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课件集合12篇

02-23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整式的课件集合12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整式的课件 篇1

无论我对一节数学课多么认真备课,准备的非常充分,但讲完后及时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总结,并做出深刻的反思,总感觉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反思能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新定位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

通过深入反思我教授的《二次函数》的一节课,使我的教学在今后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本节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是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能力目标是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解决问题。情感目标是乐于接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本节课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很好的完成,但在情感态度的教育不够深入,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把握契机,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本节课,归纳起来可以是:1 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上进行引导,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深刻的领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在学生认识的困

惑处进行引导。3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引导,为学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创造条件。

考虑到整式教学较难进行之处在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整式相关内容,其抽象性不易理解与掌握,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欣赏图片引出探讨对象,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进入探索过程。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引导探究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归纳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这个问题一的设置与教学,基本上适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但难度较大,其探讨比较适合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或者教学可设置为课前学生预习,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可降低难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生成价值的必要形式,在讲授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常数的次数是0次”的问题,对这位爱钻研的学生我立即给出了高度评价和鼓励。我看到了学生的自信和学好数学的决心,我也感叹捕捉课堂瞬间的灵感是多么重要啊!上课时,某些学生绝妙的问题,见解即质疑等都是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学习资源。教学是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精彩的火花。

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足多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

总之,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并持之以恒,是我成长的不竭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整式的课件 篇2

1?使学生理解、掌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能准确地说出给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潜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1、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使速度能够到达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能够到达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

(1)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2)3小时呢?

(3)t小时呢?

答案:(1)100×2=200(2)100×3=300(3)v×t=vt

(1)若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_____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____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_____.

答案:(1)4a,a2;(2)ab;(3)-n?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代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4a表示的是数字4与字母a的乘积;a2表示字母a与a的乘积;ab表示字母a与b的乘积;-n表示数字-1与字母n的乘积,象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单项式,这就是我们这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式子————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练指出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

2xy,-4x,a+b,,,m,-,-ab?

此练习让学生回答,透过此练习,一方面巩固刚刚学过的单项式定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应用定义去决定“是”或“不是”

在刚才的练习中,单项式2xy,-4x,,-,m,-ab的数字因数分别是几

待学生逐一弄清以上几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后,教师指出“这些数字因数称为单项式的系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

练指出以下单项式的系数:

3x2,-x2y2z,a2b,-2.15ab3,-m3,0.12h.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即为“系数”,要个性注意“系数”务必包括前面的“+”或“-”号,另外,当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不写;系数是“-1”时,只写“-”就能够了?

以单项式-x3y2z为例,我们称“-”为它的系数,让我们再考察一下这个单项式中的字母因数,有x3,y2,z?x,y,z的指数分别是3,2,1,称这几个数的和6为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定义: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页式的次数练指出下列单项式的次数:

3x2,-x2y2z,a2b,-2.15ab3,-m3,0.12h.

在此练习中,透过具体的单项式,使学生对定义中的“所有”、“指数的和”等关键词语引起注意?

2?在单项式的定义中,提到了“单独一个数,也叫单项式”,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都属于单项式,可见,有理数是特殊的单项式?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若是单项式请指出其系数和次数abc,-2x3,x+y,-m,3x2+4x-2,xy-a,x4+x2y2+y4,a2-ab+b,πR2,3ab2?

整式的课件 篇3

【学习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列车在铁轨上行驶,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1)当行驶2小时后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行驶t小时后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的原价是p元,按8折优惠出售,则单价是___________

3、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的产量的m倍,则去年的产量是____________

4、长方体的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用式子表示体积为______________

5、数n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

请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二、合作探究:(自学书本P56解决下列问题)

单项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式的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注意:单独的 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也叫单项式.

三、应用新知

1、下列各式:① abc; ② 2a-b; ③b2; ④-5ab2; ⑤ a(m+n); ⑥-xy2;

⑦-5; ⑧y; ⑨ ;⑩ ;(11) 中,单项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填表

单项式

系数

次数

3、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字母a和数字1都不是单项式()

(2) 可以看作 与3的乘积,所以式子 是单项式()

(3)单项式xyz的次数是3()

(4)- 这个单项式系数是2,次数是4()

4、如果单项式 的次数是5,求n的值。

5、思考:单项式 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多少?

注意事项:

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当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四、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3a+b; (2)abc; (3)b2; (4)-5ab2; (5)y; (6)-xy2; (7)-5(8)8 (9) 。

单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项式xn的系数是0,次数是n;

B、单项式-x5y 的系数是-1,次数是5;

C、单项式22ab2c系数是0,次数是6 ;

D、单项式 的系数是- ,次数是3.

