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课件13篇

02-23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投入的重要支持,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关于“观察水课件”下面将为您作详细的讲解,本文内容值得收藏!

观察水课件【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 标出观察顺序。

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观察水课件【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知道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比如人们经常从哪3个面来观察(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新授

例1 投影出示

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骰子、摆出这样的图形

1、定正面

2、定好正面后,你从正面、左测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请你在纸上画出你在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到的。

3 侧面分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到的图形

一样吗?(从左侧面看到的是…,从右侧面看到的也是……)

4、让学生完成P41

5、p41 做一做

三、 课后练习

p41 做一做

P42 第1、2、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后记:

书本上并没有要求学生画出对应3个面的平面图,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不看连线题目的选项,直接想象画出3个面的图,之后再连线,这样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有好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并得出对于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学生,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以同班同学的照片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同一物体

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 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看到了茶壶把和茶壶盖。

生2:我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3:我看到了茶壶嘴、茶壶身和茶壶盖。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茶壶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茶壶的嘴和茶壶的盖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

师:答得真好。大家刚才都换位置观察了,请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生:(齐答)是。

出示:

(做法同上)

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

(2号座位和4号座位的同学都站了起来。)

师:他们都站对了吗? (立即有几个学生坐下)

师:你们几位同学为什么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茶壶嘴是朝右边,而图片上是朝左边。

生2:我看到的茶壶嘴是在右边,茶壶把在左边,而图片上是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

生3重复生2的说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此时判错了的学生相继坐下)

出示:

(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茶壶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在1号座位我只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在2号座位我又看到了茶壶把、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2: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茶壶的样子也就不同。

生3:我和他(生2)的看法一样。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交换位置观察茶壶,亲身体验到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而当教师依次出示四幅图片后,更加形象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由实物到图片,遵循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观察不同物体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茶壶,是不是别的物体也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呢?下面把茶壶收起,请你们小组内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的正面对着3号座位的同学。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请你与其他三位同学换一下位置,再来观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观察不同物体,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应用拓展

(一)听故事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下面讲一个小虎贝贝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虎叫贝贝。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这天,它在森林里玩,碰上了牛伯伯,牛伯伯对它说: ‘森林王国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你参加吗?’贝贝听了高兴得直拍手,说: ‘你等着,我这就去拿相机。’瞧,它来了。” (播放老虎照相的课件)

师:(展示牛侧面的样子)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生1:牛的左边。

生2:牛的侧面。

然后教师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样子,让学生回答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最后欣赏贝贝从不同方位对大象、汽车拍摄的一组照片。

(二)游戏:找位置

师:下面把熊猫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正面对着2号座位的同学,小组长把熊猫图片整理好,你们组的每个成员都从图片中抽一张,当老师说“开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图片上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再找到相应的位置。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动熊猫玩具。

(游戏开始,当学生找到位置后,进行反馈、矫正。)

(三)看图连线

师:数学王国中的聪聪和明明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70页第1题,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

师:聪聪没有难住你们,明明能不能难住你们?

课件出示: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聪聪和明明都没有难住你们,他俩夸你们真聪明!知道吗?聪聪和明明还给你们带来一个任务:让你们课后把你喜欢的东西,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样子画下来,展示给同学们,好吗?

[评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练习题的设计,遵循了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原则,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布置的课后作业,既是本节课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又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四、小结全课

观察水课件【篇3】

《2.观察水》教学设计

八面城实验小学 耿丽敏 教学目标:

1.知道认识物体可用看、闻、尝、摸等方法。

2.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教学重点:

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教学难点:

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处的空桶中。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4只杯子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筷子、标签等。

2.演示器材: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4只杯子、矿泉水等。3.游戏器材:水桶4只,粗细不同的导水管、杯子、漏斗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师:对,没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水,也常常用到水,那么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吗? 2.导入本课。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水。(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分组找水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样物体,它们分别有牛奶、糖水、白醋、冷开水。由于老师来时太匆忙忘了给它们贴标签,同学们你能帮老师分出它们吗? 2.生:各抒己见找水的办法。3.师出示大屏幕:找水的要求。

4.师已为每个小组的桌上准备好了这四种物体,牛奶、白醋、糖水和水,请各小组同学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用你喜欢的办法迅速地找到水,看看哪个小组同学用的方法多,找水找得快。开始!5.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6.学生汇报本组的方法。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成功找到水的?

