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家庭教育系列5篇

12-07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读后感家庭教育”,我们阅读作者的作品,能从中收获古人的智慧。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历史背景,点击进入探索更多有趣事项!

读后感家庭教育(篇1)

很多年没有以这种方式写一篇文章了,当儿子把作业拿到我面前要求我买这本书时,心里有一些期待:是不是儿子想要和我表达什么?是不是我和儿子这几年的斗志斗勇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和方法?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书的封面的图片很温暖,孩子和妈妈很温馨,带着幸福和期待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有几章的内容是我目前急需找的答案,真是让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

交流密码;看完这一章,觉得自己以前和儿子的沟通的障碍太多了,想想平时对儿子用的威逼、利诱、批评 …… 真是觉得很愧疚!导致孩子现在和我的沟通越来越遥远,孩子每次想和我谈话的时候,本来很高兴的一个话题,我总是能谈到他学习上面去,最后的结局就是以吵架无疾而终!书中看见有个父亲如何让正在怒气冲冲的儿子消气的对话,我不仅想起7月十号的时候,我和儿子约定等他休息带他去看电影的,他自己在医院看完牙齿在电影院等着我,我告诉他很快会到,可早上我事太多、路上又堵车,当我到达的时候已经迟到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当儿子看见我时特别生气说,”不看了!“怒气冲冲,我给解释了,他还是生气,我没忍住也给他大声嚷嚷,孩子含着眼泪一个人走了。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看了交流密码,我真后悔自己怎么没早看,其实只需要一个真心的道歉和谈到孩子当时的感受,他就能接受!

语言力量;”称赞对孩子有用吗“?这句话在这两年里我真感觉没用了,不管是语言还是物质,我对孩子下了个定义:”现在孩子怎么都没欲望了呢“?其实不是,是我平时的称赞都是用的一些令人不满意的不快乐的称赞语!当孩子有一些问题时,都是我在对他说,甚至是希望他立马就能给些我想要的反应!可看完这章才发现都是错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给的是指导而不是批评教育!我平时和孩子交流时,从来没有想我在说话时,自己的心情和孩子的心情!甚至是在自己很愤怒的情况下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语!当孩子生气是我会把他当时的”事情“强调,而不是考虑他的心情,尊重他,关爱他!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用心呵护我和孩子的感情!

在书中讲到孩子的责任感、纪律、积极教育、妒忌、孩子的一切行为,我都很感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在很认真负责的养育我的.孩子,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削弱孩子的自信,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理解孩子的观点,帮助他们专注于解决麻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解决我之前的期待,给了我答案!做个快乐健康的父母和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和儿子的相处能像书中的封面图片的母女一样温馨和谐!

读后感家庭教育(篇2)

“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儿童喜欢称赞就说明启发鼓励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手段。现代教育论特别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有学习和质疑的权利。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说要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入积极思考状态,然后顺势利导、因材施教。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是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万事开头难,小孩子开始做事往往不会做得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听而任之不做引导,他们很可能就失去做这件事情的兴趣了;如果你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也正是其继续进行尝试、学习和探索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人都喜欢好听的话,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即将成人的初中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荣辱观,鼓励表扬会让你的教学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好好利用这个法宝,让我们的学生更有动力的去学习吧!

读后感家庭教育(篇3)

原创: 刘飞

现在的家长都曾经是孩子,现在的孩子未来大多可能会成为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接受良好或不满意的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个人行为的行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是独一无二的。家庭教育是本书的重点。这不是胡说吗?再一看目录”谁是家长谁是孩子,谁的年龄大”这么弱智的问题也能提出来,气得我差点把书摔在地上。网络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泛滥成灾。

如果你敢搜关键词”家庭教育”,成千上万条信息将把你湮没。而这些信息要么是鼓舞人心的鸡汤文,要么就是一些专家所谓的家庭教育秘方。我早就讨厌这些正确的废话。看上去”聚焦家庭教育”也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知道本书的作者很厉害,就硬着头皮往下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然而本书的作者王文忠在家庭教育领域整整磨了二十多年。读完前言第一段,我对作者的尊敬自然就来了。

