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观后感系列十篇

03-19

在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作文,作文,通俗来讲就是撰写文章。好的作文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才能创作出来,值得推荐的优秀作文大致上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本草纲目观后感系列十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的医生,他创作了一本《本草纲目》,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

《本草纲目》还真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啊!李时珍的爸爸李言文是当地的医生,李时珍小时候很喜欢医学。长大后,因为想修订旧本草书里的话多错误,他到太医院去当医生,可是,有人说他是“草泽医生”要修本草是“狂妄”之举,李时珍的希望落空了,就辞职回了家乡。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物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

还附有1160幅插图,这些图形象逼真,使人很容易辨认。还收集了11000多个药方,并对各种药物的如何使用,也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2

若说中国古代医药方面的著作,当首推《本草纲目》。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的成就,首先在药物的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用了“析族区类,振刚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将矿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果、菜、谷、木等五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

此外还有服器部。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方法已经被转移到自然进化系统中。

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特别是,植物的科学分类比瑞典分类学专家林奈早200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化学史上,它记录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同时介绍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操作方法在现代化学中的应用。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一些药物的疗效作了进一步的描述。

这本书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除了大量的附录、方及和病历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更令人钦佩的是,这本书不仅是药理学方面的杰出成就,也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然科学著作。这本书内容广泛,在生物学、化学、天文、地理学、地质学、矿业乃至历史上都有一定的贡献。比如,李时珍在书中曾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此外,李时珍从元气化万物的思想出发,肯定了阴阳、五行超越、五行的相互关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1、 人能征服自然的结论,体现了传统哲学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无怪乎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称赞:“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完成这样一部巨著,作者李时珍的付出自是令人高山仰止。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四川名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精美。一部《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完成巨作之前所需的实践无可非议,而以拯救苍生为怀,以编撰药典为志更是令人感怀追忆。是以,1956年郭沫若为其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3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的巨著,由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中编著而成。本书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动植物质、矿物质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功效、特性、产地等重要信息。读完这部书,让我深感震撼,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的文笔华丽,浅显易懂,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古风气息。而且,李时中的语言细腻且极具表达力,让读者读书会心一笑。例如,在记载一种毒草时,李时中说过:“不识不啻龟鳖,识之轻于蒲苇”。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运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读书时给人带来了欢乐。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继承,还在于其科学性。因为本书凝聚了中国古代的药物学、古代医学、神秘思想,同时深刻探讨了中药药性和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这让人们对中药的了解更加全面而科学。

此外,汇集大量药物知识的《本草纲目》还为药品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思路。这本书的存在,不仅推动了中药的研究进程,在全世界药物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也对中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更想去了解中药学的现在和未来,探寻现代医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正如李时中在书中所说:“庖丁解牛之经,必先达其然后切之。车到山前必有路,万物回春后必见春芽。”

总之,《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古代药物学与药用植物学的杰作,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值得珍藏的文化经典。这部书的陈述在今天依然是宝贵的。读了这部巨著之后,更加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理解了中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这部巨著也激起了我对中药学的浓厚兴趣,期待着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药的种类和功效,不断发掘中药在医疗方面的潜力,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4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典之一,书中收录了大量有关草药植物及其药理的知识,对于了解传统医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不久,我有幸观看了一部以《本草纲目》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对于这部作品,我深感震撼和敬畏。以下将从历史、文化、医学等方面对《本草纲目》这部作品进行观后感的详细阐述。


本片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更好地还原了古代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医学一直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本草纲目》作为医学理论宝库之一,对于了解和研究古代医学有着巨大的价值。影片中详细而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医学家采集草药的过程,他们勤勉地探索草药的属性和功效,不畏艰辛地为人类的健康付出。这让我对古代医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感钦佩。


本片以《本草纲目》作为主题,不仅仅是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历史发展,更是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中国古代人视自然为己任,将草木山川视为生命的源泉,对大自然万物的感激和敬畏溢于言表。在《本草纲目》这部作品中,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态度和对宇宙深邃的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思想。在观影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中所散发出的博大精深的智慧。