学生回答。(用眼睛看,白色的不是,是牛奶;再用鼻子闻,酸酸的是醋,最后尝一尝,甜的是糖水,剩下的就是水。)······ 师:同学们的观察方法真多,谁还有不同的找法? 生汇报。

7、师:哪种方法最快速,最科学呢?下面有请同学们帮老师用最快速的方法找到水?

学生到讲台前来分别用看、闻、尝最快速科学方法排除其他几种物体,最终找到水,并分别给四种物体贴上标签。教师总结并板书观察物体的科学方法(一看、二闻、三尝)。

8、出示大屏幕温馨提示:

对于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其实识别物体还有许多方法如:用手摸,用耳朵听等。

(二)观察水 1.观察实验: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科学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看谁观察的最认真,最仔细!开始!

2.教师出示大屏幕观察水的记录表,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看哪个小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描述的最详细。

师:大家填好了吧!请××小组上来汇报一下。

生:通过观察我们小组认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师适时的提问:透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可以与牛奶做对比。

师生小结板书: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师:你们的描述都很详细,这就是水的性质,你们还想再了解水吗? 生:想!3.(三)认识液体的特征

1.观察实验:愉快之旅,师用滴了红钢笔水的烧瓶依次倒入不同的形状的容器里,提示学生观察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最独特!生1:水的形状变了。

生2:装水的容器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2.师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水会流动。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水流动的例子吗? 3.师板书: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4.讲解: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的物体叫液体。(板书:液体)5.师你能说出水是什么样的液体吗?看谁概括的最具体!6.师出示大屏幕进行总结。7.概括水的性质。

师:你们概括地可真具体啊!

(四)、运水比赛

1.师:我们了解了水的性质,下面我们运用水的性质做个游戏好吗?(生:好)2.出示大屏幕游戏规则

师:(1)小组合作选用运水比赛的工具;(2)除了用倒水的方法,设法将水运到一米以外的空桶里;

(3)运水时既要快,又不能让水洒出来; 3.学生分组讨论运水方案。

4.找出四组同学比赛,领取比赛用具。

5.教师大屏幕音乐发出比赛口令,学生开始运水。3.教师评价。

师:第××小组获胜。你们能说一说,你们是利用水的什么性质吗?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是怎样想到的? 生:我们是运用了水的流动性来运水的······

师:你们小组的成员真了不起,在这节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运用到实际当中,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们给他们鼓鼓掌!

4.教师:同学们,假如我把两只桶拿开得更远一些呢?如果是10米以外呢?你们会采用什么办法?请你们课下研究并做一下这个游戏,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三、总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答。

3.谈话:这节课我们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知道科学的识别物体的方法及水的特点,如果你是个细心的孩子,那么在生活中你就会发现更多水的奥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有心人,你们能做到吗?小科学家们下次课再见!板书设计:

2.观察水

观察方法:一看 二闻 三尝

水的特点: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透明的

}

容易流动

液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

观察水课件【篇4】

昨天我们知道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比如人们经常从哪3个面来观察(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定好正面后,你从正面、左测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请你在纸上画出你在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到的。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后记:

书本上并没有要求学生画出对应3个面的平面图,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不看连线题目的选项,直接想象画出3个面的图,之后再连线,这样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有好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并得出对于的平面图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还记得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 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茶壶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

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茶壶的嘴和茶壶的盖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

师:答得真好。大家刚才都换位置观察了,请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生1:我看到的茶壶嘴是朝右边,而图片上是朝左边。

