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小班教案13篇

11-12

教师的工作之一就是撰写教案和课件,但这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学生是否受到启发可以从他们的反应中体现出来。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非常推荐这篇名为“手的小班教案”的文章,它的内容深入浅出,绝对不能错过。我们会随时更新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

手的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听辨小鼓上发出的不同音色,学习演奏小鼓。

2、选择适宜的符号集体制作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念读和演奏。

设计思路:

在音乐活动中,声音的听辨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小班的孩子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同样,乐器的演奏也非常关键,本活动以“简单的有情节的儿歌”为载体,将声音的听辨和乐器的学习蕴含其中,并运用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图谱教学法,用孩子能看懂和理解的图形和符号,将听到的音乐元素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将各种符号用于表现他们听到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从听觉到感受,从感受到思考和体验,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音乐元素进行体验、经历和掌握。

活动准备:

鼓若干,符号小卡片,用于制作图谱的大纸

张一张。

活动重点:制作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念读和演奏

活动难点:儿歌的演奏与表现

活动流程:(请写出关键的提问、引导语或小结语,注意环节与环节间的关系)

一、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猫走路吗?小猫走路时的脚步是轻的还是重的?迈的步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老鼠呢?走路时的脚步是快的还是慢的?迈的步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鼓声听辨

1、师念读儿歌,请幼儿复述儿歌内容

2、进行声音的听辨

A:出示鼓,边念儿歌边用鼓演奏猫来了

喵喵︱喵0︱小猫走过︱来0︱老鼠吓得︱团团转︱吱留0︱快点躲起︱来0‖

B:引导幼儿听辨

a师在鼓上轻拍三下:“这是谁的脚步声?”(小猫)

b在鼓上用手指频繁的轻击并划圈:“这是谁的脚步声?”(小老鼠)

c用鼓棒在鼓面一划:“这又是什么声音”?(老鼠逃跑)

3、学习儿歌,尝试演奏

(1)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和老师一起说儿歌。

师:“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了,那它的三次叫声“喵喵喵”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引导幼儿创编一个动作来表现小猫的叫声。

师:“快点躲起来”做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2)请幼儿跟老师念儿歌,并尝试用手在地面上跟老师一起演奏

(3)师请幼儿人手一鼓,一起跟着师边念儿歌边用鼓演奏

二、图谱学习:

1、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这些图片。

2、引导幼儿选择能表现儿歌内容的图片。

师:“小猫走过来”我们从这些图片中选出一个来表示小猫来了,选哪个?(将孩子所选择的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师:“老鼠吓得团团转”用什么样的图片来表示呢?(将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依次来选择老鼠逃走时“吱溜”的图形,适合小猫“喵喵喵”叫声的图形。

最后,请孩子们根据儿歌的顺序,将小猫图片、小老鼠图片、以及老鼠洞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师带着幼儿看着图谱来念儿歌

每个孩子扮演所有角色,做出所有动作,在地面演奏所有声音

三、合作表演

幼儿分三组,一组和师一起用鼓演奏,另两组分别扮演小猫和老鼠进行角色念读和动作表现

手的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手印画,体验活动中创造的快乐。

2、能用手掌印出想要的图象。

3、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手印画大胆想象,添画成完整的形象。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手印画》、白纸、颜料、报纸。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可以干什么。

——师:小手可以帮我们拿东西、洗脸等等,还可以用来画画哦。不信,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感知欣赏。

——(出示手印画)师:你们看这些花和树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画的?

——师:对,它们是用我的手掌印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师:我用手掌印了花和树叶,你们想用手掌印什么呢?

——师: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开心印画。

——教师示范手印画的方法,提示注意事项:先印手掌,然后等颜料干了再添画。印完手印画之后不要乱摸,要赶快去洗手。

——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等颜料干了,鼓励幼儿添画。如给小鸟画上眼睛和嘴巴等等。

四、作品分享。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作画时的心情。

活动应变

1、幼儿做画时最好有一个老师照顾幼儿洗手,以免弄脏幼儿衣物。如果有罩衣,最好能为幼儿穿上罩衣。

2、桌子上要垫上报纸或塑料布,以保持桌椅的干净。

活动延伸

利用手印画制作一颗拥有全班幼儿手印的爱心,在爱心圈内贴上幼儿照片,张贴在主题墙内。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画纸和画笔,鼓励幼儿描一描自己的双手,然后进行添画。