”一直对家庭教育感兴趣,从1994年承担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家庭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开始,到后来进行少年犯教育转化,灾后心理援助,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构建,都围绕着家庭教育做工作,20多年过去了,不改初衷,算是聚焦家庭教育吧。”

如今有太多的家长打着爱的旗号进行着伤害而不自知,正好像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了善意。期待着自己的孩子飞翔,同时切下孩子的翅膀。一边想放手一边发疯,一边假装冷静,一边焦虑。

这时所谓的教育专家出现了,无奈专家太多,众说纷纭,有的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的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一时间家长们陷入前所未有的彷徨,变得更加焦虑。家长的使命是指明家庭教育方向的好方法。

”家长的使命,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在离开家长后能够独立生活,能够从周围人那儿学习,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

家长要完成好这个的使命,必须要自己成为一个不断学***立的人,能够时时处处地向周围人学***。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家长(当然,现在剖腹产可能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医生和**,但是孩子主要还是跟着家长成长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的素质,家长的为人处事风格,自然会默默地影响正在如饥似渴的从周围吸取信息的婴儿。”

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真的很高幸读了这本书。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翻开一本相对严肃的书籍了。所以,在您能够耐心的翻到这里的时候,作为作者,我们非常真诚地祝贺您!由于您是一个愿意学***,坚持下去,您和您的家人与孩子,必将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此时,作为作者,我们又想问读者您一个问题:读书,费时间,费脑子,费精力,费了这么多,得到了啥?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读书,只是为了得到一点思想的撞击!作为成年人,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读书就是用作者的思想去影响我们自己的思想,努力而不谄媚!

此刻,自然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读书,这么费时间、费精力地读书,得到这种思想的撞击,有什么好处呢?

……对此,本书给的参***是:

彼此思想的冲击,可以使我们各自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加能够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也可以使我们现有的思想更加开放和丰富!

所以祝贺您,打开了这本书,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心胸,来关注、审视或或批评或接受书中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至少作者提供了一个角度)观察家庭教育,观察我们自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亲子关系,更和谐融洽。”

这本书写完了,但总有一种意义。虽然这本书不能说每一个字,但它没有任何废话,甚至没有多余的字。自古就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

本书既有拳又有功。道法术器四个层面的东西都有,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大百科工具书。

最后奉劝你在看本书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你时不时就有”当头一棒”“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由得使人茅塞顿开。

读后感家庭教育(篇4)

这个假期,我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通过家庭教育的学习我终于明白毕业证书或是高学历都是你身份的一个象征,那些东西往往是给别人看的,而学习和充电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才会有的收获的,学习不是给别人看,最重要的应该是个人成长了,学到的东西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了,每个活生生的案例都在教育着我。

小学的孩子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获得的知识层面是不同的,通过和孩子以及家长的长期接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不断积累,对于认准的事情就一定做好,坚持到底。面对生活反思而不抱怨,我感到学习后的最大变化就是:心态变好了,学会了心平气和的生活和学习,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改观。

自从学习家庭教育后,我时常注意我们老师和孩子家长的谈话,常常会感慨很多。如果我们孩子的家长、老师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还会这么难管教、难理解甚至是这么的害怕老师和家长吗?孩子的问题,根在家长身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给孩子上课时更多的能冷静下来去看孩子,突然发现孩子们所提出来的问题都是事出有因,而孩子们也不是很捣蛋了,变的很可爱。他们更喜欢上我的课了,也更喜欢跟我聊天了,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理解和尊重他们,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用爱的目光注视着她们,用我们温柔的手去摸摸孩子的脸蛋……这样我们的孩子会和我们走的更近。我们需要教给他们的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应该是教会他们学会交流和沟通,用爱来教育孩子。

学习的最初很简单,就是为了养育好自己的孩子和方便工作,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看到家庭教育网络为社会发展做出的努力,而我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也将脚踏实地的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希望多多去和那些有教育问题的家长进行沟通和指导,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是一位很棒的家长,愿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都能因为家长的转变而变得快乐福!

