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反思(精选3篇)

02-25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打电话教学反思(精选3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1)

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反复欣赏、学唱及游戏表演的过程中,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趣,感受歌曲的魅力。

活动目标:

1、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3、在边唱歌边表演的过程中,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老鼠、大花猫的头饰、电话模型、乐器(倒钟、响板、木琴)、音乐CD。

经验准备:学习歌表演《一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一只小老鼠》走进活动室,渲染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1、出示玩具电话,引导幼儿说一说电话的用处?并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

2、说一说一些紧急号码的用处如:110、120、119、122、等。

提问:号码一旦拨错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知道拨错电话号码,所带来的麻烦。)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带幼儿进场,主要是想唤起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造活动的欲望,同时也练习了小老鼠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电话号码,与社会领域、生活教育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

二、教师随木琴进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儿初步欣赏。

“有一天,小老鼠也爱上了打电话!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来欣赏老师的表演。”

1、教师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

2、抛出问题,完整欣赏歌曲。

“小老鼠究竟把电话打给了谁呢,请你们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师随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问:(1)歌曲听完了,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呀?为什么会打给猫?

(2)小老鼠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带幼儿模仿练习按手机号码。(木琴给予节奏)

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两次清唱,教师的清唱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唱会让幼儿听的更清晰、明白;同时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唱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加上木琴的伴奏,让清唱更有生机,幼儿很感兴趣。

3、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重点听一听“小老鼠打电话时都说了些什么?”

4、用乐器伴奏对话部分,巩固歌词与节奏。

(带领幼儿重点学说对话部分,用倒钟表现小老鼠尖尖细细的声音,用响板表现大花猫的声音)

5、幼儿用倒钟和响板,随音乐一起演奏并初步学唱。

评析: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反复欣赏的方法学习整首曲子,因为反复欣赏歌曲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运用“前置”的教学方法重点学习电话号码,和对话部分,有效的利用响板和倒钟引导幼儿掌握了节奏,保证幼儿自然、顺利地学习歌曲。

三、师幼一同进行表演,提升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导幼儿四散站开,集体表演歌曲。

2、重点练习“吱儿—— 喵—— 嘭!”的动作。

3、戴上头饰,师生共同进行情景表演。

评析:幼儿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这个环节中,让全体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用肢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正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到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随音乐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2)

《我和星星打电话》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对答式的领唱、齐唱歌曲。本节课,我精心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以人为本",教学氛围和谐。

教学一开始,我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先玩了一个打电话的小游戏,知道了应该怎么打电话,紧接着通过给航天英雄打电话致以歌声的问候,巧妙地让孩子们进行了发声训练,再通过航天英雄的回话,激起学生想跟星星交朋友、打电话的兴趣,继而引出了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的,并与星星都交了朋友的奇奇,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奇奇摇身一变成了音乐小神童,将自己与星星之间的事编成了一首歌,让学生在欣赏奇奇才情的同时,还激励学生们一边专心、投入的听音乐摇摆,一边期待着他将小电话放到自己的手里与他交朋友,这种交友式的导课方式,充满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既培养了学生们仔细聆听的习惯,又让学生们听时兴趣浓厚、充满期待。

然后再创设情境,并不急于先让学生用言语来表达听歌的心情,而是让学生们先别急着说,暂时保密,用眼神和表情传达自己听歌时的心情,再次激起学生聆听的兴趣,充满乐趣和神秘之感。

在感受音乐时,我更是不断创设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每一次的聆听都有不同的收获。学歌曲前,又巧妙地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想听、想唱的,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对口型唱————轻声唱————纵声、如痴如醉唱————歌曲感情处理————深情唱————领、齐唱。

在教学****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如:学生拿书姿势、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的培养,言语诙谐幽默,示范准确而又生动、形象、有趣,评价语自然、贴切而又趣味横生,引导到位,让学生们体会到音乐的美,不仅用眼、耳朵,甚至用心灵去体会,便“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主动性高,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将音乐的美扎根在学生心里,对音乐课兴趣昂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好的钻研教材和学生,不断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方法,让师生水平在教学中都有所提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3)

昨日我和学生一齐学习了第13课《打电话》。《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没想到在这一课学习之中,同学们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笑声。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没想到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在模仿文中的句子时,却摹仿得惟妙惟肖。同学们在讨论中便读通了全文,并能用文中的对话去说明打电话人的啰嗦,还能绘声绘色的表演.看来只要学生有兴趣的再长也能背下来,没有兴趣的再短也不去背。

由此,我想到许多,平时我们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以至到了学生不愿听的地步.我们是否重新换种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呢那又如何让此刻的孩子感兴趣呢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打电话教学设计汇总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打电话教学设计汇总》,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1)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玩具熊猫)问:你们说,它是谁呀?喜欢不喜欢它呢?

2、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出示课题:熊猫妈妈听电话。

说明:

熊猫是小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出示玩具熊猫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来说说喜欢熊猫的原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老师要注意点拨,及时指出学生语句有错的地方。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分别是谁从哪儿打来的?

2、交流。

随机板书: 丽丽 日本横滨

明明 法国巴黎

林林 美国纽约

3、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熊猫妈妈的孩子在哪里。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熊猫妈妈的孩子有的在日本横滨,有的在法国巴黎,有的在美国纽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巧记字形。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想一想: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她的孩子们各对她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识字好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后鼻音的字:响、请、讲、争;

(2)说说“响、请、讲、她”四个形声字的.记忆方法;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7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说明:

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识字好方法。但老师应有一定的点拨,并帮助学生积累好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生字学习时,不要平均使用力气,应有所侧重。如:“她”和“请”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讲”和“争”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通过开火车每人读一节,旨在帮助学生正音,同时强化学生小节的概念。

四、熟读课文,学习1、3、5小节。

1、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你从哪里看出?

