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的教案四篇

11-06

课件教案是每位教师在学年开始之前必备的材料,每个人都需要制定自己的课件教案。编写完善的教案课件可以帮助教师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了解“小数点移动的教案”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创造力,我们希望您能从本网站中获取您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信息!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篇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4页例题2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出把一个数扩大和缩小,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看新闻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数点引起新闻故事,播放新闻故事。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怎样会引起小数扩大和缩小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例2(1)把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你能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来吗?可以先不写得数。学生交流列的算式,教师及时板书。×10= ×100= ×1000=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质疑: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友情提示:(1)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

(2)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引导学生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观察,逐渐发现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全班交流:(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4)适时梳理,总结规律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一个小数乘以1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一个小数乘以10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一个小数乘以100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总结提升,教师板书: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5)在下面的表格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要想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应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位不够时补“0”占位。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谈话: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怎么办?出示例2(2):把分别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各是多少?(1)提示

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②列出式子,先猜一下结果,扩大原数的10倍扩大原数的100倍扩大原数的1000倍

③想一想: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它的小数点

怎样移动?用一句话将你的发现概括出来。?在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2)汇报交流。÷10= ÷100= ÷1000=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①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②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它会缩小到它的110、1100、质疑:具体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质疑: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它的小数点怎样移动?

小结:通过探究、验证,我们发现: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质疑:要想把一个数缩小110该怎么办?缩小1100呢?缩小1 1000呢?(3)练习

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 1000 500 9999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问:缩小到它的1 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数位不够时怎么办?

学生回答后小结:要想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 ??,应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位不够时补“0”占位。质疑提升:

小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可以像整数一样在后面添上“0”或去掉“0”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再次质疑:小数乘(除以)10、100、1000??和整数乘(除以)10、100、1000??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概括总结:其实在整数后面添上“0”或去掉“0”也相当于移动了它的小数点。比如:4可以看做是,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就是,向右移动两位就是,400可以看做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探索并归纳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小数进行扩大和缩小的规律,即:①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②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 ?小数点分别向左移

动一位、两位、三位?

另外,我们还知道了在整数后面添上“0”或去掉“0”也相当于移动了它的小数点。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10= ×100=7 ×1000=70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0=

÷100=

÷1000=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 ??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入问题情境

教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学习新课

1.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

(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板书: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教师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1000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可以了。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启发学生得出:把0.654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6.54;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65.4;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654.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10O倍各得多少?

43.9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4.39;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439.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就比原来()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5.940.248125.6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和整数是一样的,也是按照十进制计数的,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数值的大小也不一样。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决定的,因此小数点移动,必然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会运用。

本课首先通过复习几个小数大小的比较,看出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到底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从而引出新课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安排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教学例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由于思维方向明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归纳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第二层,同一个例题,逆向思考,观察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原数的变化规律,是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而后归纳出小数点左移的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整地归纳出移动规律。

第三层,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不包括补0的问题)

本节课是以归纳总结规律为重点,围绕巩固概念的重点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习,为下一节应用规律打好基础。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数点的悲剧》。有一着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在输入一个重要数据时,把这个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一位。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这位宇航员和连萌一号就这样消失了。同学们,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二、教学新课:

1、探究规律:

(1)师:大家想想一个小数中小数点的位置会怎样移动?

(小数点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

师板书: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2)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原来的小数怎样了?(板书: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呢?(板书:小)(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来研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向右移动位数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你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原来的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吗?

(4)交流小组讨论的情况。

(5)归纳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6)师: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教师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1000倍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师:我们发现了这条规律,就可以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填表

原数

扩大10倍

扩大100倍

扩大1000倍

47.28

原数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

缩小1000倍

61.2

2、填空

(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倍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了100倍。

(5)把0.78先缩小10倍,再扩大1000是()。

3、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380.038

4、在算式41230=12360中,如果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第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会有什么变化?

5、你会填吗?

4分米=()米4厘米=()米4毫米=()米

三、总结:

师:看来今天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知识、方法操作、旧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三位两位一位一位两位三位

缩小1000倍100倍10倍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建立整数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比较35.67 3.567 365.7 3567这几个数的大小。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4个数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

下面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 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 0.0506(缩小10000倍)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 372(扩大1000倍)

37.2(扩大100倍)

通过上题,说明我们可以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强调: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的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即右移就扩大,左移就缩小;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特别是注意,右移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左移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二、巩固练习

填空。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倍,得( )。

2.把4.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 )( )倍,得( )。

3.2.94去掉小数点,就( )( )倍,得( )

4.0.06变成0.6,小数点向( )移动( )倍,原数( )( )倍。

5.把30缩小( )倍是0.05。

6.把1.436扩大( )倍是1436,缩小( )倍是0.01436。

7.把5.423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原数( )( )倍。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三、课后小结: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左缩小 0.004米=( )毫米 向右扩大

0.04米=( )毫米

0.4米=( )毫米

4米=( )毫米

教学反思:复习课重在那些零散的知识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本节课更象练习课,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练习题就更好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收藏5篇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的相关资讯进行阅读。教案是为老师们备课准备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按照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课件。一个优秀的教案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听故事的良好习惯。(3)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高潮,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到 左移 . 右移 扩大到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