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张贴展示幼儿作品,或者将幼儿印的手掌剪下来,装饰成花朵、小鸟、树等装饰主题墙。

家园同步

请家长不要怕脏和麻烦,支持幼儿尝试创作更多的手掌印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随机教育

日常提示幼儿绘画之后,特别是手印画之后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干净手。

手的小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

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

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

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

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

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

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

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

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

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

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教学反思:

刚开始孩子们听到糖葫芦就显得十分的兴奋,大家都抢着喊出:“老师,我吃过的,圆圆的。”小朋

友们都很感兴趣。在活动中,除了让小朋友们掌握巩固一定的团、揉、捏、搓的技能技巧,另外,我还

添加了竹棍,让他们能够把一个个糖葫芦串起来。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认真,时不时拿着

自己制作的糖葫芦来给我看。此时,我发现我班的陆靖宇小朋友比较特别,他拿到了竹棍,就把橡皮泥

压的扁扁的,只见他用竹棍在上面弄了几个小洞洞,见我在旁边,他说:“吴老师,我在做饼干。”见

他这么认真,我没有让他重新来做,我觉得虽然他没有跟着我上课的思路来做,但他的创造是值得肯定

的。当我出示竹棍时,我是不是不要急于传授其制作方式,我应该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并且做出自己的

选择。当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强制性的左右他们的想法,应该让他们自己先去尝试,这样孩子

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真正的享受其中

的乐趣吧!

手的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行为的对错,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这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会很开心。

2.鼓励幼儿向作得对的小朋友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行为的对错。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向作得对的小朋友学习。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黄色水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活动。

说一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吃饭、穿衣的?

2.讲述活动:他们做得对吗?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2)请幼儿观察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讨论: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4)教师小结

3.点亮星星:请幼儿用度黄色水彩笔给星星涂上颜色。

手的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形成饭后漱口的卫生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熊拔牙。

2.每人一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小盆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好奇心。

提问:图片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小熊拔牙,解除幼儿疑惑。

组织幼儿讨论:

小熊为什么会牙疼呢?吃完东西不漱口会怎么样?

小结:小熊没有节制的吃糖,并且吃完糖没有漱口,所以牙会疼。

3.请幼儿品尝黑芝麻糖,认识到餐后漱口的必要性。

(1)品尝黑芝麻糖。

黑芝麻糖香不香?黑黑的颗粒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感觉?

(2)发现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有芝麻糖黏附在牙齿上的现象。

小结:黑黑的芝麻糖粘在牙齿上会侵蚀我们的牙齿,我们的牙齿就会疼,我们该怎么办呢?

(3)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看法,寻求多种方式解决牙齿上的残渣。建议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食物残渣吐出来。

小结: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学习漱口的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把水吐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嘴巴里吐出来的黑色食物残渣,认识到漱口的重要性。

附儿歌:

漱口歌

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手的小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情绪性。他们学习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

、情景化,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发展。所以我选择了歌曲《小茶壶》作为本次的教学活动。歌曲生动

有趣,虽然短小但十分完整,非常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用身体表现茶壶的形态,初步学习合音乐节拍做表演。

3、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喜欢在集体中表演。

活动准备

茶壶手偶音乐伴奏及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好奇

教师:(活动完进教室)小朋友们刚刚活动了这么久,累不累呀?老师都有点口渴了呢。

(这时出示茶壶手偶,以茶壶的语气说话)

茶壶:口渴了的话就来找我呀!

教师:(装作疑惑的样子)咦,你是谁呀?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么?

(教师以茶壶的语气向小朋友们“自我介绍”)

茶壶: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茶壶,今天听说这里有许多的小朋友,我就专门跑来找你们玩来啦

教师:原来是小茶壶!我们鼓掌欢迎欢迎它吧!

2、引导幼儿观察茶壶,引出歌词

教师:(把茶壶手偶举起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茶壶是做什么用的么?它是怎样工作的?我们来一

起来认识一下小茶壶,看看它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吧!

