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精品12篇)

03-25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和“心情日记”相关的内容,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文档处理可以提高我们对团队工作和项目进展的把握能力,范文模板能够为写作提供帮助,背诵范文可以改善文字表达能力。

心情日记 篇1

什么是幸福?我的答案是:走自己喜欢的路,听自己喜欢的歌,吃自己喜欢的菜,说不违心的话,和我喜欢的人还有喜欢我的人在一起。

曾经在校内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日志,说的是:“我不喜欢自己的鞋,但是发现别的人没有脚。我觉得幸福。我不喜欢自己的床铺,但是发现有的人没有家,我觉的我幸福,我不喜欢自己的食物,但是发现别人没有饭吃,觉得我是幸福的。”想了很久是有很多的道理,也非常的真确。幸福真的不是要苛求太多的东西来修饰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衬托来装点你生活的空间。也可以说这是知足长乐也!但是我自己的揣摩过后,我发现要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会变的更加的懒惰,更加的不知进取。

打个比方吧:假设有一个长长的秆子,所有的人都在用手抓着秆子,很的人在秆子上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在下有的在上,我则是在中间的那个,我向下看有的人在我之下。我觉的幸福,真的就向上面所说的那样了啊。但是我要是抬头向上看呢??我感觉到了自卑和压抑。我又仔细的想了想,秆子下面的人有的可能还没有用力的抓紧,还在漫漫的往下坠。而秆子上的人呢。他们不仅抓的紧,而且还在渐渐的向上攀,而且力气还会用的更大。那么这个秆子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信念,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永远都是走在前面,登的最高。没有的则是堕落的天使,只是享受一天的三餐和娱乐。

曾经很努力的去争取的到头来,未果。有的时候我想:天道酬勤,是一句空话,仔细的想来是我错了。我也有收获的时候。失败的那几次增加了我的忍受力。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时候是最幸福的,忙碌时候的幽闲,劳累时候的休息,拼搏过后的等待。原来幸福不是安逸的生活,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不知进取的生活真的就不幸福。

问天道:“何时酬勤?”天不做声。我思考到:勤不到,酬永不到!有的时候我们用手努力的去抓水。但是我们真正能抓到多少呢?为何不用桶来盛呢,有的时候我们犯这样方式性的错误,不是我们的努力不够,而是我们用的方法不正确。徒劳的努力是拿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开个自杀性的玩笑。

准备了!开始在追逐中体会幸福,不要那些安逸时的胡思乱想了。点燃希望的圣火,让它痛快的燃烧起来吧!要象唐僧一样虔诚自己的信念,象孙悟空一样用力抓住金箍棒,挥舞自己的生命之武,让成功的烟花绚丽你的生活之路,那时再体会幸福是什么滋味的!

心情日记 篇2

刚买了个手机,入网时营业员给三个号码让我选。我正犹豫的时候老婆眼尖,她叫了起来:“对!就要这个号。你看11个数字中有四个数字是8四个数字是9。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靓的号码了!”我一看,确实如此,就同意了老婆的提议。

可是,手机刚买回来的当天我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我不接。老婆说:“电话来了都不接,万一是你家人朋友用别的手机打来的呢?万一真有什么重要事情呢?真是!”老婆一把抢过手机接了来电。几分钟后,老婆挂了电话说:“是打错的。”我问:“电话里说什么?”老婆说:“阿枚,你听我说……”老婆说:“我不是阿枚。”电话里说:“你骗人!”老婆说:“神经病!”

此后一个月,我几乎每天三次接到那个号码打来的电话。我几乎要崩溃了,大多数时候我不接电话,有时接了对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来气:“我不找你,不关你事。”“不关我事你打我电话干嘛,神经病!”我骂开了。

见我不接电话,对方又换了方法,发来短信:“你为什么不接电话呢?”

