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15篇

10-09

如果你正在钻研“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那么这篇文章会极大助你一臂之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教案,尚未制定的老师需要抓紧时间完成。充实完备的教案和课件是新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坚信,这篇文章会使您的思维更加理智,态度更加成熟!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情

1、出示一组计算题,师生同时进行计算比赛。(教师用计算器,学生用笔算。)

1706-92379.2-0.43+9.546840.030.83

19.20.03228.36+1.94-23.50821.283.17.6

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3、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具 体 内 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2、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3、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二)观察比较、猜测验证

1、观察比较

2、提出猜想。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你们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三)总结规律,概括模型

1、总结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个规律,很了不起。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规律吗?(生猜测)

师: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齐读)你能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

2、用字母表示

师:用字母如何表示乘法分配律?

三、测评总结(约12分钟)

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请你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12+40)×3=()×3+()×3

15×(40+8)=15×()+15×()

78×20+22×20=( + )×20

66×28+66×32+66×40=( + + ) ×40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前两道为乘法分配律的正向应用,后三道属于乘法分配律的反向应用。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19+28)=56×19+56×28

(18+15)×26=18×15+26×15

(11×25) ×4= 11×4+25×4

(45-5)×14 =45 ×14 -5 ×14

强调: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0+4)×25 39×8+39×6-4×39

4、拓展提高

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这道题吗?

86×101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分析

顾雪飞

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是学习长方形的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学生学得扎实。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是通过看比量画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的。

一、看一看。课本安排了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的表面(课本、练习本和树叶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

二、比一比。课本不但安排了让学生用直观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外,还让学生通过剪和拼的方法比较两个差不多大的图形的面积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还安排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照比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使学生在在以后计算面积和周长分清了思路。

三、量一量。让学生用单位模型量一些物体和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画一画。练习第一题就安排了让学生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两个单位之间的区别。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处理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面积概念建立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因此,我把教材做了以下处理。

一、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

二、在面积单位建立上,先从操作性强的平方分米入手。通过量、找(表面与它接近的实物)、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等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三、在练习设计中,遵从由浅到深的原则。先安排一道单纯面积单位的填写,再安排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混合填写,最后安排有趣味性的真假话辨别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顾雪飞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正方形、一平方分米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面积意义。

1、理解物体表面的含义:让学生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师:你们摸的是书的表面)、课桌面,铅笔笔盒的面,让学生边说这是**的表面(小结:像这些书本的表面、桌子的表面黑板的表面面等等我们把它称为物体的表面)。比一比书本的封面与作业本的大小(说一说如:书本的表面比作业本的表面大),再用同样的方法说说桌子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的大小。

小结: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即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平面图形的面积:

4

上面哪些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个图形最小?(让学生多说:如2号的正方形的面是最小的;1号的长方形的面是最大的。)小结:像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我们也称为它们的面积。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做面积吗?(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面积单位。

1、学生产生面积单位需要。

比较上图中5号和6号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a、观察法;b、重合法(重合剪下各自多余部分再重合)c、数方格法(提供两种不同大小方格让学生产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那方格到底多大才是标准的呢?这就要求我们统一它的大小。

2、平方分米。(它就是一个标准化的方格,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量一量它的边长,并说一说怎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说一说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画一画:与老师一起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说说两者的区别。

(4)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

3、平方厘米。

(1)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书本134面的两个平面图形,从而产生要小一点单位的需要。

(2)你们手中有比1平方分米小一点的正方形吗?请大家用上面学习平方分米的3个步骤结合书本自学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书本134面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平方米。

(1)如果要量黑板的面积你会选用哪个单位呢?(让学生进一步产生更大面积单位的需要)猜一猜比平方分米更大一点的单位会是什么(平方米)。它到底有多大?猜后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2)说一说平常见到的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米。

(3)用手比划1平方米的大小。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的面积。

三、反馈矫正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里。

(1)课桌面大约20()。

(2)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3)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500()。

(4)大姆指的指甲大约1()。

(5)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50()。

2、辩真假。

老师今天买了一根3米长的尺子、一本封面为4平方厘米的图书、一块表面为5厘米的橡皮一支长18分米的铅笔和一张桌面为100平方米的办公桌。

四、评价激励

今天大家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与以前的长度单位区别在哪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面积概念建立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上了这节课之后,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一、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存在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小学生去看一看书本和桌面的大小,书本与作业本的大小,桌面与黑板的大小,再让他们摸一摸它们的面,最后总结你们刚才看到的和摸到的面我们把它统称为物体的表面。这样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知,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

