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感悟"这样的内容。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对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图景进行了描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何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过GDP的4%,之后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普惠园比例、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目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必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把对教师的薪酬保障纳入省级财政统筹范畴,并加大中央财政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有强化省级统筹,才会推进义务教育的省域内均衡,也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创造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10项战略任务之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晰政府、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让政府和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并依法监督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效破解各项教育老大难问题,通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等民生问题,切实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以下的中国现代化思考和心得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以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
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现代化有五个前置词,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的是建设‘五大文明’,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韩文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感悟新成就,增强四个自信
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切的表述,并不仅仅只是写在纸上,而是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祖国的厚积薄发,让我不再怀疑、终于挺起腰杆来信心十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理论、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不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铭记新目标,提升理论素养
我生于60年代,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建立之初的艰难。祖国从山河破碎到建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全球第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一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二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党中央把从xx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我们也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追求新知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尤其要向群众学习,深入基层单位,关注基层员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需要,积极努力为基层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工会的大管家职工的娘家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三)牢记新嘱托,践行新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必须全面牢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把这个初心和使命与我们自身结合起来,做到融于心、表于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为显著的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企业如何适应新时代作出新作为和基层党务干部如何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科学客观认识我国当前国情、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取得未来的胜利、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深远且里程碑式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些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背后的制度密码。
一是中国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和“核心密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己任。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人民至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我们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国家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在庆祝中国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之所以能,根本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根本在于它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由其特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
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现代化各项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地走向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阔步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它展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它为人类应对重大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的不同,现代化的特征和背后的逻辑也存在很大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服从于资本逻辑,缓解资本积累矛盾、满足资本增殖诉求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力量。与之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造福人民为目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创造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既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使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展望未来,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使人类现代化的总人口规模增加十多亿。十多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无疑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现代化。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是当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都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增长引擎”的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导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和博大胸怀。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感悟600字,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式现代化心得感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以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
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现代化有五个前置词,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的是建设‘五大文明’,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韩文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以下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个人感想”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从网络收集整理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现代化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文明发展所追求的方向。正因为大家都追求现代化,它必然有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所以不管西方还是我们中国,搞现代化得按照大家都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律来展开。比如,要搞现代化,就得搞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事情,它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道理。我们中国共产党也要遵循,也要把这些经验为我们所用,不闭门造车,通过开放来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方面。
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有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它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别的政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干什么?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另外也讲到了现代化的实质。这些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就叫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普遍性规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把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国家追求的现代化的概念有没有变化?过去提到的现代化与现在提出的现代化核心有何不同?
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最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就是工业化。因为过去都是农业国家,后来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家觉得这个厉害,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一两百年创造了整个人类几千年没有的生产力,创造了工业革命的神话,所以一开始都要追求工业化。
实际上,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后来觉得光叫工业化,可能不足以表达人类社会的变迁。比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和信息化的关系,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人们觉得工业化这个概念不够用了,所以才发明了现代化这个词。现代化这个词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人们的认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共产党进京之前,就讲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也是想追求现代化,后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也有了变化。这都说明,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追求现代化要干的事也在变化,现代化的构成也有变化。
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是四个现代化而是“N个现代化”,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国防等都是跟现代化有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就盯着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往前走一步就离伟大复兴更进一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路径,也是目标,也是方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苏式现代性,又不同于后现代性的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新现代性。深入把握这一新现代性类型,需要从现代化的诸多要素出发,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
现代化目标。
