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汇编

12-01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通过写作文学生与老师可以更好的进行交流,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道德经读后感汇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经读后感 篇1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了。而在我看来,《道德经》这一部奇书则是这文化体系中最为耀眼的篇章。

它之所以被称为一本好书,是因为它的真理适用于每一个人。由于个人的资质、年龄不同,每个人对此书的理解也不会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该书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当你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磨练,再捧着这本书,你会有更多不同的收获。

《道德经》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谈宇宙,谈人生,崇尚“水”、崇尚“柔弱”、崇尚“不争”、崇尚“无为”、崇尚“无私”,短短五千字,却能阐述万物存在的内在本质规律。

道,明白了,却说不出,说的意思,却比书少了很多。因此书中第一章第一句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对于这句话,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我这样理解:所有的道理,都要人自己悟出,这样才是真懂得,才是真正的道。而此章提纲挈领,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后面看到的所有章节,无论是哪种注解都只能起到启发的作用,若想真正的明白个中道理,只有一条路,就是感同身受,结合自己的境况,去悟。

这便是为什么这一句放在了该书的第一章,它不仅告诉世人学习《道德经》的方法,更是说明了人生在世,在实践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一个字:悟。悟比学更胜一筹。

学习可以应用到任何人身上,你所学到的东西可以包罗万象。而悟则需要缘分,资质是一方面,也不要求多高的智商,三岁顽童也能讲出人生真谛;能够实现的是道,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经验和真理。同样可以理解,道非知识。

由此一句,便能引出如此多的感悟,这便是《道德经》的珍贵之处所在:寥寥几笔,并不赘述,却能引出人生无限遐思。

在这本书里,我最为推崇的便是这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此句讲最善的东西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对万物有利而不与之争,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例如水往低处流),因此类似于“道”。

居住适合之地,心境沉静贤良,待人亲厚仁爱,言语诚信敦厚,善于治理政事,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这似乎描述了水的特性,但事实上,它是人们应该拥有的品质。水为上善,即大善,最美好的品德。

水最柔弱,但是能水滴石穿,因此水胜在以柔克刚。比如说,最好的武功不是战胜敌人的强项,而是四两千斤的太极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善于在低处生活,人们也应该保持低调。水顺势而为,做人也应因时而应变。水滋养万物,能包容污秽,有宽容之心。

但是水也有缺点,山洪海啸能摧毁一切,因此人具备水的优点为好,但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劣根性,避免外物扰乱心性,否则前面所基功业俱灭。

一个人在做学问之时,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这一句文字告诉人们要虚极静笃,就是达到极致虚无、极致安静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潜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可以激发无限的潜能。

当然一般人无法达到该状态,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让自身达到一种安静的状态,去思考,给自己的思想一个安静自由的空间,也能得到益处。

无论是齐家还是治国,当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的处事方法便是:无为而治。

此处无为并非不作为,是不以言语手段来教诲管教他人,而是以身作则。因为言语本身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再次印证了第一章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 。例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些父母将仁义、孝顺挂在嘴边每天对孩子说教,却不如默默奉养双亲让孩子看在眼里。

而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一句中所蕴含的“福”、“祸”的辩证思想,则时刻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否极泰来;“我有三宝,持之保之。一是善良,二是节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则告诉世人对待万物要常怀慈善之心,对待资源要合理节俭利用,对待自然、万物要顺应而非抗衡……

《道德经》这部文化瑰宝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太多的资源,越读内容越多,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短短81章的内容包含了可用于生活的哲学,引导我们探索生活的真谛。

道德经读后感 篇2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传世之作。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作品的本质是简单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他的理论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老子总结了当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发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因此,他提出了“物极必反”的总原则,告戒人们要善待人,正确做事,否则得不偿失。

现代人普遍认为他的思想十非常消极的,其实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崇尚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培养和生活的机会,让各行各业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强加于人,引起公愤,使人坐立不安,国家不稳定,社会不和谐。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地学习,把学***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自觉、自愿地学习。

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助长。不符合自然规律,滥用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玩奥林匹克数学、钢琴、小提琴等训练往往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预示着当今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增长,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不正充分说明了物极必反这一道理吗?在极度兴旺发达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走到极致事物向反面发展,最终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学会自知、知人、自胜;其次要贵身而轻名利宠辱;最后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我们做事要自然,不要挟,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看待事物要用发展变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因为贵贱美丑是非善恶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而且随时间、环境的差异而变动。老子的许多观念主张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去**、去发现、去实践,以便指导我们每个人更好地去生活、学***作;使国家更稳定、更团结、更繁荣、更兴盛、更强大;使社会更和谐、更融洽,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让我们人类能跟自然友好共处,和谐发展。

