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收藏12篇)

05-25

怎样才能在文章的标题中适当表达情感呢?观后感是理解和总结作品内涵的过程,在撰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观影/读书的感受。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南京南京观后感”的内容,请务必阅读这篇文章。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

1937年,一场“南京大屠杀”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一位目睹当时情景的外国传教士曾说:“知道但丁在《神曲》里描写炼狱的人,就不难想象一下陷城的南京。”

那么,你知道吗?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40多天中,侵略中华的'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个中国人。30万个生灵啊,30万条活生生的生命啊!30万个人排起来,可以从南京连到杭州啊!30万个人的肉体,能堆成37层高的高楼大厦啊!30万人的血,足足有1200吨啊!30万人用火车装载,需要2500多节车厢啊!日本人真的太残忍了,这么一个小市的30万人被用机枪射,被拿来试刀,被火烧,被活埋等等!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我仿佛看见南京上空的最后一轮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3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长大后努力报效国家!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2)

在,南京的华夏和东瀛的上空,一直游荡着30万以上中华儿女出的冤魂。

30万以上?究竟是多少呢?竟然都不知一个估计的死亡数字!天哪,在大街小巷、防空洞、城市广场等都实行了屠杀,区域是如此之广!

鲜血四溅,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中国人在不同那个的地方,被不同的日军用不同的方式屠杀了:一位中年人猛地奔跑起来,但被日军用左轮手枪的子弹击中后背,便一受伤,鲜血染红了衣服,紧接着扑通一声,趴在了地上,他在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眼里充满了愤怒;一位年轻的,衣着朴素的妇女紧紧地把不到一所的婴儿搂在怀里,不让日军伤害到她。但残暴的日军堵在她们的面前,一步一步地将她们逼到墙角。妇女浑身哆嗦,四肢颤抖,而日军的脸上露出了那恶心的笑容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人发出了呻吟声和扑通倒地声

就这样,地上掩埋了尸体,到处可见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在甚远的民魂

就这样,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罪恶越来越重!

这是弥补不了的!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3)

《南京大屠杀》这部片子拍得十分惨烈,再现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的侵略和屠杀。看片子时,总能听到同学们气愤地喊“灭了日本人”、“日本人是牲畜”这类话。可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到,为什么日本人只单单侵略中国及其周边小国,而不去侵略美国和英国,说道底还是那时我们中国太弱了。

日本人的压力也相当大,因为日本只是一个小岛国,四周环海,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大地震,或者大海啸,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这个小岛沉入大海。所以他们总是想侵略一些弱小的国家来扩大他们的领地,而中国就是他们最好的目标。中国土地广阔而且资源丰富,而当时又是一个没有实力的国家,所以才会发生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

如今我们已处于和平时期,可许多中国人依然非常憎恨日本,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人在中国的领土上犯下的种种罪行。记得亚洲杯决赛时,中国和日本狭路相逢,在比赛接近尾声而双方比分相等要打加时赛时,出现了“亚洲的上帝之手”——有一名日本队员用手把球碰进了中国队的大门,而裁判没有看到,就这样中国在亚洲杯上的冠军梦破灭了。这是让人接受不了的一个结果,中国队一路上过关斩将,打败了巴林和伊朗等强国,却最终死于这只“亚洲的上帝之手”上。这使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憎恨又到达了顶点,很多球迷跑到日本驻华使馆门前破口大骂,还有人拿起打火机烧日本的国旗。我也忍不住大骂“日本这帮王八蛋”,可我们都明白结果是无法挽回的了,这样做只能让别人看我不起我们,认为我们输不起。我们既然能给日本机会让他们创造出“亚洲的上帝之手”,就说明我们的实力依然不够强。

日本现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制造出来的东西比中国的要好。不用说大的机器,就算是一个小玩具他们也能尽量做到完美。我就有亲身的体验。有一天我去买拼装模型,有日本产和国产两种,同样大的盒子,日本产的要420元,而国产的只要80元。而我当时买下的是日本产的420元那种,因为我知道,国产的质量太差了,在拼装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损坏,最后只是剩下一堆破塑料。所以我宁可买贵的也不买差的,这也是日本货能遍布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的动漫也一样,为什么我们只听说过日本动漫迷,而没听说过中国动漫迷呢?那是因为国产精品动漫太少了,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而日本动漫会精细到人物的每一个眼神。这些都是中国不成熟的表现。

