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范本

04-08

以下的内容“战役纪念馆观后感”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意为您准备的,你是否因为要写一篇观后感而一筹莫展呢?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要深入了解这个话题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1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历史非常感兴趣。最近,我去了位于天津市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纪念馆内的展览序列非常清晰,让人很容易地跟随着整个战役的历程。从展品中可以看到,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役之一,是解放华北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少胜多、坚决毙敌的战术下,粉碎了敌人的反攻,为解放了天津,稳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地面的防线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事、物资等各方面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其次,展品的呈现方式非常独特,我觉得是和它特定的主题和建筑风格高度统一有关。首先,在没名的士兵墙上,镶嵌着无数未知英雄的名字,感人至深。其次,在展品的多媒体演示区,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战役的过程,让人仿佛和历史亲密接触,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最后,此次参观,我发现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思考历史和人生的地方。纪念馆内的展品和资料不仅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事迹,同时也引导着我们自省和思考:“我们现在和那个时代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国家的建设正在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总之,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靠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懈怠,而这样的纪念馆,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唤醒我们的责任感和决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现在,努力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2

 为纪念解放济南70周年,追忆革命先烈,继续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重汽财务有限公司党支部和济南市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大客户二部党支部于11月10日采取“联学联建”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党性教育课。

    在纪念馆前,全体党员列队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不忘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在纪念馆解说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观看了大量资料图片、珍贵文物,了解了济南战役的始末,被一幅幅老照片展现的历史情景所感动,被一个个陈列物承载的艰难困苦所震撼。

    全体党员还体验了济南战役模拟战场,切实感受了我军指挥员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英勇气概。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执行中央军委关于“攻济打援”的指示,在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济南战役,经过8个昼夜的激励攻坚作战,攻克济南。这表明人民解放军开始突破带有决战性的攻坚战这一关,也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全体党员被眼前的一幕幕深深地震撼,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激发了强烈的爱党爱国的热情。                        

    在纪念馆的一个陈列室中,四面墙壁被刻上了5000多名先烈的名字,抬头望去,99盏长明灯默默守护着先烈们的英魂,在他们对面的正是最后一个陈列馆,展示了今天的济南,蓬勃发展,生机昂扬。是的,正是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新时代的济南,正是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带给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

    缅怀先烈,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望历史,信心满满,激情满怀,今后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树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大力弘扬济南战役精神,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3

五四青年节当天,在霍家营社区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抗击外来侵略战争的继续,是一场反对日本侵略、奴役和掠夺的正义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战争经过了十四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回望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的。而抗日战争则不同,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国共合作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亿万中华儿女形成了举国御侮的生动局面,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这场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奋起救亡的民族解放战争。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以其辉煌的胜利载入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册。

这场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组织与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始终奋斗在抗战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自由独立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此次活动是借五四青年节之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念,也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承载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承载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正义与和平人士无比深厚的情感和祈愿。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板。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4

作为一座展示红军英勇抗日战斗的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一座富有历史意义、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对于我来说,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一次难忘深刻的体验,让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平津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烈士红军长征过程中取得的重要胜利之一。纪念馆内部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和资料、逐一展示了这场战役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认识这场战役的过程和胜利的意义。

在参观馆中,我感到最深刻的是展品和资料所传递出的鲜明时代气息。这些展品以图片、模型、文献、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它们都能让参观者感受到那个历史时期的军民生活、战争环境、作战场景等等。比如,馆内展出了众多生动鲜活的历史照片,如红军长征的壮举和英勇抗日战斗的场面,他们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爱国精神让我倍感振奋。此外,展馆中的各个展览室还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氛围调整,让我们进入当时的历史,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深刻地感受到了平津战役的艰苦和残酷。展品中展现了很多具体的事例和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惨烈场面,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更加尊重英雄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参观完平津战役纪念馆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坚信只有我们全社会才能共同努力,在和平建设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长征和平津战役的英雄事迹所传递出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这些精神成就不仅是属于当时的英雄人物,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5


我早就听说过莱芜战役的英勇壮丽,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次伟大胜利。而如今,我有幸来到莱芜战役纪念馆,亲眼目睹这段壮丽的历史。在此次观后感中,我将为大家详细描绘这个纪念馆所展示的场景,表达我对那段血与火中的英雄事迹的敬意。


进入莱芜战役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莱芜战役胜利纪念碑”,以及两尊栩栩如生的战士雕像。站在这里,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之气,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当年的硝烟弥漫之中。我细细观察这两尊雕像,一个端坐在前方,手持枪支,目光坚定;而另一个则负责保护背后。这无声的姿态,向我诉说着那些英雄战士对祖国的忠诚,对战友无私的保护。


莱芜战役纪念馆内部的展览馆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展示了莱芜战役的全过程和战士们的壮丽事迹。我首先进入了“战略决胜战”展厅。在这里,我看到了莱芜战役之前的背景介绍,以及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图。这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面临的困难,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军民战斗到底的决心。


