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9篇

03-27

时间流逝,我们可以通过作文记录时间,作文是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大量阅读优秀作文对比总结其中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写出好作文。那么,哪些优质作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9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1

接近100年前,寓居北京的鲁迅,曾经做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迄今这个问题依然在拷问着中国人。

事实上,鲁迅并没有成为父亲。周海婴需要再过10年才能在上海出生,而他的母亲许广平不在北京。

在过去的100年里,时代的巨轮翻过了太多的坎坷、沟壑和平坦的道路。不幸的是,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学会如何做父亲。

钟情编剧、兰城序导演的《坏爸爸》,对此有一个艺术式解答,其中坏爸爸和问题多多的儿子问题之缘起、发展的过程与结果,都值得当前观众进行或近或远、可弹可赞的表扬与批评,毕竟怎么当好父亲这个角色,可没有培训班来教,每个爸爸都需要在不断的父子冲突沟通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高,这是一个无尽头的事业,因为每个男孩都会长大,他也会成为父亲,也会遇到老问题。

没有爸爸天然选择做坏爸爸,所谓的坏爸爸只是一种相对视角里的观察。

《坏爸爸》中邵兵饰演的爸爸,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与孙绍龙饰演的儿子恰恰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彼此看对方都很有情绪,正如他们的名字萧大海和萧寒漪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前者的粗疏、有力,而后者的格局则相对细密、无奈。

坏爸爸不是真的坏,中国家庭中父爱的缺失造成了爸爸坏的错觉,坏在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坏在爸爸自己有时候还是孩子,但是这种坏,有时候也是一种成长,每一个男孩都要成长为男人,而如何做爸爸的角色是一生的必修课。

说虽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这都是理想主义的套路,其实也未必都能够实现,而且游泳和战争并非是必然要参与,只要做了父亲就是至少十八年甚至一辈子的担当,没有退路的。

萧大海和萧寒漪的冲突,即使有一定的代际因素,更多则是彼此缺乏基本的信息分享,父子各自忙,有事不说话,先在心底确定了对方的反对,长此以往必然父子成了仇雠,甚至还不如陌生人之间的冲撞式坦白。

如同《坏爸爸》中的父子,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青春期过度绵延的儿子,与壮年期颐指气使的父亲,双方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儿子自顾自的玩游戏、不学习、练练车,老子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成功者对儿子采取又打又骂的严苛教育。

事实上,恰恰相反。我儿子继续在自己的道路上蹒跚而行,没有明确的未来。

老子健康时有无穷的精力发泄,只有父子处在极端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放手。

事实上,电影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在现实中只是少数。当父亲发现癌症已经晚期时,他仍然想采取竞争性措施来打击儿子的信心,并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他回到指定的轨道上。

这当然是自**愿的妄想,儿子和亲友都发现了老人其实并不老生病的秘密之时,电影就走向了悲剧和正剧一起上演的路数。

在生离死别的大框架内,萧大海和萧寒漪实现了和解,彼此共享了人生的奥妙、过程、遗憾和快乐之所在,大家敞开心扉说出了过去不愿意说的话。

请注意这是一部电影,通常不是现实。在电影院里很容易触及灵魂。在现实中,很容易是现实度的沟通和交流,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做不到的。

我们如何做爸爸,首先是要在做好自己的本分之时,还要做朋友。

否则,父亲很难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传给儿子。

即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和职场阅历,父亲的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前提是在充分理解对方的具体处境和职业选择、自我实现的精神生活的基础之上,简单地说,扶上马、送一程,古今中外这都是很不错的父子情谊。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2

让孩子快乐学习

家庭教育的迷思》读后感

近年来,教育界提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孩子的作业量,特别是一、二年级规定不布置书面作业,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但也有一些家长担心,如果不布置家庭作业,他们的教育水平会下降。总有这样的感觉:

近年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越来越糟,孩子做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弱。。

今天,我从学校推荐的书目中阅读了《家庭作业的迷思》这本书,对“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实效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是美国作家阿尔菲·科恩的作品,被评为2010年影响中国教师的十大书籍之一。笔者在书中看到,为了提高近年来美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进行学业评价和增加家庭作业。

但是,增加家庭作业会增加家长的负担、孩子的压力、家庭矛盾等。这些损失并没有以学业成就来加以平衡。在作家眼里,美国家庭作业的真相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与中国的家长一样,一个放学回家的孩子,绝大多数的家长问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作业做完了吗?”而不是“你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开心吗?

