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读后感推荐

04-04

编辑为您搜集整理了“蒙田随笔读后感”的相关资料下面请您查看,写作是展示学生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写作是提高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写作文前最关键的是确定好选材,想好标题,写作文你会借鉴范文吗?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1】

读了《蒙田随笔》后,心中感悟很多,细细反思,慢慢领悟,觉着书中有许多的观点可借鉴到教育教学中去,在书中,蒙田充分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教育原则。

蒙田以“我知道什么?”这句具有怀疑精神色彩的名言来说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是的,在人类有限的认识范围内,教育的价值,学生的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来认识这种教育的价值?教育能否为人安身立命?能否关注人的内心?能否关注学生的心性?蒙田也非常喜爱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句名言、“我爱知识,也爱怀疑”。

蒙田曾说,我们的心灵确在随别人的意志而行动,被迫听从别人的幻想,服从别人的权威、被迫屈从别人空洞说教的引诱,同时又不得不重弹老调,我们没有自由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的活力和自由全都消失了。蒙田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自己。他引证西塞罗的话说:“教者的权威常常阻碍着要学的人。”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人就不可能自由。蒙田不迷信权威,反对传统的偏见,倡导人运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事物,“绝不能仓促地下判断”,而要经过理解,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意义。

的确,他的态度又并非怀疑一切,在他的行文中,一再引证古代名哲的名言佳句,借以说明他所要讲的道理。他反对的是盲从而不求甚解。他说:“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蒙田曾以蜜蜂为例,蜜蜂采花酿蜜、采的是花,但后来生产了蜜,蜜是他所有的。因而就不再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2】

蒙田在中国算得上大名鼎鼎,那句“我知道什么?”大凡读书人应该都听过。

《蒙田随笔全集》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蒙田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品之一。蒙田以博学著称,作者将自己的生活、阅读和旅游见闻等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集结为随笔集。日常生活、传统习俗、生活哲学等,尤其引用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名言。

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反思探索人与人生;他主张打破古典权威,张扬人性自由,崇尚科学精神。随笔共3卷,语调平和、通俗易懂,论述深入浅出,是16世纪欧洲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

该书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情趣,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出版400多年来,该书已被翻译成世界上数十种语言,成为文学史上一部深刻的经典之作。蒙田的人生观、社会观、宗教观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蒙田经历了一个人可能经历的各种生活形式,所以他写得越多,写得就越精彩和深刻。他认为一切主义与主张,都是建立在个人偏见与信仰上的,这些知识都是片面的,只有返回自然中才能恢复事物的真理,有时不是人的理智能够达到的。蒙田的思想总是在变化,我们对他的理解也不一样。

蒙田的性格完全与时俱进,在处理人性问题上有很强的自制力。蒙田以个人为起点,写到时代,写到人的本性与共性。他的伦理思想不是来自宗教信仰,而是来自古希腊温和的怀疑主义。

他把自己作为例子,不是作为导师,认为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保持内心自由,通过独立判断与情欲节制,明智地实现自己的本质,那时才会使自己成为“伟大光荣的杰作”。

想当初,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避免了—场注定就不可能成功的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忘恩负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

”于是,吕布就这样被自己恩惠过的人的—句话给毙命了。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3】

《蒙田随笔集》这本书,用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亲切动人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很多道理,也必将使我们的人生得到启发而受益匪浅。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蒙田散文的读后感受。如果你喜欢,请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1 蒙田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识蒙田,但是读过他的书后,才发现他的文字如丝丝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认真地读上几章,就能让你浮躁不安的心逐渐安静下来,一切的杂念都抛之脑后,仿佛这些文字拥有神奇的魔法。

蒙田的作品特别耐读,一边读一边仔细地思考文字中的哲学,且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一本书足够能读上好几周。虽然这篇随笔是在16世纪完笔,但是他的文字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读起来完全没有令人感到生涩、难懂,甚至有些亲切感以及认同感,让我对生活、对现实又有了跟深层次的了解。

我的记忆力并不好,常常为这点而苦恼,认为记忆差简直糟透了。碰巧蒙田也是个记忆力差的人。他在书中写到记忆力差的好处。随着记忆力的衰退,他身体的其他功能也会增强;若得到记忆的好处,就会记住其他人的创造与意见,自己思想与判断力就会跟随别人的足迹而人云亦云,毫无活力。这让我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的记忆不是坏事!

