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13篇

02-13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必备任务,每位老师都需认真准备备课内容。备课内容的完善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备课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案、课件、课堂活动设计等。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这个话题,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能让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静物苹果篮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名称: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篮黑色搭配产生的平衡感。

2.大胆讲述自己的对画的感觉。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苹果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原图)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画面上的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

(1)“你们都喜欢暖色的苹果,那我们把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也换成暖色,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好吗?

(2)“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

4.幼儿同时欣赏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和原图

(1)“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引导幼儿体验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与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给画面产生的平衡感。

5.请幼儿给画取名字。

6.教师介绍画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称。

活动建议:塞尚的静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动物始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画动物,但是动物的脸部特征、身体和四肢却很难把握。为此,我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作画技能,用儿歌的方式,利用简单图形来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和外形,设计“狮子参加服装秀”的教学情景,引导幼儿帮助狮子选择“服装”来巩固已有的装饰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画狮子的基本特征。2.能够在小组中讲述您最喜欢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多**课件《狮子》、电视机、电脑。 2.选秀场景、背景**、作品展示板、《狮子》范例、绘画纸、记号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在美丽的森林里有许多动物。你喜欢什么动物?

(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孩子们在脑海中与动物的外在形态产生联想。)

(二)讲解示范,学画狮子。 1.边念儿歌边示范画狮子。

师:一间小房真正棒(头),两个烟囱两扇窗(耳朵、眼睛),三角门前是池塘(鼻子、嘴巴),池塘两边草儿长(胡须),房子周围花儿开(毛),房后高山把风挡(身体),山下流水哗哗响(四肢)。 (评析:

用儿歌的意象来表达狮子的外形特征是非常巧妙的。教师边画画边读儿歌,提高讲解过程的趣味性。)

2. **课件,欣赏狮子的服装。 (1)师:

先来看看第一件是怎么设计的?上面有什么? (2)师:

第二件衣服有什么区别?(3) 老师:第三件衣服有什么特点?

(分析: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无疑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观察三件衣服的不同特点时,课件能让孩子直观地体验到不同图案组合的审美体验。

欣赏之余,孩子们能把自己对美的理解、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为下面的装饰环节做好了铺垫,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3.演示课件,巩固技能。

(评析:运用多**课件引导幼儿回顾运用儿歌画狮子的作画步骤,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表现出强烈的创作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3)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中外建筑》

活动目标:

1、对各种经典的建筑物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欣赏、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耐心地倾听同伴的意见。

活动准备:

1、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如长城、天安门、天坛、白宫、克里姆林宫、卢浮宫等)。

2、教学挂图《中国建筑》;幼儿用书《中国建筑》《外国建筑》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各种中国建筑物的图片。

1、教师:图片上是什么?你们去过北京天安门吗?

2、教师:看到了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具体欣赏中国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风格。

1、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

2、教师: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样的图案?

3、使用VCD播放我国的建筑物,集体欣赏并交流。

4、教师:你最喜欢那座建筑物?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5、教师为幼儿简单介绍中国建筑的背景。

6、教师小结:图上的建筑物气势雄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出示外国建筑物的图片。

1、比较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国外的经典建筑。

教师:猜猜看,图片上的这一建筑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请幼儿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3、教师: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国的,有的是外国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一些有建筑图案的拼图,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建筑特色。

2、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块“中外建筑”的主题墙。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4)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纸袋玩偶》

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对折剪、贴、画等技能表现人物形象。

2、在活动中,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

3、有制作玩偶的兴趣,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成品两个

2、各种纸袋

3、各色卡纸、双面胶

4、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想给小朋友们介绍两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们,这两位新朋友你们喜欢吗?那接下来让我们好好地认识一下他们吧!

2、教师讲解示范

(1)观察纸偶的外形特征师:请你们好好观察一下这两位朋友,他们长得什么样的?观察纸袋娃娃的脸上有什么?(五官)谁能具体说说五官的形状?

