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案八篇

02-12

教案课件是老师必不可少的课件,因此在编写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是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师教案”,幼儿教师教育网分享了这些经验和知识,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1

识字7 教学要求 :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义。 2、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了解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 3、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 4、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了解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偏旁部分表义的特点,区别“礻衤”。 2、 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中的插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讲解:祖先、神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一读第一、二组生字词的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比较偏旁。 1、 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 2、 图上画了什么? “礻”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示字旁。 “衤”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衣字旁。 3、 齐读偏旁部首。 四、 看图读韵文识字。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 神话  祝(zhu)福(fu) 祖先 裙(qun)子 裤(ku)子  衬(chen)衫(shan)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正音:“衬、衫”:都读翘舌音。 (3) 指读,齐读。 (4) 去掉拼音抽读词语。 (5)理解词义。 祖先:是指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一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你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五、 教学生字。 1、给“神、福”找朋友。 (扩词) 2、“福、衬、衫、裤、裙”: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礻(  )  衤(  ) 2、扩词。 神(  )(  )(  )福(  )(  )(  ) 3、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区分“宀穴”,再次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 2、学会剩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讲解:窟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抽读生字卡片:神话 祝福  祖先  裙子  裤子 衬衫 二、看图认识偏旁部首。 1、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 (1)图中“宀”在文字中表示什么? (2)图中“穴”在文字中又表示什么呢? 2、指导读准偏旁的名称。 “宀”读宝盖头; “穴”读穴宝盖。 三、 看图识字读韵文。 1、我们来学跟“宀穴”有关的两组词语。 2、图上画了什么? 3、相机出示: 教室(shi) 住宅(zhai)  家庭(ting) 鸟窝(wo) 窗(chuang)户(hu) 窟(ku)窿(long) (1)正音。 “庭、窿”:读后鼻音。 “室、宅、窗”:读翘舌音。 “窿”:是边音,单独读long,组成词读轻声。窟窿:是指洞、孔。 “教”: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分别用两个音组词。 (2)指读,齐读。 (3)去掉拼音抽读字卡。 4、读读韵文。 (1)读出轻快的口气。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庭”:里面的“廴”不能写成“辶”。 2、指导写字。 “室、宅、窝、”都是上窄下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宀(  )  穴(  ) 2、看拼音写词。 Chuang  hu  dong  xue zhu  zhai ( )  (  ) (  ) Jiao  shi niao  wo  jia  ting ( )  (  ) (  ) 3、填合适的字。 一( )神话  两( )裤子  三( )衬衫 四( )鸟窝  五( )教室  六( )窗户      板书: 礻  神话 祝福 祖先 衤  裙子 裤子 衬衫 宀  教室 住宅 家庭 穴  鸟窝 窗户 窟窿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各种生物)

(1)我们从这句话中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何止……一种)鼓励。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3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三、精读课文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2.学生交流讨论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3.集体交流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4,拓展延伸(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5理解最后一句话(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6 小结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四、奇思妙想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五、课外迁移作业超市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用多种方法理解“恳求”“迫不及待”“大摇大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人物语气,能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和卡子的过程,把握阿凡提的两个特点:智慧过人,热心助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有个大家喜欢的动画人物来到我们身边,他是谁?快看,他来了—— (播放动画片片头)

师:阿凡提并不富有,那他靠什么来帮助穷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阿凡提的故事——饭钱(板书:饭钱)自学要求

师:对了,吃了饭要付饭钱天经地义,那么课文中的饭钱是不是这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谁向谁要钱?要的是什么样的饭钱?最后怎么样了?(根据回答板书:巴依)我会读

二、研读课文1-4小节、了解事情起因。

紧扣饭钱体会人物性格、读出语气。

故事里的饭钱到底是那种饭钱?

师:闻到饭菜的香味就要付饭钱吗?这件事是不是太荒谬了?巴依不但逼穷人付吃香味的饭钱,而且不给还要去告穷人,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巴依?(出示多媒体课件( )的巴依)

师:面对这样的巴依,穷人是如何表示的呢?请用波浪线划出穷人话语的提示语(恳求/长长地叹了口气),想想看穷人是如何的`呢?恳求,找同义词(请求,要求)学习“恳”(查字典肯的意思)根据字形理解并记忆生字——心字底,用心/发自内心请求。

师:谁能替穷人向阿凡提求助?注意要发自内心走投无路的/无奈的/可怜的/没有办法的

师:那阿凡提是如何表示的呢?(把阿凡提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把提示语用波浪线画出来)生交流,指导朗读,读出爽快/热心出示多媒体课件( )的阿凡提

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了,他会怎样帮助穷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分角色读)迫不及待:生交流释义。

师:从卡子的提示语中,同学们能不能找到两个字来看出迫不及待是“非常着急”

对于巴依和卡子的无理取闹,阿凡提想出了个什么办法?请圈出表示阿凡提动作的词(摇了摇)

师:结果阿凡提有没有付钱给巴依?当然没有!(指板书)巴依要的是香味的饭钱,阿凡提付的是什么饭钱?