蒙田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是因为在写作中,他的思想引出句子,句子又产生思想,往往无意中说出的句子里包含了自己原来不曾注意到的想法。他有什么想法随即写下来,随后整理,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写得越多,他就越富有,越宽广,他对自己的理解也越深刻。

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别人,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

蒙田酷爱读书。他随时从书中摘录他最喜欢的格言和名言,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为了在书中使用它们。无论在这里还是在源文中都不是蒙田自己的原著。

他说:“我们不是依靠过去的也不是依靠未来的,而是依靠现在的知识才做上个有学问的人。”

平时,我们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翻上一两本书,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汲取无限的知识,若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摘抄下来,这样既充实了自己的时间,又得到了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跟蒙田一样爱读书、有学问的人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2 曾经听人说过,读书也要讲缘分。若是你读了某本书,必是与它有缘。我很是赞同,因我之前是从未听过蒙田这个人,更是不知道有《蒙田随笔》一书。

机缘巧合地,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读到蒙田的一句语录,颇为震撼。“那些明了丧失生命并不是件坏事的人,肯定会坦诚自若的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后来,我便开始了解蒙田,开始读《蒙田随笔》。

我不敢说我能看透蒙田的思想,但每次读到一些读到的见解,我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蒙田是一个智者,一个思想家,他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关于生命,关于人类的种种感情。

在这个日益喧嚣的社会,人们似乎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无法抗拒名利、金钱。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慢慢地读,慢慢地理解它?我想,很多商业人士更愿意分秒必争地去应酬,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一分钟可能就会是一百万的交易,就可能为自己或者公司提高声望。

因此,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腾出如此“宝贵”的时间去看一本书呢?而《蒙田随笔》中谈到论荣誉,其中是这么写道的:“自以为是者的名声看起来多么美好,这动听迷人的声音,不过是一曲回声,一幅影子般的虚无缥缈的梦境,微风一吹,它就销声匿迹全无踪影。

”所谓名声,荣誉,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太多的价值,只会成为一种束缚,赚不掉,也放不下。若人的一生都在追逐这些徒有虚名的东西,那么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人或情感都会被忽略了,也许等到走到人生的尽头时,回头一看,才发现其实这一生过得太匆忙,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那些虚名。

《蒙田随笔》中还谈到无所事事。原文是这样的:“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中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作为大学生的我,实在感到羞愧,因为我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经常让大脑空虚,而不是寻找让我的大脑做的事情,所以它常常迷失了方向。其实,我相信如今的很多大学生也是无所事事的,因为他们坐在电脑前,刷着微博,又或者看着电视剧,大脑里面又在想些什么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没有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时间思考,却懒得思考,以一种逃避的方式去面对问题,面对世界。世界越嘈杂,我们就越要克制自己,腾出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找一些事情,给大脑做一做。

它可以是静静地阅读一本书并获得一些见解;又可以是反省一下自己,“三省吾身”,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生活就丰富了,也就不会无所事事了。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4】

一首《生命的歌唱》荡气回肠。它显示了经历了生死考验的汶川人民的力量。生命被汶川人民演绎的如此高亢。

今天要讲授蒙田的《热爱生命》,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学生还小,还不适合接受关于生命之类的沉重话题。但这篇文章真的很经典,短小精悍。

文章开头,蒙田变亮明自己的观点: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然后,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地对待个人生活。

他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这就进一步告诉世人,人生并不存在什么不能承受的重,到处都是色彩斑斓,时时都是阳光彩虹,只不过我们还没有修炼到这重境界罢了。

文中,蒙田还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似乎是在说宗教的消极性,因为宗教往往认为此生的痛苦是合理的,是人类在赎罪,赎罪结束了,人就可以在来世进入天堂。

看来蒙田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文章的结束,作者告诉了读者怎样去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不是简单地享受生活,而是努力创造,充实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人们的生活才不会平庸。

我不禁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人们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蒙田随笔读后感【篇5】

人到中年,这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阅读时,没有明显的感觉或沉默。现在想来,也并不是莫明的。它时而是源于看到的某一个事件、时而是源于听到的某一个人、时而是由于读到的一段诗词文赋,那怕是点滴感动都会浮想联翩一番。

近两年修身养息,总算有了一点闲暇时空,做我想做、做我爱做。于是,我学会了漫步,也有空闲懒懒地翻阅起过去买了却一直放置着的书籍,不经意间会为自己、为他人、为那些自己内心觉得值得的东西而波动、惆怅、感叹!跟随着那些睿智哲人们,跟随着那些煽情作者们体味人生。

最近,当我看一本书的时候,我经常翻到一页,好像里面总是有一个书签。这是篇题为《热爱生命》[1]的小短文,作者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散文家米歇尔·埃康·蒙田(1533~1592)。于是我莫名了,我为什么会几次在这里逗留?