位不够 0补足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问题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此,本节课设计如下: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课件出示不同的小数,使学生初步感受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也不同,为引出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例1时,紧紧围绕孙悟空怒打妖怪这一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金箍棒大小变化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2.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核心。

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究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突出趣味性。

首先,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其次,设计有趣味、有梯度的练习题,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0.285 0.2850 2.85 0.28500 285 2850 0.0285

师:请把上面相等的数找出来。

(0.285=0.2850=0.285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出来的)

师:不相等的数有哪些呢?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2.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使小数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做好准备,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金箍棒。(播放根据情境图制作的动画,主要展示金箍棒的变化过程)

师:在观看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孙悟空的金箍棒在不断地变长,0.009m→0.09m→0.9m→9m)

(板书:0.009m→0.09m→0.9m→9m)

师:观察这几个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师: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长短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金箍棒四次变化的长度都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的整数来比较。(完成课堂活动卡)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教师板书:

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从上往下观察。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生2:从下往上观察。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学数学,小数点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6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多次形成学习高潮。即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习时的活动高潮。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4、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学生每人几张数字卡片,每小组一张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情况表格。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总结知识,自我评价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首先,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

(设计意图:小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跟着,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接着,出示课题,介绍目标

板书:1:探索并归纳出规律。2:运用规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规律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1、用卡片摆出0.03,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怎样简写?

2、将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4、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添0补足)

5、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多少?

6、学生小结: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缺几个位就补几个0。

(设计意图:分散难点,让学生清楚当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1.请每个学生拿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情况表,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教师建议同位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要求:每次移动小数点,都要从第一个式子开始。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0.004米4 毫米向右移动一位0.04米40毫米向右移动两位0.4米400毫米向右移动三位4米4000毫米

2、 提问抽查,纠正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每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变化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1、请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一下。(讨论题)。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2、同学汇报一下,(边汇报,边演示软件)

3、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出来的。(如果有学生从小数表示的意义方面去想,教师应给予鼓励。)

4、让学生猜想,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呢?

5、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6、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7、看书96页,请大家一起宣读由他们自己发现并归纳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进行操作,观察、比较、探索的基础上,概括出规律。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三)多层训练,巩固规律

(设计说明: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广泛参与。设计形式多样,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练得轻松,提高了能力。)

1、巩固练习。

(1)考填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师问:怎样才能简单地记忆下来?(如果有同学想系左手力气小,所以向右手力气大来形象记忆,应表扬。)

(2)完成96页做一做,和97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随机挑选代表,摆上实物投影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

2、变式练习:

(1)游戏,拖一拖。请一学生上讲台拖动小数点,并问其他同学回答,原数的变化情况。

(2)解决98页练习题第1和第2题。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拖一拖的游戏,形象生动,学生喜欢,用课件动画的形式出示练习第1、2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用变式的练习,巩固规律。)

3、发展练习: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又向右移动三位,则原来大小有什么变化?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应用?(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中,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如果在银行统计时点错右漏写小数点会怎样?)教育学生做事认真细心。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质疑: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学生对自己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评介。

接着可以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教师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或全班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作业布置:

1、回忆一遍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预习97页,例2和例3,做书上98页练习第三题。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

导入新课

师:学校最近准备盖一个礼堂,供我们学校的师生使用,现在同学们看到的这幅图就是电脑为我们学校设计的,同学们看后想说什么?

生:(1)真漂亮!

(2)太好了,我们也能坐在这样的礼堂里上课了。

(此处的目的:是想通过看礼堂情境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初步感知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礼堂去看一看里边的情况:(课件出示礼堂内部情境)边演示,教师边介绍:这个礼堂准备建长30米,宽20米,在礼堂前面的墙壁上挂一块长3米 、宽2米的屏幕,地面上准备铺长0.3米、宽0.2米的地砖……看到这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这个礼堂的地面、屏幕、地板砖都是长方形的。

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1)礼堂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屏幕的面积?

(3)地砖的面积?

……

师:请同学们快速计算一下:礼堂的占地面积、屏幕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生:汇报:(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1)礼堂的面积为:30×20=600(米2)

(2)屏幕的面积为:3×2=6(米2)

师:怎样计算地板砖的面积呢?

生:0.3乘0.2

师:0.3乘0.2的积是多少呢?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试一试怎样计算0.3乘0.2的积。

(此处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全班每一个学生有动脑思考的时间、空间,为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做准备。)

师: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各自的想法和办法,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我们小组是把0.3米变成3分米,0.2米变成2分米,

3×2=6(平方分米2)

师:请你们小组说一说为什么把0.3米、0.2米要变成3分米,2分米呢?生:因为0.3、0.2是小数,我们不会计算,变成3和2就可以计算了。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们小组试着用画图的方法去做,做一半不会了。

(学生迁移第一节的画图知识,但遇到了困难)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没有了。

(此时的学生遇到了困难,他们用求助的眼光看着老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师: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遇到了困难,那老师和大家共同解决好吗?

生:可以。

师:课件演示图形。

师:6个小格表示多少?

生:0.06或6/100

师:说明“0.3×0.2”的积是多少?

