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系列七篇)

08-25

在我们看完一本书后,总会有所感悟,人们常说读作者的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想和体验。此时我们优先可以写好一份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保存想法,也可以加快知识的吸收。我们根据您的需求特意编写了一篇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的文章,别忘了将这个链接添加到你的书签夹中以备以后查看!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篇1)

工作闲余时间拜读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然而读完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感觉,作者似乎泛泛而谈,描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和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想要从中寻找到一些痕迹,却发现徒劳无功。

有天晚上在进行网购的时候,突然发现,似乎淘宝网就是作者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最符合各种条件的存在,有一个大型的虚拟平台,数以百万计的商家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兜售商品,以亿万计的消费者上网的时候,通过这个平台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后通过先进的网络通讯和商家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协议。商人通过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公路系统向全国各地运送货物。

《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描述的新型的经济形势和商业形式就是类似的模式,扁平式的销售节点遍布全国各地,以淘宝网的网络系统为依托,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一个商家都是淘宝网的商家,或者说是主人。庞大的沟通体系,为实现整体与个体的有效互动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帮助。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从来没有深入讨论过,所以很难轻易察觉。这时候,我又想到一种新兴的职业——网络自由写手,同样是以先进的通讯网络为先决条件,数以万计的网络写手在各个网站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将自己光怪陆离的想象写成文字,放在网上发售,然后赚取可观的金钱。因此,网络小说公司和网站众多,在业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的一部分。

这两个实例让我意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的确确已经发生,虽然之前并没有什么人明确的提出来这个概念,即便是提出来,却没有能够很好的总结,它发生的标志和发源地。作者的书中明确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然而如何让本书提出的先进理念为我所用?我以前没想过,但读完一本书,我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这和不读书没什么区别。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考,而是创新。

借鉴之前成功的经验,我思考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是公司相对于整个工业的思考。

相对于整个工业来说,每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电站”,也许一个单独的公司的力量很小,然而数以万计的公司发挥出来的宏观力量绝对不容小觑。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之一,另一个是先进的通信网络。

对,我们需要一个先进的通讯网络,可以让整个工业都容纳其中,或者说是部分容纳其中,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平台内知道我们想要的信息,比如产品的需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可以迅速接收到信息,然后投入生产之中;比如原料的供给,什么地方的原料更加便宜,质量更好,再加上运输费用,可以让我们选择最佳的原料供应商;比如设备的更新,某个公司生产出来的机床能够满足日益精密的生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得到最快的讯息,让公司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若是数以万计的公司都能够这样做,那么带给整个工业的利益,就显得尤为庞大了。

这个设想中的网络平台需要庞大的资源,需要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公司——各式各样的公司参与其中,需求的多样化,供给的多样化会使得整个工业网络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建设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的资源也肯定不计其数,如若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却难以实现。

于庞大的全国产业网络相比,这确实难以实现。但是,一些相对于整个行业的小型工业园区的出现,也可以初步满足这个网络平台的一些要求。以城市为依托,形成产业园区,加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产品销售与自身的联系,产业园区聚集大量性质相似或者相近的公司,依靠产业园区的信息化,甚至不用担心生产的原料和销路问题,专心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并且以更好的产品和过硬的质量为工业园区做广告,让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与工业园区形成相互依存、共存的关系,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要求。并非说,必须像书中所说,未来的工业形式必须如同能源一样,庞大的网络将数以万计的微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髓。“罗马城并非是一日建成”,如果不切实际的将现行工业分割成书中描述的样子,只会对现有工业造成不可预计的破坏。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渐进的,一两年内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全面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需要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

除去公司层面的思考之外,或许这样的思考有些不切实际,毕竟即便是产业园区的建立,也不仅仅能够靠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思考就能够建成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进行数据的推演,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够实现。那么,下面的思考,也许更加实际一些。

相对于公司这个整体而言,每一个员工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电站”,我们的生产力就是我们产出的“能源”,公司付给我们薪水的实质,就是向我们购买“能源”。如果是这样,那么公司应该尊重每一个员工,因为他们是真正支持公司的人。

然而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却未必限于这种刻板的关系,也许体力劳动者无法实现,但是对于脑力劳动者,完全可以在工作地点之外对公司的事情进行处理。我曾经想象着一种工作方式,员工在家里面进行工作,将工作的成功通过网络提交给公司,公司按照成果的大小支付给员工一定的报酬。这种工作形式并非不存在,事实上,它们已经在一些新兴企业中事实。