”家长扮演了一个站在孩子对立面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也需要成为助教,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有些家长精疲力尽,对学校抱怨很多。

现实中,也有人认识到家庭作业作用的有限性,但他们仍侥幸地想:“多花时间学***玩好吧,总不会有坏处。” 试想:

为什么我们成年人一天上8个小时的课,回家后不想再谈生意,而孩子们却要在学校待一天,然后回家继续做作业?

然而,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家庭作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失去了学***趣,让学***难的学生更加重了负担,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被”强加的家庭作业让学***了一件简单重复、缺乏趣味的事,变成了孩子获得快乐的障碍,浇灭了孩子自主**世界的好奇和热情。

可惜目前,孩子的这种主动性正在被扼杀。家庭作业还占用孩子们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如玩游戏、交朋友购物、解决问题等,生活的主要部分被家庭作业吞噬,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动手能力。家庭作业也在破坏亲子关系,大部分的家庭争端与作业有关,家庭作业经常被父母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提起,成为晚饭时“最不受欢迎的客人”。

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踏上教师岗位以后,以前给学生布置的回家作业无外乎抄抄写写背背默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家庭作业也变得“更为灵活”:猜谜语、办手抄报,社会调查,阅读记录……让孩子的作业更为有趣,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对于一些需要背诵的基础知识,我可以告诉孩子们明天检查听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写作。如果你写了它,写几遍,以记为准。

只要能通过第二天的默写,

如果,减少或禁止家庭作业,腾出时间让孩子们玩,创造,与家人沟通,积极而有意义地学习。所以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3

书中提到“双差生”这个问题的确引起了我的思考,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现在学生情商培养方面是有缺失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双差生”,是什么标准把这把孩子定义为“双差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所谓的“双差生”不再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在成功教育方面做得不够,不能够同学生分享他们的每点每滴的成功,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太多的挫折,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他们就开始抱有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最终被学校定义为“双差生”,我们在对孩子的评价体系上存在诸多的缺陷,不能以一个孩子父亲的心去体会、去看待学生,所以才会产生我们所说的“双差生”,其实在学校对学生应该建立多方面的评价,有的孩子成绩不好,但他在其他方面,比如活动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在动手方面可能有他的优点,而这些东西往往被过于强化的文化成绩的评价给掩盖了,所以孩子体会不到成功。还有孩子的一些冒失的行为可能是为了掩饰学生心理中深层的一些东西,但我们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给贴上一个不守纪律的标签,所以孩子最终成“双差生”。

书中还提到的关于孩子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实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考试的因素,由于标准答案的因素,使得学生在上小学开始,创造性的思维就受到禁锢,往往一冒出点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被老师给浇灭了。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创新的核心是好奇心。这里我想起**向一位外国幼儿园园长汇报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小孩上幼儿园不久,他奶奶指给他看户外一些圆形的东西,结果小孩回答都是字母o,小孩的奶奶因此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说幼儿园的教育有问题,把她的小孩的创造力给泯灭了,圆形的东西本来能够代表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字母o 啊!这样的教育可以在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中随处可见。 如果这样下去,一个国家的未来将令人担忧!

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东西还很多,我不仅是以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去读这本书的,由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想到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要改进的东西的确还很多!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4

学校:增江街第二小学

作者:刘国萍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书籍是哺育灵魂的乳汁,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传承文明的桥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育者,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2005年以来,曾江街道指导中心领导特别重师师生阅读,大力倡导教师订阅经典、教育书籍、报刊杂志等。

今年,在街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全校老师都认真地阅读了《人民教育》。刚开始,我的阅读兴趣并不浓厚,如今,我却对它爱不释手,它如一块瑰宝,夺取了我的心神。《人民教育》所阐述的理论广博而精深,内容深刻而丰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

它不仅是我们的导师,更是指引我们在教育道路上前进的一盏明灯。每次拿到新一期的《人民教育》时,它那油墨的芬芳总能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温暖。多次翻阅《人民教育》总能欣赏到教坛大师们的理论佳作,领略到名师名校的风采。

每读到经典之作时,更是豁然开朗,荡气回肠,如同醍醐灌顶,令我回味无穷。读“理论”篇时,使我了解到前沿的教学动态,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观念,获得了最珍贵的教育第一信息。读“教学”篇时,一个个新课程教学案例的呈现,让我感性地陶醉于课堂描述的情景中。