生:积是0.06。

师: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0.3乘0.2的积,还有其它方法吗?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式子:

礼堂面积: 30×20=600(米2)

屏幕的面积:3×2=6(米2)

看一看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关系,从30→ 3,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缩小10倍。

(2)我们小组发现宽从20→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宽缩小10倍。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比较一下(1)和(2)两式的面积,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板书:30 × 20 = 600

3 × 2 = 6

生:面积从600→6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面积缩小100倍。

师:同学们的发现非常正确,你们能不能用刚才推理的方法,比较一下(3)式和(2)式,看一看它们的面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生:从(2)→(3)长.宽分别缩小10倍,面积就应该缩小100倍,所以0.3×0.2=0.06

师:从刚才的比较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乘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0.3乘0.2”的积都是0.06。

巩固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做一做P45的试一试,做完之后同座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全班反馈交流)

师:重点追问:“0.4×0.3”的积是多少?怎样得到的?

生:与(1)式比较,4和3分数缩小10倍,所以,积“12”也应缩小100倍,是原来的1/100,所以等于0.12。

师:“0.13乘0.2”的积是多少?

生:与(1)式比较从13到0.13缩小到原来的1/100,到0.2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应缩小到原来的1/1000,积是0.026。

师:继续完成P45填一填,完成之后独立思考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全班反馈交流)

师:说一说填的结果。

生:报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一样。

师: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如“0.13×0.2”第一个乘数中是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积就是三位小数。

师:你们与他们的发现相同的吗?

生:相同

归纳小结

以后我们计算小数乘法时,就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去乘,然后在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了。

如“0.3乘0.2”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板书乘法竖式)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8册P16、17第一单元小数的例5、例6,本课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课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4、5题。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与复名数相互转化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其他版本教材:

人民币模型长度模型面积模型

综合各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决定为学生提供多种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这些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又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些内容。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地理解规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我在课前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能够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借助模型发现变化规律,而一旦脱离了具体模型学生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可以确定具体形象的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正确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提供直观模型,是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经历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

五、教学准备:学具袋(人民币、直尺、10×10的方格纸、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提出猜想。

上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在菜市场里,人们走到一个摊位前看了看,没买就走了。我非常好奇,走过去之后也没买。

(出示图片:错误的价签)

摊主也奇怪啊,怎么没人买呢?于是摊主也走到摊位前,一眼他就看出了原因,原来是小数点被蹭掉了,于是他赶快进行了修改。

(出示图片:加了小数点的价签)

看到前后两个价签,学生会产生疑问“咦,怎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加上小数点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就便宜了。

(课件演示:提炼出小数3.5 35)

这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并思考: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使这个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再加入一个0.35,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0.35)

如果反过来看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看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但是到底能让小数扩大多少或缩小多少呢?

在学生产生一连串的质疑后引出课题。

(板书:小数点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移动”)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

(二)直观模型,验证猜想,总结规律。

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动手,学会观察的重要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探究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件出示:0.01 0.1)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发现,如果从0.01到0.1,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引起了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

(这时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大胆去猜想。)

你怎样来证明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

师:选择学具,先自己想一想要怎样证明,然后动手做一做。最后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这时学生打开学具袋,里面有人民币、直尺、方格纸、数位顺序表这些学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学具发现规律。有些学生很可能没有头绪,当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会受到一定的启发,要么发现规律,要么重新选择学具,换一个方式来探究。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人民币模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回答

生1:我把1角看成0.1,把1分看成0.01,10分就是1角,所以10个0.01就是0.1。那么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

师:缩小了,就不能说是10倍了,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就准确了?

生1:0.1元是1角里有10个1分,10份里的1份,就是110 。所以可以说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把1角平均分成10份,1分表示这样的1份,所以说1分是1角的110,因此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分就是0.01元,1角就是0.1元。1角是1分的10倍,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

生3:0.01元是1分,0.1元是1角钱,1角里面有10个1分,所以0.1元是0.01元的10倍。也就是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10 。

以上是学生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探究的过程,还有学生使用的是直尺。

学生指着尺子,可能会说:

生1:1厘米是0.01米,1分米是0.1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说0.1米是0.01米的10倍,0.01米是0.1米的110 。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毫米可以用0.01分米表示,1厘米可以用0.1分米表示,1厘米=10毫米,所以10毫米也可以用0.1分米表示。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接下来还有使用面积模型探究的。学生会根据以上的思路,通过比较面积单位总结出规律。

以上三种模型在表示数量关系时更具直观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要在学生叙述中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选择学具时会有所不同,数位顺序表很可能并没有学生使用。那么在学生汇报的最后教师可以提问:用数位顺序表可以验证这个规律吗?然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填数,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可能会说:

生1:0.01和0.1的计数单位挨着,进率是10。所以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0.01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1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到这里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使用数位顺序表进行验证时,更能突出位值变化,才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程,做到数形结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有效地突破难点。

这时教师小结: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找学生说,同桌互相说。)

探究小数点移动两位、三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时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印象非常深刻了,此时提出问题:那么从0.01到1,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从1到0.01呢?