3、下列代数式:-mn; ; ;-x3。系数为1的单项式有_________________;系数为 的单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次单项式有_______________;二次单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填表

单项式

10%b

所含字母

系 数

次 数

5、如果 是关于x、y的5次单项式,且系数是4,求m、n的值.

五、小结与反思

1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整式的课件 篇4

1、某天的最高温度为12oC,最低温度为aoC,则这天的温差是_______.

2、用代数式表示比m的4倍大2的数为______.

3、小彬上次数学成绩80分,这次成绩提高了a%,这次数学成绩为_______.

4、有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为k,则其它两个数是____._____.

7、若.

8、2x-3是由_______和________两项组成。

9、若-7xm+2y与-3x3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__.

10、把多项式11x-9+76x+1-2x2-3x合并同类项后是________.

18、已知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是c,则这个三位数字是()

19、已知a-b=5,c+d=-3,则(b+c)-(a-d)的值为()

1)一张餐桌上放6个碗,3张餐桌上放______个碗.

27、已知:甲的年龄为m岁,乙的年龄比甲的年龄的3倍少7岁,丙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还多3岁,求甲、乙、丙年龄之和.

28、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千米/小时.

(1)用代数式表示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的时间?

(2)若速度增加5千米/小时,则需多少时间?速度增加后比原来可早到多少时间?分别用代数式表示.

(3)当v=50千米/时,分别计算上面各个代数式的值,

整式的课件 篇5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掌握去括号法则。

(2)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难点 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减少运算中的符号错误。

1、多媒体展示游戏:把我的出生月份数乘2,加10,再把和乘5,加上我家的人口数,结果为133

-2x+3y-4z 共有 项,其中第三项是: 。

1、写出 2a2b 的一个同类项:

2、已知4a2b3与a2mbn-1是同类项,则m= ____,n=_____.

如图4-7,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计算结果。

3、代数式运算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5、辩一辩: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6.注意:(1)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面的符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

(2)要注意括号前面是 -号时,去掉括号后, 括号里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某几项而忘记改变其余的符号

(3)若括号前面是数字因数时,.应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整式的课件 篇6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充满好奇的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说明了,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教程。

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

(2)形成概念:

在讲解同类项概念时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白兔找家和讨论环节。并编了一个同类项的口诀。

(3)强化概念:

为强化概念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真真假假和填空。

(4)合并同类项的讲解:

讲解合并同类项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合并同类项。

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又编了另一个口诀。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5)数学与生活:

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6)总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课堂感悟: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8)作业: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整式的课件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引出单项式及有关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多项式、整式的加减做充分的准备。

学情分析:

在小学他们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有帮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他们正确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外,应把重点放在他们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为整式的加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2、理解单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单项式,对于一个单项式能说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合作探究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变式训练掌握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体验、运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在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1、本节课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理解单项式有关的概念,能分清代数式中的那些是单项式,并知道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2、重难点的突破在于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及理解单项式有关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课前复习

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要求:自己思考1分钟,然后师友面对面,学友说给学师听!如果学友说不出,学师给学友说一遍,然后学友再说,意见达成一致后举手给全班说。)

(电子白板出示)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可以用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更适合于一般规律的表达。

二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幻灯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重点)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单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

(二)自主学习(幻灯片)

认真学习课本56页思考——例题3上面的内容。并完成《作业与测试》第41页自主预习的两个小题!(5—7分钟)

(要求:自主完成《作业与测试》 ,完成之后师友交流,意见达成一致后,举手答题!)

1单项式的含义:只有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幻灯片)

(三)合作探究

1、练习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如果不是,说下原因!

《整式---单项式》教学设计

(要求:个人观察思考,然后师友面对面,学友说给学师听,意见不一致可以讨论一下,意见一致后举手展示!)

学生展示完后出示结果:

《整式---单项式》教学设计

2、练习2填表:

《整式---单项式》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个人先观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然后师友面对面,学师学友对一下结果,,意见不一致可以讨论一下,意见一致后举手展示!

学生展示完后出示答案!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总结一下。

3、练习3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比比谁快:个人先观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然后师友面对面,学师学友对一下结果,,意见不一致可以讨论一下,意见一致后举手展示!)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 册;

(2)底边长为 a cm,高为 h cm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3)棱长为 a 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cm3 ;

(4)一台电视机原价 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 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

是 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 m,宽是a m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m2.