我来到“狭路相逢”展厅。在这里,展示了莱芜战役的战斗布局和整体进攻计划。展览中用模型和沙盘再现了当时战争的真实场景,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艰苦的战时环境。我细细观看着战斗布局的布点图,一片红色的标记代表着中国军队,我感受到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战斗的勇气和毅力。


走出“狭路相逢”展厅,我进入了“莱芜会战”展厅。在这里,展示了莱芜战役的实际战斗情况和整个战斗过程。展品中有各种仿真的武器装备,以及战士们的真实照片和手写的信件,这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牺牲。展厅内也配有电子屏幕,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战斗的实景,让观众仿佛亲身置身于莱芜战役的激烈战场。


我来到了“永世铭记”展厅。在这里,展示了莱芜战役胜利后的庆祝场景和英勇战士们的英名。”人民战争“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军民团结一心的场景,通过雕塑、绘画、照片等形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每一个展品都饱含着对英烈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使人们在此感受到家国情怀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莱芜战役纪念馆的参观给了我很深的触动。通过展厅内的布展和展品,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了解那些英勇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次伟大的胜利,不仅仅是因为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更是因为他们心系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和可歌可泣的英勇行动。莱芜战役纪念馆,是对这段历史的生动呈现,也是对历史英雄的崇高礼赞。


观后感结束。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共产党从幼小到壮大,从诞生到辉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战胜了无数的艰难考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崭新的中国,渐渐向世人展示了她雄伟的一面,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是否还曾记得,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无数英雄埋骨他乡,万千战士洒血疆土。有多少英雄我们应该缅怀?有多少战役我们应该铭记?2021年6月,我们怀着激动与感恩的心情参观了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

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革命纪念馆,它不仅是我省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样也是中共陕西省委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1949年5月28日胜利解放西安,蒋介石、胡宗南不甘心失败,纠集马鸿逵、马步芳反扑西安,阻我西进。7月10日,杨得志第19兵团进至马军对

面之乾县、礼泉以北高地,构筑工事。卫戍西安的解放军第61军则向南山秦岭之敌佯动,以迷惑敌人,掩护主力运动,并钳制马军及秦岭胡军,保障解放军主力侧翼的安全。7月11日拂晓,扶眉战役开始打响,解放军主力开始向胡宗南部队进攻。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的许光达第2兵团,由胡军与马军之间的空隙,以秘密隐蔽急行军迂回到敌侧后。周士第第18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直插敌纵深。王震第1兵团,以渭河南岸沿长安至益门公路及秦岭北麓向西钳击敌人。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的直接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起全线猛烈攻击。胡宗南部队猝不及防,一天之内即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团团包围,陷入绝境。激战两昼夜,除部分残敌越秦岭溃逃外,解放军歼敌4个军,4万3千余人,解放县城8座,这是西北战场在解放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同时也为我军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

到达扶眉战役纪念馆后,首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凭吊了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在两位院领导向扶眉战役烈士敬献花篮后全体成员集体向烈士三鞠躬,接下来在烈士的墓碑前,我们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随后我们参观了整个纪念馆,纪念馆内静谧、庄严、肃穆,松柏林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战役群雕,群雕中6位战士手抱炸药包、冲锋陷阵。身后的纪念

碑上书写着“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纪念碑前方两侧各立着一块烈士英名录,一个个方形的墓碑记载着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身后两侧则是烈士墓区,整个墓区内有7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为宝鸡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站在烈士的墓碑前,我心中感慨万千:不是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叹,而是被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因为他们不愧为炎黄子孙。有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有谁不珍惜自己的父母妻儿?但是这一切与对祖国的忠诚相比又算什么?他们的生命虽然消逝了,可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绵延起伏的巍巍秦岭,埋葬着不尽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腾的涛涛渭水,掩慰着无数忠诚烈士的英魂。豪言映眼,遗物入目。战役的画面一幕幕重现于脑海,扶眉战役到现在已经过了六十三个春秋,尽管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但先烈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仍铭刻在我们的心里,烈士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从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完全解放了关中。一野兵分三路发起进攻。王震率第一兵团,沿户县、周至西进,在子午口、黑山寺、哑柏、横渠击溃敌90军后,14日攻占宝鸡益门镇;许光达