学生有了之前的探究经验,完全可以仿照之前的过程来叙述小数点移动两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补充板书。

然后指着板书,问:那么小数点移动三位呢?四位……学生一定能很快地说出来。

最后进行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完整地叙述。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明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根本原因,即“位值制”和“十进制计数法”,沟通“规律”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都可以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多层训练,灵活运用,巩固规律。

一、填空。

1、把25.7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2573。

2、把2.875的小数点去掉是(),这时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3、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4、把0.008扩大100倍是( ),把9.5缩小原数的( )是0.0095。

这道题属于模仿练习,是学生对照例题,加深对规律理解的过程,同时在本练习中继续巩固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的问题。

2、判断:

①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②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③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④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判断相对于模仿练习有了一些变化,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3、填一填

这道题是为了后面例7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做的铺垫。

4、拓展提高:

一个小数戴面纱。

小数点乱搬家,左跳五位右跳仨。

气喘吁吁停住脚,组成小数0.698。

快快动脑想一想,揭开面纱认识它。(69.8)

一首儿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儿歌中还蕴藏着今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非常清楚,还要运用到逆推的方法,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进行两次变化才可以。

(四)反思总结,回顾整理,提升认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或者你还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讲收获是对整节课的一个回顾与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请学生说说有哪些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生生互动,效果会比教师总结要好。

七、板书设计

八、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数学学习要重视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处理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关系。这不仅是要学生记住知识,更是让学生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数学的基本原理。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做了以下三点:

(一)横向、纵向比较,了解本课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各版本教材的处理方法。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综合使用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开放地使用学具,借助直观模型,亲自感知,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突出“知其所以然”这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知其然”。

(二)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本课教学是通过提出猜想-模型验证-汇报交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这些过程呈现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三)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

教学多媒体课件、丰富的学具,让学生经历了将直观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搭设了桥梁,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4篇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4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感观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感知游戏中4以内的数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朋友友善交往。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小猫和小兔的家。

2、小鸡头饰人手一个,小铃铛手镯人手一串(铃铛数量在4以内),小虫子碗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小鸡做操,复习4以内的数。

2、作客,掌握4以内的数量。

(1)幼儿讨论作客的礼仪。

鸡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作客,高兴吗?那我们一定得做个有礼帽的小客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们出发吧!

(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戏中掌握4的数量。

A、游戏一种萝卜。

玩法:幼儿每人种三棵萝卜。

指导:幼儿分散操作,教师简要点数评价。

指导幼儿拔萝卜,继续练习点数4的数量。

(3)去小猫家作客,感知4以内的数。

A、游戏二吃小虫。

玩法: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小铃铛数量找小虫,并放在碗里点数。

指导:引导幼儿先交流各自的小铃铛数量,然后再吃小虫。

3、小小鸡蛋把门开,表演结束活动。

小猫这样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几个节目给小猫看吧。

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小猫,小狗,小兔的图片若干,“1,2,3”的数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们吗?

那今天咱们就请小动物们和我们一块学本领,玩游戏好吗?

2.听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师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一块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分别演示猫,狗,兔子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们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然后,引导幼儿伸出手指一块来点数(从左到右)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的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说完了,要求幼儿在数一遍,数到3是用手画圈,然后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它们决定回去请它们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课,学本领。

分别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猫,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图片,操作时必须要求幼儿用手画大圈,并大声说:“一共有几只小猫,小狗或小兔。

三.游戏活动

1.游戏“按数取雪花片”

老师先出示数字宝宝“1、2、3”的数字卡请幼儿认读,然后请几个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应的雪花片送给他们。

2.游戏"马兰花"

幼儿与老师一块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但教师说:“开一朵花”时,就自己抱着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师说:“开二朵花”时,就两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开三朵时”就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总结。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是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

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篇3)

2、出示大树图卡,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并说出总数。

这三只小鸟在笼子里边呀总是不开心,它们也不吃食也不叫,我都不知道该咋办。后来我的女儿告诉我:“小鸟可能是想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小朋友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呢?(大树上)出示三张大树图卡,让幼儿数并说出总数。

3、将小鸟和大树一一对应。

一只小鸟一个家,现在谁愿意把小鸟送回家呢?(指明幼儿将小鸟图卡贴在大树图卡上)。

二、游戏:将点卡与动作相匹配。

1、出示圆点卡,让幼儿初步感知相对应的数量。

刚才我们把几只小鸟送回了家?(3只)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3)它还可以有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用圆点表示。(出示三个圆点)。这种圆点呢,也可以表示数量,是几个圆点就表示几个。

2、游戏:教师出示点卡,幼儿按要求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圆点呢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数量,就像我们来拍手,我出示一个圆点,你们就拍一下手;出示两个圆点就拍两下手,出示三个圆点就拍三下手。下来我们来试着做一下。(拍手,拍腿,点鼻子等)

三、操作:点卡与实物等量匹配。

1、出示小动物挂图,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它的数量,并说出有几只小动物。

2、操作:将点卡与小动物的数量相匹配。(将点卡贴在小动物后边)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试着将实物、点卡、数卡相匹配。(将数卡贴在点卡的后边)

5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颜色、6以内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白色纸花,花心分别为红、黄、绿,花瓣为4、5、6片;音乐磁带《春天》《找朋友》;贴有数字4、5、6的三个花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幼儿随着《春天》的音乐绕场地转一转!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小花瓣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瓣,在地上真可惜!我们把他们捡起来,装饰一下我们的衣服吧!

2.幼儿分散捡花瓣,老师参与幼儿活动。(剩下的纸片教育幼儿放到垃圾桶里)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花?