学生展示完后出示结果:

(四)拓展提高

我思我进步:

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个式子在不同的问题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在问题(5)、(6)中,所填的结果都是0.9a,一个是表示电视机的售价,一个表示长方形的面积,你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一本书的价格是0.9a元,这块黑板的长是0.9a。)

在书写单项式时:归纳PPT

单项式的注意点

(1)圆周率π是常数。

(2)如果单项式是单独的字母,那么它的系数是1。如:单项式c的系数是1。

(3)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但不要误认为是0,如: a,–abc。

(4)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还常写成假分数,如: x2y 写成 x2y 。

(5)单独的数字不含字母,所以它的次数是零次.

(6)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且只与数字因数有关。而次数只与字母有关。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友先说,学师补充的方式进行。

1、单项式(注意单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其前面的负号)

3、单项式的次数(所有字母指数和)

四、布置作业

《作业与测试》整式(1)随堂学练与课后作业。

作业要求:

1、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是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2、学友完成之后交学师看,学师的组长看,老师看组长的以及所有同学的作业!同时看学师的批改作业情况!

整式的课件 篇8

一、学习目标描述:

1.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相似项的概念,识别相似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类似项目的规则,并能够合并类似项目。

2.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了解同一范畴,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能准确判断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 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我们可以得到相思想目得合并规律,体验探索规律的思维方法;并熟练运用规则对相思想进行合并,体会简化复杂性的数学思想。

三。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在合作**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相似术语的组合是本章的重点。其规则的应用是积分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又与前面的知识密切相关

相似项的合并规则是基于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在合并相似项目的过程中,应连续使用有理数运算。可以说,合并相似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推广和扩展。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相似项的概念,相似项的合并规则及其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浓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整体水平不均匀,学习比较浮躁,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待加强。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

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问题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存钱罐吧,想一想,那么多的硬币,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你有多少钱呢?

设计目的: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期望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证明了数学于生活息息相关。

生答:我会把所有的一元,五毛,一毛的硬币分开来,分别数数有多少个,再和硬币的值相乘,然后把结果相加,就得到了我有多少钱。

这很棒。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对具有与硬币相同特征的事物进行分类。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多项式项归为一类。

问题2:(***展示**)图形面积问题

设计目的:利用图形的面积问题,让学生感受合并相似项目的意义以及合并前后系数和字目的变化。

2、师生合作,**新知

问题1:8n和5n,6xy和-3yx,以及12和5,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理解相似项目的定义)

设计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同类项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

概念1(板书):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老师:同一类别中有两个相同的项目。 一个是相同的字母,另一个是相同字母的相同索引;还有几个注意点(教师强调):

1同一类别与系数和字母顺序无关(如6xy和-3yx);

②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如12和5)。

思考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⑴与 ⑵ ⑶

⑷ -125与12 ⑸

设计目的: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口答,师点评。

活动1:桌子上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三个苹果,一个盘子里有五个苹果。有多少个苹果?如果一个苹果用a表示,那么字母代表公式?

设计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为下面详细地讲解合并同类项做铺垫。

师:如果一个多项式总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到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的问题:

问题2:

理由是理由是理由是

设计目的:通过4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印象,为下面2个以上的同类项的合并埋下基础。

概念2(板书):根据乘法到加法的分布规律,将相似项合并为一项称为合并相似项。

3、讲授新课,巩固运用

师:如果同类项不是紧紧相连在一起,是否能够合并?为什么?

例1:化简多项式

解: -5x-7y找出同类项,用不同的的下划线把它们标出来) =-3x-5x+2y-7y加法交换律)

=(-3x-5x)+(2y-7y)----(加法结合律)

=(-3-5)x+(2-7)y -------(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 -8x-5y合并)

设计目的:通过合并同类项的例题,一是分解题目的难度,使学生能自然地感受法则的应用,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法则,二是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数学,还要在板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达具体的解题过程和格式。

师: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同类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概念3(板书):相似项的合并规则:将相似项的系数相加,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索引不变。

思考2: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⑴ ⑵

⑶ ⑷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板演加强对合并同类项的巩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给予强调修正,增强应用意识。

老师:合并相似项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结论:(1)采用下划线的方法对每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标注,以减少运算误差;

②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移项,把同类项放在一起,注意移项时要连同原来的符号一起移动;

2.使用乘法的分配定律合并相似的项,

注意:ⅰ,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同类项,结果为0,如:;

ⅱ,如果没有同类项,就把这项继续照抄下来;

ⅲ,结果中不能带有括号。

设计目的:以一道合并同类项的例题为桥梁得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一般步骤,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注重学生参与的理念。

问题3:如果和属于同一类,那么mn=

设计目的: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完善知识结构。

学生:同一类别中有两个相同的项目,一个是相同的字母,另一个是相同字母的相同索引,表示m = 3,n = 2

思考3:

(1) 在()中填写相应的字母,使2和属于同一类。

⑵ 若与是同类项,则mn= .

