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民情日记分享

01-03

说到写作文,真是让人烦恼不已,写作文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升。在写作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是否还在构思作文怎么写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干部民情日记分享,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

从驻长远村以来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时间在村支书何祖强的带领下跑遍了整个长远村,相信群众们也认识我了吧。

长远村是楠杆乡海拔最高的村,有刘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会家山、长坪、火石坪8个组,现在就只有沙子清组没通水泥路了,争取在今年能把这沙子清这条组路硬化,那样长远村将在楠杆乡率先实现组组通水泥路。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村支书,真不愧是县人大代表。

“长远村”,这个村名起得好,很有 “现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驻村文件上看见这个村名,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在“起跑线”上的村。通过这几天用脚步丈量下来,事实告诉我,我的第一感觉是对的。

长远村的烤烟种植起步早,一直以来,种植烤烟收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种植热情不断高涨,亩数由以前的干部下任务变为烟农主动要任务,今年全村的烤烟种植已经达到890亩。今天早上我们去了会家山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见烟农们有的在翻铧土地,有的在起垄,有的在疏苗。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盘里的烟苗长势良好。书支书嘱咐组长何祖国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支书说近日天气有回升趋势,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会大量地蒸发,要是不及时往苗床里注水,烟苗很可能枯死掉,并且还要注意苗床杀毒。看来支书也是技术员啊。

除了烤烟以外,这个村的茶叶也算是“上路”了。就在村办公楼后面的天家山上,现已满山都是茶叶。张青山20xx年大学毕业,放弃了在外就业的机会,不顾家人反对回家筹资承包了500余亩山地,种植茶叶,现在成了长远村的茶叶种植大户。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场。现在单是茶场的管理就需要10来个人,接下来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终茶叶的上市将会让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

下午,在回办公楼的路上,支书还带我到火石坪组的萤石矿洞前转了转。据他介绍这里的萤石矿储量丰富,现在已经承包给浙江老板了,开挖矿石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好准备。

我在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长远村各项产业正在“起跑”,相信“后发赶超”在这里将不只是一个成语,长远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长远”才能实现,她们已经在朝着小康路奔去。

昨天村主任给了我一本《农村气象日历》小册子,并说这本小册子在农村很管用,上面有日历、有农事安排、年降水、降雪情况等,还可以记事。现在长远村户均一本。

吃过晚饭后,我顺手翻了翻这本小册子,发现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惊蛰”这个节气在我脑海里很模糊,我便在手机上查了下: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是最能让我理解的解释。“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看来真得忙起来了。

现在已经是晚上8点半,在办公楼后面的炮台上,楠杆炮点班长也就是支书何祖强正带着三个“战士”在洗炮。他们前几天在县气象局的带领下到市里面去培训了来,回来即将投入实战中,听说明天或者后天就要 “试炮”了。据当地人讲,前几年长远村经常被冰雹“袭击”。尤其是烤烟,眼看烟叶就要成熟了,冰雹一来把烟叶打得稀烂。20xx,在乡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才得一防雹增雨炮点落户长远村,专门用来应对当地的雹灾,村支书并担起了这个炮点的班长。炮兵班成立近7年来,共成功发射防雹增雨弹1000多枚,村民未遭受一场雹灾。

现在一场烤烟生产大战已在长远村打响,再加上有炮台的“保护”,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和村主任代胜华在乡里开完会回村里已是晚上10时许。

尽管春天已经来到,但是在这里晚上还是冷,能听见风吹的声音,毕竟这是楠杆乡海拔最高的村。就像他们说的一样:这里一进入冬季时常都是雾蒙蒙的,但是夏天好过,晚上睡觉要盖被子,电风扇在这里都难以派上用场。

在回来的路上,代主任和我说,乡里已经开了好几次关于烤烟生产的会议,楠杆乡的支柱产业就是烤烟,要是连这个都抓不好那就谈不上要发展,要小康了。

我看了看会议记录,一是每亩必须栽足1300株烟苗,地膜要全覆盖,每块烟地要画 “图”存档;二是继续推行地膜烟,要求地膜全覆盖,尤其是地势高的烟区。三是做好 “一折通”账号的统计,因为每年总是有烟农的账号不对导致风险金打不进帐。

回到村办公楼后我还就“地膜烟”这一问题请教了代主任。在烟农看来“地膜烟”有些麻烦,但是只要解释到位烟农还是接受的。推行“地膜烟”一是保温增温,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 ,二是保湿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散失缓慢,并在膜内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土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三是地膜还可在雨量过大时,防止雨水大量进入垄体,可起防涝的作用。四是促进生长发育,覆盖地膜后,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增高,有利于早生快发,促进了烟苗的生长发育。五是减少杂草和蚜虫的危害。

看来要做好农村工作真的不容易,一要懂得国家的惠农政策,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群众听,赢得群众的信任,二要掌握几门适用技术,以便在下队的时候能解决群众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增收。

“干群连心”没用这些拿什么去与群众“连心”?

