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经典语录精选75条

08-06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你愿意和你的朋友分享吗?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整理,推出佛学的经典语录精选75条,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佛学的经典语录(篇1)

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2、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诉众生,何者善?何者恶?生命还是要自己掌握。

3、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5、佛: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

6、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7、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8、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9、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10、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11、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12、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3、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14、我们真正发菩提心自行化他、弘法利生,一生都让佛菩萨安排。别人对我毁谤、讚誉不必放在心上,身心才会清净、自在。

15、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16、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17、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18、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9、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20、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佛学的经典语录(篇2)

21、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2、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4、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25、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6、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27、佛: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2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0、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31、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呀!

32、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33、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34、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35、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36、有气别忍。人生在世,各自都有难念的经和难破的题。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气事”。气是客观存在,有气别忍,憋气则气结,气结则病生。中医云:“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遇到“气事”,要找人“通”气,多方吐露,一吐为快,快吐为安。要多交益友和挚友。朋友是最佳的“通气筒”,也是为你倾注生命活力的“打气筒”。

37、不必要盼望得到谁得理解,做自己能做的,尽心尽力,天下的故事,是经常也是无常,所以,不需要大惊小怪。

38、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3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40、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佛学的经典语录(篇3)

41、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42、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43、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44、世界上没有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个不被批评的。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4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6、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47、佛: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48、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49、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

50、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5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3、佛: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54、佛: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55、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56、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57、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5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59、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