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读后感(必备7篇)

12-13

在翻阅书籍时,我们获得了大量知识,而在实际战斗中,我们则需要勇气去面对困难。当我们读完作者所写的作品后,往往会被深深地启发。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书中角色的个性和特点。本文汇总了多篇有关“巴菲特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它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巴菲特读后感(篇1)

临近xx年的最终一周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一向听闻巴菲特的各种话题,自我也参与过各种投资,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他老人家的书,没有系统学习投资的理论。回忆过往的稀里糊涂的投资经历,完全是在靠运气,事后回想不免有些感叹自我的愚蠢,也为自我捏把汗。国内的教育一向都是残缺的,每个人大概需要去自学心理、艺术、投资、管理、体育之类的,做一些通识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完善自我,更好的认识社会,所以也推荐大家读读这方面的书。以下是一些相对琐碎的记录。

“良性循环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财务上的良心循环;二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的良性循环。”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需求,适度的克制会令自我更欢乐也会减少很多“心力”。这也是之前素食多年慢慢得出的结论,感觉很难,可是如果是自内而外地做其实也十分简单。道理真正明白了,就比较容易顺其自然,没有太多阻力,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适度节制或者储蓄应当算是财务良性循环的基础吧。

“所有企业失败基本都是由于财务上无法构成良性循环造成的”。良性循环是复利的基础。

市场先生,安全边际,本事圈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这三点其实都十分难做到。

市场先生,就是让我们让自我的情绪不受市场的影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瑜伽里的“自觉”。觉察到自我的短视和冲动,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对于重大的决定如果没有深思熟虑,都是容易反反复复的,减少自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其实是十分难的。而在投资这件事上,多数人也一再犯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的错误,凭借短暂的历史记忆而影响决策。比如xx的金融危机让人过度消极,国内房价的长期疯长也让很多人以为房价会一向涨下去,如果调研历史和国外的情景仔细思考,内心应当会一向有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两者都有十分多的理由,而最终仅有一个胜出。

安全边际就是活的久,懂数学的同学必须明白,控制好风险的重要性。一旦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应当是高兴,应当搞清楚是我们在风险很低的情景下依靠个人本事获得的,还是因为运气的成分而同时我们有很高的冒进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大概率上会所以付出更大的代价。之前我间接的问过很多持有加密货币的朋友,他们参与其中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市场波动比较大,容易翻倍,这正是我之后一向十分谨慎参与的原因,同时我也认为在现阶段国家不支持个人参与是十分明智的。

本事圈,不要做自我不懂的事情。这也是前两天和同事讨论的一个话题,怎样明白自我是否足够了解了呢?经常以为自我对某个股票和行业足够了解了,可是如何确定足够了解了呢?并且对于公开的市场已经有那么多聪明的人,为什么我就能确定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如果已经有足够多的聪明人,那么市场应当能充分定价,我买入肯定已经不是低估了。如果市场不能充分定价,那么凭什么我的确定是合理的,我又凭什么能比那么多聪明人确定正确呢?由此陷入无限的怀疑和否定中。所以我此刻会以指数为主,然后辅助一些自我的选股。在决定之前反复验证,从正面验证,从反面去验证,研究风险。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市场反应,再去验证之前的确定逻辑是否是对的。无论赚钱或者亏钱,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明白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感觉。如果赚钱了,可是只是自我蒙对了,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应当太着急。

大概是跟很多事情一样,投资能让我们认识自我,也能了解这个世界,并且促使我去思考,并且最终能获得必须收益,这些都是我喜欢做这件事的原因。可是,它的风险在于,控制的不好容易吞噬自我,迷失方向。

最终,今日是xx年的最终一天,祝大家新年欢乐,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巴菲特读后感(篇2)

前几天读了第一遍,不可不说,对巴菲特和其价值投资有了一定的认识。炒股票,投资和投机,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内,更多的是投机,也就是所谓的超短线,因为大多人在没有专业背景,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不可能把自己长期压在一个或者几个公司里面。在国内投资,散户居多。而且,国内公司制度的不透明,一个公司的经营情况只能大多只能通过年报来获取,散户投注一个公司,更多情况下无异于赌博。

但是,投资就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转换为公司的实际负责人,陪公司一起成长。

有一点,觉得很值得思考,在公司企业好转的情况下或者持续持续创造利润的情况下,你舍得卖掉自己的公司吗?如果不舍得,为何那么轻易的就会卖掉自己手中的股票呢。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确实经营出现了问题,转型遇到困难,那么,即便是自己在亏损当中,持续持有又有什么意义呢。

投资,要奉行一条逻辑,强者恒强,弱者不会那么容易翻身。

巴菲特读后感(篇3)

