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方案十一篇

03-31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您知道一份详细的工作方案要怎么去撰写呢?跟编辑一起深入了解“设计实验方案”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它,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会为您提供更多的相关内容!

设计实验方案 篇1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皮蛋加工的工艺过程及加工要点,掌握皮蛋的加工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遇到料液中的NaOH后,发生分解、变性而凝固,形成具有弹性的蛋白凝胶体,同时伴有美拉德反应,使蛋白形成棕褐色,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和蛋黄中的金属离子结合使蛋黄产生各种颜色,另外,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产生氨,使皮蛋具有一种刺激性的气味。鲜蛋在NaOH及其它辅料的作用下由鲜蛋变为皮蛋的整个变化过程包括:化清期、凝固期、成色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三、实验用具和原料

陶缸、台秤、照蛋器、、鲜鸭蛋、硫酸锌、硫酸铁、碳酸钠、食盐、烧碱、开水、红茶等

四、工艺流程

选蛋→清洗→装缸→灌料→腌制→检验→出缸→包泥或涂膜→成熟→成品配料→验料→调整五、工艺要点

1、原料蛋的选择

1.1照蛋:剔除陈旧蛋。

1.2敲蛋:剔除裂纹蛋、薄壳蛋、钢壳蛋。

2、配料

25-30枚鸭蛋,水1500mL,烧碱4.2%(NaOH)(63g),食盐4.2%(63g),红茶2.0%(30g),硫酸锌0.2%(3g),硫酸铁0.1%(1.5g),食盐4.2%(63g),碳酸钠3%(45g)

方法:将除红茶外的其他辅料放入容器中,红茶加水煮茶汁,过滤茶渣,趁热将茶汁冲入放辅料的容器中,充分搅拌溶解,冷却待用。

3、验料——料液的碱度测定

滴定法:准确吸取4mL料液,加入三角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稀释,再加入10%的BaCl2溶液10mL,摇匀,静止片刻后,加入3-5滴酚酞指示剂,用1.0mol/L的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粉红色褪去,所用1.0mol/L的标准HCl溶液的mL数即为料液NaOH的百分含量。一般在4.2%-4.5%之间为宜。

4、装缸、灌料

把选好的蛋放在缸内,装至离缸口15-17cm左右,加盖竹片,防止蛋上浮。然后将调整好碱度的冷凉料液徐徐灌入,将蛋全部淹没,缸口用塑料薄膜扎封。包装好后,将陶缸置于20-25℃室内腌制,腌制期间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陶缸不能移动。

五、检查

灌料后,室温要保持20-25℃,最低不能低于15℃,最高不能超过30℃,在浸泡腌制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3次检查。

第一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7天。

第二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15天左右,可以剥壳检查,此时蛋白已经凝固,蛋白表面光洁,褐中带青,全部上色,蛋黄已变成褐绿色。

第三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20天左右剥壳检查,蛋白凝固很光洁,不粘壳,呈墨绿色和棕褐色,蛋黄呈绿褐色,蛋黄中线呈淡黄色溏心。

溏心皮蛋成熟时间一般为21-25天,气温高,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时间稍长,经检查已成熟的皮蛋可以出缸。

六、出缸、包泥或涂膜

蛋白凝固硬实有弹性,色泽为茶红色,蛋黄约有1/3-1/2凝固,溏心颜色不再有鲜蛋的黄色时即可出缸。

出缸后将皮蛋用清水洗净凉干(应避光),剔除破、次、劣质皮蛋,然后用残料拌和新鲜的泥土调成料泥,包裹在蛋上,然后再裹上一层谷壳,放入纸箱或竹筐中,室温下贮藏。也可用涂膜剂涂膜,装入纸箱或用小盒包装好在室温下避光贮藏。保存期间要注意不使料泥干裂,甚至脱落,否则会引起皮蛋变质。

设计实验方案 篇2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此刻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研究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研究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必须的覆膜条件,经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必须的规律可循。最终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以N为单位,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FB

式中:σ180为剥离强度(Nmm);F为剥离力(N);B为试样宽度(mm)。利用上式,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头进行打样。

1、在必须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景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经过对不一样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头进行覆膜(覆膜的压力在6.8mPa,温度为90e,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必须,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景下,控制印刷压力必须,改变印刷速度(0.