道德经读后感 篇3

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电子设备阅读书籍,纸质书籍也在下降。但真正喜欢阅读的,还是喜欢纸质版,柔软的纤维触感和独特的墨香。偶然间遇到一本《道德经》,这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贯穿全书的是朴素的辨证法,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书中有很多流传很广名句,其中我最喜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意思就是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力量最大的人,会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招怨恨,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竞争与压力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了竞争,却忽视了生活最本真的需求,每天生活在竞争的压力中,心力交瘁,渐渐迷失了自我……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这本著作中,老子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不争,顺势而为。老子享年101岁。

世上的事,有时很奇怪,你不争,不代表你得不到;你争,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得到,我们更多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这样等到机会来时,才能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相应的事情,同时也享有从容、闲适的人生。

道德经读后感 篇4

前些日子与朋友小聚,正好听朋友介绍《道德经》,心血来潮,就趁业余时间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刚开始,很难走进去,但慢慢地,有一种采云见雾的感觉,柳树又黑又亮。老子以博大精深的见解和开放的胸怀,向世人讲解了如何做任、如何科学管理、如何修身养心、如何求知治国等。他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必须遵循道路(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

”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

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贪图奢侈的物质享受,不为各种令人目眩的文化或知识所困扰。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

在他看来,让人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人类朴素纯真的精神生活,这与自然的方式是一致的。虽然它比物质文明发达,但充满危机、斗争、谋杀、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符合人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

具体来说,它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个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而不是为了顺应自然而强力干预。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朝的残酷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经济萎缩,人口锐减。

《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一个英明的统治者和领导者应该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性,让下属和人民尽力而为,恪尽职守,各得其所,互不相干,决不能用太多的规章制度来施加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就像处理井水一样,越是激荡,渣滓和树叶就越多,水就越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放一些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安静。

“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所谓“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柔,能变化于无穷,并包容一切;水刚,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刚”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刚三者并重。

善,并不仅仅只是善良之意,还要与人为善。如果每个人都相信善,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和平的氛围。人人不生恶念,太平盛世将唾手可得。

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气和,与“善”所产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刚,则是要坚强,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与坚强的意志,铁杵难道不能磨成针么?

只要能做到“善、柔、刚”,就可以变得信、美、辩、智、博,虽不能成为圣人,也将不远矣。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美德,能使万物受益,但不能与万物竞争。只要它能做一些利他的事情,它就永远不会拒绝。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

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以水成海、土成山为格言,写了一幅对联: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老子在自然万物中最推崇水,认为水德德性接近于道。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

水不带走一切,却能滋润万物,并停留在最底层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老子讲了一系列人生哲学的大行为准则。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人,那就是完整和完美的。这真的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活动范文吧 m.Nns88.CoM)

当今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快,压力很大,人们的脾气变得焦虑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平静自然清凉,生活、工作心情都会舒畅,效率会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

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后感 篇5

《道德经》读后感——万艳娜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它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读道德经之前,就已经阅读及听闻许多从此书中所流传出的脍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阅读和用心体验,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我也由衷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道德经》顾名思义以“道德”为其纲宗,论述治国、用兵、养生、修身之道。它简略深刻的辞藻、广博细致的内涵,被华夏先辈们美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老子先生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它能够用为数不多的字言简意赅的道出道家对世界万物的出现、改变、发展规律及对社会观、人生观、所阐述出的根本思想。刚刚开学的《道德经》,对于我们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文章的整体语言还是有点晦涩。但通过字面阅读,还是能被它押韵上口的字句所感染。

所以在此摘录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请大家共同感受一下李耳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首篇。

我的理解,或书或文放在开头和结尾的一定是其精华所在,而这被广为流传的一句,也自然流进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道是一个可以服从的一般运动定律,但它不是一个不变的一般运动定律。

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命名,是事物外观的反映,但这种外观并不完整。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生活方式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和长寿。

在同一条生活道路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圣人之道,追求淡泊名利、回归自然、顺其自然、豁达无私。而另外一种是走大多数人选择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贵,或是泯然众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质的对与错。

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完成了很多人生价值时,我说你已经完成的价值真的完成了吗?

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不是要否定我们的一切活动,而是要提醒世人,一切可以说和命名的东西并不是真正永恒的。

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自然能为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净化与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还是应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个能够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脚踏实地的真人,诗和远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态也尤为重要。所以在我们虔心拜读名作之时,也要结合我们自身,不断完善进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一名于社会,于他人的奉献之人!

