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集合九篇

03-24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搜罗了多种“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的相关信息,当我们读作品也是,需要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多次阅读。 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是对阅读心有戚戚的一种回馈和体现,你是否想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请记得将这篇文章收藏下来以便日后查看!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1】

双华小学王冬

美国地处北美洲,大洋彼岸的一个经济强国,是世界教育发展的翘楚,那里的大学名校举世瞩目,培育了不计其数的世界知名人士和栋梁之才,我们对美国的仰视不仅因为它是全球经济、文化的领头羊更因为它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人性发展为目的的真教育。

坐在讲台下面聆听访学归来的老师细数美国教育的优势之处,我不禁感慨万千:中国教育的假大空造就了孩子的迷茫和随波逐流,美国教育的真小实成就的是孩子的明了和独立自主。现截取几例来逐一说明。

一、目标培养的简单和细小。

记得我们读书之时,不管年级和大小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统一遵循《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面的内容大且空,如: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大大小小的规则一共20条,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记住这么多的的行为准则恐怕会很难很难。

相比之下,美国的规则非常详细,比如:在一年级,有一个班己的规则——控制你的嘴、脚和手。二年级的课堂规则增加了执行老师第一次教学的能力。

三年级增加和同学友好相处……如此细致的班规和守则让孩子在掌握行为习惯上变得简单和易懂,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很容易落实。

二、目标培养重在落实。

我们不能小看美国小学的班规和守则,他们不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而且非常注重学生的落实情况。例如,在三年级的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听力仍然有很大的问题,因此他们的班级规则制定如下:

1、管好自己的嘴、脚和手。2、能执行老师的第一遍指令。我们中国式的班级管理是无论身处哪个年级,不管学生习惯是否养成,都笼而统之地遵循一套标准和模式,今年的班规班训无论是否落实都会推翻再建一套新的班级管理规则,学生整天在假大空的规则意识培养下逐渐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因此变得特别迷茫和不知所措,随波逐流的人群就多了。

三、自信成就美好人生。

中国的孩子很喜欢家长和老师的安排,遇到选择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最爱说的词语是“随便”;而美国小学生很有主见,他们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终身坚持。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老师喜欢统一的正确标准,而美国教育追求“我是唯一”。美国孩子对未来充满自信,对生活的目标执着而坚定,他们乐观坚强的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对世界充满了友好和期待。

相比美国孩子的以兴趣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中国孩子的教育功利心很重,他们对名利比较看重有的还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

对比中美不同的教育,我自己生出了许多的感慨和体会:美国教育的以人为本、从细处着眼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老师我们应该以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孩子的明天教育放在首位,不应该去追求短期的功利扼杀孩子的天性。但是,美国的教育也有其缺点,例如:

教育的完全自由发展也对规范和尊重提出了挑战。有没有可能以牺牲教师尊严为代价,放纵学生的自由和松懈?而且,中国的教育评估改革跟不上我们。 我们会成为学生和父母上学和找工作的罪人吗?

所以,我想说:做老师要爱学生,此爱应如清泉细细无声——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学生;做中国教育,则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留良心教育园地。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2】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因为如此,他非常善于从一线课堂、教师、学生等方面发展师范学校和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课堂,自然不同。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一文指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让学生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应该有的“美丽”的错误。这值得我们老师深思。有多少公开课是为了追求完美,就像一个模子,没有任何错误,也没有机会让学生犯错。这样的课有什么意义?老师和学生们在奋斗。谁能看见它?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同时,中小学生守则要求的比较也让我们感到更加现实。从行动的细节可以看出,要求非常具体和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3】

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希望能为您打开一扇了解美国教育的新视窗,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说到李希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经出版,就在我国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旋风。2005年4月,李希贵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带着在国内录制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在美国的三十六天,李希贵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的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本书。

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如: “家常便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对强势学生说“不”、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等等。看到这么多新鲜的名词,相信大家的阅读欲望也会油然而生了。

说到美国的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的教育很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美国的教师也远不如我们的教师敬业、负责任。然而,李希贵经过细致考察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学习负担,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美国教师对教育的那份激情与热爱、勤奋与执着同样会令我们肃然起敬。

李希贵到达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第一天,就遭到了课程专家戴维先生的“刁难”,他质问李希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在观看李希贵带去的教学录象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摄象机在课堂上只摄老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难道连编辑录象的工作人员也都这样无视学生的存在?这一连串的现象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在老美看来却是咄咄怪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是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吗:在课下口若悬河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却唯唯诺诺;刚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表情呆呆的样子,一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活跃异常。“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已经在我们的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我们却并没有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看来啊,我们真正缺少的是躬行实践。

