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课件(推荐13篇)

12-30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位教师都会每天都会花时间来编写课程教案和制作课件,因为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处。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教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2. 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包括知识点、教材内容、教学重点等。

3. 教学步骤:详细设计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使教学过程有层次有条理。

4.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5. 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6. 评价与反思:设计适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上内容,希望本文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和帮助!

对联课件(篇1)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教学重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齐读课题。`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对联课件(篇2)

校园春意浓朵朵红花向太阳教师激情涌耿耿丹心育新苗

树雄心创大业为江山添秀色立壮志写春秋与日月争光辉

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步步前进放眼未来满怀壮志个个争先

冰消雪花江山又呈五光十色冬去春来神州再现百态千姿

乐吃苦中苦方展出四化宏图勇登山外山才见得无限风光

彩虹铺蓝天喜看桃李香天下红灯映华发甘洒汗水育新苗

好山好水好社会处处风光好新人新事新风尚行行气象新

挥毫辞旧岁看神州诗天画海跃马沐春晖创四化伟业丰功

有天皆丽日天增岁月人增寿无地不春风春满乾坤福满门

普天开景运一片红霞迎旭日大地转新机万条金线带春光

千门迎晓日山川普照春光满四化趁春风人民咸沾党泽恩

加强法制教育大兴革命风尚保障公民权利发扬民主精神

春雷鸣大地五湖四海春意浓红霞映神州万水千山景色美

华光照四海四海皆春春不老佳节临九州九州同乐乐无穷

开源节流东西南北方方有利扬长避短春夏秋冬季季呈祥

瑞雪飘飘兆江南塞北丰收景爆竹声声传各族人民欢乐情

辞旧岁各族同胞共跳喜庆舞迎佳节全国人民齐唱改革歌

新春降人间杨柳依依春光美政策回万户老少盈盈笑声欢

喜东风送暖残雪溶化寒冰解望大地回春江山添翠芳草生

催繁花华新枝春风今又鼓荡历险境受考验多难而后兴邦

辞旧岁长城内外共跳喜庆舞迎新春东家南北同唱改革歌

干部是公仆处处为群众着想人民乃主人事事替祖国分忧

人才辈出十亿神州兴旺有期群芳齐放万里江山美好无限

海阔天高美鸳鸯比翼奔征程任重道远好夫妻同心建中华

知识海阔勤作舟勤奋任驰驱科学高峰智为径智坚可攀登

法严政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风正气盛国富民安外强中坚

龙飞凤舞万里蓝天春晖无限人欢马叫十亿神州气象万千

红灯如星家家门前飞红溢彩前程似锦人人心里倒海翻江

开天辟地劳一辈人老雄心在创家立业新一代年少志气高

学习邓小平理论步步阳光道坚持共产党领导处处幸福门

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形而上学学习辨证思想坚持唯物史观

雪落窗前似扬花点点春正好霜飘宅后如柳絮片片景更新

彩笔绘宏图个个英姿添异彩春风吹大地家家欢乐庆新春

对联课件(篇3)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________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______________ 。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 辞旧岁——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对联课件(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

2.学会6/9个生字,二条绿线内的5/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文中5副对联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门很好的学问。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处春联的由来及用途。

2.能说出春联在内容上分为几类,并能诵读文中四副对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春节即将来到,新春佳节,万象更新,人人喜笑颜开,欢天喜地。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

2.同学们说说,人们都用哪些行动来迎接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3.今天,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春联的知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5.归纳问题,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⑴了解并说出春联是怎么来的?

⑵根据你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春联有什么作用?

⑶从内容上看,春联可以分为几类?你呢举例说明吗?

学习资源:

⑴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学校网站中教学资源目录下的春联。

学习形式:

⑴借助网络及课本,寻找问题答案。

⑵将你的答案或者问题在校园论坛中发表出来。

二、学生借助网络自学10'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答题。

2.及时看看学生的问题,在线答疑。

三、汇报交流15'

1.解决问题一

指名回答问题,并观看动画,了解春联的由来。

2.解决问题二

指名回答问题,简单说明功能:原来是为了驱鬼除邪,后来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训练朗读第一段第一句。

3.解决问题三

a.指名回答问题分为几类,综述春联的种类各种各样,种类繁多,所以课文中说我们浏览春联时,就像漫游在百花园中。训练朗读第一段第二句。

b.分类举例说明,训练朗读,练习背诵。

4.当你在诵读这些春联的时候,你的心理是怎样的感受?训练朗读第一段最后一句。

四、课堂练习5'

将以下几幅春联进行归类,并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文中例子,说出其余四幅对联如何对仗的。

2.能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五副春联,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5'

1.春联是怎么来的?

2.春联可以写哪些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15'

1.自读,思考:

春联在写作上有什么要求?