(如果有孩子捡了很多,数不过来,可以用许多表示)

幼儿数好后,说出自己小花的数量,正确的老师给孩子贴一个大大的数字在身上。

3、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孩子们互相找花瓣一样多的朋友,找到后拉拉手,并给对方数一数有几个花瓣。

4、给纸杯花贴花瓣花

(1)教师发现没有颜色的花

咦!这个篮子里是什么呀?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有些伤心了!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文.章出自教.案网)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一数自己的小花有几个花瓣?

5、送花儿回家

现在我们把小花送回家吧!你们看它们的房子上都有数字,这朵花有几个花瓣我们就把他送到写着这个数字的家里好吗?

教师先做示范,再请4个花瓣的小花回家,5个花瓣的小花回家,6个花瓣的小花回家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看看吧!(播放音乐)

3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


教案一直保存在“他”的脑海里,教师应该学会去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好课堂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3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3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小猫,小狗,小兔的图片若干,“1,2,3”的数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们吗?

那今天咱们就请小动物们和我们一块学本领,玩游戏好吗?

2.听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师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一块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分别演示猫,狗,兔子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们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然后,引导幼儿伸出手指一块来点数(从左到右)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的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说完了,要求幼儿在数一遍,数到3是用手画圈,然后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它们决定回去请它们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课,学本领。

分别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猫,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图片,操作时必须要求幼儿用手画大圈,并大声说:“一共有几只小猫,小狗或小兔。

三.游戏活动

1.游戏“按数取雪花片”

老师先出示数字宝宝“1、2、3”的数字卡请幼儿认读,然后请几个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应的雪花片送给他们。

2.游戏"马兰花"

幼儿与老师一块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但教师说:“开一朵花”时,就自己抱着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师说:“开二朵花”时,就两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开三朵时”就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总结。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是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

小班6的点数教案范文15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准备了多篇涉及“小班6的点数教案”的内容,我们在这里为您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 创新的教学课件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爱吃是孩子的天性,而甜甜的糖果更是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因此,我结合主题活动《食物》设计了“糖果游戏”的数学活动。整个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匹配的能力,体验点数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点数、匹配活动感兴趣。

2.幼儿学习点数方法,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照指令做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的经验。

物质准备:

1.糖若干、糖罐一个。

2.盘子三个。

3.小袋、筐若干。

【活动过程】

1.猜一猜,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你们猜盒子里是什么?(先晃动盒子发出声音让幼儿随意猜,然后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什么?)。

师:这个东西呀,甜甜的,宝宝们最爱吃了。(糖果)

(2)师:那我们就请他出来吧,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将糖果倒出放在盘子里)盘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许多糖果)

(3)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糖果,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幼儿自由述说,每说到一样就从盘子里挑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小结:糖果有许多种,有软糖、硬糖,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糖。

2.分糖游戏

(1)师:我们来玩分糖游戏,一组的男孩子挑选三块软糖放到盘子里,女孩子挑选两块硬硬的糖放到盘子里。

二组的男孩挑选一块红色的糖放到盘子里,二组的女孩挑选四块圆形的糖放到盘子里。

三组的男孩子挑选两块椭圆形的糖,放人盘子里,女孩选择四块绿色的糖放人盘子里。

(2)教师提醒幼儿听清楚要求,按数量拿糖,引导幼儿正确点数的方法,拿一个数一个。

小结:小朋友真棒,能够听清楚要求,按数量拿糖。

三、按照圆点数量装糖

1.装糖:盘子里有这么多的糖果,拿起来多不方便呀。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拿起来方便点呢?(袋子装)

2.老师准备了一些小袋子,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师示范:先数数袋子上有几个圆点,然后请大夹子帮忙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

3.现在请我们宝宝也拿着袋子去装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点点,再去装糖哦。记住要请你的大夹子帮忙。

4.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请了几颗糖果宝宝。(我袋子上有三个点点,所以我请了三颗糖果……)

四、加深难度,对应数字送糖

1.送糖:糖果袋子要放人糖果盒中,这里有5个糖果盒,看看糖果盒子上面有什么啊?(数字l一5),你手里糖果袋子的点点有几个,你就把它送到数字几的房子里。

如:糖果袋子的点点有5个,你就放人数字是5个糖果盒中。

请幼儿根据数量与相应的数字进行匹配。

五、品糖游戏:

师:孩子们和糖果游戏和开心,现在,请我们宝宝每人拿一颗糖果,尝尝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吃过糖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玩装糖、放糖果的游戏。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2】

活动背景创设:(超市小游戏)小星星从超市请来了许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请小朋友把他们分开,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南瓜有几个、蘑菇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1. 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3. 乐意大声回答问题,并能快乐的参加活动。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1. 教具准备:红黄蓝小星星、红3颗、黄4颗、蓝、5颗、西瓜1个、苹果2个。

2. 学具准备:南瓜1个、蘑菇2个、萝卜4个、白菜3颗、茄子5个

环境创设: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要跟我们一起上这堂课,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听它来了〖音乐导入一闪一闪干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观察有什么不同(有红色、黄色、蓝色)

师:有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小朋友看老师怎么做的,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你们好!然后把食指伸出来给每颗小星星问好,点数123总共有几颗小星星,依次请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颜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师:今天小星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看看都有谁吧!老师出示大西瓜、大苹果,小朋友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课件、标有“1、2、3”点点的袋子、糖果、装好的糖果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3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咱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

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3、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

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教学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感观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感知游戏中4以内的数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朋友友善交往。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小猫和小兔的家。

2、小鸡头饰人手一个,小铃铛手镯人手一串(铃铛数量在4以内),小虫子碗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小鸡做操,复习4以内的数。

2、作客,掌握4以内的数量。

(1)幼儿讨论作客的礼仪。

鸡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作客,高兴吗?那我们一定得做个有礼帽的小客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们出发吧!