(根据交流出示第1、3、5小节,圈出“去”、“又去”、“再一次去”等词。)

2、指导朗读1、3、5节。

说明:

这一环节重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读、找、说,理解“去”、“又去”、“再一次去”在句中的意思,体会这三节写法的不同之处,也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句子。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打电话的一般步骤,通话时能把事情说清楚,语言简洁,有礼貌,培养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评价能力,养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大胆交际,在互动中形成角色意识,主动发展。

2、联系生活,创设符合题意、具有实践意义的交际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使他们在无意注意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学会交际的礼节。

3、点面结合,充分发挥典型个例的示范作用,更要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学习打电话的一般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打电话时,内容集中,语气简洁,文明礼貌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大家猜猜看他是谁?经常丁零零,没鼻没眼睛,一耳带一嘴,边说又边听。这是什么啊!课件出示:电话。

2、同学们,你们家里有电话吗?(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电话有关,板书:打电话,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生齐读课题。

二、情景再现,揭示内容

1、说到电话,电话就响了。原来是芳芳约小明出去玩。我们来听听他们说的是什么?(播放课件)电脑出问题了,没有声音,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猜猜芳芳和小明在电话中都会说些什么呢?

生汇报猜测的电话内容。

2、指三名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三名同学)

板书:有礼貌,讲清楚,听明白。

3、师总结:问好;报名;说了事情;说了再见;很有礼貌。总结完再听一遍。

4、教学电话歌,大屏幕出示: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教师带领读,齐读一遍)

5、同学们,你们想打电话吗?咱们也来玩打电话的游戏。

三、合作学习,在表演中练习说。

1、要求:四个人一组,两个人按要求打电话,另外两个人认真听,然后评价他们电话打的怎么样?

2、小组同学练习打电话,教师巡视。

3、小组同学汇报表演,并且评价。引导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与学生共同研讨,引导评价。

(1)是否问好?引导评价;

(2)是否报名?引导评价;

(3)说的什么事情?有没有说明白。此处可展开引导,引导评价;

(4)有没有说再见?引导是否有礼貌。指名一人连起来说。指2组同学汇报

4、拓展练习:师:我们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接电话的不是你要找的人,或者你要找的人不在家,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掌握打电话的技巧,大屏幕出现了下列几种情况,请同学们分组来练习打电话。

课件出示A、小明在家,接听人不是小明。

B、小明不在家,接听电话的是小明的妈妈。

C、直接接听电话,可是有事不能出去。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老师:你还想玩打电话的游戏吗?你想给谁打电话?请你试一试。

1、学生自设交际情境。

教师预设:

A、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

B、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

C、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D、感冒发烧了,打电话给老师请假;

2、任意选一个,进行表演。相机指导评价。

3、现场打电话:妈妈过生日,祝妈妈生日快乐。

五、课间休息,播放《打电话》儿歌。

六、拓展深化。(练习打急救电话。)

过渡:在生活中有的电话不是随便就可以打的。

1、(出示图片,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紧急的情况,他们都有固定的求救电话,小朋友你知道吗?

2、学生自由发言,明确交流出示三个急救电话。(110 120 119)

3、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该说些什么?(指导学生别忘了说清楚地址)

4、分组讨论交流,练习表演。

5、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6、教师总结并告诉学生像110、119、120这些急救电话,这些紧急救助电话虽然快捷方便,但不能随便打,否则会给别人工作上带来麻烦和损失。

七、总结。

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大家都学会了打电话,老师真高兴,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礼貌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3)

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这是一节综合应用课,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教材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通过实际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用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优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和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但今天的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我认为: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是教学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比较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讨论、迁移等一系列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打算借助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教具来辅助我的教学。

下面来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是围绕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新授课的教学策略进行的。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首先出示教学情境图:请观察情境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我把教材上的情境图稍作修改。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我认为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学生的探究有了一些盲目性,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变动了一下数据,“老师要尽快通知7名同学,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7通往15的桥梁。

第二环节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我首先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同学呢?然后再小组合作,帮这位老师设计一个省时的打电话的方案。注意听清要求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先说出各自的方案,然后在小组中推选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设计的过程,用文字、图形、颜色等符号表示在练习纸上。

③想一想,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法可行吗?共需要几分钟?

这样说清注意事项,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有目的性,又不束缚;既放手学生又能密切掌握学情。

然后让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并上台展示设计方案,在学生呈现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优化思想。最后通过全班交流,比较得出最优方案“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时间最少”。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图形做铺垫,然后进行课件演示,通过圆圈1倍1倍的增长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猜想10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时间和被通知到的学生人数之间去寻找规律,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不但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本人也作为学习的伙伴投入到讨论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样课件的演示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时间最少”的规律。在这里我充分体现的是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第三环节是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习中,我先是引导学生利用优化方案中找出的规律解决我们教材中的问题:通知15位同学最少花多少时间?50名同学呢?这是基本练习,然后进行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习和实际生活中“找朋友”这一游戏的练习,将这两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深化了本课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

第四环节是: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

(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从打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希望能让学生感悟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效率高,时间就是效率这个真理,这也是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的回顾总结。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是在和学生的交流探索过程中循序渐进完成的,采用的是表格形式,这样板书简单清晰,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寻找优化方案的规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感受学习小数除法的必要性,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3.使学生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计算教学中合理地选择运算方法,通过估算和笔算以及验证运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除法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除法意义的扩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一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除法的意义,也为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是教材的难点之一。

下面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1.海边拾贝:4个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复习:0.48÷4、 6.3÷7、 0.25÷5、 8.32÷8;商不变性质的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课学习作铺垫。

2.情境激趣,培养学生感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主题图提供的一个生活场景“打电话”中感受数学信息,有顺序地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小红和小华打电话,小红打国内长途,每分钟0.7元,共花8.54元;小华打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共花45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3.先估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通过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数感。

①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②分组汇报估算过程;③评价和鼓励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a.国际长途每分7.2元,大约是国际长途每分0.7元的10倍,如果小红和小华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小华的电话费总价应该是小红电话费的10倍,但是45元大约是8.54元的5倍,故小红打电话的时间长;b.小红打电话的时间大约是:8.54÷0.7≈9分,8.54≈9、0.7≈1,9÷1=9(分钟)而小华大约是47÷7.26≈6 分钟,小红打电话的时间长。C.12个0.7是8.4元,6个7.2大约是42元,因此小红打电话的时间更长一些。