(教师出示茶壶手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引导幼儿认识茶壶的构造)

教师提问:咱们来看看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紫色)上边的这个盖盖叫什么?(壶盖)这边这个长

长的,口尖尖的部分叫做什么名字?(壶嘴)是做什么用的?(倒水)另外一边这个弯弯的部分叫什么

?(壶把)是做什么用的?(用来提起茶壶倒水用)那么茶壶的茶水都藏在哪里?(茶壶肚子里)那它

的肚子是哪个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又胖又矮)

(在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茶壶的时候,应该特别强调歌词中出现“茶壶胖又矮”“壶把弯弯的”“壶嘴尖

尖的”这三点特征,加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

教师:好的,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小茶壶的样子吧,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指一指,说一说。

“小茶壶,胖又矮,这是壶把弯弯的,这是壶嘴尖尖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小茶壶呀今天特别准备了一个有趣的节目要表演给小朋友们看,就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吧!

3、播放和学唱歌曲《小茶壶》,并能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唱边跳。

(教师播放音乐动画)

教师:(播放结束)小茶壶的表演结束了,你喜欢它的节目么?小茶壶说,既然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它

的节目,它就想请小朋友和它他一起表演。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起立,跟老师学一学这首好听的《小

茶壶》吧!

(教师带领幼儿原地学习歌词和动作)

教师:请你向老师一样摆成一个小茶壶的形状(右手恰腰做壶把,左手举起来做壶嘴状,手捏成一个尖

尖的形状)跟老师一起说一说:

“我是个茶壶胖又矮(身体向下蹲一次,抬左脚),我是个茶壶胖又矮(身体向下蹲一次,抬右脚)

,这是壶把弯弯的(抬起右手动一动),这是壶嘴尖尖的(抬起左手动一动)。”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咱们跟着小茶壶的歌声来一遍吧!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教师:(表演结束)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么?那么现在咱们就请出小茶壶,和咱们一起表演,咱们要和小

茶壶比一比,到底谁唱的最好听!

(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跳)

教师:(播放结束)好了,唱了这么长时间,小朋友们都累了吧!快去拿起你的小茶杯,让小茶壶给我

们倒杯水休息一下吧!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整场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大部分幼儿都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每个环节的目标基本都已达

到。在活动中,绝大部分幼儿都能以高昂的情绪跟随教师进行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教师的语速略微有些快,并且在最后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表演时,教师有部分动作并没有给予提示,有些

幼儿就没有跟上音乐节奏做动作,教师应多带领幼儿熟悉歌曲,等完全熟悉后才能放手让幼儿自己独立

跟随音乐去完成歌曲和表演。

手的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学说绕口令,发准“扣”、“揪”、“抠”、“纽”的读音。

2.指导幼儿学习扣纽扣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件扣纽扣的开衫。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欣赏儿歌后提问:

小牛学扣扣子怎么扣的?小柳学扣扣是怎么扣的?小妞学扣扣子怎么扣的?请你猜一猜他们论谁学会了扣纽扣?

2.教师指导幼儿学习扣纽扣。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开衫,穿好衣服。

(2)教师讲解扣纽扣的方法。

3.请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扣纽扣,教师指导。

4.教师鼓励幼儿并引发幼儿判断。

5.教师带领幼儿学说绕口令,并及时纠正幼儿读音。

6.小组活动。

活动延伸:在区角练习扣纽扣。

手的小班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这首儿歌结构简单,内容重复,简单易学,富于游戏性。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尤其是1-5数字的出现,符合小班孩子的数学认知目标。因此,本次活动运用手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除了单纯的手指之外,我还借用了小猴与鳄鱼指偶形象的参与,用教玩具的参与激发和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儿歌表现得幽默诙谐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朗诵儿歌。

2、在游戏中感受语言游戏的快乐。

3、大胆与同伴合作。

教学准备:

1、鳄鱼牙齿、眼睛两人一份。

2、小猴指偶两人一份。

3、幼儿围坐半圆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听听儿歌说了什么?

二、欣赏并理解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

(一)教师富于表情地轻声朗诵,幼儿倾听后提问:

1、儿歌讲的是谁?