对于家庭教育我一直都在苦苦摸索,也经常和家长们交流学习,可是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够理想。从怀孕起就没少读关于胎教、早教方面的书籍,自己觉得只要多看书就可以做一个好妈妈,可是当孩子出生后并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发现我所看的书远远不能满足我平时的教育。

说起教育孩子每个父母都会,但是有几位父母能做到科学教育呢?这也是每位家长都想要学习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有一些新型的教育新观念,也有一些典型的成功型教育经验,这本书让我发现我在平时的教育中有许多无知,总觉得严厉就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同时也学习到教育孩子也需要科学教育,这样我感受颇深!

【放低姿态和孩子成为朋友】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作为家长我们忽略了这点,当孩子犯了错时我只知道训斥,从来没有耐心的倾听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每次训斥完孩子后,我发现孩子很不服气。

有一次孩子们在一起玩,大人们都在客厅看电视,忽然我听见“砰”的一声,我马上意识到是爸爸的花瓶,我跑过去一看还真的是,几个孩子都说不是自己干的,只有儿子说:“妈妈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都没想就开始训斥儿子为什么不小心一点,因为是爸爸很喜欢的,所以我狠狠的批评了儿子。过了几天我才知道不是儿子打碎的而是另一个小朋友打碎的,儿子怕那个小朋友挨吵所以自己承担了。我当时就很后悔自己的莽撞。后来不论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和儿子沟通,现在我们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走出妈妈教育的误区】

现在的妈妈在教育过程中都会陷入很多的误区,比如有些妈妈无论什么事情都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就成了“提线木偶”,并且还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伤害,就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冒险精神,这样不但无法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同时也使孩子的运动量减少肥胖率上升。

有些妈妈对孩子过度宠爱百般呵护,这样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苗一样稍遇风雨就难以承受。应大幅提高孩子的耐挫性,磨练他们的意志力,这样锻炼过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不会承受不了。

非常感谢这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它给了我们一些具体、实用、专业的教育理念,我坚信通过学习我会成为一名会科学教育孩子的妈妈!

读后感家庭教育(篇5)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范文【1】有一种观点认为,家庭教育并不重要,孩子的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位美国教育家说,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位教育孩子是非常专业的,所以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事实上,对孩子未来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和老师,而是家庭和家长。这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校教育主要负责智力教育,而直接影响孩子成长和成功的品德、习惯、人格等素质往往需要在家庭中形成。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孩子有个体差异。学校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这需要我们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加以弥补。而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呢?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了我有益的启示:

成功的家庭教育要靠父母来实现。要使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首先父母自己不要先输在自我学***高上。优秀的孩子后面总有一对懂教育的家长。

一方面,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学习培养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

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自我纠正,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在不断地成长,问题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新的解决办法,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个模式。

家庭教育通过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价值取向、父母言行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儿童的人格、道德品质和基本素质。家庭教育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帮手,又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应是幼儿园儿童智力教育的延续,而应放在儿童爱心的培养上。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爱的孩子会真诚地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并在长大后努力回报社会。家庭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们知道爱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宽容和一种付出。

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是坏习惯--都是在家庭环境中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因此,家庭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好孩子。

一个刚上幼儿园的男孩中午午睡时总是把外套叠得整整齐齐的。当老师表扬他时,他说:“我妈妈每次睡觉时总把衣服一件件叠得很整齐,放在一边。

”这些例子生动的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养的重要性。

在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情绪容易失控。有时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做起来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比如说,听说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孩子一哭,心里就会软。

先是迁就退让,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因此,家庭教育要做到爱与严相结合,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同时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要一致。

