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4篇

03-05

或许你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这样的内容。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篇1】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篇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篇3】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对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图景进行了描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何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过GDP的4%,之后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普惠园比例、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目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必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把对教师的薪酬保障纳入省级财政统筹范畴,并加大中央财政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有强化省级统筹,才会推进义务教育的省域内均衡,也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创造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10项战略任务之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晰政府、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让政府和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并依法监督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效破解各项教育老大难问题,通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等民生问题,切实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精选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收藏5篇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篇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篇2)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篇3)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篇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篇5)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下面小编整理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作为青年人应该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现代化的含义。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这一代人一定深有体会。在之前很多的家庭因为疾病或是生存环境深受贫穷的摧残,他们的孩子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务都做不到,劳动力才是最为重要的,很多这样家庭的孩子即使年纪轻轻就去打工也难以摆脱贫穷,在家中可能还有身患重病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那样的生活很困难。在党的全面小康政策中,无数家庭摆脱了这样的贫困,党为他们制订了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使每个人都能脱离贫困,步入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有: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面对记者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提问,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是这样回答的“我国的现代化有五个前置词,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的是建设‘五大文明’,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入了我们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之中,我们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是怎样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二】

党中央在新年过后举办专题研讨班,一般以学习贯彻上一年度的党代会或全会精神为主题。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第10次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主讲“新年第一课”。

今年这次“开班第一课”,总书记重点谈“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此后,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针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掌握我国发展主动权。

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又重点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要全面学习掌握,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从党的二十大后“不断讲”,到这次开班式上“集中讲”,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原本就是最新重大成果。随着认识上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是因为只有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大力推进这项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

在这次“开班第一课”上,总书记指出,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重大问题,目的之一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他重点谈到,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一年又一年的接续奋斗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终将达成。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三】

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对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深刻的解读,是对党的初心使命最权威的宣讲。重要讲话结合理论和实际,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关联国际和国内,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理论大课,把全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旗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有了行动指南,全党全国人民就有了最根本的底气和信心。

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赓续推进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植根于这个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归根结底就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推动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使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策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催人奋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大全4篇


以下的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篇1)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以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

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现代化有五个前置词,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的是建设‘五大文明’,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韩文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篇2)

(一)感悟新成就,增强四个自信

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切的表述,并不仅仅只是写在纸上,而是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祖国的厚积薄发,让我不再怀疑、终于挺起腰杆来信心十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理论、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不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铭记新目标,提升理论素养

我生于60年代,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建立之初的艰难。祖国从山河破碎到建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全球第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一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二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党中央把从xx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我们也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追求新知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尤其要向群众学习,深入基层单位,关注基层员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需要,积极努力为基层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工会的大管家职工的娘家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三)牢记新嘱托,践行新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必须全面牢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把这个初心和使命与我们自身结合起来,做到融于心、表于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为显著的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企业如何适应新时代作出新作为和基层党务干部如何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科学客观认识我国当前国情、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取得未来的胜利、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深远且里程碑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篇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些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背后的制度密码。

一是中国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和“核心密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己任。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人民至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我们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国家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在庆祝中国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之所以能,根本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根本在于它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由其特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

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现代化各项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地走向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阔步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它展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它为人类应对重大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篇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的不同,现代化的特征和背后的逻辑也存在很大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服从于资本逻辑,缓解资本积累矛盾、满足资本增殖诉求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力量。与之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造福人民为目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创造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既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使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展望未来,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使人类现代化的总人口规模增加十多亿。十多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无疑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现代化。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是当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都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增长引擎”的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导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和博大胸怀。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分享(5篇)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篇1)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各领域改革和改进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单兵突进、零敲碎打调整、碎片化修补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联动、相互促进,有力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篇2)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苏式现代性,又不同于后现代性的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新现代性。深入把握这一新现代性类型,需要从现代化的诸多要素出发,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

现代化目标。

从政治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一般现代性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包括:“社会变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实现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社会建构。“国家发展目标”。从国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进步目标”,它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民众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指标所构成。从国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地位目标”。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是追赶和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世界先进水平。“人的发展目标”。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除人的依附性和物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人的独立性,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现代化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与未来走向。现代化制度不仅关涉到社会性质、社会形态层面上的制度,而且还关涉到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现代性的制度化实际上指的是其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表现形态”,这是其一。其二,一种现代化道路能否成功,关键看是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性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层面。其中,中国式现代性在经济层面的制度化,表现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它主要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大内容。中国经济制度具有“混合型”特点,但是主导要素是社会主义要素,它们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性的基本性质。经济现代性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有两个参照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类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篇3)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篇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篇5)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合集5篇


下面栏目小编为您带来了“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2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对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图景进行了描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些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背后的制度密码。

一是中国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和“核心密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己任。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人民至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我们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国家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在庆祝中国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之所以能,根本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根本在于它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由其特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

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现代化各项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地走向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阔步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它展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它为人类应对重大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4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集锦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xxxxx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性质立场宗旨、成就经验精神、主题目标方向,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撼人心魄,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宣言。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党宣言》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它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立场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成立一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xxxxx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如山,且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道理,深深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逻辑;一直生动讲述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等精彩故事。中国共产党一直忠实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崇高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

人民当家作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如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是人民群众最真切的体验。因此,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要么是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别有企图,但这是绝不会得逞的。xxxxx指出,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是历史经验,更是宝贵财富。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经验和精神彪炳史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岁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主题,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昂的主旋律。xxxxx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和力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的执着和渴望。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政党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精神气质、精神风范。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_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并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得到弘扬,从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穹宇。

弘扬伟大_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被封锁被遏制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同时,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彰显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凝结着宝贵经验、冶铸了伟大精神。总结经验就是以史为鉴,就是为了更好前进,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总结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它的经历异常丰富,它的经验异常厚重,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党对党的百年经验的首次集中概括,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珍惜的九个法宝、九个主要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绩。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弄清楚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为了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三、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大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但是,进入近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矛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主题,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奋斗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在不同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先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由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尤为重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那时的中国存亡就在旦夕之间,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且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先后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继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今天,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是跨越时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就是回答和解决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中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但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部署和安排,是一种提速,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是一种提质,把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充分体现基本国情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不知道为什么建设,就不能真正建设。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一步也不能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公开自己的意图和主张,让人民群众更多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而这对坚定信心、取得胜利至为关键。在新的征程上,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的是大道、正道。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它的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的话,那就更是如此。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真理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真理之歌。xxxxx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自信风云二百年,谱写强党新篇章。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2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3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4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篇5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