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纪日记

11-08

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的精心选择,特为您呈现了这篇精选的“三年纪日记”。周记作为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是我们在读书期间或多或少都会尝试写的。通过写周记,我们能够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请您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不断发布相关信息。

三年纪日记 篇1

趁孩子年纪小,给她好品性-女人心情日记

最近接触了一个比小树小一岁的孩子。

上次见到她是半年前,我们大人小孩见面后,因为时间太晚旅途疲倦,婉拒了她母亲泡温泉的提议,她一路地纠缠,显得比较任性不听劝。这次我们招待她们去方特玩了两天,深感这孩子的教育上缺陷非常明显:一年级了吃饭还要妈妈哄喂,点餐购物都要坚持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对母亲言语不逊没有礼貌,凡有不合意则纠缠不止无法沟通,丝毫不珍惜不珍重妈妈的情感不高兴就冲妈妈翻白眼不满意就质问妈妈为什么不满足她,却每每在妈妈对别的孩子有所接触夸赞时表现出惶恐与无助,对旁人的甚至妈妈举止上建议习惯怀有敌意地反驳。

我不是想批评别人,我的空间多少年一直保持自言自语的记录状态。但是我真的一直在想着这个孩子的问题,对她和她的妈妈感到非常可惜可怜。

我个人认为,这个小朋友的一切问题来自于感情的安全感缺乏:姨妈带到三岁交还给妈妈,姨妈不是妈妈,但是给了她生活上完全特殊的对待,饭菜全是单独做。爸爸常年在外,不知道在教育上有没有和妈妈达成共识。反正妈妈带着她道理全是跟着她走的。她在大家还没开始点菜时宣布你们点的我都不爱吃,在姨妈妈妈一起为了挑选鞋子时自己挑一双傲然离去,对妈妈的每一个建议都对抗,又时时追问我是你亲生的呀?你看她好就要她做你的女儿吗?不要我了吗?母亲无所知从地被她感情绑架无法严格管理她。

我想起许多情况我都经历过。犯了错对妈妈的严厉不理解很委屈,但我知道告诉她妈妈一样爱你,妈妈不爱你这种错误的行为;以不吃饭或其他错误方式企图达到目的,我知道严格划清界限,你的错误方式只会伤害自己不会影响到别人的决定或态度;出门前买什么不买什么如何消费如何协商都有言在先严格执行;态度出格了我平等地讲道理或予以回击告诉她人都有一样的感受都需要被对待得好一点。

我不是想说我的孩子教育的多好,只是想说幼儿教育关键时期,父母一定要多学习做好一些准备,孩子才会越带越轻松,否则一辈子吃苦受累没得完啊!

三年纪日记 篇2

昨天晚上,我家买的新洗衣机送货上门了!

“咚咚”楼道上传来了脚步声。爸爸开门一看,送洗衣机的人来了。只见两位叔叔抬着洗衣机进了门。叔叔把洗衣机放在阳台,叫爸爸在一张单子上签了字,就下楼去了。

今天上午,调试洗衣机的人来了,是另一位叔叔。叔叔进了门,来到阳台,打开纸箱,里面就是用泡沫板包起来的洗衣机。叔叔拿开泡沫板,把洗衣机搬了出来,放好,便开始换水龙头、弄管子。弄好后,叔叔便开始教爸爸怎样使用洗衣机:先插上插头,打开水龙头,再按……然后按……接着调整……最后按……教了一阵子,爸爸学会了,叔叔给爸爸一本说明书,就背着工具箱走了。

今天晚上,爸爸开始“试机”把盖子打开,倒进衣服,插上……不过,结果我可不知道,因为我要Gotobed了。

三年纪日记 篇3

以前写日记都挺勤的,现在想起来才会写一些。并不是因为懒,而是认清了点现实。看以前写的日记,全部都是写什么要当明星,要做宇航员,要当作家。越大越了解一些世道,反而失去了小孩子的勇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泪腺就变得很敏感。总是会因为一个话,或者一部电影就会泪流满面。妈妈说我这个年纪的女生很感性的,她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写写文章,只是到高考的时候被外婆叫去上班。我总能在妈妈的口中看到她的童年,从她的童年里看到我的影子。我总是会怀疑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呀,觉得自己会令父母失望呀什么的。

