今天下午,我们到黟山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最后一课》,看过以后,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教师,正在给学生们上《人生的价值》一课时,无情的地震不期而至。他迅速带领同学们撤离到安全地点以后,却发现还有五、六位学生被困在教室里没有出来,于是,他又疾速冲进教师,眼看教学楼就要坍塌了,他让同学们躲在讲台下,自己奋不顾身地用双臂支撑住讲台,竭尽全力护卫着学生。最后,同学们得救了,而他们的老师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再也不能醒来。他——就是谭千秋老师。

多么英雄的壮举,多么伟大的老师!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把生存的希望让给了学生,将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而我,也为自己在一次防震演练中的表现深感内疚,因为在演练时,我总认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没有认真地去对待,真的很不应该。现在我深深地体会到,凡事都要有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一旦灾难来临,我们才不会慌张,才能从容面对,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英雄的事迹,也让我想起了《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自己瘦的皮包骨头,却把食物留给了三位小战友,即使在自己奄奄一息的时候,还不忘党交给的任务。

黄山风景区公安干警张宁海舍己救人的事迹也依然在感动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们,虽然自己的生活不宽裕,但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的双手。谭千秋、张宁海、老班长等等,英雄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舍己救人、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部电影,不正是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生的价值吗?

最后一课读书心得 篇6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中,五部短片,其中一部完全以学校为题材,题目直接是《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的家乡主场也是学校,学校成为家乡最美好意象之一。

短片《最后一课》官宣资料是这样的:“伴随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打来,望溪村全村陷入了忙碌之中,为参照老照片恢复出1992年的一堂课,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甚至模拟还原当年那场瓢泼大雨。望溪村全体村民要帮老范(范伟饰)解决什么问题。”这部短片的故事核是当年那场瓢泼大雨。

当我们怀想家乡的时候,站立村口的大榆树,静卧村南的大汪塘,潮涌村东的碧水河,高架河上的大网罾,这些都是静态的家乡意象;更进一步,会想到妈妈红烧的鱼香大白茄段的馋人美味,会想到中秋节后黄河堆上正在刨花生的热闹场景,会想到社场上迎风高高扬起而麦粒麦皮分离的神奇瞬间,这些则是动态的家乡意象。

《最后一课》中的那场瓢泼大雨,也是一个动态的家乡意象。海外从教的老范,脑梗后痴呆,对时间的认知变得模糊混乱,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在望溪村担任小学教师的这个瞬间。电影就是从模拟这个瞬间场景讲述故事的,详细讲述了老范在望溪村十年从教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痴呆后的老范,连自己的儿子小范都不认得了,却始终记得自己当年在望溪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他记得每一个孩子的样貌、衣鞋,他记得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不足,他记得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家境,他从只有一个孩子一条狗,挨家挨户动员,把孩子们全都招到学校来。虽然是喜剧电影,乡村教师的故事讲述得还是一样真诚感人。

如果就这样泛泛叙述,说不上是一个好故事,《最后一课》善于小中见大,以那场瓢泼大雨为引子,牵引出老范与学生姜小峰之间评画、赠画故事。在一次美术课上,老范对姜小峰的黑白画很感兴趣,姜小峰指给老范老师和同学们说这里是红的那里是绿的,姜小峰和同学们都穷得买不起彩笔,为了让姜小峰把色彩加上去,老范冒雨回宿舍去拿水彩,结果步子打滑,摔倒在水塘里。村校合并老范离开的时候,姜小峰把那张揉皱的黑白画赠送给了老范老师。这次学生们为了帮助老范治病,模拟还原当年大雨教学场景穿帮后,老范奔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村子里,遇到长大后的姜小峰,居然一眼认了出来,于是姜小峰的身后魔幻般地矗立起一座美轮美奂的学校,老范终于读懂了当年姜小峰的黑白画原来是如此美丽的设计。

虽然故事的讲述略显粗糙,煽情手法的运用也痕迹明显,却并不影响这部短片的催泪效应,这部短片响起“深深地凝望你的眼”的动听歌声时,很多观众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从老范老师身上,观众读懂了我们曾经的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教诲,老范老师为代表的老师们成为我们家乡记忆的最美好意象。在《最后一课》中,那场瓢泼大雨是家乡的具体意象,其背后蕴藏着的,是尊师爱生的浓厚情感牵系。

和《最后一课》里的老范一样,《回乡之路》短片里,作为当地学校第一位老师,岳红饰演的高妈妈,数十年如一日地教育孩子们,一心帮助孩子们考出去。闫妮饰演的电商闫飞燕回家乡回母校,她最念想的是自己的老师高妈妈。邓超饰演的“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他全心全意建设家乡,也是感恩高妈妈的收养教育之恩。

为什么学校能成为家乡最美意象?因为在学校里,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往,有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我在《<我和我的家乡>充满了有乡无家的浓烈乡愁》一文中提出“有乡无家”这个概念,就是想特别提醒有关规划部门和地方干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人的情感培养,只有人与人的情感连接,才是真正的乡愁。

我们办学校,既要追求大楼,也要追求大师,更要追求师生间鲜活灵动的情感交往互动,今后,也许再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的时候,会把学生是否把学校当成精神原乡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同样,关于家乡的认知,我们也要有更宽阔的视野,不能仅仅把美丽家乡的想象限定在好山好水的农村、城镇,富饶现代的都市,学校应是家乡最美意象。

幼师资料《关于最后一课读书心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最后一课读书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