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精选5篇

04-07

你对作品名观后感的基本格式掌握了多少呢?写观后感要循序渐进地写,将评论与感受合二为一,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以下有关“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的范文,如果您觉得本网页对您有帮助请不要忘记收藏它!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篇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初当父母的我们似乎对怎么教育好孩子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天听了孙艳霞老师的演讲,我也在深刻的思考,到底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孙老师通过大量的研究报告,告诉我们孩子是需要鼓励和耐心的陪伴,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会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未来的路还很长,总会有需要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怎样让孩子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我在课堂上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孩子在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找妈妈?回想过往,我发现我接收到孩子请求帮助我的信号时,我思想不打弯的讲解了题,在第一时间帮她解决了问题,她似乎很喜欢这种立竿见影的帮助,读一遍不会的题目立刻跑来问,似乎越来越不爱思考,依赖别人的帮助,发现问题后,我也在积极改正,拖延了解题思路的直给时间,发现收效甚微,今天听了孙老师的课,我似乎意识到我缺少的.是什么,是等待回答时的耐心,缺少的是对孩子的鼓励,是在孩子成长路上的温馨陪伴。

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同样家长也是,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如人、尊重孩子,培育敢于创新、勇于表达不同观点的孩子,将会是我未来需要学习的课题。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篇2】

《开学第一课》一直如同饕餮大餐吸引着我,每每播出,我都期待着与女儿一同观看。

每年我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这也让我养成了习惯,终于到八点了,主持人出来了,还是那熟悉的面孔,主持人撒贝宁,《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_“,《开学第一课》是由一本书开始的,那就是《共产党宣言》,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_周岁生日,是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年,听到李大钊同志牺牲后仅给家里留下一块大洋的时候极其的感动,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一直去学习的,节目里出现的每一位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拉齐尼是伟大的,坚守理想,坚守信仰,坚守承诺,坚守着身后的祖国的大地,向他致敬!

看完《开学第一课》之后,在我的心里深刻的认知到我们的祖国在未来发展的道路将会不断成长,不断的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的祖国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在它的背后肯定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与汗水。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这是祖国给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篇3】

昨晚与儿子观看了央视一套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以嘉宾演讲、人物故事、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等贯穿融入了整个节目。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就如“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他与儿子的故事一样,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你做到了,孩子的在旁边也就看到了,以后他也会这样孝顺你,所以一些事情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摇滚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台,只为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大珍珠,他们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一起长大的故事,给我们都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不仅仅只是表达了父母之爱,更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特别是他儿子竟然与他哥们之称,关系是如此融洽,可想想我们和孩子之间简直像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值行我们学习啊……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做一名有责任与使命感、传播爱的使者,做孩子的指南针和好榜样。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篇4】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是包容,爱是坚持,爱是不放下。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忙孩子,孩子就必须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此刻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仅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是完美的社会。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篇5】

这几天,不断和碰面的同事、朋友互聊开学这个话题。9月1日马上就到,传统意义上的秋季入学的大日子就要来了。

早在半个月前,大学同学就请了年假,陪着儿子去美国入学,身高一米八的儿子怕同学瞧不起,力劝妈妈毕业典礼再去,同学义正词严:开学要去,毕业肯定也要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妈妈。

一个星期前,刚上高一的女儿拖着箱子去学校军训一星期,高中生活正式开始。她在每天傍晚的短信中,频繁汇报她的列队练习、联谊活动,外带各种明星学生的八卦……一句话,这次的军训与以往去部队不同,实质就是让你迅速熟悉校园,熟悉舍友。一天的友情可以发展到借用浴巾的程度,着实让人感叹青春的火热。

小朋友则更加热切盼望开学,整整一个暑假除了外出旅游一两周,剩下的时间都被迫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腻歪在一起。小伙伴们咋样了?老师有什么变化吗?虽然上学的日子有时候真的很累,但还是比无聊的暑假好玩吧。

我们这期约请了多位名家给我们写《开学第一课》,其实就是想借开学这个日子,让名家们对孩子们说点祝福、经验、寄语,作为慢读“暑期特供”的结尾。

我个人特别喜欢陈诗哥写的一段话:

在以色列,人们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开学第一课。

我准备也开一罐蜂蜜,把这段话说给我女儿听。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