文章字数不多,数了数也就

五、六百字,但是越读越觉得文章富有逻辑、思路也是那么地清晰和严密,几次想一扫而过却又都被紧紧拽住了。我读了又读,读又想,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比。我对照自己、对照他人、对照一切可以想起的事物,**如何才能安慰自己,更好地勉励自己。

《热爱生命》是米歇尔·埃康·蒙田的代表作之一。它很短,几句话,却脱离了生命的真谛。如果说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谈“生”,那么在后半部分作者要解决的就是“死”,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说如何地“生”。

“生与死”是人类历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人说“生的本质在于死”。我是凡人,总是达不到伟人般胸怀的,但我想即便是“伟人”也和我是一样求“生”的,只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地“生”,还能够勇敢、坦然地面对“死”。这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他算不得“伟人”,在我眼里也不应该是“凡人”了,他的名字叫***,该是我一个已故的亲戚,让我深感敬佩。

在他晚期的癌症中,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和坚强的外表。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段,每每看着他与病魔抗争时的坚韧和乐观,看着他在生命流逝时刻的坦然和理智,看着他在匆匆光阴下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抱怨、没有暴躁,有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给予过我的不断鼓励。

对于那些生活富足忙碌的人来说,死亡是遥远的,也许他们根本不想提起它。但是当我们面对衰老或长期的痛苦时,有很多人害怕死亡。一个人免不了对人生进行思考,而年轻时未免流于肤浅,只有在年老时才会渐趋睿智。

这篇暮年之作中所充盈的深邃思想,正是让我浮想联翩的所在!每每读到这篇短小的文字,我看到了蒙田所展示出来的他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最终态度。

对于蒙田来说,他曾经在欧洲长时间的旅行,这无疑开拓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思想,锻炼了他的意志,陶冶了他的情操,归隐田园后的潜心研究和思考使他看透了“既有其生,必有其死”的玄机,正如他在文中说的那样“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这不正是我们要热爱生命、积极人生的辩证思想观?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核心内涵。

从物质不灭的角度来说,“生”和“死”只是展示了我们存在的不同形式,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大不一样了。

我以为热爱生命,就是要热爱现实的生活,能与人为善、充满乐趣、精神饱满地生活,思想根基要设立在不寄托于他人、不寄托于未来,更不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做“糊涂人”[2]。垂暮之年的蒙田就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沦落到了自责、自叹、自怪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还有意义么?

诚然,生命中确实充满了许许多多不可知、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应该怎样面对它呢?在像蒙田一般的睿智者面前,这个问题是容易回答的——那就是把握住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因为消极的态度产生消极的人生,积极的态度必然产生积极的人生。

因此在《热爱生命》的文中蒙田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如果我们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俯察人生。我们不会因生活中的烦恼而焦躁不安,也不会因生活中的烦恼而沮丧;我们不会因生活中的烦恼而害怕,也不会因生活中的困难而阻碍。

因为我们已经可以自由地阐释生活,细细地享受生命之水的甘醇香甜,心也就释然了。

我不只是为蒙田的《热爱生命》感慨,凡是对生命的礼赞和感悟,都会引发我的感动。过去常去阜外医院看病,总能在候诊楼道的墙壁上看到几幅无名小诗,记得其中有一幅的标题也是《热爱生命》,我曾将它记录了下来。这首小诗这样写道: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得到爱情

既然忠诚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是不是专写给心血管患者?是不是也是舶来品?

我没必要去考证了,但觉得很有意境。与蒙田《热爱生命》相比,感觉散文比诗歌更加直白和透彻,不藏不掖、不虚不幻。我想小诗的作者也许比不上蒙田在世界文坛的名望,但他们却从各自的视角,用不同形式的文体表述出同一个命题,那就是坚定的热爱生命之情,同样值得感慨。

我感慨,不是因为我消极了,也不是因为我失去了生活目标,而是及早地提醒和鼓励自己,希望我自己能继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和生活热情,并能劝导别人也能行动起来。不仅如此,我还希望我的亲人们也能如此,希望所有有着健全思维的人们都能如此,这样我们才能共处和-谐社会、快乐人生。

感慨多日,终于有一天我豁然发现蒙田的《热爱生命》这篇短文,不过是高中教材中的一篇范文时,我时时在想我高中毕业前真地读过吗?想必已有数以千百万计的年轻学子们读过了,于是也就怪不得人称“80后”、“90后”的人们,现在生活的那么快乐和自信。

悲夫(叹惜)!“廉颇老矣!”。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年轻的活力,为快乐生活加油吧……,我们都没有来世!我们都不要做“糊涂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