相对于微研公司,我想,依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某些并不属于公司的员工进行交流互动,比如一些简单的设计,如果公司的设计人员根本拿不出时间来完成,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任务,由一些网络上的一些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然后根据设计的结果由公司的人员进行考核是否符合条件,付给设计人员一定的报酬。这样,既可以在公司旺季分流一定的劳动强度,又不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公司规模,又能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顺便为公司做广告。并且,如果这些设计人员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未必不能够保持长期的联系,进而挖来更好的设计人员。

当然,这一个想法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个开放性的设计平台,能够将公司的任务发布出去,另外,则是任务的保密措施一定要做的很好。这样一来,公司实体的规模可能并没有扩大,但其软实力和业务范围却扩大了很多。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篇2)

按照市府办开展读书活动的安排,本人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书中把第三次工业革命概括为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了未来世界的五个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 把每一个大陆的建筑变成微型发电厂,在当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 在建筑中使用氢气和其他储存技术来储存间歇能源;(4)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力网络改造为能源共享网络;(5) 将运输工具转换为插电式和燃油电动汽车所需的电力来自上述电网。

作者的构想对于我市当前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本人读后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书中指出,我们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生活消费方式所依赖的化石能源已经逐步进入枯竭期,只有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支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成为全球共识,许多国家在中国率先探索新能源利用。德国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欧洲地区已有超过100万座建筑物被转换成微型发电厂,戴姆勒汽车公司计划在2015年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池车。

东莞作为能源消费大城市,对国外能源依赖程度高,供电能力弱,发电机自备和移峰用电现象普遍;同时,碳排放强度高、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市建设宜居型、工业型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国家新兴能源发展规划以及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陆续出台,《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将东莞确定为太阳能产业基地之一,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大新兴能源的开发与推广力度。一是依托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招兵买马,做大做强,完善新兴能源产业链;二是对新能源生产应用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三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有计划地推进新能源建筑的整合,充分利用太阳能,探索今后建电厂的经验。

2、 融入全球制造业竞争需要实施多样化的产业战略。

细读本书,可以发现作者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模式暗含“制造业数字化”的前提,建设分布化的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是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分散化、个性化生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都在寻求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及重夺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机遇。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设备的出现,预示着“数字化制造”的工业发展趋势正在逐渐明朗。

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融合来弥补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劣势,带动大规模生产向柔性制造转变,促使生产者更贴近消费市场,以适应市场快速反应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因此,过去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追求低劳动力成本的资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流到发达国家。

这对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东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趁着资源优势与劳动力优势尚未消失殆尽之时,破除路径依赖,积极融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筹划,加快实现整体转型升级。一要加强外部经济建设,扩大内部经济规模。

要积极吸收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引导国内企业进入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体系,使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促进产品本地化,同时满足国外、国内市场需求。二是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为重点,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要落实《东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预见性地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金融、物流、咨询等融合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加快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引导规模化生产,鼓励定制化生产。对于规模效应明显、无个性要求的产业,要引导企业联合或企业兼并,做强做大,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于产品个性化要求高、消费对象年轻化的产业,要鼓励企业实施流程再造,运用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技术,进行柔性生产,大规模或小批量定制,培育细分市场的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3、 激发社会经济活力,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

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应的是分散式、扁平化、合作分享的能源模式与政治经济架构,每个微型生产单位都是独立的完全自主决策体,成千上万的分散企业得以开展商业合作,融入一个类似生态而非市场的系统。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想法,但至少笔者至出,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发挥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势,推进体制机制上的改革,从而激发社会活力,赢得发展机会。随着其他城市开放程度的提高,本市的政策红利和制度优势逐渐被追捧。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繁荣经济,我们要借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的好头,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转变**职能,破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与行业壁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增创“加一减一”营商优势,把全社会的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点燃东莞高水平崛起的助推器。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篇3)

作者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基础设施不再是充当经济活动基础的静态模块,而是通信技术和能源的有机结合。

作者由此推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5大支柱,我简单的说一下:

新能源

分散式“发电站”——绿色建筑物

存储能源的技术(燃料电池等)

