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系列

08-05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阅读了作品后,感到身临其境,如一幅画,优雅的笔触渲染着泼墨之洒脱。对于作品的读后感要从哪些方面来写?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讲述“目送读后感”的好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目送读后感 篇1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知道,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可以这样想象吗?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读后感 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适合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

《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整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却已经深深感动。

同名主打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

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或者妈妈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赴甘肃黄羊川,参加南京电视台的那次拍摄活动时;当我迈入南外大门,参加人生第一次入学考试时,我也都能感到背后目送我的那两双热切的眼神……

对于13岁的我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体会龙应台“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会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间我一定也都会经历。只是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有龙应台的那颗感动的心,那支感恩的笔。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潮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家那天,父亲骑了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不想让她蒙受阴影,但她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把她送进校园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亲的苦衷,没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亲,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没有追。这应该就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吧,这样的背影,凄凉且难忘。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潮,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呢?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想要珍惜这些关爱,就要从点滴之事做起,从理解做起。

目送读后感 篇3

读龙应台的书很早了,杂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赤城火热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质和文学内核剥茧、刻画得丝丝入扣,直指核心。她关心时事、热爱和平,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众知识分子,大家对她的评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而我的.感觉则是:如果说索尔尼仁琴被誉为是“俄罗斯的良心”,那么龙应台可否说是“台湾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永远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结婚后给我发的一封信,题目是《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这篇转载的文章,结尾他写道“音音,老爸没有息,你知道吗?在你结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泪一晚上啊!不知道别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这样?”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标题就已泣不成声,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而此时,远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会常常透过天幕冲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读后感 篇4

龙应台作家的《目送》作为经典佳作为无数青少年追捧,下面让我们跟随外文五班张欣同学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目送》里的文章包罗万象,龙应台女士用她温婉细腻的笔触将每篇文章刻画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总有不同的感悟,会面对各种各样这个年龄段所要触碰的事情。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它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寂寞与孤独,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目送这本书,集慈爱,悲悯,同情于一体,无慈难以成悲,无悲难以为慈,这两者往往并肩而行,相辅相成。

惯用犀利的笔尖去批判社会的龙应台,竟也能写出如此细腻温情的文字,可见,亲情,对人的触动有多大。不喜欢离别,更不用说目送,无论是送与被。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所以我远行是很少让人来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我也很少去送别人,我恐惧自己那种无奈的不舍。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目送》中,龙应台将笔触伸到了人的内心深处,用洋洋洒洒的文字,细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无奈与失落。她娓娓诉说,说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讲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的疼痛。作为父母的子女和作为子女的父母,我们的身份在时间中一次又一次地转换,第一次目送的成长,最后一次目送的,却已是永别。也许这就是龙应台所说的,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我们如今虽然年轻,但我们迟早有一天,也总要经历这些离别与目送。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光的飞逝与生命的沉重让我屏气凝神,这是关于生命的思考,是关于时间的追问。龙应台的这本书,是将自己对亲人细腻的感情都付诸笔下“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化作”刻骨铭心的痛”。

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中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不同年龄的人,对于生命总是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如龙应台所说,这本《目送》,早一年她都写不出来。正是因为年龄已至,她感受过生命中的大起大落,感受过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衰老,儿子的远行,所以,她对人生,对时间,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

世界上并没有永恒,一切事物终有消散离别之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当一切离别都已是迫不得已,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目送,默默地去接受它们。离别是最好的相遇,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宇宙一隅再次相遇,或微笑,或哭泣。读后感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因为我还未经时间打磨,我还无法深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想,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容易变得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生命中常常会有朋友的离去,亲人的离去,顾名思义——生离死别。“天下无不散之席”,总不会有永恒的相聚,而我们,活在当下,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时光的流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它会带走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那是因为我们不断在成长,当我们正感叹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在改变。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还没有经历深思熟虑的锤炼。但我往往会经过仔细思考,来写下这些阅读中的心得,理解中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我们的一生都在目送。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对于时间无可奈何,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看着亲人的背影,看着他们慢慢消失在慢慢天际。一个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残忍的是,有些事情,你虽不愿发生,可当它们降临到你头上时,你也只能独自默默忍受。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杂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因,即便是写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你可以从另外的世界里,看到他们社会里的风情,感受这代代之间牵扯不断的血脉亲情。