整天受这骚扰电话之苦我烦透了心。我对老婆说,干脆把里面的200元话费用快些,完了就换一个新的手机号,免受骚扰之苦。老婆听了十分高兴,整天就拿我的手机来煲电话粥。“还有5元话费,明天你就可以换新的号码了!”中午老婆高兴地说。

晚上,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认识了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叫阿管。我们在交换了手机号码的同时彼此都惊呆了,因为他的号码正是骚扰我的那个。

“你是阿枚的新男友?”阿管有点醋意地说。“什么阿枚?我不认识。我老婆叫芳芳。”我愣了。

“那你为什么用阿枚的手机号码?你的号码是我女朋友的,她和我闹了别扭之后去了广东。听说又找了新男友,我想跟她谈我们之间先前都是误会啊。”阿管说。

“我也不知道,我上个月买的手机,刚选的这个号码。”我说。

“难怪……”阿管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

心情日记 篇3

有些错误,发生那一刻是事故,错过那一刻变成故事。我们经历了一场事故,最后变成了我们人生意义中的一个故事。我们都应该感谢那些来过我们生命里,为我们创造下故事的人。不管这些故事最后完美与否,是否值得回忆,它始终成为了我们人生道路上走过的一段风景。

我很感谢那个让我失眠了整个夜晚的人,让我经历了一场特别的事故,让我在感情道路上又成长了许多。让我发现了自己对于情感的懦弱,也让我对感情有了新的看法,有些喜欢不是在一起,也可以彼此祝福。

你来的那一天,天气不好,我刚没了工作整个人都很抑郁。你说陪我去江边走走,你说有人陪着聊天心情会变好,你说你辞职了,你说你要离开这坐城市,你说你想让生活变的更好,你说你喜欢我,你说你想要一个拥抱,你说了很多……我给了你拥抱却拒绝了你的喜欢,我没有勇气对你付出我的欢喜和信任。你说喜欢源于欣赏,拒绝也是你欣赏的理由。对于你我来说明天我们都不知去往何处,纵有再多不能言语的情感,都不必说。终归要变成各自珍重的陌生人,那么彼此祝福岂不更好。

那一天你离开后,我一个人在江边独坐了很久。我想我是懦弱了许多,其实是喜欢你的吧,只是不敢承认罢了。对一个见过两次面的人有些喜欢,谁又会相信呢?如果那些拒绝没有说出口,是否又能挽留住些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分别迟早会来临。重要的是,我会珍惜你的这份欣赏,让自己值得你欣赏!这样才不枉费这次错误的相遇,带来的浪漫插曲。

我把我们的遇见看做一场事故,这场事故里没人受过伤,但谁又能说它不是一个带着美好期望的故事呢?也许听的人不以为然,经历的人才知道那些相知于心,相忘于江湖的情怀。

你说对吗?

致即将远去的你!

心情日记 篇4

即使很渺小,到也要有最伟大的梦想。因为,再艰难的时光,都终将会成为过往,总有一段日子,让你学会坚强。

——题记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其中自然背负着许多孤傲和偏执,但那有什么青春就是义无反顾的向前,纵然前路荆棘丛生,可我拥有不畏困难的勇气。为梦想追逐的日子虽然孤独,到大雨过后,就是万里晴空。青山绿水,桃之夭夭。

你可曾记得最初我们信誓旦旦的模样,仿佛拥有跨越千山万水的勇气,可还记得你的梦想?它在内心的最深处熠熠生辉,它绽放在一盏盏青灯之上,它散落在一颗颗拼搏的心中,它停留在你想要到达的彼岸。

你可曾做过一场梦,梦里有风花雪月,梦外有芙畔桃花,不经意,青巷回眸,惊鸿一瞥。左手人间烟火,右手诗与远方,这样的时光,谁又不曾渴望?既然看不清远方,那就把握好现在。曾经迷茫,如今释怀开阔,当下迷茫,却对未来笃定希望。

这便是时间与物是人非的成长,要永远相信,花无枯败之日,树有长青之时!