(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戏中掌握4的数量。

A、游戏一种萝卜。

玩法:幼儿每人种三棵萝卜。

指导:幼儿分散操作,教师简要点数评价。

指导幼儿拔萝卜,继续练习点数4的数量。

(3)去小猫家作客,感知4以内的数。

A、游戏二吃小虫。

玩法: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小铃铛数量找小虫,并放在碗里点数。

指导:引导幼儿先交流各自的小铃铛数量,然后再吃小虫。

3、小小鸡蛋把门开,表演结束活动。

小猫这样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几个节目给小猫看吧。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提到,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属直观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材料的操作和游戏来完成。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教育灵魂。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我班幼儿的这一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在老师的提问下能回答出总数。

2、通过操作,幼儿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难点: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在老师的提问下能回答出总数。

(四)活动准备

1、猫、狗、兔图片各3张。

2、鱼、骨头、胡萝卜玩具各3份。

3、水果、饼干若干份。

4、数字卡片3。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情景导入法:

本次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了熊妈妈过生日请客这样的一个情景,将幼儿带入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情景当中,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直观法:

活动开始以后分别请出客人小猫一家,小狗一家和小兔一家,每家客人都是3位,将“3”直观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且示范幼儿手口一致的进行点数。

3、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活动开始部分,引用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将幼儿熟悉度手指游戏做以改动,只变到第三根手指游戏就结束了,以此加深幼儿对3的感知。教学活动中,通过《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两个游戏,针对个别幼儿和全体幼儿,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幼儿巩固对数的认识及理解。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感情。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本节课通过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以及《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这三个游戏,成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

幼儿通过游戏《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实践操作,能够做到正确的手口一致点数。

四、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2、创设情景熊妈妈请客。

(二)游戏活动:

1、帮客人取食物。

2、找一找,数一数。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颜色、6以内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白色纸花,花心分别为红、黄、绿,花瓣为4、5、6片;音乐磁带《春天》《找朋友》;贴有数字4、5、6的三个花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幼儿随着《春天》的音乐绕场地转一转!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小花瓣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瓣,在地上真可惜!我们把他们捡起来,装饰一下我们的衣服吧!

2.幼儿分散捡花瓣,老师参与幼儿活动。(剩下的纸片教育幼儿放到垃圾桶里)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花?

(如果有孩子捡了很多,数不过来,可以用许多表示)

幼儿数好后,说出自己小花的数量,正确的老师给孩子贴一个大大的数字在身上。

3、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孩子们互相找花瓣一样多的朋友,找到后拉拉手,并给对方数一数有几个花瓣。

4、给纸杯花贴花瓣花

(1)教师发现没有颜色的花

咦!这个篮子里是什么呀?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有些伤心了!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文.章出自教.案网)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一数自己的小花有几个花瓣?

5、送花儿回家

现在我们把小花送回家吧!你们看它们的房子上都有数字,这朵花有几个花瓣我们就把他送到写着这个数字的家里好吗?

教师先做示范,再请4个花瓣的小花回家,5个花瓣的小花回家,6个花瓣的小花回家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看看吧!(播放音乐)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幼儿已经学习了3以内的点数和1-3的字符,但是对数、量与数字符号的联系还是处于完全懵懂的状态。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能够巩固对1-3的点数同时能够将数量和数字符号表示的意义对应起来。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配对的形式增强对数、量与数字符号之间的联系。

能够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的数量进行点数

体验数活动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数量进行点数报数。

教学难点:

数字符号对应相应的数量。

教前准备:

ppT食物卡片数字卡片透明瓶子蝴蝶翅膀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一个毛毛虫》

有一只毛毛虫,它爬啊爬啊,它总是觉得自己长的丑丑的,只能在地上爬啊爬,它多想变得美美的在天上飞呀。

ppT蝴蝶

有一天它在花园里散步,看,它一抬头看到了什么?

2、复习1-2

ppT女孩和蝴蝶。

有几只蝴蝶飞出来了?

幼儿:一只

出示数字1这是1,一只蝴蝶的1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只小妹妹变成的蝴蝶有几只翅膀?

幼儿:两只

出示数字2这是2,两只翅膀的2

3、毛毛虫吃什么

小毛虫见到了蝴蝶姐姐好羡慕啊,猜猜它会对蝴蝶姐姐说什么?

蝴蝶姐姐安慰小毛虫说:每一只蝴蝶在变成蝴蝶之前,都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ppT毛毛虫)它和小朋友们一样,要吃好多好多的食物,才能长大,变漂亮。

看一看,毛毛虫都要吃哪些食物呢?(出示食物卡片)

毛毛虫要吃树叶、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片树叶?

