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点方案(范本7篇)

10-18

出色而周全的计划是我们成功的最大优势,为了满足上司的要求,我们可以认真去撰写一份出色的工作方案。经常编写方案可以使工作更加有条理。那么,如何撰写合适的方案呢?请认真研究本文,同时收藏以备不时之需——“《优秀缜密周全的计划编写指南》”。这篇文章将会吸引您的兴趣。

试点方案【篇1】

(2005年4月)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9号)精神,为推进我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实际,特制订《西藏自治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地籍档案,建立农村地籍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农村地籍管理数据化,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制定确权办法,摸索经验,为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二)任务

一是利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对试点单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的耕地、建设用地进行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形成一套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地籍档案和图件资料,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和土地登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全区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二是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发证工作。西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拟定于2005年11月底完成。

二、组织领导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关系到国家与农民集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我区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负责组织技术组(技术组成人员由国土资源厅、农牧厅的相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全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督查、协调和检查验收工作。相关地(市)、县成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资源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农牧局、民政局、法制办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地(市)国土资源局设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办公室,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籍管理科科长任副主任,并组织专业工作队伍,负责本辖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试点组织实施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领导、协调工作,处理登记发证中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并检查、监督工作。在业务工作上由地(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各地(市)、县要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专业队伍,负责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并办理纠纷调查处理与登记发证的具体工作。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内土地确权登记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土地权利人申报土地权利、提供土地权属材料并履行指界、签章等法律手续。

三、准备工作

试点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机构

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在试点所在地的地(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办公室。

3.以地(市)、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具有业务专长工作人员成立专业队伍。

(二)收集资料

1.土地详查中绘制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资料。

2.乡、村土地权属界线资料。

3.1996年以来试点单位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4.最新版的行政区划图或地形图。5.其他相关资料。

(三)制定试点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及有关确权规定。

(四)进行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

(五)购置调查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四、技术路线和预期效果

(一)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土地详查和日常变更调查成果,重点查清农村集体所有的耕地、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使用情况,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的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以土地详查绘制的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作为调查工作底图,结合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成果,开展本次外业调查工作,将外业调查成果经过室内整理分析后,利用计算机重新制作县、乡、村三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图,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

(二)预期效果:一是在权属调查中,解决部分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二是通过权属调查,从根本上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三是进一步查清农村土地中集体所有耕地、建设用地的数量、地类和利用现状;四是结合本次调查,初步建立起比较先进的农村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五是为今后采取先进手段开展农村日常地籍变更工作奠定基础。

五、试点范围和经费保障

(一)试点范围

全区共选6个乡(镇)作为试点单位,即: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各选1个乡或村,昌都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有坝地,也有坡地、河谷地,建议昌都地区选择两个试点。试点单位由各地(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

(二)选择试点的原则

1.选择的试点土地类型在本地要有代表性,要有平地,又要有坝地、山坡和谷地,既具有代表偏僻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较少的特点,又具有代表城乡结合部土地变更比较活跃的特点。

2.选择的试点单位要群众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组用地界线明确。以免试点开始就陷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工作中。

3.选择的试点要土地详查图件资料相对齐全,便于开展工作。

(三)经费保障

自治区直接组织、操作的试点工作及对有关人员的培训经费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向自治区财政专项申请解决。各相关地(市)、县的试点工作经费,按照“一级事权、一级财权”原则由相关地

(市)筹措解决。

六、进度安排

试点工作从2005年5月20日开始,到2005年11月30日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5月20日~6月20日)

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指导检查组;

2.收集整理资料;

3.制定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及有关确权规定;

4.宣传动员和培训业务队伍;

5.准备调查图件。

第二阶段:外业调查(6月21日~9月20日)

1.以村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核实;

2.以村为单位进行土地权属调查;

3.其他调查。

第三阶段:内业整理(9月21日~10月31日)

1.以村为单位进行面积量算;

2.以村为单位编制地籍图;

3.编制登记、发证使用的宗地图;

4.审核权属、确认地类;

5.注册登记、建立台账;