观《成为巴菲特》有感

几周前在B站上看完这部纪录片,虽然有了大胆的想法,但是成功拖到现在才动键盘

闲话不多说,我通过这部纪录片学到了什么呢?理性决策,价值投资,自我认知清晰,持续学习,复盘,还有专注。

我把理性决策排首位,因为地球是圆的,而生活不是。在地球上旅行,方向反了还可以靠努力到达目的地,而若是在生活中选错了路,越努力反而会错得越严重。

选择很重要,如何选择适合的方向当然也很重要了。如何选择适合的方向?直觉?投硬币?自然不是,这种玄学气息浓郁的方法我只能说就算真的选对了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要学会理性决策,收集信息,客观考虑问题,不带个人感性认识但要把人的感性认识考虑进去,我认为这就是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很重要,比方价值投资,投资就要投资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价值的东西没必要去投资。但是人是不理性的,因此尽管人人都知道要投资有价值的东西,但人们往往会在感性驱使下将自己拥有的资源投入更没价值的东西上。我个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知道早睡早起好,但是我还是经常晚睡熬夜睡懒觉;我知道膳食均衡才是对的,但我还是倾向于吃肉不吃蔬菜;我知道健身更好,但我还是充分保持圆形身材……难道我认知有误吗?我是不知道什么对我更好吗?我当然知道,但我“趋利避害”的本能使我倾向于做不那么健康的事,你也一样。

人常常在感性冲动下做出决策,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总会给自己的感性决策找理由以证明自己决策时是理性的,不然难道要我们承认自己——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也和未开化的动物一般由感性驱使,靠本能做出行动吗?

人是不会轻易承认对自己不利的现实的,但是真相或者说对现实的准确理解是良好结果的根本依据。对自我认知不清晰,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最终只会不断做出不恰当的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因此人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了解自己的长处,面对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如何自我认知清晰,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学习,持续学习。井底的青蛙不通过学习,它会想到天空不止井口那么大吗?它会知道井外有海洋永不干涸吗?就算它会疑虑,会思考世上是不是有永不干涸的水池,它也得不出结论。因为在它的认识里不存在这些东西。杞人忧虑天空会掉下来,这种忧虑毫无意义,没有学习,没有对现实的准确认识,认知什么的都是空谈。皇帝下地干活拿金锄头,皇后使唤侍女去腌咸菜,不学习,所谓的认知就是笑话。

只是学习还不够,要学会复盘,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想法,寻找错漏之处并加以修正弥补。世上没有生而知之者,也没有一开始就知道真实的人。世上只有不断学习、反思然后不断接近真实的人,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在于它在不断挑战自己过去的结论,如果科学像宗教一样就会一味地在过去的典籍中寻找逝者的语句来证明自己看法,引导自己生活,那么科学也将是另一种迷信,断不能在几百年间便使人类发展到现今这种生活。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在五百年前就是神话,这个神话就是持续学习与复盘创造的。

最后是专注。理性决策、价值投资、自我认知清晰、持续学习、复盘,这些都要专注。不够专注,不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哪怕你在金矿、钻石矿上方挖矿,也挖不到什么。

巴菲特读后感(篇4)

接着前面的第一篇,继续写。

“在伯克希尔,董事们与所有股东在同一条船上。”这点巴菲特做的堪称典范,1.自己的身家大多数都在伯克希尔;2.没有任何股份是靠期权和赠予获得的。能做到这两点的少之又少。关于期权和赠予这块,很多公司一直都是站在董事利益这边,通过这种期权激励,获得大量财富,在巴菲特眼里就是变相的掠夺小股东财富。

企业文化而不是文件更能解决一个企业的行为。

“一个投资者如果想成功,必须将两者能力结合在一起,一是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一是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市场中弥漫的极易传播的情绪隔离开来的能力。”第二点就是市场先生的理论。这点跟买入并持有的原则也是契合的,告诉我们不需要择时,当然不择时并不是说不考虑价格是否合理公道。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买入,不需要考虑市场情绪,这点非常难因为因为人类非常容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xx的A股中红空的上市公司的估值。持有,这里非常考验耐心,人并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懂自己了解的某个领域,并努力做到最好,就已经有足够多机会了。多数人无法持有是因为完全看不懂只是按照市场情绪来顺势操作。我觉得这也是巴菲特不赞成比特币的主要原因,因为它跟黄金一样更多是靠情绪波动来决定价格,并没有真正地去创造价值,而市场情绪又是无法预测的。

“你塑造你的房子,然后房子塑造你。”记得某句话,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物质和环境对人塑造的能力。

“我们坚守在那些易于理解的行业。一个视力平平的人,没有必要在干草堆里寻找绣花针”。记得某人说过,人既要完全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选择,又要相信自己总会犯错,所以才会有安全边界,才会有模糊的准确,才要恪守自己的能力圈,才会去繁从简。知道自己懂什么,而不是被感觉或者情绪之类的东西去引导,这大概就是芒格经常说的理性。