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景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__.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__.8(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4(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T2790-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实验设计方案(十):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设计实验方案 篇3

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综合素质《基础化学实验》是高等农业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化学实验课,它涉及有农学、园艺、植保、动科、林学、食科、资环等20多个专业,它和《基础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一起构成了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也是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基础化学实验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蒙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陈旧,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而且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把综合设计性实验也当作验证性实验一样,照本宣科,学生照着课本一步一步地做,因此,造成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实验组织能力低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欠缺。

早在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对《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并对这些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一、《基础化学实验》中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基础化学实验室是我校省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全校32个本科专业,120多个教学班的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任务,拥有高标准、现代化实验室13个(其中多媒体实验室12个)、演播室2个、仪器室4个、电子天枰室2个、准备室5个、纯水制备室1个,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37万人时数。实验室建立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装备了全新的仪器设备和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为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累计开出综合设计实验12个。

现以“实验室含铬废液的处理及Cr(Ⅵ)含量的测定”为例予以详细说明。一般来说,化学实验室的含铬废液主要是由铬酸洗液、重铬酸钾滴定分析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验证实验等产生,其中,主要含有Cr3+、Fe3+和Cr2O72-等。国家对各类水中铬的含量做了明确规定:饮用水中Cr(Ⅵ)含量不得超过0.05mg・L-1,地表水中Cr(Ⅵ)含量不能超过0.1 mg・L-1,工业污染水中Cr(Ⅵ)和总铬的最高允许排放量分别为0.5 mg・L-1、1.5 mg・L-1,超过该值则必须处理。目前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液的方法主要是还原-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然后再加入碱性的物质,使Cr3+生成Cr(OH)3沉淀,过滤出去。此法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得到的Fe(OH)3、Cr(OH)3沉淀可用于生产微晶玻璃,Cr(OH)3可用来回收金属铬或配成镀件用的抛光膏,因此该法得到广泛应用。除还原-沉淀法以外,处理方法还有:钡盐沉淀法、铁氧体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生物治理法、黄原酸酯法、光催化法等方法。处理后的溶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含量。用原子吸收法测总铬的含量。对于还原-沉淀法,此实验涉及到废液的pH测定、Cr(Ⅵ)的测定、还原剂种类的选择、还原剂的理论用量、碱的选择、碱的用量及加入方式、分光光度计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判定等。这些环节由学生自行设计并组织实施,自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实验设计方向,指导实验操作,帮助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等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

二、《基础化学的实验》中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的实验》中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丰富,涉及到多个领域。因此,学生要完成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且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但如果能够认真对待,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实验题目的确定

首先,教师给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学生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2~4人一组,根据实验要求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和确定实验材料,并以组为单位、以书面形式上交实验设计方案。方案有:还原-沉淀法、钡盐沉淀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等;在选择还原剂方面有:Fe粉、Na2SO3、NaHSO3、FeSO4;在碱选择上有:生石灰、NaOH等;也有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方法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进一步证明了学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二)实验设计方案的确定

指导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审阅,给出合理化建议并反馈给学生,学生对方案商议、修改后再上交指导教师,敲定最后的方案。

(三)实验设计方案的准备

依据敲定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把方案中所涉及的实验用品、仪器和试剂等,逐一配齐。

(四)实验设计方案的实施

实验指导教师在上实验课时,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大约5分钟,介绍本组的实验设计方案,给大家互相学习的机会,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和监督实验整个过程。

(五)实验总结并撰写论文

实验结束以后,学生要整理实验数据,并在一周内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总结。

三、结论

多年来,基础化学实验以验证实验居多,到后来,逐渐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再到真正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实验到主动实验,最后积极投入到实验中,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他们以后在专业课上的学习与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设计实验方案 篇4

一、研究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实验处理:

对比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三、实验变量

1、实验自变量

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2、实验因变量

Y1=获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学习的能力

Y3=对信息评价的能力

Y4=反省认知的能力

Y5=自我评价的能力

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能力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能力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对比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考虑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