4.列出算式,解决问题,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关系列出:8.54÷0.7和45÷7.2观察这两个算式,找出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的不同点,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可以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间的关系列式,表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整数的除法的意义相同,扩展了除法的意义。那么该怎样计算呢?引出下一环节,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步骤。

5.探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试算:①用你认为合理的方法计算;②除数是小数是否可以转化成整数;③怎样转化;④应用了什么规律。

b.小组讨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方法,围绕前面提出的要求,展开讨论并做好记录。

c. 全班共同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并进行算法最优化。同学们的几种算法汇报展示,组1:把0.7元=7角,8.54元=85.4角,变成了84.5÷7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85.4÷7=12.2分;组2:把8.54元=854分,0.7元=70分,854÷70=12.2分。组3:把除数 0.7变成整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变成85.4,被除数的变化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85.4÷7=12.2分。组4:把 8.54扩大100倍,变成854,要使商不变除数0.7也要扩大100倍,变成854÷70=12.2分。D.对比四种方法的异同,找出相同点:A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变成整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b商不变的性质的应用。不同点: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是以除数为标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第二和第四组是以被除数为标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商仍然不变。究竟以谁为标准来处理除数的小数点更加简单,也更加科学呢?小组讨论进行算法最优化:以除数为标准,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更简便,这样既不会增加除数的位数,也达到转化成整数的目的,因此更加科学了。e.练习填一填:0.78÷0.2=( ) ÷( ) 0.7÷0.25=( ) ÷( ) 4.06÷0.58=( )÷( ) 32÷0.08=( ) ÷( ) 通过练习集体得出:做除法看除数,除数扩大多少倍变成整数,被除数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既简单明了,也不会增加除数的位数,也就更加科学了。

6.试一试。通过小数除法的初步练习,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个题分成两大组,分别请6个小朋友板演。全班学生形成共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7.教师巡视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把错例投影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纠错,让学生不仅知道错,还应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你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检查?结论:运用估算和乘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8.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识吗?请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来帮助你。让同学们置疑问难,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延续到课尾。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 8.54÷0.7的商越除越大了,比被除数还大,我有点糊涂,同学们能让我更明白吗?用乘法知识来解决。(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即被除数比商小,商比被除数大;还有除以1即商和被除数相等,除以比1大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那么我想除以比1小的商就大于被除数。)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学生可能会说:当除数的小数位数比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多时,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时怎么办?(添0补足)

也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商的小数点和原来的小数点还是现在的小数点对齐?师生共同用多媒体演示解决。

通过质疑问难让学生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在解决实际学习问题中结束全课,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下一课时内容学习埋下伏笔。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玩具电话机多部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指生猜)

2(出示电话玩具),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怎样打电话?

3指生上台表演打电话。

过渡: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想念远方的朋友可以打电话,有事请人帮忙可以打电话,听,现在就有人打电话给王老师。

(预先安排两名学生与老师表演打电话情境)

情境一: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甲:王老师,我生病了,明天不能到校上课,向你请个假。(说完马上挂掉电话)

师:请问你是...

...喂,喂...

...(自言自语:到底是谁呀?怎么冒冒失失的)

情境二: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乙:您好!请问是王老师家吗?

师:是的,我就是。

乙:我是张小明,我想到你家里请教一道题,好吗?

师:好的,我在家等你

乙:我一会儿就过来,王老师,再见!

师:再见!

2提问:同学们看了两位同学和老师打电话的情境表演,你们觉得谁打电话比较正确?为什么?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师生及时评议

5小结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要把话说清楚。

(3)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6)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这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对答式的歌曲,通过小朋友与星星对话,描绘了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太空宇宙的神往。要求开头的四小节要唱得活泼、跳跃,表现出小朋友与星星通话的喜悦心情;第二段歌词从第五小节开始是星星说的话,它鼓励小朋友认真学习,要唱得恳切。最后两句则要唱得热情些,表现出星星对小朋友的欢迎。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想象太空的奥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领唱、齐唱这种歌唱形式。我把这一节课设计为一次综合音乐活动课,但教学仍以音乐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难点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创编出较好的动作,。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我是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讲述法、听唱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群体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随着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做律动。因为这首歌曲是学生一年级学过的,歌词中有“金星金星照大地”这句话,为新授歌曲的导入奠定了基础。

2、导入新课。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遵循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我决定在教学前创设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星星的神话故事,请看大屏幕。

很久很久以前,在月亮上住着一位嫦娥姐姐,有一天晚上,嫦娥姐姐出来散步,她发现夜晚的天空中只有一个月亮,孤零零的,很冷清,于是,嫦娥姐姐向海龙王要来了许多海珍珠,她把这些亮晶晶的海珍珠撒在夜空中,从此,天上就有了无数一闪一闪的星星。

这时,画面上是美丽的星空图。对学生说:星空多美丽啊!你们猜星星上有些什么呢?因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星空接触的还是比较少的,这时学生可能会思考片刻,有的回答出来也是很天真的。于是我直接导入新课说:我们打个电话问下星星好不好?

3、发声练习。由于低年级学生对枯燥的练声曲目不感兴趣,所以我把电话这个环节设计为发声练习,分别用按键声“嘀”,电话通了“嘟”,小星星的电话铃响了“铃”、小星星接电话了“喂”,用练声曲 56 54 | 34 5 | 3 2 | 1- || 做C、D、E、F四个大调的发声练习。当然,在这里是灵活操作的,如果小朋友们说出其它的声音和打电话声相似的话可以随时加入或更改。这样既为学习本课歌曲作了适当的铺垫,也达到了保护儿童嗓音的目的。

4、教唱歌曲。发声练习完成后,老师说:有一位小朋友打通了星星的电话,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和星星说了什么啊?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时让学生欣赏录音,初听歌曲。然后,学生很容易地回答出歌曲的名称《我和星星打电话》,自然地进入了歌曲教学。

