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案

12-16

教师在上课时需根据事前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授课,每个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好教案课件。只有拥有科学合理的教案,教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近读到一篇关于“黄河的主人教案”的网络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希望您会喜欢本文的语言风格!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1】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3、读中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高超的驾驶技术。

4、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即人定胜天的道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同时,树立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联系上下文,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黄河以及羊皮筏子的特点。

2、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

3 、学生收集描写黄河的词句和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黄河之险、艄公之勇。

(-)、激情导入:古诗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滔风簸自天涯。”黄河以它滔滔的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的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近“黄河的主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设问: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他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课文中是怎样说的?指读。

2、他战胜了惊涛骇浪的黄河。同学们见过黄河吗?读一读,画一画文中是如何给我们描写黄河的。

3、交流:第一自然段、汹涌的、湍急的、波浪滔滔的、滚滚的。

4、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黄河的景象吗?让我们观看一组图片(壶口瀑布的图片)假如你站在岸边,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师生交流。

3、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黄河滚滚,……胆战心惊。”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个别读、男女赛读、齐读)

(三)、感受羊皮筏子的特点。

1、过度:那时那刻,在这样的黄河上吸引作者的却是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当作者远观羊皮筏子后说出这样一句话: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句末的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3、交流。抓住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却能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其次,引导想象“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情景,感受“贴”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惊叹之情。

4、指读,齐读1―4自然段。

5、迁移: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却能在能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谁?(梢公)此时,你想对梢公说什么?(交流)

二、自读感悟,感受梢公的机智和镇静。

1、过渡:难怪作者说,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勇敢,还有哪些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

2、默读6―8自然段,边读边画,并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交流:

句1:“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引导想象艄公遇险的情景,体会其沉着。

句2:“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注视着水面。”引导抓住“专心致志、小心注视”体会其责任感和智慧。

句3:“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引导通过乘客的表现体会艄公的技艺精湛、经验丰富。

在体会深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的朗读。

三、精读品味,升华感情。

1、口语交际:黄河上惊涛骇浪,可我们的艄公却如履平地,他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假如同学们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即将上岸了,想对“我”这位艄公说些什么?

2、激情朗读:艄公在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见此情景,我们不由心生敬意,让我们再次朗读这段文字:“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指读,齐读)

3、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的主人》,仿佛也坐上了那既令人提心吊胆,又让人谈笑风生的羊皮筏子 ,其实,人类与自然的挑战中,除你绍的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而成为黄河的主人之外。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事例吗?

4、将来,你还想成为什么的主人呢?

6课堂总结:愿同学们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

1、有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2、课外阅读人类改造自然的故事。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3】

师:同学们,上节课有的同学说有个心愿,想去亲眼看看黄河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我们在座每个同学的心愿,是不是?

生:是

师:那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配乐放黄河录相)同学们,这就是黄河!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画面,你们一定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吗?

(出示填空:这就是()的黄河!)

生:这就是浊浪排空的黄河!

师:真有气势!

生:这就是翻腾的黄河!

生:这就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真切的感受,真切的感受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上节课读到的一句话。女同学先读,男同学再读,最后全班一起读。(出示课文第1小节)

生: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师:是的,这样的黄河怎能不令作者胆战心惊呢!那黄河上小小的羊皮筏子更是牵动了作者和我们的心。打开书本,读读2-5小节。

生:学生自由读。

师:读完这一段,一定有一些词句在牵动着你,有哪些呢!再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把它画下来。

师:(巡视中)有的同学一边画一边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小小的和整个儿,读时应该做个对比,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黄河的胆战心惊的感受。

师:她抓住小小的和整个儿,觉得通过朗读的对比体现作者的心情,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在黄河中小小的筏子怎么经得起那么大的浪呢?大船都是慢慢被吞没,而小船是整个儿吞没,可以看出它小。

生:我感到害怕,小船都卷到浪里了,可能一会儿又出来,很危险。

师:是的。

生:文中还说是吞没,而不是淹没,说明一个浪头打来可能就看不到筏子了。

师:还有吗?

生:我们从上文的浊浪排空、万马奔腾可以看出作者已经胆战心惊了,而那么小的筏子在里面鼓浪前行,可能一个浪头就能把它吞没了。

师:那有没有吞没呢?从哪能看出来?

生:好像。

生:鼓浪前行。

师:什么意思?

生:乘风破浪。[

师:还有吗?