生2:我看到的茶壶嘴是在右边,茶壶把在左边,而图片上是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

生3重复生2的说法。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茶壶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在1号座位我只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在2号座位我又看到了茶壶把、茶壶嘴和茶壶盖……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茶壶,是不是别的物体也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呢?下面把茶壶收起,请你们小组内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的正面对着3号座位的同学。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师:请你与其他三位同学换一下位置,再来观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刚才我们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下面讲一个小虎贝贝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虎叫贝贝。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这天,它在森林里玩,碰上了牛伯伯,牛伯伯对它说: ‘森林王国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你参加吗?’贝贝听了高兴得直拍手,说: ‘你等着,我这就去拿相机。’瞧,它来了。” (播放老虎照相的课件)

师:(展示牛侧面的样子)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然后教师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样子,让学生回答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最后欣赏贝贝从不同方位对大象、汽车拍摄的一组照片。

师:下面把熊猫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正面对着2号座位的同学,小组长把熊猫图片整理好,你们组的每个成员都从图片中抽一张,当老师说“开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图片上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再找到相应的位置。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动熊猫玩具。

师:数学王国中的聪聪和明明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70页第1题,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聪聪和明明都没有难住你们,他俩夸你们真聪明!知道吗?聪聪和明明还给你们带来一个任务:让你们课后把你喜欢的东西,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样子画下来,展示给同学们,好吗?

观察水课件【篇5】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重点)(基础目标)

2.初步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发展目标)(难点)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操作、思考、讨论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谈“题西林壁”营造氛围(走到学生中间,可以个别谈话)

同学们我们刚刚经历了五一假期,那么,假期里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说来跟大家分享。你们喜欢旅游吗?不仅我们喜欢旅游,古代的文人墨客也非常钟爱这项活动。你们是否注意过,现代人和古代人旅游喜好不同,现代人旅游喜好干什么?(拍照、录像)而古代人喜好干什么(写诗),你比如有这样一首诗叫《题西林壁》,就是苏轼在游览庐山的时候写下的,这首诗大家已经学过了,会背诵吗?我们一起背诵一遍好吗?上完这节数学课,老师希望你们对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

【课前谈话,交流古诗《题西林壁》,既是对学科知识整合的尝试,也为后续学习埋下的伏笔。】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神秘图画。她神秘在哪里,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前面来欣赏一下。

学生左右站列,观察后,把自己看到了什么,大声的告诉大家。

怎么样?这幅画够神秘吧。同一幅画,两个人观察的结果差别这么大。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好吗? 【出示】谁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同一幅图画两位同学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观察的位置不同)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继续出示】

2、总结揭示课题:

总结:是的,观察物体也有许多的学问。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两位学生共同欣赏一幅有趣的换位思考图片,用同一幅图片两种不同的观察结果,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神秘感,去一探究竟,不知不觉切入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观察物体。】

活动二.尝试实践,合作探究 1.辨析照片,了解观察方位 【出示三张照片】

大家认识它吗?你能看出这些照片是从那个方位拍摄的吗?【前面也可称作正面】 总结:其实,观察物体可以像这样,从三个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板书:前面 侧面 上面】

2.经历观察过程,发现观察规律.(1)猜想结果

教师边拼摆,边引导学生观察。

过渡语:同学们请看,老师带来了三个正方体的纸盒,将它们拼搭在了一起,组成了这样一组物体。想一想,从这些方位来观察,你看到的形状一样吗。谁跟老师说一说。把你想象出来的图形,用你的小手画一画,跟同伴说一说,或者画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板书: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 ?】

(2)尝试观察

我们要知道我们想象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验证。谁想来试一试? 一名学生上台尝试。(鼓励这位勇于尝试的同学)

对其余的学生提出要求:在这位同学观察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用心看,仔细听。从他身上吸取经验,总结方法。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会观察,最善于思考。

(过程指导:△你想先从那个方位观察?那么,你应该站在哪里?——正对观察方位

如何让视线不偏离了观察的方位?——下蹲、把手放在眼睛上方,让视线和物体的上限平齐,做到平视物体。△ 怎样从侧面观察呢? △ 怎样从上面观察?)