智能电网运输

绿色能源汽车

全文描述主要围绕这五大支柱,以及进行的样板尝试。书中提到的大多是欧盟国家的积极参与,美国对此不太感冒。美国提倡的是分布式的中央集中电网,从这点就和作者提倡的分散式智能电网相悖了。而欧洲国家以德国为首则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度。这从之前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新闻中我也有耳闻,中文媒体另外还痛斥美帝得了便宜还卖乖。至于中国,文中几乎没怎么提,顶多是说中国很有潜力啊,但是还没有什么建树,或者说是努力。但是后来又说中国把五大支柱是分开进行的,因为中央集权,可能很快或是最快就搞完了,方正我是不太明白。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苦苦挣扎,还在考虑如何提升生产率。作者都提出了生产率不在是社会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是符合周期,这一点我也不是太明白。还有两点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美国已经开始对教育开始做改革了,更多的面向了新技术,尤其是作者所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所需要的技术。2:由于生产率的不断提升,更多的岗位将要消失,更多人们可能失业,但是作者的说法是可以跟多的NPO组织,即非盈利性质的社会组织。还说人类应该开始更多的享受生活。

作为准制造人士,我对3D打印很是恐慌和激动;我对中国的工业化前景不表示意见,中国是片神奇的土地,不缺乏能人志士,但是现在太看政府了。中国现在有政改的前夜(或许),又要提升内需,还要面对美帝的打压,最后还得考虑考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那些事。怎么说呢,中国是成为又一个日本式的国家还是打破全球格局,就看这几十年了吧,加油吧,少年们!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篇4)

张璐近日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慢慢回味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展现的新世界,未来的宏伟蓝图逐渐在脑海中显现——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完全取代了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成为维系全球正常运转的核心动力,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产能装置,每座建筑都是一座小型发电机,除了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能进行储存并通过四通八达的能源共享网络回收至国家电网,四处已不见冒着污浊烟气的汽车和工厂,也不必担心过量的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天蓝水清草绿,一派祥和的氛围……想象着这些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场景,惊叹于作者高瞻远瞩、大胆创新的思维。

在当今社会,石油和依赖石油的现代工业仍然是平衡全球化的最重砝码。高企的油价、遍及大海和陆地的对石油资源的角力追逐,依旧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上演,石油无处不在地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化石能源只能供应50年,化石燃料的消耗正在使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球萎缩。

而这,就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现代社会。

前两次工业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着眼长远,抓住机遇,才能引领世界变革,实现大国崛起。在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率先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机器生产的转变,成为当时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在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率先推进重工业改革,开创了电气时代,并遥遥领先于世界。工业革命在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冲击了旧的制度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从而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当前的中国,挑战与机遇并存。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多元,不稳定因素增加,能源安全堪忧;2013年初,我国遭遇雾霾袭击,多城市pm2.5含量“爆表”。

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然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要着眼长远,推进科技创新,突破能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中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要如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经济转型,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动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提出经济发展的思想与战略。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升级的思路,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科学发展、全面增强我国国力的关键。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技术革命始终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大而弱的主要问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缺乏。

因此,中国要积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转型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强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科学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突破,集中力量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行业基础共性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要加强机制和制度设计,重视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构建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体系。

研发新能源技术,变革能源利用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供应。绿色、低碳、智能化成为新生产模式的重要特征。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快速消耗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2012年,中国消耗36.2亿吨标准煤,日本消耗7亿吨标准煤,德国消耗6亿吨标准煤。但是,工业增加值并没有比中国低多少,这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方式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

5%,73.5%是转移到物化劳动的消耗。中国消耗了世界20%的能源,只生产了世界gdp的10%左右。它还消耗了全球50%的钢铁和55%的水泥。它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产出率却很低,这表明中国在改革、创新和节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因此,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大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出发点,积极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推广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削减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要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把科学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上来,加快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涵是以工业智能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联系密切。

城市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城市化的电梯。城市化对信息化有促进作用,信息化对城市化也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城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促进“四化”协调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因此,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一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正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应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科技含量高、管理机制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要找准以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在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三要利用信息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在城镇市政建设、综合治理、交通运输、人口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推广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引导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加速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其通过不断强化面向客户的个性化研发设计、咨询规划、金融支持、供应链管理、在线监测维护等业务,构建柔性化生产方式,从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真正的战略性产业来大力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企业层面看,产前的市场和定位调研服务,研发中的设计服务、创意服务、模具服务,生产中的工程技术服务、设备租赁服务,营销中的物流服务、网络品牌服务、出口服务,等等,都具有增强产品差别化和区分竞争对手的作用,从而强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控制市场能力。

同时,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以英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为16.71%,比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1.