从政治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一般现代性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包括:“社会变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实现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社会建构。“国家发展目标”。从国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进步目标”,它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民众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指标所构成。从国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地位目标”。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是追赶和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世界先进水平。“人的发展目标”。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除人的依附性和物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人的独立性,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现代化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与未来走向。现代化制度不仅关涉到社会性质、社会形态层面上的制度,而且还关涉到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现代性的制度化实际上指的是其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表现形态”,这是其一。其二,一种现代化道路能否成功,关键看是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性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层面。其中,中国式现代性在经济层面的制度化,表现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它主要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大内容。中国经济制度具有“混合型”特点,但是主导要素是社会主义要素,它们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性的基本性质。经济现代性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有两个参照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类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现在向你推荐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我国错失工业革命机遇,成为世界现代化的落伍者。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神圣使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开始构思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他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目标。此后,完整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步登高、不断攀升的壮阔进程。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新三步走”发展目标。这些战略安排,有力引领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成功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实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其体量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人口不到600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口不到8000万。到20XX年,全世界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这都难以与中国14亿多的人口规模相提并论。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除了人口规模巨大这个重要特征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始终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上5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最主要的特色,并在有关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了切实体现。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在领导力量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前进方向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体布局上,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球责任上,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明贡献上,必须立足中国、胸怀天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全面推进的根本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在现代化赛道上,西方国家曾长期占据先发地位、领先地位、优势地位,并借助其构建和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体系垄断了现代化定义权、解释权。200多年来,绝大多数后发国家都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演进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是空前的、世界性的。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很低: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产值在全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7%,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从人均国民收入看,1949年美国达到1453美元,英国是773美元;亚洲的印度为57美元,巴基斯坦51美元,阿富汗50美元,而中国只有27美元,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2/3,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这样的低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实践昭示:一个后发国家即使起步晚、起点低,但只要立足本国国情,制定正确战略策略,独立自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路径,驰而不息,就能够实现现代化。
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较的独特优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对内残酷剥削的原始积累基础上。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及奴隶贸易等,都标注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诸多先天性弊端,实现了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路径,也是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要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的胆识、魄力和勇气,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和风险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第一波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波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欧美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支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也伴随了殖民、剥削、压迫和环境问题。直到目前,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仍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大家总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其实现代化建设并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进行了独力自主的探索,具有十分鲜明和典范的中国特色。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但近代以来迭遭内忧外患,从那时起,现代化就成为几代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又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又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现在,中国已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的现代化不止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精神文化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有10亿,占世界人口的13%左右;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通富余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有根本不同,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共通富余是本质要求。必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通富余。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关于外殖民掠夺,关于内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曾说:"资原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曾经导致了全球势力范围的大洗牌。但是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这个历史铁律。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历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出的,是一条非侵略性、非攻击性的和平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还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余、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各领域改革和改进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单兵突进、零敲碎打调整、碎片化修补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联动、相互促进,有力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苏式现代性,又不同于后现代性的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新现代性。深入把握这一新现代性类型,需要从现代化的诸多要素出发,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
现代化目标。
从政治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一般现代性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包括:“社会变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实现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社会建构。“国家发展目标”。从国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进步目标”,它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民众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指标所构成。从国际角度看,国家发展目标体现为“国家地位目标”。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是追赶和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世界先进水平。“人的发展目标”。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除人的依附性和物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人的独立性,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现代化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与未来走向。现代化制度不仅关涉到社会性质、社会形态层面上的制度,而且还关涉到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性类型,现代性的制度化实际上指的是其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表现形态”,这是其一。其二,一种现代化道路能否成功,关键看是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性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层面。其中,中国式现代性在经济层面的制度化,表现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它主要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大内容。中国经济制度具有“混合型”特点,但是主导要素是社会主义要素,它们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性的基本性质。经济现代性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有两个参照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类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面栏目小编为您带来了“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对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图景进行了描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些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背后的制度密码。
一是中国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和“核心密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己任。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人民至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我们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国家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在庆祝中国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之所以能,根本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根本在于它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由其特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