平面图形中的面积,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我安排把书本按在黑板上画下它的表面,也就形成了平面图形。再安排了一个涂一涂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图形的面积。

二、在感知中建立面积单位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我尽量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我先从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平方分米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大小,接着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大,最后通过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让学生充分体验两者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既有形象性又有概括性的深刻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平方分米面积单位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即以鲜明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脑子中。其他两个面积单位也以类似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不足地方:

1、课堂过急,好像在赶时间。我想如果把本堂课分成两个课时来上,可以改变状况。把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先上,这堂课从产生面积单位的需要开始上,内容比较合理恰当一点。

2、在产生面积单位的需要中,引导不够透彻,学生没有来得及体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在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个环节,我本想呈现矛盾,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建立面积概念后,学生已经初步感知面积有大小。我想通过让学生用两种不同大小的格子去度量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大小去设置矛盾,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完美,在学生没有产生统一单位需要的时我就做了总结。我想如果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度量两个图形的大小后,学生发现这样去度量是麻烦的,结果是复杂的。在麻烦、复杂的结果面前,学生自然而然想到,需要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学生的需要产生了,他们需要有一种同一的度量标准去度量,这样就水到渠成。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去秋游。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提高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郊游》,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录音机一起唱。

2.同学们,现在是秋游的大好季节。秋游之前要作哪些准备呢该涉及到哪些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板书:实践活动我们去秋游)

二、组织讨论一

1.投影出示问题:秋游前要作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大家根据以前出去郊游的经验说一说。

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点、人数、交通工具、费用。

2.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准备到水上乐园去游玩,他们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投影出示)

3.看着这些资料,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

指出:

(1)学生一共128人,每辆车坐45人,需要3辆车。

(2)包车每辆300元,一共要车钱900元。

提问:你能算一算车费和门票每人要交多少元钱吗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算。

指出:门票2元,车钱8元,共要交10元。

4.围绕项目与定价表讨论第41页第2个问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提问是怎样算的。

5.学生讨论第41页第3个问题,说说自己的设想。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安排、想法。

三、组织讨论二

通过刚才的讨论已经知道出去秋游要做的准备工作。学校决之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去秋游,你们准备到哪里去,有多少人,要多少费用呢大家一起来讨论。

分小组讨论,并作好记录。

集体交流。老师按学生的回答在地点、人数、交通工具、费用后面板书(学生的想法如去的地点等可以不同,但要完整的方案)。

提问:估计四年级出去秋游一共要多少费用估计参加这次活动每人大约要交多少钱呢

小结:出去秋游必须定好地点、确定人数、核算一下费用,使我门的秋游活动有目的、有计划,以提高秋游的质量。同时在核算费召的过程中,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和运用,使我们在活动中巩固知只,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学到了些什么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让学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笔算下面各题。

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

1、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

(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

(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

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

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6

认识按比例分配。

师(手里举着十支铅笔):今天薛鹏程和徐逸帆的预习作业做得真好,我想把这十支铅笔奖给他俩,该怎么分?

生甲:每人五支。

生乙:把十支铅笔平均分给他俩。

师:说得真好,把十支铅笔平均分给他俩,每人五支。(板书平均分,把铅笔分给两人。)

师(再拿出十支铅笔):我还想把这十支铅笔将给这次口算比赛获第一第二名的同学,应该怎么分?

(学生在下面议论争辩分法)

生甲:我认为不应该再平均分。

师:为什么?

生甲:那不公平。

师:那该怎么分?

生乙:我认为应该三七开。

师:三七开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三七开?

生乙:就是第一名得七支,第二名得三支,那才显示出第一名的实力。

生丙:我认为应该四六开,第一名得六支,第二名得四支,差距不能太大。(学生都认为比较合理)。

师:这还是平均分吗?

生齐:不是。

师:那可以叫什么呢?

生甲:按个人成绩分。

生乙:按一定的比来分。

师:说得真棒。三七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怎样的比来分?四六开

呢?

生:三七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3∶7的比来分;四六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4∶6的比来分(板书);

师:那平均分就是把十支铅笔按

生接:1∶1来分。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某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比如(出示实物投影)有两台同样的播种机种地,甲台播种机工作了4小时,乙台播种机工作了3小时,共得酬金210元。这些酬劳两位机主能年平分吗?