师:(请幼儿观看五官的图片,帮助幼儿创造不同的面部图像)

(2)教师示范制作纸偶的步骤师:我们将纸袋的嘴巴朝上放置,这样等我们做好纸偶后还可以用来装东西。

师:纸袋作为纸偶的脸,我们先在纸袋上用铅笔画出纸偶五官,方便我们一会制作时知道五官所需的大小及粘贴的位置。

师:画好后,我们开始制作五官,想想自己想制作什么样的五官,例如圆圆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然后找到相应的颜色纸对折,在上面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然后将画好的图案剪下来,这样我们一共就剪了两个一样的图案,作为对称的贴在脸上。每剪好一个部位就用双面胶粘贴在纸袋的相应部位上,等全部做好后,我们可以为纸偶人粘贴好看的头发,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自由设计发型。这样,纸袋玩偶就制作好了。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那请你们现在动手来试一试吧。(鼓励幼儿设计不同的纸偶表情及发型)

4、请幼儿大胆的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纸袋玩偶

5、互相欣赏及展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事事都是父母包办,动手能了较差,而且浪费的习惯很严重,从小就不知道节约,为此我设计了《变废为宝》这一活动。我注重培养孩子的手和大脑,通过不同的废旧材料启发孩子去想象、组合、尝试和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教材本身内容**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

本活动由一次性纸杯、鸡蛋壳、牙膏盒,铅笔削等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注重观察能力和组合创新能力的相互渗透和培养。同时,让孩子养成节约、不浪费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儿童在游戏中做,在做中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发展了思维想象力。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为孩子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物品,如:蛋壳、卷笔刀;在孩子们的制作过程中,我也选择了简单的剪、贴、画的方法,让孩子们轻松掌握和完成作品。

活动目标:

1认清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2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改造废料。

三。让孩子大胆发挥想象力,尝试创作新颖的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

1. 提前让幼儿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纸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纸杯(用过的)、鸡蛋壳、铅笔削。

2剪刀,胶水,双面胶带,水彩笔,水粉颜料。

3. 一些废旧物品做的玩具、装饰画:娃娃(一次性纸杯做的)彩虹图(鸡蛋壳做的)跳舞的姑娘图(铅笔削做的),各种汽车(各种纸盒做的),高跷(易拉罐做的)、飞盘(毛线和硬纸板做的)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

老师带领孩子参观作品。请仔细观察并注意工程的方法和材料。

2.讨论作品

老师:(1)请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3) 这些美丽的作品是如何制做的?

3. 讲解制作方法

(1)一件一件地展示作品,并一步一步地展示步骤。 让孩子边看边说话。

(2)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同的作品。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我们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4. 幼儿操作

让孩子们做一个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比比谁的作品最别致。

引导孩子们使用不同的废旧材料,通过绘画、切割、粘贴、包装等组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拜访并指导有不同鼓励和帮助他们完成作品的孩子。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选择简单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的认真,学的开心。

5.作品展示

把儿童作品放在展区,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的精神,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让幼儿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平凡的废旧物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成为一个勤学善思、心灵巧手的好孩子。

1、 目标1。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愿意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能积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合理创作,自制玩具。

2、 活动准备1支,每支彩笔、剪刀、胶水、蜡笔等。

2、收集各种废料:不同尺寸的纸箱、瓶子、布、粘纸、丝带、羊毛、泡沫等。

三。2~3个各种材质的自制玩具。

4、《幼儿画册》(第二册p24)

3、 活动过程1,展示自制玩具的例子,引导孩子欣赏,让孩子交流制作玩具的材料和方法。

2、鼓励幼儿进行废旧物品制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有创造性的进行制作。

引导儿童用绘画、粘贴等方法装饰玩具。

3.组织儿童欣赏自己的玩具,谈论他们将废物变成玩具的感觉,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6)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图》

活动目标:

1.能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骏马的多种动态。

2.知道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有对美的整体感受,有一定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师幼共同收集有关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2.共享:PPT《徐悲鸿作品赏析》、《文房四宝》,音乐《赛马》。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1.提问:这幅画上画了什么?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

2.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马的动态、墨的深浅等方面说一说。

提问:这匹马的体魄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如果你是这匹马会有什么感觉?心情会怎样?

