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斑点教案7篇

04-12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体现,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有关《墙上斑点教案》的资料,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墙上斑点教案【篇1】

一。检查自读效果

问: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明确:共六次。

a 。“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b。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c。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d。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e。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f。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二。品味课文,随感随录:

1。P103 品悟其内容的哲理性似乎搞艺术创作的,多少有点神经质或怪癖。

2。P104 “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样……”:引申联想、想象。

3。P104中部内容:作为另一个“我 ”,本我审视自我,在想象莎翁此刻就在此地的这把椅子上坐着会发生什么,进行模拟实验。

4。(该页往下)“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连那些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

注意连贯、变换而引申生发出来的线索,把握思路的连续性。

5。P105上部“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怎么会变得“凸出”?如何理解?(背景突出,主体消隐)

6。(该页中部偏下)“确实带着些幻影的味道”“非法的自由感”——心灵是自由的。

7。P105底部“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个平滑的古冢,就象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相似联想。

三。整理疑点(读书贵有疑)

1。P103中间偏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英国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时代?

2。P104第二段“据说就是这样的尘土把特洛伊城严严地埋了三层”:涉及古希腊的什么传说?

3。(该页最后一自然段第三句话)“金斯威”:地名?

4。P106中间“和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那真是中国女子?她什么时候怎么到的外国?(根据作者提示的,会是明朝?)中国女杀人犯的脚竟被剁了?真残忍!到底怎么回事?

四。整理感悟,谈出认识:

1。诗的语言产生诗意效果。

a。 P106底部“……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

b。 P107下部“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舞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2。内容分散笔法极其散漫;体裁不象小说,倒象个散文。总之,本文是篇叙写心理的作品。

墙上斑点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

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演示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1—2)

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

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

1、请一生读注①

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而不管它们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

3、简介意识流小说(●—1—6)

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三、带着任务读课文

1、读准字音辨准字形;

2、圈划出“我”直接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的语句,数数共有几处。

四、诊断性检测(●—1—7)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簇(cù)拥赝(yàn)品别墅(shù)

铁箍(gū)

B、茎(jìng)干笼罩(zhào)芜菁(jīng)呆滞(zhì)

C、地毯(tǎn)古冢(zhǒng)都铎(duó)箭镞(cú)

D、鳍(qí)翅鸟窠(kē)怂(cóng)恿

褶(zhé)皱

2、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8)

⑴、这个地区位处热带雨林地区,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壮美的瀑布。(错误,只能用于别的事物,表比喻)

⑵、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错误,与前一分句重复)

⑶、他为人闲散,回到家吃得心满意足之后,却什么正事都不干。(错误,应用“酒饱饭足”)

五、找出“我”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的语句,播放动画结构图(●—1—9)

六、作业:

1、结合《〈墙上的斑点〉评析》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猜测联想的脉络。

2、思考“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二教时

一、复习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

由熟悉的电影提出问题: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伍尔夫所追求的真实与传统文学的真实有什么不同?

学生忆答。

屏显资料(课件●—2—2)

二、研究小说的结构,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1、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全文四千余字几乎全是些内心活动,而写外部现实存在的事物仅仅一个斑点而已。你能用简练的话对人物的外部活动加以概括吗?(提示:一个女人在冬日的午后发现墙上有个斑点,对它展开种种猜测、联想,最后发现是一只蜗牛。)

2、从“斑点”出发展开猜测联想共有几次?

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⑴、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

⑵、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

⑶、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

⑷、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

⑸、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

⑹、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⑺、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屏显动画结构图(课件●—2—3)(略)

3、由“斑点”出发“我”都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慨?试挑出最感兴趣或最不好理解的一段一起议一议。

师生共同梳理,屏显动画结构图(课件●—2—4)(略)

4、理解“墙上的”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屏显并讲解(课件●—2—5):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屏显花瓣图(课件●—2—6),强化结构特点。

三、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1、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请举实例说明之(课件●—2—7)。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什么?(课件●—2—8)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编排故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社会历史风貌。

意识流小说则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活动,特别是潜意识的活动(外部现实世界的面貌是模糊不清的)。它以意识流动为内容和结构,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仿佛在心灵网的`主页上不停的点击、链接,一张张的心理页面,甚至是潜意识的页面,在读者面前闪现,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屏显动画结构及内容图(课件●—2—9)

4、说说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哪些不同?

