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

04-21

语录的深刻启发着大家的思考。名人语录启示我们如何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和教训,语录可以治愈心灵,愿你我都能认真的去感受文字的力量,有哪些经典的语录呢?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孔子语录”,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孔子语录(1--23条)

1、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雕,通“凋”,凋零。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在这里岁寒的意思是:比喻污浊的社会或艰苦的环境。

2、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3、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4、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7、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

8、四-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10、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11、意思是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此译文将“后凋”译作“不会凋谢”。并且注释说“后,古意为不”。

12、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包括有形的国家法律、民事规则、企事业规章制度,无形的风俗、习惯等,不了解的话,确实寸步难行。

13、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15、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7、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18、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19、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20、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1、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22、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23、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孔子语录(24--46条)

24、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25、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26、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27、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8、我十五岁致力学习。三十知道立志。四十岁不为外界所诱惑。五十岁知道天道。六十岁不再执着顺着事情发展趋势而来。七十岁从心所欲。不越过规矩。

29、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30、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

31、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3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34、何为君子乎?心如日暖,性如月清,气如兰雅,志如玉坚,怀如海纳,思如天阔,言如珠萃,交如水淡。遇衰不馁,遇盛不骄,遇急不躁,遇殆不慌,遇乱不退,遇邪不屈,遇弱不狂,遇上不卑。此为吾心中之君子也。(作者:Beryl)

35、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不可没有志向,人生的目标尤为重要,就象是人的灵魂,活着的价值在于为了某种理想而奋斗。)

37、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3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9、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40、出自清代叶在琦《去年今日诗其三》

4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狂暴粗野,言不及义,虽乡邻亦鄙之;忠信仁义,谦恭有礼,虽蛮夷之地,亦敬之。)

42、刘禹锡深信道教,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4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44、为了成为它的文字,虽然有倩倩希望美丽的品质,也要成为一份礼物。

45、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46、出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孔子语录(47--69条)

4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4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信仁义者可行于天下。)

50、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5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论语》

52、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53、齐桓合兵车,召陵始服楚。忿缘荡舟起,辞为包茅举。

54、元和十一年三月(817年2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55、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5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57、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58、不迁怒,不二过。(此三句意为人有过失是不可怕的',谁会没有过失呢?但有过不改或者讳疾忌医的态度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老子所谓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之谓也)

59、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60、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诚的情感。”

6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62、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论语》

63、子曰:君子不浪言。——孔丘

6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65、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66、有一只羊在唱:串起你我的心,串起一串羊肉,串起一串羊肉。

67、《诗经》,可以涵养性情,可以励志,可以学会处世之道,而且甚至有博物学的作用。

68、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