记得高一的有一次家长会,在会前,老师让我们些一封信给家长。那时候上高中,成绩不知咋的,就掉的很厉害,我就在给妈妈的信中写道:我不够优秀,希望你们不要嫌弃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是很难受的,我的成绩不优秀,在班里也不算顶尖,可爸爸妈妈希望我能考到厦门大学(这可是个重点大学),我们学校本来就不是很优秀,所以考到厦门大学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我自己都不敢去想。所以我总觉得我让父母失望了。

我是个很容易多想的女生,总会瞎想一些东西,会瞎害怕一些东西。

三年纪日记 篇4

让历史照亮未来写在918爆发83周年纪念日之际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过往;人们可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写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是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再回首:开门揖盗酿成奇耻大辱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当年在华北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攻击沈阳城。

在敌寡我众情况下,北大营和沈阳城几乎不战而退。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说,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张学良及东北军又执行了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军,几个小时就攻陷近7000人驻守的东北军北大营,不足24小时,沈阳全城陷落。

作家尹东陵在其著述《抗日战争史话》中回忆事变爆发后的情景:九一八是个晴天,那年我12岁。在睡梦中,我被嘈杂的声音惊醒,偶尔夹杂着枪声人们意识到这是日本人动手了。

不抵抗等同于开门揖盗、任人宰割,这是莫大的耻辱。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东北军,在事变爆发前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没有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和军事准备,战事未开,胜负已定。

再思考:以史为鉴汲取教训与智慧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历史不可假设,也没有如果。时隔80多年,再思九一八,与其扼腕,不如深思。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怕挨打。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说,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陷入列强瓜分的境地后已无力挣扎。事变爆发前,日军多年陈兵城下,当时的中国已养成了怕挨打总挨打、割地赔款换太平的习惯。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胡玉海说,九一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面对侵略,躲不了也避不开。日本敢于发动九一八事变,正是摸清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事变后,国民政府梦想国际社会干涉,没想到华北、平津、上海相继告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宣告破产,无路可退。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克敌制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刘长江说,痛失东北的张学良,深刻认识到内乱不止才会招来外侵之寇,遂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才再次空前团结起来共御外侮。

再出发:拒绝遗忘承担起复兴伟业

九一八事变爆发83年,抗战胜利69年,许多黑白分明、早有定论的事情,如今在日本仍然色彩模糊。有的政客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有的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王建学说,对于日本政府今天的所作所为,纪念九一八更具现实意义。九一八就像是清凉剂,让我们清醒地看清现实,向未来出发。

但记者采访时,有的人对于九一八知之甚少,有的中学生甚至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清政府时期发生的事情;事变爆发当天的南满铁路爆破点、北大营轰炸点等历史遗迹均无标记,甚至不复存在。

王建学说,当有的国家拼命否定和掩盖历史时,我们更要加倍重视历史教育,不能让历史湮灭于尘埃中。

今年九一八,沈阳将再次举行撞钟鸣警仪式。在每年刺耳的警报声中,中国人完成了一次次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不战而退的屈辱永志不忘,振兴中华的伟业不会停步;旧中国怕挨打总挨打、割地赔款换太平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已经照亮。(摘自新华网)

三年纪日记 篇5

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有感

一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响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大会随之拉开了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真是振奋人心啊!特别是讲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时,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唤起了世界人民蕴藏在心中的和平。

接下来,是阅兵式。主席乘坐汽车,亲切地与人民解放军们问好。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分列式。先是悬挂中国国旗与军旗的空中护旗方队迎面飞来,紧随而后的,是由二十架飞机组成70,代表着抗战胜利70周年。看那儿!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原来是7架飞机,它们好似天上的仙女,正挥动着五彩的飘带,飘带渐渐恍惚,化作朵朵七彩祥云。

老兵方队过后,英荣部队组成的方队齐步走来:战士们手握自动步枪,将身子挺得笔直,步调一致、速度统一、动作一样得让人惊叹不已,整齐得程度已经达到融为一人的境界了!除了壮观,我便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盛大的场面,五十个中国方队,一展本国的军队风采。