在歌词教学中,我制作了各种形式的第一段歌词的板书卡片,请小朋友们听第一段有哪几句歌词,这样使学生主动的关注到歌词中。第一段歌词全部出示后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讲解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进行练,使学生对这种演唱形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在教唱第一段歌曲时,我首先让学生跟琴用“啦”音跟唱歌曲,以熟悉歌曲的旋律。再分句教唱。边唱边和学生分析出1至4小节时要唱得活泼、跳跃,表现出小朋友和星星通话的喜悦心情。在基本会唱时,我请几位演唱较好的孩子上台领唱,其他孩子齐唱,我来担任指挥,这个环节,学生都觉得很新奇,非常的喜欢,很踊跃的争当领唱,不但巩固了领唱和齐唱这的演唱形式,而且歌曲会很快练习得很好。学会第一段后,我设计为歌词的创编活动。这时,我与学生交流:如果你和小星星打电话的时候,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告诉你身边的同学。然后,及时的导入第二段歌曲的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星星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在学唱第二段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听辨第二段与第一段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学歌曲后进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情绪,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当然,老师也要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提示。

5、表现歌曲。歌曲学会后,我请小朋友们分角色表演唱,启发学生自己创编相应的动作,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短短的时间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创编出比较好的动作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采取了几个方法:

(1)、在之前的示范读歌词、教读歌词,范唱歌曲时,教师有意识的加入一些身体动作及表情,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一部分的动作素材;

(2)、群体合作法。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启迪;

(3)、在没编好动作的地方可以拍拍手,以便动作有连贯性。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我还设计了创作作品表现歌曲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把歌曲里唱的和你所想到的内容画一画,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能飞到星星上去的飞船。我相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一定会创作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主人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地发言;

2、能否主动、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

3、在音乐表现时的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程度,用作品表现音乐的成果。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我最大的愿望是想使我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孩子每一个美好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的愉快学习,使演唱和表演歌曲变成一个愉快的体验。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我的说课至上结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电话时表达清晰明了,说话时态度大方得体。

难点:用普通话沟通,把自己要说的话说清楚,懂礼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电话。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你们是怎样打电话的?有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同学上台表演,教师点评)

二、了解电话

1.关于电话外形。出示电话演变的相关图片,简单地介绍电话外形的特点。电话有不同的颜色、大小、按键,但是电话都有相同的部分,比如听筒、话筒等。

2.了解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3.画画我脑海中的电话。

三、学习打电话

1.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自由读泡泡中的对话。与你的同桌之间分角色演一演。

2.请两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

3.打电话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说话热情,有礼貌,语言尽量简洁。

(2)电话接通后要先向对方问好,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结束时记得要说再见。

(3)大方自信,说普通话,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四、试一试

1.创设情境。指名同学上台表演情景。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表演完毕指名点评。

2.选一个场景和同桌相互练习。

3.补充要点:别人没有听清的时候要耐心地重复一遍,切忌用不耐烦的语气。

五、情景示例及小结

1.情景示例:到同学家里玩,同学的爸妈留你吃饭,你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情景演练:

小明:“喂,爸爸,我是小明。”

爸爸:“小明啊,怎么啦?”

小明:“爸爸,我在鹏鹏家玩儿,鹏鹏的爸妈让我留下来吃饭,我一会儿吃完饭就回家,告诉您一声。”

爸爸:“好的,吃完饭早点回来,别玩太晚。”

小明:“好的爸爸,再见。”

爸爸:“嗯,再见。”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步骤与要求。

[教学板书]

打电话

语言简洁明了

态度大方自信

说话礼貌文明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我主要落实打电话的步骤和要求,紧扣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创建、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多次参与情景剧的表演,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打电话”教材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教案《《打 电 话》教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摆出磁铁。并追问,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2分钟一共通知(3 )人3分钟一共通知(7 )人4分钟一共通知(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四、优化方案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1000字


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教学时就要用心制定好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们教学,让教学效果更好。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急你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过程。

2、学会0-9的数字。

3、学会点数对应,并体会打电话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电话1部、号码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师:小朋友们,家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呢?

幼:是/不是

师:大多数小朋友家里就他一个孩子。那么,要是在家里的时候想找小伙伴玩了,会怎么做?

幼:打电话/到他家里去玩/叫他来自己家里

师:嗯,说的对。可是,要怎么才能叫他来自己家里呢?或者我们要去他家里,也要先告诉他一声吧?

幼:对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打电话。

师:真聪明。打电话多方便呀?现在呀,老师就要打一个电话

拨号,老师拨打,通话,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跟谁打电话?听得出来吗?"展示拨打的电话号码

(2)师:这里有两张电话号码卡,一张是小男孩的,一张是小女孩的。可是,卡上没有数字,只有点。你们来告诉我是几个点好吗?

幼:好

按点认读。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数字了,那么号码记录卡上小男孩家里电话是多少呢?把它们都写下来吧。

幼儿看点数写数字

(3)小女孩家里电话是多少?

看点数写数字

(4)师:那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呀?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画点数,并对照点数写数字

2、幼儿交流经验:号码是多少?

(1)小朋友交流自己家电话是多少?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拨打正确号码(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4、幼儿观察和记录。

师:我们知道了家里的电话,那么爷爷奶奶家还有外公外婆家的电话号码你们都知道吗?我们回家再去记下来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2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2、如果你给你的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儿童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文中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

2、从哪看出他很啰唆?从文中找到,读一读。

3、看来真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

4、假如你是旁边等着要打电话的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5、读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成功的讽刺了那些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赏

1、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推荐两个人表演。

2、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简介相声及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老先生),老师也废话少说,快来看一下老艺术家的表演吧!(播放相声)

[板书设计]

13打电话

啰唆、耗时、误事

简练、得体、明白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4

【活动设计】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常见的通讯工具,幼儿不仅熟悉而且还具有拨打电话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打电话、过生日的情景也很常见,结合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我选择了“打电话”这个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情景,运用“打电话祝小动物们生日快乐”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体验打电话的乐趣,会用简单的祝福语来表达。

2、感知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数字1~5。

【活动准备】

《打电话》课件、图片及彩铃、5以内数字及字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利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隆重的生日宴会,来,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有几只小动物?(出示课件图片)

我们打电话先把祝福送给他们吧!唉,打电话前首先要干什么?(拨打电话号码)对了,首先要记住它们的电话号码奥!

二、在互动表演中,体验打电话的乐趣。

你们想先给谁打电话?小猫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把要打的电话号码读出来直接拨打。(播放铃声)

给小猫送上什么祝福的话呢?(老师扮演:“谢谢小班的小朋友,祝你们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学习进步!”)