生:浪大他却毫不畏惧。

师:同学们都能抓住这段中的关键词语,还有吗?

生:我抓住共六个人。一般来说,这是一个陈述句,但现在后面打的是感叹号,说明作者看到了筏子上有人的时候非常惊叹,前面还有1、2、3、4、5、6说明他是非常惊叹的。

师:你不仅关注6个人,还关注到的了文章的标点。

生:我还关注到浮在汹涌的黄河上的浮,就是贴在水面上。

师:这说明

生:羊皮筏子轻、小。

生:第3小节的贴引起了我的注意。

师:你读读这句话。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脚好象快踩到水面上去了。

师:还看到什么情景?

生:浪来了筏子上去,浪小了又出来。

生:漂流说明一点把握也没有,水面怎么动,它就怎么动。

生:羊皮筏子在波峰浪谷中穿梭。

生:有一个大浪扑来,我们以为羊皮筏子被吞没了,过了一会,它又出现在黄河上。

师:看来这个贴字让同学们看到了很多很多丰富的画面,还有吗?

生:湍急可以看出黄河水流很快!

生:还有只有十到十二只羊那么大,说明筏子很小。

生:满满的麻袋看出很危险,筏子那么小,又有人。再来两个麻袋,好象真的有浪头来就会吞没。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提心吊胆的。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的感受,是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体会到的,我觉得应该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好吗?先自己读一读,一会来展示你们朗读的精彩。

生:自由读2-5小节。

师:谁愿意来?

生:一生读第2节

师: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读得好,因为他把小小的和整个儿作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羊皮筏子很小,很轻。

师:你很会欣赏别人,欣赏别人是一种了不起的表现,而且也很会评价,对比着朗读。

生:我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到了羊皮筏子在任凭摆布,浪到哪,它到哪,漫无目的的,我真是捏了一把汗。

师:你已经走到了文字背后,看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

生:他把鼓浪前行读得重,突出黄河浪急汹涌。

师: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生:一生读。

师: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来读第3小节?[

生:一生读。

师:同学们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关注到标点?其实啊,标点也是作者心情的独特表现。你看这一小节中有感叹号,还有省略号、顿号,你读懂了作者标点中所传达的心情了吗?

生:我读懂了啊后面的感叹号,说明作者不相信后面还有人,因为羊皮筏子很小,作者怕沉下去。

师:说啊时作者是什么样的神情?

生:目瞪口呆。

生:惊讶,担心。

生:紧张,嘴巴张得圆圆的。

生:我还读懂了1、2、3、4、5、6中的顿号,说明作者看到有人就已经很惊讶了,现在竟然还有6个人,实在惊叹不已。

师:谁来数一数?越来越惊讶的。

生:指读。

师:你觉得还可以怎样数?

生:越来越快!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作者越来越惊讶了!还有吗?

生:还有省略号。说明作者数时看到还有、还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师:我们说言为心声,看来文章的标点也是传达作者心情的一部分,同学们关注到了这一点,你能读好吗?

生:读第3小节。

师:一起去看看这样的羊皮筏子!齐读在定睛一瞧(师引读,生齐读)

师:看来,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确实在牵动着作者的心,再读读第2-5小节,你肯定有话要说!

(出示填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生: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啊!我的天哪!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师:谁能通过语言描述让我们看到羊皮筏子?

生:无论风多大,浪多大,都奋勇前进!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那么小,那么轻,好像一个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师:这样的羊皮筏子想去看看吗?(屏幕显示羊皮筏子)很小,大约20来斤,如果让你坐在上面,你敢吗?

生:我不干。因为黄河浪那么大,我的命运就掌握在黄河的江水里,挺害怕的。

生:我也不敢。那么小的羊皮筏子,坐在上面肯定很危险。

生:我敢!因为在羊皮筏子上能亲眼目睹黄河万马奔腾的样子。[

师:那我们去读读课文第7小节,看她还敢不敢!

生:齐读第7小节。

师:(问刚才的学生)现在你还敢吗?

生:我还是敢!因为那汹涌的气势会让我很激动!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乘客的表现。

生:齐读乘客表现的句子。

师:我又来了。(再次走向那位学生)你能像皮筏上的乘客那样吗?

生:我能像那些乘客一样谈笑风生,泰然自若。

师:老师要和她握握手,因为她很勇敢,能像皮筏上的乘客那样谈笑风生。现在老师要问一问,皮筏上的乘客和这位同学凭什么能谈笑风生?