4、课堂小结,反思所得

⑴ 知识点:

同类项的定义: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数学思维:分类、整体与简化

5作业:辅导计划的课堂反馈。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1、利用电子白板教室,方便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和讲解。

2、教学设计中安排了情境导入中的**和**,**新知中的动态演示,复习巩固中的“砸金蛋”等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3、“小组合作与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游戏与竞赛中更好的完成教学。

整式的课件 篇9

一. 预习提问 :

1.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法则如何叙述?

3先看以下各题. 求和与求差;

(1)求5x2y,-2x2y,2xy2,-4x2y的和;

(2)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3)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4)什么叫求几个数的和?至学生答出把这几个数相加之后,接着追问,那么什么叫求几个单项式的和?

(5)求多项式的和或差,一定要注意什么?

二. 教案

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算能力.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

3.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整式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符号运算的作用。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并找出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按要求亲自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老师,摆几个三角形呀?

老师:先摆一个,再摆两个、三个、四个。关注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鼓励每个同学尽可能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关注学生在探索数量关系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分析:

三角形个数12345

火柴棍根数357911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老师:每增加一个三角形,火柴棍根数增加多少?

学生:2根

老师:火柴棍根数是一组怎样的数?

生:连续奇数。

师:奇数可用整式2n+1(或2n-1)表示。

师:从多角度思考,也可以分析表格中火柴棍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生:怎样找?

师:如3=2×1+1,5=2×2+1

生:哦,明白了

师:从而得排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棍根数为什么?

生:2n+1

师:请同学们亲自拼一拼,想一想,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好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能否积极地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不要以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实际活动。

提出问题后,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在班组交流。

师:当n≤100时,n本笔记本所需钱数为多少?

生:2.3n元,

师:当n>100时,n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

生:2.2n元。

生:观察这两个整式,当n=100时,需花钱230元,而当n=101时,只需花钱2.2×101=222.2(元),出现多买比少买反而付钱少的情况,所以如果需要100本笔记本,应该购买101本能省钱。

师:请同学们继续探索,至少需要多少本时,可以按上面方式购买。

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探究,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请同学们再找几个方框试试,看自己的规律是否还成立

生:好

教学时,也可以先开放,让学生发现月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讨论浅色方框中数字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关系课本。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再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整理这节课的内容。

整式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整式的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

过程方法: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同类项的合并。

情感态度:运用类比的数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探究能力,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学难点 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互动交流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什么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超市里又为什么把各种物品摆放在不同的柜台上?这些说明什么常识道理?

【问题2】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用时间的 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 小时,你能用含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学生活动: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

在具体情境中用整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 100 +252t

【问题3】式子100 +252 能化简吗?依据是什么?

探究1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探究2

(1) ( )

(2) ( )

(3) ( )

学生活动: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提问,想一想:1.上面三个多项式有哪些单项式组成?

2.每个多项式中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运算吗?

观察多项式中各项的特点,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玩一玩:找同类项朋友

方法:1、现在,黑板上有16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

2、同学们把认为是同类项的卡片用数字序号 找出来;

3、请其他同学做裁判,看看他们有没有找错朋友。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找出答案,明确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叫学生回答,确认。

【问题4】

试一试:试着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这个多项式中含有哪些项?

各项的系数是多少?

那些项可以合并成一项?为什么?

类比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法则: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下,师生合作得出结论,共同归纳总结。

3.练一练: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叫个别同学回答。 提出问题3,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解决探究1.

独立完成探究1中的(1),并对(2)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对探究1和探究2的探讨,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接受同类项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同类项判断标准,使学生通过甄别、比较,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程度.

提出问题4,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得出合并同类项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 ;

(2) ;

(3) .

解(1)

(2)

(3)

【例2 】 (1) 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 ;

(2) 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 ,b=2,c=-3的值。解:(1)

(2)

【例3 】(1) 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0.5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幼师资料《整式的课件集合12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整式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