3.提问:你们喜欢这匹马吗?哪里最吸引你?

4.小结: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一匹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二、介绍徐悲鸿

1.师: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2.出示徐悲鸿的画像,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3.延伸: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牛哦!欣赏《春之歌》。

三、小结

1.中国画是以毛笔、墨、宣纸为绘画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

2.引发幼儿继续收集、欣赏中国画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平图、线描、吹画、点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树。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对树进行装饰,并能大胆想象。

3、能注意画面布局合理,层次清晰。

活动准备:

1、各种树的图片: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的树的图片。

2、绘画材料:勾线笔、油画棒、白纸、水粉颜料、粗细不同的吸管、抹布。

3、电脑、白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进入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个特别的画展,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在心中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并开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二、带领幼儿欣赏用各种方法画的各种各样的树。

1、你们觉得刚刚看到的这些画美吗?这些画面中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你最喜欢这当中的哪一幅画?并告诉我们这幅画是怎样画成的?当幼儿说到这幅画时用点击放大此幅大家欣赏,并了解作画步骤及方法。

2、引导幼儿分类欣赏

(1)欣赏不同季节的树:

师:请看这组树的(在白板中标记需观察的树),这些树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叶子的大小、颜色不一样,有的是春季的树,有的是秋天的树)师:原来表现不同季节的树可以用这种方法,大家观察得真仔细。

(2)欣赏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树师:请看这两幅画是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的吗?(出示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树的图片)师: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

依次说出线描、吹画、点画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如果我想画一棵树可以怎样画?画几棵树呢?画成片的树林呢怎样才能使画的树好看呢?

三、带领幼儿观察绘画器材,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吹画、点画的注意事项。

四、幼儿自主选择绘画材料作画,老师适时指导,并给予恰当帮助。(播放背景音乐)

五、作品展示:在散文诗《树真好》中结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8)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山塘街》

设计意图: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河上游船画舫款款而过,是一条典型的水巷。身在苏州的孩子应该去感受山塘如此的美景,增加对家乡苏州的了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简单的线条画表现出山塘街的房子、亭子、小桥等独特的苏州水乡建筑风格。

2、能和同伴协商合作绘画,初步有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孩子或请家长配合带孩子参观过山塘街,丰富幼儿有关苏州建筑的知识,并拍摄照片、VCR。

2、《姑苏繁华图卷》视频、背景音乐、实物投影仪、勾线笔、长幅画轴、导游旗子、帽子等。

3、幼儿已有线描画的经验。

重点:能用各种线条画出山塘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难点: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重游山塘街。

教师以导游身份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1、教师:小游客们,我们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今天王导就带你们去游览我们苏州有名的历史古街—山塘街,现在跟着王导出发吧!

2、播放山塘街的VCR视频,引导幼儿重点观看房子、亭子、桥、船等。

提问:你们感觉山塘街怎么样?

小结:山塘街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长约7里,也称“七里山塘”,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小桥、流水、人家,船只穿梭来往,构成了苏州水乡的美丽风景。

二、分步介绍山塘街,演示如何用线条来表现房子、亭子、桥、船的特点。

(一)了解山塘街的老房子

提问:你觉得这些老房子跟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教师用演示线描画的方法进行小结(介绍时淡淡的古筝《梦江南》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山塘街的老房子以青瓦白墙为主,屋顶铺青瓦,屋脊的两头做纹饰。比如龙,凤凰。门和窗都是以木制的为主,都雕刻着美丽的花纹,房子依水而建造,形成苏州特有的水乡风景。

(二)了解山塘街的亭子

提问:你还发现山塘街上有什么别的特色的建筑?你看到的亭子是什么样的?(PPT展示代表性:亭子照片)

教师用演示线描画的方法进行小结:苏州的亭子很有特色,大多屋顶是尖的,四檐有上翘的尖角,下面有几根柱子支撑,一般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

(三)了解山塘街的桥

提问:山塘街的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PPT展示有代表性的桥照片)