生:因为艄公有很好的掌筏技术,乘客们对艄公很信任。

师: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

生:是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师:板书: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找到了吗?能具体说说吗?

生:读书上相关文字。

师:水势指?

生:浪的急缓,大小。

师:浪小时,注意水势,浪大时破浪前行,同学们,这就是艄公的智慧所在。

师: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那是因为读

生:齐读第6小节(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浏览窗外的景色)。

师: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汹涌的黄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为读

生:第二次齐读第6小节(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浏览窗外的景色)。

师:之所以乘客能谈笑风生,那是因为再读

生:第三次齐读第6小节(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浏览窗外的景色)。

师:艄公仅仅是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吗?

生:还有经验和技术。

师:有没有一个词可以体现?

生:如屡平地。

师:她有一双慧眼。履是什么意思?

生:踩的意思。

师:就像踩在平地上,其实是在滚滚的黄河上,这样的艄公令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不由得赞颂。自己读读这一小节。

生:自由读。(屏显:用诗歌的形式显示最后一小节)

师:1组读

生:读

师:他是谁?

生齐:他是黄河的主人!

师:1、2组齐读。

生:读

师:他是谁?

生齐:他是黄河的主人!

师:1、2、3组齐读。

生:读

师:他是谁?[

生齐:他是黄河的主人!

师:全班齐读。

师:此时,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谁来说?

(出示填空:()他,就是黄河的主人!

生:勇敢和机智,镇静和机敏他,就是黄河的主人!

生:他战胜了黄河,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他,就是黄河的主人!

生: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他,就是黄河的主人!

师:此时的语言已经汇成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这不仅是艄公战胜黄河的动人诗篇,更有艄公对黄河的一片深情,更有对黄河的热爱!

师:我们曾经读了《鲁宾逊漂流记》,还举行了读书交流活动,还记得故事内容吗?

师:那鲁宾逊是什么主人呢?

生:他是大海的主人。

生:自信的主人。

生:孤岛的主人。

生:野人的主人。

生:自己的主人。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的壮美。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领略黄河的主人动人的风采。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出黄河和艄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同学们,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课堂是我们积累好词佳句的主阵地。今后每节课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好词佳句多。

二、“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的壮美。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

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学生点评,教师相机点拨。

2、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

教师朗诵: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就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感情激荡……

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

3、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现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呢?

三、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练读,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充分感受到。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三)访

1、自由读课文7—8节。

假如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你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把你的问题写下来。

2、现场采访艄公。

教师扮演艄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过程中,教师注意凸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5、我想对××说……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附板书: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5】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23黄河的主人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加在湍(tuan)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河之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丕敢睁一睁的。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弓I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文本。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朗读、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美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2.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领悟到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指导美读词语

三、感受黄河

播放黄河视频,指导朗读第一节。

四、感悟主人形象

1.导入

同学们,黄河是这样的凶险,但是却有人能够驾驭它,成为黄河的主人,默读思考: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

2.交流

找出相关语句,说出自己理解,指导朗读

五、劝说尝试坐羊皮筏子

六、升华主人形象

出示艄公图片,理解、感悟只有艄公才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6】

课前谈话:告诉俺,你们是什么小学的?把你的小喇叭打开,几年级几班的?

2、你了解黄河吗?你心目中的黄河是怎样?

师:像男子汉,像母亲,是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抚育了中华民族,她养育了中华儿女。多少年来,俺国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高声赞美黄河。无数诗人读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3、俺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怎么赞美黄河的?

师:下面,俺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李白、王之焕是怎么赞美黄河的!(屏幕上出现他们两个赞美黄河的诗词,同时激情澎湃的音乐响起),李白在诗中赞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王之焕是这样赞美黄河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俺们一起来和着诗人的感情,赞美一下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起。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充溢感情色彩)黄河的水啊,就像天上滚滚流到了人间,奔腾不息一直流向大海!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黄河!俺们再一次吟诵这两句诗词!“黄河之水――”起。

1、师:今天俺们学的《黄河的主人》,黄河在作者袁鹰的眼中是怎样的情景呢?一起把课文第一段朗读一遍。(大屏幕出现第一段的内容)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河犹如千军万马,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这就是母亲河!这就是俺们的黄河!“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读。

生:(大声充溢感情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3、这是俺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想看看俺们的母亲河吗?