心情日记 篇5

清早,无意看到一个同龄人的伤感文章,满纸的心酸泪,痛却又那么真实。看完文章后,现在的我,若有所思,只是想写一篇日记而已。

看完他的日志,我脑海里迅速闪过余秋雨《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的开篇语: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显然,他的文字,字字都汩着泪滴,如哭如诉的抽泣,他把他的忧伤,他的.秘密,他的死角一隅全安放在了他的文字里。这种安放,是他的一种解脱,一种释怀,一种伤口的风干。

有时,有些伤心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我们总会在安静闲暇的片刻刹那,被那些痛苦蚕食啃蚁着孤独的心,淌下滴滴的血。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不愿意活在这种伤春悲秋的阴影下,阴翳的沉溺在自己的伤口继续扎刀,看着它流脓化血。

该有很多人会鄙夷着笑话道,这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而已。可是我想说,这显然不是!这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要经历的一些劫难。有的人在学业中名落孙山,纠结着圆不了的梦;有的人在爱情中跌了一个趔趄,爬不起来;有的人在亲情中丢了一生挚爱,缓不过神来;有的人可能就是因为错过了一班列车,也纠结了半天。。。很多时候,每个人的承受点不同,敏感度不同,在乎的东西也不同,表面背后承载的期盼也不同,痛苦也就会不同,深浅也会不一样。我们无须去笑话他们那些看似在作,看似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伤。谁能知道,哪天我们心底那最柔软之处,我们心底深处的逆鳞也被触动之时,我们的心跟着痛的那刻,我们也就理解到了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乱肠。

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豪无保留的去笑,就如一朵向日葵般,迎着阳光,璀璨生长;而悲痛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洒洒泪,这也并不丢人。但一定要记住的是抹干眼泪后拍掉身上的尘泥后,一定要记得继续往前行走。总之,伤感也罢,痛苦也好,痛过哭过发泄完后,把那些记忆放在回忆里就好了。咱们眼下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你说,是吧。

心情日记 篇6

看着窗外的明媚阳光,知道今天又是个好日子,可本年这边的凉气似乎已经降临了,应当说本年在这边又将要过个严寒没有暖意的冬天了。还有一个小时上班了所以要赶紧写完,因为我不爱好写这些忧伤、感触太深的器械,可有时不免总有一些怪念存在,所以就当发泄或自勉也好,也许是一种享受,享受别人弗成获娶的一种心境或意境。

静静地、轻轻地聆听本身的喜怒哀乐。其实也并没有那样恐怖与复杂,或许是我们把它们想的太深化、太有价值不雅不雅念、太偏向自我化了吧!

有一种赋有生命的器械给大年夜大年夜地镶上一层金黄色的棉被、看套在人身上华丽厚重的衣着、喷喷鼻气潇洒的地瓜……,还有被风“抚摩”的花草树木发出的{高兴、快活的声音}(因为我们不会听懂它们的措辞,但它们同时也赋有生命,“嗖嗖声”那不是它们在哭泣、也许而是冲动本身有第二次生命的存在而叫好的声音,还可以持续享受来年绿色的春装、暖意的阳光、人们赞赏的眼光。这一班岗还要持续保卫全部地盘,因为它们是一家要慎密相连。叶变黄、草枯萎,但它们依然是倔强者、大年夜胆者,因为它们知道春的暖意必定会懂得爱戴、关爱它们,所以它们能经受严冬的考验与考验。因为只有克服了本身,在本身掉落败受挫的同时关怀和赞助比本身遭受更不好的,是鼓励或传递。欲望每人心中都有一缕阳光,那样赐与别人的心光是幸福的、快活的,同时也是受益的。)——秋天静静的`走进了我们身边。都说秋天是收成、感恩、感慨的时令,欲望如次。