6.以村为单位建立地籍档案。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5年11月1日~11月30日)

1.地(市)组织调查成果进行检查初验;

2.地(市)提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进行检查验收;

3.发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

4.总结试点经验。

七、检查验收、试点总结

(一)检查验收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的检查验收措施,切实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质量,按时完成试点任务。

检查验收工作采取分级管理、层层控制、统一标准的方法进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技术检查组对相关地(市)的试点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在具体工作中,由技术检查员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做到“日清日结”。在每个村调查工作或每个工作环节结束时,由技术检查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步工作环节。各试点区每个阶段的工作结束时,需报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技术检查组检查验收,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整个调查工作结束后,首先由地(市)组织初验,合格者方可提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进行最终的验收。

(二)试点总结

具体内容包括:

1.农村集体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2.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的途径和方法;

3.农村集体土地信息系统和数据化管理系统建立的途

径和方法;

4.农村集体土地日常变更调查的途径和方法;

5.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保护、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6.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流转的管理途径和方法;

7.农村集体土地中耕地承包权的保护、管理途径和方

法。

五河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发证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09〕11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发〔2010〕4号)文件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依法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人权益,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行为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涉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为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成立组织。成立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十五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登记发证工作的日常工作。

2、明确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按规定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将任务层层落实分解。要将土地权利证书发放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农户手中,严禁以统一保管等各种名义扣留、延缓发放土地权利证书。要严格执行土地登记收费标准,严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收费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2010年6月底前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暂发放到村民委员会;依法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到乡(镇)人民政府。

(二)2010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查清每一宗宅基地的权属、界址和面积,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提供地籍调查成果,在此基础上,按照法律程序,结合我县土地整治,以户为单位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和登记发证工作。

(三)2010年底前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根据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用地政策,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乡镇企业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提供保障。

四、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五)《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六)《安徽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

(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八)《土地登记办法》;

(九)《五河县乡镇土地整村推进参考流程》

(十)其他相关政策;

五、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6月)

1.政策制定。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据本方案,制定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需的政策意见,经县领导小组审核后批准实施。

2.资料准备。县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印制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需的表格、簿册,收集、梳理原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资料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资料。

3.业务培训。培训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各乡镇指派专人参加,每个乡镇参加培训和投入工作的人员不得少于30人,每个行政村投入人员应不少于3人。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6月)

1.县人民政府发布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通知。通告应明确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期限、受理地点和申请人应提交的登记资料等主要内容。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宣传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好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试点工作阶段

工作开始选择沱湖乡5个村级基层组织进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试点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成功经验。

(四)确权发证阶段

在总结试点阶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工作可采取先易后难、有所侧重、穿插进行的方式有序开展。对历史遗留久拖末决的问题,县政府专题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保护权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原则,切实做好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六、工作流程

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土地登记申请。各乡镇的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由土地权利人(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持相关资料向所在国土资源所提交确权登记发证申请,经国土资源管理 所审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二)地籍调查。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对申请人的土地权利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三)权属审核。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提交的权属资料及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审核,并在土地权利人所在地对权属审核结果进行公告,公告无异议的,报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四)注册登记。县国土资源部门将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以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土地归户卡。

(五)发放或更换土地证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权利证书,发放给土地权利人。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乡镇要充分认识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集中力量,克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政府文件精神。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正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加强领导。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基层所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协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认真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三)保障经费。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地籍调查、证书表格等,保障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常开展。

(四)依法依规。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妥善处理好土地使用中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要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一户一宅、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对宅基地超面积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确认,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五)严明纪律。各级工作人员要注意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不得徇私舞弊。对组织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违规收费发证的,将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试点方案【篇2】

沂水县崔家峪镇

“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强化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管理措施,严格运行程序,使互助资金试点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市、县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在全镇各互助资金协会深入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希望贫困村和贫困村的村民能够发展互助**协会并加以实施。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开展“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贫困村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推进互助资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开展“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进一步提高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互助资金监管完善和运行规范“两个主体”责任落实,运用制度化建设成果,使互助资金运行、监管能力得到加强,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实现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具体要求