师:俺们一起观赏一下黄河,俺们的母亲河!(大屏幕上出现滚滚、汹涌的黄河,并配以激情高昂的歌声)。

4、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黄河!这就是一泻千里的黄河!你看到这黄河,你听到这歌声,心情会怎样啊?你想对黄河说什么呢?说一说你的感觉。

5、看着这样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啊?书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啊?板书胆战心惊

生:书中用了一个“胆战心惊”的词语,来体现他那种心情。

师:心里害怕,惊吓,胆在抖,心害怕,这叫什么?

师:这是俺们站在伟大的大自然面前,在黄河面前的感受――胆战心惊!拿起书,再读,把作者第一次见到黄河的感情读出来。

“黄河滚滚――”起。

生: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师:胆在哆嗦,心在害怕,这就是黄河,这就是母亲河,这是自然的壮观。来再读一遍

1、那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他凭什么做黄河的主人呢?读课文2、3自然段

反馈:黄河上的艄公,艄公的艄怎么写?是舟字旁加一个生肖的肖。什么样的人叫艄公吗?师:艄公是干什么的?

师:孙老师查了下字典,这个“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称“艄公”,这是它的本意,现在引申开去,把撑船的人,把舵的人,划船的人都叫什么?

2、朗读2-5自然段,艄真的是船吗?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是什么心情?

同桌讨论,

从岸上远远望去,体会作者心情是提心吊胆的。

(俺认为是惊讶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体会出来是惊讶的。

(俺认为是担心的)体会出了担心的心情。

(作者为他们着急)不只担心,还着急呢。

(新奇)为什么不知道?又小又远,

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假如你能读出来,就是真正的理解了。

同学有停顿,没有打断。听着你的读,看着你的表情,俺知道你挺担心的,假如连贯更好了。

2、不错,这儿有个词,老师不知道该怎么读?啊,你是什么感情?

3、这里面还有一句话,是数数的,该怎么数?

你是越读越响,为什么这样读呢?原来看不清,现在越来越看得清。

4、这就是黄河的――?他怎么不惊叹呢,怎么不提心吊胆呢?假如这时你此时,你坐在羊皮筏子,你敢吗?

……

师:假如孙老师俺也不敢,假如俺也死命抓住绳子,假如调到黄河上,

1、课文中乘船的人怎么样呢,读6、7自然段,找出一个词,读完了,乘客们表示怎样,

师:讲了两层意思,很多了,更多的原因,因为乘客相信这位艄公。

4、俺指名来读读,没有发过言的。

是呀,艄公是那样的笑谈风声,那座古塔是怎样的古塔?俺特别欣赏同学的第二点。不只勇敢,更主要相信艄公。

5、拿出笔,乘客们相信艄公的什么呢?从那里看出来的?从6-8自然段找找,画画。

围坐4个人可以讨论一下,

反馈:

勇敢和智慧从那儿看出勇敢、镇定、智慧?

(冷静)乘客们相信这是一位冷静的艄公,不是鲁莽的小伙子。

6、读到这里,既然他大胆了吗?为何又小心呢?不是矛盾了吗?

小心是为乘客的生命,为了水的,有漩涡,平坦的,多么有经验呀。

7、乘客们相信艄公的什么呢?假如俺也小心,俺也专心致志,你们放心吗?

他说相信艄公的经验和技术。艄公就只有一个竹槁。

这个履是什么意思?这个履自身就是意思,有一个成语叫正远买履,就是到街上买鞋子。说明艄公技术非常的好。

9、不错,孙老师提出一个挑战的要求,这段写得这么好,能不能读两遍,把它背下来,能不能?

1、主线明:感受黄河,感受谁是主人,为什么成为了主人?

2、注重朗读:

(1)朗读很有层次:如第一次读黄河,布置三次有层次朗读,形成黄河惊涛骇浪的映像。

(2)注重朗读的技巧。如那么轻,那么小,读轻一点等。

3、注重语言的积累:

(1)最后同学练笔,你们能够用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

(2)注重背诵段落。

4、教师评价语到位:

同学朗读羊皮竹筏时,有停顿。师评价为:听着你的读,看着你的表情,俺知道你挺担心的,假如连贯更好了。当同学朗读胜利时,师评价为:好,给点掌声你完全进入角色,听了朗读,俺看到画面。

(2)假如这时你此时,你坐在羊皮筏子,你敢吗?从而让同学情感体验,建立起以文本交流,创设一个接一个心灵碰撞的情境。

商榷点(纯属于个人观点):