一年又如许被时光的分秒而夺走了,而我又有何收成呢?似乎有或者没有。尽在本身的感发之中。

心情日记 篇7

于江和我从小学就是同学。她成绩一般,人长得不是很“养眼”不说,还往往穿着褪了色的衣裳,自然不会成为我及同学们所关注的对象。

那一次,在学习新课文朱自清的《背影》时,新来的老师点到她起身朗诵。在读到文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时,她哭得一塌糊涂,还是由同桌的我朗诵完了剩余的部分。也是这个插曲,新来的老师和全班同学才知道了于江的身世。校领导告诉我们,她母亲因生她时难产去世了,家里只有她父亲一人。

这让同学们有了想认识她父亲的愿望。身为班长的我,更是这么想——也许,她更需要大家的帮助。校领导不置可否。

几经周折,我也没获得关于她父亲的任何信息。对此,于江本人也始终保持沉默,也许她明白我们的目的。

无奈之下,在一次晚自习过后,我跟踪到她住在农村的家。从窗口处借着昏暗的灯光,第一眼看见她的父亲时,惊得我倒退了好几步,同时也拌着了院里的小凳——她的父亲就是经常在校门口收购旧货的聋哑老汉?!同学们进出校门时,没少戏耍他,我还曾往他身上甩过一个空矿泉水瓶,戏谑地说,拿去卖钱哟!

于江同她父亲循声出来,发现了发呆的我时,于江又哭着跑了回去。她的父亲支吾并用手比画着,示意我进屋去坐坐。

这个晚上,于江死活要我保证不要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诉同学们,不然,她就不想读书了。

她说,父亲虽然不能说和听,但他心里明白所有。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他都不去太远的地方捡拾垃圾,不为其他,就是能目送目接她上下学,也能看到有没有同学欺负她。为了能让她每天带到学校的中午饭不寒碜,父亲赚来的钱都用在这里。晚餐时,他端的碗里都盛着满满的菜,证明给女儿看——“爸爸每天吃得不比你少”。这些菜不仔细看,不易分辨出是从市场上捡来的。以后,我在校门口再次见到她父亲时,多了几分敬重。他看见我,也还是往常形如陌路的神态,只是他躬曲的身躯更加厉害了。

几十年以来,于江父亲的身影挥之不去——真爱无言,无声胜有声!

心情日记 篇8

总是想起,那个下午,那杯冰咖啡。

立秋的早晨,有些薄凉。有风自窗外吹来,惊醒了梦中的风景,撩拨起,不远的回忆 。

轻起,坐下,落笔。

城市,还是那个城市。很多时候,改变的是自己。最初的遇见,美好如四月的天气,温暖带着甜蜜。走过的城市,你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留在我的梦中,住在我的文字里。