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现代化各项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地走向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阔步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它展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它为人类应对重大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同时提升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给大家介绍10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2)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xxxxx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性质立场宗旨、成就经验精神、主题目标方向,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撼人心魄,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宣言。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党宣言》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它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立场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成立一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xxxxx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如山,且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道理,深深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逻辑;一直生动讲述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等精彩故事。中国共产党一直忠实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崇高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
人民当家作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如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是人民群众最真切的体验。因此,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要么是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别有企图,但这是绝不会得逞的。xxxxx指出,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是历史经验,更是宝贵财富。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经验和精神彪炳史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岁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主题,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昂的主旋律。xxxxx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和力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的执着和渴望。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政党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精神气质、精神风范。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_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并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得到弘扬,从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穹宇。
弘扬伟大_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被封锁被遏制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同时,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彰显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凝结着宝贵经验、冶铸了伟大精神。总结经验就是以史为鉴,就是为了更好前进,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总结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它的经历异常丰富,它的经验异常厚重,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党对党的百年经验的首次集中概括,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珍惜的九个法宝、九个主要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绩。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弄清楚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为了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三、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大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但是,进入近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矛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主题,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奋斗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在不同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先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由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尤为重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那时的中国存亡就在旦夕之间,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且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先后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继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今天,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是跨越时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就是回答和解决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中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但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部署和安排,是一种提速,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是一种提质,把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充分体现基本国情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不知道为什么建设,就不能真正建设。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一步也不能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公开自己的意图和主张,让人民群众更多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而这对坚定信心、取得胜利至为关键。在新的征程上,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的是大道、正道。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它的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的话,那就更是如此。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真理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真理之歌。xxxxx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自信风云二百年,谱写强党新篇章。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的历史文明源远又流长,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你对于写文化自信的作文有思路吗?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引领学生对当代文化的思考作文高中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中国,一个泱泱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沧桑绵长的历史淘尽了不尽的文化遗产。从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到雄伟壮观的历史遗址,无一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茁壮成长。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诗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作为华夏儿女的一份子,我们都应义不容辞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现实往往却是相反的。正当外国开展“汉语热”的活动如火如荼的同时,我国的国民部对国语学习不屑一顾,甚至有的年轻人还盲目地搞起“哈韩族”、“哈日族”等。这实在是令人揪心。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我们可以通以网络传播和学校教育等方式向社会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人们走回正确的文明思潮,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回荡。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民族才得以强盛,华夏文明才得以延续。
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精神文明家园。从古至今,从流传万世的儒家思想,到风骚一时的唐诗宋词等,无一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还有令人惊叹的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世界奇观都不同程度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去维护,传承和发扬。以至可以更好地建设与当代发展一脉相承又与时俱有的精神文明家园。没有了文化家园的记忆,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难道我们还要重演“端午节被抢”的悲剧?因此,这就需要我国传统文化不断深入发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文化遗产的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如“爱莲堂”“饭冰室”等一个个文化名人故居遭到被拆迁的厄运;沉淀几百年的“晋翼会馆”等历史建筑被用来作用挣钱之具;故宫的“三重门”困扰……为何我国的文化遗产管理如此疏忽呢?放观文明古国埃及,专门筹建国家控股公司对之进行保护等。因此,我国应建立和健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得以保障。只有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地管理,使其保护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华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我们华夏儿女应该理性地面对世界多样的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旺盛持久的活力。行动起来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延续千秋万世,实现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找回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它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在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神州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仓颉创造了足以震惊世界的文明——汉字。从秦朝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的兵马俑;一直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从充满活力,风气开放的唐装;到端庄沉稳,秀丽文雅的旗袍。这金灿灿,辉煌无比的文化却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多么可悲!昔日的战火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珍美的画卷踩在脚底,埋进土里。好像我们的文明也被踩在了脚底,陷入沉睡。
街上不免有稀少的穿着汉服的少年少女,而令人心寒的是旁人鄙夷的目光,连外国人看后都赞不绝口,爱若珍宝的精美服饰,在我们眼里竟然满是俗气,过时。原本中国绣娘心灵手巧下栩栩如生的刺绣,现在的人们见到了心里只有老气一词,可他们忘记了,它叫女红,那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手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相反,我们应当保存它,爱护它的责任心,和发掘它,弘扬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除此之外,更让人不解的是人们对进口产品的盲目追捧和对国产产品的无限否定。或许有人会说:“同样都是地球世界的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说的没错,可是文化有地域性,而不是说因为某地文化好,某地文化先进就因此遗忘中华文化。这时候,我们理应昂首挺胸,声如洪钟地说:“选中国文化!”