在李希贵看来,“事无巨细”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提醒。

1、立刻行动做作业。每天放学后都要留出特定的时间做作业。你可能刚到家时想休息一下,但也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做作业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被晚饭打扰或因为太累而完不成作业。

2、如果你厌烦了一项作业,真的不想去做它,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例如,努力学习了45分钟之后,你可以吃点小点心或打15分钟的球,过后再学习,然后再休息一下。

3、如果学习上遇到难题,一定要开口,可以给同学打电话或向家人求助。如果这些人不能帮你忙,你可以打电话向老师求助,也可以在第二天向老师请教。

4、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在某科目上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如果你在数学、科学、社会学、语言、阅读方面遇到麻烦,多做些练习可以使你得到提高。

仅仅是对作业的提醒这一个方面,就指导的这么具体,同样,在课堂教学事件的处理上他们更注重细节。在《从教师和学生之外找原因》这个章节,就体现了这一点:面对课堂里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想的比较简单。不是从学生本身找原因,就是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其实,有时候好多原因并不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而说不定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凳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4】

每当在课堂上听到所答非所问的回答,每当批改到错题如此之多的作业,每当看到课间故意打闹学生,此时的心情非常糟糕,体会不到一点职业幸福感。看了李希贵教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书中写道,要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只有不断的犯错误,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课堂上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学校本身就应该成为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不知要摔多少次跤,碰多少次壁,犯多少次错,只有经历错误

,才能不断的反思总结,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做事、做人的道理,才能不断的成长起来。还记得陶行知先生奖励犯错误的学生三块糖果的故事吧,看来陶老先生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理解、包容学生犯错误,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有一首小诗说的好,

让他做事,让他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壮举

......

作为教师,如果能这样认识我们的教育,认识我们的学校,我们就有理由让孩子们更多的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该有的“美丽”的错误。如果早点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面对孩子那些美丽的错误。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5】

杨应芝,我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我整天呆在校园里,面对一群无辜的孩子,我每天都在教育行业工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成为井底的青蛙。我对新的教育理念、外部教育趋势等仍有一定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有校内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如获至宝。整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叙述,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教师培训、师生关系、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昨天看完了这本书。

它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把我的视野带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教育,了解了美国教育的一些情况。坐在斗室而知天下事真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

本书作者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我以前读过他的一本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受益匪浅。他的语言简单朴实,说和读,所以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的作品。

看着李希贵先生从国内带去的课堂教学实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戴维先生责问:“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

”当听说中国的课堂上是有规矩的,学生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更加惊讶:“中国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们所以教育人时刻挂在嘴上的话,然而我们却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骨子里并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而如何做到既不失教师威信,又不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值得我们研究。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校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

书中提到的“教师就是专家”这个说法,于我犹如醍醐灌顶,也让我脸红不已。

长期以来,我只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来看待,即使也有思考过课堂教学问题,但更多的便是坐等领导、专家的“指示”,自己从不主动地、更高要求的看待自己的职业。借用郑立平老师《优秀教师成长之道》中的一句话,“是花,就要开放。不为别人欣赏,只为心中的芬芳。

”我们要对教育理想保持一颗单纯的、矢志不渝的决心,立足自身现实,拿出勇气,坦然而坚定地探索,从教学到研究,向理想进军!

也许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6】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一文指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让学生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应该有的“美丽”的错误。值得我们老师深思,现在有多少公开课是追求完美无瑕,如同一个个模具,丝毫不会有错,也不给学生机会犯错,这样的课堂有何意义,师生折腾又折腾,上给谁看呢?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7】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李希贵校长写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儿子生病这本书只读了一半,另一半还需要我慢慢去品读。不过虽只是读了一半,也让我了解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书中写的教育现象,多半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做下比较,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很多教育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反思。

比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也在试图改变这种现象,进行着各种改革的尝试“高效课堂”“生本课堂”……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谁优谁劣。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七八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教学一定无法正常进行。

我无法改变什么,更不可能象李希贵校长全身心把心思放在教育制度的研究上来。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8】

在36天的时间里,面对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庞大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深度,尽快把握其本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李希贵敏锐的眼光,穿越了美国伟大的教育体系,穿越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于过于微妙、过于具体得细节。尤其让人感到新鲜和惊异的是,李希贵所捕捉到的,都是些被常人所忽略、所遗忘的细节,因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

例如,上厕所。有谁会注意到美国的学生如何上厕所呢?李希贵就注意到了:

“在美国的中小学,课间基本是5分钟,还有的学校是3分钟、2分钟甚至1分钟,确定课间时间的长短,依据的是教室之间相隔的距离,只要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跑到下一个教室即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既要跑教室,又要去厕所,时间够用吗?” 有意思吧!李希贵总是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果然,连美国**都感到困惑:这是个问题吗?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当然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到厕所去,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人权的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小小的上厕所问题,居然关系到对少年儿童人权的尊重。