“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宣传。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发动,使协会管理干部及互助组织成员,充分认识开展以“监管完善和运行规范”为目标的“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我为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做什么?”等专题讨论。

要营造群众重视规范、处处注重监督、时不时创造效益的良好工作氛围。

(2)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监管能力。组织镇互助资金协会管理工作人员及村互助协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意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手册》、《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互助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和《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提高互助资金试点监管部门及互助协会会员的理论及业务水平,提高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监管能力。

(3) 全面落实**运作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互助资金监管工作,落实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监管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协会监事会作用,做到监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4) 深入开展**潜在风险管理,建立**监管长效机制。采取互助资金协会自查,镇全面检查的方法,重点对互助协会组织领导、会员的借款程序、使用情况、运**况、效益情况、资金管理、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对查出的风险隐患,采取现场纠正、限期整改等措施,整治消除各项隐患,保证协会防患于未然,健康持续发展。

(五)严格互助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按照“问题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做好互助资金风险隐患的调查处理工作,对违反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以及监管办法规定,造成协会重大责任事项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三、程序步骤

(一)动员阶段(7月15日一7月20日)镇里制定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召开镇有关业务人员、互助资金协会负责人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业务学习、培训。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2) 学习阶段(7月21日-7月31日)。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互助资金协会镇、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意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手册》、《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互助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互助资金协会章程、理事会和监事会职责等业务知识。

(三)自查阶段 (8月1日一8月31日)。各互助资金协会对组织领导、借款程序、使用情况、运**况、效益情况、资金管理、健康发展等方面,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自行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详细的自查报告,盖协会公章后报镇财政所。

(4) 检查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领导小组对各互助资金协会开展的“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5) 整改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各互助资金协会根据自查和镇里全面检查结果,制定详细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真整改,整改情况以协会为单位形成书面报告,盖协会公章后报镇财政所。

(6) 验收总结阶段(10月16日-12月31日)。11月份迎接市、县扶贫办对活动开展情况检查验收,12月份进行全面认真总结,镇财政所形成书面总结报县扶贫开发中心、财政局。

四、组织领导

“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就而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科学组织实施。为此镇里成立以镇长亲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站所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所长牛纪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的开展。

各互助资金试点村要充分认识当前互助资金监管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抓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一○年七月十三日

附件:1、崔家峪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崔家峪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学习阶段配档表

附件1:

崔家峪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完善年”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武传映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安伯奇组织委员

成员:牛纪伟财政所所长

徐晓鸣经管站站长

刘乃友审计站站长

宋富强崔家峪管理区总支书记

王志强下泉管理区总支书记

李化安常庄管理区总支书记

张涛花峪管理区总支书记

付兆英财政所副所长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设在乡财政办公室,牛纪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试点方案【篇3】

xx镇计划生育协会文件

镇计协字[2011]03号

xx镇计生协“支部加协会

建设新农村”试点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开展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活动的意见》及《贵州省计生协“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试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优势,为统筹解决我县农村人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天龙”中作出应有贡献,镇计生协决定在全镇开展“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试点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还不能完全自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

人口问题制约着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因素。对于“欠发达、欠开放”的贵州,人口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存在人口总量过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新出生人口对扶贫开发呈刚性制约等问题,制约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

《中共**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目标一致、上下互动、信息共享、运转高校的科学管理格局”。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指出:“乡级以上计划生育协会作为群众团体应健全组织机构和队伍”;“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保障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监督权,实现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基层计生协工作发展的又一良机,**、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村的计生协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新农村建设需要群众团体的积极参与,各级党委**将会更加重视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在加强领导、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各界将更加关注农村,关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关注农村计划生育协会的发展。

各级计生协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增强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创新的局面。

二、指导思想

“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计生协要创新自身的组织形式,改进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以计生协为平台,以家庭为主体,以保障人的健康、文明、幸福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和生殖健康等方面为主要内容,促进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发挥自身的监督和维权作用,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以现代生育文化建设为重点,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三、主要任务