现在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吃东西穿衣服,但在家里做不到。只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生活场所,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不能被任何教育所取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拓展和完善。要真正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家庭。要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首先要确保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

最后,我祝愿全世界的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第一批优秀教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范文【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仔仔一岁多的时候就知道抓饭碗了,常常把饭撒的到处都是,弄得一塌糊涂也是必然的。我两岁多的时候,什么事都想自己做。有时我父亲或我想帮助他,但他哭了很多。在我们大人看来,不想让他做或者帮他,无非是不希望看到孩子受伤,比如说孩子看到大人扫地,他过来凑个热闹,拿着扫把晃悠悠的学大人,我们很担心扫帚把会不小心戳到他的眼睛。

或者他想用杯子喝水。我们担心水会泼在衣服上,或者水会很烫等等。这些因素总让我们不放心!另外一方面,孩子喜欢做事但是常常做不好,比如说他自己穿衣服可能会穿反,自己吃饭可能把饭撒的到处都是等等,每当这个时候,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收拾“残局”,这样一来,父母就会忍不住想,反正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

我们常常因为以上说到的这两个原因,剥夺了孩子动手的乐趣!留言中皮皮的奶奶也是什么都帮孙子代劳,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原因外,我想更多的还是缘于对孙子的宠爱吧。

然而,父母或祖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做一切,这是非常不利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的欲望,尤其是到了两岁以后,这个时期他的肢体协调能力等等都在逐渐发展成熟,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很乐意去尝试各种事情,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宝宝独立性的培养特别关键。如果我们懂得放手,鼓励孩子们尽力去做,耐心地等待孩子们完成每一件小事,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哪怕只是衣服上的纽扣之类的小事。

当然,这也包括让他搞砸他想做的一切,例如,他想喝水,但却把杯子打翻了。这些尝试从眼前来看是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但这些一点一点的尝试累积下来,对宝宝自理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是孩子将来独立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如果我们放弃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不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孩子今后只会越来越依赖大人。造成孩子自理能力的不足或低下,这对孩子的独立造成很大的障碍。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范文【3】自从孩子开始读小学后,在与老师、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越发觉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家教类书籍读了约20本以上,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时,仍然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幸运的是每年老师推荐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会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成一个个小单元,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解读,在读了两卷后有以下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先通读目录,把目录中自已最感兴趣的专题内容读一遍,然后在通读两遍以上。最后针对一些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展开阅读,例如在书中看到晓北妈妈、梁小桥、董进宇、桐桐妈的文章后,感觉他们提出的案例或文章对自己十分有用,就去找一些他们的书籍或文章扩展阅读。

二、书中每页的下端都印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意味着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根本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要不断的学***教孩子如何爱孩子,而不是自己不停的在唠叨中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三、常常在心里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真的很爱你呀”,可是该怎样表达这种爱呢?我会爱她吗?

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对,往往会造成非常可怕的结果。不停的唠叨,不厌其烦的训斥,忽略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把小人当作是玩具或是父母可以随意支配的木偶,只是希望她能够按照大人设计好的路线行走,那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离父母心中的期望只会越来越远。时常问问自己:

“我真的会爱孩子吗?我有没有带着功利心去培养她,教育她,爱护她呢?”自问后,一定要义无反顾地永远的无条件的爱孩子。

四、孩子入小学前一直由外婆照顾,这也是我至今非常后悔的事情。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时,有些***经养成,想要改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与努力。在朝夕相处中作父母的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时,及时指出来,给她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而不是让她一直错下去。

当然指导的方式不是训斥,而是以发现问题为主,然后在沟通中给一些指导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告诉她应该怎样改正。

五、让孩子快乐学***孩子学***要好。试想一下,孩子到这个世界上要学***西太多太多,她永远无法一口气学会所有的知识,因此培养学***趣和养成自觉学***惯非常重要。不论考试成绩如何,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身边不断的鼓励,不断的加油,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急功近利。

在书中一个一个案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努力学***教育知识,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