2.交流讨论:

春联要注意什么?

什么叫对仗?(简单了解)

在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中是如何对仗的?

你还能分析出其他几幅怎么对的吗?

3.补充训练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春联,分析其中的对仗。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5'

1.指名读、齐读。

2.小结:读春联可以了解丰富的内容,还可以把我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祖国语言的奥妙。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3.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10'

将自己搜集到的春联拿出来和大家作交流。

对联课件(篇5)

《狱中联欢》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课文,节选自《红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之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胜利。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分为四部分,其中第3部分写贴对联。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文章中对联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令每一个学生都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具体做法为:

一、从找一找到想一想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课文中有多幅对联。教学时,我便让学生仔细找一找这贴对联部分中有几幅对联,分别在每幅对联旁注上标号。不少同学找到古人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不是对联,产生了疑问。于是,我让学生明确: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来表达相关内容的两个句子组成的对句就称之为对联。这样一明确,很显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大地春回是对联,同时又很快找到了蕴含课文中的另一幅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在找到全部对联5幅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每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写在对联旁或画在书上。

二、从读一读到议一议

学生在思考对联含着的意思时,必须先自己将对联读一读或读对联的上下文。在读的过程里,我就指导学生要恰当地运用音调,停顿,议议个别词的读音、词义。如第二道中乾坤一词,原指天地,但在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首对联的横额扭转乾坤里,扭转乾坤就是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通过这样从读一读到议一议的过程,监狱里被囚禁的生活和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三、从读一读到背一背

狱中的革命者运用对联这一特殊形式,作为新年联欢会的重要内容。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开展贴对联这一特殊的活动,用这些对联有什么好处,你对革命者有什么认识,又对敌人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看法,各抒己见。教师从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的背景,启发引导学生,不难体会出革命者乐观、幽默、昂扬的革命激情。许多同学自然而然被革命前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所感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慨之中,指导学生背诵,正好水到渠成。

总之,在《狱中联欢》的教学过程,教师以对联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对联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进一步领会课文中心。

对联课件(篇6)

四、练习写对联

在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之后,你想写对联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老师,这是几副对联。请检查第二副对联。

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识时机——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幸福如东海,海阔如沧海——寿数比南山高,处处春意盎然——家庭气象新

家里的世界很小——互联网上的世界很广阔;冬天山川秀美——春天鸟语花香

2.个人或小组出对,同学应对。

3.我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对联。 请帮助我匹配它们。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对联。一位穷得连户都开不开的老学者自己写的

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

下联:六七**——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四、欣赏对联

1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看到的?

2.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对联确实是中华文化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它能把名胜古迹装点得更加奇丽高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对联:

五代以后的蜀王孟昶写了中国第一幅对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玩具厂对联:

多亏工匠巧玩具藏智慧

博得小儿欢娱乐长精神

北京潭柘寺的一联流传甚广: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明]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杭州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风景区,此间有一石亭,称“西湖天下景”,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句为: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西湖湖心亭:

台湾馆漫芳塘,柳浪荷花楼,层层乐韵都融入画中

烟霞笼别墅,唱着青蛙鼓,阳光普照的雨总是宜人

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

五、赠言结课

对联是喜庆喜庆的使者,是中华文化精髓和水墨的象征。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对联课件(篇7)

【设计理念】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把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 -----对联的接触,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体味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学生打开一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

【学习内容分析】

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源源流长,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在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而对联是其中雅俗共赏的一枝奇葩。它以最优美的语言和节奏,反映人们的生活,表达情感。在品味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对联的精致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深邃。

本课所选择的对联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中,情趣盎然地享受民族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开阔学生语文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亲近传统文化的很好载体。

【学生分析】

对于对联,六年级的学生并非无知。虽然对联没有在教科书中出现过,但生活中的春联、店联和旅游景点中的楹联等都是见过的。他们缺少的只是老师领进门,从真正意义上去关注和**对联。

对联该怎么读,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意思,孩子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好奇。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孩子们没有真正接触过对联,对对联感到神秘和畏难,恰恰是学生学习对联的兴奋点和内驱力。再加上小学近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课内外积累的不少故事、成语典故、词汇等,都为学生学习对联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格式,在赏析、品味、应对对联中,自主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学习对联的乐趣,激发学习对联的热情。

发展目标: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检索、重组和应用,诱发思维碰撞,培养**、创新意识,培育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引入

1、游戏引入(3分)

学生们喜欢玩游戏。让我们做一个单词加入游戏。我说的是成语的前半部分,你懂第二部分

七上----(八下) 风和----(日丽) 飞檐---(走壁) 丢盔-----(弃甲) ……

(多**出示成语)你们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比较特殊,它们前后两部分内容相对。

接词游戏你们玩得很好,我们再来一个对词游戏怎么样?四字神话故事对四字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问:为什么会这样对?