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各试点计生协要统筹规划、抓好试点、分类推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生协组织建设新模式和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创计生协工作新局面,要安照“支部家协会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全面启动活动

1、加强对计生协的领导。各试点村要充分认识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计生协组织和必要的活动制度,完成会员重新登记工作,支持计生协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形成“支部抓协会,协会抓小组,小组靠会员,会员带群众”的局面,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围绕“生产发展”,建立项目,进行培训。积极协调整合资源,设立生产发展项目,在资金和计术上向成员和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发展生产。在村计生协会,可以成立行业分会,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两种致富技术,少生快富。每个试点村要建立畅通的生产信息渠道、进行500人次的培训、完成100户家庭的帮扶,以后,逐年扩大帮扶面。

3、围绕“生活宽裕”,切实落实“生育关怀行动”。要让会员和计生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政治、经济、精神、生育等方面关怀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坚决遏制政策外生子返贫,协助建立养老、就业、医疗、生活保障体系,使其收入大幅增加。

4、围绕“乡风文明”,开展现代生育文化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积极配合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建立完善村文艺宣传队和“会员活动室”,大演特书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

5、围绕“村容整洁”,创新服务手段。号召广大会员建立创卫组织和工作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建设环境优美、整洁,群众满意的居住环境。

6、围绕“管理民主”,强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动员、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村计生协理事、会长、小组长按照《章程》一律实行会员直接选举。

建立“会长接待日”、“点评会”、“一事一议”等制度,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本村计划生育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管理;依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对依法行政、村务公开等进行监督,帮助改进工作,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四、方法步骤

1、制定方案。各村计划生育协会要防止征求村计生协会成员的意见。结合新一轮选举,方案须经理法会研究通过。

3、宣传动员。在试点村,要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会员小组会议,组织学习、讨论镇计生协《试点方案》,使会员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要任务。并在全体村民中广泛宣传,全面展开工作。

3、组织实施阶段

工作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上级计生协的指导下,按照省计生协2008年《关于开展“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地、县计生协《试点方案》的总体要求进行,注重经验总结和问题研究、解决,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作为试点村计生协要积极争取党委和**的重视和支持,保证“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百村试点活动顺利开展,成立“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计生协,负责具体事务。

(二)支持帮助

镇、村计划生育协会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支持,确保每个试点村都有相应的资助。

(三)督促检查

镇、村计划生育协汇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每季度向上级计生协汇报告一次情况;如果活动开展得好,要通报表扬,对差的,要找出原因,限期整改。

xx镇计生协会

2011年4月25日

试点方案【篇4】

今年成都市将加快中考制度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拟制定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试点方案,并积极探索实践十二年制免费教育。据悉,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成都市教育综合改革2016年工作计划》,对全年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探索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

我市今年将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按照计划,我市将调研学习全国学区制改革情况,探索学区划分形式、学区内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学区运行与管理机制等,出台《成都市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指导意见》。

我市还将深入贯彻《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意见》,推进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

我市年内将在对锦江区、双流区实施高中免费教育详细调研、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各圈层区(市)县实施高中免费教育的调研论证力度,综 合全市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教育收费、公用经费、办学水平、财政现有保障水平等数据,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县探索实践高中免费教育。据介绍,我市将探索实践 十二年制免费教育。

我市将大力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鼓励扶持公益性幼儿园发展,力争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85%以上。

深化综合高中改革试点

我市将深化综合高中改革试点,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融通学术性课程与技术技能课程,构建升学和就业相结 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达到一定专业技能标准的综合性人才,探索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市还将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改革课题研究,注重核心素质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体系;支持试点学校借用高校、科研院所、 著名企业的实验室,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平台;依托优质普通高中开办空军青少年航空教育实验班,形成军地合作、联合培养、多元保障的高素质飞行人才培养模 式,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卓越人才早期培养机制。

