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读后感(模板九篇)

02-27

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动人的情感流露在柔软的笔尖之下,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梁实秋读后感(模板九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梁实秋读后感(篇1)

中年(梁实秋)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人。

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从前杂志背面常有“韦廉士红色补丸”的广告,画着一个憔悴的人,弓着身子,手拊在腰上,旁边注着“图中寓意”四字。那寓意对于青年人是相当深奥的。可是这幅图画却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脑里涌现,虽然他不一定想吃“红色补丸”,那点寓意他是明白的了。

一根黄松的柱子,当都有弯曲倾斜的时候,26块碎骨拼凑起来的脊椎又是多少?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是好的,总觉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菜描”,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

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颔下的趋势,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

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

所以脂粉不可少。除非粪土之墙,没有不可圬的道理。在原来的脸上再画一张脸是最简单的。

不过在上妆之前下妆之后容易令人联想起聊斋志异的那一篇《画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听说有许多西洋女子用赶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乱搓,希望把浮肿的肉压得结实一点,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紧裤带,活生生的把自己“饿”回青春去。

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

回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井,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炉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光明,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

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施耐庵水浒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其实“娶”“仕”都是小事,不娶不仕也罢,只是这种说法有点中途弃权的意味,西谚云:

“人的生活在四十才开始。”好像四十以前,不过是几出配戏,好戏都在后面。我想这与健康有关。

吃窝头米糕长大的人,拖到中年就算不易,生命力已经蒸发殆尽。这样的人焉能再娶?何必再仕?

服“维他赐保命”都嫌来不及了。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年青的时候楞头楞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

但到了中年,他们会变得潮湿和容光焕发。他们脚下好像有弹簧。乍一看,他们知道自己心满意足。他们的生活就像多年的饮酒和衰老,浓浓而芬芳!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问题在“生活”二字如何诠释。如果年届不惑,再学***踢踺子放风筝,”偷闲学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令,有点勉强。半老徐娘,留着“刘海”,躲在茅房里穿高跟鞋当做踩高跷般的练***,那也是惨事。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

读梁实秋先生《中年》有感

读散文《中年》,听朗诵,感触颇深。梁实秋先生的作品读得不好,只能说他知道梁实秋的名字和他的一些生活状况。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是中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有《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还有主持编篡的《远东英汉大辞典》。在中国近现代文坛上,能够妙语连珠,令人捧腹的,除林语堂,另一位就是梁实秋先生了,俩人都不愧为文学语言的大师。

梁实秋读后感(篇2)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一):只有美食不可辜负

文:薇子

关于美食你都有什么印象呢? 世间的美食这么多, 对于吃货而言,寻遍天下美食仍然乐此不疲。朋友圈里也经常能看到大厨级别的朋友晒出自己的菜或者的甜点, 对于美味而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偏好,前几年入了烘焙的坑,从此在长胖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对于一个自己心仪的菜式而言,能做成功端上饭桌就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儿。

但如果你认为饮食仅限于此阶段,那就不全面了。 对于吃, 除了**道路上受阻之外,有的人还把这些美味写到了文字里,甚至还变成了文章出现在了读者面前。对于没有品尝过世界美食的读者,他们可以在字里行间体验作者的美食体验。

梁实秋,名叫治华,出生在北京。他的祖籍是浙江省杭州县。中国散文大师、翻译家、学者、文学评论家,中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一生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是他下笔谈吃的初衷,本版《人间食话》由“雅舍谈吃”“谈吃拾遗”“人间知味”三部分构成,最完备的收录了梁实秋的谈吃名篇。

作者提到的美味很多, 比如西湖醋鱼, 要选用请于,鱼长不过尺,重不过半斤,宰割收拾好了之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节,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一道西湖醋鱼的制作过程和醋鱼的由来就呈现在纸上了。

书中还有对烤羊肉的描写, 最好的羊肉从选料就很细致,加工的时候切肉的师傅就在柜台附近表演他的刀法,一块肉用一块布蒙着,一手按着肉一手切,刀法厉害。 羊肉切的飞薄。

平时我们常吃的四喜丸子,选料上就很有讲究,肉要选用七分瘦三分肥的,不可以有些许筋络纠结其间的, 对于肉的加工,要讲究“多切少斩”。 调好芡粉抹在手上,然后捏搓肉末成丸子;蒸制的过程依然有讲究,碗里先放一层冬笋,再不然就横切黄芽白做墩形,把炸好的丸子青青放在碗里,打火蒸一个钟头。