“我们很少对宏观经济预测,我们也很少看到有人可以持续作出准确的预测”,这也是不择时的原因,因为无法判断。

“不要问理发师是否要理发”,这个可以用到很多场景,比如不要问券商是否会有牛市,他们肯定希望市场热度越高越好。

“用笔盗窃一大笔钱,远远比用枪抢劫一小笔钱,安全很多。”美国成熟的市场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对比国内xx的变化,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记得巴菲特说要感谢生长在美国,并且赶上这个好时代,他说过的没错。

巴菲特读后感(篇5)

临近xx年的最后一周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一直听闻巴菲特的各种话题,自己也参与过各种投资,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他老人家的书,没有系统学习投资的理论。回忆过往的稀里糊涂的投资经历,完全是在靠运气,事后回想不免有些感叹自己的愚蠢,也为自己捏把汗。国内的教育一直都是残缺的,每个人大概需要去自学心理、艺术、投资、管理、体育之类的,做一些通识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完善自我,更好的认识社会,所以也推荐大家读读这方面的书。以下是一些相对琐碎的记录。

“良性循环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财务上的良心循环;二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的良性循环。”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需求,适度的克制会令自己更快乐也会减少很多“心力”。这也是之前素食多年慢慢得出的结论,感觉很难,但是如果是自内而外地做其实也非常简单。道理真正明白了,就比较容易顺其自然,没有太多阻力,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适度节制或者储蓄应该算是财务良性循环的基础吧。

“所有企业失败基本都是由于财务上无法形成良性循环造成的”。良性循环是复利的基础。

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能力圈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这三点其实都非常难做到。

市场先生,就是让我们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市场的影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瑜伽里的“自觉”。觉察到自我的短视和冲动,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对于重大的决定如果没有深思熟虑,都是容易反反复复的,减少自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其实是非常难的。而在投资这件事上,多数人也一再犯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的错误,凭借短暂的历史记忆而影响决策。比如xx的金融危机让人过度消极,国内房价的长期疯长也让很多人以为房价会一直涨下去,如果调研历史和国外的情况仔细思考,内心应该会一直有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两者都有非常多的理由,而最终只有一个胜出。

安全边际就是活的久,懂数学的同学一定知道,控制好风险的重要性。一旦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应该是高兴,应该搞清楚是我们在风险很低的情况下依靠个人能力获得的,还是因为运气的成分而同时我们有很高的冒进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大概率上会因此付出更大的代价。之前我间接的问过很多持有加密货币的朋友,他们参与其中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市场波动比较大,容易翻倍,这正是我后来一直非常谨慎参与的原因,同时我也认为在现阶段国家不支持个人参与是非常明智的。

能力圈,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这也是前两天和同事讨论的一个话题,怎样知道自己是否足够了解了呢?经常以为自己对某个股票和行业足够了解了,但是如何判断足够了解了呢?而且对于公开的市场已经有那么多聪明的人,为什么我就能确定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如果已经有足够多的聪明人,那么市场应该能充分定价,我买入肯定已经不是低估了。如果市场不能充分定价,那么凭什么我的判断是合理的,我又凭什么能比那么多聪明人判断正确呢?由此陷入无限的怀疑和否定中。所以我现在会以指数为主,然后辅助一些自己的选股。在决定之前反复验证,从正面验证,从反面去验证,考虑风险。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市场反应,再去验证之前的判断逻辑是否是对的。无论赚钱或者亏钱,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知道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感觉。如果赚钱了,但是只是自己蒙对了,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应该太着急。

大概是跟很多事情一样,投资能让我们认识自我,也能了解这个世界,并且促使我去思考,而且最终能获得一定收益,这些都是我喜欢做这件事的原因。但是,它的风险在于,控制的不好容易吞噬自我,迷失方向。

最后,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巴菲特读后感(篇6)

公司的治理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董事会扮演的角色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种,有控股股东且控股股东是公司经理。第二种,有控股股东但控股股东不是公司经理。第三种,没有控股股东。

好的投球总能阻止好的击球,反之亦然。

选股和组合管理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聚焦投资,投资者把自己的赌注全部押在长期看来最可能跑赢市场的那些股票上。

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并透彻理解,,而且能够将跨多门学科的基本要点融会贯通。

α系数--业绩(EPS)

β系数--相对波动性(PE的变化)

很多荒唐的念头都源自心理现象,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就要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思考。

对于图书的库存(商品的库存)使用后进先出估值法,计算当前的成本,不把任何库存的减少计为收入。

为商誉支付的钱,依据的是存货的先进先出价值。

财产,厂房和设备的评估价值,剩余价值,有些甚至用来支付递延所得税负债。(要拆分)