昨夜,梦回。

咖啡的味道,充斥着夜晚。弥漫出挥之不去的情愫。缓落与心间的你的.样子,依旧是那个影子。那个住在我文字里的身影。

不想打破梦中的迷离,让咖啡从温热放至冰冷,只是为了等你来。

那个下午,你请我喝过一杯冰咖啡。轻缓的音乐,静美的氛围,小小植物的点缀,古老故事的陈列,街角的咖啡店,漂浮着记忆里的咖啡香。

只是咖啡店的女孩子,还是那样的柔美。而今,我却只能走在梦的边缘,来想起你。

总是想起,那段时光,那个走进我生活的影子。

日子在季节中,变换着不同的颜色。

梦中,你一直一直不曾改变过,关于你的记忆。梦回梦落,经年的梵语,萦绕着,在街角的咖啡店里,请我喝过的那杯冰咖啡。那是夏天的时候,很美很清凉,那杯冰咖啡。

秋天,来了。

我会穿着毛衣牛仔裤,坐在下午的阳光里,点一杯同样的冰咖啡,只是为了忆起,你的温度,你的话语。

就这样,一直等待着,梦中的你。

从季节的开头,等到末尾。

我会捧着那杯冰咖啡,用手心的温度,把它暖至温热。让你随时出现的时候,能在凉爽的秋季,喝上一杯温咖啡。暖了今日,延续着远方。

冬季的时候来看雨,我想,我们一定会再相遇,哪怕是冬季。

把四月的相遇,装在经典的日记里。

让那杯冰咖啡,弥留在梦中。

而我,用掌心调制的带有温度的这杯咖啡,将会陪着季节的变化,等你到冬季。

心情日记 篇9

昨日,乡亲给我捎来几个烧玉米棒子,我捧在手上,香喷喷的,还带着几许柴火的气味,咬一口,软软的甜香。立刻,少年时在地里摘玉米、烧玉米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时,我家缺少口粮,母亲就在地里种些玉米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每到夏末秋初,玉米开始成熟。鼓鼓的玉米棒子,披着几层淡绿色的外衣,尖尖上一束淡红色的玉米须。有时放学回家,母亲就从地里摘下几个玉米棒子,外包的绿壳和玉米须全不去掉,在做饭时扔进灶膛的柴火堆中,一边添柴一边将玉米棒子翻几下。不多时,玉米棒子就烧熟了,母亲就用火钳将它们一个个从灶膛里夹出来,往地上一丢。这时的玉米棒子外壳已烧成了黑色,漂亮的玉米须也不见了。我知道,那中间就是好吃的玉米粒了。抵不住诱惑的我,便跑过去要动手。看着我那猴急的样子,母亲连忙叮嘱:“等下,等下,别烫着!”我想了个法子,拿来一把蒲扇,对着地上的玉米棒子一个劲地猛扇,几分钟过后,冷却些了,我伸手剥开玉米棒子的外壳,顿时露出黄灿灿的一排排玉米粒。当我张嘴要咬时,母亲忙从水缸里舀一勺井水淋在玉米棒上,说这样吃才不上火。这下,我拿起烧玉米,尽情地吃了起来。一连几个烧玉米棒下肚,我的晚餐就解决了。这比起我家正餐吃的酸菜汤加腌菜下饭,味道鲜美多了。

我就这样吃着母亲的烧玉米跨进了县城的中学。课余,总能看到城里同学书包里的苹果、桂圆、荔枝等水果,而我的书包里,有时会带上几个用旧报纸包着的烧玉米棒。有一次,一位同学提出要用一根香蕉换我的一个烧玉米棒子。香蕉对我是奢侈之物,我点头。可没想到,那同学吃着我的烧玉米连连说:“好吃,比香蕉好吃!”经他这么一说,班上找我换烧玉米吃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我将有限的几个烧玉米棒子掰成几截,分给他们。这样,我这个乡下娃,因烧玉米而尝遍了班上城里同学常吃的“名贵”水果。

一转眼,我也成了一个远离烧玉米的城里人。再次捧着烧玉米,那特有的甜香依然如旧。

心情日记 篇10

在一个陌生的城镇,你最喜欢去的是它的哪里?是它的街巷它的广场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有一次拿这个问题问几个闺中女友,她们无一例外地说:菜市场。我们相视一笑,像地下党对上了暗号似的,大乐。

当今浮华,外去旅游,看完了那些个人声嘈杂的风景点,人们总是要去商场广场酒吧歌厅,可是我却喜欢信步游走在菜市场,最好是一个人。菜市场也很嘈杂,但那嘈杂是坚实的生活,并不虚假。在异乡,看看异乡的菜市场是很意思的,你看那个打扮得很是清爽的女子,认真地用手指着水中的一条鱼,说,就是那条,神情严肃,也许她正在想着为她的他做一条糖醋鱼呢还是啤酒鱼?再看那个穿得一身规矩的教师模样的人,用手掐着青绿的葫芦皮问苦不苦?这一定是个好男人吧,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在家里是剩菜与家务全包的吧?