生齐:不能﹗

师:那该怎么分?

生:把210元酬劳按他们的工作时间来分配,多劳多得。

师:你真棒﹗(板书:把210元酬劳按工作时间4∶3来分配。)

像这样把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点评: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并且我个人认为我创设的情境是真实有意义的,将铅笔奖给学生,是话题也是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热情的激励中主动学习,便于交流,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听听。

生甲:我回家做作业的时间通常是一小时,40分钟做语文,20分钟做数学。

师:那你是把六十分钟按照几比几来分配的?为什么要这样分配?

生甲:我是把六十分钟按照4∶2来分配的,语文四份,数学两份,因为语文要写日记,比较花时间。

生乙:我每天都喝高乐高,一杯高乐高里有两份是高乐高,一份是水

师:谁来说说他的这杯高乐高里高乐高与水的比是多少?

生丙:这杯高乐高里高乐高与水的比是2∶1。

生丁:老师,这样喝会胖的,里面卡路里太高﹗

师:你认为一杯高乐高冲剂高乐高与水的比是多少合适呢?

生丁:我认为一杯里高乐高占2份,水占3份比较合适。

师:谁能说说他的这杯高乐高冲剂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5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做了铺垫。)

生乙:老师,我就是喜欢和浓一点的嘛,2∶1不行吗?

(学生哄堂大笑)

(点评:在笑声中学生了解了按比例分配,在谈话中还为如何解决问题做好了潜移默化的铺垫,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认识,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我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生活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拟者。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由教师将一个个知识点被动地传播给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新大纲也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课堂上老师用热情洋溢的话语,引人入胜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数学是行之有效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清楚平行线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会用三角板画平行线间的垂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线,理解性质。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概念、性质。认识在同一平面内的意义。

教学准备:

长绳子两根,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i教学引入

生活中有这样的东西或物体,你们看看,在它们上面有没有线呢?

(电脑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比如双杠、铁轨,窗户,马路、剪刀,交叉在一起的铅笔、两条相交的直线等)

用电脑抽象出线来,在这些物体和东西上,都有线存在,然后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

现在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上的线,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想一想,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对这些位置关系不同的线进行分类,得到两类:平行的一类和相交的一类。)

请同学对所分的类型进行演示,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当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计有这些方面:

1、学生把看着没有相交的情况分为一类,把相交的分为一类,或者把垂直分为一类。

2、同学可能不能按照相交与否的情况分类。

3、如果孩子一上来就把所要的情况分清楚了,分为两种情况。

我们可以逐步引导,然后出示课件,说明看似不相交的一些情况,当延长线的两端时,就有可能相交,但是有些情况是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都是不会相交的。孩子说出这个情况是最佳的情况,然后揭示平行线的概念。

ii概念阐述

那么,像这样的,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简称平行线。(叫简称准确吗?)

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一条直线独立存在,还能出现平行的关系吗?

(让学生明确平行线这种位置关心的相互依赖性,而且平行线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情况。)

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平行线,你们能说说吗。(在这里要明确生活中的平行线在什么地方,要表述清楚。)

现在,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一个特点,就是两条直线永不相交,那么是不是所有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平行线呢?

[演示异面直线课件]

再次讨论、明确什么是平行线。可以观察、演示。

那这种不相交的情况和刚才的不相交的情况有区别吗,区别在什么地方。怎么区分这两种不相交的情况?

主要目的是要说出刚才的两条直线不相交,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不相交,而异面直线的不相交,是在空间上的不相交,所以是可以区别的。

那么现在我们只说平行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就可以吗,应该怎样说更完整。

目的是要说出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出示了平行线的完整概念。)

练习一下

判断对错。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4)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互相平行。()

iii揭示平行线的性质

现在运用你的研究方法,看看这样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看看你们能看到本质的特点吗?

(学生可以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进行操作,观察,测量,移动。我的目的是要阐述平行线中的垂线段距离相等)

可能有这样的一些情况:

1、孩子能直接说出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那么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呢。运用了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一点呢?