中国现在各方面都在发展,但日本也同样在发展,现在全球气温升高得很快,冰山都在以很快的速度融化,这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这就很可能会把日本列岛淹没,这样日本就有了更大的危机感。如果中国不更快地发展自己,就又可能会重新上演南京大屠杀的悲剧。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4)

今天看了那部美国拍的纪录片《南京》,虽然对那段历史已经有了不少了解,高中的时候还曾经翻阅了不少资料,在学校也发起过抵制日货的宣传。但再一次看到那些真实的照片,录象还是不断地令我的鼻子一镇镇酸楚,愤怒,屈辱,和那股作为国人的自尊心混杂在泪水中浸湿了领口!闭上眼睛,那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仍旧缓缓地划过脑际!

我已然不是愤青,破口大骂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被嘲笑,但反观现实,目前中国-那个短短几十年前遭受屈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反思过这段惨痛的历史呢!我们指责日本的教科书上没有南京大屠杀,我想起了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对这段历史不也就是寥寥几句描述嘛!而且在高考的压力和对分数的重视下,有几个历史老师会详细地想学生讲述它呢!我还记得那时早早的盼着上历史课,讲到侵华战争时眼巴巴地期盼着老师着重讲那段历史,等到的只是失望。

作为80后,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我起码认识,记住了他们。我无法接受身边的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无知,高三的时候我曾在上学路上跟同学岳大头说过,可能我从学习上说不是个好学生,但劳资绝对是个爱国的人!而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能够如数家珍地随口说出某明星的生日,爱好等等,可以为那愚昧大众的超级N声狂发短信,却道不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哪天,有多少同胞惨遭屠杀!SORRY忍不住骂一句CAO!仇恨可以忘记,但是忘记历史却是一种背叛!

同学们都去看一看吧!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了重新审视那个拒绝承认历史的日本,为了唤醒那些始终昏沉的中国人!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5)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炎黄子孙们,你们还会沉默吗?不,你们不会。

影片《南京!南京!》讲述了日军在南京横行霸道,残害中国人民的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着祖**亲的胸脯,刺刀上沾满了兄弟姐妹的鲜血。此时,中华儿女没有沉默,他们在准备爆发。影片中的妓女小江面对日军的挑衅,她没有退缩,更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与日军对立,视死如归。

泱泱大国,支离破碎。30万祖国儿女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双眼。“不做东亚病夫!”“不做亡国奴!”沉睡的华夏被震醒,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起来反抗,天下无数仁人壮士浴血奋战,振兴中华。

1945年8月15日,中华儿女用顽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保护家园的坚定信心使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洗涮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如今,中国已是一头雄狮,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令世人瞩目,祖国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明天。

今天,我们虽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忘记国耻。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要担起这个重任,要在学习上精益求精,不怕吃苦,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刻牢记国耻,以此为动力,发奋图强,努力拼搏。现在的我们只有靠知识不断地来充实自己,完美自己。我们需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大后,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翻过历史的 篇章,让那耻辱的一页页一去不复返。“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信心,扬帆起航,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时间总是流沙般飞逝,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幸福。可有谁还会想起那些被残杀的30多万同胞?有谁会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祷。

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人的手段残酷,3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无辜杀死,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却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扭曲了史实,这是多么可耻啊!可是我们中国人呢?可多少中国人记住了这段历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我的心里悬了块石头。那一幕幕残忍的片段,那一个个血腥的场景,那一声声悲痛的惨叫,无时无刻对我不让我战栗。我痛恨那无情无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实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样的无能为力。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带领着南京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牺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无憾。可我知道没有如果,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现在?,不让历史重现,要好好的铭记历史。