你们认为,观察物体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正对观察方位;视线要平视。

(3)小组探究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好吗? 【出示温馨提示】

摆:仿照上面的例子,用学具摆出要观察的物体。看: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

记:记下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可以画或涂在方格纸上)想:对比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长领学具。

提示:同组的同学绕拼搭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侧、上进行观察。教师巡回辅导,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观察。

完成的小组,可以组内进行交流,想一想:你们怎样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4)交流展示

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上台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注意倾听,评价他们的表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展示: △预设:先展示方格纸;最后说发现。

先展示方格纸;再到物体前面指一指(说清楚几个方格组成了什么图形,象英文字母,大写的L);最后说发现。

一组展示完成,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来评价?你们还有问题要问他们吗?谁来补充?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总结:通过从不同的方位观察这一组物体,最终,我们发现了什么?【板书:形状不同】

活动三.用“趣味拼搭”奇思妙想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运用学习的方法,我们共同解决几个问题好吗)【出示自主练习】 1.两个正方体

2.从侧面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摆方法。增加条件:从正面看到是三个正方形。再增加条件:从上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答案到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活动四.悟“自我评价”迁移应用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题西林壁》这首诗,有什么理解?

是的,正是由于苏轼认识到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所以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情画意的表达。所以,生活中、学习中如果我们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我们也会有新发现;如果我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我们也能有新观点。最后,老师想了一副对联送给你们,与大家共勉:多方观察,感叹万物千姿百态;换位思考,品味生活精彩纷呈。

课下希望同学们能处处留心观察,把今天这节课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好吗?好,下课。

【由不同方位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这一数学知识,拓展到苏轼的诗句和教师的对联,留给学生回味空间,为今后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参考,帮助学生生成生活智慧。】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

形状不同

用心观察,让情景与活动同行 ——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让快乐的形式承载学习内容,顺应生命的本性”是我追求的教学风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视点定为——情景与活动,创新点是以“趣” 激思——“趣中学,动中思”,让学生置身于真切、生动、利于体验的情景中,快快乐乐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整体设计为:

谈“题西林壁”营造氛围——赏“双关图”激趣揭题——猜“积木搭建”尝试验证——用“趣味拼搭”奇思妙想——悟“自我评价”迁移应用。

同时情景与活动设计遵循了:

(1)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和学的目标;(2)必须娱乐性、知识性、创新性有机结合;(3)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技能范围,渗透着启发性的学习方法;(4)必须有现实意义,与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观察水课件【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水课件【篇7】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第2、第3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写上不同文明用语的大正方体,实物数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谢”,有的说“对不起”。

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 后面 侧面)

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

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

老师为每一组同学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从正面看,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从右侧面看,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它的圆圆的尾巴,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4:我从左侧面看,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现在看到的是侧面,刚才看到是前面。

生2:我现在看到的是背面,刚才看到是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熊猫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三、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小动物们用照相机帮大象拍照,(出示动物拍照图)这四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侧面 正面 后面

观察水课件【篇8】

一、教学准备

1、白纸、放大镜每人一份

2、书写纸、卡纸、挂历纸、报纸等每组一份。

3、每组准备两本不同的厚薄的书。

二、教学目的:

1、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各种白纸不同和相同特点的能力。

3、培养探究纸的兴趣。

4、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三、教学重点: 观察纸的纤维。

四、教学难点: 探究观察比较各种纸,不同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活动过程

㈠观察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1、(出示一张白纸)这是一张纸,它是什么颜色?这张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外,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2、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学生进行独立观察,并根据需要记录关于这张白纸的特点。

3、小组交流每个人观察到的关于白纸的特点。

4、全班交流归纳:关于这张白纸我们观察到了它的哪些特点?

5、评价要求:能观察到关于一张白纸的10个以上的外部特征。

㈡比较两张纸的不同。

1、观察一下你们桌上的纸主要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观察并作记录。

3、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的?