本片通过展示草药的药理知识,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学问。中医药作为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学科,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效,为世界所称道。《本草纲目》中描述了大量的草药植物及其功效,对于不熟悉中医药的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观看这部影片,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医药的珍贵,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编认为,《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和医学内涵的作品。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享受了电影带来的艺术享受,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了解和认识。本片以细腻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向观众展现了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和崇尚和谐的思想,展现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价值。我相信,这部作品的出现,必将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必将让更多人对中医药学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5

相遇者众,知遇者寡。从来觉得中药凝聚了千万智慧,散发着无需赘述的美。

小时候感冒生病都是外婆抓一把草药便好,只记得是长了紫色小花的草药。珍惜这段经历,是因为当下我们被成品药占据。

这部纪录片看到很多地方,都觉得很感动。尤其是讲到巴豆至今几乎退出临床,却仍呼吁我们后人能够记得这一祛毒的功夫。在这世间,所有东西都似过眼云烟般更迭,将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功夫或技艺传授下去,虽微不足道,却是一种根本。

第一次知道制香可以如此虔诚,朝圣者的使命冥冥中赋予藏香更独特的味道。第一次知道沉香,原是如此珍贵而不可得,凝自然之气息芳华,沉香真的非常好闻!第一次知道原来花店卖的玫瑰是月季科,真的玫瑰花容温婉低调却有大益处。第一次知道茯苓依附已死松木生长于地下,吸收松木神灵之气。本草的美道不尽。

关于中药和西药的分歧,纷纷扰扰不断。中药在许多现代人眼里或许是不够科学严谨的动植物罢了,却融入几千年来先人的勇敢和学问。中药确实应该来一场历久弥新,她有她世间独一份的美。

从此,愿你道路漫长,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愿你心上没有补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这,便是中华本草教我们的事。

真心感谢这部纪录片,太美,希望更多中国人可以看到,意识到中医药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坚守住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好片真的值得宣传。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6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知识宝库,阅读它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本书是明代李时中所著,涵盖了草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世界上没有比草药更古老的药物治疗方式了,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草纲目》则是对这些草药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阅读《本草纲目》,我被书中对于草药的细致观察和详细描述所折服。书中记录了大量的草药,包含了对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产地、用途等详细信息。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古代医药学家们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条件下,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对草药的了解相当深入。这种发掘草药的努力和智慧令人感到钦佩。

《本草纲目》重视对于草药的分类,尤其是对于相似草药的区别。通过分析草药的性味、功效、归经,李时中让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每种草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这种分类体系的搭建使草药的应用更具科学性,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通过丰富的案例介绍了草药的用途和疗效。这些案例生动详实,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例如,书中提到的黄连、升麻等草药都有明确的应用范围,而且都附上了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草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在《本草纲目》中,我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中药方剂。除了单味草药的说明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很多草药的配伍用法,这些配伍方剂对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有非常好的疗效。这说明,古代医学家对于草药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单味草药的应用上,更进一步探索了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后世开展中药方剂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深深体会到草药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更是一种土地和自然的宝藏,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媒介。

最后,阅读《本草纲目》让我深感草药中蕴含着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为了探索草药的奥秘,他们耐心观察,实践验证,记录总结,不断完善医学理论体系。《本草纲目》正是这些医学家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医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使我们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本草纲目》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经典的著作,它不仅为中草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医的智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阅读《本草纲目》,我对中药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工作所折服。这是一部值得每个人阅读的伟大著作。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7

内容简介:全书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草药材,文字部分分为功效、释名、药用部分、发明、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实用妙方和中药趣味文化10个板块,言简意赅、通俗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力求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图、逼真细致的手绘彩图和纯实物照片,立体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中草药的形态。其中,金陵古图是古刻本罕见的珍品,线条简洁、古朴大气,极具收藏价值;手绘彩图色?逼真,将植物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并配有牵线文字,对植物的花、叶、果实、根等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纯实物照片则向读者展现了植物入药时的形态,加上对药材成品的文字描述,可以为读者赏鉴中草药提供必要的参考。最后,本书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既有传统中医药学的内涵,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升华了品物的精神品质。