使我从中得到启示,解决了许多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顿时,犹如拨开云雾迎来明媚的太阳般的喜悦充斥胸间。

2011年12期有一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它描述的是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十年发展历程,文中讲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善于运用学生身边、学校附近社区、学校的资源和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感谢有你”主题班会》这个案例给我的感受很深,在这节班会课上,有一个游戏叫“热气球之旅”。

参与游戏的除了学生,还有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4个人,“热气球”在前行过程中遭遇到种种变故,为了其他人的安全,每一次变故,学生必须要舍弃其中的一个人,随着游戏的进展,当主持人要求,必须舍弃身边最后一位亲人时,全班已泣不成声,尽管只是虚拟的游戏,但是面对极端情形,每个人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这样的教育是具有震撼性的,直达学生心灵深处的。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乐不乐,只有鱼知道。在学校,孩子们都是毫无疑问,这句话说出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或虚拟再现出来,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更深刻地领悟教学内容。这种切身体会是沦肌浃髓的,难以磨灭的,这样的效果,采用单调、枯燥的条框式、强灌式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于比拟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和教育。除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还有每周一的晨会及每周一的班会课,这都是对学生进行思德品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告学生,甚至循循教导,但很多时候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晨会课、班会课的形式单一,部分老师一人讲到底,不是提要求就是批学生,班会课成了“批评课”、“斗争课”,无怪乎学生左耳听右耳出,无动于衷。如果晨会课、班会课具有灵活性,多向性,而不仅仅以教师为主体单向的方式展开,如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法”“学生辩论会”等方式开展,从而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效果是否会有所改善?

本学期,我校一名教师参加了增城市第二届骨干班教师培训。第一项培训内容是“团体心理辅导”。全班共80人被分成8个组,每组10名学员,有高中、初中、小学的老师,他们都要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有的扮演盲人,有的扮演耳聋的、有的扮演双手残疾的,有的扮演一只脚残疾的,有的扮演连体的……在这两天的活动中,无论干什么事情,每组学员都要像一家人,亲密联系在一起,生死与共,荣辱共享。即使在每顿饭之后,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扮演好角色。在去饭堂要经过两层楼的过道,这时,双手残疾的,要为盲眼的引路,单手残疾的可以搀扶单脚残疾的……吃饭时,有手的夹菜给盲人和没有双手的,连体的两个就互相喂食……就这样,他们互帮互助,完成一个个任务。

在活动中,我校老师扮演盲人,她说虽然很多人照顾自己,可是在走路的过程中,因为看不到任何东西,心里总是很彷徨、无奈,经常会问:“前面安全吗?走完楼梯了吗?

”吃饭时,组员都夹菜,盛饭给她,可自己却食之无味。在活动中,她深深体会到残疾人的无奈、生活的艰辛、对他人关怀的渴望以及在得到他人帮助时的无限感激。作为一位老师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如果参加活动的是学生,那他们的亲身感受,是不是远比你天天在说“同学们,我们要懂得互帮互助。

”这样僵硬的教条要好的多?现在,她结合了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并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无论是在班会课上还是在某学科课堂上,经常会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

所任教的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学生的品行、学习各方面与其他平行班相比也更出色。我记得上周四,她班上的男生王某和班上的张某发生了冲突。王某一时冲动,用指甲和爪子打伤了张某的脸。事后,王某后悔不已,主动找班干部商量解决办法。

放学后,王在几名班干部的陪同下到张家,亲自向张家母解释原因,并向张家和张家母表示诚意。第二天,班主任出去学习,回来向班长了解情况。听了这个,我也很惊讶。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情景模拟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除了晨会课、班会课,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情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这既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活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又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领悟。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时间基本上由学生控制。虽然有事先预设的情景,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无法了解情景设置的真实意图,随意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饰演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的角色,告知其角色内涵,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演绎。特别是学生在饰演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小组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适当的信息补充加以启发或者进行有效协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切体会自己饰演角色的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使情景模拟教学顺利进行。

发挥好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文字、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5

只要普通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成为非凡的人

-----读《家庭教育孩子的五十个细节》有感

延安市林绿洲中学2014年10月21日

孩子是需要教育和指导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处处事事都在教育和指导之下成长,是不大可能成为自制和自我指导的人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们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就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

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如何教育一个成功的孩子?当我静静地看完这本《家庭教育孩子的五十个细节》后,真正了解了细节在教育中所蕴含的大智慧。