论食物是每个人每天三餐都不能离的。 不论是以什么形式记录下来的, 或者自己选种子种菜的人, 都是不同的对于美味的热爱。 每次烘焙的时候,都是按照配方一步步的操作, 当时最初的时候就有失败的, 慢慢的掌握了规律, 了解了烤箱的脾性, 制作出来的甜点也就越来越好了, 纵然**道路成阻力, 这也是一种自己喜欢的事儿呀。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二):尝不完的人间美味,品不尽的百味人生

尝不完的人间美味,品不尽的百味人生

人间最温暖的地方就在于其满满的烟火气,很多人对生活的热爱源自人间食物,被淡淡烟火气包围的食物,代表了众人对生活的无限爱恋。而对于“食”,在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一饮一啄,一蔬一饭,是风味,是故事,更是绕不开的人间风月。

梁实秋先生用他手下的笔在岁月的长河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食话》。温存静默的岁月,风颐美味的人间烟火。对于这本《人间食话》不得不惊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书里记录的每一道菜,每一种食物,都经历了岁月和烟火。

“食,色,性也”,吃代表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人类对于食物的感情是无可比拟的。《人间食话》是梁实秋先生的谈吃名篇,书里不仅仅记录了各式的食物,“有故乡的味道,还是四方美食、异域食色,无论是酒楼饭庄的招牌菜,还是平常居民的家常菜、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谈品相、谈材料、谈刀工、谈火候、谈馆子、谈文化、谈传承、谈逸事,谈做的人、谈吃的事儿,篇篇风雅精致,旁征博引,令人大快朵颐。”

好一幅人间食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独有的经历都可以用一道美食来完美的诠释,每一道食物里面都蕴含着人生百味。梁先生的菜不仅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更是文化、人情、故乡和回忆的味道。

人的一生最长不过百余个春秋最想吃的那道菜,最难以释怀的人和记忆,走马灯亮,一世回望,一餐终了,烟消云散。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所经历:错失,爱恨、遗憾、生死、本来并不复杂,只是人们化简为繁导致大家都活成了那种身心俱疲的人,我们都缺乏梁先生本身的豁达与大度,人间风月几人知?

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带我们去欣赏不同的菜肴,体验不同的生活体验。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是不平凡的生活。

梁实秋读后感(篇3)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梁实秋谦让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更多文章请关注本网站。

梁实秋谦让读后感1

梁实秋的语言雅致,作品格调高雅。高雅主要表现在描写的景雅、物雅和事雅。作品的意蕴从容隽永。梁实秋雍容典雅的气质,闲逸洒脱的风度和城市性格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酝酿成一种雅致文化。而“雅致”也正是作者高雅的追求。梁实秋的语言幽默,幽默是一种心里状态,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同是近现代散文大家的“幽默”,各自有独特的风格。丰子恺的幽默是自然幽默,纯朴风趣,既形象生动,又使道理平易亲切,但少凝重厚实感;林语堂的幽默是闲适幽默,有时犀利深刻,但深奥的道理有时让人难以读懂;周作人的幽默是“清涩幽默”,和谐静穆,但有时偏于消闲小品的玩笑。而梁实秋则从不赞同低级趣味;钱钟书的幽默是冷峻幽默,富于思辩,比喻丰富,但构思偏于怪诞,;鲁迅的幽默是批判性幽默,尖锐讽刺,富于进攻性、抨击性,是“投枪”、“匕首”。而梁实秋的幽默温情闲适、凝重厚实、善意讽刺。所以他的幽默可以称为宽容幽默。此幽默风格与丰子恺、林语堂和周作人的相似,可称为“软幽默”。 讽刺常人的某些劣根性。如《谦让》中:

考证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性的弱点:虚伪、虚荣、功利。文章的雅致是平淡的,幽默是宽容的,人生智慧是平和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梁实秋为人处世的核心精神,即闲适和超然。梁实秋的闲适是一种“追求绝俗人格并不逃避世俗意趣的‘大闲适’”。他的超然可以说是“美化人生的基本动力,而且也是使一个胸襟博大,度量宽宏,成大事业,造福人群,有利世界的最深厚的基础”。梁实秋融恬淡、细腻、幽默于一炉,使文章透出一种婉约而淡雅的美。他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追求愉悦性情的意趣。他以非功利性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以永恒的人性为视角,在琐碎的人情世故的'描写中透出了宽容和智慧的光芒。所以,他的文章魅力无限,一直长盛不衰。

