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之书读后感

02-06

写作已经成了我们的日常,作文能够提高我们的观察跟思考能力,多练习写作,有利于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你平常有写作文的习惯吗?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骨头之书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1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他们对孩子找到兴趣这件事情无从下手,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反正市面上很多兴趣班,挨个报名学,总有一样孩子会感兴趣。

我不否认这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花有花期所以人也有正常的成长期,不能因为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开始拔苗助长。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摩天大楼都离不开稳固的根基,教育小孩儿也一样,稳固根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构建的认知方式——读书。说到读书让家长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样让孩子对书感兴趣?我觉得不如改一下,最开始接触书还是让孩子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我记得之前在《奇葩说》中看过一个辩题,该不该告诉家中的孩子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当时我就觉得这样一个伪命题还需要辩吗。

现在在给孩子们的故事书,要么深植入很多行为习惯,要么就是拿下世界纪录的科普书籍,有这么多选择为什么还要选择在没有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去读童话。最近欣宝迷上了一本科普书《骨头之书》,这本书获得了动物骨头的10项世界纪录。当然孩子的视觉并不会惊讶于这种模糊的世界记录上,而是书中的插图。

她可以从书中认识很多动物,还有动物的骨头架,这就已经可以让她欣喜不已了。我以为书中的色彩和文字就已经满足和孩子的兴趣及探索欲了。作文完全没有,让我没想到的是绘本中将动物们的骨骼做了“压纹”处理,让整幅图不关看起来生动,摸起来顺着凸起的骨架更加富于想象。而这种“凸出”设计,居然是小朋友发现的,当我还沉醉惊叹于蓝鲸的进食量时,小朋友的手指早已在蓝鲸身上来来回回的摸个不停。整本书讲完,欣宝摸着骨头就认出了八成动物,虽然她不知道哪些动物骨架最大、哪些最小、哪些最轻、哪些最薄等等。

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动物的认知,至少她知道了蓝鲸的骨架长什么样,非洲草原象的骨头长什么样,还有她喜欢的长颈鹿的骨头等等等等。我想有这些就够了,《骨头之书》不关是图片丰富,满足了小朋友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我们只顾着欣赏插图的精美,却没注意到“镶嵌”在精美图案上不易发现的骨头。

而这些藏好的美妙技术,却逃不过小朋友的法眼,能做到满足小朋友好奇心,并爱不释手,逢人就想要将书中动物做展示并解说,也可谓是与小朋友兴趣相投了。更令我意外的是,她问我:妈妈为什么里面没有恐龙的骨头。按照我有限的知识量,只能将这个问题还给小孩儿。我告诉她,要么恐龙的骨头没有特别之处,要么就是恐龙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物种,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作者把恐龙给忘了。

你觉得应该是哪种?欣宝说:不如你给我查查恐龙的骨头吧。我说:可以啊,有可能的话不如你可以到各个地方的博物馆里去搜集、去验证。所以,兴趣才是激发孩子探索的源动力。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如从读书开始,你只需要站在旁边默默的陪伴她,让她的兴趣之花在心中自我萌芽,岂不是更美丽。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2

这个绘本跟一般的科普书不太一样。这本绘本一开始不会直接把要介绍的动物展现出来,而通过5个形式(提出问题、提供线索、解析骨头、揭晓答案以及拓展知识)来一步一步吸引小孩子,增加了趣味性。

例如,在第一页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的骨头最大?”,紧接着一段文字叙述。这段文字叙述也是跟一般的科普书不一样。没有专业的术语,用的是第一人称书写,就好像是这个骨架在跟小朋友说话一样,引导小朋友发挥想象力。

文字叙述下面还有给正在猜谜的小朋友3个提示,把自己的习性和特点描述得简单精准。在旁边的骨架页面,也是使用第一人称“我”介绍着自己的骨头的特点,例如在哪个位置,骨头的名字是什么。

不断地卖关子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一步一步加深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想要立刻知道答案的冲动。当答案揭晓的时候,小朋友已经对这个动物有了一个很深的第一印象。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3

平常我们形容一种动物的骨头很大的时候,会说“硕大无比”、“大得惊人”。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形象地了解骨头的尺寸,作者作了以下的描述:

“我的下颌骨,也就是我下颌处的一根长长的骨头,可长达6米呢!这个长度意味着,可以将3辆摩托车排成一排,立在我的下颌骨上。”

摩托车想必很多小朋友见过,3辆摩托车立着排列就是下颌骨的长度,这个是不是比单纯地说6米更形象呢?

“我一张口就能吞进70万只磷虾!我每天需要吃掉大约4千万只磷虾。如果用浴盆为单位来计算,相当于吃下2万4千盆像豆豆软糖般大小的鱼!

我的体型超级小,我的颅骨比你的小指上的指甲还要小

不过你的这些骨头如一根眼睫毛那么长,而我的则跟这个小圆点差不多大。”

用浴盆、豆豆软糖、指甲以及眼睫毛之类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物件,来衡量和具体化那些动物的骨头尺寸,化抽象为具体,看得出来,作者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理解关于骨头方面的知识,下了不少功夫。

整本绘本就像是一个寻宝的过程,从封面的黑白设计的页面开始,一步步引导小朋友思考和猜测,到最后揭晓答案,看到那一幅幅让人惊艳的动物彩图,那是一种非常充实的阅读体验。而且这本绘本的猜谜形式非常适合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去考考小朋友。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种猜一猜的阅读模式。他会积极的回答你,如果答对了,就会很自豪,你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奖励。答错了,也可以让他重温这本书,一举两得。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绘本。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4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用在教育孩子上最合适不过了。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怎样去陪伴?