所有溢价都是付给商誉的,只买你认为会升值的东西。

资本市场既有流动性,也带来长期收益。

长期来看,商业价值的增长并不取决于短期的股价,而是取决于长期内在价值的提升。

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将其简化,但又不能过于简化。

留意你的认知缺陷,害怕你自己的愚蠢。

如果只是一味地削减今天的成本,如果只是关注目前收益的最大化,就很可能会牺牲公司未来的经济收益。

如果不想让自己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那就不要带着改变别人的目的去结婚。

宁愿拥有一家非控股的优秀公司相当部分的股权,也不愿100%拥有一家表现平庸的公司。

三大分类: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企业

犯错的情况:对公司及其所属行业的经济态势做了错误的评估,对时任经理人的忠诚度和能力判断错误。

收购一家盈利状况非常出色,支付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的高溢价,是糟糕的投资。

诺亚法则:如果方舟是生存之本,那么不管现在的天空是多么万里无云,都应该立刻着手建造方舟。《水上映行》《巴菲特基本法则》

你这辈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崇拜谁,你模仿谁。

长期而言,企业的股票价值会接近于内在价值。

金钱永远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口袋转到另一个口袋。

恐慌时期,你必须永远记住两点:

第一,普遍性的恐慌情绪,其实是投资的朋友,因为它给你奉上了廉价买进的机会。第二,个人的恐惧是你的敌人,而且它也是毫无根据的。投资者只要避开过高的,不必要的成本,长期坚持投资一批财务稳健的大型企业,会有不错的收益。

这个社会永远需要巨大的交通和能源投资。

要让顾客开心,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降低价格。

事实上,公司的业务发展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财务数据。意外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投资管理上,创新者为数甚少,模仿者为数众多,无能者数不胜数。

有钱的人遇到了有经验的人,结果是有经验的人得到了钱,有钱的人得到了经验。

如果谈下比别人更划算的交易?关键并不在于你怎么卖货,而在于你怎么“卖嘴”。

三个彼此关联的投资因素:第一,优秀的业绩表现迅速吸引大批资金涌入。第二,庞大的资金规模肯定拖累投资表现。第三,大多数经理人,仍会寻找新的投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算计,管理的资金越多,落袋的收费越多。

无论投资多寡,投资者都应该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巴菲特读后感(篇7)

巴菲特觉得企业经常预测未来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书中原文: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避免进行预测,因为这是一种糟糕的管理习惯,经常会导致管理人粉饰报表。

无论投资还是经营企业如果太在意短期的表现就会影响心态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书中原文:伯克希尔旗下的各个公司的CEO们享有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他们应对的要求很简单,1.仅有一个股东;2.仅有一类资产性质;3.他们管理的公司不会被卖出或合并,会坚持目前的状态乃至百年不变。

这样的情景,使得这些公司的CEO们能够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不像上市公司的CEO们那样,必须不停研究下一个季度财务表现的市场短期压力。在伯克希尔的大家庭里,短期的结果当然重要,可是任何短期的眼里都不应以牺牲长期竞争为代价。

巴菲特对股权激励的看法:投资者应当理性对待,如果只是以简单的利润再投取得利润增加而不是提高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对现有股东是不划算的.伯克希尔更愿意根据业绩贡献奖励现金,他们想要公司的股票会自我购买,如果他们主动购买了公司的股票才说明他们站在了股东的立场上。

书中原文:以公司股票期权奖励管理层,以期到达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的做法,不仅仅是言过其实,并且掩盖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由期权带来的利益分歧。很多公司奖励管理层股票期权,仅仅是机遇公司留存利润的简单增加,而不是对公司资本的良好运用。

然而,巴菲特指出,仅仅是使用公司留存利润在投资取得利润增加,简直就是举手之劳,并未提高公司真正的资本回报。

如果公司资本没有被加以优化运用,那么,现有股东的利益会暴露在股票下跌的风险之中,而期权持有者却能够置身其外。

伯克希尔的管理层根据业绩贡献获得现金奖励,如果他们想要公司的股票,直接购买即可。巴菲特说,如果他们能那么做,那么就说明他们是“站在了股东的立场上”

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这个词是剩余的,真正的投资必然是建立在价格与价值的基础上的,那些不将价格与价值比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书中原文:尽管现代金融理论的热衷者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以至于价格(你所付出的)与价值(你所得到的)之间没有差距,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认为这种差距仍然普遍存在。

这种差距也证明“价值投资”这个术语是剩余的。所有真正的投资必须建立在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估的基础上。那些不将价格与价值进行比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仅仅是期望股价上升,而不是基于“所支付价格低于所得到价值”的理念.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