1、实验假设

(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实验对象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能力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相当,视为等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5)班

●实验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虑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为两个等组,故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形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对不纳入实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实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3、实验过程

本实验研究采用等组对比前测后测实验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能力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能力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任务驱动基本架构是由研究者和学科教师根据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4)在研究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形成性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5)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终结性检验,验证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实验数据证明,如不成立,说明原因。

设计实验方案 篇5

一、实验原理

(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

某些化学试剂+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经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本事。

2.难点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今日,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选材: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制备组织样液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ml水研磨

注入组织样液2ml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按必须比例混合均匀

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乙液(0.05gml的CuSO4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包含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

学生回答:还能够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梦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制片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包含单层细胞梦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1、蛋白质的鉴定步骤:

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必须要先加入A液(即0.1gml的NaOH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gml的CuSO4溶液)。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设计实验方案 篇6

确保本次课外实验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农田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二、活动意义

1、运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农田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调节高三学生学习状态,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9日15:00-17:0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东侧农田

五、活动组织

(一)学科指导组

1、成员:郭向阳许争锋刘继峰

2、职责:

(1)活动前指导学生熟悉实验活动流程;

(2)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3)指导学生完善《高中生物课外实验活动记录表》;

(4)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评价。

(二)学生组织组

1、成员:德育处干事

2、职责:

(1)组织高三年级2班、7班、11班学生按时参加活动;

(2)及时清点学生人数;

(3)维持活动纪律。

(三)安全管理组

1、成员:安稳处干事

2、职责:

(1)负责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

(2)负责学生进出校门及学生行进途中交通安全,必要时可进行交通管制。

(四)后勤保障组

1、成员:总务处干事

2、职责:

(1)负责联系村民协调相关事宜;

(2)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包括药品;

(3)联系随队医务人员。

六、活动流程

1、制定高中生物学生课外实验活动方案,报学校审批。

2、报德育处、教务处、安稳处、总务处审批,提请协助。

3、学科指导组对参与活动班级学生进行宣传指导。

4、开展活动。

5、组织评价。

七、工作要求:

1、全体人员统一行动、服从指挥。

2、按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按时到位。

3、全体人员履行各自相应职责。

设计实验方案 篇7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此刻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研究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研究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必须的覆膜条件,经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必须的规律可循。最终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以N为单位,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式中:σ180为剥离强度(Nmm);F为剥离力(N);B为试样宽度(mm)。利用上式,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头进行打样。

1、在必须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景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经过对不一样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头进行覆膜(覆膜的压力在6.8mPa,温度为90e,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必须,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景下,控制印刷压力必须,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景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__.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__.8(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4(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T2790-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设计实验方案 篇8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 = F /B

式中: σ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设计实验方案 篇9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熟悉LabVIEW软件的基本编程环境。

二.实验内容

创建并保存一个VI程序。此VI要实现的功能是:随机生成一个数值,经过一定的运算过程,输出显示成为容积和温度值。

三.实验步骤

1、选择 FileNew,打开一个新的前面板窗口。

2、从 ControlsNumeric 中选择 Tank放到前面板中。

3、在标签文本框中输入“容积”,然后在前面板中的其他任何位置单击一下。字体改为“华文行楷”,字号:36。

4、把容器显示对象的显示范围设置为0.0到1000.0。

使用文本编辑工具(Text Edit Tool),双击容器坐标的10.0 标度,使它高亮显示。

在坐标中输入 1000,再在前面板中的其他任何地方单击一下。 这时0.0到1000.0之间的增量将被自动显示。

在容器旁配数据显示。

将鼠标移到容器上,点右键,在出现的快速菜单中选Visible ItermsDigital Display即可。

5、从ControlsNumeric 中选择一个温度计,将它放到前面板中。设置其标签为“温度”,字体改为“华文行楷”,字号:36。温度计的显示范围为0到100,同时配数字显示。可得到如下的前面板图。