股神巴菲特也从不干涉子女的志向及生活中的种种,三个儿女没有一位继承父亲的事业。女儿从事教育事业兼职家庭主妇。大儿子曾提出辍学开办农场,当然霍华德中途退学选择去经营农场,经营农场的费用还是向股神爸爸借的,而且除了偿还本金外还要按照银行利率偿还利息。而小儿子彼得居然也中途退学,而且是从斯坦福大学退学,是为了去追求自己的音乐之路。三个孩子都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而非家庭事业,这得益于巴菲特的教育观,股神推崇兴趣教育。

他自己从小就开始卖饮料做生意,11岁就开始买股票,为接近股神大鳄格雷厄姆,主动给格雷厄姆发邮件,虽然屡遭拒绝但他仍然无视格雷厄姆的拒绝,持续精进并坚持自己要为格雷厄姆工作的决心,最终成功进去格雷厄姆公司。

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没有对股票的热情,单凭股神大鳄的吸引力,是没发达成最终愿望的。就像股神并不会刻意阻止自己的儿子退学一样,他希望他们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蒙特梭利说过:教育是从出生开始,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成人不是直接教导到孩子,是孩子通过吸收完备环境里的一切进行自我建构。

可能这就是巴菲特的教育之道,不会刻意去灌输经营生意或股票之道。而是陪伴孩子自然而然的形成他们的喜好和兴趣。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5

科普知识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为了让这种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作者加入了很多的幽默话术,比如说:

“我希望我的角长得越大越好,因为角的尺寸越大意味着我越能吸引伴侣。嗨,那边的美女,你好啊!”

“我的脑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形状像一把锤子,但我从来不用它挖地!”

是不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描述,或者引起大家的哈哈大笑。

4、画中的秘密等你来挖掘

在每一幅动物彩图上,用手触摸,你会感受到一个磨砂的触感。当你把这些磨砂颗粒放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你会发现一副完整的骨架!与前面骨架那一页完全重合在一起。

可以让孩子一起摸一摸这些骨架,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些凸起的磨砂颗粒,让他们观察一下这些骨头是长在动物身上的哪个位置。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实在太新奇了,就好像是在摸真的骨头一样,加深小朋友对骨头的印象。

5、具象化的表述加深孩子的认知

平常我们形容一种动物的骨头很大的时候,会说“硕大无比”、“大得惊人”。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形象地了解骨头的尺寸,作者作了以下的描述:

“我的下颌骨,也就是我下颌处的一根长长的骨头,可长达6米呢!这个长度意味着,可以将3辆摩托车排成一排,立在我的下颌骨上。”

摩托车想必很多小朋友见过,3辆摩托车立着排列就是下颌骨的长度,这个是不是比单纯地说6米更形象呢?

“我一张口就能吞进70万只磷虾!我每天需要吃掉大约4千万只磷虾。如果用浴盆为单位来计算,相当于吃下2万4千盆像豆豆软糖般大小的鱼!

我的体型超级小,我的颅骨比你的小指上的指甲还要小......不过你的这些骨头如一根眼睫毛那么长,而我的则跟这个小圆点差不多大。”

用浴盆、豆豆软糖、指甲以及眼睫毛之类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物件,来衡量和具体化那些动物的骨头尺寸,化抽象为具体,看得出来,作者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理解关于骨头方面的知识,下了不少功夫。

整本绘本就像是一个寻宝的过程,从封面的黑白设计的页面开始,一步步引导小朋友思考和猜测,到最后揭晓答案,看到那一幅幅让人惊艳的动物彩图,那是一种非常充实的阅读体验。而且这本绘本的猜谜形式非常适合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去考考小朋友。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种猜一猜的阅读模式。他会积极的回答你,如果答对了,就会很自豪,你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奖励。答错了,也可以让他重温这本书,一举两得。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绘本。

骨头之书读后感 篇6

相对于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能吸引小孩子的视线只有色彩明亮的图片。对于小孩子来说,图像更加形象具体,更有吸引力。

在我们给小朋友读完那一段文字之后,翻过来的一页就是色彩斑斓的图画,向小朋友展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配上相对应的动物的图片。作文高高饱和度的色彩运用以及精湛的画工,给了孩子一个视觉上的冲击。

这些动物插图也并不简单,它用一个独特的画面设计还原了这种动物的真实面目以及它生长的环境和场景。

例如蓝鲸,蔚蓝色的背景,一只蓝鲸追逐着一大团聚集在一起的磷虾。这个画面是没有边框的,完整地覆盖了这个页面。搭配上蓝鲸的介绍文字,和画面相得益彰,一点也不突兀。

小朋友看到也会不由得发出各种赞叹的声音,然后更有兴趣把这本绘本继续读下去。因为每一种骨头和骨头对应的动物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呈现在小朋友的眼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