2、鳄鱼和猴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幼儿讲述,师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回应和提炼)

(二)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幼儿跟诵。

三、手指游戏《鳄鱼来了》

(一)教师示范手指游戏《鳄鱼来了》,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戏玩法:伸出一只右手,张开五个手指,左右摇晃,表示荡秋千。当念到鳄鱼来了的时候,伸出左手,大拇指与其他四个并拢的手指有节奏的做分开合拢分开合拢的动作。当念道“啊呜啊呜啊呜”时,就吃掉右手的大拇指。接下来依次做上面的动作,只是手指数从五个变成一个,到最后右手的五个手指都吃完了,让幼儿拍拍小手,然后摊开小手,表示什么都没有了!

(二)幼儿进行手指游戏,教师跟随并指导。

(三)师幼合作进行游戏。

(四)幼幼合作进行游戏

四、玩教具参与的手指游戏

(一)教师出示手偶,引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的佩戴方法,尤其是鳄鱼。

在这个环节里,教玩具的佩戴需要掌握方法(撕贴双面胶,牙齿戴到虎口处,眼睛戴在食指背),则幼儿的观察至关重要。教师动作要慢,讲解要清晰。

(三)教师佩戴手偶进行游戏,配合肢体和表情进行。

(四)师幼合作游戏。

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合作游戏,在幼儿学习佩戴环节,请幼儿自己尝试,也可请大家一起回顾方法进行帮助。

(五)幼幼合作游戏。

角色分工需要协商,教玩具的选择和佩戴也需要协商、操作和相互的帮助。教师在这个部分,要注意引导孩子耐心、细致操作,同时也要学会和小朋友进行协商和合作。

(附儿歌)

鳄鱼来了

五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四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三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两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一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许多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手的小班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拍出的花行大胆添画有趣的花蕊,体验拍拍画带来的乐趣。

2、能大胆参与美术游戏活动,乐意投入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蝴蝶找花》、红色、黄色、粉紫、玫红、白色颜料盒(内有颜料纱包),棉签,KT板,铅画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师生听音乐扮小蜜蜂采蜜过冬,但花园里找不到花了。

二、基本部分:

1、示范拍花

师:你找到花了吗?那我们来画一些花吧。选一个颜料包,轻轻放在白纸上,然后用拍子拍打,把颜料包拿走,出现了美丽的花。

2、请个别幼儿上来练习。

3、幼儿集体操作,要求:自己找空位,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手上的颜料用抹布擦。

4、欣赏课件《花》,比较两者的区别:有无花蕊。

5、用棉签添画花蕊,注意:花蕊颜色和花瓣颜色不同,花蕊生长的方向。

三、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幼儿与作品合影留念,结束活动。

手的小班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贴或涂色的方法给小猪喂食。

2、乐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活动,体验喂猪的乐趣。

活动准备:画有大猪的纸,若干实物纸样,各色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胖猪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师:看可爱的小猪来我们亲子班作做客了,我们和它打打招呼。

2、师:小猪真可爱,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说猪的一些特征。)

3、秋天到了,田里的庄稼大丰收了,今天胖猪来做客,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它。

二、好吃的食物

1、出示青菜、马铃薯、红薯、苹果、橘子,让幼儿观察其主要特征。

2、请幼儿看看说说。

3、师:“小猪来做客,我们用这些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它,好吗?”

三、喂小猪

1、请家长帮助幼儿一起撕贴各种实物纸样。

2、请幼儿用固体胶将撕下的食物贴在小猪上。

3、提醒幼儿固体胶不宜涂得过多,保持画面的整洁。

4、请幼儿边贴边说完整句。(小猪,我请你吃XX)

四、和小猪一起唱首歌

师:“小猪吃得真饱,谢谢你们,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手的小班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活动,初步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选择喜欢的颜色作画,并画出长长的、直直的线。

活动重点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选择喜欢的颜色作画,并画出长长的、直直的线。

活动准备

1、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2、轻松的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散步时一直要开火车是吗?火车怎么开得呢?”请个别幼儿讲一讲。

二、感知“火车”直直长长的特性。

1、我们开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火车是长长的、直直的”(教师可配以形象的手势动作)

2、你们开火车开心吗?嘘,谁在说话?原来是油画棒宝宝,他说什么呢,我来听听。

“油画棒宝宝说刚才看到大家开火车这么开心,他也想开火车了,我们帮一帮他们好吗?”