两个数值常数、一个随机数发生器、一个进程监视器,温度和容积对象是由前棉板的设置自动带出来的。

8、乘法器和随机数发生器由FunctionsNumeric中拖出,数值常数也可以这样得到。

9、用连线工具将各对象按规定连接。

创建数值常数对象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连线时一起完成。具体方法是:用连线工具在某个功能函数或VI的连线端子上单击鼠标右键,再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Create Constant,就可以创建一个具有正确的数据格式的数值常数对象。

WindowsShow Front Panel 打开前面板窗口,双击空白处,写入设计人个人信息。

选择 FileSave,把该VI 保存为 D:LabVIEW-姓名 目录中的 Temp & Vol.vi。

在前面板中,单击Run(运行)按钮,运行该 VI。注意电压和温度的数值都显示在前面板中。

拷贝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到Word文件中,作为本次实验报告的素材。

选择FileClose,关闭该 VI 。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体会

Labview是一种图形编程软件,上手很快,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很难取得进步。个人觉得是,labview最重要的是对编程结构的深入体会和各函数控件功能的充分掌握。前者可以通过看范例理解加深。但后者只看范例是行不通的。每个控件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如果不知道,很难使用和掌握。它的图形语言和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语言形同,区别在控件上的不同,有些使用方式很类似。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熟悉数组及其数组功能函数的使用,熟悉簇及其簇功能函数的使用。

二.数组实验内容

数组功能函数的应用。

三.数组实验步骤

1.在前面板上创建1个数值型一维输入控件,元素个数为12,元素值随意键入。将该控件标签改名为“创建的原始数值”。

“已排序的数组”和“已反转的数组”。

”和“反转一维数组(Reverse ”两个函数,并按图连线。

“最小值”和“元素”。

5. 在前面板上拖入1个数值型输入控件,将它的控件标签改名为“索引”。

”和“数组最大值和最小值(Arrary Max & Min)”,并按图连线。

7. 在前面板上键入设计人信息。

8. 在前面板上点击“连续运行”按钮,运行程序,改变参数,观测结果。

9. 将文件保存,并拷贝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到Word文件中,作为本次实验报告的素材。

四.簇实验内容

创建簇、分解簇、捆绑簇的功能将一个簇中内容在另一个簇中显示出来。

五.簇实验步骤

,标签改为“输入簇(Input Cluster)”,拖曳至适当大小。

2. 在这个簇壳中放置1个数值输入控件,1个布尔开关按键控件,1个数值型温度计控件和1个字符串型输入控件。

”如上。注意将各控件(Control)改为相应的显示型(indicator)。

4. 用快速菜单查看两个簇的序是否一致,若有差别,改之。

”、“绑定(bundle)”和“按名称解除绑定(unbundle

by name)”连线。

6. 在前面板上键入设计人信息。

7. 在前面板上点击“连续运行”按钮,运行程序,改变参数,观测结果。

8. 将文件保存,并拷贝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到Word文件中,作为本次实验报告的素材。

六.实验结果

设计实验方案 篇10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实验设计就是拟定实验方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研究方案作合理的安排,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采用适当的研究实验次数,减少实验的成本并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研究的目的。

研究设计包括专业设计与统计设计两个部分。统计设计主要是依据研究目的,从研究的现况条件出发,规定研究因素、选择效应指标、确定研究对象的引入方式方法和规模,拟实施的方法、方案,及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模式,直至结果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安排,使其消耗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获得可靠的信息与结论。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实验单位、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受试对象,在动物实验中的动物即为实验单位。

(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同样可以使受试对象产生实验效应的因素,如实验动物的雌雄、体重等因素。突出研究因素的主导作用,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法,尽量使非处理因素在各处理组中的分布达到一致或均衡,以便分离出处理因素的效应。另外,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在整个实验中应始终保持不变,以保证实验结果评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其基本要求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

(3)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后,出现实验效应,一般是用各种指标来反映的。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计数(含等级)指标和计量指标,计数指标如“是”“否”“有”“无”,“阳性”“阴性”,“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存活”“死亡”等。计量指标指可测量(含间接测量)的指标,如很多检查和检验指标。