小结:其实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古代文人年轻时做的功课最多的一次。它被称为“都对子”。

2、引出“对子”(3分)

有人还专门编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我们读一读其中的内容:

“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山村对海岛,旷野对平原,花烂漫,月婵娟,草木对山川。”

“明对暗,户对窗,大海对长江。龙飞对凤舞,微雨对斜阳。深院落,小池塘。水色到山光,千里白浪,青天雁行。”

3、自由朗读、指名读。

4、说一说对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说,相机板书: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5、小结:古代的文人每每看到美丽的景物,或碰到触动自己情怀的人和事,都喜欢把自己的感怀用对子的形式写下来,那就成了对联。

2、 交流以前学过的对联(1分)

1、同学们以前接触过对联吗?(生交流)研究过对联吗?今天我们将走近这副对联,与它亲密接触。

三、出示两副对联,感受特点。(3分)

1、自由读对联。让我们看看对联是否具有黑色类所写的这些特征。(相机指导对联的贴法)引出对联的第四个特点:平仄相和,解释“平”和“仄”,道出对联规则:仄起平落

2拿出一副对联,打乱了上下对联的顺序。要求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查找和安排。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国庆精神爽

三。你知道这两副对联写的是什么吗?(学生谈)

四、把打乱顺序的上下联排列好。

1、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三个朋友马上要店庆了,他买了三副对联分别送给他们,却不小心把上下联弄混了,你能帮他找到正确的吗?

三副对联:踢北海龙绝技

武夷茶发异香却是顶上功夫

拳打南山猛虎龙井泉多奇味

2学生根据对联的特点进行选择,并告诉我们他们的三个朋友在做什么?

3、带着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5、 对联赏析(介绍几种特殊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 (漏字联)

袁世凯,中国人民万岁

祸不单行今日行

福无双至今日至补字联)

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

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走出卧,卧也卧。(谜语联)

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

妞妞牵牛牛拧妞妞拧牛(叠韵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地上开红花,天有碧水,天有绿(许文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旁红雨,小溪边的雨(顶针)

六、对联大闯关

1、舟破千层浪车行( )

2、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3、春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头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弃之可惜;

第二副对联:杯中酒,口中甘,量力而行。

4、老师出上联:北戴河海波澜壮阔

七、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对联,知道了它基本的特点(指板书读)。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走进对联的神奇殿堂,领略到对联文化博大精深和无穷乐趣。

板书设计

《走近对联》

——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蔡各庄小学

司惠2009、3

对联课件(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上的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奇妙的对联,这是新课程改革引导教材边写的一个突出亮点,他主张学生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性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在学习这一专题时,就不能把对联讲成高考训练专题,虽然从开始,就在全国高考的语文卷中,出现了对联题目。所在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愉快的学习过程单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突出语文性,2.要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学生能归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析字格,回文格,转类格等不同的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文化的探究学习,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了对对联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创作对联,分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的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了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联的过程中,也兼顾了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在了一起。第二个环节就是书写对联,对联自产生以来,就和书法密不可分,因此鼓励学生将对联用毛笔书写出来,是将对联的艺术性升华的重要一步,也是鼓舞和激励学生的重要步骤,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即使是对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发。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这个环节,对联的各个步骤,才算圆满完成 。学生对对联有了系统的认知和感悟。

反思本节课和学生共同学习奇妙的对联,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时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探究、鉴赏中找出对联的规律,领会其特征和内涵,并且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体会对联的奇妙,只有举一反三才能主动去挖掘和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着所学知识走出课堂,走向对联生长的沃土,去领略它那美妙的风光和乐趣。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语文一片天空。“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受益无穷。

对联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对对联的方法。

2、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竞赛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联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有一年春节前夕,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 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读后,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缺衣少食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介绍对联知识)

1、对联的概念: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2、对联的特点:(先让学生看故事后总结)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两蝶斗;这时,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乾隆开心大笑。

两碟豆一瓯油两蝶斗一鸥游林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了吗?(后归纳)

(1)字数相等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相同

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结构相应

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4)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二声)。

3、对联的形式:

正对: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萍乡花炮名扬天下,婺源绿茶香飘四方。反对:上下两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联要求上下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内容相关)

4、撰写对联的方法:

(1)分析出句特点:断句、词性、结构、平仄。

如:刘和珍勇毅赴国难,周树人悲愤撰祭文。

(2)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

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

(3)拆合法:把一句话拆成词组,再分别作对,组合成句。如:静聆雨润绿草,笑看风拂红花。草——花绿草——红花雨润绿草——风拂红花静聆雨润绿草——笑看风拂红花又如: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和风——细雨吹——润柳绿——花红