一个文明,一种文化若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则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去找回那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有当我们内心重新找回那种以一持万的自信之后,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才有可能振兴,才有可能带领全世界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他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至鸿蒙未开,天地未分之时,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足以令世界惊叹的文明。孤城绝塞,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声势浩大,威严耸立兵马俑;有形象生动的甲骨文,有龙飞凤舞的狂草;有笔直端庄的正楷,有流畅连绵的行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还有着一套庞大的礼仪、科举、官员制度,这种种的一切,让我们享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我们也因此逐渐产生了自负。
然而,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负,都伴随着炮火声被击碎,被摔破,那些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在面对敌人的刀锋时,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珍美的画卷,被肆意扔掷于地上,踩在脚底,好像我们的文明也被踩在了脚底,陷入沉睡。
我们不禁回想:“我们,做错了吗?”于是开始广开言路,大招大揽,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但是我们又回首发现,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样子?这边一块,那边一点,中国人的意志也逐渐开始模糊,文化的辉煌好像离我们又远了一点。那种屹立于世界之巅峰的自信,不见了,丢失了。
如今越来越多父母,自己的孩子还没理解几首古诗,就拉着他去学习英语,美名其曰:“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殊不知,5000年前,又是哪里为世界之中心?就算如今偏移了位格,为什么不想着重回世界巅峰?而去选择别国的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令人费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盲目追求外国产品,认为:“外国的就是最好的”,过外国节日,原本的文化被他们抛弃,原本中秋的明月,重阳的茱萸,变为了圣诞树,南瓜灯。就像外国人一样。或许文明没有地域性,但是文化一定有,不然为什么只有这片土地诞生了我们的文明?
一个文明,一种文化若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则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当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战胜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又不愿去拾起那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莫非我们摆脱了肉体的奴役,又要重新回到精神的控制上去吗?
只有当我们内心重新拥有那种以一持万的自信之时,中华民族,华夏文明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盛不衰的恒久的精神驱动力。
文化有共性有个性,但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正如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的,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找回文化自信?
一个文明,一种文化若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则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去找回那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有当我们内心重新找回那种以一持万的自信之后,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才有可能振兴,才有可能领先世界所有文化。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复兴梦”!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国潮热”兴起,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当你买耐克鞋时,你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挑一双穿着去逛街的鞋,还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他们对于跨国品牌的态度也从曾经的盲目崇拜走向了现实理性。
“国潮热”的兴起,也是国货的崛起。自2018年李宁携鲜明的中国元素登上纽约时装周之后,一大批国潮品牌向阳而生。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诸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也从侧面印证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要实现基业长青,离不开强大的本土思维。
盘点这些年“国潮热”层出不穷的符号、形象、题材等,一个清晰可见的特征是传统文化和审美的复苏。诸如祥云、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重新定义了“潮”的概念,并引发年轻人对“东方美学”的追捧。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潮热”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如果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国货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那么国货崛起也在重新塑造着消费者的文化追求,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信。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x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里装的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文化自信,购买国货、使用国货、分享国货才能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
事实上,不仅国货,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国漫、国剧等也借助传统文化IP实现了新生,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自信地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去年以来,李子柒在网上的走红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中,她通过镜头,让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桂花酒有了新的生命,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个发现中国之美的窗口。不少国外网友纷纷感叹,“李子柒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让“国潮热”澎湃不息,就要呵护好这份文化自信。“国潮”二字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跨界融合的商业创新。因此,对企业来说,切不可仅把“国潮”当嗦头、借势营销。如果只是堆砌文化符号,不挖掘核心价值,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既无法恰当传递出潮流理念,也与“国潮”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国货品牌弯道超车的路上,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文化自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