还记得那个《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吗?那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而她却因此患上抑郁症而自杀生亡,可她却未后悔过。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我也敬佩这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举动不但震撼了一个人,而是整个世界。

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近期正在放一部影片《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片中有两条线索,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 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观看过此片的人无一没有流下热泪,而当我看完此片时,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忘怀这段血泪史,也无法再去直观南京大屠杀了,因为我已看透这段历史,我怕我也会如同张纯如那样患上抑郁症。

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福。愿世人记住这段血泪史,愿日本人承认他并以此为戒,愿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6)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时光可以带走一切,但却带不走镌刻于心的伤痛;岁月可以淌平一切,却淌不平内心那凹凸不平的伤痕。弑国之耻不可忘,请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题记

“今日中国的悲催,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性的忘却了那段坎坷岁月,遗忘了曾经所遭受的苦难,盲目而又自私的心系自己!”——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便是我对张纯如认知的开始。

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朴素至极,正值花儿一般的风华正茂,脸上却有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敬畏严肃之意,乌丝似远山般泻下,却又似丁香般的惆怅忧郁。

人们很难想象的到,一个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竟然以如此贴切而又负责任的立场,以如此公正而又清晰的逻辑,不惜翻越各个国度,呕心沥血的搜寻茫如的史籍,用手中刚正不阿的坚笔,向世界真实而又裸露的揭示19世纪中中华民族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以自己宝贵而又短暂的36年光阴作基垫,书撰出这一部以森森白骨为路,以殷红血水承注,痛苦欲生却又不愿再提起的屈辱岁月——《南京大屠杀》。

第一部分:昏暗的六周

“日军的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回旋在昏沉的南京上空,昔日的繁荣昌盛皆以作灰飞烬,身首异全的死尸随意的丢弃在破败的城墙下,昔日的茵茵绿草已被蜂窝般的弹坑取代,血流长河,遍地疮痍,可怜中国的万壁江山,此刻却被这群无礼而又凶残的野狗们像草纸一般蹂躏!……”

每每读起这段,心中便似无边野火中烧,似万蚁钻心般疼痛,一股无名怒气冲击着血脉,膨胀,鼓涌!似涨满河槽的洪水,一遍又一遍滚涌,翻腾!

我不知晓,这群暴殄凶残,丧心病狂至无法无天的帝国主义侵略狂徒,当他们手中沾满无辜鲜血时;当他们尖锐的长刀刺进一个个鲜活的胸膛时;当他们做出连天主都无法容忍的,令常人无法想象的变态虐行时……是否心中有过一丝怜悯,一丝羞愧或是极少的忏悔?

第二部分:黑暗中的微光

日军卷席过后的南京,生灵涂炭,遍地尸野,厚重的血腥味弥散在法西斯残暴帝国主义的黑暗爪牙中,悲凉而又沉痛。

一幅飘扬在金陵女子学院的红十字会赤旗,却为困散于战火阴霾中的人们照进一缕微光!有着不同肤色的异国,于这火光交错的南京城筑起南京国际安全区。置个人于水深火热,而却执着地用自己单薄而又强硬的身体,拥抱着一个又一个受惊的灵魂!

这或许令人不解,但也许正如《拉贝日记》中所阐述的:“日本人是无情无义的生物!我同情中国人,却又怨恨于这沉默的社会,他们竟可以如此忍心的看着一个美丽的国家被炮火吞噬,我不能放弃,我要用我的臂膀去紧握住这个我深深眷恋着的美好国家。”

直至读完这段沉重的历史,我的心依旧不能平静。我震撼于张纯如如此透彻而又直白客观的历史叙述;我心痛于倒在冰冷刀鞘下的遍地孤魂;我愤懑于帝国主义者所做出的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残酷暴行;我同时也欣慰于在国破山河之际外国友人义无反顾的救赎……

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触实在是数不清。

时光飞逝,四海之内,万物皆新。

今日的中国与旧时早已大相庭径;今日的中国,是世界名族之林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今日的中国,是盘踞在神州大地上气魄潜藏的东方巨龙;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国富兵强,太平昌盛的美好国度……

我钟爱我的祖国,我眷恋这个生我育我的炎黄大地,我敬畏于祖国的繁荣强大!

