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日记集锦

10-14

一翻阅这篇精彩的“寻访日记”,小编立马意识到其深层价值,写作不仅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体现,更能使读者眼前一亮。通过写作,我们大可探索自我,挖掘兴趣爱好。文的构建需接地气,写作不能脱离现实。别忘了过来看看,说不定这就是你所需!

寻访日记【篇1】

红领巾,是我以及读者你最熟悉不过的物品,出门上学时检查物品时首先就会看看是否带了红领巾,每天都这样,到学校不带就得扣班级分。因此,不管夏天多热,冬天衣服裹得多厚,只要是少先队员们,就会自觉地戴上红邻巾。这是少先队员应尽的责任,可是,同学们真的是在“戴”红邻巾吗?也许是长时间的接触致使同学们早已忘了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同学们似乎一点儿也不爱护红领巾,下面我搜集到的镜头:

镜头一:

他们在玩什么,原来是在玩“同手同脚”,可是上哪儿去找绳子来绑脚呢?然没有,只好就地取材——红邻巾!把平平整整的一条红邻巾弄得变成一条红麻绳,绑在一个人左腿一个人右腿,走得还挺顺,可是怎么看都很可惜,一条好好的红邻巾就这样了,真是.......

镜头二:

看哪!地上有一块红邻巾!可怜的它被风吹到这儿吹到那儿,终于在教室的一角安定下来,“叮铃铃”下课了,教室里可真热闹!同学们都跑来跑去,可是他们似乎都对红邻巾视而不见,任凭有人在上面又踩又踏,也没有一个人会弯下腰去捡捡,有的人甚至还把它踢到远处,真的太不尊重红邻巾了!

同学,红邻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是一名少先队员的象征,我们理当来爱护它,不让它受伤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爱护红邻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护红邻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寻访日记【篇2】

他,是一位百岁老人;他,是第一批女飞行员教官……他是谁?他,就是我家乡的名人——赵赠熊爷爷。今天,我们去采访了赵赠熊爷爷。

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进门一看,原来是院子里的花开了呀!那粉红的花朵,好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仰着脑袋,似乎是在欢迎我们。走进里屋,哇,墙上贴满了赵赠熊爷爷的书法作品。那苍劲有力的字,丝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位百岁老人之手。右边是赵爷爷的书房,满屋子的笔墨纸砚,充满了浓浓的油墨书香。嗅着这清新淡雅的墨香,我的心情似乎也变得开朗起来。

我们几个小记者在会客厅等候赵爷爷。没一会儿,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微笑着朝我们走来。他就是赵赠熊爷爷了吧。

刚坐下,赵爷爷便热情地给我们倒了茶。蔡佳潞首先向赵爷爷提问:“赵爷爷,听说您对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你对我们小学生的期望是什么呢?”赵爷爷笑着说:“在国家这么兴盛的时期,有一个读书机会很难得,也很不容易,你们要勤奋读书,努力读书,不能辜负老师、父母的期望啊!作为一个小学生,首先要有‘德’,要讲道德。然后呢,就要学习了。你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多锻炼身体。要抓住时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陆银莹问道:“赵爷爷,您已经100岁了,看起来还那么年轻!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呀?”“呵呵,我的长寿秘诀就是‘动,静,惯’。‘动’呢,就是经常出去走走,锻炼锻炼身体;‘静’呢,就是经常练字,写书法,静静心;‘惯’呢,就是要‘看得惯,放得开’,而‘看得惯’就是要宽容,体谅别人;‘放得开’就是不斤斤计较,有时候吃亏一点,没事。我有了这‘长寿秘诀’,你们看看我的精、气、神多好呀!呵呵!”赵爷爷幽默轻松的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可转念一想,这可不就是做人、处世、生活的原则和要点吗?

哦,原来,赵爷爷在“拐弯抹角“地告诉我们做人处世生活的道理呢!哈哈,好一位聪明机智的老爷爷!不愧是第一批女飞行员教官啊!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赵爷爷道了别,回到了学校。

这次的收获可真大呀!

寻访日记【篇3】

连云港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来寻访一下吧。

大街上,冷清的小街变成了繁华的都市;土坯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小地摊变成了大卖场;就连我们都坐着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而不像以前,赤着脚丫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

校园里,我们所用的教室从平面房变成了高楼;教室里的桌椅也从凸凹不平的木板变成了光滑透亮的板面;就连水泥做的跑道都变成了塑胶跑道。

我们吃的食物也变了,从野菜变成了大鱼大肉;从玉米面变成了好吃的白米稀饭;从坚硬玉米饼变成了又白又软又饱满的馒头;从萝卜干变成了香喷喷的小菜;就连水也变成了好喝的饮料。

我们穿的衣物也变了,冬天,透风的棉衣变成了保暖的羽绒服;漏气的草鞋变成了柔软的棉鞋;简陋的手套也变成了舒服的棉手套。夏天,破旧的衣服变成了清凉的夏服;透风的草帽变成了太阳能电动风扇遮阳帽;赤着脚的小脚丫也变成了好看的凉鞋。