笔者认为可以充沛做足课题文章。感受黄河,板书黄河,探究“主人”,板书主人,课堂这样可以体现同学的主动探索,不是更多的导引。课堂升华就是题目。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7】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河的主人是艄公。艄公是谁的主人?(黄河)

二、感悟黄河的汹涌激荡:

1、想知道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①指名读。

②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④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4、你还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黄河的险?找出来,读一读。

三、感受艄公:

1、黄河这么险,而艄公却能战胜它,成为它的主人,可真是了不起啊,读到这你知道了吗,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出示:我不禁地心吊担,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①自由读。会读书的人,能把一个个字读成一幅幅画面。你能做到吗?试着读一读。

②指名读。

③你从这句话中哪儿体会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④指导朗读。

四、体验羊皮筏子的危险:

1、艄公是用什么工具战胜这滚滚的黄河的?出示:(黄河中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2、交流:

出示:那是什么,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象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小、轻、浮、小小东西渺小、无助。

整个儿吞没黄河的汹涌险恶。[

③齐读。

继续交流:

出示: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感叹句:

啊!吃惊、惊讶。

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人多、感到惊讶危险。

③引读: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④读到这你仿佛见到了怎样的情景?()

⑤总结: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这种情景怎么样啊?(令人胆战心惊)

3、你还从哪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险?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①指名读

②说说感受。

③再读。

过度:艄公真了不起,他们利用这么原始的工具战胜了滔滔黄河,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五、再次品味艄公:

1、今天,老师想请我们班有胆量的同学一起跟着艄公坐上羊皮筏子去渡渡这凶险的黄河,好不好?

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河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2、想想此时艄公他会怎么样?(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3、艄公在行进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困难?他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又会如何克服?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4、艄公是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仅仅是一根是不粗不细的竹篙,一只简简单单的羊皮筏子?(不是)那他凭的是什么?(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5、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赞赞艄公。

6、总结:千读万说,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7、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

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①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

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再指名读

②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

六、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还有很多主人。(出示费俊龙、聂海胜照片)你们认识吗?我们可以把他称为(太空的主人!宇宙的主人!)

2、今天,同学们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祝贺你们,你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学到这儿我想把爱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爱迪生

4、请大家记住这句话,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七:作业布置:

出示:1、摘录描写黄河和艄公的词语。

2、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8】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看,这就是黄河!(播放录像)

站在黄河边,你有什么感觉呀?

2.出示句子。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黄河的句子。谁来读?(请两位学生读。你读出了它的气势;你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读出来了。)齐读。

3.是啊,这万马奔腾的黄河,真是让人害怕。但有一种人,他们不害怕黄河,能够让黄河乖乖地听他们的话。他们是黄河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顺。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这8位同学基本上能够达到刚才提出的要求,有些同学已经读得很流利了。

三、讲读课文

(一)课文2-5节

1.现在你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了吧?

板书:艄公(艄字怎么写?左右结构,左边一个舟,右边是肖)

艄公是干什么的?(撑船的人)

那他现在撑的是什么?(板书: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找到的同学举手。

2.交流筏子的体积(第5节)

(1)请一学生说。

(2)读读相关的句子。

(3)同学们看这就是羊皮筏子!(出示图片)

3.交流筏子上有人(第3节)

刚才讲到了羊皮筏子上有人,那作者是怎么看见的?

(1)一学生读第3节。

(2)你也说得很好,这一节告诉我们筏子上有人,而且是六个人,这六个人怎么样?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3)请你读好这一段。

4.交流筏子轻、小(第2节)

刚才我们近看了羊皮筏子,它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可当它行驶在黄河里,作者远看时它又怎么样呢?

(1)一学生说。(板书:小轻)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读读相关的句子。

(3)你能把它的小、轻读出来吗?

(4)齐读。

5.作者在黄河边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M.yJS21.com

(1)一学生说。(兴奋、新奇、惊异)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到的?

(4)你能把作者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二)课文(6、7节)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在黄河里行驶的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假如让你去乘坐这羊皮筏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来听听羊皮筏子上的乘客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感受吧!齐读第7节。

那现在作者看到的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怎么样呢?找找相关的句子。

1.请一学生读。

2.他们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不害怕黄河)

3.他们在干什么?(谈笑风生、指指点点)

4.他们为什么那么从容?除了他们小心和大胆外,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艄公,信任艄公)

5.那艄公此时表现得怎么样呢?读读相关的句子。

(1)一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2)你来评价评价艄公,你觉得他怎么样?(很勇敢)

(3)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到的?