毛毛虫要吃水果、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个水果?

毛毛虫要吃粮食、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盘粮食?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毛毛虫变成小蝴蝶。

4、喂养毛毛虫

我们来给毛毛虫喂饭吧。

请三位幼儿来抱毛毛虫罐子(由小到大的罐子上标有数字123)

(1)喂养1号毛毛虫1号毛毛虫饿了它说它想吃1片树叶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一片树叶喂1号毛毛虫?

喂养2号毛毛虫2号毛毛虫饿了它说想吃2个水果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两个水果喂2号毛毛虫?

喂养3号毛毛虫3号毛毛虫饿了它说想吃3盘粮食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三盘粮食喂3号毛毛虫?

(2)毛毛虫还是没有吃饱,看,毛毛虫的肚子还没有被填满呢,我们继续喂毛毛虫好吗?

这一次我请宝宝抱着毛毛虫去找吃的

1、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片树叶?

2、号毛毛虫需要吃几个水果?

3、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盘粮食?

(3)集体游戏

毛毛虫吃东西吃的真开心啊,我们每个人都领养一只毛虫帮助它变成蝴蝶好吗?

发给幼儿数字卡片,介绍游戏规则。

数字卡片1-3随机发放,谁拿到数字卡片几,谁就去拿几个食物给毛虫吃。

教师指导幼儿的活动。

5、结束活动:

幼儿将毛虫卷成蛹的样子。闭上眼睛等待奇迹出现。

毛毛虫,醒来吧,变成小蝴蝶。飞呀飞,飞去美丽的花丛里。(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跟着老师飞出活动室飞向布置好的植物园,观察各种蝴蝶的图片。)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调整如下:我将整个情境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情境,毛毛虫变蝴蝶,让幼儿变得更加有兴趣参与活动,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个完整的情境链体验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在这个情境中,幼儿能够很热心的帮助小毛虫从而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的环节省略掉,变得更加的简洁,也更加的直观。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8】

2、出示大树图卡,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并说出总数。

这三只小鸟在笼子里边呀总是不开心,它们也不吃食也不叫,我都不知道该咋办。后来我的女儿告诉我:“小鸟可能是想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小朋友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呢?(大树上)出示三张大树图卡,让幼儿数并说出总数。

3、将小鸟和大树一一对应。

一只小鸟一个家,现在谁愿意把小鸟送回家呢?(指明幼儿将小鸟图卡贴在大树图卡上)。

二、游戏:将点卡与动作相匹配。

1、出示圆点卡,让幼儿初步感知相对应的数量。

刚才我们把几只小鸟送回了家?(3只)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3)它还可以有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用圆点表示。(出示三个圆点)。这种圆点呢,也可以表示数量,是几个圆点就表示几个。

2、游戏:教师出示点卡,幼儿按要求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圆点呢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数量,就像我们来拍手,我出示一个圆点,你们就拍一下手;出示两个圆点就拍两下手,出示三个圆点就拍三下手。下来我们来试着做一下。(拍手,拍腿,点鼻子等)

三、操作:点卡与实物等量匹配。

1、出示小动物挂图,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它的数量,并说出有几只小动物。

2、操作:将点卡与小动物的数量相匹配。(将点卡贴在小动物后边)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试着将实物、点卡、数卡相匹配。(将数卡贴在点卡的后边)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二、活动准备:幼儿全家福一张,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谁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

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三)谁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谁?

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0】

设计背景

我们班一共有30 名幼儿,其中有11名男孩,19名女孩,由于小班幼儿已经对数字有了一定的概念,他们都乐于数数。在前面的活动中幼儿已经对“1”和“许多”有了认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小班幼儿对于手口一致的点数还有所欠缺,经常出现手点着“3”,但是口中已经数到“5”的情况。为此,我设计了这堂课,目的是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物品。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小猫,小狗,小兔的图片若干,“1,2,3”的数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们吗?

那今天咱们就请小动物们和我们一块学本领,玩游戏好吗?

2.听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师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一块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分别演示猫,狗,兔子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们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然后,引导幼儿伸出手指一块来点数(从左到右)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的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说完了,要求幼儿在数一遍,数到3是用手画圈,然后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它们决定回去请它们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课,学本领。

分别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猫,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图片,操作时必须要求幼儿用手画大圈,并大声说:“一共有几只小猫,小狗或小兔。

三.游戏活动

1.游戏“按数取雪花片”

老师先出示数字宝宝“1、2、3”的数字卡请幼儿认读,然后请几个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应的雪花片送给他们。

2.游戏"马兰花"

幼儿与老师一块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但教师说:“开一朵花”时,就自己抱着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师说:“开二朵花”时,就两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开三朵时”就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总结。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是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

活动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1】

1、乐意参加6以内的点数活动,愿意争当点数大王。

2、能够按要求拿取、摆放6以内不等数量的材料并主动思考、专心进行操作。

3、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量并准确说出总数,会按数取物。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幼儿操作材料:水果和动物卡片;小石头、棋子、玩具棒、雪糕棒、雪花片等;带圆点和三角形标志的卡片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重点: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量并准确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了解6以内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物品的数量,会按数取物。

师: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学了好多的本领。今天我们要举行“点数大王争夺赛”,有信心参加吗?