道德经读后感 篇6

悟道以求生,思德以至仁

道是宇宙的基础,是世界万物变化的奥秘,是阴和阳变化的精妙;德,即处世的方略,人事的进退之术,长生久世之法。春秋末期,政局动荡,社会道德衰败,老子退世隐居,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经得起漫长岁月考验的才是真正的智慧,而老子的思想跨越千年,现今品味起来仍令人心明神朗。

生活里早已被“心灵鸡汤”、“智慧背囊”类似的鱼味杂文充斥,思维的深度远远落在贫乏之中。而老子的思悟,绝非凭空编造以愚弄他人的虚假,他用心去极力探寻天地间所依存的一种根本,用双眼去明辨人世的恩怨是非。他无与伦比的才能,使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融入智慧之中。

古人的文字间,总流露出一股磅礴之气。你仿佛可以看见那巍巍山峦,劲挺入云的翠松,紫气缭绕的层林,悬泉飞落,猛禽惊飞。而现代人拥挤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眼前是密不泄水的车流,身边擦肩而过无数陌生面孔,不知不觉间涌上的是无尽的失落与孤独感。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论证,老子的某些智慧空为表象,无法用确凿的依据进行解析。而我们认真品析过后,那种对万物的认识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通过静观明察,在纷杂的表象里把握住本质,因而老子看待事物始终坚守着一颗求知的本心。故有“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种对于真理坚持不懈的永恒追求。《道德经》里包含着及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一切事物运动中的对力统一关系,世界万物即在这样的关系下发生和发展,并始此循环往复。

他的研究源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将其中的相反想成、相存相依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恒常的规律,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日常生活里所有事物都有其**,他的认知实际是采取了积极向前发展的一面,更符合人们的思考方向。"上善若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老子将自然界里的一切全部收于心中,那万物间的联系便构成宇宙洪荒里的壮丽物象。

《道德经》里所论述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度法最为珍贵。老子从回归本真的角度,通过层层的幻觉,探寻“德”的真正根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可谓是饱经人情世故的隐士,他不会遐思冥想,每个观点都基于充实的经验之上,能够理性地思考自然和社会。

老子主张"无为之治",在他理想的世界里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所谓"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虽然带有浓厚的消极思想,却也是反映了老子深邃而富有智慧的哲学思辨。遵循自然规律是老子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发展观,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步的方向是同一类人建造的城市空间。

高科技化展现的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然而文明化背后的问题在不断暴露,在不断侵略改造自然时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加速文明进程的路上尽可能不去过度改造自然。老子主张“天人合一”,不求名利,导致虚无宁静,克制为人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虚无如谷。倘若人人都不争,柔弱,那么社会不会再会有为私自利益而争吵不休的人,大家相敬如宾,没有猜忌,不会怀疑。

智慧哲理是一弘清泉,他的源头是自然万物、社会百态。期许一个春日暖暖的午后,闲坐于树荫下的绿草上,看那随拂风飘落的洁白玉兰花瓣,鼻中滤过醇醇的芳香,眼前的行人匆匆。那一刻思维在时空里猛然相触,天地之间,山川大河,飞禽走兽,升起的一绺炊烟,坐卧林间的沉思者,相逢一位盼望已久的知音,总会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道德经读后感 篇7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提出“清静无为”的思想,并撰写了《道德经》一书,影响了当时一大批仁人志士,是春秋战国时期争斗气氛的调节剂。与当时教育观念相反的是,老子提出:人要柔弱,愚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等,这一系列主张都蕴含着顺随自然的态度,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统一。

观看老子道德经的视频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提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智力集中到一点,而在其他方面做一个愚者才行。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一种浮躁心理,认为事情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的,不能沉下心思做学问,有考试也经常想要蒙混过关,而不是真正攻克难题,这就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同时做事情不能专心,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很难持久,耐心的缺乏使我们很难有大的成就。并且很多人还想象着做一个全才的人,他们崇拜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却很难沉下心仔细了解一项事物,每每只能做到泛泛而谈却不知其深意,每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却都不精通,这不是社会需要也不是他人崇拜的学者。更令我深思的'是,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当我们面对真正的大家的时候,关注的往往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报道出的也会有其不擅长的一面,比如自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而不是持有一种崇敬或者佩服的态度去欣赏名家。我们相信人无完人,但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真心沉下做学术的人,首先应该得到的便是大家的尊重而非满足某些人猎奇心理的诋毁。

做一个专心的人,更要做一个耐心的人,享受成功来临之前

的努力,才会更珍惜成功后的喜悦;怀一颗诚挚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欣赏,才能感受阳光,清净,自然,顺应本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