67%提高了10倍。

在教育方面,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撑,高校教育应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加强对学生推行素质教育,高校教育首先要抓教育。新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

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改造出、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学改革,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影培养拔尖人才,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在育人观方面,其一,要加快育人观的转变:

从“育分数”到“育人”。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德性高尚、善于合作、创新力强、社会情绪能力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其二,要加快学校观的转变:从“学校”到“社会”,让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回到大社会和大自然,培养人的亲自然情结,唤醒人的同理心;其三,要加快教师观的转变:

从“传授者”到“学习者”,让学生带着个性愉快成长,享受学习、享受学校、享受教育;其四,要加快学习观的转变:从“书本学”到“网络学”,树立网络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运用云计算、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等互联网的交互平台,采用书本学与网络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远程学习。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实现分散合作学习,促进人的信息整合与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确保教学与时俱进。首先,要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我们需要建立综合化的、整体的、整合的教材内容体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真正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其次,要加快数字化的整合与开发。要加快对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树立数字化资源的整体观,注重内容的综合和资源间的整合,防止资源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内容重复和脱节,最终,形成系统的、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再其次,要加快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另外,要积极整合教材内容,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

在这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没有退路。中国必须从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上全面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髓,取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引领改革发展的浪潮,为引领世界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篇5)

更重要的是,我国产业不再满足于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由大到强。十年砥砺,中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着重发展,尽管经济运行形势曾跌宕起伏,尽管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导致了劳工的贬值。《经济学人》似乎没有注意到,现代工业流水线的起源,远在福特之前,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尼斯造船厂。众所周知,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欧洲第一大海上贸易帝国,其军舰和运输船队统治着地中海。

造船业因此成为威尼斯的立国之本。而威尼斯的造船厂和贸易船队,都属于“国营”,以集中资源确保海上贸易的安全。到了十

五、十六世纪,威尼斯造船厂渐渐开始了工业组织的革命,发明了类似于现代汽车制造业中的“生产流水线”,即在工厂内部进行细致的专业分工,先制造标准化部件,然后在“流水线”上组装。这使得企业得经营管理越来越复杂,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也越来越简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工业组织,更是奠基于这种“威尼斯造船厂原则”。

“泰罗制”就是把工人简单、重复性的动作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最优化的规范,仿佛是给活人的动作编程。人也因此变成了机器。这种人的异化,在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社会引起了深刻的冲突。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人权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价值和自由。普选赋予工人阶级政治权利,个人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

然而,现代工业系统的逻辑把人变成了由程序控制的机械手。它的意义只是按照说明书重复简单的动作,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随意更换。在经营逻辑上,劳动力越贬值、越具有部件式的可替代性,企业就越能降低成本、摆脱对工人的依赖,变得更有竞争力。这种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人权与人性的冲突,以及在生产领域的无足轻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美国大萧条前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和一系列的劳资冲突。

如何在一个崇尚个人的社会让工人们心甘情愿地从事越来越“非人化”的劳动,进而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课题。20世纪以行为主义为中心的心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产业组织革命的挑战。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可能将这一潮流逆转。

聪明软体、新奇材料、智能机器、三维印制、网络软体服务等等,使工厂逐渐走出大批量制造的时代,生产少量但多样化的产品。也就是说,从设计到开模生产,只要在电脑上设计,就可三维“打印”出物件。这彻底改变了简单重复操作的形式,模糊了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等智能产业的界限,充分整合了发明和制造过程。

这通常需要设计师和生产人员保持零距离的互动,没有语言障碍,并接近客户对其需求的即时反应。当然,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一体化也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要。如果我们想把生产过程外包出去,把核心设计秘密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凡此种种,都将促使企业舍弃把制造过程“外包“到低工资国家的战略,而把核心生产部门搬回国内。

可以说,我们对于里夫金们的书仍然带有一丝焦虑。这是近代以来所遗传的发展之焦虑、深恐落后之焦虑。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价惨重。

世界历史不幸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旦出现现代化,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必然会采取现代化的方式。因为现代化作为一个合理有效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调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即使今天的世界完全不同,但这段历史记忆在短时间内也不容忽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