支持优质学校跨区域办学

我市将深入推进教育圈层融合发展,支持优质学校跨区域办学,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按照计划,我市将推进成都数 字学校、“微师培”等微课程资源建设,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网络教育协同项目、终身教育资源库和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扩大优质教育资 源在农村学校、民族地区的辐射范围,深入推进优质资源网络共享与应用。

据介绍,我市今年将全面实施《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方案》,定向精准扶助薄弱学校,并开展第二批“新优质学校”复核评估,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扩优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今年还将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建立、完善学校灵活用人机制、岗位等级能升能降、教师全员竞聘工作机制,支持区(市)县 教职工管理中心试点编制管理、岗位统管的`权力,设立机动岗位用于教师流动,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并认真落实教师退出制度,全面深化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拟定指标到校生管理办法

我市将进一步加快中考制度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据介绍,我市年内将根据教育部、四川省出台的中考制度改革 指导意见,修改完善我市中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成都市指标到校生管理办法》,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开展方案、政策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的基础上,择 机按程序上报、审议后执行。

我市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区(市)县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并指导区(市)县和学校改进提高;在试点学校探索开展学生典型行为和代表性作品(成果)写实记录。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将完善减负举报和曝光平台,加强减负督查工作,根据有关部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课业负担监测相关数据,对区(市)县课业负担分年度进行预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学校将设体育艺术指导员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体育、美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艺术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据介绍,市和区(市)县两级今年都将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联席会,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艺术指导员制度。

按照计划,年内将完成“成都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试点校”建设,实现区域和学校类型全覆盖,建立完善市、县、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联席会工作机 制,并出台《成都市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艺术指导员制度的指导意见》,从家长、社会志愿者、退役运动员及社会艺术人士中,聘请具有体育专长或艺术特长的人员, 担任学校体育艺术指导员。

我市还将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培训校园足球教师1000人次,新增100位教师取得中国足协D级足球教练员证书,150位教师取得成都市足协E级教练员证书。(记者 周波 赵子君)

试点方案【篇5】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及《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同意汕尾市医保局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试点的复函》(粤医保函〔2020〕300号)等文件精神,为更好地保障我市参保人权益,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促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调发展,我市决定开展“总额控制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付费”(以下简称“DRG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DRG付费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费,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基本医疗权益和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保障基本

坚持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实行医保付费区域总额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病组点数法付费,建立合理适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2.形成合力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医保、财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人社、政务数据等部门参与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建立专家团队,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推动DRG付费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

3.公开公正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DRG付费各项标准、方案、结果,公平结算各家医疗机构费用,公正分析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结合大数据,建立动态维护机制。

4.稳步推进

在按照我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规划进度,稳步推进我市DRG付费改革工作,确保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参保人享受待遇。

二、工作目标

从提高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DRG原理,通过“总额控制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付费”的方式,可以达到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目标。

一是通过DRG分组精确反映医疗成本,为医保成本控制提供精准依据,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保基金使用绩效,保障基金安全。

二是通过DRG分组工作,使得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达成分组结果的共识,推动医保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平等高效的谈判机制。

三是应用分组结果将医保监管规则精细化到各病组,通过医疗机构间、病组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及时有效发现监管目标,釆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医保监管能力。

四是在总额预算的前提下以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为基础进行分组和支付测算,构建公平的竞争性分配机制,促使医疗机构主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在医疗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五是在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接诊能力的基础上,加入对医疗机构费用效率的考核,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多接受一般难度病人,三级医疗机构多接收高难度病人,更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病人,有效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9月-12月)

1.组织开展调研考察

学习考察DRG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开展调研及情况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具体工作清单和时间计划表。

2.开展医保数据及信息分析调研

(l)分析医保的历史结算数据,确保结算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

(2)分析医疗机构的电子病案首页数据,要求医疗机构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完善,确保电子病案首页数据信息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3)调研医疗机构信息化通道、HIS系统及病案系统的设定、硬件资源等情况,按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要求,提前做好与国家、省医保局对接工作,协调医疗机构配合DRG付费信息化建设进行改造。