在对指标进行观察时应注意:

①实验效应的观察应避免偏性。研究者的心理往往偏于阳性结果,为了消除或减少测量偏差,设计时常采用盲法。

②应注意处理和效应的关系:处理与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剂量反应曲线。做实验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剂量。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为重复(replication)、随机化(randomization)和对照(control),这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排除非处理因素的作用,控制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提高实验效率。

(同一观测指标的多次测量会有变异,多次测量才能描述变异,估计随机误差。实验单位足够多时,才能获得随机误差比较小的统计量。重复的目的是估计和控制实验中的随机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样本中包含的实验单位数称为样本含量(样本量)。重复原则的应用就是样本含量的估计。

首先要考虑实验要有足够的例数,能准确重复再现,同时尽可能排除对实验的干扰,它包括:①动物方面,如品种、品系、体重、年龄、性别、饲料及饲养环境等;②仪器方面:准确性、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及操作熟练程度等;③药物方面:性能、批号、纯度、剂量和注射速度等。此外还有室温、气压、季节等物理因素,甚至实验是在上午还是下午,动物群养或单养等,均应预先考虑清楚,做好设计。

(2)随机化原则:其目的是一切干扰因素分配到各组时只受纯机遇的抽样误差的影响,避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减小或避免偏性误差,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随机化手段可采取随机数字表或小计算机上的随机数字键。

在实验分组时,每个受试对象均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化是一种实验设计的分组程序,而非“随便”、“随意”和“非选择性”。随机化的意义是保证各种非处理因素在各个实验组和对照组达到均衡,从而显现处理因素的作用,避免各种主、客观因素可能导致的偏性,减少系统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效度。随机化分组是从假设检验结果推论因果关系的基础,确定处理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是随机分组后、施加干预前,所有观察对象都属于同一个总体。

(可控的非处理因素)都应该与实验组尽量相同。

常用的对照形式,分为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相互对照(mutual control)、潜在对照(potential control)。空白对照即对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对照组的处理因素为“空白”;实验对照即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但施加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用于处理因素的施加需伴随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时;标准对照组的干预采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当伦理上不允许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空白对照或假干预,如新药研究采用目前疗效确定的药物作为对照药;相互对照则不专门设立对照组,各实验组间互为对照,如比较几种同类药物的疗效差别:潜在对照也不用专门设立对照组,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为对照(历史对照)。另外,当实验组和对照组例数相等时,统计学证明其统计效率最高,轻视对照或对照较少是错误的和不妥当的。

二、抽样和分组

抽样和分组必须严格遵守随机原则,主要因素要均衡一致,但抽取哪一只动物。分配到哪一组则按随机数字表或键而定。如果随意拿取动物,先取到的为第一组,依次递推,则反应活泼敏捷不易抓到的动物势必集中到最后几组,各组的条件就有了偏性误差。为此,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分组实验设计方法。

1.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亦称单因素设计,即将受试对象随机分到各处理组中进行试验观察,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观察。它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的比较,各组间样本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但是样本相等时统计分析效率较高。

例B两组。

(2……12号,然后在随机数字表内任意确定一个起始点和方向连续取12个随机数字,并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20列起向下读取12个随机数字,取两位随机数字(表4-1)。

(3)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并规定R=1~6者为A组,R:7~12者为B组。

例2.将15只动物随机分成三组。

(2……15号,然后在随机数字表内从某行某列起向某方向读取15个随机数字,取两位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2)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3)规定R=1~5者为A组,R=6~10者为B组,R=11~15者为C组。

(18列起向下读取15个随机数字(表4-2)。

表4-2  15只动物完全随机分三组结果

注:随机数字06之后随机数字为02,但前面已经出现过,故舍去。

随机分组应注意:

(1)随机数的位数不应小于N的位数:

(2)随机数如果有重号数字应舍弃:

(3)若科研上需要各组例数不等可利用序号(R)调整各组例数。如在例2中要求A组6例,B组5例,C组4例,可规定R=1~6者为A组,R=7~11者为B组,R=12~15者为C组。

统计假设检验方法:

(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等;