4、学生汇报交流。

5、比较两张纸的厚薄可用哪些方法?

6、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得出各种方法。

7、试着你们说的方法比较生字卡片与科学纸张的厚薄。

8、怎样观察比较两本不同书的厚薄?

9、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测量、计算等方法。

10、学生用尺来测量两本书纸张的厚薄,并交流观察测量结果。

11、评价要求:能够理解并经历比较各种纸不同特点的观测手段或方法。

㈢观察纸的纤维。

1、这些外形不同的纸,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2、引导学生将小纸片撕开,观察撕开的纸边。

3、学生观察,并作交流。

4、全班交流: ①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师归纳:这是纤维。

5、纸面上能观察到纸的纤维吗?引导学生将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

6、学生试验之后:①报纸,餐巾纸可以观察到。 ②书写的白纸、书本的纸张不能观察到。

7、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8、总结: ①在观察中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 ②产生了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想法?

9、学生讨论得出: ①发现: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②问题:纸的纤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纸的纤维粗,有些细?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

10、评价要求: 能够观察到纸的纤维,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㈣课堂延伸。

1、课后针对这些问题去搜有关纸的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2、分析下节课的内容:我们来造一张纸。

观察水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 „„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

1、确定方位。师:(出示小熊猫)这是什么?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熊猫可爱吗?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小熊猫,喜欢吗?(喜欢)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熊猫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熊猫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熊猫的前后左右。

2、观察小熊猫。

(1)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熊猫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熊猫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2)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熊猫,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熊猫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熊猫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熊猫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熊猫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熊猫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熊猫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熊猫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熊猫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熊猫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3)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熊猫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熊猫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熊猫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熊猫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熊猫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熊猫,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 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熊猫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课堂练习

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长方体)你能很快说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2、出示大卡车图。要求同学们说出图上的每位同学从哪个位置观察?看到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水课件【篇10】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观察物体

(2)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1)自己制作正方体,通过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相同正方体的拼图。

(2)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1)物体形状的特性(设计此形状的意图)

(2)语文上课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学做纸船,观察图形。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为1个信息窗。主要是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物体。先认识一个物体的三个面,然后再做练习。把88页第5题整合到“我学会了吗”后边,然后再延伸出从不同的“侧面”观察物体。

2、学科间整合:语文上册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可观察其图像。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科技课上说出某些物体形状的特性,老师可进行必要的延伸(如三脚架的稳定性)。

4、体验式活动:走进生活观察物体,并画出你观察的物体的三面图形。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课时。

(四)教学案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用布盖着)你们看一看它上面是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把看见的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一会老师说开始再抢答,分成三个小组来看,其他两组不能看。

说明:正方体每个面贴了不同动物的图片,在分组看的时候让每组看不同的图片。

老师说抢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会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揭开盖着的布,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3.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观察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动画:观察暖壶

6.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作业

1.动画:观察恐龙

2.动画:观察电脑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注: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后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来回答问题。

观察水课件【篇11】

一、教学设计思路:

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是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假设、提出问题、设计方法、自我评价,实验学习新知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地认知事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

本课以猜谜导入,并以观察纸的特点为主线贯穿全课。在学生熟悉白纸的一些特点的前提下,组织通过实验观察白纸的特点,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结论。然后比较三种纸的主要区别,进而寻求各种纸的共同特征:纸是由纤维组成的。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纸的纤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小组实验中团结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相互倾听,彼此质疑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想象,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以纸的观察研究为例,在今后观察其他同类事物的时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本课一共设计了三个活动,“观察一张白纸,详细描述这张纸的特点”为第一个活动:这部分内容教师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有顺序的感官观察活动和借助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从多角度观察和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多感官共同参与,细致地观察认识物体的特征。同时又是对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已有观察方法的一个检测。教师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描述一张白纸的特征。