梁实秋谦让读后感2

最早接触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不是已经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而是一篇叫做“谦让”的散文。好了,老师说这篇文章“写的很好”于是对所谓的“文学”完全不知的那时的我就觉得“很好”并且很没出息地完全不记得这篇《谦让》的作者就是梁实秋先生。后来才知道,为什么长到这么大了才真正的接触到梁实秋的文章,因为他跟【左翼的文学家们】稍有(?)过节——被鲁迅先生批判而后批判鲁迅先生,也终于得知为什么梁先生可以写得一篇叫做《骂人的艺术》的文章,观后果然受益颇多恐怕也是多年舌战(笔战)而成的经验之谈。现不妨少许摘录如下:

“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

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

一、知己知彼;二、无骂不如己者;三、适可而止;四、旁敲侧击;五、态度镇静;六、出言典雅;七、以退为进;八、预设埋伏;九、小题大做;十、远交近攻”

其实,梁先生之所以会对“骂人的艺术”深有体会也不过是应鲁迅先生之战而成,而鲁迅先生之所以会斥之为“资本家的‘泛’走狗”也不过是因为梁先生没有“共产主义”的热情罢了,并且归根到底,梁先生其实只是没有“政治和革命”的热忱罢了,这就为一腔愤恨之胸臆的鲁迅先生所不容。然而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是想在当年的年代一个文人究竟应该有怎样的情操和作为才能算得上是对得起自己和国家?这本集子里面其实在这方面根本就未能涉及到,集子的内容多是些先生对人生的看法,可是透过其对人生和世间万物的看法进而能看到这个组作者的“本尊”,所以说散文能透露出的作者之性情远比小说来得地道,就如同现代一个小说作者的博客内容往往比小说内容更能展现他/她的人格魅力。。。

其中印象最深刻地莫过于他的一个《孩子》《女人》《男人》《中年》《老年》系列(我把它们称之为系列是因为它们在目录里被放在了一起),于其中又最让人不得不称赞其文笔之诙谐幽默又讽刺惊人又且到实处的《中年》篇,其中有文道:

“……哪个年轻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轻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精灵?到了中年全变了……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

所谓言简意赅精简到位生动形象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吧,即使是在怎样“淳朴”于纯朴中所见的幽默恐怕才是最让人会心一笑。有时候会想着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作者们常有的文风,汪曾祺(早期)文如此,林语堂文亦如此,总是能让人会心一笑却又不能只凭笑的人那张嘴传达出去,即便是照着念出来也不见得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定要他想传播的对象亲自看了这些字才觉得“幽默”。于是我们知道了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的最重要的区别,于是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现在的写作者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对文学的看法,于是,有一天,我们就真的对文学的看法改变了……(口胡,无责)

“……人到中年相识攀挤到了最高峰,回头看看,一串串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阿汗也不揩”地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又好多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又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之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灯飞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光明结果却落到粘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读到此段时不免有稍许怀疑自己的一腔少年热血最终究竟能换来什么东西,可是思索来思索去突然发现原本的自己就没有想过要通过一番苦苦地奋斗一定要获得多大的成就,原本的自己恐怕也是为了在自己人生之秋时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春天和夏天,原本的自己恐怕也是为了在自己长到有以【想到年】为符号打头说话的时候可以有话说而已,原本的自己恐怕也是为了在自己的而立之年等在最高峰看着曾经磕碰过自己的石头和作弄过自己的陷阱好好地调侃一番……梁先生饱读诗书的话,青少年的他难道还不知道“人到中年即使如此”么?可他依旧在青少岁月去碰那些个石头去踩那些个陷阱去扑向火焰……

一句“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竟让人莞尔,原因的话,自然还是说不出来,须得细细意会。

一本书翻完后还是觉得收在《雅舍小品》里的最值得回味。只是到后来总觉得老先生的生活中好似缺了什么,于是文字中也好似缺了什么,观察的锐利和思想的跳跃以及情感的饱满度似乎有所改变……嘛,看书嘛,很正常。

有时候我在想【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一本好书】是不是就等于说这本书让读了他的人有看见一个人就对他说【请读《xxxxx》】呐?