(2)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等。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设计及统计分析简单。但是,实验效率不高,只能分析单因素。

2.配对实验设计

将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然后分别把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给予每对中的个体以不同处理,连续实验若干对,观察对子间的差别有无意义。

配对设计的特征或条件:

动物实验常以种属、品系、性别相同,年龄、体重相近的两只动物配成对子;临床疗效观察常将病种、病型、族别、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工作环境等相似的患者配成对子;进行配对设计时应注意不要“配对过头”。例如,研究高血压与钠盐摄入量的关系,如果将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按饮食习惯配对后比较钠盐摄入量,由于饮食习惯与钠盐摄入量关系密切,可能会掩盖病例与对照在钠盐摄入量上的差异;实验者必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能辨认属于同一对子的是哪两只动物,因此动物编号是非常重要的;记录实验数据应保持每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错乱或缺失。计算每对实验数据的差值时,顺序应当一致。

例:取体重、窝别配成10对,试将其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去。

先按配对条件配对,并将对子编号,如10.2,然后再在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行列及查找方向,将随机数字依次抄写在“对子号”下。

事先规定,遇单数定为AB顺序,遇双数定为BA顺序。

本例:从随机数字表中第32列向右查找随机数字(表4~3)

表4-3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三组结果

常用统计假设检验方法

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配对符号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计数资料:卡方检验、一致性检验等。

配对实验设计的优点:配对设计可做到严格控制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使受试对象间的均衡性增大,因而可提高实验效率。它与成组的完全随机设计相比较,可克服受试对象间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所引起的偏差,同时还可以减少样本含量。

3.交叉实验设计(以药理实验为例)

是在自身配对设计基础上发展的双因素设计,可在同一对象身上观察两种处理的效应,并能减少误差,提高检验效率。

例如:研究A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以传统的抗高血压B药物作对照。经随机化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一组先给A药后再给B药,另一组先给B药后再给A药。第一、二阶段均为一个月,一、二阶段之间的间歇期为一周。结果见表4-4:

表4-4  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交叉实验

4.析因实验设计(factorial design)

析因设计是一种多因素多水平交叉分组进行全面实验的设计方法,将两个或多个实验因素的各水平进行实验。

例如:2个因素同时进行实验,每个因素取2个水平,实验的总组合数有22=4个(表4-5);如果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则总组合数有32=9个,即这9种组合都要进行实验,故一般采用简单的析因实验设计。

析因设计可以提供三方面的重要信息:各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大小;各因素间的'

表4-5 2×2析因设计

交互作用;通过比较各种组合,找出最佳组合。如果在一次实验中,当一个因素的水平间的效应随其他因素的水平不同而变化时,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它是各因素效应间不独立的表现。

5.正交实验设计

正交设计适用于多因素分析,可算出各因素不同水平对实验的影响,找出最佳组合。现以L4(23)及L9(34)正交设计结合例子简单介绍(L表示正交设计,4或9表示分4组或9组,23表示3个因素2个水平,34表示4个因素3个水平)。

例低浓度),要分析它们对实验的影响,找出最佳组合,可设计如下表4-6:

表4-6 L4(23)正交设计

表中Ca2+的1水平之和为8.6+6.2=14.8,K+的1水平之和为8.6+9.7=18.3…。可以看出,Ca2+的差值绝对值最大,说明Ca2+对实验影响最大,且低浓度好。K+的影响次之,高浓度好。Mg2+的影响最小,高浓度好。结论是以低Ca2+,高K+,高Mg2+为最佳组合。但是,这一组合在实验中并未出现,但正交设计提示这是最佳组合,可安排复试加以验证。

例2  四种药物各有三个水平,用L9(34)正交设计,见表4-7:

由表中可以看出甲药影响最大,应列为主药,大剂量较好。乙、丙、丁三药影响较小,可列为辅药,最佳组合为甲药大剂量,乙药大剂量,丙药小剂量,不用丁药。按理四种药物各三个水平,应做34=81组实验,现在只做9组就找出了实验中并未出现的最佳组合。