依次用同样的拨号方式,给下一位小动物小狗送上祝福。

小结:小朋友祝福小动物的话有很多,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给小动物们送上真心的祝福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三、让幼儿自己操作,亲身体验。

还有几个小动物也过生日,它们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桌子上出示两套小动物及5以内数量,五位数电话号码)

你想给谁打电话就到后面的桌子上把电话号码摆出来,摆对了才能打通。

摆好了送到前面来,我们来看一下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教师讲解:几个点子用几来表示,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

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都摆对了吗?一一来给小动物打电话,祝他们(生日快乐!)还有什么好听的话要对他们说?(幼儿操作并送到相应的动物家,打电话检验电话号码是否正确)。

四、分享生日礼物。

小动物们接到你们祝福的电话非常开心,它们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生日礼物。

请小朋友选择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去选相对数量的礼物,并大声说出自己选了几个礼物。

五、结束。

合唱生日快乐歌,离开活动室。

让我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来祝福小动物们吧!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

2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3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打电话,练习了打电话。

三、教法和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学生通过说,演,练的学习了过程,在情境中各抒己见,做到会说,会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话机2部。

五、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传话”。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打电话的教学作一个铺垫,也是为了让学习了气氛放松放松。

(一)直观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一个“传话”的游戏,老师这有一个传话的工具,你们认识吗?(导出电话机)师:啊,都认识啊!那么你们会打电话吗?(学生兴致高昂地回答:“会。”)

(二)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师:都有经验啊,那你能用你的经验帮助一个小伙伴吗?(渗透互帮互助思想,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识图说。)师:小明生病了,不能上学,他该怎么向班主任李老师请假呢?(大家出谋划策,练习了说话。)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方便快捷?(打电话)

(三)指导练习了,培养良好习了惯。师:假如你就是小明,请假时该怎么说?打电话请假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加入学生讨论,适时帮扶。)师:大家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假如你是小明,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该怎么说?(让学生试说,多肯定少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打电话要注意的内容,教师再小结方法。)师:大家分析得真清楚。为了帮小明把事情办得圆满,咱们再来演演打电话的过程。同桌两人先练习了,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小明。师:谁想给大家表演表演?(在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评价,适时奖励。)师:你们表演得真好!现在有一个和老师直接对话的机会,谁想把握?(添加忙音,加大难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四)扩展练习了,丰富交际内容。师:如果现在真的给你一个打电话的机会,你最想打给谁?(引导学生说话,老师配合练习了。)

(五)布置作业,交际回归生活。今天我们学会了打电话,还帮助了小明,收获真不小!回家以后,给你最想打电话联系的人打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

教学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卡片、主题图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逐个通知;

2、帮忙转告)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摆出磁铁。并追问,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 1、2、3、4 …

接到通知人数: 1、2、4、8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 )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

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 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 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 分成4组(4,4,4,3)——6分钟

(4) 分成3组(6,5,4)——6分钟

(5) 分成5组(5,4,3,2,1)——5分钟

最新小班打电话教案范文5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见幼师资料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新小班打电话教案范文5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班打电话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件,播放电话铃声,激发幼儿兴趣

听,这是什么声音?(电话)是谁打来的呢?咱们来听一听。(喂喂喂,是程老师吗)那老师该怎么回答呢?(哎哎哎,我是张老师)

(程老师,程老师,你在哪里呀?)

(我在幼儿园呢!)

(程老师,你在做什么呀?)

(我在给小朋友上课啊!)

二、带领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熟悉歌词

Xx小朋友刚才给程老师打来了电话,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打电话呢?谁想?

教师选幼儿玩打电话游戏

教师:喂喂喂,你是xxx吗?

幼儿:哎哎哎,我是xxx啊?

教师:你在哪里呀?

幼儿:我在幼儿园。

教师:你在做什么呀?

幼儿:我在上课呢。

(教师和不同幼儿做打电话游戏,做示范,带幼儿熟悉后,请幼儿之间互打电话)

三、教师教唱歌曲

这个游戏真好玩,你们看,把谁吸引来啦?(娃娃)这两歌小娃娃也想玩打电话的游戏,咱们来教教它们吧!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教师利用手偶自演自说) 喂喂喂,你在做什么?

(在做什么呢?这个小娃娃说:“嗯?,我想唱歌。”那该怎么回答?哎哎哎,我在学唱歌)

①教师范唱,请幼儿欣赏:那我们来和两个小娃娃一起学唱歌,好不好?听听它们唱了什么?

②好听吗?听老师再唱一遍,这次你们可以学着老师一起唱。

③你们唱得真好,只是声音有点小,这次你们大点声音,老师小点声音带着你们再唱一遍。

④教师弹琴,幼儿演唱。(请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视情况再来一至两遍)

四、游戏:打电话

你们太聪明了,学得可真快,现在咱们来一起玩个打电话的游戏吧! 请男孩子给女孩子打电话,咱们来试一试!

女孩子,你们想不想给男孩子也打个电话呢?

五、结束

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快给自己拍拍手吧,回家之后,你们可以把这首歌教给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小班打电话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教后反思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唱石门小学 陈艳辉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教后反思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小班打电话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在模拟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感受朋友之间的亲情,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用点、线、圆圈等将一个点和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印有kitty猫的色纸,小动物粘纸若干,水彩笔。

活动重点:

尝试用点、线、圆圈等将一个点和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活动难点:

尝试创编不同的电话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电话玩具)师生谈话导入师:瞧,今天我带来了什么呀?(电话)你们家里有电话吗?

怎么打电话呢?

2、师生模拟打电话的情景拿起话筒——拨电话号码——打电话“叮铃铃”电话铃响了师:“喂喂,我是金老师,你们是谁啊?”

幼:“我们是小一班的小朋友”

师:“今天我们一起做游戏,学本领好吗?”