这50个细节正是我们孩子教育的50个好策略。只要我们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虽然这五十个细节个个都是金点子,但我也不可能一一道来,所以只能选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能打动我的来说一说。

第一点,蹲下来与孩子交谈。蹲下来与孩子交谈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蹲下身体与孩子平视,而是说我们与孩子交谈时要注意语气,不能老是像警察问犯人那样,而是要像同学、朋友那样平等的语气。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压迫感,也可以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愿意真诚地与你沟通。

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教育他们。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成功的。我是一名教师,也曾是家长。

我经常利用家人的时间在晚饭后散步,和我的孩子们进行朋友般的交流。散步可以营造一种非常轻松的聊天氛围,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他成长的过程,不断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现在儿子已经读博士了,我们之间仍然还保持着朋友间的聊天习惯。作为教师,我也常把我的成功与孩子聊天的方法和体会告诉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长,让他尝用我们的方法,来改善与孩子聊天的方式,以达到有效的家庭教育。

第二,给孩子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赞美孩子,学会欣赏他们。人总是有缺点和优点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关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儿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评价和引导尤为重要。多欣赏孩子,他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哪怕是孩子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天赋,只要你经常去欣赏他,他也会给你一份份惊喜。

作为一个教师,我也是常常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所有学生,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

本学期我任教的高一8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不够延安中学分数线进来的,他们看到那么多比他优秀学生,因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我发现了他们活思想后,对他们进行了及时的启发教育。我肯定地说:

“你们来延安中学来读书,说明你们是有追求的,这已经具备了你们走向成功的必要的条件。在我心中,你们每位同学都是很聪明很优秀的,如果你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足够的信心话,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也试着这样做。记得我的孩子高三那年,我正好也带高三,并且任教高三实验班物理。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及潜能,我常拿实验班高难度物理题请他帮忙解决,每次他都拿到题后认真去求解,无论花多少时间,他都要一定要解决。

时间久了,培养了他自信心,开发了他学习的潜能,后来大多数的物理难题都难不住他,那年高考他的物理获得了148分的好成绩。

第三,不要过多干涉儿童的自由。很多家长常常把孩子像动物园里的动物那样关在家里,不准孩子到外面去,也不准孩子做这做那。事实上,父母的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天生活跃,永远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

如果长期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孩子长大后,他就会变得胆小怕事,而且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这些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孩子们经常在晚上和全家人散步聊天,每天煅炼身体,比如:

打篮球、乒乓球、跑步等;周末去书城看书或欣赏郊外的自然风光。……

第四点,让孩子懂得感恩。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上极其丰富,但是现在的人普遍缺乏幸福感,过去人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已经觉得很幸福了,我们小时候如果能有一粒糖吃那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而现在的物质生活比过去要好上百倍千倍,但却感受不到幸福感。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孩子们学会感恩,增强感受幸福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做得还不够。我只是教我的孩子们说谢谢。但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讲过去,让孩子从比较中感受生活的幸福,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家庭教育孩子的五十个细节》这本书共有五十个细节,比如有: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帮助孩子纠正拖拉的坏习惯、善待孩子的朋友、做个样子给孩子看、不要快速回答孩子的问题、为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多让孩子尝尝“苦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书中提到的50个细节值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认真考虑。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里面有50多个细节。从《家庭教育孩子的五十个细节》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关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但是我们也要去多实践、多摸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得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每个人曾经也是个孩子,想想我们小时的样子吧,这样或许你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6

世界万物皆有联系,素质教育与提高学***本不矛盾,激发孩子的学***不一定非得就学***习,看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你有何观后感呢?以下是pincai小编收集的《如何激发孩子的学***观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片如何激发孩子的学***观后感11月19日下午我收到了杨校长送我的一本书,书名为《王金战能才方案学***那么难》。收到这本书让我感到既惊喜又意外,杨校长每天早出晚归,工作那么忙,心里还想着学校哪些老师的孩子上高中了,帮我们推荐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真是让我太感动、太感谢了,所以这本书我读得很认真。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年我的女儿上高中了,我认为上高中学***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父母每天只是接送孩子,给她吃饱穿暖,做好后勤部长就行了。虽然我每天看着我的孩子们学习,但我帮不了他们。我只能担心,没有办法。

但读了王老师的书,让我很震撼,很感动。王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师是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扬长弊端,让人敬佩。