(1)记录意识流程,取消故事情节。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2)直面心灵世界,淡化人物形象。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面;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3)点击社会人生,叙述极具跳跃性。

有人批评伍尔夫过于关注自我,远离社会生活,大家同意么?

讨论、明确:作者写环境写生活,着笔于心理层面,是社会生活的投影,没有所谓的完整性、连续性,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四、探究拓展

1、作者对墙上的斑点最初的猜测是钉子,而最终告诉我们的是蜗牛,在英文里,钉子(nail)和蜗牛(snail)只有一个字母“S”的差别,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课件●—2—10)?

探究学习:这是作者为小说预设的一个讽喻,是作者美学思想与人生观念的反映。在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2、伍尔夫在《墙上的斑点》中写道:“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这段话深刻表现了()(课件●—2—11)

A、现代西方人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情怀。

B、19世纪之前西方人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情怀。

C、现代西方人清醒的理性意识。

D、19世纪之前西方人的非理性意识。

探究学习:这道选择题貌似简单,但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却并不容易。这里首先要把握意识流小说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点,同时要了解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观念以及她的创作心境。我们知道,意识流小说是上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新流派。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从其现实性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排除B和D两个选项。再从意识流小说家接受的是非理性主义思想人手,联系弗吉尼亚·伍尔夫时时处于一种封闭孤独的心理状态,时时感受到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思想意识,由此可以推断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五、课堂练习:围绕“#”展开辐射式联想(课件●—2—12)。

六、作业:自拟题目,写一段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课件●—2—13)。

墙上斑点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理解和把握的课文基本结构。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1882-1941;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41年投河自尽。

强调内心;“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心虚的假设。

二、默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对斑点的推测

意识涉及的事、物

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 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 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墙上斑点教案【篇4】

教学目的: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第二课时分析了解小说特点)

教学方法:

解读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请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三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

A簇拥(cu)赝品(yan)别墅(shu)铁箍(gu)

B积蓄(xu)笼罩(zhao)芜菁(jing)呆滞(chi)

C地毯(tan)古冢(zhong)都铎(duo)箭镞(cu)

D鳍翅(qi)鸟窠(ke)怂恿(cong)褶皱(zhe)

2选词填空:

①大地的寒气(凛凛、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

②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挖掘、发掘)出来,给它们起了名字……

③惠特克序列表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沉迷、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④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保障)自己的形象,不让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的处理方式使它显得可笑。

3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①这个地区位处热带雨林地区,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如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壮美的瀑布。(错误,只能用于别的事物,表比喻)

②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错误,与前一分句重复)

③他为人闲散,回到家吃得心满意足之后,却什么正事都不干。(错误,应用“酒饱饭足”)

四题解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1915年,伍尔夫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五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

六小说的内容与结构形式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7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在小说中,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对内容的表达。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斯说:“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墙上的斑点》就是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

七关于小说的主题:

有人曾经指责伍尔夫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象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等于远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上。”因此,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着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八处理课后作业:略见教师用书。

九印发易晓明《〈墙上的斑点〉赏析》一文,学生结合文章分析仔细赏读小说。

十教学后记:

西方现代文学对于习惯于追求情节的中国人来说,阅读甚难,而高中生阅读更难,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文学流派的特点,不必过分纠缠与文字语句。

墙上斑点教案【篇5】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请大家快速读完小说,并思考:它和我们以前读过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

学生发言:

生甲:人物形象个性不鲜明,不像我们知道的阿Q、林黛玉等

生乙:故事不生动,没有趣味性

生丙:认不得写些什么

生丁:读不懂,没有头绪

……

老师补充介绍意识流小说:

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三、介绍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四、提问:结合课文,说说它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

要点提示:

1、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1)记录意识流程,取消故事情节。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2)直面心灵世界,淡化人物形象。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面;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3)点击社会人生,叙述极具跳跃性。

五、课文鉴赏

(一)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明确:共六次。

1、“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二)思考:“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六、体会心里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七、课堂同步练习