幼:“好的”

师:“谢谢,再见”

二、创设情景,演示讨论。

情景导入:

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小猫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他家的电话装好了,心里高兴极了,小猫要跟他的好朋友打电话。

1、出示贴有小猫的色纸*小猫家的电话装在哪儿呀?(老师强调演示在动物外面画圈表示装上电话)*出示动物粘纸:小猫的朋友是谁呢?小猫先给谁打电话呢?(幼儿选择)*先给小熊打电话(粘贴小熊粘纸)小熊家的电话还没装呢!(老师示范画圈)*“叮铃铃”我给小熊打电话电话装好了,可是电话线还没接呢?(观察电话线)*老师演示:用圆圈将小猫家和小熊家连接起来。

边念道:绕绕绕,绕圈圈,电话电话接好了。

模拟打电话游戏“喂喂,你是小熊吗?”“哎,我是小熊”“我是小猫,请你到我家来玩。”“好的,再见”

2、在给谁打电话呢?(幼儿选择,粘贴小鸭粘纸)*老师演示:用点将小猫家和小鸭家连接起来边念道:点点点,走走走,电话电话接好了。

*“叮铃铃,我给小鸭打电话”咦,电话怎么不通呀?(原来小鸭家电话还没装好呢)——幼儿示范3、小结:小动物家的电话线都不一样,有点点的,有圈圈的,还有什么呀?动动脑筋想一想。

三、尝试操作,观察引导。

师: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家没有装上电话,我们来帮他们装电话吧。

1、安装电话: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粘纸粘贴在纸上的任意部位,并在动物的外面画圈表示安装上电话。

2、接通电话:用水彩笔将一个动物家和另一个动物家连接起来(可根据幼儿的喜好用线、点、圈等符号连接起来)

3、指导观察要点:观察孩子是否能创造出不同的电话线。提醒孩子用笔添画好朋友。

四、模拟游戏,共同分享。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安装上了电话,要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还为他们设计漂亮的电话线呢!

1、老师介绍画出不同电话线的作品。

2、重点表扬大胆添画好朋友的作品。

3、模拟打电话游戏,活动结束

小班打电话教案(篇四)

设计思路:

在上周,孩子们都很关注班上每天来了哪些小朋友。点名后,我们老师会和小朋友说说每来幼儿身体状况,在家休息情况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情感体验。最近,我们两位老师为了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常在节假日打电话给孩子。因此,他们交往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对老师产生了认同感、亲近感。本班幼儿有时能用简单的言语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岁的幼儿独白是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当前大众媒体中的公益广告,引出"打电话"音乐活动。鼓励强化幼儿想和许多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打电话,亲身体验和许多朋友打电话的的快乐。该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逐步熟悉一些社会交往的技能。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机一部,小熊和小兔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啦(小动物),对!小熊。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对,小兔)。今天,小熊和小兔来到了我们班,看看它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在家里,小熊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小兔,然后它就给小兔打了个电话。

小熊:喂喂喂,你是小兔吗?

小兔:哎哎哎,我是小兔啊。

小熊:小兔,小兔,你在干什么呢?

小兔:小熊,小熊,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熊和小兔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小熊在哪里呢?小兔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借用了手偶教具来引入教学,因此孩子们的兴趣也就被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我边放音乐边左右手来操作两个手偶,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虽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预想状态,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在利用手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手偶的表演给吸引了,而忽略了歌词的本身。

2、在巩固歌曲时,教师都是以孩子们齐唱为主的方式,过于单一,如果能适当的分组唱、男女合唱效果应该会更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会学的更加有兴趣。

3、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边情景表演边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带上头饰去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小班打电话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4.遇到危险时,尽量保持冷静,不慌不乱。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难点: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画有警察和警车、医生与救护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若干,电话或手机1部。

幼儿用书:《紧急电话》。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好吗?

请幼儿现场打电话给家里熟悉的人。

教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会出现?他们会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与人们关系。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

3.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出现了?他们来做什么?(游戏可进行多次)

幼儿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及警察、医生、接线员等,进一步熟悉几种特殊电话号码及其相关人员的活动。(幼儿可多次更变角色游戏)

4.小结: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危险,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会拨打相应的求救电话,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寻求别人的帮助,遇到危险时要尽量保持冷静,不慌不乱,说明详细情况,别人才能更好更快的帮助脱离危险。

活动反思: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或互救能力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尝试协同家长一起开展此活动,如让幼儿事先记住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让幼儿进行更加真实的尝试。

大班主题公开课打电话


这是大班主题公开课打电话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 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指导教师评语:

教师能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在活动总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认识,较好地综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寓教于乐,适时地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教案:幼儿自编棋》:大班主题活动幼儿自编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重点、难点等内容,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创编棋类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愿意和同伴合作和分享。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幼儿自编棋教案吧。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小蝌蚪找妈妈》:大班主题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综述,游戏网络,游戏准备,游戏提示等内容,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儿童剧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区角活动等内容,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幼儿关注祖国的发展,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是中国娃教案吧。

[最新]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内容专辑推荐:“倍数教学反思”,敬请浏览。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1

一、课件演示,分层教学。

由于本课要学习的四个汉字“日、月、水、火”全班有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于“象形文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开展分层教学。首先结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比体会“象形”的意思。其次,在识字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同时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指导、训练。小组同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探究,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二、注重积累,丰富了语言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组词、说句、猜谜语等积累语言,如学生用“火”组词“火山”,再如结合学生组词“十月一日”、“五月一日”等说说我国的节日,并进行“爱祖国”、“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教育。结合学生的组词“水龙头”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等。激发了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些启示:首先,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其次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练习、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乐而不疲,乐学其中。最后还要把教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2

不知不觉,我们又进行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与老教材相比变化很大,我觉得第二、四单元是本册教材中变化最大的单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以往认识因数和倍数是借助于整除现象,“X能被X整除,或X能整除X”,所以X是X的因数,X是X的倍数。现在的教材完全不同了,2X3=6,所以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以往数学教材中,概念教学的量很大。数的整除,因数(老教材称为约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老教材称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倒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共同编排在后面,合为一个单元。而现在新教材本单元只安排了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其它内容安排在了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借助约分引出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改变了概念多而集中,抽象程度过高的现象。

3、以往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采用的方法是唯一的、固定的,也就是有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而新教材中鼓励方法多样化,不把它作为正式的内容教学,而是出现在教材的你知道吗中?不那么呆板了,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