率第二兵团攻克临平,经天度、法门、青化、益店,一夜行军75公里,插至敌军后方的罗局镇,又夺取了眉县车站,连续击退敌军十余次突围。后又激战十余小时,攻克扶风。将敌65军一部及38军、119军大部压缩于午井以南、眉县城北至葫芦口之渭河滩,与第一兵团围歼;担任战役正面主攻任务的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在周士第指挥下由西凤公路、陇海铁路西进,首歼漆水河两岸及武功南北线之敌后,一部插入杏林、绛帐,击溃敌247师,歼灭187师主力,收复武功,继续进军至罗局镇东南与第二兵团会师,合歼残敌;杨得志率解放军第19兵团在乾县、礼泉阻击马鸿逵,保证了扶眉战役的胜利进行。此役一举歼灭国民党4个军6个师和另外6个团共4?3万余人,再次解放了宝鸡,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纪念建党100周年,我校党支部于2021年7月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扶眉战役纪念馆,进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烈士陵园,是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命名的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前,支部全体党员高唱国歌;之后,党员代表XXX、XXX同志向革命先

烈敬献了花篮,所有党员同志向烈士默哀并行三鞠躬礼,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党旗的见证下,每一位党员同志举起右手,郑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大家跟随纪念馆讲解员参观了扶眉战役纪念馆的两个展区。通过讲解员对相关图片、历史资料、烈士遗物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当年扶眉战役的艰苦历程以及浴血战场的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更加坚定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理想信念。绵延起伏的巍巍秦岭,埋葬着不尽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腾的涛涛渭水,抚慰着无数忠诚烈士的英魂。豪言映眼,遗物入目,战役的画面一幕幕重现于脑海。扶眉战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八个春秋,尽管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但先烈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仍然铭刻在我们的心里;烈士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清明前夕,我院院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10多人,怀着无比的敬意参观学习了扶眉战役纪念馆,并在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下,面对党旗,重温了共产党员入党誓词。

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而修建的一处国家级革命

烈士纪念馆。一入大门,两颗挺拔翠柳垂下的万千条丝绦在清冷的微风中摇曳,仿佛在为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拭去战火中的疲惫。陵园内松柏环抱,玉兰花含苞待放,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如我们参观的心情,肃穆、感动。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扶眉战役的全过程:我英勇的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指挥下,运用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发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实施“钳马打胡”的作战方针,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胡宗南主力发起总攻。经四天激战,一举歼灭国民党军共计四万四千余人,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座县城,继而又解放了宝鸡,扶眉战役胜利告捷。随着讲解,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那无数个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烈士让我们的血液也沸腾起来,英雄的鲜血染红了西秦大地,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安定生活,不再受压迫剥削,为了党的革命事业无畏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共和国史册。回想当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壮大蒸蒸日上,国家富强民主,人民生活安定幸福,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要记住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努力奋斗。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担当,

勇于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带动周围群众,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绝不能沉迷奢靡和享乐,做事官僚和形式,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一句话,“我们永远在路上”。

面对党旗,紧握拳头,我们用响亮的声音重新宣誓了共产党员入党誓词。那高亢的誓词久久回响,每个人的眼眶都湿润了,每个人都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环视于一座座墓碑,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墓碑上少量的文字,我们的心无比震撼,心潮难以平静。烈士永存,浩气长存,请接受我们充满敬意,情感的行礼吧,我们从你们手里接过的旗帜,会一直坚定的扛下去,哪怕付出生命!

感受红色革命情,不忘初心担使命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参观了扶眉战役纪念馆,让我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我们统一乘车到达扶眉战役纪念馆,全体党员于纪念碑

前庄严肃立,在机关党支部书记XXX同志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并敬献了花圈,三鞠躬表达了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绵延起伏的巍巍秦岭,埋葬着不尽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腾的涛涛渭水,掩慰着无数忠诚烈士的英魂。豪言映眼,遗物入目。战役的画面一幕幕重现于脑海,尽管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但先烈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仍铭刻在我们的心里,烈士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革命纪念馆,它不仅是我省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样也是中共陕西省委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1949年5月28日胜利解放西安,蒋介石、胡宗南不甘心失败,纠集马鸿逵、马步芳反扑西安,阻我西进。7月10日,杨得志第19兵团进至马军对面之乾县、礼泉以北高地,构筑工事。卫戍西安的解放军第61军则向南山秦岭之敌佯动,以迷惑敌人,掩护主力运动,并钳制马军及秦岭胡军,保障解放军主力侧翼的安全。7月

11日拂晓,扶眉战役开始打响,解放军主力开始向胡宗南部队进攻。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的许光达第2兵团,由胡军与马军之间的空隙,以秘密隐蔽急行军迂回到敌侧后。周士第第18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直插敌纵深。王震第1兵团,以渭河南岸沿长安至益门公路及秦岭北麓向西钳击敌人。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的直接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起全线猛烈攻击。胡宗南部队猝不及防,一天之内即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团团包围,陷入绝境。激战两昼夜,除部分残敌越秦岭溃逃外,解放军歼敌4个军,4万3千余人,解放县城8座,这是西北战场在解放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同时也为我军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没有奖励,没有奖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他们不怕流血,不俱牺牲,为振兴中国而奋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复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新时期革命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真正把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结合到自

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紧盯目标、勇于担当、实现成效,为XXX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