梁实秋读后感(篇4)

翻到梁实秋的《中年》,却像是听一位坐在茶馆里的老学者捋着银白色的胡须望着窗外的斜阳不慌不忙娓娓道来:“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我相信,任何一位中年人读到这里,都不免颔首称是,中年的凄惶和无奈也随之浮上心头。

不过,梁实秋先生很是沉得住气,他并不匆忙下结论,而是像画工笔画一样,把中年的滋味细细地描摹下来给我们看……

“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菜描’……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

呀,我的头皮竟有了刺刺的感觉。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

呜呼,我已笑不出来。

然而,接着读下去,心温渐渐转暖:“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读到这儿,便有了柳暗花明的端倪。

果然!

“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青的时候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如同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中年没有悲哀”,点睛之笔横空出世!

于是,我听见先生豁朗的笑声,和着我心底的欢呼,在空气中弥漫充盈。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这是梁实秋先生为“中年没有悲哀”所作的诠释,散发着温婉的理性之光。

顷刻间,这道光倏地射进我的心魂最深处。思绪,瞬间变成飞流直下的瀑布……

中年,踏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再为“三十功名尘与土”而扼腕。

中年,见多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再为“是非成败转头空”而嗟叹。

中年也有追求,但神态是平和的;中年也有憧憬,但步履是坚实的;中年也有激情,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恕,较玩世,同时也较温和的态度。”

中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错过的都错过了,该失去的也都失去了。从此,告别盲目,告别冲动,告别功名利禄,告别你死我活,告别自欺欺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褒贬不惑,望碧空云卷云舒。

人淡如菊,生命却陈酿般浓而芳冽。

梁实秋读后感(篇5)

《寂寞》是一本由梁实秋所著的小说,它以一个温暖而真实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寂寞和孤独。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这本小说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和共鸣。

首先,小说以主人公小熊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寂寞和孤独的世界。小熊是一个年轻的白领,他从早到晚奔波在工作中,面对着无休止的繁重任务和压力。他与同事们相处融洽,并有着好友姚先生的陪伴,但是在社交媒体的虚幻世界中,他无法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小熊的电脑成了他的朋友、恋人,他寄托了全部的希望和情感,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孤单。这种通过虚拟形式追求情感的行为,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社交媒体带来的虚幻性和孤独感。

其次,作者通过小熊的视角,让我意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真正的交流的渴望。小熊的工作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他们只是为了达成目标而忙碌着,没有时间去关心他人的内心世界。而在社交媒体的世界中,人们只是互相展示自己的精心策划的生活,而很少有人愿意深入挖掘他人的内心。这种表面的交流只是一种短暂的满足,无法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真正的需要。小熊内心渴望着能遇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能够真正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

最后,在小说的结尾,小熊尝试与社会脱离,回到大自然中去,希望通过与动物和大自然的交谈来找到真正的温暖。这个转变让我深感启发,人们可以通过与大自然接触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大自然给人以无私的陪伴和美景,它并不关心你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它只是默默地存在。当人们置身于大自然中,他们会感受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从而减少对社会的焦虑和困扰。与大自然的交流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寂寞和孤独。

通过阅读《寂寞》,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在物质充裕的背后所感受到的寂寞和孤独。这本小说让我思考了人们真正需要的情感关系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追求物质的富足和社交媒体中的短暂满足,而是应该寻找一种内在的平静和真正理解的交流。通过与大自然相处,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归属感,获得真正的温暖和安慰。《寂寞》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并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交流。

梁实秋读后感(篇6)

第一次读《骆驼》是因为外婆的推荐。

外婆一直很喜欢梁实秋的散文,尤其是喜欢雅舍小品和雅舍杂文。看的时候外婆对我说,那一双骆驼,就是梁实秋。小的时候看文章总是似懂非懂,现在回头来看,才隐约咂出点滋味来了。 梁实秋喜欢看骆驼是不奇怪的。晚年的梁实秋身在台湾可以说是“有家不得归”,在政治上又失意,就如他自己说的“人地不宜”,也许就是在他感伤的时候恰巧看到了这一双骆驼——它们也是远离故乡,在动物园亦受到冷遇,此情此景,叫梁实秋如何不生出同病相怜之感呢?文章开头梁实秋便说在台北的动物园“那一双骆驼”是为数不多的对它有诱惑的地方之一,但是去看的时候情况却是“它的槛外是冷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而那一双骆驼也是被极差的生存环境和不宜的气候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梁实秋为什么要执著的去看着一双无人问津的骆驼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梁实秋在骆驼身上看到了自己。

