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春节传统民俗作文9篇

12-15

很多人通过作文写作来进行交流,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哪些作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经过收集,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春节传统民俗作文,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1】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2】

家乡的习俗有很多,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习俗都慢慢淡化了。被人们所遗忘了,但是,有些习俗保留了下来,在成长的路上扎下了根,开出了花。

小时候,常跟着爷爷去家旁边的公园,在那里,一排排的老奶奶、阿姨在舞动着红色的手绢,身上穿着红色的衣服,在夏日的炎阳下边走边舞,这就是扭秧歌。她们手中的一团红在飞旋着、在跳动着、在狂舞着。引得人们在旁边喝采。几个人在一旁吹起了唢呐。小时的我不太懂得他们具体是在干什么,也不懂何为艺术,但是能感受到那一个个火红的身影。时慢时快的步伐,那烈日下激昂的音乐声,都漫溢出青春向上的气息,心中也怏乐起来。爷爷看到我高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现在爷爷的腿脚不再如以往那么利落,体力也大不如前,现在路过那个公园,听到唢呐的欢快的声音,便回忆起曾经和爷爷一起散步的情景,心里便淌过一阵暖流。记忆之河的某一处翻越了浪花。

过年时,年年都要放鞭炮,在鞭炮售卖处,买来红纸包着的能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的窜天猴、滴滴筋等,一家人下楼去,在映照着月光的白雪上铺上红彤彤的鞭炮,点燃后都跑得很远,在远处看着那一大串红鞭炮伴着噼里啪啦的声音爆炸,耀眼的光像花一样在眼前绽放,眼里看到的不仅是火光,还有新年的希望。一会儿,放完了,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远处的绽开的声音。

现在,人们对环境更重视了,国家也禁止燃放鞭炮了,过年时心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只能回忆起以往的场景,那火光仿佛又绽放在眼前,心里又感到了踏实、温馨、热闹的节日气氛。看到了新年的希望。

家乡的习俗已经在我心里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不会因为不再重现而有一丝丝的忘却,反倒在我的心灵深处久久的刻画出更加美好的状美卷。我将永远珍藏它们,静待它们结出果实,滋润我的心灵!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3】

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规矩”,怪怪的习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知道习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来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贴“福”贴倒了,急忙说:“外公,‘福’贴倒了。一听,我耐心的解释道:“没贴错,将福贴倒是一种习俗,倒着贴,说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那还有什么习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给我和妹妹讲。

过年还有好多种习俗。外公说“把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呀?”“因为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外公说。“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过年还要大扫除”外公说。我和妹妹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大扫除呀,我们家很干净呀?”外公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去年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今年 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真是越来越不懂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了。”妹妹说道。

“农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鸡蛋当节日食品的风俗,说是吃了‘明月’。”外公说。“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荠菜”我解释说。“它有清肝明目,调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气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导你们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你们去年就因为这吵了一架呢。”外公说。我和妹妹吐了吐舌头,说“我们又不知道是真的,以为外婆逗我们的。”马上妹妹拉着我二话不说道歉去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过年习俗的知识,我觉得太不真实了,不过还很有趣的。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实不真实呢。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4】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了。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是在濮阳过年,但是我们很快乐。

“二十三,祭灶官”是因为传说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要买来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只说好,不说坏。

“二十四,扫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打扫了,得快点打扫干净利落才行,快点行动吧。

过了二十四,大人们都忙了起来,就连我们小孩子也忙了起来,大人们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炖肉肉,贴花花、蒸馒头……我们小孩子就去买鞭炮、放鞭炮。有的`时候还帮帮大人在家里装饰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来了,更使人们激动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充满了爱地气息,大人们把早就准备好了地地年夜饭端出来,门外地鞭炮声声响震耳欲聋。吃完饭,好看地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这一夜,每家每户地灯都亮着,都还没有睡,钟表一分一秒地走动着,12点了,响起了一声声地鞭炮声……大年初一,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饭,就去串门了,“噔噔噔”

家里又来了一位客人,一进门,就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们就回家了……过了这几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学生们就应该上学了,我们也该忙碌地生活了!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5】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发粿就是其中的一种,他是用红糖来做的。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贡品。发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发粿就出炉了。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供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鸡、鸭、鱼之类禽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终于迎来除夕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对联。丰富的饭菜就端上了圆桌, 桌子下也会放一个小小的火炉,寓意着“团团年年,红红火火过大年。”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放烟花。随着大人们点燃烟花,漂亮的烟花在天上不断的绽放,年轻人们就会拿起手机来拍这五颜六色的烟花,美丽极了!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而且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年之后,老人就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大概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大年初一,按福建闽南的习俗,不能扫地,而且这一天的早上只能吃素食,不可以吃荤的。因为老人都说:“ 这一整年出门都会忘记带雨伞淋雨。”在这一天里,我们都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还会给亲朋好友家的小孩子红包,接到红包的小孩子就会兴高采烈的跑进自己的房间,轻轻的关上门,迫不及待的打开红包来细细数一番。数完之后就会乐呵呵的笑起来。

过了元宵,热闹的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回到了工作岗位。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美丽的乡村又安静了下来……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6】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向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日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日,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确定,那里前一阵子应当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齐度过的。那时的自我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能够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齐,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细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我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此刻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只是之后,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7】

十三度春天,我已走过,也就是说今年是第十三个春节,但这个春节让我觉得与之前十二个有所不同。

今天是1月23日,是大年夜,而我1月12日刚刚回到上海,当时的我已是精疲力气尽,回家倒到床上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我就得随家人赶往浦东亲戚家过年了,直接导致我今年没有能买成烟火,以前每年过年我们一家都要买很多烟火和鞭炮,但今年没有了,也就是说在春节期间少了一件娱乐活动,这令我在出发前心里忐忑不安,到了那里,我又发觉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我没有那么盼望过年了,我现在似乎觉得过年的时候除“吃得好,玩得爽,鞭炮炸地响”之外与平时的日子没有多大区别,不像从前还没有期末考试就想着这个年怎么过,怎么疯,怎么玩。

今年的娱乐活动还少了一样就是电脑游戏,我的电脑忘带了,我本以为这次在那儿很无聊,因为没有电脑,我就开始打算要不要溜走,但是大年初一那一天,我上午看了会儿足球,然后又看了NBA,接着中午吃过饭后,我越想NBA越觉得手痒,于是就约了几个表哥出去打篮球。

从小我的篮球就属于那种下等的水平,但我不愿意让这个成绩继续陪伴我,我在那儿开始拼命地练篮球,从初二开始就下起了雨,但我热情不减,继续大练篮球直到手脚冰凉,手上的灰都凝结成了一层,我才回家,晚上我又开始了工作——解开刘谦的魔术,先把电视上的重播用相机录下来,再看几遍,再把网上有争议的地方慢放,然后在纸上把不同的假设写下来,有假设董卿是托的,桌子的玻璃会转的,因为光线经玻璃折射而形成的幻觉,玻璃是特殊材质的等等,再去分析排除。

这个新年让我受益很多,篮球水平大增,学会了分析,排除,更学会了看电脑以外的事物。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8】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因此,鸡是少不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之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篇9】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所以,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个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在年三十晚这个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

这个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但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

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

除此之外,这个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