教师用演示线描画的方法进行小结:山塘街的桥形态各异,有单孔的小石桥,也有多孔的大石桥。有的桥桥面上有小小亭榭;有的桥用石板平铺,走上去很舒服,王导画的是一座单孔桥,它也是山塘特有的小石桥。

(四)了解山塘街的游船。

提问:你看到山塘街的河道里有什么?小船是怎么样的?什么地方很特别呢?(PPT展示代表性的船照片)

教师用演示线描画的方法进行小结:山塘河里的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画舫,它是木制的,比较轻巧,由船娘用浆划的,可以让游客一边观赏景色一边休息。

三、欣赏《姑苏繁华图卷》

教师:山塘街被称为“姑苏第一名街”,古代有位画师把山塘街等许多苏州有特色的景色画了进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

四、合作画“山塘长卷”

教师:姑苏繁华图展现了山塘街热闹、美丽的景象,今天,王导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画一幅“山塘长卷”,好吗?

请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绘画。(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配绘画内容,合理画面布局。)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9)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装饰、拼搭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家。

2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2、 活动重点:根据纸箱形状想象装饰。

三、活动难点:用装饰、拼搭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家。

4、 活动材料:收集一批大小不同形状的废纸盒。提供一些装饰用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带、剪刀、透明胶带等。

五、设计思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包装也越来越显得美观、精致,深受顾客的喜欢,如化装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供欣赏和游戏,常常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纸盒设计了本次活动“家”。通过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拼搭“家”的表现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根据纸盒的形状变化想象出形态各异的“家”的外形。这为儿童的创造性表现创造了一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利用个人设计来鼓励合作,创造想象的内容。它既有发散性又有集中性,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六、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想象-创造-合作、介绍和分享

七、活动过程:

(1) 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在配乐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中玩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1、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刚才我们玩了《请到我家来做客》的游戏,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每人设计出自己的“家”,然后请老师去做客,怎么样?

2、观察外形,大胆想象。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这些都是你们最近收集的废旧纸盒,现在请你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方;有的绿、有的红……)

它们的样子像什么呢?(幼儿根据纸盒外形发散想象)

(二)个别创作,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根据想象大胆地利用废旧纸盒的造型加工、粘贴或适当添加其它材料,剪贴一些细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

2、支持与帮助。根据能力差异,纸盒造型可以自由想象和设计。

(三)合作拼搭,体验成功。

1、与同伴一起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家”。

2、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家”合作拼摆成“幸福家园”。

3、请老师一起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设计的“幸福家园”。

(四)分享快乐,结束活动。

邀请老师去“幸福家园”做客。(与老师同伴一起手拉手围着“幸福家园”边拍手边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附歌词:

我爱我的父亲,也爱我的母亲,爸爸妈妈爱我,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修改即可使用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0)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刮画》

教学目标:

1、教给幼儿刮画的基本技能,并学习用刮画的形式来反映环保内容。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

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

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二、提出刮画要求,幼儿操作。

1、提出刮画

师:现在的环境问题有许多,除了垃圾房以外,还有水呀,空气呀,树木,动物,它们也都有同样的烦恼,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爱护它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不好?今天,就请小朋友用刮画的方法把你想出来的方法,想告诉大家的话画出来,用你们的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刮画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张刮画底板和刮画工具,你们就可以用这些东西画出美丽的刮画,内容有许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画。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轻松音乐)。

要求幼儿能运用粗细线条等手段刮出生动的物体形象。

四、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师:现在,小朋友的刮画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请你说说看,你的画要告诉大家什么?(请若干幼儿讲述)

五、老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画了这么多好看的画,有的是告诉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有的是教育大家保护花草树木,有的是告诉大家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有的是告诉大家人类和动物要做好朋友,这些画都很好看。老师相信,那些不知道保护环境的人看了小朋友的这些画,一定会非常难为情,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把这些刮画贴到外面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1)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蔬果造型》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蔬菜、水果的自然形状和色彩通过想象加工自制蔬果造型。

2、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审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黄瓜、小番茄、土豆、苹果、桔子、香蕉等蔬果。

2、工具材料:牙签、彩色卡纸、棉花、电线、橡皮泥等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蔬菜水果,今天我们想想办法,把这些蔬果打扮一下,做成漂亮的蔬菜宝宝吧!