2、学生没有说出这个性质,可以这样作:现在用三角板,迅速在平行线间画垂直于两条平行线的垂线,看看在10秒中可以画多少条,而且要保证质量。(得到可以画无数条的结论)现在用尺子测量一下,夹在平行线中的这些垂线段有什么特点吗?(得到它们是相等的)

不论是从结论到操作,还是从操作到结论,都是要揭示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

那么生活中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吗,举例子说说吧。

iv小结

[可否由学生自己画一幅简笔画,把画中的平行线找出来]

对上面的这副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看看和今天学习的有什么联系吗?那你们对平行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业:

回家找生活中的平行线,看看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8

平行与橡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教材按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先教学平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再教学垂直,从生活中选取两条直线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学会画垂线,并结合相互垂直的关系,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机器应用。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教材从生活中选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现象作为认知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以此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页的例题分三步呈现,首先呈现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勾画出两条边,这些勾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根据3张照片中的彩色线条分别画出3组直线,从现实情境和具体物体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对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3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开数学思考。第42页例题的呈现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在这样的实物和图形的反复转换中,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道例题都是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或垂线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想办法画,在画的活动中继续体会胡下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内涵。

教材选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知识对相关现象作出简单的解释。如穿过马路的.最短路线、怎样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引到小明家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进行解释与应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与垂线等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本单元安排了大量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需借助多个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图活动有画平行线和垂线等,测量活动有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而在此之前,学生的作图和测量机会不多,经验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9

设计说明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体现数学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有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从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捏住对角用力拉,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而明确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又能使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全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方式。在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说说怎么修理松动的椅子等,这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角形、四边形教具 投影仪

学生准备 练习纸 长度相等的小棒若干个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生活情境。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你知道图中呈现的是什么吗?(埃及的金字塔和南京长江大桥)从图中的建筑物中你能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到屏幕前指出找到的三角形)

2.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图中有很多三角形。(同时点击课件,抽象出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性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为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和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60页例1。

(1)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教师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1)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预设

生1:有3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或有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4: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5: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让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3条线段”“围成”。(此处重点解释“围成”就是首尾相连或者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样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课件出示三角形ABC)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120xx1页平行线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711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和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学生关于平行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直尺和三角尺,一张纸和两根铁丝,长方体;学生每人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白纸和两根铁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下面哪几组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投影显示)

指出:在这里的相交直线里,有两组直线相交成直角,所以是互相垂直的。

2.引入新课。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像上面这样有相交的关系之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况。我们今天就研究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线。(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平行线。

(1)在投影仪上出示画的长方形。

老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

指出:长方形两条长边延长后,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老师出示练习本说明)如果延长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得到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

指出:练习本上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也不会相交。

追问:长方形两条对边、练习本两条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都有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一看第120页上的三组直线,哪个图中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呢(注意以直线的概念说明第二组是相交的)

指出:第三组的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

(2)提问:我们刚才看到的,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书上第三组图中的两条直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出:它们都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追问:再来看一看,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用手势在黑板上表示)练习本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和书上第三组中的两条直线呢(用手势表示)

指出:这里都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提问:现在你能说出上面每一组的两条直线是怎样的两条直线吗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追问: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3)下面哪几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为什么

提问:图②里两条直线为什么不平行图⑧里两条直线为什么也不平行在图④里,谁是谁的平行线(注意说明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或者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不能单独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线。)

指出:只要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举例:例如,黑板面相对的两条边可以看做是平行线,双杠的两条直杠可以看做是平行线。

提问:平时生活里还看到哪些物体的面上的线可以看做是平行线吗

(4)请同学们拿出白纸,像老师这样在上面摆两根铁丝。(在投影仪上演示摆成平行状)

提问:这两根铁丝平行吗为什么再请同学们按老师做的摆。(用纸摆成异面不相交直线)

提问:现在这两根铁丝不在同一平面内吗看一看这两条直线相交吗可以说这两根铁丝平行吗为什么

说明: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强调:平行线是指的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要看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首先要看在不在同一平面内,再看是不是相交。

2.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用投影仪出示两条平行的直线。

提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现在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垂直的线段,(复合片投影)一起来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请大家看每一条垂直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投影片上用直尺量线段长度)

提问:你发现平行线间垂直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特点

指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教学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

(1)画平行线。

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怎样画出平行线呢请大家看第121页上是怎样画平行线的。现在看老师来画平行线。示范画平行线并说明:

第一步,用三角尺画一条直线。但三角尺不要离开直线,暂时先按住不动。

第二步,用直尺贴紧三角尺的另一边,移动三角尺。注意直尺不能移动。

第三步,沿三角尺原来的一边再画一条直线。

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请大家在自己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步骤,画两条平行的直线。(老师巡视指导)

(2)检验平行线。

如果有两条直线或线段,怎样检验是不是互相平行呢请看上第121页上是怎样检验的。

①出示黑板上画的平行四边形。说明按刚才的步骤,还可以检验一组对边是不是平行。

老师边示范边说明:

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边和平行四边形一条边重合;

第二步,把直尺贴紧三角尺的另一边;

第三步,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这条边到这个四边形的对边。

看一看,三角尺的这条边与四边形的对边重合吗说明什么

谁来说一说,刚才按哪几步检验平行线的

②画两条不平行的直线。

现在我们按刚才的三步来检验一下,这里的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

老师示范,说明每一步步骤。

提问:三角尺一边与直线重合吗说明什么

⑧请你按这样的三步检验书上左边一个四边形,看左右两边是不是平行。

让学生一步一步做,老师巡视学生每一步做得对不对。

提问:这个四边形左右两边平行吗经过检验,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指出:这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提问:第1题哪几组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哪几组不平行请检验一下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直线,到底是不是互相平行

2.练习二十三第8题。

请大家自己检验一下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看看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提问:第一个图形怎样第二个呢第三个图形有几组对边互相平行

指出:前两个图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第三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练习二十三第9题。

老师先作示范,说明第二步移动三角尺时,要使三角尺的哪条边通过直线外已知的一点,再画直线。让学生在书上画平行线,老师巡视指导。

4.练习二十三第11题第(2)题。

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题第(2)题。你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垂直的两条线段作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这个长方形吗试试看。老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7题,第11题第(1)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1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亲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真正含义。

3、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同学们,对于我---冯老师你们并不陌生了吧,因为知道你们很棒,今天来给你们上课,欢迎吗?(欢迎)真高兴呀!那准备好了吗?(好了)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1、出示两张演讲比赛的照片-----探索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师:同学们,上次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咱班哪两位同学同学参加了比赛?(李虹萱和胡雨茜)对,她们表现突出,李虹萱获得了一等奖,胡雨茜获得了三等奖,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重温精彩吧。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李虹萱演讲比赛得了93.42分,胡雨茜得了89.58分。

师:观察真仔细,谁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请你

生1:他们一共得了多少分?

师:好,谁再来提个不同的?你来

生2:李虹萱比胡雨茜多得了多少分?(学生提问后,课件出示)

师:你真会题问题!同学们,请看,老师已把他们提出的问题写在大屏幕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好吗?(好)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你

生:93.42+89.58=(师板)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

师:说的好,第二个怎样解决?谁来?你来

生:93.42-89.58=(师板)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

师:对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用减法计算,好,请坐。同学们,瞧,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用了什么样的算式来列式的?

生:小数的加减法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师板课题;:小数的加减法)同学们,那

你们会计算这样的算式吗?(会)真行!那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算一算,不

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接着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先做完的同学鼓励他和附近的同学交流算法)。

(计算好后,展示结果。)

①黑板上的展示:93.42+89.58=183.00

93.42

+89.58

183.00

或93.42+89.58=183

93.42

+89.58

183.00

师: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接着呢)

生:

师:他算得对吗?你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行!这位同学也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②黑板上的展示:93.42-89.58=3.84

93.42

-89.58

3.84

师引导: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接着呢……

生:

师:

(2)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

师:你们和她们算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同学们回忆一下,像现在这样算法,你们熟悉吗?在计算什么样算式时也用过?

生:熟悉,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用过。

师:那咱们再想想计算小数加减法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计算时都是先要相同数位对齐了再计算。

师:真会观察,还有吗?

生:也从低位算起,相加时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相同之处。那不同的是什么?

生:小数加减法里有小数点,计算时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小结:你太聪明了,大家来点掌声吧。同学们,其实计算小数加减法就是按整数加减法的算法来算的。那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

二、联系生活,新知内化。

师:聪明人,学东西就是快!接下来,咱们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齐说)那谁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请你。

1、课件出示商品价格。

课件出示::笔盒:5.34元书包:13.5元故事书:6元

课件出示:一个游戏机比一本故事书贵多少元?

一个游戏机比一个笔盒贵多少元?