可见,编者为体现新课标精神对本部分内容作了精心的调整,煞费苦心,可是学完了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我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小小的疑问。这一单元内容分为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我觉得第一部分内容和第三部分内容的关系很大,连续性强。知道了什么是因数和倍数,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了,那么就应该从找因数和个数问题上学习质数和合数。教材对质数和合数的学习内容设计较好,开门见山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因数,观察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再引出质数和合数的学习。可为什么在中间突然加上了2、5、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感觉前后内容失去了联系,不够自然流畅。所以我觉得可以把二三部分内容作为适当的调整,即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比较好一些。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索提供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

二、探索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察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 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

(3)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

【评析】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思考步骤,寻找36的所有因数。既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 (2)练一练:6的倍数有: ,40以内6的倍数有:一o

【评析】

由于有了有序思考的基础,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提升。

4.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你对它们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评析】

通过观察板书上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三、归纳空间,内化新知。

师生共同总结: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四、拓展空间,应用新知。

1、15的因数有:——,15的倍数有:——。

2.判断。

(1)6是因数,24是倍数。( )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

(3)1是1,2,3,4?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1,这个数的因数有1,5,25。( )

3、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

4、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5的倍数。

(2)48的因数。

(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评析】

本环节的前3题侧重于巩固新知,后2题侧重于发展思维。通过“说一句话”和“起立游戏”,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留足空间,让探索有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探索成为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一,把教材中的飞机图改为拼长方形,让同桌同学借助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第二: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

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第三:通过观察12,36,30的因数和3,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由于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对象,保证了观察的目的性。第四:让学生“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不拘形式的说话空间,不仅体现了差异性教学,更是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 二、适度引导,让探索有方向。

引导与探索并不矛盾,探索前的适度引导正是让探索走得更远。探索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教师提示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可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这样的引导,是尊重学生不同思维的有效引导。

在找36的所有因数时,教师出示4条要求,既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又是提醒学生探索的任务。在让学生观察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引导学生观察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观察。可见,适度的引导,保证了自主探索思维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整堂课,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思考有序。整个认知过程是体验不断丰富、概念不断形成、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4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小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看似并无多大联系,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概念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调整,将运动会的情景贯穿始终。在解决实际问题“猜一猜, 参加接力比赛的同学可能有多少人?至少有多少人?”的同时很自然的得到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为后面算理的探究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学习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和方法

(1)概念的构建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非常的相似,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用迁移、引导的形式进行概念的构建。利用问题“24与3和4分别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24 是3的倍数,同时也是4的倍数。利用旧知很顺利的自主构建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方法的构建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在算理的突破上,我们采用了对比的手段。利用已有的分解质因数的知识有效的进行了对比。

当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计算出[18,30]=2×3×3×5=90 后,设计了问题: 2、3是什么?3、5是什么?两个3一样吗?明确了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以后,又将18和30的全部的质因数相乘和[18,30]进行对比。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公有的要选代表保证是最小的?独有的全取保证是公倍数?把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算理在直观的比较中一目了然。而求最小公倍数的短除的形式,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加上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经验,理解起来已然顺理成章。

接下来我们结合运动会项目设计一个题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12和28的最小公倍数。”使学生在练习中自然的对算法进行优化,自主构建出短处形式的解题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自己动脑、动口,将直观比较与亲身体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进行自主构建。

3、发挥习题作用进行算理巩固

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建立起概念,找到解题方法之后,必须做相应的数学练习题,才能对知识进行巩固,对算理加深理解,才能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我们设计以下两个练习题:

(1)填空

A=2×3×5

B=3×5×7

则[A,B]= (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找的?)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巩固算理,突出应用算理灵活、巧妙的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道题除了应用算理直接用2×3×5×7=210以外,还可以将A、B的结果分别计算出来后再用短除的形式计算[A,B]。这一方法对于那些对算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尤其是不能灵活的应用算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好方法。在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中很需要这种我们自认为“麻烦”的方法。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可能是( )和( )。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也有两个。首先,通过这道题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热情推向一个高潮。同时引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具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三组数。其次,将求具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规律进行迁移,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具有这三种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自己在教学中语言还不够简练,对学生放手还不够。有些问题可以大胆放手。

2、在算理的突破上,虽然突破了难点,但问题较碎,老师还在牵着学生的手,一步一步去理解,其实,对于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讨论自己发现。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5

一、吃透教材,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意图是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但是,教材中铺砖对于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比较抽象,不利于建立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把原来铺墙砖的题目改为找两人的共同休息日来建立概念。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充分利用课堂中最有效的时间是前15钟,做好这段时间的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吃透教材,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主要围绕,让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把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体现了新课标中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要求。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把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体现新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的要求。

三、吃透教材,设计流畅的教学环节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月历纸的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给学生机会说动手之后的感悟,还可以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说法。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

1、利用情境引入新课,通过月历探索新知。学生在月历上找出4和6的倍数的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顺其自然地渗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探索后,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日期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上的有特征的数,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新知,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中顺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3、创设问题情境,尝试应用,方法提炼。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技能。

4、巩固练习、不断刺激,不断巩固提升。先让学会用最基本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这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排队问题,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次打通生活与数学的屏障。接着是找生日,铺墙砖,让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感受到求公因数与求公倍数的联系。

4、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6

本节课,虽然是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进行的;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

1.巧设问题导航,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仅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积淀,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强思考与探索,使学生经历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2.创设生活情境,内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解决生动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次深化诸如此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转化成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将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进行了多元化的思维训练,引导得当,点拨到位,是一节高效的课。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第一节《倍数与因数》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如何借助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乏味变成有味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习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作为谈话引入课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例中隐藏着共同点: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2的倍数、5的倍数,学生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写不完时,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渗透学法,形成学习的技能。

由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无限”、又如何有序写出来呢?我让学生尝试说出3的倍数。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诀等等。我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因为简捷正确率高所以觉得好。如此的交流虽然花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发展了思维,这才是最宝贵的。正所谓没有一路上的山花烂漫,哪有山顶上的风光无限。

三、学练结合,及时把握学生学情。

在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初步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以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练习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数的方法以后,及时让学生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并适时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新知。

