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纪念馆观后感实用

01-13

如何全面地写一个关于作品名的观后感呢?作品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它们往往能够引起我们共鸣。当我们写观后感的时候,它能够帮助我们再次深入体会一部作品之后的印象和感悟。在写观后感时,最好能够描述那些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在这里,我精心挑选了一篇名为“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它。相信你能够在其中找到对自己最有用的内容!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1】

回到安徽这个故乡,我又游览了高山、浮雕、小桥,流水,令我大饱眼福。这天,我来到烈士林园,参观了红军纪念馆。

来到纪念馆前,便看见一尊毛主席的雕像。他神情庄重,目视远方,像是在思考国家大事。

踏进馆内,一座巨大的雕像映入眼帘。石雕刻了三个红军叔叔,他们神态严峻,像是准备进行一场生死大战,又像是准备迎接敌人抹满鲜血的斩头刀,令人肃然起敬。

继续往里走,便看见拟真的红军奋斗画面。第一幅的几个红军指战员在寒冷的冬天,借着微弱的灯光,在研究地形,准备明天的战斗。红军叔叔的肩上只披着一件薄薄的外衣。我突然领悟到了红军的艰苦,也猛然间想到想到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的意境。

第二幅是两个红军叔叔在战斗的画面。他们的脸上伤痕累累,衣服破烂不堪。他们怒视前方,手挺机枪,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他们张大了嘴巴,奋力拼搏,我似乎听到了他们震耳欲聋的吼声,看到了魂飞魄散的敌人。像这样的画面,我曾经只在电视和电影上看见过,但这馆内不计其数。这些战士虽然只是用泥土做的,但是栩栩如生。

来到展馆的尽头,这里陈列了许多红军用过的武器。有刀,有枪,还有鹰爪一般的武器。这些武器上面一定沾染过敌人的恶血。如果他们有生命,一定听过敌人撕心裂肺的嚎叫。

这次纪念馆之旅,让我回忆到了那个受尽屈辱的中国!敌人虽然凶恶,但红军叔叔毫无惧色。那些牺牲的红军英雄真的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等我有了后代,我要把红军叔叔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里!让孩子永生不忘中国的耻辱、敌人的凶恶、牺牲的英雄!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2】

我很荣幸地参观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二七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在1938年发动抗日战争而建立的,也是二七会议的会址。在我参观这个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许多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七纪念馆是一个由许多大型展厅和历史文物组成的纪念馆。在漫长的历史里,二七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次历史壮举,以其极高的历史地位成为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里程碑之一。可以看到,纪念馆中有展示历史背景,以及反映二七会议会议过程、组织领导和执行情况、决议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和图片。当然,这些展板与历史文物还配合着一系列的漫画图,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方式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历史故事。

在二七纪念馆里,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其中的一些展品。其中,最为惊人的莫过于那些二七会议参会代表的印章和手写的会议记录。这些文物都是二七纪念馆的宝贵资产。那些手印和字迹都几乎被时间掩埋。但是透过这些“P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二七会议的重要性和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社会环境。这些文物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鲜明一笔。

除了这些,纪念馆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展览,包括会议廊、工人运动历史展、看守所资料展等等。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党运的历史,还包含了许多社会的文化和艺术遗产。在这些展览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民艺术,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书籍、报纸、听觉资料、艺术品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风貌,还凝聚了中华人民的辉煌之景。

二七纪念馆的管理者极其尽力地给参观者提供一个趣味和互动性与同时满足了历史资料与教育的需要的一个展览空间,是一座好的的国家级纪念馆。同时,我也深刻理解到作为新时期的人们,扎根中华民族的血脉,要珍惜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周围环境的文化传承。通过参观二七纪念馆,我认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文化自信,助力国家强盛,都是应该去关注的。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3】

追忆峥嵘岁月,感受铁人精神

在伟大祖国亲诞辰xx周年、大庆油田发现xx周年之际,我们一家人再一次来到铁人纪念馆参观。感受祖国xx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追忆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年代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下一代人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艰辛。

10月3日,微微细雨,瑟瑟秋风,我们一家人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了很多那个年代的实物和照片。在真实还原的先烈们生活过的干打垒的民房前,在钻井工人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前,我们驻足观看,感受先烈们生活和工作的艰苦与艰辛。那凛冽的寒风、漫天的大雪、那挂满房檐的冰溜子……

先烈们在生活和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爬冰卧雪,人拉肩扛,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和实际行动,用血肉之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为国家的需要,为油田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这次参观,我体会到了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工作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是这些前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以身作则,教育、带领我们的孩子以铁人为楷模,弘扬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4】

小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这个参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烈士纪念馆位于我市的中心地带,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而建立的。

当我们走进纪念馆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庄严肃穆的国旗。国旗高高悬挂在半空中,随风招展。我们立即感到一种庄严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我们步入纪念馆的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上面刻有“烈士纪念馆”几个大字。我们知道,这个地方只是为了纪念烈士而建,所以我们要保持肃静。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穿着军装的老军人,他为我们解说着纪念馆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这个纪念馆是为了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进一步培养和崇尚英雄主义精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好像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世界。

进入纪念馆的展厅,我们看到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这些都是烈士们的遗物和事迹。我们仔细地观看着,其中一幅幅油画格外引人注目。画上描绘着壮丽的战斗场景,勇敢坚毅的烈士们气壮山河,泣血前行。看着这些画面,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英雄们奋勇作战的身影,感受到他们不畏艰辛、勇敢牺牲的精神。我们心中涌起一股对英雄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在展厅的一角,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烈士的相册,里面陈列着他们的照片以及一些个人物品。其中有一个烈士的相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是一位年轻的女军人。相册上的照片展示了她年轻时的笑脸,让人无法想象她竟然英勇牺牲了。相册旁边还陈列着她的军装和勋章,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以及她为国家和人民不畏艰难、坚定勇敢的精神。这位女军人的故事让我们深感震撼,我们决心要勇敢坚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参观结束后,我们集体合影纪念了这次难忘的瞬间。我们知道,这次参观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