一本故事书比一个笔盒贵多少元?

(随着学生的口头列式,老师一一板书:13.5-6=13.5-5.34=6-5.34=)

完成后,展示竖式计算的结果(每个竖式展示两中不同的结果):

①13.5-6=3.8413.5-6=12.9

13.513.5

-6-6

7.512.9

②13.5-5.34=8.1613.5-5.34=8.24

13.513.5

-5.34-5.34

8.168.24

③6-5.34=0.666-5.34=1.34

66

-5.34-5,34

0.661.34

2、讨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黑板和展示台出示完成的5道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正确的结果,先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小结,老师再课件出示)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2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8、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1.判一判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整数乘法低位起,一位数乘法一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乘法口诀是根据。

整数乘法低位起,两位数乘法两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两次乘积加一起。

整数乘法低位起,几位数乘法几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几次乘积加一起。

因数末尾若有0,写在后面先不乘,

乘完积补上0,有几个0写几个0。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3

1、计算

1、口算(6分)

032261=57+1357+13=15030=31099=

25(6+2)=321616=5454=1001005=

5134=90005=240+190=37037=

2、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12分)

102421499+1426515842+35

1245+169138787+087+8711253225

3、求未知数(8分)

12=12376=4728=3640+=2860

2、填空(26分)

1、261500000是____位数,2、它的最高位是____,3、计数单位是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4、改成以万5、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6、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得的近似数是________。

7、计算100(32+54018)时先算____法,8、再算____法,9、最后算____法,10、结果是_______。如果要先算减法,11、在算除法,12、最后算加法,13、原式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14、125178=(1258)17应用了____________律和____________律。

15、363连续减去____个11,16、差等于0。

17、根据630270=360,18、1802=90,19、36090=4列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20、一袋面粉重25千克,21、_____袋面粉重1吨。

22、甲数乙数=307,23、乙数最小为____,24、此时甲数为________。

25、两数相乘的积为48,26、一个因数扩大6倍27、,28、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29、,30、则积为________。

31、5吨3千克=________千克4时15分=________分

32000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32分米=___米____厘米

32、比较大小

540720000○95340000230平方分米○2平方米3平方分米

3、判断(5分)

1、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同样重。()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因数。()

3、1500700=21()

4、0除任何非0的数都得0。()

5、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6分)

1、下面的算式中不是整除关系的是()

A、08B、1212C、243D、192

2、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

A、万平方公里B、公顷C、平方千米D、平方米

3、下列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300400B、30404C、9084004D、9804400

5、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6,减数减少6,则差()

A、不变B、减少12C、增加12D、增加36

6、小明今年10岁了,才过了2个生日,他出生在()

A、1992年2月29日B、1991年2月28日

C、1992年2月28日D、1991年2月29日

五、列式计算(9分)

1、一个数乘36得720,2、这个数是多少?

3、5400与200的差是520与13的商的几倍4、?

5、用182除以13的商,6、去乘28与14的差,7、积是多少?

六、应用题(28分)

1、一个筑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630米,是余下的公路的3倍,余下多少米?(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

2、一天中,气象员在9时、11时、13时、和15时分别测得气温为

18℃、20℃、23℃、19℃,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3、小明和小强两人集邮,小明集邮245张,小强比小明集邮的张数的5倍少20张,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4、28行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每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土地?

5、一个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比赛,平均每辆汽车1个月节约汽油60千克,照这样计算,15辆汽车一年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6、课桌的单价是60元,椅子的单价是45元,学校购买100套课桌椅,共需多少元钱?(用两种方法解)

7、下图是某校三个兴趣小组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单位: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4

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53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24=19(人)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19=2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4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绅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绅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77=0,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一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减法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0=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234验算:20792079

+8458451234

20791234845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右)。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234验算:2471234

987+987247

2471234987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如上右),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验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好个位,验算的方法有些题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定一种,其它的题由学生自己任意选用。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还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篇1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方程》。

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首先,为满足学习需要而教。面对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认知内驱力。如:课始,提出问题:关于方程,你想知道些什么?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为发展数学思维而教。通过天平直观演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并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然后,脱离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相等的数量关系,尝试用式子表示。接着,学生自主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层层递进,从直观到抽象、由扶到放。最后,通过观察、分析、合作分类,自主建立关于方程的数学模型,揭示方程的意义,在主动获取新知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