“比较三种纸的不同”是第二个活动:通过用刚才观察一张纸的方法比较三种纸的特点,认识这些纸在颜色、渗水性、厚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利用评价达到纠正方法、丰富知识、互相学习的目的。在学生的相互合作中,教师适时指导,在汇报交流中点拨激励,都体现了新课程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

“观察纸的纤维”是第三个活动:这部分内容是教师引导、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纸的构造来发现纸是由纤维构成的,意识到对纸进行观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纸撕开去看它的内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的表面。

在上述三个活动中,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认真的观察一张白纸,描述它的特点,属于对单个物体的观察;第二个活动侧重对比观察,从比较三张纸的不同中提升学生的比较能力;第三个活动则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指向对纸的内部进行观察,并从发现纸的纤维中认识纸的基本构成。学生解决问题是层层深入的,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各种感官、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进行纸的外部主要特征的观察。

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地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

认识纸是由纤维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

会使用各种感官及简单的工具观察纸、比较纸的不同。

经历并理解观察比较、科学观测等过程,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的观察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描述一张白纸及比较几张纸的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有序的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对于新的发现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三、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外部特征、比较不同类型的纸的相同点、不同点。

四、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五、教学准备

1、实验报告单、显微镜、放大镜、滴管、烧杯、牛皮纸、报纸、纸巾等。

2、纸的观察课件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请大家做个游戏,名叫“猜猜我是谁?”

出示课件:提示一:我是由一个个像毛毛的物体组成的。

提示二:龟甲、兽骨、竹片、和丝绸是我的前辈。

提示三:我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提示四:邮政、图书等众多领域都有我的身影。

提示五: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就能找到我。

生:(每个提示出现,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答案,到第五个提示一般能说出是纸)

师:对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纸,今天我们就用观察的方法研究纸的特点。(板书课题)

师:如果请你观察一张白纸,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观察?

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揉、搓,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放大镜观察……

师:(板书:看、摸、闻、听、工具)

我们能不能用嘴尝?

生:不可以,因为不卫生、不安全。

师;对,我们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工具,对纸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看看我们每天都接触的纸,在我们这样的观察下,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记录单)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生:小组合作,边观察一张白纸的特点,边记录。

生:(一个小组)我们发现这张白纸是长方形的,表面很光滑,比较软,有小毛毛。我们汇报完了,你们对我们的研究成果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建议吗?

生:(其他同学)你们在哪看见的小毛毛?

生:(汇报的那个小组)我们把纸撕开发现了有小毛毛。

〔评价方式多元化,凸显生生互评〕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其他小组)我们还发现了这张纸放在阳光下可以透光。

生:我们发现这张纸没有气味。

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了这张普普通通的白纸有这么多特点。哪些特点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生:我原来没有这样认真观察过纸,原来觉得纸挺普通的,没想到有这么多特点。

生:我知道了纸还有小毛毛,原来不知道。

〔生活中常见的纸在科学细致的观察下会有新的发现〕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一张纸的特点,如果老师在给你们几张纸,大家能不能找到它们更多的特点,我们找一找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示信封,里面有牛皮纸、报纸、宣纸、餐巾纸……)

我们一边观察还要像科学家一样记录下我们观察的结果,(出示记录单,指导学生如何贴纸样,如何填写记录)

为了让同学们研究的更有意思,我还特别为大家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出示装水的烧杯和滴管)让它们俩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几种纸的特点,看看哪组发现的多?

生:小组合作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通过实验分析几张纸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生:汇报(第一小组)牛皮纸是棕色的,报纸是白灰色的、宣纸是白色的;滴上水之后,宣纸透得最快,面积最大,牛皮纸最慢,面积最小;撕起来牛皮纸最费尽,宣纸最容易。我们汇报完了,请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吗?

生:(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三张纸谁渗的快?谁渗的慢的?

生:(第一小组)我们是用滴管在这三张纸上分别滴了一滴水,然后观察哪个渗水最快?是宣纸最快,还用尺子量了量渗水地方的长度,还是宣纸第一,牛皮纸最后。

〔科学实验是用数据实现的,通过有效的数据,更能说明渗水面积的大小。〕

生:(其他小组补充)

师:这些纸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叫纸,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生:都能写字。

生:都有毛毛。

生:都很软。

师:你们同意那种说法?