“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能像我一样,切身周济历史的漫漫长河;去铭记过往的峥嵘岁月,去品尝其中的血泪相融,将和平的橄榄枝头撒向世界,时怀报国之志,胸装发展蓝图!

此之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7)

对于日本人无法无天的破坏、屠杀,中国人终于愤起,齐心协力打败了日本人。这,夺回的不仅是土地,夺回的,还有中国人的尊严!这便是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八年间,有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胜利,最让我不难忘怀却是—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遇难者有30多万人,这30多万人排起来,可以从南京排到杭州,这30多万人的鲜血,凝起来的1200吨之多。可见,当时的日本人是多么的血腥可怕!同是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

电影上的一幕一幕,让我感到无法相信,因为遇难者大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压根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待,他们屠城、杀人,竟然以此为竞赛!让我怒火中烧,我最痛恨不仅是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还有身为中国人却心甘情愿助纣为虐的汉奸,他们不仅不抵抗,一转身却用枪口准对自己的同胞,因此,日本民族才能够在战争时期对中国老百姓烧杀抢掠,血流成河。

时至今日,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经常听到报道:某地一个中年男子在闹市被小混混们拳打脚踢,打人者可能只有三五个,周围围观的人成百上千,围观的人冷眼旁观,竟若无其事的哄笑,或是凑上前看一眼转身就走,面无表情,仿佛压根就没有这件事。但是,过了很久,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制止。他们毫无怜悯之心,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的人越来越多,小混混也越打越狠,有些围观的人甚至拍手叫好。只要打的不是自己,这些人,都是会不管的,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汉奸,只管自己死活,哪管国破家亡!

《南京大屠杀》是值得一看的电影,虽然看得让人压抑,但如果没有它,我们压根了解不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人性的阴暗。让我们铭记中国的耻辱,奋发图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8)

1937年,当战火的硝烟升起,日本人侵入中华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用各种残暴的手段对中国人民,彻底侮辱了我们的尊严。

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八年的抗战时间,我们抵抗日本人的压迫,整个中华大地冒着战火的硝烟。炮弹入如雨林般落在每一个角落,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

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我们才重见光明,找回自由“以热爱祖国为荣”八荣八耻的第一句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为祖国而努力奋斗,曾经何时,有多少同胞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性命,有多少勇士为祖国捐躯,难道他们的死就理所当然吗?他们是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付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尽,美丽壮丽的南京城已难寻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地哀嚎将永远在灵魂深处回荡。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但不该有南京大屠杀。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9)

今年寒假,我和妈妈去了南京。我一到那,就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刚走进去,就看见黑漆漆一片,里面播放着令人忧伤的音乐,感觉十分阴森。忽然,一个大书架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每一本书都代表一个死去的人,我一看,心怦怦直跳。心想,南京大屠杀实在太恐怖了,令人胆战心惊。

又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用红色写的300000人,看见这个数字,我心惊肉跳,同时也为那些死去的人感到悲痛、伤心,为日本人的残无人性而感到气愤。

深入内部,我看见一篇惊人的报道,上面两个日本军官比赛谁杀的中国人多,还比赛谁先达到百人斩,照片上两人一人拿刀,一人背枪,面露狰狞的笑容。看到这里,我的心里燃起了怒火,握紧了拳头,恨不得一拳打那两军官的脸,心里怒气冲冲,想:你们把中国人当成什么了,可恶的小日本!