课尾,我设计了四道达标检测练习,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检测,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

纵观整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尝试练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加以引导,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训练,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8

3的倍数是在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我让孩子们提前进行了预习,通过授课发现孩子们的预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在汇报时能够圈出3的倍数,而且非常准确,在汇报3的倍数的方法时,他们大多数是借助结论得出来的,没有体现出他们研究的过程。因此,我在课上进行了及时的指导,把孩子们需要汇报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孩子们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立刻进行了新的分工。第一位同学汇报了他们找到的3的倍数,并介绍的找3的倍数的方法即,用这个数除以3,看商是不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接下来汇报百数表中前十个3的倍数,让大家观察个位上的数字,通过观察发现3的倍数个位上是0-9的任意一个数,不能像2、5的倍数特征只看个位的特殊数就行了。因此只看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

由于孩子们有了提前的预习,孩子们心目中已经有了结论。因此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思考的深度不够,没有理解教材的意图。教师把教材的意图有意识地进行了渗透,让学生驻足片刻,把握课堂的结构。

第三个环节,孩子们发现斜着看每个数的各位逐渐加一,十位逐渐减一,因此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不变,而且都是3的倍数。让孩子试着总结结论: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第四个环节,其实并不是把3的倍数特征总结出来了就完成任务了。这个结论只是通过观察百数表得出的关于两位数的结论,两位数满足这个特征,是不是所有的数都适用呢?于是让孩子试着写一个三位数、四位数而且是3的倍数,然后用这个结论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孩子们先试着写几个3的倍数,老师罗列到黑板上,然后分别用用各个数位之和相加的方法和除以3是否有余数的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是肯定的,因此得出的结论适合所有的数。

到这里孩子们对于3的倍数特征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了,做起练习来也显得得心应手。孩子体验了结论得出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他的意图,在每个环节孩子都有思考,有思维的碰撞,这才是教材的意图,才是真正的数学课。

3的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篇9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与2、5倍数的特征难度上有不同,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从表面去判断,因而我特设以下环节突破重难点预习题。

1、给出一些数让学生先判断哪些数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从以上的3的倍数进行思考:

(1)、3的倍数与它个位上的数有关系吗?

(2)、 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吗?

新课时让学生从上面的练习中去发现了什么,从而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然后再让每个同学任意写一个3的倍数,再看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和思路。

经过以上这些活动后学生都能对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进行简单的判断。特别是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的判断大多数的学生能先求出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然后再进行判断,效果很好。

个人教师期末教学反思3篇


一位合格的教师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和把握节奏。我们特别编辑了“个人教师期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个人教师期末教学反思【篇1】

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

本学期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用心参加政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一年来,除了用心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用心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潜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透过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为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潜力的提高做好了准备。

二、认真备课,上好课。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初,我认真通读教材,语文学科以提高学生阅读潜力作为教学重点,数学力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认真制定好群众备课计划。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

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用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以及多种教育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构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每上一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战。

课后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每讲完一节课,及时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教研示范课活动,讲的是21课《乡下人家》,透过讲课我的收获很大,明确了识字教学对于高年级学生同样重要。作业能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及时查缺补漏。同时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帮扶方法。

个性是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经过努力,一部分后进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不少。另外,我还把自己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收获与不足等写进每月的教学反思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个人教师期末教学反思【篇2】

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潜力、情绪潜力、意志潜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潜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能够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潜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好处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用心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

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时刻牢记身正为范。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授课还是平时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平时不仅仅要保证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而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个性是每一天一大早,我总是早到校,一到学校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纪律、进入朗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仅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群众争光。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学生自控力不强。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小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资料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另外注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班学生独生子女多,再加之大多数学生的家境较好,学生中存在浪费的现象,吃零食、浪费没用完的橡皮、本子等现象比比皆是。应对这种状况,我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的学生。我专门利用班队课进行教育,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想想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叫他们各抒己见,谈谈面包是怎样来的,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渐渐地,班级中浪费的现象少了许多,大家争着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忙的孩子。

4、狠抓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群众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群众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我很慎重地在班内进行民主选举,选拔出大家信服的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潜力的班干部队伍。为了培养学生班干部的威信,我经常在班内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帮忙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点带面";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透过干部这个小群众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群众,即"以面带面"。事实证明,本学期我班在学风,班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5、注重家校联系

本学期,为了更好的与家长配合,我召开一次家长会,专门针对家长在孩子四年级这个转折阶段期间,如何协助学生学习和支持学校工作,并给家长带给了关于如何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组织交流,交流中,很多有心得的家长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好方法,给其他家长带给了好的借鉴和启发。

6、用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演讲赛、“六一”郊游活动。在班级开展一些跟教学有关的活动,如:写字、朗读比赛等,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构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群众。

7、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个性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她们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独、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或刻意的捣乱。通常我会多跟他们接触、交谈,有空的时候常跟他们谈心,如谈谈他们的;谈谈他们假期怎样过;谈谈他们父母、家庭的状况,当然也谈一些,这些有意无意的谈心,往往会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很在乎他们、很看重他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个性是他们点滴进步,我都要在班内大肆宣传,使他们成为班级核心,让他们有自豪感,从而鼓起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我始终坚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最有效地班级管理办法。本学期,我始终爱字当头、以情动人。事实证明,我班学生无歧视他人现象,班风良好。

在这学期中,虽然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个人教师期末教学反思【篇3】

这一学期,我任教初一年级四个班生物,现就将这一年以来工作情况反思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2、通过学习洋思中学的经验,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反思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生物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认真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

现在的学生不怎么爱上生物课。这的确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生物老师也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我觉得,“变通”不失为吸引学生的一个好办法。我们生物老师不要受中考功利的影响,课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我在想,要是能到野外上生物课才好呢。至少,适当用点实物,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喜欢生物课才怪呢!只要把学生吸引进去了,就那么几条知识点何愁解决不了啊!讲述《花的结构》时,我让学生去摘了些迎春花自己动手解剖花的结构,这样学生对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一目了然。讲述《苔藓植物》植物时我让学生自己先去采集,学生兴趣盎然。在讲《藻类植物》时,学生到池塘里捞点水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植物的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信《打电话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打电话教学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