专心致志:思想、注意力集中。

为什么要小心地注视?大胆地前行?(要顺着水势走才安全,所以要小心地注视水势;看准了水势就要大胆地前行)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读出艄公的沉着、勇敢来。

(5)齐读这句话。

(6)齐读第六节。

(三)课文第8节

是啊,就是靠艄公的沉着才带来乘客的安全,所以作者这样称赞

1.出示第8节。

2.谁来说说敬仰是什么意思?赞颂是什么意思?

3.你敬仰艄公什么?赞颂艄公什么?自己读读这一节。

4.交流。

(1)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他只有一个小小的筏子和和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说明他的渡河条件又少又差。但他敢于担当这个任务,这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2)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值得我们赞颂。(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那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表现在哪里呢?你能联系第6节说说吗?

5.小结:是啊,正是这样,因为他勇敢,不畏惧黄河的惊涛骇浪;因为他的智慧,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因为他镇静,在危险面前毫不慌张;因为他的机敏,他才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他不就是黄河的主人吗?

6.齐读这一段。

7.我们从艄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8.齐读6、7、8节。

四、总结课文

1.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滔滔黄河的雄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他不愧被人们成为黄河的主人。谁再来把课题读一下?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2.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什么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指谁?)

祝大家在茫茫学海中,在生活的海洋中,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理想的风帆,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黄河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比较欣赏的词句。

2.按课文填写,然后用上加点的词语写话。

他凭着______,______,战胜了_______,在________的黄河上_____,成为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9】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范例,既要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设计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开发与重组,再现黄河主人的技能之高、心灵之善、精神之佳,通过朗读、言语交际、情境体验等方式去感受、去熏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主人的形象、留下精彩的语言。

组块设计:

一、烘托渲染,突出黄河之险。

媒体展示汹涌的黄河,请学生为画面配音,并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寻踪追迹,突出主人技能之高。

1、文中哪些地方写了黄河的主人呢?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后,要求学生将分布在各自然而然段的语句进行整理,形成一篇描述黄河主人的小短文。

3、小短文,谈体会,再读出主人的能干。

三、创设情境,再现主人心灵之善。

1、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上稍公驾驶的羊皮筏子,到黄河上去感受一番(媒体展示漂流情境),第一次坐羊皮筏子有何感受?相机出示文中内容引导朗读。

2、同学们,为我们驾驶羊皮筏子的是镇静、机敏、勇敢、智慧的稍公啊,你不信任他吗?现在你们想干什么呢?

四、话别留言,突出主人精神之佳。

1、一次难忘的漂流快要结束了,我们要和稍公分别了,你们想对稍公说些什么呢?

2、再读稍公凭着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成为

稍公

战胜凭着

惊涛骇浪镇静机敏

浊浪排空勇敢智慧

黄河的主人教案【篇10】

一、直接揭题,感受黄河的壮美。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2.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录象。(①播放黄河滚滚东流的录象;②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

3.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

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的词汇比较丰富,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而课堂正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今后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要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

4.师朗诵:(继续播放黄河的录象)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就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们心潮起伏,感情激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1.在黄河滚滚的浪涛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上,突然远处漂来了一张羊皮筏子,你的感受如何?而作者的心情又怎样呢?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练习多读几遍,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够充分感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巡视指导。

3.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却坐了6个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是多么惊险呀!但艄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谁来读读看?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艄公的沉着、大胆,乘客的悠闲?)

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读看,把该重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读的?(划出该重读的地方)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评:像他刚才这样,齐读。

4.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乘客扪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来写一写。(出示写的练习)

①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撑篙的动作写具体。

②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们坐在羊皮筏子的表现写具体。

5.把你写的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6.正因为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破浪前行,所以乘客们才能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说到这儿,你一定想亲眼目睹一下艄公的风采吧,今天有一位艄公来到了我们的饿课堂上,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他提出来。

(同学们采访艄公)

前些天,我们班上的匡媛同学去了一趟黄河,亲身体验了一回坐羊皮筏子的感受。下面就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

(匡媛介绍)

7.看来,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还是很惊险的,乘客重要的是小心和大胆,而艄公——(出示文字)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你敬佩艄公吗?那你怎样来读这一句话?齐读,把你的敬佩读出来。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出示:黄河,我想对你说……

艄公,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xx说……

请选择其中一句话说一说。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的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黄河的主人”是谁? 板书:艄公

2、为什么把艄公称为是“黄河的主人”?