到了出口,“不忘历史,谨记国耻”几个大字进入我的眼帘,这八个字令我陷入沉思,我想到了许多,现在的国强,是以前的国耻激励着我们,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耻辱……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0)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南京!南京!》观后感。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观后感《南京!南京!》观后感》。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1)

之后慢慢的长大了,我们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太多太多的只言片语,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有可能失真的旧照片或影音资料,然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定期的有大把大把的相关的各种资料蜂拥而至。于是,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与否,就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或动摇的事实。我有罪简单的词汇把这种所谓历史传达下来的记忆表达一下:鲜血——眼泪——死亡——恐惧——愤怒——耻辱——悲哀。这些东西像一顶又一顶重重的帽子压的我们在下面残喘,压得1937年的南京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某些可怕的数字,因为某些大多数人不愿再次揭裂的伤口,我们就带着无比的仇恨的眼睛来面对日本的一切就因为我们不管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把矛头直接指向日本人。我就从懂事起开始仇恨日本。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栖集世界一流的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还有全世界风靡的电子产业即日本制造。

其实从建国后中国开始真正发展自己的国力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军事法庭上重新向日本讨回公道,特别是他们竟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历史,显然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创伤放在眼里,我们不怕流血,但我们怕在若干年以后许许多多的子孙都不记得祖先的这一段耻辱的经历以自鉴了,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真理我们要公道。时间飞逝,当年的那些残存德友良知的敢于作证的日本人一个又一个去世,南京留下的人证也大都不在了,如果,假设是如果,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凭什么解读历史?

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审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时间告诉我们,有一天当所有知情人全都死掉的时候,也就是日本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再重新把那些东西再用语言叙述一遍,不愿意再重新把那段历史在用光影的方式娓娓道来。那样显得太残忍了。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再重新撕裂,然后撒上盐巴,然后躲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残忍的痛苦与哭泣。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2)

今天,看过了《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不少朋友可能对这部影片并不是很了解。的确,这部影片可以说实在我“无意”中发现的。后来才了解到这部影片的制作者只有“三个人”。编剧是两个美国人。制片人和配音都是吴海燕(这个名字原来好像在那里听说过)。

刚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厚的民族色彩,甚至有一点种族色彩。其实看到后来就会发现这并不为过,或者说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否则中国人就太麻木了!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平时我所不了解的史实。有些内有就连历史教科书都没有很详细地提及。在70年以前,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也许会有人看到我上边的那句话会感到不屑一顾。或许他们认为这句话太干燥了,干巴巴地不知被老师灌输了多少遍。但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仔细想想,不理解这句话的人也没有太大的过错。(我想在中国人中很少有人不理解这句话。)而错误的就是教育。无知者无罪。对,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教育!向猪一样怎么能够知道人类之间的爱呢?它们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 ( )

也许有人会对我现在的激动和气氛感到奇怪。但是如果各位朋友看过这部影片或者是认真地看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的资料后,就会觉得我本人在上文中的言辞已经很随和了!如果详细地说明我在这部影片中所看到的一切,也许我敲击键盘的手就不会不颤抖。想想,如果一个和你一样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拿着屠刀,屠杀你的父母亲人,蹂躏的姐妹,你会怎样做?许多人当然会毫不犹豫地说,冲上前去,和他拼个你死我活。但这句话毕竟是说着容易。在生命的威胁前,许多人会放弃尊严和自由的。

于是,在这场灾难中死去的无辜的老百姓都没有做任何抵抗的。麻木地看着自己的同胞别敌人残忍地杀害后,自己也被残忍地杀死。甚至连抵抗都没有。30万同胞,我想要是齐心协力地去抵抗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再仔细想想,其实造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思想的奴役性。日本儿童一直都在接受这军国主义的教育。也许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从降临到日本这片土地后,就强制地被剥夺调了自由思考的权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意义。只是知道一切无条件地服从天皇的旨意。天皇说得永远是对的。自己就是为了天皇实现他的“伟大的理想”的牺牲品。真是一人开心,全国努力啊!对这种精神我们应该给予一种同情和怜悯。想想,在日本的那片土地上,人们只知道拼命地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我想他们根本我心去想。因为人所拥有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们已经退化了。它们要做的只是服从它们的上帝。

在谈谈中国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吧。它们麻木的思想也许也是由于奴性思想所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人们只知道屈服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这也是造成那悲剧的原因之一。

也许我再激昂的陈词也没有用。在这里我还是推荐大家去迅雷资源下载一下这部影片。

我也许不能再写下去了,我的心情不能平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