异乡的菜市场会告诉你许多的异乡的信息,这个城的风俗,这个城的味口,我记得,我这个在北方长大的人,在一个黄昏,一个人走进水乡南浔的菜市,水生生的菱角,青呼呼的青团子,都让人新奇。最让人好奇的是,我发现这里竟有人专门挑着担子,只叫卖一种植物———小葱,而买的人居然不少,几乎每个人都要拿上几棵。我忍耐不住上去打听,一个女孩子用她软软的吴语对我说,这里人的晚餐是少不了要来上一碗狮子头的,其佐料中少不了用葱,加了葱,那味儿那颜色就不一样了。果然,在菜市场的另一端,一溜儿摆满了卖狮子头的,香气和着水汽在薄暮中飘荡。我也买了两只,正要吃,掌柜的说,别慌,姑娘,加点葱。后来,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狮子头了。

游走在菜市场成了我外出行旅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我喜欢那里的讨价还价,喜欢那里的青葱的蔬菜。爱一个人就爱他的胃,认识一个城就要去认识它的菜市场,那里永远是生机勃勃的,飘荡着人间烟火和这个城的历史气息。游走在菜市场,总是让我愉快和好奇,只有一次让我产生了些些的忧伤。那是在夏末的济南,菜市场里,一位老汉吆喝着说,立秋了,最后一批下市瓜了。听着他的喊声,在外游荡了一个夏天的我,猛然有了一种惊悚,起了一种淡淡的乡愁。秋天到了,我也该回家了。

心情日记 篇11

很喜欢王菲的那首怀念。。 小时候听, 跟本没办法理解 ——— 为什么会有离开喜欢的人的想法? 现在, 我已能百分百感受到她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很多很多的回忆, 会造成怀念的习惯。所以老人家都爱"想当年"。不是吗? 呵呵。

而有些人, 真的比较适合拿来怀念。 而不是每天见面。或每天拿来抱着。。有时敏感的感到我们太要好了。看到太多对方的缺点了。反而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和蔼。太在乎而彼此互相伤害。明明同样的话也被别人说过。 但从你口中听到, 我就觉得特别伤心。这时, 较仁慈的一方总会被上得比较重。开心的因素一旦不见, 就想不起开心的事来了。心里充满怨气。

为什么会如此不开心呢? 我们明明就是喜欢对方的啊。所以, 保持些距离吧。如今我已想得起开心的回忆了。带着一丝丝甜与酸的怀念着我们之间珍贵的回忆。下次, 我去找你时。 要用甜美的笑容欢迎我喔!

心情日记 篇12

我六十大寿,孩子们都来了。这个装修房间,那个安排活动,又是唱歌,又是拍照,搞得热闹非凡,真是“儿女一台戏”。

走在路上,常常有人老远打招呼:“宋老师,您老人家好啊!”我定睛一看,人模狗样的,呵呵,不认识。他们看我一脸的迷茫,赶紧自报家门:“我是您的学生啊!”这个在广州投资,那个到上海发展,全都混发啦,可当年他们都是调皮蛋啊!真有意思。我记得那时候每月才三块钱,别人都不愿当老师,我就是觉得有意思才干得那么起劲儿的。算算我在讲台上站了将近四十年,原本只是觉得干得开心,也为了生计,却“一不小心”教出这么多有出息的娃儿,真是“无意插柳柳成阴”,有意思,真有意思。

那天到我大闺女家去,看着她新盖的小洋楼——不对,闺女纠正说叫别墅——我心里那个感慨啊!我当年和她娘结婚的时候,家里只有一间草房,就觉得不错了。闺女带我到书房,打开电脑让我上网。乖乖,居然能跟天涯海角的人说话见面,我是在网上和一个昵称叫“书亦香我”的香港人,在视频的情况下了一盘象棋之后才相信的。闺女说有了这个,再也不用端着棋盘满村找人了,全世界的人随时都可以陪我杀两盘。真有意思。

没事的时候这走走,那看看,发现以前的牛棚成工厂了,以前的水坑上通水泥路了,以前走多远都靠两条腿,现在好多家门前都停放小轿车了……这些变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倒都不稀罕,一想到这么大的事都是咱左邻右舍这些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干成的,我就想笑,觉得太有意思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