一次完全读懂本草纲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全书以常用、常见的原则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草药材,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力求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图、逼真细致的手绘彩图和纯实物照片,立体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中草药的形态。所收录的?草药材都增加了产地、采收时间等知识,并针对常见病精选了300多种家庭实用妙方。全新版块“中药趣味文化”对药材名称的由来、药材治病救人的故事都有所解读,增强了本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全书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检索法,制作了一套完整的“本草”品物检索系统,便于读者阅读查询。

一次完全读懂本草纲目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开头简单地介绍了中医药的起源和历代成就,虽然也谈了如何鉴别中药材,但我想还是要靠经验,像我这种外行,光看书,是无论如何也辨不出药材的好坏与真假的。书开始先写出了药的禁忌。不过,对于像我这样的外行爱好者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对于那些草、花、谷、菜、果的详细讲解。书中把植物的性味、功效、宜、忌都写得很通俗易懂,并配有插图,虽然是手绘,但十分精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线描古图和成品药材的照片。另外还有动物药和矿物药好像不太用的着,不过,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也是不错的。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8

在这两个月里,我看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的名字叫《本草纲目》。

这本书里没有故事,没有主人公,也没有结局。它只有可以救治人的秘方。你想不到吧!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叙述产地、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读了这本书,我可收益了许多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听故事吧!我从小就有腋下狐臭。每当我出汗的时候,狐臭就“发挥作用”啦!我整个身就充满了狐狸的臭味。站在我身后的人,经过我的人,也统统受害。在生活中,你们可能闻不到,那是因为我喷了香水。当我有一天把《本草纲目》翻到“姜”的专页时,我居然看到“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抹,坚持即可断根。”我看见了,连忙跟妈妈说:“妈妈,我找到治好我的狐臭的秘方了!”妈妈听了,喜出望外“哪儿,在哪儿?"我把秘方展示给了妈妈。妈妈看了,说:“女儿,我们从今晚就开始进行这个疗法!”“好的"坚持了几个星期后,我的狐臭治好了!这还得多谢《本草纲目》呢!

《本草纲目》,它是本神奇的书;《本草纲目》,它是本百姓应该拥有的书,《本草纲目》,它治好了我的病。如果你不相信这一切,你就看一看吧!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9

闲读古代医书,知道古人认为可以入药的物件,并非只有草,还有其他东西。比如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包括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和人部。其中“草部”内容最多,所以沿袭旧制,仍以“本草”命名。

本文按下诸部不表,单说《本草纲目·人部》,说的是与人相关的可以入药的物件。李时珍列出37种,有乱发、头垢、耳塞、膝头垢、爪甲、牙齿、人屎、人尿、人骨、眼泪、人汗、人精、人胆、人肉、人血、木乃伊等。用它们构成284个医方。

细观原文,李时珍写“人部”十分谨慎。因为以人的物件为人治病,本质上已经陷入“吃人而救人”的悖论。所以他开篇以前辈《神农本草》为例,其中用人的物件入药,只收一种“髲发”,指从人头上剪下的头发。可见在“神农”心目中,人的物件是有别于其他东西的。但“后世方伎之士,至于骨、肉、胆、血,咸称为药,甚哉不仁也。”那么,李时珍为什么还要写“人部”呢?因为《本草纲目》旨在集前人之大成,凡是前人记过的医方都要收入,即使是不良医案也要记录,但一定要加以说明。

比如唐开元年间,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人肉可以治疗一种叫做“瘵疾”的病。结果有人得了此病,纷纷根据陈书记述,割股割肝。李时珍叹道:“陈氏之先,已有割股割肝者矣;而归咎陈氏,所以罪其笔之于书,而不立言以破惑也,本草可轻言哉?呜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基于此,李时珍为“人部”设定收录原则:他认为无害于道义的医案,会详细记述;“残忍邪秽”的医案,要作为附录,省略记述,还要说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什么东西无害于道义呢?比如人屎,还有小儿胎屎、粪清、蜣螂推入土中的粪球等,在《本草纲目》中都是良药,可以解诸毒,封疔肿,治伤寒热毒等。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听说一位名人生病,西医救治,好药用得太多,搞得菌群紊乱,腹泻不止。西医没有了办法。病人的儿子只好去请教中医。一位老中医说,办法是有的,只需要取人粪便,最好使用亲人粪便,炒成粉状,用水送服,就可以止住腹泻。后来用儿子的粪便,真的救了老爸一命。