总结对联规则: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

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音韵和谐平仄合。

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对联大比拼(以比赛的形式,每组派代表回答,但代表不能重复,每答对一题得5分,分必答篇、选答篇、抢答篇、提升篇,得分高的组赢。)

1、必答篇:你来猜一猜

①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②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荆轲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岳阳楼

④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泰山

⑤花甲重开,更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过一个春秋。--141岁

2、选答篇:

①帮我改一改

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下联: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②你来填一填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③填成语完成对联

a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c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对联课件(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对对联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兼顾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对联用毛笔写出来,即使是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这个环节,对联的各个步骤,才算圆满完成 。使学生对对联有了系统的认知和感悟。

反思本节课和学生共同学习奇妙的对联,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时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探究、鉴赏中找出对联的规律,领会其特征和内涵,并且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体会对联的奇妙,只有举一反三才能主动去挖掘和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走向对联生长的沃土,去领略它那美妙的风光和乐趣。教是 为了不教,“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受益无穷。”为了这个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对联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对对联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了。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反思。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民对民族文化分外珍爱。大家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几年的.春节晚会,元宵节都或多或少地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对联。像赵本山小品里的“上联:吃吃遍人间美味不要浪费;下联: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浪费;横批:吃好喝好” 甚至都妇孺皆知了。但我身边的一位老农民却跟我说:“小品中的这段插科打诨实在算不得一副工整的对子。”那么,工整的对联应符合哪些基本规范呢?

二、检查预习

1、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2、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3、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4、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6、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两种,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两种。

三、欣赏对联

1、对联的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衷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请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对联欣赏”请任选一副对联加以欣赏、品味。

我最喜欢第副对联,理由是:

下面是对联的释义,请根据释义选出你喜欢的(供参考):

四、对联作法

1、对联的写作方法

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三种,即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①正对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派春光明四海;万枝桃李艳三江。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夫妇共谱劳动曲;男女同讴致富歌。

②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

莫忘当年创业苦;春看今朝生活甜。

又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铺张浪费损家害国;勤俭节约积少成多。

③流水对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如:江河无止终而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如:但使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

五、课堂小练

1、举几个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

①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为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此联为周总理同志所作)

2、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心血勤浇栋梁材

3、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对联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中的五副对联,并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横披。

2、初步了解春联讲究对仗、追求声律的特点。

3、积累春联及张贴方法。

教学准备:

ppt电子文稿、大红春联、练习纸(画着门)。

教学过程:

一、简介春联历史:

春联,对联的一种。五代,出现了对联的雏形。公元964年(1038年前)的除夕之夜,后蜀皇帝孟昶(chang)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出示实物对联),开创了我国春节张贴春联的先河。春联名称的出现,是在春联兴盛的明代。

二、春联内容:

1、文中有一幅图,画着什么呀?(有一位架着眼镜的老爷爷正在给孩子们介绍着大门上张贴的一副春联)还记得吗?(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横披呢?(春满人间)(出示实物对联)

2、描绘美丽春光的对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3、哪一副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4、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对联谁还记得?(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5、还有一副表达了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教学步骤:A、师示范提问,答对者可提问。(师问生答)

B、加横披,加对者推荐粉笔字写得优秀的同学板演。

C、读一读。

三、春联形式:

1、对仗的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2、说一说以上五副对联,什么对什么?(自练、讲对者指名讲)

3、对对子: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处处春光好,(农家气象新)

4、总结:对联的对仗,从句意上讲,有正对、反对、串对之分。正对,上下联内容同一,意境一致,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或相反,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语序不可倒置,如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尽黄金。对联的对杖,读起来便悦耳和谐。

四、诵读春联:

1、说说春联声律美标准: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2、诵读春联:自读、个别读、评读(从声律和内容两方面评)、齐诵。[

五、春联拓展: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除了文中学的,你还读过哪些春联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比一比,哪组同学读过的春联多,不可以重复哟!(统计员周裕婷统计)

2、单位用联:

1、商场春联;2、学校春联;

3、医院春联;4、银行春联

3、给四(7)班贴春联。

今年过年,咱们四(7)班也想贴春联,请同学们帮着选择一下该用哪副春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开源能引千泓水,节流可聚万盘金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为一家

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习步骤:

1、选一选;2、写一写;3、贴一贴;4、读一读;5、评一评:上下联皆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披横写。

六、师生总结:

1、奖对联。

2、文中说开卷有益。其实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师总结: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随着春联在明代的兴盛,后又由春联演变出寿联、挽联、贺联、名胜联、殿堂联、行业联、徐赠联真正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烂的明珠。

对联课件(篇13)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玉垒浮云变古今Yjs21.CoM

春晖又红万朵花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校景致和办学历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

(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

(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

(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

(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考试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答案,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答案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对联课件(推荐1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联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