3.成立DRG付费改革工作组

DRG付费改革工作业务量大、参与单位多,为快速平稳地推进整个工作,争取列入省试点城市,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有关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推进组、经费保障组、病案质控组、信息技术组,由市医疗保障局牵头负责,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二)制订方案阶段(2021年1月-3月)

1.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DRG付费改革工作专业性强、信息化程度高,拟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引入方式采取招投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进行,经费由财政资金解决。

2.开展DRG分组及分值计算

(1)规范基础编码

统一使用国家医疗保障局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医疗服务、药品和耗材等基础编码,完善我市医保信息系统,做好数据规范的基础工作。指导各定点医疗机构规范病案首页信息、医保收费信息,完善相关支撑信息系统。

(2)DRG分组准备

通过新建立的病案采集接口采集医疗机构的历史病案首页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并从现行医保结算系统中提取医保同期的结算数据,做好数据校对和清理工作,为建立DRG本地化分组工作的数据模型做好准备。

(3)DRG分组及确定

按照统一分组原则,根据国家局DRG分组的主要诊断分类(MDC)和核心DRG分组(A-DRG)标准,对本地历史数据对全市疾病诊断进行初步分组;将初步分组结果发送给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首轮沟通讨论;收集医疗机构的反馈意见,对分组情况进行校正,直至医疗机构基本认可,最终确定本地的DRG分组。

(4)计算DRG分组点数

通过本地历史数据计算各DRG分组权重点数;与医疗机构进行多轮沟通,讨论和确定分组权重点数;预测当年每个月的点数比例。

3.拟定DRG付费结算相关政策

(1)组织专家指导评估

分阶段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对工作进行指导;对国家新出台的医保结算清单填报开展专项填报指导;对病案检查情况开展病案质量分析;通过对DRG付费改革进程中的节点、重要环节,邀请专家对汕尾市DRG付费改革进行现场调研指导。

(2)开展权重费率谈判

根据历史数据测算结果调整权重与费率,充分采纳临床专家的意见,制定出符合汕尾市本地情况的、可持续的DRG付费方案,在确保基础费率及支付导向不变的情况下,对DRG细分组进行现场谈判,为接下来模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拟订DRG付费办法及配套政策

广泛借鉴各地相关政策经验,依托专家团队,制定DRG付费相关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协议修订、DRG付费方案、DRG付费经办规程、医疗机构DRG付费考核办法等。

4.接口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

DRG分组对医疗数据的精度和广度要求较高,精度越高广度越大分组结果越精确,需要医疗机构在结算数据的基础上将更详细的病案信息、诊疗信息等数据上传,这项工作涉及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口的改造。为加快项目的进度,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口改造的工作可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线工作同步进行。

5.组织开展培训宣传工作

DRG付费是一项新的付费模式,与现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有较大的差别,需要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促使医疗机构提升对DRG付费改革工作的认识,优化内部管理模式,规范病案数据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及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培训,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为全市全面实施DRG付费打好基础。

(三)测试评估阶段(2021年4月-6月)

1.开展模拟运行测试

2020年底在汕尾市人民医院、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陆丰市人民医院、陆河县人民医院实行模拟运行,做实专家团队、业务标准、信息化建设、政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在模拟运行测试基础上,探索全市推广路径,按照倒排工期的思路,持续建设、健全本市DRG专家队伍,形成传、帮、带的专家梯队,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DRG相关接口建设、信息对接及病案质量提升进行指导,确保医保DRG付费管理平台顺利按期打通。

2.邀请DRG专家综合评估

邀请有关DRG专家对模拟运行测试情况综合评估、指导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总结经验,完善DRG相关配套政策,为全市推广打好基础,明确路径。

(四)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7月起)

1.确定DRG付费预算总额YJs21.coM

结合我市实际,充分考虑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全市医保基金支出预算总额。同时,确定纳入我市DRG付费的医保预算总额、医疗机构范围、支付范围等。

2.按月核算费用

各医疗机构每月上报实际发生的住院病例数据后,进行每月的基金分配核算工作。当确定各医疗机构当月拨付总额后,将其中大部分基金额度分配给各医疗机构作为当月实际分配额进行预拨;将剩余的基金额度纳入激励机制基金池。