1、注音

都铎( )王朝怂( )恿( )纤( )维

2、填写汉字

别shù( )充sè( )古zhǒng( )箭zú( )zhàn( )蓝

鸟kē( )Zhě( )皱

3、解释词语

(1)赝品

(2)呆滞

(3)妄加非议

(4)怂恿

4、文学常识填空

《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国的(小说派别)小说家(作家名字),本文是她的小说,描写。后来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一只蜗牛。作者正是通过描述小说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八、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

墙上斑点教案【篇6】

[教学目的]

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检查作业导入

二、预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回答: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

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小说》中所写的:“小说的适当素材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适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因此,《墙上的斑点》不是关于那个“斑点”的小说,“斑点”不过是触发她丰富联想与想像的一个媒介而已,小说的主题也正浓缩在她恣肆汪洋的想像和探求中。

反复细读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动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例如她揭示了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真实——生命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它是不确定的甚至神秘的,不可能为它找到明确的结论,正如我们面对面地坐在车厢里,相互观看,只能看到些朦胧的幻影,或者犹如与车厢外的人一样擦肩而过,难以彼此了解。

在作品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还表达了一种“平静的、幸福的联想”——一棵树倒下了,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换言之,弗吉尼亚·伍尔夫有这样一个信念: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她愤慨地指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她渴望拥有一个“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总之,《墙上的斑点》蕴涵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许多意义重大的体验和领悟,它触及到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等。正因如此,《墙上的斑点》才产生一种巨大的震撼力与穿透力,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使我们的灵魂在阅读中得到洗涤。

墙上斑点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

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演示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板书课题

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1—2)

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

二 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

1.请一生读注①

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而不管它们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

3.简介意识流小说(—1—6)

20

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三.带着任务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辨准字形;

2. 圈划出“我”直接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的语句,数数共有几处。

四. 诊断性检测(—1—7)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簇(cù)拥 赝(yàn)品 别墅(shù)

铁箍(gū)

B.茎(jìng)干 笼罩(zhào) 芜菁(jīng)  呆滞(zhì)

C.地毯(tǎn) 古冢(zhǒng) 都铎(duó)  箭镞(cú)

D.鳍(qí)翅 鸟窠(kē) 怂(cóng)恿

褶(zhé)皱

2.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8)

⑴.这个地区位处热带雨林地区,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壮美的瀑布。(错误,只能用于别的事物,表比喻)

⑵.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错误,与前一分句重复)

⑶.他为人闲散,回到家吃得心满意足之后,却什么正事都不干。(错误,应用“酒饱饭足” )

五. 找出“我”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的语句,播放动画结构图(—1—9)

六.作业:

1.结合《〈墙上的斑点〉评析》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猜测联想的脉络。

2.思考“墙上的斑点” 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 二 教 时

一.复习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

由熟悉的电影提出问题: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伍尔夫所追求的真实与传统文学的真实有什么不同?

学生忆答。

屏显资料(.课件—2—2)

二.研究小说的结构,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1.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全文四千余字几乎全是些内心活动,而写外部现实存在的事物仅仅一个斑点而已。你能用简练的话对人物的外部活动加以概括吗?(提示:一个女人在冬日的午后发现墙上有个斑点,对它展开种种猜测、联想,最后发现是一只蜗牛。)

2.从“斑点”出发展开猜测联想共有几次?

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⑴.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

⑵.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

⑶.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

⑷.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

⑸.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

⑹.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⑺.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屏显动画结构图(.课件—2—3)

3.由“斑点”出发“我”都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慨?试挑出最感兴趣或最不好理解的一段一起议一议。

师生共同梳理,屏显动画结构图(.课件—2—4)

4.理解“墙上的”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屏显并讲解(.课件—2—5):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屏显花瓣图(.课件—2—6),强化结构特点。

三.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1.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请举实例说明之(.课件—2—7)。

情节: 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 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什么?(.课件—2—8)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编排故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社会历史风貌。

意识流小说则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活动,特别是潜意识的活动(外部现实世界的面貌是模糊不清的)。它以意识流动为内容和结构,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仿佛在心灵网的主页上不停的点击、链接,一张张的心理页面,甚至是潜意识的页面,在读者面前闪现,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屏显动画结构及内容图(.课件—2—9)

4. 说说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哪些不同?

(1)记录意识流程,取消故事情节。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2)直面心灵世界,淡化人物形象。

喜欢《墙上斑点教案7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墙上斑点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