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课件(经典五篇)

01-13

根据您给出的要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帮您整理了一篇叫做“老师的课件”的文章。教案和课件都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只有建立在完善的教案基础上,才能保证出色的教学质量。希望您能给予本文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皱纹纸粘贴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习惯。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搓纸绳、纸团,并小组合作创作粘贴画。

教学难点:

搓纸绳的方法以及画面的构图设计,基本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两幅装饰画、卡纸板书、课件。学具准备:各色皱纹纸、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作,感受材质美感

1、欣赏范作。

2、通过看、摸,感受材质特点及皱纹纸粘贴画的特点。

3、揭示课题。(卡纸出示课题)

二、教师演示,明确制作步骤。

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欣赏作品,思考制作方法及步骤。

3、教师演示苹果的制作步骤。

4、学生总结制作步骤,并出示卡纸板书。

三、小组合作制作作品。

1、明确本堂手工课制作内容。

2、交流各组创作设想。

3、小组成员分工。

4、教师给学生创作技巧小提示:

(1)、选卡纸注意颜色搭配。深配浅,浅配深,使之色彩有反差。

(2)、纸绳与纸团有机组合,使作品饱满、生趣。

4、学生创作,师巡回指导。(音乐伴奏)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各小组长上台展示本组作品。

2、采用自评与互评,评出优秀作品3幅。

五、课堂延伸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精心制作,纸张在我们手里变得鲜活起来,而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这种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出许多极具美感的装饰画(师出示装饰画)可见,美和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绚丽多彩!

六、板书设计

3、纸品乐陶陶

范画

1、构思、画稿学生优秀作品制作步骤:

2、制作材料

3、涂胶、粘贴(卡纸出示板书)

老师的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淤( )泥洗濯( )清涟(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焉( )

(7)陶后鲜有闻( )

(8)同予者何人?( )

二、指导学习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

老师综合归纳:

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

抽一学生读描写莲的文字。(多媒体展示)

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

(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4)结构精巧:(多媒体展示)一条线索:两个衬托:三种类型:

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6、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10、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11、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12、“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老师的课件(篇3)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2.能正确背诵默写课文.

3.能说说与的异同.

1.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与的异同.

3.两课时.

1.读,读正确,读出感情.

2.说,说说词中表达的感情,

3.背,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听朗读带,给生字词注音.

3.齐读,读准字词.

4.点名读,读出感情.

5.师生点评,指导朗读.

6.再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7.男女生分别读.体会感情.

1.让学生自读,整理自己的感悟.

2.请同学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3.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比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4.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广泛交流.

1.展开竞赛,积极背诵.

2.仔细分析字形,找出易写错的字.

3.当堂默写.

4.视频展示几位同学的默写,集体订正.

1.继续巩固背诵默写

2.完成同步练习.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齐背

2.点名背诵

3.说说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齐读

2.点名读

3.请学生指出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讨论.

1.教师指导比较的`角度.如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景的角度与方法等.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语文本上.

1.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想法.

2.师生讨论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作好点拔总结工作.

3.让学生再次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

背诵

老师的课件(篇4)

1、积累重要词语

2、了解说明内容

3、理清说明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

目标1、2、3、4都是重点,目标3又是难点。

投影仪、PPT课件

一、揭示学习目标

1、解题:人类才会有侵略行为,生物的“入侵”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2、幻灯片展示文中提到的几种“生物入侵者”。(幻灯片)

3、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幻灯片)

二、预习交流

请两位小组代表展示小组采集的重要词语,并讲解部分词语的重要之处,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强调如下词语:

始料不及为所欲为啸聚山林五彩斑斓归咎

三、预习展示

1、幻灯片出示展示活动:简说内容——梳理顺序——掌握方法(幻灯片)

2、展示活动一:简说内容(幻灯片)

①预习指导:说明文有一个特点,它往往会在段落中安排一个句子,用来概括这个段落的内容,这样的句子便是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极少数段落虽然没有中心句,但是根据段落的层次变化,读者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中心句。(幻灯片)

②预习: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或提炼关键句。

③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所找的关键句,请一位小组代表联读关键句,其他小组的同学评论、补充。

④反馈小结:学生续说句子“课文依次介绍了??”(此处力争引发竞赛:看谁说得更简练!)教师小结“课文依次介绍了生物入侵的现象、危害、原因,以及人类的态度和对策”。(幻灯片)

3、展示活动二:梳理顺序(幻灯片)

①预习指导:写介绍科学道理的说明文,一定要按照人的认识规律1

和思维规律来安排内容的先后,这就是逻辑顺序。(幻灯片)

②预习:学生跳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行文思路。学生小组讨论问题“课文的第3、4段能否与第5、6段调换位置”。

③展示:请两位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评论、补充。

④反馈小结:教师发表看法“课文先引出问题,接着摆出危害,再探讨原因,最后讨论对策,这种思路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逻辑顺序,不可调换。”(幻灯片)

2、展示活动三:掌握方法(幻灯片)

①预习指导:学生回顾常用的说明方法。

②预习: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说明方法,并试着说出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③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学生点评、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打比方的生动和幽默,读出数字的强调语气,读出例子的说服力。(此处的读,要把关键句和体现说明方法的句子连起来读,力争读出精彩)

④反馈小结:举例子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列数字有强调作用,打比方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板书)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

●提取关键句是把握说明文内容的一种重要方法。

●介绍科学道理的说明文要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内容的先后,也就是按照逻辑顺序行文。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梅涛

举例子→有说服力

列数字→强调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

1、认真地把课文读4遍。

2、采集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需要注音的词语、意思生疏的词语以及自己喜爱的词语。

3、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生物入侵者”的?

5、试着找出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老师的课件(篇5)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2.能正确背诵默写课文.

3.能说说与的异同.

1.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与的异同.

3.两课时.

1.读,读正确,读出感情.

2.说,说说词中表达的感情,

3.背,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听朗读带,给生字词注音.

3.齐读,读准字词.

4.点名读,读出感情.

5.师生点评,指导朗读.

6.再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7.男女生分别读.体会感情.

1.让学生自读,整理自己的感悟.

2.请同学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3.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比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4.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广泛交流.

1.展开竞赛,积极背诵.

2.仔细分析字形,找出易写错的字.

3.当堂默写.

4.视频展示几位同学的默写,集体订正.

1.继续巩固背诵默写

2.完成同步练习.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齐背

2.点名背诵

3.说说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齐读

2.点名读

3.请学生指出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讨论.

1.教师指导比较的角度.如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景的角度与方法等.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语文本上.

1.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想法.

2.师生讨论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作好点拔总结工作.

3.让学生再次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

背诵

喜欢《老师的课件(经典五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老师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