再怎么犀利的笔也总有一言难尽的温情。目送,你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看着他们消失在转角之处,而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读后感 篇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对于父母,总是觉得那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是自己的避风港,从未想着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对于家的眷恋也逐渐减少。毕业后,最终也是选择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过着一年回家两三次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自己并没有觉得不好,甚至是觉得充满了自由。与家人的联系更多的是电话,可是就是电话联系也是老妈打电话居多。每次与老妈打电话,总觉得老妈很罗嗦,大大小小的琐碎事都要一一报告,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能静下心听。

可是,对此,老妈却乐此不疲。有时候,老妈打电话过来也会哭诉一番,大约是工作的不顺心或者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又或者,老妈打电话过来就一些事情慎重的问我的意见甚至有时希望我能做决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我们的位置已经“互换”了。

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吃饭,我总是饭桌上最后一个吃完的,因为总是在饭桌上不停的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妈一个人有耐心听我讲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样边哭边倾诉。现在的老妈所扮演的角色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原来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强大的,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们倾诉的时候,也有需要依赖我们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这样的转换,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是,我希望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目送读后感 篇6

坐在阳台上,看着太阳渐渐隐去,暮色慢慢笼罩过来。读完龙应台的《目送》,一种别样的感觉袭上心头。

龙应以在这本书的扉页里说:“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是啊,即使是华人世界里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以难以言尽的时候。在这本《目送》里,我们感受到一位女儿的温情脉脉,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四处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识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那玲珑剔透的冰块吗?”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舍弃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太疼的伤口,不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人不敢去注视。”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这此文字里,她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并肩;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的笔触是那样幽微、深邃,又是那样美丽、忧伤。细细读来,一种淡淡的情愫会萦绕在你心头,挥之不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经历过“目送”。作为子女对父母的目送——父母会老,会死,会永远离开;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目送——子女会长大,会挣脱父母的手,会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阔天空。在这样的目送里,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与不得不面对的离别与哀伤。

目送读后感 篇7

从牙牙学语,到长大后的独立生活,这期间的十几、二十年,你与父母的关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像朋友之间的亲密一样,还是像陌生人一样的冷漠?

还记得小时候,上幼稚园时,总是父母接送你,一路上你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满心欢喜雀跃。长大后,你总是一个人在学校和家做着有规律的往返运动,久而久之,你感到落寞。因为你认为你失去了父母对你的关爱,你不再占据家庭的中心位,不再是父母关注的焦点。但每当你离开时,是否有过回头望一眼——那个在后面默默目送你离开的人,是谁?是你的父母!你自始至终只有抱怨,却从不曾回头看过。

你有替在后面目送你的父母想过,他们会怎么想,你连一个回头都不曾给予他们,难道他们不会感到伤心与无助吗?他们也只能苦笑着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我是管不了了。”

当你每一次一个人出门,你的确感到伤心,难道父母就不会了吗?请你回想:当你与父母坐同一辆车的时候,你是摘下耳机聆听他们的倾诉,还是戴上耳机,与他们分隔成两个世界的人?又或者,你根本就不愿和他们坐同一辆车!

你这样的举动,他们不会伤心吗?他们不会悲伤吗?他们不会痛心吗?他们……你自顾自地以为只是不想听他们倾诉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你知道父母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也许只有在你当父母时才会体会到,也许你转身回头就能懂得。

天初亮,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走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那小孩似乎在抱怨着什么。破晓的风将雪般的柳絮扬起再缓慢飘落。向他身后望去,有一位比前面那位小孩身材略高的身影,我可以从他的眼中读出对那小孩的关心,而那小孩从未回头望过那人,那是他的父亲。在灰蒙蒙的天色下,他却只给父亲留下了一个苍凉又倔强的背影,上面烙印着三个字:不必追。

直到现在,才明白:所谓父母儿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中渐行渐远。亲爱的你,你该明白,你的身后一直有这世界最坚强最温柔的.目光。而你却未回头给他一个温暖的微笑罢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