三、学习游戏“画笔宝宝开火车”。

1.介绍游戏方法。

“这里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是前面的站,一个是后面的站,油画棒宝宝可以在这两个站之间开火车,你们想先让哪种颜色的油画棒宝宝来开火车?”(根据幼儿的意愿选色)

2.边念儿歌边示范。

油画棒宝宝开火车还有一个有趣的儿歌呢:“画笔宝宝手中拿,先从站台开始画,慢慢慢慢直直画,呜呜呜到站啦!”(示范两次)

3.幼儿个别尝试。

请幼儿自愿上来演示。(师生齐念儿歌)

对幼儿绘画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请两位幼儿)

四、幼儿作画。

“你们想不想帮油画棒宝宝开火车?请选择你喜欢的油画棒宝宝,帮他开一次长长直直的火车吧。”

幼儿作画,教师巡视(配放背景音乐)

五、评价幼儿作品。

先画好的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到前面,然后告诉好朋友,你帮了什么颜色的油画棒宝宝开火车了。

集体评价幼儿绘画情况。(从直直的、长长的线条等方面来评价)

“今天我们大家帮了这么多油画棒宝宝开火车,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手的小班教案【篇12】

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消防员

活动目标:

1。了解消防员的工作,萌发尊敬消防员的情感。

2。了解简单的消防常识。

3。体验扮演消防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消防队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

2。准备相机、胶卷。

活动过程:

1。出示消防员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是谁?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引发幼儿参观活动的兴趣。

2。组织幼儿讨论:参观消防队时应注意些什么?想了解些什么?

3。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参观消防队时的安全及注意事项,认真观察,安静轻声地交谈。

4。参观消防队。

(1)引导幼儿参观消防队的宿舍,办公地点及消防设备,如:消防车、消防安全标志等。

(2)请消防员介绍消防设施和消防常识,鼓励幼儿大胆提问,与消防人员积极互动。

(3)观看消防员叔叔的模拟演习,提醒幼儿细心观看消防员叔叔是怎样勇敢工作的。

5。参观结束后,提醒幼儿有礼貌的地向消防员叔叔道谢。

手的小班教案【篇13】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请一幼儿身穿纸背心。

师:小朋友,背心漂亮吗?

它跟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仔细看看这件背心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对呀,这件背心是我们纸做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件背心,我们一起来看看,

背心上有这么多的图案,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的?(出示几种不同图案的背心让幼儿欣赏并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幼:用笔画出来的。

幼:很漂亮的纸贴上去的,有的是三角形、

有的是圆形……

幼:把树贴在上面,把花贴在上面,还有小朋友……

师:宝宝,你们的小眼睛真亮,看到了这么多。

二、制作花背心

师:我们在装饰背心的时候,可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在背心上画一些点、直线、曲线等来装饰,也可以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背心上,这样一件漂亮的背心就做好了。

师:背心的前面我们可以自己来装饰,那后面怎么办呢?(请幼儿讨论:背后画不到怎么办?)

幼:把背心脱下来,画好了再穿上去。

幼:把手放到背后贴。

师:还有什么办法呢?

师:我也想到一个办法,我们来试一试行不行。(教师请一幼儿穿好没装饰好后背的背心,示范的方法,先拿起画笔,然后让小朋友转过来帮助画背心的后片)

师:我们再画背心后背的时候,可以交换着画,你帮我画,我帮你画,你的颜色换给我,我的颜色给你,当然,在交换的时候,别忘了画笔一同交换。

师:宝宝们。你们学会了吗?

三、互相帮助画背心。

师:这些背心都是我们用纸制作的背心。

师:请你们来当自己的,好朋友的服装设计师,互相打扮你们的小背心,好吗?

师:当别人在帮你设计的时候,能不能动?为什么?(常规要求:不把画到身上和脸

上,笔用完了及时放回去。)

师:别人在帮你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动,动了别人就画不好,贴不好,弄到衣服,衣服会弄脏的。

四、环保服装表演“背心秀”,幼儿互相展示背心。

1.随着音乐的节奏,幼儿展示作品,互相观摩。

2.师:看看你身上的小背心和别人的小背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谁设计的花背心最漂亮?你最喜欢哪一件?

幼儿园教案《手的小班教案1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