王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才的老师,他在第一章中谈到自己演讲比赛拿第一的事迹,说的是人要有自信,是啊,作为一名演讲者,如果还没上台就觉得自己输了,那结果也不会好到哪去,可是王老师却有信心,避过自己的缺点,在内容上下工夫,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要做的不是整天为自己的缺点找借口,而是努力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发扬,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在这本书中,王老师教学生科**用大脑,用方法学习,而不是匆忙上学。学习没有目的也没有效率。学***项很快乐的事情,要带着愉快的心情科学的来完成它,那么你的成绩也就不知不觉的上升上来。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要做好一名优秀的老师,要科学的,讲究方法来教学,把教学当成一种快乐的事情来做,没有负担,没有其他的杂念,用心,用脑来研究每一节课,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学习,有兴趣的学习,因为兴趣是学***一动力。

王先生在书中提到如何引导女儿**。我很佩服他。他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向女儿解释,但最后女儿的数学成绩提高了20多分。王老师教数学经验丰富,在复***对性非常强,这也是他经过认真钻研得出的结果,给女儿复***时就出八个题目,而且很有信心的说:今年高考的概率题肯定跑不出这八个题目去,而且他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剩下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解析了。

这样的父亲,这样的老师让人敬佩。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给予学生的只是一个领路人,要走的路还得自己完成,然而这个领路者确实非常关键,他领的道路必须是正确的有效的,这样别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王老师的高考的经历让人很感动,他顽强学***种种困难,自己创造条件来读书,最终获得成功,他的精神源于自己考大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好多人都缺乏的。王老师说的话: “所谓的成功,就是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后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百分之百的结果。

”这句话不仅对学生有用,对每一个人都是受益匪浅的,王老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使自己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全班第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得需要很大的决心与毅力,并且长期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

王先生书中的许多话值得思考。他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和巧妙的沟通都值得学习。他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家长都很佩服。

读完这本书,我会把书中的经典案例告诉女儿,和她一起分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学习。只要孩子有时间我就给她看书中我精选出来的的故事,孩子由衷的说:“他要是我的老师多好啊!

”我也要改变我以前的观点,不能只做后勤部长,还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当她忠实的听众,帮她解除困惑。

最后,我用王老师书中的话勉励孩子:成绩下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成绩下降时,你没有勇气再提高上去,学***程本身就是一个丰富人生的过程,成也高兴,败也高兴,成有成的快乐,败有败的回味,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配取得最后的成功。

教育片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让他们热爱父母的愿望?所以,坚持学习,我认真地**给王金章先生讲课,做了详细的记录。真的是受益匪浅,留给自己更多的反思。

王老师用简单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首先是兴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要想让孩子在学***得成功,首先应让孩子对学***自内心的热爱。

正如王老师所讲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的重要保障。一旦孩子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不是负担。

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学生学***中的感受和体验,当家长的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逐渐地让孩子当学***痛苦可怕的事情,把学***受罪。

王老师还讲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股向上的力量。没有孩子,没有人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没有人想成为一个后进生。孩子们不愿意学习,因为缺乏动力而懒惰。孩子们需要我们的鼓励和尊重。孩子们希望我们欣赏他们的优点,关注他们的进步,一点一点地进步。

其实,这样做很简单,就是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曾在王金战老师的微博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经常得不到激励的人潜能仅能开发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一旦得到激励,潜能将会开发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败在了学生手里,而是败在了家长手里。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教育一门学问。我们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没有任何资格证书就能成为家长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能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爱上学习。

教育片如何激发孩子的学***观后感今天早上8点我看了王金战老师演讲的《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电视法制频道。

王老师主要讲了第

一、别把学***受。王金战老师讲了影响学***定性因素的两种因素,第一种是智力因素,第二种因素是非智力因素。讲了非智力因素包括:

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状态、自信心、身体状况以及家庭与父母的和谐程度;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主要是心理。第

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王金珍老师说:家长的表情和语气,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造成最大的伤害。

我觉得王金战老师说的很有道理。王金珍老师补充道: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有一个欣赏的眼光。

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在他取得成就的那一刻,把你的表扬送给他

从中我知道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一种兴趣如果孩子没这个兴趣的话就算你让他学他也学不进一点东西这学期最好的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老师又讲奥数不光是要计算好,需要方法如果没有思路,那是不行的,老师上课提问到你思想要放开大胆发言,如果不大的思想引到一块是不行的。

如果一个学生学到他非常感兴趣的学科他的智力将会得到非常大的开发,如果学到他不感兴趣的学科他的智力将会,得到非常大的,饿傻,如果孩子不想学的东西不要逼着他去学习,那样结果是很不好的孩子,别把学***受。家长不能一直逼孩子学习,要宗重孩子们要给孩子。自信