连云港的变化数也数不清,现在的好环境是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环境,我们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的祖国!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五年级:龚雨昕

寻访日记【篇4】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就会情不自禁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想起我刚刚挂上红领巾时的情景。一年级时,班主任俞老师发给我一张入队通知书,这令我欣喜万分。每天扳着手指,一心盼望着挂红领巾的那一刻。终于盼到了10月13日。

那一天晴空万里,我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已经学会的队歌。终于,入队仪式开始了,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个个精神抖擞地走向操场。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刚刚站定,大队辅导员高兴地宣布:“我批准一年级第一批队员正式入队!”下面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心里激动万分。接着,开始戴红领巾了,给我挂红领巾的是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大哥哥,他娴熟地帮我挂上红领巾后,向我举起右手,严肃地敬了一个队礼。我急忙回礼,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说不出的喜悦。与此同时,耳边响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雄壮的歌声,我大声地唱了一遍。最后,我们在队旗下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那声音铿锵有力,久久地在操场回荡。

从那天起,我每天戴着红领巾,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也知道了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我想:我们应该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把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今天又升国旗了,我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心想:现在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寻访日记【篇5】

今日,咱们一群小记者去采访了两家环保、绿色企业,分别是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才智绿谷的绿色修建工业集合示范区。

在教师的带领下,咱们首先来到了“绿和”,热心的作业人员现已早早的在等候咱们,带咱们观赏。在多功能展示厅,咱们欣赏了废物变废为宝的视频,为了一探终究,作业人员带咱们进车间观赏。一进车间,就能够看到许多修建废物,有塑料袋、泡沫盒子、乱石头等等,只见工人们先将这些废物进行红外线扫描进入机器,机械手臂快速的作业着,不一会儿从机器的另一头车来的便是修建材料石子喽!两位工人叔叔把它们分类,去归于它们的“新家”。真是台奇特了!

下一站咱们来到了“才智绿谷”,一下车就看到了似乎倒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空气也特别新鲜。在认为阿姨的带领下咱们观赏了工业园的C1区,在一条看似一般的柏油路上停下了脚步,阿姨跟咱们介绍到:“这条路但是透水地上,能够深层进入雨水,平常的雨水都能被储存起来,构成地下水。经过雨水收回体系能够将这些地下水用来浇花、洗车、冲厕所等等。咱们称这为—会吸水的海绵社区。”咱们还看到了许多造型各异的修建,有“会呼吸的家”、“充溢光亮的空间”、“安静的居所”……本来这些都是绿色修建,规划真是太棒了!

经过这次观赏采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加强了环保认识。咱们只要一个地球,咱们需求一片蓝天,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寻访日记【篇6】

在小队寻访活动中辅导员吴文伟给我们讲了一个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7月5日20时30分左右,昌吉监狱干警、共产党员库尔班?艾则孜在乌鲁木齐新华南路一家餐厅就餐,突然餐厅玻璃被砸碎,人们向外涌去,库尔班也随人群跑出了餐厅。数百个暴徒手持棍棒、石头、砖块追打毫无防备的群众,情况十分危急。看到马路对面一位老大爷吓到了,随时有危险,库尔班冲上前说:“别怕,我是警察!”把老大爷带到卫生间内。之后,他冲到大街上继续救助群众。又救了10多个无辜群众。一位中年男子被打得昏倒在地。库尔班拦住一辆车:“有人需要送医院!”又将3位青年送到了居住地。“来不及多想,救人要紧”3名被搭救的人露出的感激眼神,印在了干警艾来提?塔来提的脑海中。

昌吉监狱干警、共产党员库尔班?艾则孜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寻访日记【篇7】

阳光明媚的正午时分,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啦!这次小记者活动我们可是要去绿色建筑产业聚集示范区参观体验的呢!

我们乘坐上大巴,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期待,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参观内容和要求,我们便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大约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绿合,首先参观的是绿合建筑的核心部分-建筑垃圾分类再利用。哇,这里的垃圾分类采用机械臂来完成,你看那机械臂飞速工作,无论是巨大的石块,还是小小的零件,它都能精准的抓起,运送到指定分类区域。真是牛气,我们不停的发出啧啧赞叹声。

参观完建筑垃圾分类,我们随后了解了“海绵地砖”。我真不敢相信,这毫无用处的建筑垃圾,居然可以做成能吸水、蓄水、排水等如此高科技的地砖。简直是太神奇了。这下,我对“绿合”又多了一些了解,也多了几分对“绿合”的佩服。当然,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集装箱小屋,里面应有尽有,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胶囊公寓,有令人胆战心惊的玻璃平台等等。我们还体验了一番用集装箱做成的电梯呢,真是乐趣多多。除了这些,“绿合”里面还有人工湖,大风车,奇形怪状的办公楼,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富有高科技。