再如,美国老师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即是在中国,谁会关注这些琐事呢?但李希贵很注意。他特地拜访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特德·乐高教授。这位教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它专门研究如何熟悉学生并尽快记住他们的名字。李希贵说:小事不小。它们都是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效率的类似观察和记录,构成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李希贵喜欢对比。他对美国教育细节的观察总是与中国教育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差异。这种以细节为基础的比较研究,使李希贵认识到许多他以前没有认识到的教育理念--

譬如,教师就是专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他们邀请普通中小学教师作为专家参与研究。原来,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教师就是专家。

甚至连校工、厨师也可以成为专家。

比如,不要让孩子带着平等的观念进入社会。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按照学***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我们甚至在班级里培养出了一批“职业班干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带着等第观念进入社会的孩子,心灵里很难长出民主平等的大树。

譬如,让孩子崇尚平凡。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并不怎么在意脚底下的道路。这种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希望成为伟人,希望更加朝气蓬勃,但他们似乎无法做平凡的小事。

让孩子们崇尚平凡,脚踏实地,感恩对待身边的平凡事物。也许,世界会变得更加真实和美好。”

这些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理念,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隐含在整部书稿之中,让我们读后如醍醐灌顶,心胸为之豁然。

纠正对美国教育的误读

谈到中美两国的教育,我们脑海重得第一印象是,美国学生没有学习,而中国学生负担极重。李希贵在美国学校仔细调察后发现:美国中小学生的负担是一样的,美国孩子也要应付各种考试。

李希贵通过对一个叫比尔的四年级男孩的作业的研究发现,“美国孩子的作业并不像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轻松无比。其实,要完成这些作业,他们往往要付出很多,有时很辛苦,甚至做作业到深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然而,他们的家庭作业往往是有趣的,创造性的,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一旦他们有了结果,他们经常让孩子们高兴。

因此,有人说,美国孩子的作业太多而不累,作业太重而不负担,这是不无道理的。”

为什么这么艰苦的学习没有引起学生的反对和各界的批评?

“他们的回答是:在斯蒂文森中学,总共有上千个学生社团,还有应有尽有的选修课程。只要你愿意,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团队。

在自己选择的课程和团队中,过着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无论多辛苦多累,也心甘情愿。”

“可见,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是没有艰苦,不过都是自己选择的艰苦,在自主选择的旗帜下,抱怨已经没有了理由。”

自主选择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

对美国教育来说,我们有很多误读,误读意味着误导,因此纠正误读本身就意味着教育改革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又有了另外一种独特的价值。

由细节抵达文化

李希贵徜徉在美国教育的美丽田园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观察着、采撷着,但他的目光并没有囿于教育,而是时不时投向教育之外的家庭、社会,并进而升华到文化的层面进行反思。

朋友请李希贵看棒球比赛,赛场上气氛特别热烈,“比赛前唱国歌,全体起立,即使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也站起来放声高歌;第六局之后,又是全体起立,齐唱《上帝保佑美国》……”

这些场景表现了美国人强烈的“主人意识”———这就是积淀在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种困惑,李希贵来到校园寻找答案,最后发现:

“美国人从儿童少年时期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早就收获了做主人的感觉。”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好像那就是他的天地、他的世界,他就是这个天地的主人。

“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噤若寒蝉。刚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呆呆的样子,一走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活跃异常。

原来,大多数孩子都把教室当成老师的教室,他们就住在里面。教室里有什么规矩,‘主人’有什么习惯,甚至怎么才能赢得‘主人’的欢心,都该认真小心地揣测、研究,因为,许多‘不识时务者’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已经为大家树立了可怕的‘榜样’。”

正是由于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找不到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感觉;走上社会,他们同样也没有做主人的感觉———一个人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生存状态,他怎么可能主动去爱自己的家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呢?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是支撑和决定教育发展方向的最终力量。《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从美国教育的细节出发,对比中国教育,发现差异,并进而升华到文化的层面,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回到本文的开头,中美两国的教育使命为什么在审视彼此的教育之后得出了相同但不科学的结论?对比《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我明白了:把注意力全部停留在对教育表层特征的关注上,却没有循着表层特征追寻内隐的深层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更没有深入追寻教育背后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这样的考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然陷入误区。

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有多少努力陷入这样的误区不能自拔?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9】

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李希贵校长写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儿子生病这本书只读了一半,另一半还需要我慢慢去品读。不过虽只是读了一半,也让我了解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书中写的教育现象,多半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做下比较,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很多教育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反思。

比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也在试图改变这种现象,进行着各种改革的尝试“高效课堂”“生本课堂”……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谁优谁劣。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七八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教学一定无法正常进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