我们以后要热爱学***调整好心态去学***的东西不要勉强孩子谢谢她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打骂孩子要好好管理孩子尽量让孩子爱上学习。

教育片如何激发孩子的学***观后感要让孩子拥有渔,家长首先要拥有渔或者找到拥有渔的人,并通过一些手段让孩子熟练掌握渔——全面和积极的看问题,有所感悟拥有思想以及融会贯通等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挖掘孩子潜能的过程。

今天,我主要谈以下三个方面的的内容:

1、 家长要努力修复和改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挖掘孩子学***的基石,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好方法不难找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让孩子接收和接受你的方法。亲子关系的核心点是亲子沟通。

这一点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再好的方法也难以落实到实处。这方面的内容我在博文中反复重申了很多次,在此,我只大致说说关键语句。

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才能对他们有包容心,特别是孩子出现问题时;

积极地倾听,少说多听,少说多做,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多用“?”少用“。”;

多鼓励慎表扬,鼓励和欣赏永远是激励孩子的好方法,把你的关注点放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上,即:正向引导为主,少看他们的不足和缺点;

此处无声胜有声,多用肢体语言鼓励孩子和积极地暗示他们;

家长改变一分,孩子进步五分;

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待,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

我的体会:要让孩子尊重你,不是你的强势(控制欲)或者一味的妥协能赢得的,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孩子真的屈从于你了,那么孩子的问题就更大了——没有自信、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甚至会成为啃老一族。同样,如果对孩子过于迁就,甚至溺爱,只能让他们成为家里的小霸王——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没有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即使上了好大学又有什么用呢?

要知道,获得孩子的真正尊重是要靠家长自己的言行去赢得的!

二、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能激发孩子的学***。

世界万物皆有联系,素质教育与提高学***本不矛盾,激发孩子的学***不一定非得就学***习,再说,只学***能说孩子就优秀,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备战高考一定要超越高考也是这个道理!

请大家先看一个小故事:

某一位老板在国道边开了一个饭店,但开业以后并不景气,眼看着众多车辆过去,却很少有人光顾饭店。他就思考为什么自己物美价廉的经营却并不能招徕顾客呢?后来他换了一个方位和着眼点,想到在饭店旁边建起一个很好的厕所,做了一个很醒目的标志。

这样,许多司机为了方便而停下车,也同时就光顾了饭店。

看过这个小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能得到一些启发,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点实际经验:

不谦虚的说,我们对我家晨晨的早期教育还是不错的,在没有经过系统学***况下,他学前就拿过北京市的故事比赛学前组唯一一个特等奖,他上学后也是品学兼优,学校的大型活动主持人都是他,我们也很支持他参加各项活动,即使是去**电视台做节目,参加北京市少年宫组织的活动需要请假,我们也会积极地向老师给他请假给予支持,即使有时候老师也有意见。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7

陈维生前不久,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其中说到一位教育专家的教育报告,说经过数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它知识分子阶层。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教师的子女往往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还说,不仅现在是如此,就是旧时的私塾先生也鲜有人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的。

看到这里,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和孩子的父亲,我真的感到非常兴奋。再联系实际中的同事,教师自己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不是没有,而是少得很。更奇怪的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因于一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令自己的孩子处于竞争的弱势。作为老师,虽然我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但我是老师的事实确实让我心碎。

于是赶紧找来《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补救教育的教育读本,希望作为妈妈的我能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新的生机。通过阅读,我从中悟到,出现这样的情况,远不是简单的因素所致,而是身为教师本身对教育自己的子女存在许多的盲区。

一、角色混乱——常把家庭当学校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孩子们在家里的心理角色也与在学校的心理角色大不相同。在学校里,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老师受到尊重,老师不会违背很多人的意愿。

教师也习惯于把服从作为衡量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准则,把不听教诲、言行不端的孩子视为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

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导致个人独立思考空间的丧失,始终处于顺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此外,一线教师普遍爱唠叨,容易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都视作大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尤其偏爱说教。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事也会更多地考虑困难的一面,他们关注细节过程比关注结果要强烈,对处事难度的预设会更为仔细,因而也容易产生退缩情绪。

当教师久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了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大多数老师不喜欢过于活泼奔放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思想、表情怪异,言行不端的学生,总是会受到打击。教师生怕自己的孩子也是学校的调皮生,因此,总是要求孩子乖巧、稳重。