此外骆驼也轻易的激起了梁老的思想情结,对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来说,落叶归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越老便会约发思念自己的故乡,也更容易回想起故乡的人和事。而骆驼正是梁实秋儿时故乡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台北,骆驼就如同和梁实秋一起离乡的伙伴,睹物思人,思乡的情绪也就更加浓烈了。

他形容骆驼憔悴的模样的时候写道“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的在喘。水汪汪的两只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其实梁老是在写自己,写一个离乡背井老人的思乡情切啊! 经历了逃亡和政治上的失败,梁老觉得自己的前途是黯然的。YjS21.coM

梁老自比骆驼,而骆驼的前程也是黯然的。在结尾处他说:“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当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梁老感觉自己也失去了最后的知音。事实上,《骆驼》正是梁实秋凄凉晚景的一个形象写照。

梁实秋读后感(篇7)

《梁实秋猫的故事》是一篇温馨动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流浪猫在梁先生家里找到了归属感,并成为了梁先生的心灵伴侣。读完这篇小说,我感受到了猫咪的可爱和梁先生对它的疼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刻情感。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这篇小说,以流浪猫为主线,讲述了流浪猫在梁先生家里找到家的过程。文章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让读者感受到了猫咪的可爱,作者的叙述方式活泼幽默,让人不禁想起曾经与猫咪相处的日子,以及那些与动物建立情感联系的片段,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

寻找家的猫咪是一个非常萌的小家伙,从它进入梁先生的家到最后被梁先生收纳在怀中,总是会让人不禁莞尔一笑。梁先生对这只小猫也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同情心和爱心,他总是像照顾亲人一样精心地照顾着这只小猫,并认真地思考如何让小猫感到舒适和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先生和小猫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小猫成为了梁先生真正的伙伴。在这个过程中,梁先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幸福,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同时,小猫也从梁先生那里得到了关爱和温暖,摆脱了流浪的困顿,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而当流浪猫的家变得温馨起来之后,这个家也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小猫的到来不仅为梁先生带来了欢乐,更是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美妙。猫咪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深厚的情感,在它们身上寻找到了幸福和快乐。作者用非常真实而且温馨的场景,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关联带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总而言之,《梁实秋猫的故事》这篇小说是一篇充满爱与深情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之间不只是单纯的关系,更是一种情感交流,一种道德的追求。生命的美好与地位不分高低,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当我们给予小动物关爱和关注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成为了他们温馨的家。

梁实秋读后感(篇8)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行知园的教师都有幸收到了老园长陈老师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推荐的一本好书,我则拿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尽管是较厚的一本书,但我爱不释手地利用几个午睡时间看完了《梁实秋散文集》,阅读后,感触很深,读梁先生的散文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时间即生命》则是写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就是时间。里头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的,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以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为利用他的时间。„„”作者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人,并告诫人们,想拥有更多的时间就要健康的活着,而多锻炼是健康的秘诀。

梁先生的散文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受,让读者受到美的感化。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读后感言: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900字

梁实秋读后感(篇9)

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70年代移居美国西雅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梁先生晚年,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自有一种退出历史舞台的痛苦;“叶落归根”的文化传统与“有家不得归”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使梁先生乡思萦怀.

《骆驼》就是借骆驼的形象说人生感慨、思乡愁绪的抒情之作.文章以“骆驼扮演的悲剧的角色”为主线,首先描写了骆驼狭小、肮脏的生存环境,表现骆驼被人冷落的处境;再通过“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削的皮肤上隐隐的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的`在喘”的肖像描写,突出骆驼生活的艰辛、凄凉;又通过“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细节,表现自己对回到家乡的渴望,从而完成了骆驼这个拟人化的形象的塑造.不仅如此,作者还从骆驼个性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中探索骆驼可悲命运的根源,预见骆驼的“黯然”前程,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情真意切,沉郁悲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