观看阅兵时,一股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自豪油然而生,虽然我们未亲眼看见抗战、参加抗战,但是,我们懂得要珍惜祖先为我们用鲜血换取的和平。七十年前祖先用步枪赢得了抗战胜利,而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军事大国,拥有了较为先进装备,这次的装备方队更是突出了这一点。地面突击部队、陆战队二栖突击车方队、铝带步兵战车方队、空降兵战车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不同的战士,不同的方队,一样有着拳拳爱国心,一样地热爱和平。

战争是黑暗的、是惨痛的,七万只代表和平的白鸽飞向蓝天,她们载着人们对和平的希望,悠悠飞去

三年纪日记 篇6

8月8日晴星期日

今天下辅导班在小区里碰到我同学了,她穿着碎花裙子,还化了淡妆,踩着锃亮的黑皮鞋,笑语盈盈精神抖擞。再看我,一身打扮跟个汉子一样,还不如在学校里穿着校服的清新模样好看。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而且,我走路回家累得跟条死狗一样,我抱着她在她身上趴了一阵子,闻着她那么香,越发觉得自己粗糙。但是,我也不觉得羡慕或者难堪,因为,我曾有这样的阶段,学习妈妈穿衣打扮,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个小时的镜子。其实,从我们女生的穿搭里还是可见一斑一些经历和故事的

《甄嬛传》里甄嬛的穿衣也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特点的,初期是素净简单的衣饰,展现小女儿的情态和锋芒内敛,慢慢风格有所变化,小清新,温柔明媚,明艳贵气起来,后面从宫外霸气归来,直接是三百六十度大变身的模样,不光服饰雍容大气,还红唇加持,眉飞鬓角,气场爆棚,看起来天真全无,心机深不可测,一看就是来搞事情的。

我毕竟是一个学生党,还不到打扮的年纪。穿衣打扮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版权作品,未经《星火作文》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三年纪日记 篇7

都说90是失败的一代,毁灭的一代。每每想起这句话,仿佛就像在说我一般。

我没能抓住80的尾巴,却赶在了90的前头。生活在农村,学习又不好。好不容易上了高中,略微懂事的年纪想要用功读书,然而事与愿为,似乎就不是读书的料。勉强上了个不入流的学校,毕业有了工作。

年轻骄狂的年纪,失恋,丟工作又来齐聚。受过骗,也得到过帮助,看透了人间的冷暖,燃起青春的拼搏。进入最累的房产,却发现不全靠努力,经受过重重压力。又踏遍了山川大地,回头来发觉一无所有。徒留下一串浅浅道脚印。

咬了牙关做起了自己的生意,谁知道行业突来的不景气,整个经济连连下跌。徒留下多年的伤感,仅留下笔的文字。

空空一人如斯,冷清一店无人。笑过了悲秋的寂寥,看透了冬风的凝冽。人生何其之志哉,不料笑弄风景兮。聊弄了几杯清酒,简写了几叠文字,既可怜不通天文理,又可悲不知前事古今。唯独粗浅之情绪,叹当凯歌,笑傲风月,枯坐待毙。

不知明日何气象,不料明年怎风景。日月穿梭当如何,不问今后何苦尝。且由凉风自由去,反正两袖已空空。

三年纪日记 篇8

今天中午,天阴沉沉的,感觉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回班读书时,天越来越暗,那情景好像晚上一样。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紧随闪电的,还有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雷声。班上同学都吓坏了。连连让我关灯。我关上了灯,那情景更是让我记忆犹新。教室里,什么也看不见,唯一看见的就是窗外划过的闪电。要是在天气晴朗的晚上,透过月光还有着一丝美感,可这黑乎乎的有什么呀!正想着,“隆”,又是一声雷响,我吓坏了,可天空竟神奇的亮了。我想:是不是乌云公公看我们这么害怕,自己走了?大雨还没下,就天晴了?应该要下场大大的雨才对。果然,我的预言成真了。倾盆大雨从天上渲泻下来。

这个中午,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晚上”。

三年纪日记 篇9

我们,90后的一代。说大,也不大;说小呢,也不小了。

95后的,我不懂;92前的,我不了解。

那就说说我们这几年的把。

我们,有工作的、有上学的,当然,也有无业游民,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年纪的我们,心也还没定下来。有想耍的、有想赚大钱的、有想嫁个高富帅的、有想追个白富美的;好不容易遇到在努力赚钱的,却也是月光族。