生:都有毛毛。

师:你们知道这些毛毛叫什么吗?

生:纤维。

师:对,叫做纤维(板书纤维)纤维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那我们现在就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纸纤维,看看放大100倍的纤维是什么样子的?

生:(全班分为三个组,排队看老师调整好的显微镜,每组三台,分别有牛皮纸、报纸、宣纸的纤维)

〔通过科技手段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到了纤维的形状,抓住纤维的特点,由表面到深入。〕

生:(讨论描述纤维的样子。)

生:我观察到的纤维是象麻绳,有的粗有的细。

生:我观察到的纤维是有的很紧密,有的很稀松。

师:他观察到了纤维有疏密的不同。(板书疏密)

师:谁能解释一下,纤维的疏密不同与纸的薄厚、软硬、渗水性有什么关系?

生:纤维越紧密,纸就越厚、越硬,渗水性就越差;纤维越疏松,纸就越薄、越软,渗水性就越好。

师:(出示字典)谁来说说这本字典纸的纤维是什么样的?

生:字典的外皮的纸是硬的,说明纤维很紧密。里面的纸很软,说明纤维很疏松。

〔能简单的分析出由于纸的纤维不同,纸的特点、用途也不相同。〕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通往我们这节课观察纸、研究纸,我们不光发现了纸的很多原来我们不知道的特点,还了解了纸的内部构造是由纤维组成的,并且通过你们自己的研究,还能说出纤维与纸的一些性质的关系。看来生活中那么普通的东西在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眼里还能发现那么多有意思的知识。希望你们课下能更多的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并自觉的观察更多的内容,真正的成为一名科学家。

师:出示老师收集的各种纸,请同学们课下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观察水课件【篇12】

教学准备:

1.白纸、放大镜,每人1份。

2.书写纸、卡纸、挂历纸、报纸等,每人1份。

3.每个小组准备两本不同厚度的书。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1.出示一张白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以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请观察以后交流。

2.每人观察一张白纸,并记录。

3.小组交流观察特点,并记录整理。

4.全班交流,要求排除重复的和非观察得到的特点。

二、比较两张纸的不同特点

1.比较白纸与卡纸,它们有什么不同?记录。

2.比较挂历纸与报纸,它们有什么不同?汇报。

3.比较两张纸的厚薄,除了用手摸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比较?

4.怎样比较两本书的纸张哪种厚?引导用尺量的方法。

5.动手测量两本书的厚度,说说书本的纸有多厚。

三、观察纸的纤维

1.提问:不同的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属于纸?

2.把几种纸撕开,观察撕开的边,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3.再把纸揉成团,小心地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4.在观察中产生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想法?

四、布置课外任务

1.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裁成大小相同的纸片,做成纸的标本。

2.收集有关造纸的知识。

观察水课件【篇13】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操作,学生能够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操作,学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观察物体

(2)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相同正方体的拼图。

(2)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2)语文上课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学做纸船,观察图形。

(三)实施途径

后面、侧面观察物体。先认识一个物体的三个面,然后再做练习。把88页第5题整合到“我学会了吗”后边,然后再延伸出从不同的“侧面”观察物体。

2、学科间整合:语文上册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可观察其图像。

4、体验式活动:走进生活观察物体,并画出你观察的物体的三面图形。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课时。

(四)教学案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用布盖着)你们看一看它上面是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把看见的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一会老师说开始再抢答,分成三个小组来看,其他两组不能看。

说明:正方体每个面贴了不同动物的图片,在分组看的时候让每组看不同的图片。

老师说抢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会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揭开盖着的布,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3.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观察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动画:观察暖壶

6.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作业

1.动画:观察恐龙

2.动画:观察电脑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注: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后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来回答问题。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观察水课件1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察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