一清早乡计生办的宣传车就进了村,送来了几副宣传标语、油漆、刷子。计生办主任简单地向书支书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在村会议室里,我们开了个短会。今年,楠杆乡计生工作被列入县“黄牌”警告乡镇,所以现在楠杆乡的计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目前村里要做的事就是:以拉网式的方式继续开展基础信息核查,随时掌握好人口流动情况,在村、组显目位置悬挂、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好群众会宣传计生政策,“要让群众关注计划生育工作就像关注低保工作那样积极”。

散会后,我和村综治站站长周强并拿着1副标语,提着油漆去了梁子上组。我们分别在烤房上、公路沿线的石头上写了标语。

周强很有感触地说,现在的计生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现在的计生政策又多,基本上涉及到村很多政策都与计生有关。

的确,要想把计生工作好,政策首先要到位,要让群众明白:施行结扎手术、收缴社会抚养费不是计生工作的目的,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才是计生工作的最终目的。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2)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难点村的工作,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汪德芳同志带队,带领我及帮村干部郭莲红、黄兴福先到猫洞乡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详细的听取了关于普祥村的基本情况及上访户的现状,随后到普祥村与村支两委进行了座谈,进行现场办公。在座谈中讲到村办公室的维修问题及因地质灾害上访户的搬迁涉及用水急需解决的用水工程建设经费问题(6万元),因该工程涉及上访人员的稳定,汪德芳主任当即表示对村办公室规范管理及用水工程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当前该村的上访户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暂时稳定。

带领本委的帮村队员,按普定县委的要求参加了普定县召开的“省市干部帮县联乡驻村”工作会议。按议程安排,一是参观了普定县的工业园区,对县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进行会议座谈,县领导就县情作了介绍,会上我代表市农委作了发言,就我们的帮村情况作了简人介绍,同时听取了省联乡干部的发言。通过会议交流,我也学到了一些帮村知识,对下步在帮村工作中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提高。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3)

3月22日

我们来到袁伏二村袁子陵老人家时,老人正用手机与外面的朋友谈笑风生地聊天,硬朗的身板,健谈的个性,让我们很难相信老人家已有88岁高龄。我们简短地与老人介绍了来意,尤其是当我们问到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感受时,他热情地树起大拇指连说:好!好!好!

老人生于1923年,1950年参加工作。一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一直居住在农村,对农村农业非常了解,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对党在农村政策的变化更是有切身体会。他动情地说:历朝历代,上交皇粮国税,天经地义。现在党的政策好,不光不上交,还有种粮补贴、家电补贴、种子补贴等等好多补贴,老了有社保,病了有医疗。老人在总结几十年的切身感受特别是近几年农村政策的变化后,特在今年春节撰写了一副春联:“过去总是贫民百姓供皇帝,无奈无奈;而今居然国库资金养老人,善哉善哉”。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两句话,朴素地表达了一个年近九旬高龄老人对党、对政府的诚挚感激之情。

3月23日

袁伏二村最高寿的老人叫纪美容,今年已有91岁高龄了。老人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大儿、二儿已先后去世,现还有一子。由于家庭困难等原因,多年来儿子几乎就没有管过她老人家,每月顶多供给数量极为有限的大米,柴、油、盐都靠自己去找,生活缺少基本保证。

当我们了解到老人家的现实窘境后,立即与村干部商量采取帮扶措施。一是村干部专程上门做其子女工作,明确指出赡养老人既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又是道德要求的义务,否则人伦何在?二是实行一对一帮扶,明确一名村干部长期结对帮助,及时掌握老人家的生存状况,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三是制定帮扶措施,将老人纳入民政救助对象,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解决生存的基本之需,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纪老人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3月24日

穿过袁伏二村宽阔的街道,越过大畈上肥沃的田畴,跨过铁金港大桥,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猪在栏中欢叫,鱼在池中跳跃,这就是湖北省科技示范户大冶市袁伏二村袁致强的养殖场了。

主人今年48岁,壮实的身材充满了干劲,细小的眼睛中流露出不易觉察的精明。该场始建于2007年,现有标准猪舍5栋,3000平方米,精养渔池200多亩,累计投资近200万元,年出栏牲猪1200头,产鱼10吨,年产值150万元,年利润20万元。追溯发展史,该场完全是在国家20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靠勤劳起家发展壮大起来的。当说到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时,他连声说好;当我们问及还有什么困难时,他稍微沉思以后说:最怕的是风险,最缺的是资金。