三、预试验及筛选

1.预试验

在正式实验前应充分重视预试验的重要性,小规模的预试验是使用少量的动物得到预示性的数据或通过预试验将操作和技术固定并完善,即通过预试验可了解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找出最适实验对象、用药剂量和实验条件及检测指标,如温度、刺激强度、营养液组方等,为正式实验做必要的准备,提高实验的重复稳定性和灵敏度。为此,预试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表4-7  L9(34)正交设计

(1)实验稳定性:变异系数越小,说明实验波动越小,实验的重复稳定性越好。变异系数CV=。

(DE2)。

计算因变系数,因变系数越小,实验灵敏度越好。因变系数CI=(E2-E1)/(lgD2-lgD1)。

2.筛选

筛选是在预试验或既往经验的基础上,用少量动物对多种药物或造模手段进行实验。一般以P

(4/14时均可认为筛选合格。当然,筛选合格表示值得进行正式实验,不一定正式实验必定有良好结果。

(2)概率判别实验:本法应用范围更广,对几只动物用药检测其阳性反应数,就可根据概率论推算出该药阳性率的大致情况,参见表4-8。

一、LD50值测定

1.要求和注意事项

(1)动物:多用非纯品系动物(能反应个体差异),如小鼠,健康雌雄各半,20±2g为宜,日龄达到性成熟。

(光照、饲养和卫生条件下进行。

(腹腔注射和灌胃为主,最好和临床上给药途径相同。小鼠的用药量标准为:灌胃给药应小于1ml;静脉注射应小于0.2ml;腹腔注射应小于1ml。另外,药液pH值及渗透压应在生理范围内。

(原因以及致死时间、致死药量、致死动物数量等,当发现组织病变时,应取材做病理切片,必要时做组织学检查,整个实验观察7d。

(5)实验报告:必须说明实验条件,制定LD50值为全面表达实验结果,应求出

LD95以

及回归系数。

(目测机率单位法、目测图解法、寇氏法(Korlbor)等,对短期内致死药物还可采用序贯法。

(7)对于中毒表现和致死原因的分析应给予充分重视。

2.LD50值测定步骤

(Dm)。对于无毒性参考资料的药物,一般先配制最大浓度药剂,然后倍比稀释成多个剂量,方法是每组取4只小鼠,按估计剂量梯度依次给药。如某组死亡数为4/4,其前一组为2/4或3/4则以该组剂量定为Dm,如前一组是0/4或1/4,则以该组剂量的1.5倍定为Dm,同法找出Dn,这样找出的Dm,Dn比较可靠,为正式实验提供依据。

(2)分组:以4~9组为宜,各组给药剂量按等比关系排列。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LD50:

LD50的95%平均可信限LD50±1.4×(LD84一LD16)/

其中N' 为5%~95%致死率间动物数。

二、慢性毒性实验

1.动物选择

至少采用两种不同种属的实验动物,即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等)和哺乳类动物(犬、猴等)。一般常采用大鼠和犬两种,雌雄各半,且动物数量不宜太少,要满足统计学处理的要求。动物的进化程度越高,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强,慢性毒性实验的周期较长,所以要尽量选用年龄较小的实验动物,而且选用未成年的实验动物在迅速生长时期,可以发现药物对生长及各组织器官成熟的影响。

慢性毒性实验开始选择的小鼠年龄最好是2~3周,体重8~10g,而大鼠不超过3周,体重50~60g。但是避孕药物的毒性实验则要求必须使用性成熟动物,如小鼠应60日龄以上,大鼠应在120日龄以上。

2.剂量选择

常用三个剂量组,大动物可用两个剂量组,并严格按要求设动物对照组。高剂量组(LD50的1/10~1/4剂量)应有轻微可见的毒性反应(或者某些化验指标有明确而轻微的变化)。中剂量组按LD50的1/30~1/10定量,最低剂量组应是阈剂量组或是无作用剂量组,具体剂量依据实验目的而定。