学生交流预习本上的答案

师评:同学们在还没学习着一课就能把问题回答得这么好,但老师觉得你们还能更好,怎么办呢?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哪个字地方重读了?

(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赞颂?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

2、讨论:乘客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

(1)自由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4)小结板书,并引导学生思考乘客与艄公之间的关系

3、自主学习,悟读课文,体验情感

(1)教师布置任务: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能从乘客从容的神情中体会到以外,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细细地读1—7,选择觉得有体会的一处或几处注好批注,然后练习朗读。

(2)交流

a、黄河 险

①学生交流第一节中的有关词句,并根据自己的批注谈体会,教师板书

②课件演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③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同学们,如果此刻你伫立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荡呢?

④你还能用哪些词句来描绘黄河?教师再补充些写黄河的名句。

⑤还有哪些地方也表现出黄河险的?

⑥小结,引导交流

b、羊皮筏子 小、轻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 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c、艄公本身 沉着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 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4、总结板书,出示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重新整理预习本上的答案,并交流。

2、选择写话: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

①黄河,我想对你说……

②艄公,我想对你说……

③xx,我想对你说……

④我想对自己说……

相互讨论——自己动笔——班内交流

四、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感悟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

2、在朗读感悟、想象、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配解说词,丰厚形象: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初步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段有关黄河的录像,我们一起欣赏。[投影一:播放黄河录像。]

1、有画面,有声音,如果再配上解说词,那就更具欣赏性了。一个词,一句话或几句话都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劈山砍石,势如破竹

2、谁能用课文当中的一段话来配录像呢?

(第一自然段)

导:作为解说词应当怎么说呢?学生齐读。

3、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天而来,看了叫人胆战心惊,而有人竟然成了它的主人,它是(艄公)

(1)学生写“艄公”

(2)采访学生:写“艄”字注意什么?(“舟”横不出头,变提)你为什么写得这么认真?(因为它是黄河的主人,我很敬仰他)

二、研究读2-8自然段,体会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1、学到这儿,爱思考的同学一定会问——艄公凭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板书“?”)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请快速默读课文。

[出示投影: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2、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齐读。导:同学们,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家袁鹰一起来到滚滚的黄河边,去亲身感受黄河的主人——艄公,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感受他的镇静和机敏。请自由地朗读课文。

3、自由交流。

4、学习第二自然。

(1)自由读。

(2)交流:你从哪儿看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3)引导读:小、轻、小小的浪头,整个儿吞没。

(4)小结:有没有吞没?(没有)还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可见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5、学习3-5自然段。

(1)过渡:刚才大家抓住“那么小、那么轻”就能体会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我们再来读一读3-5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出来。

(2)自由读。

(3)交流:物重、人多、贴着水面漂流。

(4)引读:啊!(惊讶)六个人(更惊讶)(还有作家袁鹰的担心。)

(5)小结:贴而不沉说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6、学习第6自然段。

(1)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险象环生,岸上的作者提心吊胆,而黄河的主人艄公是怎么面对的呢?和[投影出示第6自然段。]

(2)经典特写:

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你看他

艄公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你看他

(3)有感情地朗读。

(4)说“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的反义词(漫不经心、随意、慌张)。结果会?

(5)想象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

(6)质疑:艄公为什么会那么沉着?

三、总结全文:

1、完成板书:艄公→黄河的主人

2、想象训练。

刚才我们感受了滔滔黄河的气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如果同学是乘客,老师是艄公,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礼貌、为什么爱坐?不同的身份?)

3、总结:

艄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边,是黄河炼就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因此课文在歌颂艄公,其实也在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中华民族。课文中艄公成了黄河的主人,同学们在这堂课上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浏览、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的壮美。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领略黄河的主人动人的风采。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出黄河和艄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同学们,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课堂是我们积累好词佳句的主阵地。今后每节课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好词佳句多。

二、“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的壮美。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

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学生点评,教师相机点拨。

2、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

教师朗诵: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就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感情激荡……

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

3、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现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呢?

三、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练读,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充分感受到。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三)访

1、自由读课文7—8节。

假如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你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把你的问题写下来。

2、现场采访艄公。

教师扮演艄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过程中,教师注意凸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5、我想对××说……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附板书: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黄河的主人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黄河主人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