据主人介绍,去年一场大水淹没了整个养殖场,猪死了,鱼跑了,损失20多万元,年终一算账亏了十几万元,他深深地叹息地说:“政策好,人努力,就是年成不顺啊。”

当谈到以后的打算时,袁致强的眼中尽是期待和希望。他说:养殖场的整个基础设施都已配套完善,技术经验也基本过关,生产经营渠道也已打开,现在缺乏的是上规模、上档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他充满希望地说:我只要再有50万元的投资,我的养殖场完全可以变个模样!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4)

为了维护我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征用、占用土地现象。

今天上午11点半,拉萨市测绘工作人员,由卡如乡党委副书记索朗次仁、村“两委”班子、驻卡如村工作队的陪同下,前往卡如村开展了农村耕地测量工作,此次测量工作由卡如村民的积极配合下,估计从今日起三天时间内全部测完。

此次,测量土地工作,更加准确、更加精确地测量每家耕地,一是让农民们科学有效地管理使用自家的耕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根本上保护农民土地使用管理权,消除了各种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隐患。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5)

10月15日 星期一 晴

在乡里开完乡的见面会,立即与村总支书记况培友赶到花梨村委,准备下午召开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大会。

下午2:00的会上,我简要的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把省委、市委和县委“帮、联、驻”工作的有关精神向大家进行了讲解,向大家阐明了在挂帮期间主要做的工作和下步工作的方向,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多提意见。看到乡亲们传来的的眼神,我感慨:“下基层驻村挂帮,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关怀,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发展,用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

10月17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上午,我同村委主任韦建平一道,骑着摩托车到村长沟组收取2013年度新农村合作医疗款,走访组群众,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村民们都不在家,我们就到田边地里找。通过了解,由于今年下半年天气多阴雨连绵,农村大多数群众的玉米收不到家,在地里受潮霉变,收到家的玉米等农作物因无法晾晒,也不同程度受潮霉变。“大家要趁天气好,赶紧把未收的庄稼收回来,赶快晒干规仓。”我和韦主任说,“实在都没有人手的,就给村里面说一声,我们组织党员突击队来帮忙哈。”村民们纷纷表示感谢。“走,我们到下一家!”韦主任说。

10月22日 星期一 阴雨

“宋支书吗?我是花梨村六组的兰文志。我想请村里面的到我家去做哈我老母亲的工作,好让她搬出老屋。”“好的,马上来。”接到电话,向况支书和韦主任汇报后,我与村支两委一起到花梨村六组兰文志家调解家庭矛盾纠纷。通过了解,其80岁老母亲因家庭矛盾,不愿搬出已成危房的老屋,其二儿子兰文志怕她有生命危险,又做不通老人家的工作,所以才打电话向村里求助。经过大家一个多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让她同意搬出危房老屋,到二儿子兰志文家居住,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10月24日 星期三 阴

“喂,你好,你是罗玉平吗,我是村里面,快来领你家的粮仓。”我帮助村福主任杨梦打村民联系电话。从杨梦处得知,今年上半年花梨乡政府分给了花梨村政府补贴彩钢板新型粮仓44个的指标,现在粮仓已经运到村委门口了,要赶紧发放下去。我同村支两委成员一道帮助村民群众捆绑上车、运输,发放说明书,向村民群众讲解安装、使用和保养维护等知识。“这个粮仓质量很好,大家拿回去赶紧装上粮食。”况支书说,“回去宣传哈,这一批没得的群众只有等下一批了,可以先到村里报名。”忙到下午5点钟,粮仓终于发完了,虽然有点累,但我心里很高兴,既为群众办了事,又让群众认识了我。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6)

20xx年2月14日 星期一 天气 多云

上午9点,和湖洋村委主任李东华一同走访上屋组返乡农民工李马连。

李马连20xx年因犯抢劫罪入狱,20xx年2月刑满释放后,到福建一家工厂打工,年前回到湖洋。李马连谈了他自己的想法:?以前由于年轻好胜,误入歧途,释放后外出务工,一两年下来挣了点钱但也不多。这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真是巨大,心里很高兴,但觉得自己没有为家乡的发展做什么贡献,有些惭愧。现在想回家来搞规模种养,可找不到路子。?我和东华主任听了他的想法后,对他进行了安慰,同时向他介绍了湖洋近几年的经济建设情况,宣传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支持和鼓励他返乡创业。李马连听后非常感动,决定不再外出,留在家乡重新创业,与家乡人民一起发展经济建设。

下午3点,李马连打来电话说,现在正在看一口面积20余亩的山塘,准备租赁下来搞渔业养殖,如果价格合适就马上签订合同。听到这一情况后工作组成员非常高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