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做最好老师心得合集

08-05

当经历过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带来了别样的收获时,这时候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写篇心得体会,去记录我们的感受。写心得体会可以刺激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创新力,怎样才能写好心得体会呢?栏目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做最好老师心得”的最全面信息,相信您会在本文中发现不少新奇的思维和收获!

做最好老师心得(篇1)

我读过一篇名为《最好的老师》的感人的文章。说的是品学兼优、受人喜欢的男孩特德,因为妈妈去世给他带来的巨大打击,成了孤僻内向,没有朋友的人。汤普森先生以不同的方式鼓励他,照顾他,并使他成为一名医学博士。

老师找到了教育学生的好方法。特德的成功使汤普森先生认识到他也是一个重要的人,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老师。

特德由于老师的爱和关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汤普生老师因为关心爱护学生,真情鼓励学生而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这就是爱的真谛:爱别人,温暖自己。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的付出是必有回报的。

爱是互动的,当我们把爱送给别人时,爱的阳光也会温暖我们自已的内心,我们会像文中的汤普生老师一样,明白自己的确可以非同一般。

帮助他人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乐就是助人的最好的回报。当我扶起摔倒的同学时,一声“谢谢”让我心生温暖;当我为生病的妈妈端上一杯热茶时,一句“智颖,你真乖”,让我意识到自己无比重要;当我为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一句“真行”让我觉得自己非同一般……爱的付出,使我收获了无比珍贵的东西——自信。

我们身边有一些学生经常认为自己还年轻,需要别人照顾。他们怎么能有力量去关心别人呢?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小草虽小,却用绿色点缀着春天,得到无数赞誉;花的生命是短暂的,但那一刻的美丽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虽然我们还小,但也要尽力付出我们心中的爱。

关爱别人,温暖自己。只有这样,心中的爱才不会枯竭。让我们都献出我们的爱。我们会得到比珠宝更珍贵的东西。

做最好老师心得(篇2)

一直以来,我对李镇西老师的了解仅仅只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究竟怎样伟大,我就不得而知了。在聆听全国名师讲课的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毫不犹豫就把这本书买下来了,回家就认真拜读了一番,读后,受益匪浅。书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一系列跌宕起伏、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中,融合了***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技能、教育情感。读××的话,感受他的心灵,反思他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让我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同时,让我走进教学的殿堂,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也看到信信和希望。

***用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具有我崇拜的这种情感魅力。

读后,让我颇受启发。

启示一:班主任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班级管理中他主张应做一名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周围的**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自我解放”。第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我们要努力不被领导的表扬所喜出望外,也不被领导的批评所激怒。第二: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

对于中肯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对善意的误解也应该冷静对待。第三,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以宽容的胸襟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者刺耳的“杂音”。第四,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只有真正精神站起来的班级老师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和自由的心态来领导班级。

启示二:开展团体竞赛增强班级活力

第一,分组合理。为了便于竞争,***在班上设一种综合小组,这种小组一旦建立,便“永久”不变,而且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小组,又是体育小组,还是文娱小组……之所以将小组固定不变是为了让小组在不断的竞争中增强凝聚力,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情况。第二,竞赛全面。

竞赛内容尽可能涵盖学科要求、班级、学校活动等各各方面。如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劳动卫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行为规范第三、规则统一等。开学时,班委、组长将召开会议,制定小组竞赛规则。

第四,严格监督。规则一旦制定,便由班干部和各小组长严格监督,各小组长也有一本“账簿”,以便查对。第五,客观评比。

竞赛情况绘成图表贴在教室里,这样到了期末评选优秀小组时,根本不用再人为的凭印象“评比”,只要看竞赛表上的积分,优秀小组自然产生了。

***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竞赛活动使群体具有内在的凝聚力;小组的凝聚力的产生自然带动了班级风气的好转;竞争与评价使一些监督检查不力的要求得以落实。

启发三: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对于班干部的培养来说,***是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培养班干部时,他不满足于让学生独立组织几次活动或主持几次班队会,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与***的教育方法相比,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例如: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不耐烦,我常常忍不住生学生的气,缺乏教育技能;有时,对于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他们缺乏耐心的指导和个人的指导。

同时也明白了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因为爱,能看透云彩,未来永远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都是完整的。

我刚刚走上教学岗位不到一年,我决心要以***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会继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做一个受家长、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老师心得(篇3)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近日读李镇西所著《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他写了自己当老师和班主任的经历。从他的字里行间里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爱”,爱学生,爱自己的事业。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平等交流。何为“蹲下”来说话?我想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蹲下来和学生交流?