3.年终决算费用

根据当年医疗机构所有病例及单据,结合基金分配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确定当年每个医疗机构的鼓励系数值;将激励机制基金池内当年基金额度通过鼓励系数确定医疗机构年终激励额度;结合各医疗机构每月预拨情况和年终激励情况,完成各医疗机构的年终决算,并进行年终拨付。

4.建立质控制度

加强费用审核监管工作,将医疗机构的业务数据通过医保智能审核系统进行审核,对于其中审核拒付的收费项目,扣除其所对应的医保金额;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特别是针对医疗机构推诿拒收病人、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套高病组、虚报服务量等新的支付方式下的突出问题,要加大各种违约、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负面效应的发生。

5.优化完善配套制度

在工作中不断完善DRG付费实施细则、特病单议议事规程等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收费等管理。进一步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保证医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对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参与按DRG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按照“前期调研、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施运行”四步走的工作步骤,各地各部门以及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深度参与DRG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共同确定试点方案,积极探索推进路径,完善DRG付费相关政策、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确保完成省医保局试点工作任务。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推行DRG付费改革有利于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参保人有序就医,促使医疗机构主动控费,促进分级诊疗,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使医疗机构、人民群众充分理解支付方式改革在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DRG付费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试点方案【篇6】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根据省、市对消防工作的要求,切实把消防工作纳入到全镇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及《关于印发的通知》(公通字[2007]34号)的要求,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由点及面,重点解决农村电气隐患问题,农村消防工作建立五个基本,通过推广,使农村消防软硬件都上一个新台阶。

二、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消防平安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

三、活动时间与试点村

3月中旬至6月底,确定翁方村作为试点单位,开展消防平安村建设,年底前在全镇全面推广。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镇消防工作保障体系。根据要求,抓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治等工作;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协助抓好落实,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是本村消防工作的责任人,村民委员会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制定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实行消防安全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组建专(兼)职、义务(志愿)消防队伍,组织火灾扑救;将出租房消防安全纳入外来人口综管的范畴,村民委员会与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专人分管,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督促企业、个体工商户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镇属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在领导小组的'部署下,紧密配合、出谋划策,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经费以乡镇和村集体经济两级保障为主,财政所要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纳入农村消防工作经费内容。

(二)抓住重点,全面改善农村电气安全条件。彻底排查整治民房和出租房的电气产品质量、安装和使用,消除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现象。

1.在民房和出租房推广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和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民房每户、出租房每间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装,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以一个单体建筑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安装一个。

2.彻底消除电线老化和乱拉乱接现象。由镇组织各村与电力部门协作清理乱拉乱接现象;对于线路老化的整治,村作为责任主体,电力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确定明确的电气老化标准和使用年限,核定电气容量,并实地全面配合查处气和整治老化电。

(三)立足实际,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条件。

1.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为: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按照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小于3.5米的要求,确保村主要道路满足消防车道的要求;消防水源以室外消火栓为主,消防给水通过增设室外消火栓、取水平台、设置室外消防水池予以解决,对于单一形式不能满足整体消防水源要求的,可以多种形式并用。

2.实施“家家户户配灭火器”工程,民房每户配备1具2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出租房以户为单位,每户出租房屋少于3间的配备1具2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3间到5间的配备2具,5间到8间的配备3具,8间以上的每两间配备一具,集中居住点每间配备1具,乡镇(街道)对10户以上连片连户的出租房屋集居点配备公共灭火器。

(四)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行政村必须在本项工作完成之前建立义务消防队,之前已有的要不断充实完善,义务消防队配备至少一台机动泵及相关器材装备,由消防部门会同派出所对消防队伍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并制定义务消防队伍在火灾接警出动、协同作战、组织指挥等方面的规范,对其日常执勤战备、火灾现场处置等方面进行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规范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五)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结合“百日消防安全大宣传活动”,教育居民和外来人员安全使用煤气灶、家用电器等用火用电行为,结合村民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有效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镇中学、中心小学要配备消防图书、挂图、音像制品等消防宣传资料,完成“两个一”:每个学校建立一个固定的消防宣传牌(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五、工作要求