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有个理想的工作好好赚钱。后来才明白,这个想法却是最难的。

我们总是感到无奈,家里老人、大人总是告诉我们:“你们现在比我们那时候好过多了嘛,男男女女都可以出去上班。”就像我婆就常说:“我要是年轻个二十年,都出去上班了。”可是,用嘴说,什么都好办。当我们真正出来找工作了,遇到的问题就一堆一堆了。也许是我们眼光放高了太挑了,有句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可是,我理解的就是,你都不爱那工作怎么把它做好呢?我认为前提是要感兴趣、喜欢了,才能做好。

工作,它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部分,叫做感情。

感情,我在这主要说亲情和爱情。

亲情,我们似乎在乎得很少,基本都是家人向我们打电话。我们总还觉得在他们面前还小,以后等有钱了再孝顺他们。殊不知,他们已在我们的成长中一天天变老了,也许,等我们察觉时,已经晚了。

我们,不是不爱他们,只是我们还一事无成,不知道该怎么去爱。问候,发现有些话说不出口;物质,我们又给不出。有人说,我们能不向他们要钱便好。

爱情,呵呵,当我打出这两个字时,还是不经意笑了,这个简单的词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我们也许并不懂,却也有爱得轰轰烈烈的,分手后寻死觅活的。可是,当我们真正去思考爱情的含义时,却也说不清、道不明。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个年纪,说爱显得有点肤浅。

呵呵,我就是一个随想家,想什么说什么,不过说完日子还是得照过。

你或许不赞同我的想法,你或许不理解我的思维,没关系,至少证明,我也有与众不同的大方吧!

三年纪日记 篇10

距离现在的365天以前,我正赶在去往广州火车站的广州5号线地铁上,然后20多分钟之后,北上的火车便徐徐开动了……

转眼间,我北上已有整整一年的光阴了,总想着写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落笔。

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些看起来还颇为跨越:去年的三月,我一次性偿还了我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助学贷款,紧接着四月底,我毅然辞去了广州某街道政府的工作,五月初决然出师北上,然后在北京某酒店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潜伏,于今年元宵节再次出师,最后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征程后终于和北京的一家影视公司签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合约,在太原拍了第一部戏,说了第一句台词,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荧屏处女作……

现在的我依旧不停在路上走着,跑着……不可否认,我的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伴随了一阵剧烈的痛,或因为孤独,或因为艰苦,或因为无助,就像高山之巅的老鹰唯有经历过那刻骨铭心的拔羽之痛后才能获得重生一样,也许这就是关于成长的全部秘密吧。

在这一年里,我目睹了长江和黄河,走过了华北平原,踏上了黄土高原,参观了故宫爬上了长城,见过了雪吹过了风沙,吃过了北京烤鸭山西的醋,也闻够了山东的葱和东北的蒜。当然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忠厚老实民风朴素压根就不晓得何为心机的大部分北方人;有纷纷好意地提醒你衣服穿反了的各位路人;有封建思想残余依旧深重存在的公司某高管;有真正甘愿相夫教子与丈夫相濡以沫的北方的善良女子;也有满腹心机很不令人讨好的某省人。

同时也遇到了各类的事:有经常看到某些人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后的愤怒;有得到好心人们雪中送炭的鼎力相助后的感激涕零;有见识过了那些滑稽的人和事后的啼笑皆非;也有遭受到了寒冷,寂寞,疾病,挫败后的瞬间的绝望……前进的路本就如此五味杂陈,坦途也好,困境也罢,这都是一路陪伴着你沿路的风景,等真正到达了目的地后,然后回头再望过去,你将会发现那是一抹多么美丽,多么动人的风景。

天道酬勤,盘点这一年来的收获,还真有一些:原创歌曲已过百首,自学的吉他有了稍许的进步,完成了第三部青春自传《单方向的信风》(前两部分别是《缘来一家人》和《逝去的青春》),而第一部青春励志小说《那时二月初》已在起笔阶段,影视方面虽然只是在跑龙套阶段,但我知道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谢谢大家一直对我的支持,你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也让我知道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杨某人表示万分的感激,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而这个时间已然不会很久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