交流:穷人没有付一分钱用钱的声音来付饭菜的香味师:对,阿凡提用巴依欺负穷人的方法反过来对付巴依,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在《刮脸》一课中学习过大摇大摆这个词。在接下来的环节,我们来看看阿凡提是怎样大摇大摆。

小结:指板书——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可怜的穷人,对付了可恶的巴依和卡子。

上台表演,情境中体会阿凡提智斗巴依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表演这个故事,如果他们演得好,表演结束后请给他们热烈的掌声。

生:阿凡提(师补充指导——怎样的阿凡提,请赞扬一下阿凡提吧)——

生:聪明的阿凡提,多亏你帮助我,我才避免了损失,真是太感谢了!(板书:聪明)

师:那么巴依和卡子,你们现在感觉如何呢?有什么想对阿凡提说的吗?

生(恶狠狠):哼!真倒霉!可恨的阿凡提,等着瞧!还有下次呢!

生(垂头丧气):哎!看来我是永远斗不过阿凡提了,还是不要打穷人的主意了。

师:下课同学们一定了解许许多多阿凡提智斗巴依、帮助穷人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开个故事会,相信大家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下课!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5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导入新课:

(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同时用幻灯打出图片。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用幻灯打出蛋糕图片。)点点的烛光轻轻地摇着,似乎在说悄悄话……

学生依次出示小礼物,在多媒体画面、音乐声中(播放《万事如意》)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在这种温馨的气氛中结束)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写的和饿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参观野荷塘之前的所见所闻。

白天见到的野荷塘的美丽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丽景色。

2.小组交流,划分段落。

3.自由练读。注意标点的使用。

1.写生字。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野荷塘的美,体会文章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散文的景和情。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1.指名读,回忆课文内容。

2.默读1—6自然段,看看写了什么?

1.作者几次去荷塘?两次看到的景物一样吗?为什么?

2.默读找一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出了白天荷塘的美丽景色。

3.自渎第七自然段,把你认为写的最美好的句子画出来,结合重点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1.边谈理解,边指导朗读。

2.根据提示试背。

3.读最后一段,体会,说说自己的理解。

1.写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7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⑵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⑴学生个人读悟。

⑵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 篇8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课后学习认识和阅读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性地朗读课文,了解“我”与小鸟的友谊。

【Emotional Attitude Values ??Goal】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意思,明白信任是人际交往和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二、教学难点

【重点】

感性朗读课文,体验文章感受.

【难点】

感受“我”与小鸟的友谊,明白信任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三。教学法

阅读法、说法

四.教学过程

p>

第一课:介绍新班级

学生们养过宠物吗?首先,您是如何与他们建立信任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展示了珍珠鸟的模型)。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珍珠鸟吗?和它交朋友并不容易,因为

它非常可怕,但我们的作者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学生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第二课:新班教学(一)感悟

(1)请学生根据老师提前下发的教案画生词、生词,并在同一张桌子上互相交流。

(2) 朗读课文,感性自在,前、后、左、右四人小组比赛,老师正确。

(2)学习

⑴“我”是如何逐渐获得珍珠鸟的信任的?

(2) 相应地,小鸟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什么反应?

他探出头来——从笼子里出来——在屋子里飞来飞去——站在窗框上不飞——掉在桌子上——啄我的尖pen-- 睡在我的肩膀上

通过上面的梳理,你有什么感受和感受?同桌交流分享。让我们把我们的观点固定在这幅永恒美丽的画面上,并相信——(一起阅读)信任往往会创造出美丽的状态。

第三环节:巩固与改进

召开交流会。一只怕人的珍珠鸟,因信任而与人亲密友好。接下来我们开个交流会。结合生活实际,前后左右四人小组交流“信任创造美好境界”心得体会,并评选“小高手”

第四场: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请家长检查背诵效果。

2.可以写下巩固交流的成果,150字左右。

喜欢《小学语文教师教案八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