在绿合短暂的1小时的参观体验,绿合环保科技的力量让我们赞叹不已,记得习爷爷也曾说过,“创海绵城市、建宜居社会”,我们的未来将会变成环保、轻便,高科技的,去研究去探索新科技的任务就交给我们把,期待我们的绿色未来。

寻访日记【篇8】

炎炎夏日,路上行人稀少,知了趴在树上,唱着令人有些厌烦的一成不变的歌。人们撑着伞匆匆走过,似乎谁也不愿多做停留。

我抬起手遮着头顶的太阳,四处张望着,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

半个小时后,我抬头看着眼前的幼儿培训机构,心中不禁有些诧异:在这里,真的能找到美丽的瞬间吗?

走到二楼,卧室,十几张小木床并排摆在一起,许多三四岁的小朋友躺在床上,安静地睡着,不时翻个身,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没有任何的烦恼。不知不觉,我似乎也被他们所感染,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为他们盖上落下的被子。此刻,我忽然觉得,他们就是一个个善良可爱的小天使,可以让我们被感染,丢开一切的烦恼。

等我们参观了整个幼儿机构后,小朋友们也渐渐醒来了。他们揉揉朦胧的睡眼,慢慢走到了楼下。他们看见我们,显得有些兴奋。一个小朋友走过来,问我们:“姐姐,你们是来陪我们玩的吗?“”嗯,是啊。小妹妹,我帮你梳头发吧“一个同学见小妹妹刚醒来,提出了帮她梳头发的建议。”好啊“之后,我们使出浑身解数,给小妹妹整理头发。

不一会儿,小朋友们都坐在了舞蹈室里,吃着小面包,喝着牛奶,不时和边上的的小朋友聊聊天,一片欢声笑语。过了一会,小朋友们开始上课了。他们和老师一起背着《弟子规》,显得非常熟练,我不禁有些惊讶:他们这么小,却能背出我都不大背的上的《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郎朗的背诵声从里面传来,我走进去,环视了一圈,小朋友们轻轻摇着头,流畅地背着……

小朋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无邪,深深的,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为了美丽的瞬间!

寻访日记【篇9】

一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发现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很脏,我准备给妈妈让妈妈洗,但是我发现妈妈正在洗衣服。我想起了妈妈,每天都非常的忙,就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我决定要自己洗红领巾。

我先拿了一盆热水,把红领巾放在水中,可是红领巾像不想洗澡的孩子一样不沉下去。突然我想到了科学老师说过,红领巾不沉下去,是因为红领巾太轻了。然后我对红领巾说:“你必须得洗澡,不然小朋友会笑话你的。”说着,我把红领巾按了下去。

我努力的洗红领巾,可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我向妈妈求助,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傻孩子,你忘记放洗衣液了。”哦,我连忙把洗衣液放到里面,我一边给红领巾洗澡,一边唱着洗刷刷,洗刷刷……

红领巾洗完了,可是它身上的泡沫飞了起来,我被泡沫吸引了,连忙跑去和泡沫一起玩。

大概玩了十分钟左右,我忽然记起我原来在洗红领巾呢。我连忙跑去洗红领巾,红领巾不高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身上很脏呀,你怎么去玩了呢?”我不好意思的看着它。

终于我把红领巾洗好了,我把它放到阳台上,红领巾好像在说:“我变干净了,小主人,你戴上我会很漂亮的。”我看着红领巾,心里美滋滋的,通过洗红领巾,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不可以三心二意。

寻访日记【篇10】

7月23日下午,我们“七彩童年”假日小队19名队员冒着酷暑,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寻访中共代表团在南京的足迹。

梅园新村是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1946年至1947年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就在这里办公,与国民党政府谈判,寻求国内和平。

走进梅村新村陈列馆,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周恩来铜像,脸庞坚定沉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楼陈列大厅内,展示着那段岁月国共的争端和中共代表团为和平而努力的工作,陈列着代表团工作人员使用过的物品,有周总理的西服,马歇尔送的公文包,电台,打字机,还有一辆外表簇新的“别尔克”小汽车。看着一件件物品,当年先辈的工作镜头仿佛就在眼前。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简单的方桌椅,单薄的白棉被,生活条件都比不上现在的普通家庭。伟人已去,院内翠柏青青,海棠依旧。

在志愿者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梅园新村17号、周恩来图书馆等地方。先辈共产党员的光辉史迹让我们感动,无畏、无私、简朴、一心为了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寻访日记【篇11】

这次“红色追寻”,的确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中国革命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的努力只是看做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

我想,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是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忠诚,那种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正是因为如此,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因为如此,红军在突破湘江,死伤惨重的情况下,通过“通道转兵”,避实击虚,到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去,一路上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没有路的“路”……他们靠是什么?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靠的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我们为了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而继续奋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