3.给药途径

最好选择临床试用的给药途径。

4.给药期限

最好是临床试用的用药时间(连续给药)的3~4倍,临床用药30d以上者,动物给药至少半年。

5.观察指标

包括体征、常规血、尿检查、脏器解剖及肉眼观察、生化指标检查等(如新药则按其国家规定标准核查应有项目)。做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二十几个脏器),必要时行骨髓检查、酸碱平衡、水和电解质代谢等。

由于在慢性毒性实验中,受试药物的给药剂量较低,往往一些观察指标变化程度较小,因此需注意:在给药前要观察并记录预计的观察指标,以利于给药后的比较;在给药期间进行定期指标观察时,对照组需同步观察;实验结束后,主张将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各留部分动物继续饲养1~2个月,以便对已出现变化的指标进行追踪观察,有助于探讨受试药物对实验动物有无后续作用,以及损伤可否恢复。

6.结果定论

按观察记录的结果定论,但不应忽视综合因素及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三、致癌实验

1.动物选择

其选择动物最重要的依据是对诱发肿瘤的易感性,所以应考虑物种、品系、年龄和性别。物种的选择对受试物有特定的靶器官时尤为重要。同时还应考虑选择肿瘤自发率低、抗病力强且易管理的实验动物,一般多选用大、小鼠,雌雄各半,100只以上做一组,动物多为近交系的第一代杂交动物。

2.剂量选择

此点较难,但非常重要,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其中最高剂量应为最大耐受量,理想的最大耐受量不应致死,也不引起可能缩短寿命的毒性表现和病理改变,并且与对照组相比的体重下降不大于10%,中剂量为高剂量的1/4~1/3,低剂量最好相当于或低于人类实际可能接触的剂量,同时应设计好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3.观察指标

体征,一般症状,定期称体重,最主要是密切观察有无肿瘤发生,如生长有肿瘤,则需要做病理组织切片或电镜观察其病理学变化。

4.结果定论

一般以组织学结果判定。

四、其他简单实验

1.局部刺激性实验

(黏膜反应比较相近的动物,如家兔、豚鼠和小型猪等。动物种属依据要观察的指标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选择,通常一个实验类型选择一种实验动物进行评价。刺激性实验结果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可靠性有限,如果用两种动物进行试验得到类似的结果,则会增加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可靠性。

(2)剂量选择:可选择几种不同浓度的制剂进行实验,其中包括拟用于临床研究的浓度,为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提供选择依据。可以通过改变给药频次进行剂量的调整。对于局部用膏状制剂,在给药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不应通过增加厚度来满足增加给药剂量的目的。

(3)给药途径:一般应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否则应加以说明。

(4)给药部位:一般应选择与临床应用相似的部位。并注意对可能接触到受试物的周围组织的影响。设计剂量和给药频次时,应考虑受试动物给药部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保证受试物在给药部位的有效暴露时间。

(水肿、充血程度及范围,并以计分的方式表示,同时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行为、体征等;其次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详细描述给药部位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判断,提供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照片;最后进行可逆性观察,若出现刺激性反应,应进行停药后的恢复期观察,以明确毒性反应的恢复情况。

2.过敏性实验

通常选用体重300~400g的豚鼠,并需要仔细观察过敏反应的一系列指标。

3.异常毒性实验

最好选用同一品种小鼠(纯品系),体重17~20g,雌性无孕,健康无伤。

4.热原检查

目前常选用家兔为本实验动物。在热原实验开始之前进行家兔的体温监测,只有在监测的4h内,家兔的体温差异不超过0.4℃的即可被用来进行热原实验,而且在给约之前的30min内体温差不超过0.2℃的家兔方可给药。其给药途径为耳缘静脉注射。在给药后4h内需要密切监测实验用家兔的体温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 篇11

一、研究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本事提高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本事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本事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比较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本事、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研究并予以排除。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本事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本事相当,视为等组。

(注:研究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必须全部能够分为两个等组,故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构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对不纳入实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实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本实验研究采用等组比较前测后测实验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本事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本事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任务驱动基本架构是由研究者和学科教师根据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4)在研究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学生这三种本事的发展进行构成性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5)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这三种本事的发展进行终结性检验,验证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实验数据证明,如不成立,说明原因。

幼儿活动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十一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活动方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设计实验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