2、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出示蔬菜水果造型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师:你知道这些水果造型是用了哪些材料做成的吗?(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蔬果造型所用的艺术手法和创意,例如:利用蔬菜水果本身外形,巧妙造型,搭配色彩。)

3、幼儿利用蔬菜水果进行创作。

(1)出示蔬菜水果,启发幼儿根据蔬菜水果的自然外形和颜色进行想象。

提问:

① 挑选一种蔬菜后,先仔细看看它的外型像什么?”

②“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呢?”

③ 还需要什么蔬菜或其他材料和它组合在一起?”

④“选用什么材料把它们连起来呢?”(教师重点说明牙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创作:

①鼓励幼儿想好要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并有意识地选择蔬果。

②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蔬果造型。

③个别指导使用牙签连接的方法。

4、交流分享:

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蔬果娃娃是用什么蔬菜(水果)做的?用了哪些材料?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让幼儿感受家人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2、能正确使用剪刀沿轮廓剪出自我所画的图案,并进行粘贴。

3、运用水粉对作品进行装饰,感受不一样绘画工具所带来的不一样效果。

活动准备:

1、素描纸、蓝色卡纸、油画棒、勾线笔、剪刀、胶水、水粉、排笔

2、《让爱住我家》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一齐表演唱《让爱住我家》

2、我们家里都有哪些人呢

二、感受活动

1、幼儿介绍一个自我最爱的人,说说为什么

(最爱奶奶,因为奶奶和我一齐的时间最长。妈妈,因为妈妈最关心我…)

2、听了我们小朋友的介绍,发现我们都很幸福是吗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爱你,那我们小朋友是怎样爱家人的呢

3、幼儿发言(给妈妈倒水、给爸爸打电话、自我很乖,不烦妈妈……)

4、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有那么多的人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也是爱他们的。

三、操作活动

1、此刻我们就把自我和所爱的家人都画在画纸上,记住要把家里人的特征画出来哦!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幼儿画出家里亲人的特征。(音乐)

3、、幼儿把画好的一家人留白边剪下,贴在深蓝色卡纸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对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幼儿,重点辅导。

5、幼儿用水粉对作品进行最终的装饰。

四、作品展示

1、幼儿将作品贴在活动室的展览壁上,布置起来,让幼儿欣赏。

2、幼儿试着评选自我最喜欢的作品。

3、幼儿随着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做简便活动,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3)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星空

引言:

星空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自然现象,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在幼儿园的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让他们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到星空的美丽与神奇。

一、情境创设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将准备一些星星的素材,如星星的图片、星星的模型等,营造出星空的景象。教师可以将教室打造成一个星空的世界,在黑暗的教室里,点亮一盏盏小夜灯,让星星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二、情感培养

1. 导入:教师可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夜空中,仰望星空。随着音乐的声音,孩子们的想象力慢慢启动,他们会感受到浩瀚星空中的宁静与美丽。

2. 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对星星的喜欢与向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观察与分析

1. 观察:教师将展示星星的图片和模型,让孩子们详细观察星星的形状、颜色和光芒。

2. 分析:教师带领孩子们讨论星星的特点和构造,引导他们思考星星是如何在夜空中闪烁起来的。

四、艺术创作

1. 素描练习:教师将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星星的素描作品,让他们模仿并练习画星星的形状与线条。

2. 创意画作:教师给予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星空画作。

五、欣赏与分享

1. 学生展示: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将自己的画作展示出来,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2. 组织观赏: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星空相关的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宇宙、星系以及太空飞行器等,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星空的奇妙。

六、评价与总结

1. 自我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综合评价:评价孩子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创作的独特性以及对星空的理解。

结语:通过这节美术欣赏课,孩子们不仅领略到了星空的神秘之美,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他们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也勇敢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并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13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