是的,这是一种肢体上的表现。那么真正的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不仅是肢体上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让师生平等相处,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我们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我们不妨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童心与童心的相遇,才是真正自然而然的平等。课余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嬉戏;无论在校园还是在放学的路上,可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或者与学生问好,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师生尊严上的平等。在这里,我想起陶行知对教育工作者的告诫:

“我们必须会变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让我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两个大教育家都有着同一个观点“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做一名最好的老师不是用粗暴的手段来压抑学生,而应该用心灵感应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二、班主任在思想上、行动上的“自我解放”

班上有很多老师不停地叫喊,很累。我也是其中之一。大扫除、学校活动、班级常规样样离不开班主任,有时候忙起来,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当我读了***的所写的班主任在思想上、行动上的“自我解放”之后,让我感到***的班主任的生涯不是痛苦和唠叨,而是幸福的去享受着做班主任的快乐。

他将个人权威变为集体意识。将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他完全将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手把手的教”。

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与班主任协力建设班集体,这样便会轻松下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解放,我想到了魏书生的阶级管理方法,也用了自我解放。如:

做操戴白手套有人管;图书角有人管;学生纠纷由纠纷小组自行解决等等魏老师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有那么多的教育前辈来指导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在教育的大舞台上,我们为什么不展示自己的风格呢?丁蓉老师说过:

“如果说“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爱”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爱”的升华。”

我想只要我们多学习多学习,就会有收获。

陈红艳2015.12

做最好老师心得(篇4)

因此,让老师的爱多去关爱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学生,并让班级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爱,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偏爱后面的群体,把爱播撒,让后进生的心田充满阳光。拽他们的手一起前进。这样走上社会的学生,才会有爱心。

李镇西老师认为,让学困生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找到可以找到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并自由舒展其澄明自然的心灵空间。无论今后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他们都将是全面、个性鲜明、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大写的人。找时间让后进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共同找到前进的突破口。

一点点的让他感到进步,做到了这一点,他会自然而然的激发一种人的尊严感,自豪感,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乐观情绪和进取精神。李镇西老师的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日九问”。我也偶尔问我的学生,但不那么详细,也不必每天都问。

我们没有为后进生建立家庭学校联系簿。我们只知道有一张卡片,没想到这本书能让学生和家长同时看到孩子成长的变化。

鼓励每一个孩子,就是后进生和前面的学生可以不断地向前推进。对待优秀的学生我也经常注重严厉。但与李镇西先生相比,缺乏实力和李论认识。

他说,让优秀学生认识到:道德荣誉远比成就荣誉宝贵;也有人对后进生说,道德滑坡比成绩下滑更可怕。

如醍醐灌顶,让我猛醒,令我汗颜。

“愿老师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如此的温馨。”不是吗?如果,我们能给每个学生以温馨,让他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快乐,那么,未来的他们就一定会给社会无数的美丽和惊喜。

经十一路小学商文广

2011年4月11日

做最好老师心得(篇5)

李镇西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教师,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以下是我从李镇西老师身上学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1. 热爱教育: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他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认为教育是一份有意义的事业。这种热爱和投入会激发出教师更多的动力和热情,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工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个性:李镇西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 重视课程设计:李镇西老师非常注重课程设计,他认为一个好的课程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也应该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他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4. 积极参与科研:李镇西老师非常热爱科研,他认为科研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领域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李镇西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他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他通常会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做最好的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需要注重课程设计,积极参与科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老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有关做最好老师心得合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最好老师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