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实际上觉得教师行业比较稳定,从事教育。有一位名叫三铺展的日本作家写了一本正被许多读者捧读的书——《阶层是会遗传的》,用于描绘目前中国教师这个职业的传承心理更是恰当不过了。教师本身不敢从事高危职业,都希望稳定下来。

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在笔者的身边,多数教师的孩子最终是以能谋求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为追求目标。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些独创个性的致命伤似乎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身上格外集中,无疑也会导致自己的孩子因袭这种个性。

性格决定命运。当孩子的个性被打磨得太过平淡时,剩下的就是自卑、懦弱和顺从。

2。职业惯性——再教育意识淡薄

实际案例中,我们看到一部分优秀的教师家庭,能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注重早期教育,小学阶段就让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惟分数论,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课堂外的领域。这些孩子最后都十分优秀。然而,大多数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挤占得满满的。

若多的教师穷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很多老师几乎不读书,不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个学期只带着一本教材走进教室。这样的教师似乎一整天都在忙,他们相比于那些富有创新精神、日不离书的教师而言,更忙碌而辛劳,可没有多大的实效。

不难想见,在孩子的眼里,这类身为教师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个捧着书本谋生的人而已。这些教师的落后思想和陈旧的教学策略也将相应地被带回家。因此,许多教师的孩子在中小学考试成绩还不错,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可是孩子的视野却极其狭窄,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热情不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低弱,他们的心志也相对脆弱,极少有远大的抱负。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力量可以影响孩子的生活。如果整天与知识打交道的父母不爱知识,他们就不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尊重知识。一个教师如果只是纯粹地把教书当做一份谋取薪水的职业,于此相应的琴棋书画、弹唱说写、人生哲理等高雅情趣和智慧并不能进入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对孩子而言,当教师的父母并不能凭借自己这份职业魅力惠及孩子,孩子也不会以父母是教师为荣。

因此,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做一个有高雅志趣的教师,对学生固然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著名的主持人杨澜,她的聪明才智我们都知道,她说:

“妈妈要是不用心的话,也不是一个好妈妈,她能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潜力和才华,给孩子的将来打好基础;孩子的语文,数学等老师可以教会,做母亲的需要教会的是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之让孩子保持身心的健康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从来不做抱怨妈妈,因为抱怨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真的很大,如果我们教育孩子能用心一点,那么孩子才会在我们期望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坦!”所以,作为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寒暑假,要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还要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要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

如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

三、总之,身为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做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我们要客观对待工作环境,化劣势为优势,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力度。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的教师都以自己的子女不成才为硬伤,那种终生之痛无药可医。

有一位过来人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把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揭示出来,藉此与所有的教师同行共勉:

首先要当好父母,然后要当好老师。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8

小学作文频道小编[柠檬绿@]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让我们成为一个会爱的孩子 ——《爱的教育》读后感》的优秀作文,这篇让我们成为一个会爱的孩子 ——《爱的教育》读后感共有450字,是一篇很优秀的原创作文,这篇让我们成为一个会爱的孩子 ——《爱的教育》读后感很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处处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有亲情间的,有朋友间的,还有师生间的……

在所有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感动的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12岁的男孩叙利奥,因为家境不富裕,他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大家子的人,每天夜里还要帮杂志社写封条来增加收入,叙利奥看着父亲这么辛苦,就每天等父亲睡下后,悄悄起来帮父亲抄写封条,可就因为这样,叙利奥白天上课就总打瞌睡,他的父亲对他越来越失望,直到有一天,叙利奥在抄写时,本子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吵醒了父亲,父亲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非常懊悔。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叙利奥和父亲之间最朴实的爱。12岁的叙利奥能够懂得去关心爸爸,帮助爸爸。而我也已经10岁了,可却还总是要惹爸爸妈妈生气。虽然,我也一样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可是我却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爱,而不是给予他们,想想自己太不应该了,这种爱显得太自私了。我决心,从今以后,要向叙利奥一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父母,做一个真正会爱的、懂爱的孩子。

 

    浙江绍兴越城区树人小学中校区二(6)班二年级:宋奕萱

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后感 篇9

要让孩子拥有渔,家长首先要拥有渔或者找到拥有渔的人,并通过一些手段让孩子熟练掌握渔——全面和积极的看问题,有所感悟拥有思想以及融会贯通等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挖掘孩子潜能的过程。

今天,我主要谈以下三个方面的的内容:

一、家长应该在修复和完善亲子关系上下功夫。

亲子关系是挖掘孩子学习潜能的基石,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好方法不难找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让孩子接收和接受你的方法。亲子关系的核心点是亲子沟通。这一点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再好的方法也难以落实到实处。这方面的内容我在博文中反复重申了很多次,在此,我只大致说说关键语句。

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才能对他们有包容心,特别是孩子出现问题时;

积极地倾听,少说多听,少说多做,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多用“?”少用“。”;

多鼓励慎表扬,鼓励和欣赏永远是激励孩子的好方法,把你的关注点放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上,即:正向引导为主,少看他们的不足和缺点;

此处无声胜有声,多用肢体语言鼓励孩子和积极地暗示他们;

家长改变一分,孩子进步五分;

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待,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

我的体会:要让孩子尊重你,不是你的强势(控制欲)或者一味的妥协能赢得的,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孩子真的屈从于你了,那么孩子的问题就更大了——没有自信、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甚至会成为啃老一族。同样,如果对孩子过于迁就,甚至溺爱,只能让他们成为家里的小霸王——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没有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即使上了好大学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获得孩子的真正尊重是要靠家长自己的言行去赢得的!

二、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世界万物皆有联系,素质教育与提高学习成绩本不矛盾,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不一定非得就学习谈学习,再说,只学习好不能说孩子就优秀,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备战高考一定要超越高考也是这个道理!

请大家先看一个小故事:

某一位老板在国道边开了一个饭店,但开业以后并不景气,眼看着众多车辆过去,却很少有人光顾饭店。他就思考为什么自己物美价廉的经营却并不能招徕顾客呢?后来他换了一个方位和着眼点,想到在饭店旁边建起一个很好的厕所,做了一个很醒目的标志。这样,许多司机为了方便而停下车,也同时就光顾了饭店。

看过这个小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能得到一些启发,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点实际经验:

不谦虚的说,我们对我家晨晨的早期教育还是不错的,在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情况下,他学前就拿过北京市的故事比赛学前组唯一一个特等奖,他上学后也是品学兼优,学校的大型活动主持人都是他,我们也很支持他参加各项活动,即使是去中央电视台做节目,参加北京市少年宫组织的活动需要请假,我们也会积极地 向老师给他请假给予支持,即使有时候老师也有意见。

只是晨晨没有什么运动天赋,与同龄人相比运动方面的技能较差。在他小学低年级时,因此而自卑过(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一点不足很容易自卑),我及时的扑捉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他的运动能力,让他从小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这是一般家长很容易忽略的地方。别人都忽略的事请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别人不看重的事未必就不重要。

从跳绳、到爬杆,再到游泳,练跆拳道等等吧,等晨晨上了初二时,我抓住一个时机,给他制定了一个运动计划和作息时间表(时间表由他定稿)并且每个学期和假期更新一个计划,可贵的是,我和他一起运动,既当教练员又是锻炼的伙伴,其实,我们作为家长的不也需要运动吗?所以和孩子一起运动也是一举多得的事,和孩子一起运动也是一起娱乐,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只要有兴趣学什么都快,他有进步了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不就乐此不疲了吗。在他取得一定进步后,我就和他说,其实,学习不就是那么点内容吗?不比坚持运动来得容易吗?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在学习上你有什么需要我和你妈妈尽量给你以帮助和支持,体育到了高中可是一定要出成绩的,这是硬指标!

晨晨上高中后,他除了在高一第一次学校运动会上因为太想拿第一(1500米)而屈居第二外,此后的几次学校的运动会都是学年的第一名,就是到了大学他也是整个大学的长跑前八名。

晨晨在体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我就经常拿这一点和他说事,直到他上了大学——你的最弱项都能成为你的特长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呢?

我的体会是:强化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最好的激发他们潜能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要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持续跟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好从孩子的最长处和最弱出入手,这样容易出效果。高二以下的孩子家长在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上下工夫吧,不论养成什么好习惯,对学习都有促进作用。

此外,各种激发孩子潜能的方法可以相互渗透,把握好时机灵活运用也很重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只能说是先有心,然后才是边学习边实践。

三。巧借外力,让孩子信任的人帮助你引导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教育孩子,激发他们的潜能巧借外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方面在晨晨的成长过程中我没少用。近两年,我跟踪了不少家庭,在给每个孩子量身制定两个计划(作息时间表和运动计划)的同时,也和家长一起在激励孩子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举一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