(一)立足实际,抓好落实。按照方案要求在全镇所有农村同步开展消防平安村创建工作,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使农村消防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沟通,部门联动。加强对村基层组织单位的指导,完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度,建立防火组织和消防队伍。对村民委员会和辖区单位依法进行监督,督促单位加强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三)强化检查和督导考评。创建工作完成后,从今年开始每年由领导小组对村进行消防工作专项考核,对于消防工作专项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制。镇政府每年组织对村消防工作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督察指导,同时迎接市政府组织各部门对镇消防工作进行的督察指导。

(四)由下而上,建设消防平安乡镇。各村要以消防平安村建设工作为契机,夯实消防平安村这个基础,由村到镇,全面完成消防平安乡镇建设。

试点方案【篇7】

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工作。统筹利用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好教育、人社、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工作。要着眼于探寻现代学徒制基本规律,对人才培养各环节选择改革重点,力求突破,形成特色。

(四)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试点工作按照区域试点和学校试点同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区域试点以市州为单位,重点是协调市直各部门和政校行企各方关系,研究制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学校试点重点在选择好适合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通过建设职教集团,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搭建平台,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探索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特点,利用中职学校注册入学政策和高职学校单独招生政策,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采取“先招生后招工、先招工后招生、招工与招生同步”等方式,探索校企联合招生途径。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明确学徒的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签订好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学徒,需签有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学完第一学年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第2-3学年可以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形式学习。

(四)积极探索“双导师”教学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要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要打破现有教师编制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力度。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资源共建共享。试点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搭建贴近生产实际的学习的平台,把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集于一体。要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校企共同研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要互通互融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的多种形式,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活动中。

(六)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一体化。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合作企业要制定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生安全。

(七)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条件

试点专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专业实训条件较好,基本对接合作企业目前使用的生产设备;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专业特色鲜明、社会需求量大。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近三年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专业,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

合作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用工需求;合法经营、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实习设备和安全防护完备,工作环境较好;能提供试点专业实习实训的所有岗位,能选派足够数量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师傅;未发生过环保、生产安全或其他违法事件。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6月前)

1.省教育厅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根据各地各校2015年的申报材料确定)。其它有意愿的单位和学校可自行开展试点,根据工作情况,吸收为第二批试点。

2.试点单位和学校根据省实施方案拟定本地区、本校具体试点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试点专业、合作企业、招生人数、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徒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实训计划等。每所学校的试点专业不超过两个,每专业试点人数不超过100人。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试点单位和中高职学校的试点工作方案请于2016年6月15日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或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企业四方协议,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企业师傅标准,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4.建立报告制度。由试点院校总结试点专业第一学年工作开展情况,经市州审核后于2017年9月前集中报省教育厅。

(三)推进阶段(2017年9月-2019年8月)

1.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学校和企业协商解决师傅的带徒津贴。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考核标准,科学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表格,开展学生技能达标考核,组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等。

3.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4.落实合作企业税收政策,探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5.建立试点院校定期检查、合作企业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

1.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2.交流推广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作法,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3.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工作组织保障。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各试点院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在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试点工作政策支持。落实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省教育厅将根据试点工作情况,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三)加强试点工作督促检查。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开展试点专项督查和成效评估。建立试点工作年报年检制度,各试点单位和学校每年开展一次自查,撰写报告,并于每年9月前报省教育厅。

附件2:

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

一、区域试点单位(4个)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 荆州市

区域试点单位参与试点的职业院校由市州确定。

二、试点学校(36所)

高职(22所):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仙桃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中职:

东汽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十堰市郧阳科技学校

十堰市科技学校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孝感工业学校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随州市第一职业中学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三、行业协会(1个)

湖北省空调制冷行业协会

武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最新试点方案(范本7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活动方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试点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