说到“用儿子的粪便治病”,听起来有些荒谬。其实中医神秘之处很多,一时说不清楚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时下古装戏中演绎“滴血认亲”,说亲生父子的血可以相融云云。类似的方法,《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父之白骨,唯亲生子刺血沥之即渗入。”此类记载鱼龙混杂,大多找不到科学根据,何况它们也不属于科学系统。

由此想到,如今生命科学进步,运用血缘关系治病的事情越来越多。与中医中相关医案比照,会产生许多有趣的联想。再如李时珍记载:人尿、人胞、胞衣水、初生脐带、妇人月水等,都可以入药。其依据除了经验与类比,再无说明。今人看到这些,往往大呼恶心、搞笑。但近年来,人们运用科学分析手段,已经从这些物件中提取许多有价值的成分,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回到主题。用人的物件入药,什么东西有害于道义呢?李时珍认为,靠残害人的生命制造药物,是最大的不仁不义。为此,在“人肉”条目下,李时珍讲述一个故事:“江伯儿母病,割胁肉以进。不愈,祈于神,欲杀子以谢神。母愈,遂杀其三岁子。事闻太祖皇帝,怒其绝伦灭理,仗而配之。”这段记载,类似于今日依然流传的《二十四孝》中“救母埋儿”故事,只是记述者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人骨”条目下,李时珍记述前人医方的同时,坚决反对用人骨治病。他说,狗都不吃狗的骨头,人却吃人的骨头,可以吗?《酉阳杂俎》写道:一个军士胫骨碎了,医生张七政将碎骨取了出来,军士的患处很快痊愈。但两年后患处又疼痛,他问张七政原因。张说:“因为取出的碎骨受寒,你把它放在哪里了?”军士在床下找到碎骨,用水洗干净,再用棉布包好,军士就不痛了。李时珍点评:“气之相应如此,熟谓枯骨无知呼?仁者当悟矣。”

在“人肉”条目下,李时珍引陶九成《南阳辍耕录》写道:“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在“人胆”条目下,李时珍说,有些残忍的武夫,杀人取胆,放入酒中饮服,认为可以让人更勇猛。“是乃军中谬术,君子不为也。”

读中医故事,深感中国古代文化之深不可测,绝不是唯心与唯物、科学与迷信等几个条幅可以轻易涵盖掉的。由此也想到前些天,一位叙利亚反对派士兵,站在镜头前咬噬政府军死者心脏,引起世界轰动。这是人心不古、人心复古,还是古今一理、天下一理呢?我糊涂了。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0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圣李时珍历经三十余年写成的。

翻开书,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纲目》这本书条理清晰。

全书共436页,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虫部等好多种啊!

他没有采用《神农本草经》的分类方法,而是另辟蹊径,正名为纲,纲下列木,纲目清晰。

书内对所记录的药材的形态,功能,方剂都有记载,而且每一味药都附有插图。

这本书里有大白菜,红色的萝卜,好吃的莴苣,大大的冬瓜等等等等,有我认识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饭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发现。

这些东西原来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时珍是怎样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药材并画出它们的呢?

看了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身背药篓、脚穿草鞋;披着蓑衣、拄着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间孤独而坚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时珍顶着烈日的炙烤和蚊虫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脚步。

那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

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

官府严禁他人采摘。

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来试试看,有什么功效。

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摘了一颗。

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飞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在当时人们称鲮鲤,其实就是今天的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当时,有一位名医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

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蚂蚁进入甲内,然后闭上鳞甲,潜入水中,打开鳞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

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来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山甲食蚁这点。

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山甲食蚁时,是扒开蚁穴,进行舔食,而不是装死抓蚂蚁。

他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他错误的地方。

从这几件事上,不难发现李时珍坚定的信念,对医学热爱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读了这本书,我得到了许多的医学知识,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医学小常识。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里的知识能流传的世界各地,给人们带来幸福。

我还要学习李时珍对医学的热爱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