那我要考考大家了,我这里有好多草莓,小朋友会数吗?伸出右手的食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取出3张苹果图片在桌子上摆成一排,伸出小手数一数。

2、取出5张桃子的图片摆在苹果的下面,伸出食指数一数。

3、再取出6张蜜蜂的图片放在桌子上排成一排,伸出手指一起数一数。

4、第一关顺利过关,请大家边数边将图片送回。

接下来是“挑战点数大王”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孩子们还有信心吗?认识这个数字吗?

1、请小朋友找出数字6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从刚才没有用到的'材料中取出和它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放在旁边。

小结:数字6不仅可以表示6个棋子、6根玩具棒,还可以表示6片雪花片、6块小石头,所有数量为6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2、请小朋友再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也取出与数字6相同的数量。

小结:小朋友还把刚才取的6样物品摆成了不同的形状,但一定要数仔细,不漏数也不重复数,尤其是点数环形上的物品时,要记住从那一个开始的,数准确。恭喜今天参赛的所有小朋友都是今天的“点数大王”。

1、找一找、数一数房间里的物品。

2、颁发“点数大王”的奖品。

活动延伸:

点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并尝试用符号来记录。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点数1-10

活动名称:点数110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数。

2、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

活动重难点:手口一致的点数110

活动准备:一样的水果挂图

活动与执导:

1、出示10个苹果的挂图,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个苹果吗?先让小朋友自己点数。

2、教幼儿点数110

要求正确点数,手指一个苹果,嘴里数一个数。

手口一致的点数,能说出总数。

3、反复教幼儿点数。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3】

教育活动:

做汤圆(数学-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4】

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在各项活动中往往不能集中精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情景,让幼儿置身其中,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今天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景,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令人感到惊喜。

《3以内点数》教学片断:

师:老师打算开办一个超市,超市里有哪些货物呢?(教师将胶棒、剪刀、水彩笔、雪花片、竹笋、玉米等物品一一摆放在桌子上,每样物品三个)

(幼儿在老师的指引下,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

师:老师的超市才开张,还需要招几名售货员,请售货员来帮我数一数每一样货物有几个。谁愿意当我的售货员呢?

(请几名幼儿分别点数,不能正确点数的,教师予以指导。)

师:请各位售货员告诉我,你点数的货物有几个?

幼:三个

师:每一样货物都是三个,能不能帮我的超市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幼:三个超市、三超市、三三超市……

师:就叫“三三超市”吧,这个名字好听。

师:“三三超市”一开张,就来了许多顾客,我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小顾客来买东西了。

(出示三只熊猫、三只小鸡、三只小白兔)

师:我再请几名售货员,来帮我把合适的东西,卖给这些小动物。

(引导幼儿点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再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要买什么东西,请幼儿将小动物要买的食物点数着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动物的下面。)

超市情景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纷纷要求当售货员,我又分别将操作材料中的鱼、大象、星星等物品分发给幼儿,请每一位幼儿进行点数,并且在超市里选礼物。通过反复的练习,所有的幼儿都能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并且学而不厌,乐在其中。

反思: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点数看似简单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确有难度,机械的点数,确实很乏味。在这节活动中,教师巧妙的设置了“三三超市”这一情景,幼儿都以售货员的身份来参与活动,这一角色的转变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天生喜欢扮演角色,并且十分重视新角色,在点数货物时能尽职尽责。幼儿都喜欢帮助别人,为小动物选食物,满足了他们帮助别人的愿望,加上教师适宜的`引导,点数活动在不经意间进行着。同样的点数,如果采用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幼儿可能早就失去兴趣,漫不经心。

情景教学是将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的纽带,在情境中才能将幼儿从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参与者,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更具吸引力。

小班6的点数教案【篇1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注意力容易分散,此时期的幼儿只对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通过日常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对数数很感兴趣,有一半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但仍不能理解最后一个数即为所数物体的总数。

领域:

科学。

活动内容:

复习4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并会用圆点和数字表示相应物体数量。

2、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教师的提问。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手口一致、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

积极参与点数活动,点数后能正确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PPT课件,水果与数字连线卡片每个幼儿一张,油画棒,数字卡1—4。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点数小动物数量,并会用圆点表示相应数量

以小动物来草地上做游戏为主线,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小动物的数量,能说出总数,并会用圆点表示相应小动物数量。

1、一只小象在草地上看书(1个圆点);两只小猴在草地上玩耍(2个圆点)。

2、三只小松鼠在树上玩捉迷藏(3个圆点)。

3、四只长颈鹿在草地上排队(4个圆点);

二、操作:播放PPT,在方格内填写数字1234

1、点数每组小动物数量,填写相应的数字。

2、点数苹果树上的苹果数量,用相应数字表示。

三、连线游戏:水果与数字连线

1、点数小动物爱吃的水果数量,与相应数字连线,播放PPT纠正对错。

2、认读数字1234。

四、游戏:拍手跺脚

教师任意出示数字1—4,请幼儿用拍手或跺脚来表现相应的数量。

活动延伸:

将水果与数字连线卡片放置于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练习4以内的点数。

教师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表现积极的幼儿,使幼儿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并获得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数点移动的教案四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数点移动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