通过参观烈士纪念馆,我深刻地认识到烈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他们的事迹让我深感震撼和感慨。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要牢记烈士们的精神,立志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我要勇敢面对困难、克服难关,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幸福努力奋斗。我要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发扬团结友爱、奉献他人的精神。我要向烈士们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5】

杨业功担任某炮基地司令员之后倾注心血最多的是军事斗争准备,关注最多的是新型导弹部队的建设。基地第一个新导弹旅成立之初,最大的问题是部队建设、训练体制和指导思想的转变。为此杨业功亲自参与研发“常规导弹缩比飞行弹”,先后查阅了国内外几十种导弹发射技术资料,通过反复的对比和论证,最终成功地解决了制约部队训练的难题。

现在,这种“缩比弹”已被全面引入了部队训练。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超前训练,提前介入”的训练模式,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后又提出了实行一个单元操作,多个单元观摩的训练方式,超前培养了又一批的骨干。

他的这种吃苦耐劳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触动颇深。

杨业功的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他仍然以祖国的安危为己任,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创造新的成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创新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我们要像杨业功一样,学会创新,不断发展思想,勇于创新。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感触良多。也许我们不能像杨业功那样冲向献身祖国的最前线。但做好自己不是一种对祖国的奉献吗?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是有担当的一代人,也是有创新思维的一代人。像杨业功一样勤学善思,勇于创新。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就像一首歌里面所唱的“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样,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祖国的未来也会前途一片光明。

杨业功用尺子量了量工作,用一秒钟数了数人生。他一生告诉我们,勤奋和良好的思维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勤学善思才能从学习中才能开拓自己的思维,从学习中学会自我创新。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勤奋创新的人。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6】

唐山**纪念碑位于唐山市中心区文化路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南角。它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周年之际建造的。它不仅是唐山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用建筑语言表达了人们多年前的抗震记忆和新唐山震中的重生。

今年是唐山抗震30周年。8月8日,房山区共青团委员会组织共青团成员和部分团干部参观唐山抗震纪念碑。大家全体肃立——向**罹难的同胞和抗震救灾中捐躯的烈士们表示悼念,向崛起的唐山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团区委书记**同志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抗震纪念碑前,默默地诵读着碑文: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之后,党**、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

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死忘生,排险救人,清虚建房,功高盖世。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解民倒悬,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四面八方捐物赠款,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唐山人民安然度过缺粮断水之绝境。

同时,**慰问团亲临现场,省、市党政领导现场指挥伤员转移、尸体防疫、供水供电、救灾分配等工作迅速展开,逐步取得成效。震后十天,铁路通车;未及一月,学校相继开学,工厂先后复产,商店次第开业;冬前,百余万间简易住房起于废墟,所有灾民无一冻馁;灾后,疾病减少,瘟疫未萌,堪称救灾史上之奇迹……经七年奋战,市区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六百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震后的新城,高楼大厦林立,林荫密布,春光灿烂。

广大农村也瓦舍清新,五谷丰登,山海辟利,百业俱兴。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 抚今追昔,攸忽十年。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棵树,都宣告着这样的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诚可靠,有自己命运的人民不能被打败

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们在纪念碑周围默默地走了一周,仔细地看了看纪念碑上的抗震救灾情况。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永远以抗震英雄为榜样,号召全体团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抗震精神,弘扬老一代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7】

3月29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铁人纪念馆外观独特的、气氛庄严、展示形式多样,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再一次被震撼和感动。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那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让我们感受着黑土地上跳动不息的历史血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铁人的事迹所震撼着,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如今,当年铁人那勇敢的一跳已经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在大屏幕里向游人讲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当年铁人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如今却孤独地躺在展柜里,向世人讲述着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铁人精神”。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篇8】

参加网络维护中心党总支的主题党日活动,我们来到了位于津南区的天津时代记忆纪念馆参观。走进气势恢宏的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书写的《沁园春 雪》的巨幅书法,其下方就是“追寻时代记忆 传承时代精神”12个大字,馆内的天花板、墙壁都涂成红色,给人以鼓舞和振奋,象征着我们所要追寻的红色记忆。

盛大的时空殿堂的远处,是金色的毛主席塑像矗立在红旗背景下,左右都是巨幕大屏幕,展现的是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的胜景,天花板则是13颗光辉熠熠的红星,我想这就是代表着参加一大会议的13名代表,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吧,脚下是红地毯和闪烁的年代标记。

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从1921年至1949年取得了无数丰功伟绩。大屏幕上的历史画卷定格于28年间的一个个重大事件,那些时空倒转的历史场景就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大红船、毛泽东到安源、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突破乌江、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直至大厅里响起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声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每一位党员都沉浸在先烈们浴血奋战的红色记忆中,历史的记忆已深深地铭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在时空殿堂的尽头,党员代表为毛主席献上了花篮,全体党员在总支书记吴铭峰同志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重温了当年的决心和信念。高举的右拳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大厅,在场的每一名党员都深受感染、热血澎湃,再一次的入党宣誓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践行誓言、终生不渝的初心信念。

纪念馆内有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使我们能重温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记忆,这些珍贵的文献史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和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党的光辉业绩,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回顾斗争岁月,我们要深切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追寻时代记忆,传承时代精神”,此次的参观活动,我们被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深深震撼,这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我们都要铭记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时代精神。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